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16
關於即將舉辦的『木吉他 IR 測試活動』,我原先一直很難取捨應該以錄音室、或是展演場地來做為活動地點:如果在錄音室執行,我們可以在很好的、頻率比較平直以及不會有過多殘響干擾的環境,來理解與比較各類型木吉他拾音器在傳統的『Preamp/DI Box』與套用 IR 檔案,彼此之間音質與頻率呈現的差異;然而,就適用範圍與具體效應來說,展演場地 --- 或者說『現場彈奏』的需求,才是這個新技術最快可以表現出特性的場域。對我來說,其實是應該都要研究的課題;但~『空間』與參與人數之間的連動考慮,讓我感到若干猶豫。
最後,參與人數決定了場域。到上週私訊報名截止的時間點來看,私訊給我表達參與意願的夥伴人數,已經超過錄音室所能容納、得以適當測試的條件甚多,因此,我已經向老同學林正如先生徵詢了公館河岸的時間,確認這個測試活動會先以展演場地的現場實戰需求,做為討論的主要核心議題。
我的想法是:對於這個『軟體/硬體』技術有興趣的夥伴,我們先以類似『網聚』的概念,在『河岸留言』這個具有精神指標意義的場地,來探討它的應用與前瞻性;在活動之後,我會以主動徵詢的方式,邀集對於『宅錄/商業錄音』有高度需求的同好,我們再來計劃何時前往錄音室,做技術層面更深入的探討。
今天這則貼文公佈後,我會用私訊的方式通知前此報名的夥伴,關於確認的執行日期與時間,還請夥伴們收訊後回覆是否在當日確認能夠出席,以便我做後續的行政處理。
不過~ 在今天,我還是想稍稍帶到一點關於『IR』在錄音工作方面可以支援到的範圍。
[三. 電吉他相關器材測試]_測試藍皮書_02 木吉他 IR file 應用實戰討論 – 3
關於『木吉他 IR』的運作邏輯,其實與這幾年興起的數位運算/模擬的黑科技,以及在音樂製作上已經行之有年的『Re-Amp』手法息息相關。我們且先不要用『吉他/吉他手』的本位、而用也是這兩年很有話題性的『麥克風模擬技術/產品』來理解,事情好像就會比較簡單:
https://digilog.tw/posts/558?fbclid=IwAR0-gbblCEoVVzVE-hBGYzM8BRgcvh4JmHyjXtb3poJ7O4kLJsYgHrYrvg0
看完之後,你大概可以理解:用一只非常『中性』(意思是說頻率非常平直、沒有太多頻率特殊分佈所帶來的 “個性”) 的麥克風錄下了任何聲音訊號 (可以是歌聲或是樂器聲或是任何… ),然後用特定的套裝軟體,將這些相對『赤裸』的聲音訊號『染上』那些歷史上非常經典、非常有個性以及通常非常昂貴的經典麥克風所獨有的頻率特性,讓聲音訊號聽起來就像是用那些你有錢也不見得有機會用得到、錄得到的銘器來錄製的一樣!
在此,我們請先撇開對於『數位模擬/類比紀錄』的個人喜好取捨,單就『數位技術發展』與『類比技術發展』的速率來說,我幾乎可以斷言,在很短的時間內,數位所能紀錄的音色呈現,一定會讓你在『盲測』的條件下 (也就是沒有任何心理因素的干擾) 無法判別它與類比紀錄的差別 --- 更不用說到現在究竟有多低的機率,我們會真的聽到一個『AAA』的聲音還原了 (請見古典音樂論壇的提問/解釋:http://www.t-classical.com/archiver/?tid-5124.html )。
