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5
上週聊到以『IR』技術來取代電吉他音箱『箱體』的相關資訊,這個技術發展的主要取向,應該是為了滿足越來越多的『宅錄』需求,以及在現代化的生活空間,如何讓樂器的練習、工作『音量』能與鄰居保持一種『禮貌的距離』。在這個前提之下,我們得要先認知的一個重要的妥協是:它一定與你『裸聽』的電吉他音箱音色有必然的差異!因為,『裸聽』指的是:你的電吉他加上音箱的整體聲音是靠空氣振動傳送到你的耳朵,而這一類科技產品所服務的後端,通常是『耳機』或是『監聽喇叭』,前者幾乎不太會有足夠的空氣振動,而且 … 我們大概不太會去購買價格等同於音箱箱體的耳機 (我是說,先想一下我們用的是多少錢的耳機) 來執行手上相關的音樂工作;而後者 … 我們選用的監聽喇叭,在單體的尺寸上,大多都小於音箱箱體選用的單體尺寸,因此,想在這樣的聽覺環境差異下去要求這些科技產品要多麼相似於樂器實體,大概就是一種緣木求魚的執念而已。
如果真的要順著這個執念來對比這些器材的音色表現,我覺得,可能你要先『監聽』過『究竟你的音箱錄起來的聲音』是長得如何,才能有比較客觀的依據來進行實質的論證。
而如果你可以隨時隨地都很方便地錄下你音箱的聲音,那 … 我們好像也就不用選擇這些『替代性方案』來妥協些什麼了。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3
在現今商用市場上,搭配了『IR』技術來滿足『靜音式』宅錄、練習的中、高價主流商品,大概分為兩種派別:一. 類比/數位混合式,譬如 Two notes Torpedo 系列相關產品 (https://www.two-notes.com/en/torpedo-studio ,從高端 2U 機櫃式到地板式各類型),以及 UNIVERSAL AUDIO OX AMP TOP BOX (https://www.uaudio.com/hardware/ox.html )。二. 純數位式,譬如 Kemper Amps (https://www.kemper-amps.com/ ) 與 FRACTAL AUDIO SYSTEM (https://www.fractalaudio.com/ )。
在純數位式器材的領域裡,其實有許多知名品牌去發展了電腦內直接可用的 Plug-in 式 VST/AU 軟體音源 (譬如這個討論串所列舉的: https://theproaudiofiles.com/best-amp-simulator-plugins/ );但這類型的產品會有兩個特徵讓我有些疑慮:其一,通常這些軟體只需要將你的吉他直接插入你的 Sound Card Interface,就可以叫出軟體啓動來使用,我所疑慮的就是『你的 Sound Card Interface』本身在類比/數位的轉換機制 (AD/DA) 夠不夠好。其二,這些軟體通常都在使用你電腦本身 CPU 的運算,如果你同時也在運行 DAW 來錄製這個聲音,對於 CPU 所額外增加的負擔是否會影響效能、進而影響的音色品質,我同樣有所疑慮。在我個人的實際使用上,我通常會選用這些軟體音色的『部份功能』(譬如只單純使用它們的箱體模擬部份、而關掉前後級的模擬運算) 來協助我其他『核心錄音器材』所錄下來的聲音,做一些必要或預期的渲染,而比較不會將這類軟體音源當做『核心錄音音色』。
五年多之前,我曾經在『當代樂手』論壇發表過一篇關於『Two notes Torpedo Live』這個器材的使用心得: https://modernmusician.com/forums/index.php?threads/two-notes-torpedo-live%E8%A9%A6%E7%94%A8%E5%BF%83%E5%BE%97-preamp%E7%AF%87.198424/ ,五年之後來看,雖然市場上各品牌的數位技術突飛猛進,但某種『三分天下』大勢底定的局面似乎還維持著同樣的均勢。不過,這段時間以來我在相關器材的使用經驗上也略有增長,所以想在此做一些小小的意見補充:
