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不知為啥,似乎精神又陷入了低潮期。剛確診重鬱症的朋友,叫我也去給精神科醫師看看,說不定也能拿到一把尚方寶劍,但我總覺得人生情緒起落在所多有,過去能輕舟萬重山,這次當然也行。
為了重新振作,齋主這邊有幾篇待寫的文章題材,想問問酸齋的齋友們,你們想先看到哪篇文章? 說不定聽完你們對這些題材的想法和期待值,我搞不好能重新打起精神。
1.魏德聖批評文章。
這篇文章我已經寫完了。我針對了成本、票房、樂園經營、電影產業的未來性等等方面,全面性的討論魏德聖的電影和樂園計畫。目前寫到一半,雖然後面的篇章已經有了概念,但就是覺得缺了甚麼。想知道齋友們想看到文章內出現甚麼內容?
2.李清志幾本書的閱讀感受
齋主我讀了國內著名建築學者李清志,他於90年代到2000初期的幾本台北市都市觀察散文。我從中感受到部分時代差異,以及台北這數十年來的改變等等。
3.台北城的發展歷史
齋主我這陣子讀了幾本台北都市發展史。像是《城事計劃》、《公園地景百年流轉》、《台北步登公寓》、《台北原來如此》、《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叛民城市》和《台北建築》。原想針對這些書籍作個介紹和統一整理,但想想充其量真的也只能個別針對不同區域和建築做介紹,有些那麼對自己失望,所以遲遲沒有動筆。
4.吳明修的廁所論文
先前分享過一本吳明修的廁所論文。其中有不少有趣的內容能分享,但考量到能分享的內容較少,我得多找些內容與齋友共享才是。
5.舒國治的散文
讀了舒國治的《水城台北》和《台北遊藝》,覺得有不少能分享的趣聞,但目前的框架和概念仍很初步,但這也是我有興趣動筆的題材。
6.《CYBERPUNK 2077》中的廣告看板整理
我對於遊戲中的廣告圖樣感到非常有興趣,有考慮要將遊戲中的廣告全部截圖,寫篇文章討論2077內的消費文化。
7.王大閎的簡易介紹文
所以,有沒有齋友願意留些期待或想法,幫助我打起精神Q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
電影百年發展史 在 樂活台南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不服來戰─臺灣文學論爭特展~ 樂活玩家:https://bit.ly/2DRZZeY;樂玩IG:https://bit.ly/3ih697o
2020/08/27 09:00 ~ 2021/04/04 18:00 國立台灣文學館-展覽室D
本展將以「戰語言」、「戰身份」、「戰西化」、「戰鄉土」、「戰課綱」等五大核心議題,將百年以來的重要臺灣文學論爭事件化為各式具體場景,並運用時下流行的語音辨識技術,歡迎觀眾透過對話釐清觀點,讓觀眾真實感受「真理越辯越明」或是「有理講不通」的論爭現場,同時傾聽不同的聲音。
話不吐不快、理不辨不明。臺灣文學的發展史,幾乎等於一部「筆戰史」。文學也不例外。文人以筆代刀,以文字為戰陣,彼此對壘。一場激戰過後,有時就這麼建立系統性的論述、學說;有時卻製造傷痕,形成水火不容的作家集團,甚至牽動政治禁忌。
以筆為刃,不服來戰!
