今天連假大家去哪裡玩呢?
最近台中空氣品質都不好🥲
好多過敏兒都發作了~過敏系列的疾病有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氣喘等。
今天先介紹很常見的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根據研究顯示,台灣每三個有一個孩童有過敏性鼻炎。因接觸到過敏原,引起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症狀。研究顯示,控制好過敏性鼻炎可以降低氣喘的發生率喔~~
而過敏性鼻炎又可按‘’持續時間‘’分為
🔸間歇性:症狀少於4週或每週少於4天。
🔸持續性:症狀持續超過4週或每週大於4天。
又可按‘’嚴重度‘’分為:
🔹輕度:患者正常的生活,在運動、休閒、睡眠、上學及工作等都沒有受到影響,也沒有嚴重的症狀。
🔹中/重度:患者的症狀嚴重,可引起咳嗽、呼吸不順暢等狀況,在睡眠、運動、休閒、上學及工作上造成影響。
👉🏻 症狀:鼻子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鼻涕倒流、夜咳、慢性咽喉炎、反覆流鼻血、打鼾,甚至影響睡眠品質,造成日後的專注力不集中、學習力下降。長期下來,生活品質大打折扣。
👉🏻診斷:
1️⃣ 病史、理學檢查。
2️⃣ 皮膚過敏原測試。
3️⃣ 測定血清中特異性IgE的濃度。
4️⃣ 鼻黏液抹片檢查。
5️⃣ 血中Eosiophil總數。
⚠️ #其實最重要的是避開過敏原‼️
✔️環境過敏原:灰塵、塵蹣、蟑螂、貓狗毛🐶、黴菌孢子、花粉🌹等。
✔️環境污染物:PM2.5、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香煙尼古丁🚬。
✔️食物:花生🥜、堅果、蛋🥚、牛奶🥛、螃蟹🦀️、小麥等。
而 #環境太冷、#PM2.5是血液過敏原測試不到但也是容易誘發過敏性鼻炎發作的誘因。
🙋🏻♀️⚠️平常家長可以幫小孩做哪些預防呢⁉️
1️⃣#戴口罩😷:無論是否這次疫情,戴口罩可以避免灰塵、花粉或PM2.5等,也可以保暖鼻腔,避免冷空氣誘發過敏性鼻炎。
2️⃣#勤洗床單:最好使用防塵蟎床單,最好每週洗床單、睡衣,#可以高溫清洗或烘乾(55-60度以上,可以殺死塵蟎)最好,如果無法烘乾最好可以曬太陽🌞、也可以使用防塵蟎洗衣精、防塵蟎吸塵器、床上最好不要有絨毛娃娃、如果有的話也需要勤洗高溫烘乾最好。如果窗簾是布的也需要清洗。
3️⃣#空氣清淨機:過濾PM2.5等其他空氣中過敏原。
4️⃣#除濕機:台灣氣候濕熱,將濕度控制在50%以下,可以抑制塵蟎的生存及減少黴菌孢子。
5️⃣#榻榻米:盡量不要使用榻榻米,塵蟎是吃人類的皮屑,榻榻米不好清洗是非常適合塵蟎繁殖的地方。
6️⃣#避免過度勞累或壓力太大,充分休息,不要熬夜。
7️⃣#適量的運動,可提升免疫力。
8️⃣#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菸酒。
👉🏻 治療:
1️⃣#H1抗組織胺 :
可緩解打噴嚏、流鼻水、鼻子搔癢症狀及減少因鼻水倒流引起的咳嗽,
2️⃣#鼻去充血劑:
促進鼻腔內血管收縮,可以緩解鼻塞症狀,不適合長期使用,可能會有鼻黏膜萎縮的副作用。
3️⃣#類固醇鼻腔鼻噴劑:
#最有效治療過敏性鼻炎的藥物。局部作用在鼻腔黏膜,較不會造成全身副作用,須持續使用才能有效減少復發。孕婦或2歲以下幼兒不適合。少部分可能會有局部鼻黏膜乾燥及出血的現象,一般在停藥後即可改善。
4️⃣#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用於季節性過敏性鼻炎與學齡前孩童持續型過敏性鼻炎。
5️⃣#鼻黏膜血管收縮噴劑 :可使鼻黏膜血管快速收縮,所以能很快消除鼻塞,但長期使用若突然停用,容易引發反彈性腫脹,造成藥物性鼻炎。建議不要連續使用超過3天。 不用於孩童。
6️⃣#抗膽鹼鼻噴劑:只用於流鼻水症狀。
7️⃣#肥大細胞表面穩定劑:用來預防過敏性鼻炎或氣喘發作。
8️⃣#短期口服類固醇:可用於嚴重病人、其他治療效果不佳時。
9️⃣#減敏治療
症狀嚴重且經過適當的藥物治療及過敏原控制仍未改善的病人,可考慮施行減敏治療,可分為皮下、舌下、鼻內療法,但是減敏治療的療程常需3-5年,且有引發下呼吸道嚴重過敏反應甚或休克死亡的潛在風險,必須在醫師嚴密監控下才可進行治療。
🔟#手術治療
若合併有鼻息肉或鼻道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下鼻甲、腺樣體肥大),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良者,可考慮手術治療鼻道阻塞問題,但若持續接觸過敏原,之後仍會復發。
👩🏻⚕️:過敏性鼻炎容易造成哪些併發症呢?
