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的歐洲最小國家-聖馬力諾】#你也去過嗎 #郵票王國
歐洲有幾個小小的「迷你國」,聖馬力諾就是其中一個。意大利北部的聖馬力諾,郵票為唯一的出口物資。
這個坐落在山崖上的小國,只有61.2平方公里,是聞名世界的「郵票王國」。郵票博物館、郵票小鋪裡形形色色的小畫片,吸引旅人踏上郵票朝聖之旅。
1957年這個國家還曾發生過推翻執政的共產政府,成功的「不流血」變更政權,和平解放了人民。
圖片日期:1957-10-12
圖說:聖馬力諾是歐洲最古老和最小的國家
來源:聯合報/4版
#報時光UDNtime #老派旅行手帳
歷史新聞
【1957-10-12/聯合報/04版】
共黨統治宣告結束
聖馬力諾組新政府
基督教民主黨接掌政權
【中央社聖馬力諾十一日合眾電】共產黨今天將這個小共和國的政府無條件地讓與基督教民主黨,但是他們發出通知說;他們將奮鬥奪回政府。
共產黨在聖馬力諾十二年統治的終結,係雙方代表在義境亞得里亞海勝地利密尼舉行的二十分鐘劇烈會議中達成的。
共黨最後忿然離開會場,拒絕簽立協定,並拒絕參加基督教民主黨的政府。
基督教民主黨立即命令警察長蘇齊率其五十人的警察隊(招募義大利聯邦警察的舊隊員組成的),登山佔領這個有一千六百年歷史的共和國的首都。
_____________________
聖馬力諾簡介
(本報資料室)聖馬力諾是歐洲最古老和最小的國家,建立於紀元後三百五十年,全部面積有三十八方哩,全國人口一萬五千人,這個國家位於義大利中央,在佛利省和畢沙洛厄畢諾省之間,靠近亞德利亞海,在里密尼西南十二哩,這個蕞爾小邦,全境多山,海拔最高處達二千六百五十尺,當地畜牧業及釀酒業甚發達,而山中所產建築用石料,產量亦豐,首都聖馬力諾位於鐵達諾山上,有教堂五所,聖馬力諾之憲法亦為最老的,訂於中世紀,設大會議(國會)由普選產生之議員六十人組成,其中二人複選為執政,執行政府職權,任期六個月,全國無軍隊,有民團九百人。
聖馬力諾全境有小學數所,中學一所,但無大學,有獨立幣制(里拉),並發行郵票,惟最大銷路則為世界集郵家之收購。
聖馬力諾於一六三一年獲得教廷承認其獨立,一八九七年與義大利訂定友好條約,惟前任政府為鐵幕以外的惟一共黨政府,於本月十一日始經政變而推翻。
_____________________
【1958-03-19/聯合報/06版/聯合副刊】
專欄:玻璃墊上
不打不會走
【何凡】在意大利境內,靠近亞得里亞海北部的西岸,有一個歐洲最古的共和國,也是世界上第二小的國家聖馬力諾。她共有人口一萬四千人(僅多於安多拉共和國的六千人),國土三十八平方英里(僅大於賭國摩那哥的○.五九平方英里)。她在十三世紀時已經獨立,從一八七二年起才受意大利的保護。聖國的特產有酒和建築用石料,收入主要靠觀光客的遊資和發行郵票。
這個比台北一個區人口還少的國家,在意大利的懷抱裡,得到意國適當的尊重,因此她能保持國家的形勢,每半年選舉一次。世界各國觀光客在遊覽意國的時候,都願意省時省事的在日程上增加這麼一個國家。反之,要遊聖國也無法不經過意大利。
上個月,這個小國的人民不經流血的趕走了執政的共產黨政府,因之世人轟傳,她是世界上第一個「和平」解決共黨的國家。在這個紅禍滔天,而人人又怕打世界大戰的時代,像是艾森豪所說的「和平解放」鐵幕國家的曙光,真從這個小國上出現了。這很容易令人產生一種錯覺,就是祗要我們向共黨政權牙瞪眼的時問一久,他們就會一一倒台。
原來聖國過去是在共黨在國會佔多數的情形下受統治。最近因為有的共黨倒向自由,使他們成為少數。於是共黨現出原形,非法的宣佈解散國會。反共方面為了對抗,馬上設立新政府,建都於意國邊境。意國首先承認了這個政府,跟著是美國和西方其他國家也陸續承認。意大利並派了三千警察,包圍了這個小國。他們阻止了觀光客的進入,使國家經濟大感恐慌。共產黨政府沒有收入,付不出薪水,於是許多公務機關關門。
最後,反共政府並用他們,以意國退伍軍人組成的軍隊,宣稱將進攻設在山上的首都聖馬力諾。共黨政府既窮,人又居少數,自知不敵,祗好「鞠躬下台」,於是不知內情的人就轟傳「和平解放」成功了。聖共何以不使出他們的非法劫奪,極權統治的手段呢?因為他們知道意大利一定用「警察行動」來干涉。所以事實上他們還是被民主的實力所打垮,祗是沒流血罷了。因此世間民主國家切不可自欺,以為任何共黨政權是容許人民用選票趕他們和平下台的。杜魯門說,共產黨「祗認得拳頭」,就是這個意思。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
