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與十五萬
昨天收到學費單,看到價格後很想哭,是開心的哭,因為跟以前私立比起來真是天壤之別。
我們之前選的學校在私立中不算最貴的了,但是註冊費、月費、雙語課程費、交通費、餐費....各種加起來以後,每學期十五萬是跑不掉的。
一開始唸小學時,第一學期沒有太大感受,那時候我們家還是雙薪家庭,筋肉老爺隨便開個課都是學員爆滿(其實當然沒有隨便),很容易開兩三次學費就到位;
結果開學沒多久後他中風了,因為再怎麼樣都不希望影響到小孩子就學狀況,於是小一下學期與小二整學年,我都過著....每個月收到月費通知都想哭的狀態。
但是熬著熬著也就熬過來了,現在兒子轉到公立學校讀書,環境、老師、硬體、軟體......樣樣都好,先屏除掉轉學開學不適應問題,我真的覺得「公立學校非常好」。
今天看到註冊單後,6000多元唸一學期還真是傻了一下,瞬間覺得要是當初那15乘以3的45萬,拿來好好投資會不會更好?
那些錢好好投資,複利效應,到孩子長大後成為他的就學金(留學金),可能會遠比小時候就撒一堆錢來得實際,不然一般家庭要買房、要生活,哪裡生出來幾百萬的留學錢。
點通我的是兩個非常會理財的女商人:一個買儲蓄型美元保險給孩子當留學金,一個買元大ETF。#有錢人小孩的留學金也是理財理來的,這是我那時候的震撼。
兜回來,這邊要講的當然不是「公立好還是私立好」,不同家庭環境、迥異的孩子個性每個人都該適得其所;
我比較想坦承自己與聊聊的是:
「小資家庭有沒有必要硬撐著讓小孩讀昂貴的學府?」
因為身邊不少小資朋友爸媽,都在焦慮著孩子就學應該送到哪?總有一股社會氛圍,飄散著「送到私立就比較不會輸在起跑點上」、「送到私立唸書就會從此人脈廣闊」、「私立小學的爸媽比較沒有三教九流」、「私立小學的孩子比較單純」的思緒。
然後這些爸媽們就勒緊褲帶,牙一咬的也要讓孩子唸私立學校去了(然後孩子大了就沒錢資助深造費了。)
想坦承的事情就是我也曾經有這些迷思,卻在孩子唸書的過程當中一一發現這當中有很多BUG!所以後來乾脆心一橫,搬家轉學一次搞定。
#想要贏在起跑點本身就是個迷思
比較常看見的是在大量填塞教育後,小時了了、大未必佳;要不就是揠苗助長後,孩子不知所謂而學變成了考試機器;再不長大後能逃離爸媽魔掌,孩子的人與心一去不復返。
贏在起跑點一點意義都沒有;
贏了別人又怎麼樣?
人生過的是自己的,快樂往往不來自於輸贏,而是心裡有暖流。
#唸私立也不會讓孩子人脈比較廣闊
老實說真的想要人脈廣闊,長大了好好念EMBA會實際一點。都是快狠準的人脈。
#每個階層都有三教九流
只是看對方遇到了,是要用蠻力跟你對幹,還是用財力壓死你。再者,哪裡都有不單純的小孩與家庭,所以應該是教自己的小孩是非判斷,然後父母多觀察與陪伴,及時發現問題就介入處理才是。
總之今天看到了註冊單真是感動與感觸,反正不管念那種學校,爸媽的用心陪伴都很重要!
同時也有21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Christina靠右邊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Martha's Vineya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ha%27s_Vineyard FAQ: Q: How old are you? A: 24 Q: Where are you from? A: Half American Half T...
