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新南向 / 回不了家的他們】
全台進入三級警戒後,有些大學更加關心外籍生的就學和生活情況。
#龍華科技大學 表示,各個新南向國際學生產學合作專班,各系從學期上課到暑假,都會盡量幫學生找工讀機會。
#明道大學 在疫情期間提供經濟弱勢的境外生每個月6千元助學金,也協助媒合鄰近的工讀機會,並在暑假安排免費的一對一華語輔導課程。
#暨南國際大學 則推動升級版的暑期僑外生防疫方案,有系統性的安排暑期先修課程,以及大幅增加校內工讀機會。
來自緬甸的外文系二年級學生何祖仙表示,學校提供這樣的暑期工讀機會,非常珍貴,讓她在這波疫情中,感受到學校像家一般的溫暖;來自馬來西亞的中文系三年級學生蔡曉蕙則說,本來覺得自己快掉下懸崖,現在彷彿獲得一條堅實的救命繩。
🎧收聽節目請往這👉👉 https://is.gd/ZENT0H
#新南向新潮象
⬇️還有這些新南向新聞別錯過⬇️
✅印尼疫情嚴峻 外交部:援贈200台製氧機
✅高雄300名師生寫卡片拍影片 為防疫英雄加油
✅暨大推暑修兼顧打工方案 減輕僑外生經濟壓力
✅國光生技搶進東南亞市場 首度海外建廠落腳印尼
✅中華電挺新創進軍國際 AI Star培育計畫起跑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語漢字 / 羅馬字對照 & 內容解說 諺語:生食都無夠,哪有通好曝干 (tshenn-tsia̍h to bô-kàu, ná ū thang-hó pha̍k-kuann) 飼家己就強欲袂活--a,政府閣無完整的政策來鬥擔托育責任,少年女性欲哪敢數想結婚生囝--咧? 標題: 台...
非華語津貼 在 中國國民黨 KM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LIVE 紓困孤兒 政府負責:政院紓困4.0無力 國民黨籲搶救餐飲「慘業」
國民黨針對政院紓困4.0,點出四大缺失如下:
一、涵蓋面不夠,超過半數人口未獲得紓困:迄今紓困4.0個人紓困僅約八百餘萬人次,涵蓋率不到五成。
二、紓困力道不足,補助杯水車薪:深受疫情衝擊的多項產業,諸如餐飲業、客運業、觀光旅遊民宿等仍須加大補助。
三、行政效率不彰:等待紓困撥款者,如各地幼兒園尚未拿到紓困金。
四、掛一漏萬:仍有以下八大類紓困孤兒,尚待政府積極給予援助:
1. 家有國高中、五專前三年學生、需照顧長者的「家庭防疫補貼」: 目前「家庭防疫補貼」發放標準,僅限家有國小以下孩童、國高中、五專前三年身心障礙學生的家庭,家有國高中、五專前三年學生的家長,不僅無法領取「家庭防疫補貼」,亦不得申請「防疫照顧假」,但國高中學生雖不一定須家長停工陪伴,居家學習還是要花費,家長收入減少,花費還要增加,政策不應該區分所謂國小、國高中的差別對待。
此外,防疫照顧假津貼未提供給照顧家中長者的人,因社區長照據點暫停運作而須請假照顧老人者沒得領,亦屬不公。
2. 未在政府紓困範圍內之服務業:包括移民、室內設計、就服、中藥、寵物、保代、保經、不動產仲介經紀、租賃住宅服務等九大行業受到疫情影響嚴重,卻不在政府紓困範圍之內,政府有必要針對沒有編列紓困預算的部會所轄的受創產業,給予必要的協助。
3. 個人接案者、自由教練、才藝班及其授課教師:許多「個體戶」沒有投保職業工會,又不算有固定雇主,不符合經濟部和勞動部的紓困條件。包括健身房或運動中心的教練或老師;自由接案的獨立工作者、經營或受雇於才藝班、畫室或音樂教室,或在社區從事各項團體才藝教學者,以及影視產業個人接案工作者等,都因疫情停工而案量驟減,甚至零收入。
4. 不符紓困資格之導遊領隊人員:政府規定帶團時限內帶國旅團體導遊、領隊才能申請紓困,若依規定期間無派案者,無法申請補貼;另外,接待外國人士來臺的導遊人員,以及專職帶領國內旅遊團的領團人員或國內領隊,亦未列在紓困對象中。甚至許多負責地方創生及文化導覽的解說員、協作人員也失去收入,卻未列在紓困對象中。
5. 觀光系講師、大專院校推廣教育教師:受到疫情影響,停止招生的觀光系所老師,或因疫情而減少開班的推廣教育教師等。
6. 華語文教師:非屬學校編制,又不被認定為僱傭關係,不受勞動法規保障:華語文教師受衝擊的情況比許多行業嚴重,但未有專屬適用的紓困措施,得到的紓困條件低於其他勞工。
7. 僑生:非「有戶籍登記之中華民國國民」,被排除在教育部「大專校院受影響學生」方案之外。但許多來自弱勢家庭的僑生因學費較低來台讀書,經濟困頓,甚至三餐無以為繼。
8. 庇護工場營運費用補助:如果要申請勞動部補助,營運條件其中一項是減班休息;如果真的減班休息,恐影響到弱勢的身心障礙者工作及收入,庇護工場多半不願意減班休息,因此也領取不到勞動部補助。
非華語津貼 在 靚媽 Joanne L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官津英小 國際化校園】
「香港大部分小學以中文作為主要教學語言,以英文教學嘅官立及津貼小學只有十幾間。呢D官津英文小學英文語境充足,部分學校有較多非華語生入讀,從學生到老師,以至校本課程及教學模式,都相當國際化。究道佢哋嘅校園文化及氛圍與一般本地學校有幾大分別?」
摘自 Smart Parents 親子王
非華語津貼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語漢字 / 羅馬字對照 & 內容解說
諺語:生食都無夠,哪有通好曝干
(tshenn-tsia̍h to bô-kàu, ná ū thang-hó pha̍k-kuann)
飼家己就強欲袂活--a,政府閣無完整的政策來鬥擔托育責任,少年女性欲哪敢數想結婚生囝--咧?