1. 關於『Two notes Torpedo Live』~ 雖然這個型號的產品好像在官網的系列產品中消失,但我仍然認為這個器材是我在這類型『靜音式』功能產品中評價最高的選擇。不過,我也實際驗證,如果音箱頭要直接連結這個產品,我會建議還是單純連接前級的部份,而使用 Torpedo Live 的後級管模擬 (Tube Power Amp Sim ),在音色上會比較自然而有彈性。也就是說,雖然這個器材可以直接承受來自音箱頭的後級訊號 (因為本身配置了 Digital Loadbox),但在音色的呈現上,來自音箱頭的真空管音色會顯得有點兒過度壓縮,反而不如器材本身所配置的真空管模擬的那種溫暖、呼吸感。也許,這在 Torpedo 系列中的最高階產品會好一些?不論如何,我會覺得『Live』這個型號,是更趨向於『前級協作』的用途;因此,也許你在音箱頭的選擇上,選擇具有『Preamp Send』的訊號插孔配置的會比較理想。
2. 關於『FRACTAL』~ 這家公司仍然保持著不斷更新韌體的優良傳統!到了號稱『量子運算 (Quantum) 版本 10』的今日技術,在相對來說更難表現的 Low Gain、Clean Tone,都已經比五年前更有顯著的進步。許多玩家在使用這個器材時所感到『電電的』那種感覺,其實是因為這些運算法可能都太想強調它們在『高頻泛音』可以表現得多好,以致於許多音色在高頻都有點兒氾濫。我會建議使用這個器材錄音時,可以從硬體本身、或是從外部 DAW,在 7 kHz 以上做適度的 High Cut --- 你可以想像這樣做會比較能夠去『集中』吉他該有的『中頻特性』,做過這樣的處理之後,你會發現這種『運算型』的器材,事實上能提供的調變幅度與像真度,已經非常理想了。
其次,我會建議你直接用它的『數位輸出』接到你的 Sound card Interface,而不要從『類比輸出』接到聲音介面,以求取最完整的音色直入。另外,因為這個器材所能提供的調變參數真的複雜得可以,我也會建議你可以多在 Youtube 搜尋眾多玩家調整音色時會去關注的細節選項,而不要直接選擇了預設的音色就希望它能為你帶來多麼驚人的仿真度。
譬如這個: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DaJ9cfRYwM
3. 關於『Kemper』~ 這個『照相機』式的高階取樣器材,你很可能會忘記它被設計出來的初衷:你本身有一整組非常優秀的音箱組合,你所調出來的音色就是你日思夜想地那麼完美;可是問題是,它太笨重了!你沒辦法將這整組器材隨身帶著走,所以有了『Kemper』!在經過有點兒可怕但也不會太複雜的取樣動作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TkOSzpfPAI ),你可以帶著這個器材,在任何地方,只要你用的是同一把琴,你都可以完美呈現你當時調出來的音色。
Kemper Profiling Amp 最理想的用法,是取樣你自己的音色來重現。
你一定有過這樣的經驗:拿起別人剛剛彈過的吉他 + 效果器 + 音箱,明明什麼參數都沒有改變,你一彈下去,就是與前一位吉他手彈出來的聲音不一樣。
Kemper Profiling Amp 最引以為傲的,就是在網路世界裡有多到不可勝數的玩家提供了各式各樣厲害的音色 Profile 可以直接分享使用;但這裡面的問題是,你與原取樣者可能用的不是同一把琴,你們彈奏的力度可能也相去甚遠,所以,使用其他人的 Profile,在邏輯上,其實都不是那麼原音重現。
雖然 Kemper 神奇的地方就在於:你還是可以去調整所有必要的音箱參數,但那個功能就好像你可以在你的智慧手機去針對一張照片做各種濾鏡、各種曝光程度種種,去做各種有趣的編輯 --- 只是,它相對於原始的照片,其實是越來越扭曲的。