有信念,所以堅持;有品味,所以褒貶。當作家們各有信念、各有品味,自然彼此「不服」,就形成「來戰」的傳統。
近百年來,臺灣文學史上發生不下十次的大小筆戰。作家本就善於言詞,用文字武裝衝撞時,當然也是火花四濺。但「不服來戰」不僅有快意恩仇的痛快,也有對文學信仰的一片真情。執著是鋒利的。會痛,正是在乎文學的證明。
輸贏不在嘴上,而在筆端
文學論戰有「輸贏」嗎?如果只從論戰文章去看,似乎沒有,因為很少有人會在文章裡面直接認輸投降。但文學論戰是有輸贏的,它的輸贏,取決於「下個世代的創作者採用誰的文學論述」。
比如1950年代的「現代詩論戰」,紀弦的「現代派」看似飽受攻擊,但他的觀念卻普遍被1960年代的詩人們所採用,連他的論敵都轉而為他辯護,這就可以算是獲勝了。或如1970年代的「鄉土文學論戰」,雖然鄉土文學陣營被官方凌厲批判,但「鄉土文學」卻在1970到1980年代大放異彩,甚至被改拍為電影,實際上輸掉的是官方那一派作家。
因此,輸贏正在作家的筆端上,創作仍是最終試煉。論戰文章是否優雅,是否符合嚴格的學術標準,是否「政治正確」,都不是判決勝負的主要因素。哪一種「文學論述」可以產生更多、更精彩的作品,就代表它更切合時代需求,更有文學上的生產力。「論戰」之後,終究是由「文學」來裁判的。
電影百年發展史 在 Rti 中央廣播電臺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筆戰史! 筆下的戰爭贏了是真贏嗎?輸的有輸嗎?🤔】
1950年代「#現代詩論戰」,紀弦的「現代派」看似飽受攻擊,但後來呢?1970年代「#鄉土文學論戰」中,鄉土文學陣營被官方凌厲批判,但「鄉土文學」卻在1970到1980年大放異彩,甚至被改拍為電影,實際上輸掉的是官方那一派作家~~📖📖📖
台灣文學發展史,幾乎可以說就是一部「筆戰史」,各方文人從語言、鄉土、大眾、西化、身分認同等議題展開思辯,有時烽火連天,但作品卻精彩無比。台灣文學館推出「#不服來戰—台灣文學論爭特展」,便「還原」過去近百年來「筆戰」現場!🖋✒️🖊
#台灣文學史
#台文館
📌歡迎加入央廣Rti官方TG帳號,每日新聞不漏接📌
https://t.me/RadioTaiwan
電影百年發展史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銀翼飛行金屬雕塑展 #楊鎮遠專訪
若是陸世界已汙染使萬物無法存活,人類該往何處去?
也許是天際,或許是深海。藝術家楊鎮遠發想近未來,人類將以科技主導演化,使人有了翅膀得以飛行、拓展生存場域,本次展出作品將以不銹鋼與金屬材質,演繹百年後科幻異世界。
出生於台中市,排行老二的楊鎮遠,父親是一位機械技工;而母親是位樸實的家庭主婦,影響了他為人處世的態度以及美術的薰陶。童年沒什麼機會購買玩具的楊鎮遠,從國中開始自己動手製作手工玩具:以文具店常見的鐵絲為材、偷偷使用父親的機械工具,將鐵絲凹折成各種人型與動作,加上路邊撿到的免費現成品 - 充滿台味的皮帶鐵鍊、金屬十字架和骷髏頭,將之合成於自己的作品中,開啟了對於金屬加工的喜好與基礎。
到了大學就讀台藝大雕塑系的鎮遠,發展出鐵絲人偶的進階版,他將金屬雷切為人型,加上精細的配件:刀、弓、矛,把象棋和棋盤立體化,可謂東方版的西洋棋,尺寸有整個桌面的棋盤十分壯觀生動,彷彿人型將會於夜間開始活動。
藝術家楊鎮遠覺得自己個性執著、在創作與待人處事上十分有耐性。雕塑系分組時,從小與金屬便有淵源的鎮遠,想當然爾選擇了金屬造形為他的分組第一志願。進入金屬造形組後,對於創作很有自己的想法與期許,學校的金屬組的教學導向於意象與抽象性的、並且需配合上完整全面性的理論,在他表達出自己所想要創作的方向時,指導教授適時給予意見了,並且尊重於他的理念與思想,因此大學四年慢慢造就了這次展出的系列作品。