「雙語 家庭」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Christina靠右邊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川崎太太日文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Christina靠右邊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Re: [寶寶] 雙語家庭的語言問題-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互動討論社團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好里家在愛雙語家庭時光】 快樂學健康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雙語 家庭 在 雙語家庭會讓小孩混淆?? - 語言板 - Dcard 的評價
雙語 家庭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還在大家說國語嗎?你講什麼語言誰決定?】
今天原本是台灣語言史上重要的日子,這是史上第一天立法院引進通譯,讓「所有國語」均能在國會殿堂上溝通無礙。然而,立委3Qi.tw 陳柏惟 特別以其母語台灣台語質詢國防部長邱國正,但部長竟拒絕使用通譯,並且自行提出一番「國會應該講國語才好溝通」的論點,但這其實已與《#國家語言發展法》通過,以及國會設置通譯的精神背道而馳。
■國語已經不等於華語,自然語言一律平等
還在國語=華語嗎? 這除了是語言歧視與延續殖民暴力外,更已經違法了!根據2019年的《國家語言發展法》第三條:「本法所稱國家語言,指臺灣各固有族群使用之自然語言及臺灣手語。」第四條則規定:「國家語言一律平等,國民使用國家語言應不受歧視或限制。」也就是說呢,華語、台灣台語、台灣客語、台灣各原住民族語*,均平等被列為「國語」。未來當然個語種通行程度不一,但各語言均需被尊重、傳承、教育,就如同瑞士將僅佔0.5%的羅曼什語列為官方語言之一一樣。
■若無外力干涉,原本台灣約3/4人講台灣台語
在1992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3.3%,客家系台灣人12%,中國移民13%,台灣原住民1.7%(黃宣範,1993)。而在1940年,台灣的人口比率為:閩南系台灣人76.0%,客家系台灣人14.1%,中(華民)國人0.8%,原住民4.3%,日本移民5.3%。若照各族群比率,原本台灣優勢的語言為台灣台語(亦即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若再以瑞士為例,瑞士64%人口母語是德語,20%法語,6.5%義大利語,雖各語種受平等保障,但德語也在瑞士媒體、文化等領域佔最大優勢,照自然市場法則,要不是外力干涉,這也是原本台灣台語會有的地位。
■日本與中國人強行讓台灣接受外來語言,但中國人手段更殘暴全面
1945中(華民)國軍事佔領台灣,於1946年4月2日設立「臺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直接把官方語言從日語改成華語,並推行「說國語活動」,但初期並未嚴格排除台灣各語言使用,但佔領台灣短短5、6年後,1950年代後從教育界開始嚴格禁止「方言」,強性規定使用華語,並查禁原住民文字印刷,爾後講台灣語言者,會在學校、職場受到罰款、懲戒、羞辱、迫害歧視。日本時期也推動日文,但允許雙語教育,也就是學校可以用官方資源教授漢文。直到日本佔領台灣42年後,開始強力推行日語教育,設立「國語講習所」取消漢文課,但對語言的控制,仍未如中國殖民政府徹底。
■台灣語言不死,但正在凋零
儘管日本、中國兩殖民政權前後推行「國語政策」,但台灣母語經過百年迫害,仍保留下來,當然人口越少的原住民語、客語受創越嚴重,台語雖然不死,但卻也逐漸消逝。根據洪惟仁教授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執行的《99年人口及住宅普查》(2010)的調查結果,都會區家庭中華語對本土語言已經有明顯優勢,例如明顯在台灣台語區的高雄,在家講台語的比率遠低於母語背景比率,更有些區已經是以華語為主。然而,反過來說,即便在70年華語殖民之後,雲、嘉、南、高鄉村區域,仍有許多行政區過半人口在家完全不講華語。
家庭是母語的最後防線,洪惟仁教授就曾寫道:「家庭是語言最後的堡壘,華語是外來語言,居然能夠向下擴張到家庭語言的地盤,不論華語使用率多少,都意味著族語在家庭領域中『失守』了」
有一種最常見論點是說,語言是工具,只要能溝通就好,根本不用保留少數語言。然而,這一來是將外來政權殘酷消滅優勢語言的錯誤正當化,二來破壞了多元文化保存的可能性。更大的謬誤,則是將多語言國家中的溝通,扁平化成「強迫大家只學一種語言,遺忘母語」,而不是建立「不同語言使用者之間也能溝通」的制度(包含大家學會第二、第三語言;即時通譯輔助等制度)。
在「國語平等」後,不代表台灣台語就能取得壓迫其他語言的地位,反而是以各語言為母語者,都能在台灣國內各場合等到尊重。在發展神經學的實證證據中,不少證據指出,雙語(或多語)成年人大腦皮層區域、皮層下灰質和連接之白質束結構比單語者更完整。更早學習多語,對刺激大腦發育,讓兒童養成對多元文化認識與尊重都更有利,這也是瑞士、加拿大等多族群國家朝向的方向。
*註:台語過去稱閩南語,但已和福建閩南語有字彙腔調的不同;同樣的,華語雖以北京話爲基礎,但腔調和字彙亦和實際北京人說話有很大差異。
雙語 家庭 在 你的 • 我的小王子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如何幫助孩子有更佳的語言發展🗣PART2
《前言》
學齡前主要的學習方向在於自理能力、情緒表達能力和安全依附的建立,這個時期對於「我是一個怎麼樣的人」概念的建立至關重要
所以我們家並沒有讓孩子們上任何關於知識性的課程
目前只有上過打擊樂和鍵盤樂
那英文的學習怎麼辦呢?