當然,因為這個取樣器材真的做得非常好,所以,你即使是用了別人的取樣檔案,你還是可以感覺到那種『拳拳到肉』的實在感;我只是想在這裡解釋,這臺機器最理想的應用方式,其實真的是『拷貝你自己』。
4. 關於『OX AMP TOP BOX』~ 雖然我還沒能實際使用過,但在大量觀看相關的示範與使用心得後,我大膽推測,這可能會是非常非常厲害的終極武器!唯一的問題是:如果考量整體的價格 …… 我覺得上面三種器材選項,應該會是比較有人性的方案。
同樣的症狀也發生在 Line 6 Helix (https://line6.com/helix/ ) 這個核子航空母艦上。它無疑絕對是 Line 6 這個品牌的跨世紀黑科技代表作,但從性價比的角度來說,我覺得它會是叫好不叫座的產品 --- 否則,它就不會在這麼短的週期內,必須產出其他許多 Down size 的相關系列產品了!但畢竟他們是 Line 6,所以,很快地,他們就因應了市場的反應,推出了我覺得非常正確產品定位的 HX STOMP (https://line6.com/hx-stomp/ );然而,在 HX STOMP 有機會一統江湖之前,我懷疑中國的相關品牌,非常可能會提出更有競爭力的相關產品 … 譬如這個: http://www.hotoneaudio.com/news/297.html 。
以上。
關於『IR』的相關器材,我個人還是將它們歸類在『錄音』的工作範疇;雖然它們都可以提供到『帶著耳機來練習』的功能,但,我對於『電吉他練習』的相關器材需求,有著略有不同的想法。那些想法,就留待下次再來表述。
電腦音源孔沒反應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試車報告] Skoda Yeti 1.2 TSI 與小雪怪的夏季相遇
4K UHD: https://youtu.be/iuwjKNohXMY
Yeti: 雪怪/雪人,出沒於雪地,一種介於人與猿之間的神秘動物。
烈日當空,我們試駕的車款卻來自寒冷的雪山,雪怪雖看來樸素、單純,但在夏日之中,與雪怪的這場奇遇究竟會帶來何種驚喜呢?
不顯單調
應該鮮少人會以動感來形容Skoda Yeti的造型設計,不過,與舊款相較,新一代Yeti雖保留了Skoda家族垂閘進氣罩與C字型尾燈,但廢除了水箱罩旁的雙圓燈,讓車頭視覺顯得更為簡單、大方,同時,後車牌周圍的梯形立體設計,也讓原先較為單調的尾門多了另一吸睛之處。此外,改款後的Yeti前後保桿、側裙皆改為與車身同色,且下氣壩也改為三孔設計,並將霧燈整合於其中,整體造型變為更加時尚!
較可惜的是因我們試駕的Yeti車色較為黯淡,難以凸顯稜角分明的下氣壩所營造之造型張力,且初階車款僅配備16吋鐵質輪圈,外觀活潑程度也遜於配有17吋10輻鋁圈的2.0柴油車款。
豐富機能
或許大家對於Yeti極為簡單的內裝陳設會感到訝異,但這輛小RV所能提供的其實比您第一眼看到的還多! 當坐進高車頂設計的Yeti時,就算您的身高超過180公分,頭部空間仍顯得綽綽有餘。若為Yeti選配了全景天窗,仗著織布座椅不易發燙的特性,就算愛車於陽光下久曬,您也不必擔心上車後臀部高熱難耐! 且Yeti的座椅泡棉兼具支撐性與吸震效果,就算長途駕駛也不易令人感到腰酸背痛。而那看似陽春的SWING-2 DIN音響主機,只須透過AUX-IN與USB插孔連結,即可播放手機裡的最愛的新歌,該具主機甚至會貼心的自動隨車速調節音量,讓您免去頻頻調整音響的困擾!
對於RV車款來說,最重要的功能當然就是載著親朋好友們一同出遊,面對滿載5人的情況下,Yeti仍有416公升的尾廂空間,在乘載人數較少時,除了後座椅背得採4/2/4分離傾倒,更可將Yeti後座往前翻轉、至緊貼前椅背的位置,便能獲得全平面後廂空間,多變的車室也讓Yeti最大置物容積得以提升至驚人的1760公升!