雖沒有各式商業玩具充斥童年,但電視卡通倒是沒有少看,可說是各類型皆有涉略,例如日本的海賊王,美國迪士尼的《亞特蘭提斯-失落的帝國》長篇動畫等更是能啟發他的想像力。說到DC美漫與日漫就侃侃而談的楊鎮遠,與筆者討論起2016年3月在台上映的電影《蝙蝠俠對超人:正義曙光》(英語:Batman v Superman: Dawn of Justice),分析起蝙蝠俠與超人的故事背景,以及雙方對立的原因。而另外一個影響楊鎮遠創作頗深的為日本動畫公司GAINAX出品的《新世紀福音戰士》;《新世紀福音戰士》想必為許多人的共同回憶,此部動畫描述在洪荒時代之後,因物理化學反應,地球上開始生長生命之樹,人類因『心的屏障』而產生隔閡,生命間冷漠而悲哀,孤寂充滿心靈,使得人類尋找新的生存之道。原創的歷史與神話發展出福音戰士的新世界。其中動畫劇情結合了許多元素:宗教(ex.諾亞方舟、基督教的使徒)以及機械、生物科技等,加以縝密的細節設定與充滿科幻的劇情發展,引發楊鎮遠對於人類的未來的想像,創造出飛行系列。
根據考古學家提出的研究,人類與其他動物的分化始於500至700萬年前,古代人的遺骸指出人類某些生活特徵是近期快速演化而來,例如人類的狩獵與採集生活大約於1萬1千多年前,轉變為農耕與生火熟食;同時生理構造也跟著改變。隨著生活型態與飲食,漸漸演化出現代人的外貌與身體構構造,例如隨著人類開始農耕,其後裔較容易產生較多的酵素利於分解食物中的澱粉。
西元1837年生物學家,查爾斯•達爾文(Charles Darwin)參與小獵犬號的五年航行後,回到英國倫敦便有了生物並非不變的想法,之後所提出的演化論思想更影響了人類對於自身物種的探索,更成為近代生物學的主流學說。
如果要想像,何不自己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未來與世界?此次個展的主打系列作品-飛行系列,就是楊鎮遠對於未來世界的異想。
18世紀,人類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被發明且應用於各式機械上:紡織機、蒸氣機車(蒸氣火車),使技術發展史上的一次巨大變革,開創了以機器代替手工與人力勞動的時代,更造成社會的變革。19世紀中後期~20世紀初,有了第二次工業革命,蒸汽船、萊特兄弟發明飛機、愛迪生發明燈泡與留聲機等…都在此時期出現,便利了人類生活,同時開始高速生產、進入電力時代,強調速度與效率的時代來臨了!
當人們習慣了這些便利與高效,心態也隨之改變。楊鎮遠認為當未來人們的物質生活已進步至一個極致時,即便人類仍不斷地在演化中,或許人將不再滿足於當前的演化速度,開始藉由人工科技來增加或強化生物體的能力。把自身改造成賽博格,加快演化速度。(註:來自英文Cyborg,即為生化人或是機械化有機體)因此基因不再是人類演化的唯一條件。同時在未來世界,人類賴以為生的陸地有可能因為汙染嚴重而不再適合生物居住,比起飛到外太空,也許離開陸地往天空或是往海底發展是更有可能發生的事情。要如何在高空生存?在楊鎮遠腦中的演化日誌:人類將保有原本的形體,卻有著巨大的金屬翅翼,穿過平流層在空中飛行與自由行動,彌補人類發明的空中載具所缺乏的機動性。
此次展出作品以不鏽鋼為主材,輔以其它金屬作銜接或點綴。楊鎮遠之所以會選擇不鏽鋼,是因為其明亮光潔的表面材質帶有未來科技感,本身強烈的反光明暗對比、銳利的線條,也讓人類對未來的人類多了一層期許與想像。鎮遠的作品在造型上線條簡約,充份彰顯出堅韌材質的美感,他相信只要材質、造型配合能相得益彰,並且不間斷學習、進修,增加自身技能,終有一日將可應用於創作上。(文:金車文藝中心)
楊鎮遠簡歷:
2008 霧峰國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豐原高中 美術班 畢業
2011 就讀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雕塑學系
電影百年發展史 在 [尋書] 電影百年發展史或是導演功課 - PTT Web 的推薦與評價
書名:電影百年發展史(上)(下) 譯者:廖金鳳出版社:美商麥格羅.希爾書名:導演功課譯者:David Mamet 出版社:遠 ... ... <看更多>
電影百年發展史 在 8分钟看世界百年电影史!电影史不仅包括电影,还有历史 的推薦與評價
水平有限,受主观选择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选片肯定没有面面俱到,不妥之处请多指教 电影 经过一百多年的 发展 ,已经是最具影响力的媒介之一 电影 的历史不仅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