而『Re-Amp』~ 你大概也知道 --- 就是在錄電吉他的過程中,除了現在你所使用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的基本路徑,同時還另外『分』出一個單純、乾淨的『電吉他原始訊號源』,一起錄進錄音軟體的不同軌道,然後將這個原始訊號再次送回設定不同的『效果器/音箱/麥克風收音』路徑來收錄,以增強或取代原來可能還『稍有遺憾』的音色。這樣的工作方式,可以讓你在一次的錄音動作之後,得到無限重新嚐試音色改變的機會 --- 雖然有時候 … 太多的選擇不見得真的是一件好事兒。
對現代大多數的電吉他手來說,『Re-Amp』通常會『再回錄』的『音色套用』,更高機率會是純數位的模擬聲源;而由於『音箱箱體』才是真正決定電吉他音色的最重要條件,所以,現在在說的『Re-Amp』,其實更趨近於『Re-Cabinet』,也因此,市場上最蓬勃發展的付費/免費檔案,最大宗絕對是『箱體模擬』、甚至是『喇叭單體模擬』的 IR 檔案。
而我估計,現在可能有三成到一半的電吉他手,在宅錄的慣用方式,應該是電吉他直接接到『錄音介面』(應該已經不再會有人是直接插入電腦的聲卡吧 … ),然後叫出套裝軟體『Plug in』搭載音色來工作 --- 只要你在之後能夠更換、變動你的音色,基本上,你都是在使用『Re-Amp/Re-Cabinet』的概念。
現在~ 把上述兩個動作加起來,應用在木吉他的面向,大概就是我們所討論的『木吉他 IR』的整體概念 --- 我們讓自己的木吉他輸出一個很『中性』的音色,然後套用那些我們有錢也不見得買得到的名琴 IR 檔,讓我們的琴音聽起來就像是那些名琴的頻率特徵,它可以在現場彈奏時以極低的延遲、極小的訊噪比來替換掉你原始的琴音,也可以在錄音過程中以『Re-Amp』的概念,讓你挑選出最適合整體音樂性的吉他音色來呈現。
在現場彈奏上,你可能會選擇用便於攜帶的小型『IR Loader』來處理整個音色程序,這些相關的硬體器材,在上週的文章裡有大致的鳥瞰,在接下來的研討活動中,我們也會有實際的操作示範。如果是在錄音的狀況下,除了直接用這些硬體搭載檔案來『一次性決定』音色之外,其實,如同電吉他的『Re-Amp』一樣,我們也可以用箱體模擬的軟體載具來『呼叫』各個 IR 檔案,進行『多次性』的音色挑選,最後才決定你最滿意的組合方式。
譬如刊頭相片的圖二與圖三,這個箱體模擬軟體載具,是這幾年來我覺得『頻率與動態』最佳性價比表現的產品,有趣的是,它的主力用戶,應該比較偏向搖滾硬漢群;但~ 千萬不要被它的外觀誤導了!它其實就是一個搭載平台,當它做為一個『IR Loader』、而且可以同時處理兩種木吉他 IR 來相互混合、微調頻率差異時,事實上,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工具。另外,它除了有表現相當不錯的『等化器 (EQ)』區塊,還有一個『來自於音箱頭模擬,但我們 by pass 了前級所留下來的後級模擬』 --- 我非常想強調這個部件,因為,往往我們覺得電吉他真空管音箱破音所能帶來的豐厚感,大多都是來自於『真空管後級』所擠壓、激發的豐富泛音;而這兩三年來所有的數位模擬開發單位,幾乎都要在這個部件上殫精竭慮地鑽研其中的奧祕,來提高自家產品的像真度。在我實際測試使用上,真的覺得這樣的後級模擬部件,的確讓木吉他琴音在中低頻得到無法只用 EQ 就能呈現的厚實感。
也許你很難理解,這種用於電吉他的概念,真的能用在純淨的木吉他音色裡嗎?