「集郵的意思」的推薦目錄: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 分享一下老兵長輩的郵票- 看板Po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Valor Gears - 呢家口講既集郵其實係咩意思? 就係email 未 ... 的評價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分享~感謝高手熱烈回應分享(第7頁) 的評價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品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 關於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品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YOUTUBE和網紅們這樣 ... 的評價
集郵的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Get out》 和 Liberal Racism——膚淺和深沉的種族主義 | 盧斯達 on Patreon】
亞特蘭大發生「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死了八個人。報道說,槍手是因為性上癮,最後發癲,要消滅「引誘自己的邪惡」。不管真相如何,由於涉及亞洲人,事情必須特別處理,升級為「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美國肯定有種族歧視的,亞裔起來大吐苦水很 legitimate,但事情涉及亞裔和黑人必定「分別對待」,視為種族歧視事件,本身亦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結構性螺旋一樣。種族主義,以及任何事情都要賦予種族矛盾色彩的現代大論述,其實都是同一種 generalization。
拜登就職典禮,找到黑人少女念了一首漂亮的詩,標榜著拜政權「反對種族主義」,不過事情之後的發展就十分種族主義。各地出版社都在翻譯那首詩,有一個羅馬尼亞翻譯家 Victor Obiols 卻向外界控訴,因為他不是黑人、不是年輕女性、又不是激進主義者,所以出版社雖然認同他的文字才能,但還是應承了之後反口,最終決定不讓他接這個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 Victor Obiols 作為男人、白人,慘被「逆向歧視」。
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發生之後,美國人說,歧視是結構性的,民選政府一代一代跟替,都無法改變,唯有靠「教育」,一聽這些,你就預示到教育會被整得如何體無完膚。隨著自由派佔領媒體、娛樂產業、政府高層、教育事業,世界有得變得更加共融嗎?有,至少在表面上,但如果你敢異議,你就會被 cancel 。特朗普就是如此。
然而一些黑人卻告訴我們,事情沒那麼簡單,一個更聰明更深密的種族主義思想體系,在反種族主義的旗號下,已經出現,被剝削者的上空出現了一種更深的控制體系。
2017 年黑人編導 Jordan Peele 的《Get Out》就展開了充滿火氣的辯證。在故事中,黑人男主角交了白人女朋友,周末邀請他去住,最後發現自己墮入一個大陰謀。白人一家在拍賣黑人身體,通過催眠和換腦手術,將白人的意識搬進黑人體內,進行奪舍,長生下去。黑人主角和女朋友的爸爸聊天,發現他們對黑人很包容。未來外父說,自己爸爸是個長跑好手,在 1936 年的柏林奧運會跟一個黑人運動員比賽,最後落敗,這證明「黑人比較差劣」的神話破產云云。
然而這個白人家庭及一眾「白人親友」強調自己接納黑人時,也不斷強調男主角的黑人身份。有人問黑人的床上功夫是否特別好、有人問作為黑人活於這個時代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有人問他玩哪一種運動 (好像黑人必須是運動好手)……最後你發現,未來外父的爸爸——那個白人跑手——其實沒死,只是換了一個黑人身體,每晚還在練跑,輸給黑人的執念還未消散,就乾脆換一個黑人身體。其中一個人甚至直白地說,「黑人是新時尚」,最後的逆轉更揭發白人女朋友是「黑男集郵者」,將一個一個黑人誘拐,然後奪去其身體。