1️⃣過敏性結膜炎而造成結膜及眼瞼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
2️⃣中耳炎👂。
3️⃣慢性鼻竇炎👃。
4️⃣睡眠障礙,造成注意力不集中。
5️⃣習慣張口呼吸,可能造成臉型發育異常。
6️⃣鼻黏膜腫脹,靜脈血鬱積在眼睛周圍,形成黑眼圈👀。
🙋🏻♂️:跟感冒怎麼辨別呢?
👩🏻⚕️:感冒除了鼻塞、打噴嚏及流鼻涕,還會有喉嚨痛、咳嗽、痰、發燒等上呼吸道症狀、肌肉痠痛、倦怠、頭痛、或畏寒等症狀。
#佳鴻診所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6的網紅陳靜敏,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民眾普遍有儲存剩餘藥品的習慣,但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卻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僅36%。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 民眾丟棄藥品,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污染...
頭孢類藥物有哪些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0326質詢】醫療廢棄物百百種,別讓他們變成汙染環境的那一種!
台灣民眾普遍有儲存剩餘藥品的習慣,但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卻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僅36%。
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
民眾丟棄藥品,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尤其是水汙染💧
環保署在106年實施「產業廢水污染管制與特性分析研議計畫」,檢測下水道設施的廢污水,結果在大型醫院檢驗出33種藥物,在製藥廠、工業區檢驗出22種,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下水道則檢驗出23種,藥物汙染相當嚴重。
此外,所有檢驗地點均被發現含有頭孢唑林鈉、托必拉美、丙戊酸、歐弗洒欣、乙醯胺酚、咖啡因等藥物。#其中頭孢唑林鈉和歐弗洒欣為抗生素,即使經過污水二級處理程序,仍然無法被有效去除!
這些含有抗生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無法被有效去除的藥品,在被民眾沖到馬桶後,會進入我們的水循環,是我們必須正視並解決的重要課題。
然而我們的環保署在106年做完水汙染檢測計畫後,卻遲遲沒有動作,2年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跟衛福部討論相關的配套措施❗到現在還認為這是衛福部的職責範圍,不是環保署的業務❗
不僅後端處理有問題,廢棄藥品在前端也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許多民眾之所以會隨意丟棄藥品,是因為他們分不清楚哪些是可以丟棄的一般藥品,哪些是應該回收的抗生素、抗癌藥物或荷爾蒙製劑藥品。
📌📌環保署應研擬於藥單、藥袋加註應回收或以一般廢棄之說明,並比照廢電池廣設定點回收站,或者擬訂其他適合的廢棄藥品回收機制。
除了水汙染,軟管、軟袋等PVC材質的醫療廢棄物,也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空氣汙染。
環保署統計,#全台醫院一年約產生12萬公噸的醫療廢棄物,2017年的再利用申報量為8663.608公噸,再利用率只有7%。大部分的醫院為了省錢省力,多選擇以燃燒的方式來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醫療保健廢棄物的說明,醫療廢棄物有85%是環保署可以進行回收的,是否可以請環保署主動跟衛福部討論配套措施,鼓勵醫院跟回收業者提高醫療廢棄物的再利用率,不要都只被動等待,把責任推給衛福部。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kpkQcyzKk
#質詢
#醫療廢棄物
#環保署
頭孢類藥物有哪些 在 護理立委 陳靜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326質詢】醫療廢棄物百百種,別讓他們變成汙染環境的那一種!