如果你看過像鍾興民老師這種大師,早年在還沒有『取樣音色』的年代,如何用硬體音源器材去『堆疊』音色,你就可以理解:沒有任何『絕對』的正確方式,所有的音色、頻率,其實都是用『耳朵』來決定的!任何可以幫助達成所需要的頻率需求,你千萬不要被主觀的『想當然耳』給限制了。
不過!科技再怎麼進步,黑科技再怎麼黑科技,那些日新月異的麥克風模擬技術,永遠沒有辦法讓一位不講究、苦練發聲方式與共鳴位置的歌手唱出天籟!你可以藉由科技的協助得到某一位大師所珍藏、愛護的琴音,但你永遠不會有他的手感與美感 --- 如果你沒有相襯的鍛鍊。
所以,也請千萬不要玩物喪志 --- 音色、器材的研究,終歸只能是錦上添花的事兒!真要有豐厚、感人的音符,那得要你能彈得出來才算數。
電吉他 拾音器 更換 在 黃中岳談吉他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貳. 談談電吉他相關 }}_08
[二. 電吉他相關器材研討]_06
上一週我以主觀的經驗認知,將『破音類』效果器做了五種分類,以及擺放順序的說明;但那終究只是一種非常粗淺的示意,如果試著要認真分析各種實務操作經驗上應該注意的細節 … 單靠文章、文字的解釋,恐怕只會落個掛一漏萬的境況。不過,還是有幾個主要的大原則,可以在這個專頁裡野人獻曝一下:
1. 各區段破音的頻率 (EQ) 值設定:在這種『破音堆疊』(Drive Stacking) 的運用方式上,除了先前提到過『越厚重的破音擺放位置越後面』的基本概念之外,通常放在越前面、破音程度越低的效果器,我會習慣將它的 EQ (Tone) 調得比後面的器材『稍微』亮一點,這樣的設定,可以讓前面一顆破音啓動去『推擠』後面區段破音時,得到音色上明顯的變化。而且能夠有一種『Open』的色彩感。
這也是為什麼在最一開始你在調整你的『音色搭載平台』(Amp Clean Channel) 時,應該盡量讓整體基本音色在比較適中而可能缺乏一點個性的原因:如果你主要的破音都來自效果器,而你用了好幾顆效果器來『合成』你最後的音色形狀,你就會需要在『平台』這個最後端,留下足夠的『可 EQ 空間』(也許可以視為另外一種【Headroom】吧?),來讓最後整體的頻率不會太過刺耳。
事實上,許多的破音效果器,在增加 Gain 值時,整體的頻率也會跟著改變 (而且不乏變化得非常戲劇化的),因此,我會習慣將最後一顆破音 (通常是 Distortion ) 的 EQ 設定得非常中性,來用前面一個或兩個區段的破音推擠出最後這顆破音的亮度;而如果在音樂需求上我只要用到這顆相對來說沒那麼明亮、但 Drive 濃度夠,可是又需要比踏板原始設定上再明亮一點的音色,我就會用串接在後端的 EQ 效果器來修飾它。你很可能常常看到各類型吉他手在彈奏過程中,不斷彎下身去調整腳下的效果器盤,但因為我很不希望自己分心去做這種即時性的調整,所以我選擇用後端的 EQ 來協助我需要的頻率補正 --- 這也是我習慣用數位式效果器的另一個理由:因為,我可以在同一個 Preset 裡設定好幾種不同的 EQ 效果器,來因應不同情況的頻率需求。
2. 各區段破音的音量設定:我猜想每一位上台演出的吉他手,在初期階段,當進行 Sound Check 的工作時,一定都聽過外場的 PA 工程人員對你叫嚷過:『你的破音比 Clean Tone 大太多了』!當你很委屈地試著減小效果器的音量時,你會很驚恐地發現,要達到外場 PA 工程人員滿意的音量比,你會覺得破音的音量幾乎是小到無法適應的!
為什麼呢?因為你在家裡調整你的破音音色時,幾乎不可能是用演出的工作方式來調整 --- 也就是架起麥克風,將你的訊號收進麥克風,再經過訊號放大工程,放到一個夠巨的外場喇叭來監聽,也因此,你很難理解『麥克風收音』對於破音放大的敏感程度到底有多敏感 --- 我只能很認真地說:它真的非常敏感!
