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見>這就叫做「有行無市」,平常不是眾人使用的通勤交通工具,或是通勤人數不夠多到支撐起一個商圈,捷運就只是條火車般的工具,需要的時候才會用到,早就不是個利多。
那些可能會有捷運的地方,你該醒醒了,捷運只是名詞,不是房價的保證,以前別人有漲,不代表以後你也會漲,如果你只是信心爆棚,換來的就是夢碎。
這跟市長是誰無關,台北市東區弄了一堆振興東區的計畫,結局大家心知肚明,就盡一分努力的那樣,可是你店租不降,就很難吸引夠強的店家聚集,最後來一堆娃娃機店,就是毀了這條街、這個商圈、這個住宅區。
但說回原點,人來不來,跟生活機能有關,也跟房價有關,你沒有足夠的生活機能,人就是不會來,或者,人終於來買房子了,可是沒有足夠的生活機能,人也是走了,比如青埔。
不要以為新興重劃可以帶來機會,是可能有炒房的機會,卻沒有居住興旺的機會,人也會紛紛流失,你看整個淡水就知道,有幾萬戶的房子,有捷運有輕軌有百貨有影城,都只是在搏個機會,最後就是百貨倒了,威秀不去了,投資客拋售了,李登輝時代蓋的6萬國宅是賺了沒錯,但又有幾個人覺得生活幸福呢?
這時你突然覺得,沒人來住,真好,又清幽又有隱私。
我有朋友住新莊副都心,就是開窗即鄰房那種,問他住的如何,他說:「窗對面那幾戶都沒人住,所以我也不擔心有人偷窺,每天也是在家裸奔,而樓上也沒人住,沒人拉椅子吵你,現在還挺爽的。」
以後呢?
「這幾年都這樣,投資客賣不掉,剛好爽到我,萬一人來了,我可能就想搬家,不然回家關窗簾過生活、睡覺塞耳塞,這也太辛苦了。」
下為全文:
【葉家銘╱高雄報導】「捷運商圈」該說法相信多數民眾不陌生,但在高雄更像是個宣傳口號,真正達到捷運站點周邊可發展成為消費據點的商圈屈指可數。無論捷運紅、橘線,各捷運站口周邊都有不少店面高掛待租或待售訊息。專家分析,高雄商圈過於分散,除捷運巨蛋、三多商圈與文化中心站較具集市效果,其餘地段聚客力有限。
高雄捷運商圈發展受挫,主因是商圈過於分散,各大捷運站周邊常見店面待租或待售。唐郡威攝
商圈分散聚客力有限
《蘋果》委託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統計高雄各捷運站點周邊租金行情發現,以捷運巨蛋站旁漢神巨蛋商圈租金行情最高,每坪逾2000元。捷運紅線沿線包含博愛路與中山路,每坪租金介於1200∼2000元,高雄站前商圈租金多介於1200∼1500元;捷運橘線以文化中心站周邊較高,每坪1200∼2000元,另近年來人潮聚集大東站每坪租金落在1000∼1200元。
高雄市民一定頗有感覺,那便是即便是中山、博愛、中正等捷運站沿線幹道,即便是站點周邊常可看到店面高掛待租或待售。永慶不動產高雄中華藝校加盟店店長郭銘揮分析,會常見店面出租主因是多數店面是長期資產客持有,因屋主較無資金壓力,怕降租影響房價多半有著寧願空租不輕易降租現象,「而出售現象多屬中高總價物件,在房市盤整階段,商業行為未見活絡,成交量有限。」
捷運商圈顧名思義就是捷運站周邊受惠人潮聚集,帶動整體消費行為,然在高雄卻鮮少有捷運站周邊可帶來穩定消費力。捷運站帶動的較多為當地房價與商辦租金行情,對於店面來說拉抬效果有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街邊店缺乏設點誘因
富住通商用不動產研展部主任許值瑋分析,高雄商圈過於分散導致消費行為不集中,該現象導致「捷運商圈」要形成有一定難度,南北高雄分別以捷運巨蛋站與三多商圈站較具指標,分別代表漢神巨蛋與三多百貨商圈,捷運橘線則僅文化中心站較具消費力,其餘各站點商業機能有限。
高雄捷運站沿線店面空租多,也連帶影響捷運站內商家進駐意願,有別於北市因街邊店租金行情過高,讓許多商家轉往捷運地下街商店設點,高雄捷運商圈長年發展受阻,當捷運站周邊街邊店缺乏設點誘因,地下街商圈要發展頗具難度,而各站捷運商店數頂多10餘個,多數捷運站點商店低於5個,消費多販售飾品與伴手禮,民眾要特地前往消費機率有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多處捷運站周邊店面高掛租售布條,或是多承租給娃娃機店業者。唐郡威攝高雄捷運站周邊店面多屬長期持有資產客,因較無資金壓力,出售意願不高。唐郡威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心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還是靠自己
天氣多少影響會業績,還有大環境不景氣也是。韓市長上台沒發大財,誰上台都一樣,還是要靠自己。
娃娃機業者 王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要幫忙
看商圈就知道今年經濟根本沒有變好,覺得離政府說的發大財,還有一段距離,政府要幫忙宣導。
民眾 吳先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地要捧場
新崛江商圈一樣往下滑,韓市長選舉有來宣傳,熱潮過了就沒,還是要本地人持續消費才能往上爬。
在地店家 陳先生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