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村催眠教室 學員心得分享5:
今天分享這位同學的心得
其筆記的非常詳細
對於11/10沒辦法來參加田村催眠教室同學,看到這筆記可說是賺到了哦!
另外,先預告一下,明天(11/21)我將會把關於年底田村來台辦課程的一些相關問題做統整,一併以一篇文章回覆各位哦!
===============================
人體中有一個機制,稱作"恆常維持機制",它會試著讓身體維持在與昨天一樣的狀況。
舉例來說,常常聽到身邊有朋友說要換工作,到頭來卻仍然不斷的替自己找理由,最後又在原本的崗位上繼續工作下去。或者是體重居高不下者,每天都告訴自己要減肥,但身體卻會命令他要攝取熱量,好維持體重,於是減肥總是一再失敗。
通過催眠,可以讓恆常機制無法察覺到你的改變,也因此不會試圖來維持平衡。然而一次的催眠無法欺騙恆常機制太久,只能維持不到一個月。若是在三個月之內接受持續的催眠,就可以持續維持對身體的改變。
非語言催眠其實就是腦和腦之間的同步,這種同步可以穿梭時間與空間,讓腦與腦彼此間換訊息,借由與不同時間點上的腦產生連結,進而達到回溯過去和預見未來。
非語言催眠的方法有三,其中田村老師大方的分享了一種:氣功
在田村老師的認知中,氣功是類似於催眠的一種概念。
首先,如果有看過氣功發功的影片,
如果曾經有讓氣功師治療的經驗,不妨回想一下:氣功師在發功之前,都會鄭重的告訴你,我要發功了,然後努力的用各種姿勢,滿頭大汗的傳功給病患,而病患看到氣功師的表現,也認為我收到氣功了,從而感到身體上的種種異狀。田村老師的解釋是,這其實就是雙方的腦先行同步後,所進行的非語言催眠。
人腦對這世界的認知,可以分成兩類。
第一種稱之為情報空間,即小說、電話、電影、電視、網路、動漫、遊戲、書、幽靈等,會在腦中造成想像,並使腦對此有所反應的情報。
原本,這些情報被廣泛的認為是虛擬空間傳來的情報,不應該對腦產生影響,但田村老師說這是不對的。
舉例來說,秋葉原曾經發生恐怖的秋葉原殺人事件。兇嫌因為在網路上受到霸凌,憤而持利刃隨機殺傷秋葉原上的行人。如果網路空間的情報為虛擬的,那麼理論上是不會對此人造成如此強烈的刺激,以至於導致這齣慘劇。因此,儘管是虛構的作品或情報,腦仍然會忠實的對此做出反應。
另一種則是物理空間,即是遵守物理法則的世界。
也就是曾經被認知為真實世界的空間。
曾經有種說法,即是物理空間才是現實世界,情報空間的一切皆為虛擬。
然而田村老師告訴我們,對腦來說,最具臨場感的空間,就是現實世界。
比方說,若是你在網路遊戲中家財萬貫的成就感,和在現實中賺大錢的感受其實是一模一樣的。
只要能夠從中得到成就感,腦就會它判別為真實的世界。
腦可以在情報空間和物理空間裡切換。
比如,當你沉迷的看一齣連續劇,全心投入劇情(身處情報空間),媽媽叫你該吃飯了(脫離情報空間,返回物理空間)。當你吃飽飯後,回頭繼續專心的看影片,就再次回到情報空間了。
情報空間是可以影響物理空間的。
舉例來說,接到詐騙電話,當有人告訴你,"你的小孩在我的手上",若受害者信以為真,會有天崩地裂,甚至站不住腳的狀況發生。
照理說來,若單從物理空間的觀點來看,這幾個字不過是聲音的組合和聲波的傳導,不應該讓受害者有如此劇烈的反應。
此外,還有一個著名的死刑犯實驗。
獄卒先對受刑者說明,人只要失去體內血液的三分之一,就會死亡。
接著,蒙上囚犯的雙眼,用刀背在他身上劃過,讓他誤以為自己被劃傷。同時,在他身邊放一塊不斷溶化的冰塊,讓"滴答、滴答"的水滴聲傳入囚犯的耳中。
過了一段時間,囚犯就死了。死於堅信自己正在不斷失血的情報。
獄卒的話對他的情報空間產生影響,甚至作用在物理空間上。
田村老師還有解釋幽靈和鬼上身的原理。
據他所說,幽靈和鬼其實是因為情報空間接受到的訊息過於強烈,以至於你的身體上有種種現象產生,來回應腦在情報空間中收到的刺激。
除此之外,還有提到集體潛意識的概念。
所謂的集體潛意識,就是人腦之間的同步。
比方說,以我的理解來解釋,就好像是一群人結伴去鬼屋探險,每個人都深深相信這裏有鬼,說不定會看到一些可怕的靈體,結果就集體看到了鬼魂出沒。
因為在鬼屋探險的時候,多人的腦呈現同步的狀態,導致不僅分享了恐懼,還同時產生了鬼的幻覺。
預見物理治療所 在 小蝸牛早療工作坊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陪早療兒過生活
刊載於蒙特梭利雙月刊102.6出版
文/柯雅齡
這幾年,政府力推「早期療育」的重要性,確實讓家長意識到,儘早評估、儘早治療對於遲緩兒的必要,因此家長們積極的尋求資源管道,也懂得善用療育資源。
慢慢的,聽到媽媽們告訴我:「老師,我幫孩子排了診所的職能、物理治療,某大醫院的語言、藝術治療…」「孩子上了很多課程,但怎麼都沒什麼進步呢?」「某大醫院的語言治療,至少都要排上半年才排得上,該怎辦呀?」…。聽了繼是心疼又是不捨,可理解家長的用心良苦,希望多安排課程,藉由密集的療育,讓遲緩兒能跟得上同儕,達到發展里程碑該年齡的發展任務。但想想,遲緩兒的療育只在醫院、診所或發展中心嗎?透過療育真可在「短時間」進步嗎?療育只在學齡前才有效嗎?