—————————————————————
想幫助孩子學好英文
應該從孩子「如何」學習語言開始了解
這就是我自己當初非得要念「兒童發展」的原因
因為了解這些發展的歷程
才有辦法「對症下藥」
規劃符合孩子該發展階段的學習策略
(⚠️首先要提醒的是:
若您是「立即」要看到成果的家長
那我的建議肯定不適合您😂)
我們家出現的語言有國語、台語、客語、英語
生活中這些語言都是頻繁出現的
以國語為主
輔助其他語言字詞上的理解
要知道:
🔑一種語言基本能力建立起來,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其他語言!(除非本來就是雙語家庭)
🔑國語其實比英文還難非常多!
🔑語言本身隱含文化上思考的差異
我們家對於孩子在英文學習上的目標:
1、「喜歡」這個語言
2、知道這是生活中經常會出現的語言
3、和國語一樣,語言的目的在於溝通,它就是個工具
—————————————————————
在家中關於英文的學習:
1、家裡沒有電視,孩子去阿公阿婆家絕對會知道有卡通這種東西。既然卡通是免不了的,那就回來看英文卡通吧!孩子在阿公家看過Poli,會了解卡通的主要內容,回來就用投影機播放原版英文Poli,每周最多看一至兩個時段
2、家裡的繪本有中文、有英文,我通常是讓每個孩子自己選擇一本繪本,然後我也選擇一本(我通常刻意選他們不青睞的),共讀時間不刻意分別出英文中文,反正選到哪本就讀哪本,比重是相同的
3、沒有教英文時間,學校會畫分英文課,孩子們都還沒上學,我希望建構英文就在生活中的環境,所以不會刻意規劃英文學習時間,平常遊戲的時候播放英文的背景音樂、有些繪本甚至會有雙語,孩子聽完中文會請我再講一遍英文版
4、在長子三歲的時候意外發現他會「假裝」用英文說故事,孩子的學習力真的很厲害,他根本不會任何單字,但是整串唸出來的語調真的就是英文!這讓我大感驚訝,我沒有對他的「英文故事」做任何負面評價,相反地,大大讚美他竟然學得怎麼像,慢慢地,孩子愈來愈喜歡模仿聽見的英文字句,也開始主動詢問什麼物品的英文要怎麼說
5、這些小小的學習累積下來,他們發現英文卡通裡的某些字句好像聽得懂,就更增長學習英文的興趣了
————————————————————
《結語》
我也不知道孩子未來的英文會學得怎麼樣
但目前他非常喜歡仿說聽到的英文句子
這讓我放心不少!