完整防護
除了實用的內裝機能,Yeti更擁有歐系車最為人稱道的主被動安全防護。除了ESP電子行車穩定系統、ASR加速防滑系統、MSR引擎循跡控制系統,Yeti更標配DSR駕駛轉向穩定輔助系統,在電腦偵測到車輛可能出現與駕駛預期相異的動態時,系統將主動進行轉向輔助,以確保車輛可依駕駛所預期的路線行駛! 除此之外,當車速高於60km/h緊急煞車時,Yeti後煞車燈將自動快速閃爍作為警示,能有效避免高速急煞時因後方來車反應不及而產生追撞。
在意外無法避免的狀況下,Yeti的潰縮式車頭能有效消弭衝擊能量,且經特殊設計的引擎腳更能讓引擎受衝擊時擠入座艙下方,盡可能得減緩乘員傷害,加上高剛性車體、門板防撞鋼樑以及標配的六具氣囊,Yeti將為車上乘員帶來NCAP安全撞擊測試五顆星的安全防護!
順暢靈巧
我們所試駕的Yeti 1.2 TSI配備一具1.2升四缸渦輪增壓引擎,並擁有110hp/5600rpm的最大馬力以及17.9kgm/4000rpm最大扭力,雖然動力表現不算突出,但搭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箱後,Yeti仍可於11.9秒完成0~100km/h加速,我們差點就要忘了這是輛配備1.2升引擎的小車!
在底盤部分,Yeti為前麥花臣、後多連桿的懸吊結構,雖然採用單阻尼的配置,然而設定精良,路感回饋清晰,又能夠在舒適性與操控性間取得平衡。
儘管動力設定以節能為主,Yeti 1.2 TSI上山下海卻也足敷使用,尤其低轉速高扭力的設定,在山道上的表現比想像中輕巧,適切的動力反而讓人不必在入彎前頻頻煞車,能夠以更順暢的方式駕馭這輛小RV!尤其,配置了方向盤動態輔助裝置後,系統偵測到車輛可能出現轉向過度或轉向不足的現像時,會自動調節煞車及動力,加上低重心的底盤設計,過彎瞬間除了能夠感受到優異的支撐力之外,可藉由油門收、放,俐落通過高速彎,面對小夾角彎道時,在入彎前Trail Break,直到彎頂點時才完全鬆煞車補油,更會訝異於這輛小RV所展現的俐落操控表現! 要是能為這輛頗具駕馭樂趣的小車搭配強勁動力,勢必將擁有媲美鋼砲的操控演出!
TCar短評
Yeti是一輛以實用機能為主的小RV,除了擁有媲美SUV的空間機能之外,更有完善的主被動安全防護。經濟取向的小引擎,不僅省油而且省稅,動力表現也有水準演出,尤其優異的操控特質,於崎嶇的山道上奔馳時,更能探究其精良的操控潛能,88.8萬元的售價,其實有著極高的C/P值!
Skoda Yeti 1.2 TSI
引擎型式 1197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10hp/5600rpm
最大扭力 17.9kgm/4000rpm
長寬高 4222x1793x1645mm
軸距 2578mm
車重 1360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多連桿
輪胎規格 前後215/60 R16
國內售價 88.8萬元起
主要配備:
日間行車燈
車頂架
三輻式方向盤
雙前座高低、腰靠可調織布椅
Varioflex後排座椅(中央扶手附杯架)
SWING-2 DIN音響主機
5吋彩色觸控多媒體娛樂系統(附SD卡插孔)
AUX-IN與USB多媒體音源插孔
雙區恆溫空調
粉塵過濾器
Start & Stop引擎怠速熄火裝置
車輛動能回收系統
ESP電子行車穩定系統
MSR引擎循跡控制
ASR加速防滑控制系統
DSR駕駛轉向穩定輔助
Hill Hold Control升坡輔助系統
雙前座氣囊、側氣囊
前後座側邊氣簾
電腦音源孔沒反應 在 如何修復Windows 10 中的麥克風問題| HP 電腦| HP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若為使用麥克風接頭的麥克風,請中斷連接,然後再重新連接電纜,確認妥善地插入麥克風插孔。 - 在 電腦 上,選取「開始」,輸入「音效設定」,然後從結果 ... ... <看更多>
電腦音源孔沒反應 在 電腦後端的耳機/喇叭孔沒反應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如題,電腦後方的耳機孔好像接觸不良,如果我的耳機插頭正常插進去就沒辦法讀取,一定要拔出來一點才有讀取到 我想請問這個是音源孔接觸不良的問題 ... ... <看更多>
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