奧巴馬當了總統,舉世歡騰一個進步紀元來臨,但 Jordan Peele 卻用細節抽打著這種膚淺印象。未來外父對他說,奧巴馬是他遇過最好的總統,如果有機會,會再投給他,然後一家人又好喜歡女兒的黑人男朋友,這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戲中的白人,對黑人男主角的接納是虛偽的,首先是滿足了自己作為「非種族主義白人」的自以為義的虛榮心,另外他們對男主角的接納,說穿了是迷戀,尤如戀童癖愛兒童,他們則是戀黑癖,一切黑人的都是好,不管是他們的文化乃至身體。黑人特質是白人想像出來的,例如性能力、運動體能、甚至——必須被白人承認和拯救的受害者,白人投射出自己決定的黑人之後,再去居高臨下地憐憫之、承認之,從中繼續維持著「主人」的權力順位。
他們與黑人男主角的對話細節,完全表現出這種順時代的共融接納,並沒有諸族相忘的效果,反而是不斷增強黑人的特殊之處,維持著黑與白的嚴格界限。在他們的歡迎和愛慕之中,黑人男主角反而更知道自己被孤立,不屬於那裡。他需要有兩副面孔,一副是自己的,一副則是用來面對和取悅白人接納者的。在討論《Get Out》的評論中有人用這樣一個新詞形容這種結構性虛偽:Liberal racism。戲中的白人不只包藏禍心,更是種族主義,只是另一品種的種族主義。
如果將這種概念大而化之,有沒有 liberal sexism?大財團支持「粉紅經濟」,支持同運;政學商媒要修改法例,讓不願變性但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男人進入女更衣室,是促成不同人們之間和光同塵,還是突出了差異?
美國開局就已經有黑人人口,故此才要有「種族共融」,是為了作為整體的美帝國,否則國家就會分裂;「第三世界有錢就會走向民主自由」的民主化理論,是為了華爾街和工業家走向中國市場的意識形態造勢;「多元文化」興起是因為世界經濟要逐漸走向一體化,經濟同體化要吸納不同國家的人口,那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信仰,因此實行出來,敏感的人就不會歡慶,而是察覺到當中的驚慄。
處於生產和經濟上游的國家,要不斷吸納各國菁英和有生力量,就要做好論述準備,但作為主人的他們,肯定不會真心覺得自己跟有色人種一樣。就像拜登也會 Freudian slip,說現在美國快要被印度人佔領。你以為他是玩笑,他是真心感嘆的。因為現代社會的訊息、交通、經濟甚至政治都在走向理想中的一體化,交往越來越多,人口流動越來越快,菁英的文化工程師就會不斷研發各種共融理論,將各種人群收服到系統中,令他們在菁英的幻術中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良好就會消費和向心,而不是破壞和脫群。
因為資本和權力的領土越擴張,就越需要「世界意志的統一」。以前是黑人、女人、勞工,現在還加入精神病者、跨性別、病態肥胖、伊斯蘭、亞非拉的不同族群……他們管這些人是「弱勢」,需要他們幫助,在幫助過程中他們也很爽;而有些被定義為「弱勢」的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分到一些平權政策下的特權和方便。
我們處於一個過於漂亮的時代,檯面的人在檯面上不會再抱持「有好圍籬才有好鄰居」 (Strong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的古訓,這太保守太不進步了,他們將圍籬搬到更深沉的結構之中,但在表面上卻宣稱他們已取消圍籬,建成了人類未曾達到的共融。(拜登最近要求墨西哥移民不要再湧入美國) 他們比納粹那些極端卻膚淺的剝削,聰明太多了。
關於香港在本地和國外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路徑,也一樣如此。黑人在種族剝削的社會裡,自然練就「以白人的定義」過活,香港人在外國人眼前,自然也是扮演既定形象。有時你看見他們那麼同情你,你也不好意思表達得太過兇猛,唯有馴服自己,做一個去性化的小朋友,否則大家就對不上戲。人生,就像人際交往,不也是裝個樣子嗎?所以上一代上了神檯的民主派,也總是告戒大家不要使用暴力,因為這樣國際就不再覺得我們馴良和值得救助了。然而 BLM 呢? BLM 使用暴力,我不看得那麼絕對。就算他們溫柔恭儉讓,溫柔恭儉讓給誰看?我們活著,總是想著滿足那雙凝視自己的眼睛,最後我們在別人的眼睛中失去自己。在同情者的同情中,你會發現自己是 Inferior.