只要是喜歡的、有興趣的
孩子必然會自己努力學習
家長根本不用傷腦筋😉
內在驅力絕對是最關鍵的也最長久的💪
今天先做以上分享
有機會再分享關於中文字的學習遊戲
(其實國字遊戲才是我專長😂)
————————————————————
想看更多⬇️
🗣如何幫助孩子有更佳的語言發展🗣PART1
https://reurl.cc/mvoLMA
#Laurencemylittleprince4y4m
#Lucusmylittleprince2y4m
#Alanamylittleprincess1y3m
#你的我的小王子
#親子共玩
#媽媽創意教室
#語言發展
#人生是長跑不是短跑
#請將學習樂趣還給孩子
#爸媽不需要什麼都會
#但需要耐著性子陪著孩子一起學
#把過度的擔憂和焦慮換成相信和祝福
#週六歡迎一起來聚會放風
雙語 家庭 在 Christina靠右邊走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Martha's Vineyard: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rtha%27s_Vineyard
FAQ:
Q: How old are you? A: 24
Q: Where are you from? A: Half American Half Taiwanese (currently in USA)
Q: My major? A: Graduated with BA in Film
問:你幾歲?答:二十四,準備幹大事
問:你來自哪裡?答:台灣美國混血寶寶
問:你畢業的系?答:電影學士學位

雙語 家庭 在 川崎太太日文教室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大谷翔平實踐!目標達成表(通稱:曼陀羅表)
載點在下面免費下載區❗️ ❗️ 👇👇
大谷翔平是在怎麼樣的家庭環境下、讓他可以有這樣的發展的呢? 佐々木亨著作『道ひらく、海わたる大谷翔平の素顔』和NHK ETV特集『我が愛しの甲子園』裡敘述的內容,我們幫您快速的整合了!
這次的內容,希望可以為教育孩子提供好的點子^^
00:00 teaser
00:10 開始
00:36 大谷の今年の活躍
02:40 資料紹介
03:05 子供時代
06:40 花巻東孤高時代
10:40 大谷ゴミ拾い映像#1
11:10 大谷ゴミ拾い映像#2
12:10 佐々木監督の思想
13:34 大谷プロ野球選手時代(日本)
15:20 二刀流由来
16:10 『急がば回れ』
17:45 大谷プロ野球選手時代(アメリカ)
19:30 まとめ/総括
19:45 総括#1「父母的專業」
20:10 総括#2「設定目標」
20:50 総括#3「場力」
21:28 総括#4「打破框架」
22:28 総括#5「看長遠」
■ 川崎太太日文教室FB粉專→【課程小資訊/實用日文知識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kawasaki.japanese.class
■想要報名課程?點此填寫表單👇
https://forms.gle/jkEq6koFmGPk1SZw5
■ 想要追蹤我們的生活?加入我們的IG
https://www.instagram.com/kawasaki_wife/
\ 免費下載 /
■大谷翔平使用的曼陀羅表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hPss4yk3MbS4qmkwqI4d7oS9BFfoFT8e/view?usp=sharing
■如何教孩子日文 (準備中...即將開放免費下載)
■---------------------------------------------------------------
學習日文免費素材推薦
■---------------------------------------------------------------
\Follow me /
■其它能找到川崎太太的地方
Instagram ► https://www.instagram.com/kawasaki_wife/ (我會回信息)
Line ID ► juncoyyy(我會回信息)
合作聯繫 ► kawasakiwife@gmail.com

雙語 家庭 在 Christina靠右邊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你們覺得弟弟去哪了? 歡迎在下面留言!
Where do you think Raymond went? Leave a comment below!