標題:
台灣女性未婚率佮生囝數攏破記錄
政府鬥擔托育責任,飼囝才袂成
油價物價一直起
Iû-kè bu̍t-kè it-ti̍t khí
就是薪水無起
tō-sī sin-suí bô khí
予誠濟台灣女性上班族
hōo tsiânn tsē Tâi-uân lú-sìng siōng-pan-tso̍k
毋敢結婚也毋敢生囡仔
m̄-kánn kiat-hun iā m̄-kánn senn gín-á
*(以下華語不翻譯)
薪水太低存不到錢
然後因為這樣的話
就沒有辦法辦婚禮
然後也養不起小孩
小孩子不是生出來就生出來
還是有很多比方說教育的部分
就是不像以前一樣
可能就把他餵飽就好了
現在可能要考量到
他比較有好的環境
**
女性無愛結婚 慢結婚
Lú-sìng bô-ài kiat-hun, bān kiat-hun
或者是結婚無愛生囝仔的情形
hi̍k-tsiá sī kiat-hun bô-ài senn gín-á ê tsîng-hîng
到底有偌嚴重
tàu-té ū juā giâm-tiōng
根據主計處公布上新的資料顯示
kun-kù Tsú-kè-tshù kong-pòo siōng sin ê tsu-liāu hián-sī
以15歲以上女性來看
í tsa̍p-gōo huè í-siōng lú-sìng lâi khuànn
有31.12%是未婚
ū sann-tsa̍p-it tiám it-jī pha sī bī-hun
創下32年來新懸記錄
tshòng hā sann-tsa̍p-jī nî lâi sin kuân kì-lo̍k
其中25到29歲女性未婚率上懸
Kî-tiong jī-tsa̍p-gōo kàu jī-tsa̍p-káu huè lú-sìng bī-hun-lu̍t siōng kuân
對5年前65.06%升懸到74.21%
tuì gōo nî tsîng la̍k-tsa̍p-gōo tiám khòng la̍k pha sing-kuân kàu tshit-tsa̍p-sì tiám jī-it pha
已經結婚的女性
í-king kiat-hun ê lú-sìng
一世人平均生育囡仔的數量
tsi̍t-sì-lâng pîng-kun sing-io̍k gín-á ê sòo-liōng
是2.52个
sī jī tiám ngóo-jī ê
也比前一改調查
iā pí tsîng tsi̍t kái tiau-tsa
減少0.11
kiám-tsió lîng tiám it-it
創下歷史的新低
tshòng hā li̍k-sú ê sin kē
*(以下華語不翻譯)
她想要保有工作的時候
她就不想要生育
因為懷孕歧視是非常嚴重的
當她因為懷孕離開職場
她幾乎就是回不來
**
婦女團體認為
Hū-lú thuân-thé jīn-uî
先進國家生育率低是趨勢
sian-tsìn kok-ka sing-io̍k-lu̍t kē sī tshu-sè
猶毋過台灣、日本等等亞洲國家
iáu-m̄-koh Tâi-uân, Ji̍t-pún tíng-tíng A-tsiu kok-ka
閣有薪水少的問題
koh ū sin-suí tsió ê būn-tê
造成少年人毋敢結婚生囡仔
tsō-sîng siàu-liân-lâng m̄-kánn kiat-hun senn gín-á
政府除了提出鼓勵生育津貼以外
tsìng-hú tû-liáu thê-tshut kóo-lē sing-io̍k tin-thiap í-guā
其實應該愛加提供
kî-si̍t ing-kai ài ke thê-kiong
較俗的公辦托育機構
khah sio̍k ê kong-pān thok-io̍k ki-kòo
予飼囡仔袂成做上班族父母
hōo tshī gín-á bē tsiânn-tsò siōng-pan-tso̍k pē-bú
重大的負擔
tiōng-tāi ê hū-tam
無者發閣較濟的生育津貼
bô--tsiá huat koh-khah tsē ê sing-io̍k tin-thiap
也無法度解決愈來愈低的生育率問題
iā bô-huat-tōo kái-kuat jú lâi jú kē ê sing-io̍k-lu̍t būn-tê
PNN 台語新聞「看世事,講台語」是 PNN 佮公視台語新聞,以及李江却基金會佇網路頂懸合作的一個新單元。主播許雅文,每禮拜招逐家來看幾條仔新聞,看新聞來學台語文字是誠利便。而且雅文閣會佇每一擺新聞播煞的時陣,講一句台灣俗諺,抑是典雅,趣味的台語文字。請逐家做夥來,用台語講看覓喔!阮若是有寫毋對,抑是用毋對的所在,嘛請大家無棄嫌,多多來 kā 阮指教討論~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oy0LjNItr90/hqdefault.jpg)
非華語津貼 在 #支援非華語學生學習中國文化一次性資助|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每校可按學生人數,最多獲發津貼5萬元(取錄66人或以下合資格半日制學生)或8萬元(取錄67名或以上合資格半日制學生),並可在2022/23至2024/25學年運用津貼。而辦學團體或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