在中國眼中,在西方眼中,香港人各自都有兩種模樣。為了「升 level 」,香港人一般有兩種精神變態的路徑。一種是投靠作為強國的中國,藉此消解 Inferior 的感覺;一種是希望成為白人。怎樣在意識上成為白人呢?就是擁得「同情別人」的位置。所以我們一向喜歡慈善,樂善好施,而且把白人世界的那一套搬來香港,別人同情黑人搞文革,他們也要同情,這才有「反送中為何不和應 BLM」的離奇質問,所以才有多年來很多人錯誤將中國新移民和政商菁英一併視為另一種 Inferior 再同情一番的做法,他們以為自己是西方,是美國。
據說尼采是這樣看憐憫這種美德的:
//我們最深切的、最個人的苦痛都是旁人無法理解和触及的,我們將它隱藏起來,甚至對那些最親近者,那些與我們同一個鍋裡吃飯的人。然而,無論何時,一旦別人發現我們在受苦,他們都只會輕浮地理解;同情的本質就是褫奪那些最真實地屬於我們個人的痛苦。由此,我們的「施主們」比我們的敵人更加貶損我們的價值和意志。絕大多數對於不幸者的施捨都含有冒犯他人的輕率,施捨者飾演命運的角色,卻又完全無知於你我不幸的根源與脈絡!
由這不幸導致你我靈魂新的統轄與平衡、舊傷的治愈、往事的安頓——所有與此不幸交織著的一切在親愛的同情者看來都無關緊要,他只想施予援手,卻根本想不到不幸對個人是必需的;想不到恐懼、匱乏、貧困、黑夜、冒險、承受風險和過失對於你我是必需品,正如它們的反面;真的,恕我說得神秘一些——惟有身臨其境地穿過整個地獄才能抵達個人的天堂。不,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同情的宗教” 命令他們施予援手,而他們相信伸出援手最快者便是最好的!//
所以當你說你是某一種弱勢,我不會有反應,我對自己的弱勢之處,也不反應。我不同情你,也不同情自己。因為我不想居高臨下去看你,我也不會看不起自己。你跟我不一樣,是應當的。在同情之中,人與人建築起頗為虛偽的連結,在催產素的作用下,我們有一刻覺得大家都是一樣,弱勢者不再弱勢。
但那只是幻象。弱勢者在別人的同情中,不用真實掙脫自己的弱勢,而是反而依靠著自己的剝削者渡日。這剝削的套路,比起明刀明槍打壓你,要深得多。
同情不會令人變強,憐憫他人不會令你自己變成貴族。自憐的人永遠不能真正站起來。這正是金字塔本身的設計。系統當然是不會想任何人破牆而出,不想任何人能夠 Being for itself。
最近在三藩市有個講廣東話的阿婆據報被白人男子欺壓。「系統性歧視」說是系統性,是不容易解決的,於是阿婆就用棍自己解決,打到對方流血送院。這……直接多了。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集郵的意思 在 無待堂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Get out》 和 Liberal Racism——膚淺和深沉的種族主義 | 盧斯達 on Patreon】
亞特蘭大發生「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死了八個人。報道說,槍手是因為性上癮,最後發癲,要消滅「引誘自己的邪惡」。不管真相如何,由於涉及亞洲人,事情必須特別處理,升級為「針對亞裔的仇恨犯罪」。
美國肯定有種族歧視的,亞裔起來大吐苦水很 legitimate,但事情涉及亞裔和黑人必定「分別對待」,視為種族歧視事件,本身亦跟「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結構性螺旋一樣。種族主義,以及任何事情都要賦予種族矛盾色彩的現代大論述,其實都是同一種 generalization。