很多人留言想知道本家診所:
👉Boston Family Dental
https://goo.gl/maps/vgtTGB4WsJvjr4ry5
FAQ:
Q: How old are you? A: 24
Q: Where are you from? A: Half American Half Taiwanese (currently in USA)
Q: My major? A: Graduated with BA in Film
問:你幾歲?答:二十四,準備幹大事
問:你來自哪裡?答:台灣美國混血寶寶
問:你畢業的系?答:電影學士學位

雙語 家庭 在 【中文家庭雙語小孩】互動討論社團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個社團適合你嗎? 歡迎《家有12歲以下兒童》的爸媽加入,相信只要家長有心,居住在非英語國家的我們,也能用正確的方式與步驟,賦予孩子成為具備雙語能力, ... ... <看更多>
雙語 家庭 在 【好里家在愛雙語家庭時光】 快樂學健康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人人愛之語、家家好時光,快樂學健康~你不可不知的健康觀念用愛學運動 健康好關係主持人全國大聲公社區關懷協會秦志賢秘書長特別來賓臺北市真愛健康 ... ... <看更多>
雙語 家庭 在 Re: [寶寶] 雙語家庭的語言問題- 看板BabyMothe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bubblen (小花媽)》之銘言:
: 是幫我的妹妹問
: 她的先生是香港人 妹妹的小男孩快兩歲 但是說話比人家慢
: (都聽得懂基本指令)
: 先生講粵語 我妹妹講國語
: 回台灣看診時 醫生說兩歲前最好是一種語言 否則容易語言混淆
: 到兩歲後再兩種語言 這樣學的會比較快
: 可是妹妹說她之前去另一間診所 那邊的醫生建議是兩種語言沒關係
: 只是小孩"講"出來會比別人慢
: 不知板上有沒有同樣是雙語家庭 你們的經驗是如何?
: 謝謝
回個舊文,平常太忙了沒辦法追蹤這些我應該跳出來說說話的文章
說「最好一種語言否則容易混淆」這種話的
不管他是鄰居、保母、老師還是醫師...都是在亂講
語言發展和語言障礙都不是醫師的執業範圍,
有心了解或更新訊息的醫師並不多,
看有多少小孩被亂割舌繫帶就知道,
更不要說雙語發展,很多都是憑個人意見,
雖然台灣的健保制度下,什麼都要先看醫生,
但看到亂講話的醫生真的很沒輒......
可以參考醫生的建議決定要不要給語言治療師評估(這是醫生在語言治療裡唯一的功能)
但不需要盡信醫師對語言發展的建議
一些雙語發展的訊息可以a我之前討論外語的文章
另外也有一個新的影片想分享給大家
Dr. Kohnert是雙語語言發展和雙語語言治療的頂尖研究人員
她出的書大概是目前雙語語言治療師的公認聖經
重述/總結幾個關於雙語語言發展的要點:
1. 鼓勵說母語(家庭語言)或自己習慣的語言
2. 雙語不會造成語言遲緩
3. 有語言障礙的兒童不會只有其中一個語言有障礙
4. 語言單一化不會幫助解決語言障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NRqJo9niFY&sns=fb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99.228.142.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15007450.A.A8C.html
但其實沒有研究真的指出「越多越好」
好處通常是指認知能力(cognitive function)
但認知能力有很多不同的面向
目前顯示有優勢的大部分是探討執行能力(executive function)和視覺空間能力
(visuospatial)
但近5年也有幾篇研究結果是顯示某些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能力雙語者較單語者弱
(e.g., 判斷自己的判斷正不正確)
所以認知的優勢目前沒有定論 可能是只有好處 也可能是有好有壞 利大於弊....未定
但雙語不會造成語言混淆 和 使用自己慣用的語言和孩子互動 是肯定的
總之孩子學得開心沒有什麼一定的好壞
語言發展的關鍵還是溝通互動的品質 單語多語什麼語只是不同的特色 語言就是語言
※ 編輯: sheilala (99.228.142.222), 01/04/2018 03:56:01
希望這篇不會變成釣出讓人傻眼的醫生言論全集...
不過歡迎大家都拿出來討論
雙語和多語不是語言x2 x3
總字彙量可能會比單語多 但不是兩倍 三倍
所以兒童也不是在學三倍的語言
對兒童來說都是他唯一一個語言系統
只是單語者和多語者使用語言的模式不一樣
多語者會有自然的語碼轉換的現象(一個對話裡想到/用到兩種語言的特色)
如果一個情境裡(學校)必須只講一個語言 多語者就會壓抑另一個語言特色出現
永遠都是用同一個語言系統 不是拆成兩個
跟單語學習一樣 兒童會學應付環境所需要的語言結構
如果有些語言結構環境中不需要
他就不需要留在系統中
就算是第一語言也是會衰退
※ 編輯: sheilala (99.228.142.222), 01/04/2018 04:52:27
所以這也是醫生「覺得」
現在的研究沒辦法說哪個比較好
但也沒有一定要把語言分開
混著說可能需要比較多的認知處理(cognitive load)
但不見得影響理解語言
下面推文也有類似問題
一併回
越相近就越需要壓力另一個形式的出現
觀察對方的反應是一個很棒的學習語用(pragmatics)的過程
既然不可能有人具有兩倍的語言能力
試問什麼比例才是真雙語?