台灣民眾普遍有儲存剩餘藥品的習慣,但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卻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僅36%。
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
民眾丟棄藥品,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尤其是水汙染💧
環保署在106年實施「產業廢水污染管制與特性分析研議計畫」,檢測下水道設施的廢污水,結果在大型醫院檢驗出33種藥物,在製藥廠、工業區檢驗出22種,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下水道則檢驗出23種,藥物汙染相當嚴重。
此外,所有檢驗地點均被發現含有頭孢唑林鈉、托必拉美、丙戊酸、歐弗洒欣、乙醯胺酚、咖啡因等藥物。#其中頭孢唑林鈉和歐弗洒欣為抗生素,即使經過污水二級處理程序,仍然無法被有效去除!
這些含有抗生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無法被有效去除的藥品,在被民眾沖到馬桶後,會進入我們的水循環,是我們必須正視並解決的重要課題。
然而我們的環保署在106年做完水汙染檢測計畫後,卻遲遲沒有動作,2年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跟衛福部討論相關的配套措施❗到現在還認為這是衛福部的職責範圍,不是環保署的業務❗
不僅後端處理有問題,廢棄藥品在前端也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許多民眾之所以會隨意丟棄藥品,是因為他們分不清楚哪些是可以丟棄的一般藥品,哪些是應該回收的抗生素、抗癌藥物或荷爾蒙製劑藥品。
📌📌環保署應研擬於藥單、藥袋加註應回收或以一般廢棄之說明,並比照廢電池廣設定點回收站,或者擬訂其他適合的廢棄藥品回收機制。
除了水汙染,軟管、軟袋等PVC材質的醫療廢棄物,也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空氣汙染。
環保署統計,#全台醫院一年約產生12萬公噸的醫療廢棄物,2017年的再利用申報量為8663.608公噸,再利用率只有7%。大部分的醫院為了省錢省力,多選擇以燃燒的方式來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醫療保健廢棄物的說明,醫療廢棄物有85%是環保署可以進行回收的,是否可以請環保署主動跟衛福部討論配套措施,鼓勵醫院跟回收業者提高醫療廢棄物的再利用率,不要都只被動等待,把責任推給衛福部。
影片網址: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KkpkQcyzKk
#質詢
#醫療廢棄物
#環保署
頭孢類藥物有哪些 在 陳靜敏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台灣民眾普遍有儲存剩餘藥品的習慣,但對於藥品儲放及管理的觀念卻明顯不足,有高達62%的民眾習慣自行丟棄吃不完的藥品,回收僅36%。健保署推估,每年有約193公噸的藥品遭到丟棄,回收量僅有約69公噸,相當於有超過5億顆藥品最後都進到了垃圾桶。
民眾丟棄藥品,不僅浪費醫療資源,還會衍生出相當嚴重的污染問題,尤其是水汙染。環保署在106年實施「產業廢水污染管制與特性分析研議計畫」,檢測下水道設施的廢污水,結果在大型醫院檢驗出33種藥物,在製藥廠、工業區檢驗出22種,民眾生活的公共衛生下水道則檢驗出23種,藥物汙染相當嚴重。
此外,所有檢驗地點均被發現含有頭孢唑林鈉、托必拉美、丙戊酸、歐弗洒欣、乙醯胺酚、咖啡因等藥物。其中頭孢唑林鈉和歐弗洒欣為抗生素,即使經過污水二級處理程序,仍然無法被有效去除!
這些含有抗生素、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等無法被有效去除的藥品,在被民眾沖到馬桶後,會進入我們的水循環,是我們必須正視並解決的重要課題。然而我們的環保署在106年做完水汙染檢測計畫後,卻遲遲沒有動作,2年過去,到現在都沒有跟衛福部討論相關的配套措施!到現在還認為這是衛福部的職責範圍,不是環保署的業務!
不僅後端處理有問題,廢棄藥品在前端也有相當大的改善空間。許多民眾之所以會隨意丟棄藥品,是因為他們分不清楚哪些是可以丟棄的一般藥品,哪些是應該回收的抗生素、抗癌藥物或荷爾蒙製劑藥品。環保署應研擬於藥單、藥袋加註應回收或以一般廢棄之說明,並比照廢電池廣設定點回收站,或者擬訂其他適合的廢棄藥品回收機制。
除了水汙染,軟管、軟袋等PVC材質的醫療廢棄物,也造成了相當嚴重的空氣汙染。環保署統計,全台醫院一年約產生12萬公噸的醫療廢棄物,2017年的再利用申報量為8663.608公噸,再利用率只有7%。大部分的醫院為了省錢省力,多選擇以燃燒的方式來處理這些醫療廢棄物。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於醫療保健廢棄物的說明,醫療廢棄物有85%是環保署可以進行回收的,是否可以請環保署主動跟衛福部討論配套措施,鼓勵醫院跟回收業者提高醫療廢棄物的再利用率,不要都只被動等待,把責任推給衛福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