整個關鍵在於,當你在 On/Off 你的破音效果器,你在家裡練習時就必須讓這兩者的音量差別遠遠小於你的習慣 --- 當你踩下破音時,應該讓你的音量像是沒有被改變、而只有音色上的差異而已。如果你是用 Drive Stacking 的方式,你所疊加的破音,應該只有『濃度』的差別,而不致於有太誇張的音量差距,這也是我會把『EQ』值放在第一點來討論的原因,因為在實務操作上,『頻率』會比『音量』,在改變破音色彩上,來得更有效率。
另外一個重點,其實是因為你大多數的時間都不是用 Clean Tone 來練習你的基本功,因此,當使用到 Clean Tone 時,你會下意識地彈奏得比較輕,或迫不及待地趕快切換到破音,來獲取一種安全感;久而久之,你對於 Clean Tone 與 Drive Tone 的音量感知,就無法建立起一種相對客觀的正確習慣。我只能再一次強調:『如果想要得到真正的進步,你就必須面對自己的弱點、正面去挑戰它』!而我覺得最有效率的基本練習方式,應該是用更多的時間、用更偏向 Clean Tone 的微破音色去彈奏 (當然要聽著 Click),才是正解。
而我們在整個破音串接的最後一顆、用來推動 Solo 音量的 Clean Booster,當你在進行外場 Sound Check 時,只需要告知 PA 工程人員:『現在是 Solo 時的音量』,然後再啓動它;你的 PA 工程人員會知道這是他在控台上關於你的這一軌樂器所可能會呈現的最大音量,他就能相對合理地給予你整體音量的伸縮範圍,你們就可以共同完成一種『專業』的工作表現。
3. 單線圈/雙線圈 Pick-up 對於破音的差異:如果你習慣用這兩種不同款式 Pick-up 的琴來練習或工作,你應該已經發現,如果我用了雙線圈所調整出來的各區段破音,在頻率與音量都很理想的狀態下,立刻換一把單線圈的琴來彈奏,在 Clean Tone 的狀態下音量會顯得比較小、而 Drive Tone 的音量會爆增許多。在我的經驗裡,單線圈對於破音的反應敏感度其實是大過雙線圈,也因此,你幾乎無法以同一種音色的調整參數,期望兩款不同拾音器種類的琴都能表現得同樣『順暢』。如果你並不是一位調整參數非常快速的吉他手,我會建議針對兩款不同拾音器種類的琴,你可能要有兩組不同的『破音群』;或者說,如果你只能準備一組破音群,那麼你針對演出工作所準備的第二把『備用琴』,請盡量選擇與主要工作琴相同款式拾音器的配置,以免當你必須更換第二把琴時,你的整組破音與 Clean Tone,又會發生讓 PA 工程人員措手不及的慘劇。
4. C/P 值:我覺得大多數吉他手的共同悲劇,就是沒有足夠的錢可以把全世界所有的、包括隨時隨地會冒出來的各種破音全部都買回來玩耍 --- 反過來說,你如果夠幸運,可以不斷添購新玩具來嘗鮮,你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才能讓這些玩具有存在的意義。
到底什麼才是我們應該購買、而且價格/性能的比值是最好的選擇策略呢?我的確有幾顆還算是夢幻逸品的破音,而且也都價格不菲;但在我整個音樂工作歷程裡,它們實際的功能貢獻,是遠遠小於其他可能不到這些夢幻逸品價格十分之一的同類產品,所以,到底誰比較『有用』、而表現了更好的 C/P 值呢?
對於整體電吉他器材組合的購買順序考量,我想再次建議:你需要先選擇好你的琴,然後以『箱體優先』的概念去選擇音箱頭/箱體的組合,然後在大量資訊研究後去選擇幾款『基本必備』的破音效果器,然後~開始去講究你的真空管後級、講究你的線材,然後可以開始認真思考你需要的前級種類 --- 因為真正優秀的破音,還是來自好的前級 (到這個階段,你的音樂屬性也應該已經成形、定型了!),然後才是你可以放縱自己去挑選那些奢侈而很少實際用到的玩具的時候 --- 前提是你的確已經在這個階段之前,靠自己與你的吉他成功地養活了自己與家人,而且生活無虞。
而我大膽預言:到了最後,你只會需要一把好的琴、一組非常優秀的音箱頭/箱體,以及一顆棒透了的 Fuzz pedal,用超好的訊號線把它們連接起來,接上充沛而乾淨的電源,你的音色就 --- 肯定宇宙無敵!
而會讓這一切打折扣的,只剩下你彈奏的用音了。
------------------------------------------------------------------
後記. 關於『堆疊破音』,這一篇來自網路商店『Reverb』的重點介紹,我覺得非常值得一讀:https://reverb.com/news/a-beginners-guide-to-stacking-drive-pedals 。
而各類型破音擺放順序所造成的『音色形狀』的差異,這個由效果器品牌『Wampler』老闆所做的示範,可以給你一點實際的體驗: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mDC065i2Cs 。
至於我覺得真的很優秀的音箱頭/箱體組合,這個品牌算是『還在人間』的作品:http://kingsleyamplifiers.com/ 。我會建議可以點進他們的產品看一下實際示範,感受一下這位吉他手身份的老闆,是如何因為追求『表現自己的彈奏手感』而研製出的聲音平台。
那才是『相得益彰』的平衡感啊!
* 刊頭相片取材自 Simon Gotthelf 2017 pedalboar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JDxShDoWm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