有比較新的雙語定義是
一個人需要多幾種語言達成生活需求(學習、家庭、社交) 他就是幾個語言的使用者
會出現code-switching的情況通常是
1)一個語言中對一個辭意的描述比另一個辭意更精確
2)有個辭意是只有其中一個語言才能表達的
3)根據說話的對象調整用字
雖然大家都喜歡笑鄉土劇
但CEO可以表達的潮又高級的感受 台語不見得有對應的字
over my dead body翻成台語也不會帶有相同的詼諧
台語詞彙本來就在漸漸流失當中
所以如果台語有越來越多的code-swtiching或借詞 我也不意外
如果一個code-switching的例子是真的更貼近想表達的內容
而不是為換而換
其實沒什麼問題
在香港就是很普遍的現象
再隨便舉幾個例子,大家喜歡哪個?
A)Do you want to watch Eric? B)Do you want to watch 巧虎?
A)果凍QQ的 B)果凍很有彈性/嚼勁
A)期末考佔三十percent B)期末考佔三十個百分數
當然大家習慣用語會不同 這幾個例子我都覺得有code-switching的比較是自然語用
所以要不要讓小孩習慣「買這個candy」的用法 就看這個語用是不是家長想傳達的
2012曾有一篇研究斷言家長切換語言會造成詞彙量比較少
但這篇研究的嚴重錯誤就是只看一個語言(英語)的詞彙量
而不是加總起來看 所以並不知道若是把英語和另一個語言加起來 是不是一樣的結論
雙語的小孩用單語的標準評估
就是拿明朝的劍斬清朝的官啊~~~~
有趣的是同樣的作者之後又和其他研究者探討嬰兒聽聽單一和混合語言刺激的差別
觀察嬰兒單一語言的句子和有code-switch語句的反應
結論是需要較高的認知處理 但不一定會影響理解
甚至假設這也許是雙語兒童發展出認知優勢的原因(白話:整天在挑戰複雜的訊息)
所以如果目標是學雙語 沒有研究顯示家長不可以code-switch
除非只想保留其中一個語言 才會有字彙量比較少的疑慮
但研究也不夠多
上面提到的都是 一篇兩篇研究而已
現在沒有辦法下結論說怎樣比較好
也有提倡translanguaging的雙語研究學者
所以真的有code-switch需求的家長也不必覺得自己做得不對
抱歉 打完好長喔T.T
兩位在做的是發展Translanguaging的一種方式
我上學期在parent workshop也是這麼建議家長的喔
用一本繪本 講兩種語言的版本 也是一種方式
最好是文字敘述都能在插圖中找到 這樣孩子比較能知道在指什麼
※ 編輯: sheilala (174.114.212.153), 01/04/2018 13:24:57
不必強迫成相等
大部分的雙語者都有一個強勢一點的語言
Mandarin如果是用「你說xx」的方式引導
只會越來越無趣
可以試試玩具繪本等等的情境
就算是對Mandarin或學不同語言興趣缺缺
你不必怕他沒有兩個均等地好
有一定要一樣好的需求嗎?
只要你會用 他還是會pick up基本的
所以不用擔心要為他改變你的語言
兩個語言都會有 尤其是你提到拼音 所以和音韻能力有關
有幾篇研究是發現用注音學華語的雙語兒童 比用拼音(羅馬字)學兩個語言的更接近標準
口音
但發音只要清晰度夠就是種口音 沒有一定要「標準」
教育者要分得清difference or disorder
※ 編輯: sheilala (174.114.212.153), 01/04/2018 23:24:25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