反問,療育若要在「短時間」內有所進展,該如何做?真的就是排滿療育課程嗎?上越多孩子才進步得快嗎?當然未必。
早期療育的概念,非僅於發現幼兒能力上的遲緩,盡快帶幼兒至醫院進行評估,接著安排密集的療育課程,如此罷了!早期療育的真意涵,是趁早發現幼兒能力遲緩、行為問題,也儘早提醒家長是否在教養態度及方式上也須調整。因此,療育課程,主要對象,除了遲緩兒,也包括家長。療育課程不僅是協助遲緩兒能力提升,也提昇家長的親職功能,那才重要。可知,療育非侷限於治療室,而是在不同情境中;非僅於治療時段,而是在生活每一片段。
家長們辛苦為孩子安排了滿滿的治療課程,上職能治療時,治療師為孩子訓練生活自理、精細動作及肌肉力量的提昇,但一出了治療室,媽媽則主動彎下身子,二話不說為孩子穿好鞋,再將孩子抱入娃娃車推著回家,這樣的畫面,想必大家並不陌生,也想必莞爾一笑。一出了治療室,卻忘了治療重點,將治療目標鎖在治療室中,一離開治療室後,依舊以自己教養方式,少給了幼兒生活的學習經驗,實在可惜。因此,所謂的療育,是「機會」的提供,治療師會依據遲緩兒的需要,設計活動讓孩子學習,這就是我所謂的「機會」,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可以給孩子機會去學習。但往往我們代勞過多,讓孩子錯失了學習的機會;或少給了些協助,只出一張嘴巴的指令,少了些動作示範,就認定孩子不會,讓孩子沒機會去嘗試。
最佳的療育環境,是在學校、在家裡;最好的療育時段,莫過於是將「機會」放入生活情境中。當家長帶著孩子勤跑治療時,是否曾停下腳步,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的語言學習為何?當孩子需要練習口語溝通時,有沒有「等一下」的機會,讓他有足夠的時間思考,當下該如何反應、如何去解決困難。在家中,有沒有時間為孩子講一本繪本,與孩子聊一天的生活。讓孩子拿抹布擦玻璃、為爸爸媽媽搥搥背,剝個橘子、倒杯水,這是很好的手部肌肉力量的訓練,亦可增加親子互動;放學後到公園去溜滑梯、盪鞦韆,認識新朋友,不也很好嗎?與其擔心排不上認知課程,倒不如帶著孩子看看牆上的月曆,讓孩子理解到數字與生活的連結、看時間、搭樓梯時按壓樓層鍵,讓孩子選擇早上穿出門衣服的顏色、吃點心時可以數餅乾的數量及認形狀…,這就是將療育放入生活之中。
生活中的學習,是沒壓力、重複性高,是最符合幼兒學習特質的,絕對勝過每周一次的治療課。再次強調,我並非否認治療的必要,而是要告訴家長,該將治療重點放入日常生活中,若一昧相信送去上課才有效,卻不知治療內容為何?重點為何?在家中該如何運用?又搞得自己一身疲憊,造成親子衝突,實在可惜。試著,為孩子選擇現階段最需要的課程,藉由治療師的專業,瞭解孩子的現況能力,提供適切的輔導策略,並共同思考將策略落實於生活當中,才能預見療育成效。
早期療育非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想法,而是依照孩子不同的起跑點,設計一套「量身訂做」的課程,課程是在生活、在遊戲中;是在學校、在治療室、也在家中;瞭解孩子的弱勢能力,也懂得去發現孩子的優勢能力;對於家長而言,學習的不僅是一種教養方法、更是一種生活態度。陪著孩子自在過生活,開心學語言、認知,帶著孩子去感受戶外的陽光、微風,享受親子間的互動,才能給遲緩兒一個美好的童年呀!
預見物理治療所 在 預見物理治療所、癒健物理治療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預見 物理治療所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請益] 根管治療後牙齒一樣痠; [情報] 癒健物理治療所_人體脊椎解剖大拼圖 ... ... <看更多>
預見物理治療所 在 預見物理治療所、癒健物理治療所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推薦與評價
預見 物理治療所在ptt上的文章推薦目錄. [請益] 根管治療後牙齒一樣痠; [情報] 癒健物理治療所_人體脊椎解剖大拼圖 ... ... <看更多>
預見物理治療所 在 預見物理治療所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預見物理治療所 ; . Public. Anyone can see who's in the group and what they post. ; . Visible. Anyone can find this group. ; . View group info ; . History.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