拜登就職典禮,找到黑人少女念了一首漂亮的詩,標榜著拜政權「反對種族主義」,不過事情之後的發展就十分種族主義。各地出版社都在翻譯那首詩,有一個羅馬尼亞翻譯家 Victor Obiols 卻向外界控訴,因為他不是黑人、不是年輕女性、又不是激進主義者,所以出版社雖然認同他的文字才能,但還是應承了之後反口,最終決定不讓他接這個工作。
簡單來說,就是 Victor Obiols 作為男人、白人,慘被「逆向歧視」。
亞裔按摩沙龍槍擊案發生之後,美國人說,歧視是結構性的,民選政府一代一代跟替,都無法改變,唯有靠「教育」,一聽這些,你就預示到教育會被整得如何體無完膚。隨著自由派佔領媒體、娛樂產業、政府高層、教育事業,世界有得變得更加共融嗎?有,至少在表面上,但如果你敢異議,你就會被 cancel 。特朗普就是如此。
然而一些黑人卻告訴我們,事情沒那麼簡單,一個更聰明更深密的種族主義思想體系,在反種族主義的旗號下,已經出現,被剝削者的上空出現了一種更深的控制體系。
2017 年黑人編導 Jordan Peele 的《Get Out》就展開了充滿火氣的辯證。在故事中,黑人男主角交了白人女朋友,周末邀請他去住,最後發現自己墮入一個大陰謀。白人一家在拍賣黑人身體,通過催眠和換腦手術,將白人的意識搬進黑人體內,進行奪舍,長生下去。黑人主角和女朋友的爸爸聊天,發現他們對黑人很包容。未來外父說,自己爸爸是個長跑好手,在 1936 年的柏林奧運會跟一個黑人運動員比賽,最後落敗,這證明「黑人比較差劣」的神話破產云云。
然而這個白人家庭及一眾「白人親友」強調自己接納黑人時,也不斷強調男主角的黑人身份。有人問黑人的床上功夫是否特別好、有人問作為黑人活於這個時代是好處多還是壞處多、有人問他玩哪一種運動 (好像黑人必須是運動好手)……最後你發現,未來外父的爸爸——那個白人跑手——其實沒死,只是換了一個黑人身體,每晚還在練跑,輸給黑人的執念還未消散,就乾脆換一個黑人身體。其中一個人甚至直白地說,「黑人是新時尚」,最後的逆轉更揭發白人女朋友是「黑男集郵者」,將一個一個黑人誘拐,然後奪去其身體。
奧巴馬當了總統,舉世歡騰一個進步紀元來臨,但 Jordan Peele 卻用細節抽打著這種膚淺印象。未來外父對他說,奧巴馬是他遇過最好的總統,如果有機會,會再投給他,然後一家人又好喜歡女兒的黑人男朋友,這有甚麼問題?問題是戲中的白人,對黑人男主角的接納是虛偽的,首先是滿足了自己作為「非種族主義白人」的自以為義的虛榮心,另外他們對男主角的接納,說穿了是迷戀,尤如戀童癖愛兒童,他們則是戀黑癖,一切黑人的都是好,不管是他們的文化乃至身體。黑人特質是白人想像出來的,例如性能力、運動體能、甚至——必須被白人承認和拯救的受害者,白人投射出自己決定的黑人之後,再去居高臨下地憐憫之、承認之,從中繼續維持著「主人」的權力順位。
他們與黑人男主角的對話細節,完全表現出這種順時代的共融接納,並沒有諸族相忘的效果,反而是不斷增強黑人的特殊之處,維持著黑與白的嚴格界限。在他們的歡迎和愛慕之中,黑人男主角反而更知道自己被孤立,不屬於那裡。他需要有兩副面孔,一副是自己的,一副則是用來面對和取悅白人接納者的。在討論《Get Out》的評論中有人用這樣一個新詞形容這種結構性虛偽:Liberal racism。戲中的白人不只包藏禍心,更是種族主義,只是另一品種的種族主義。
如果將這種概念大而化之,有沒有 liberal sexism?大財團支持「粉紅經濟」,支持同運;政學商媒要修改法例,讓不願變性但自我認同為女人的男人進入女更衣室,是促成不同人們之間和光同塵,還是突出了差異?
美國開局就已經有黑人人口,故此才要有「種族共融」,是為了作為整體的美帝國,否則國家就會分裂;「第三世界有錢就會走向民主自由」的民主化理論,是為了華爾街和工業家走向中國市場的意識形態造勢;「多元文化」興起是因為世界經濟要逐漸走向一體化,經濟同體化要吸納不同國家的人口,那是一種工具,而不是信仰,因此實行出來,敏感的人就不會歡慶,而是察覺到當中的驚慄。
處於生產和經濟上游的國家,要不斷吸納各國菁英和有生力量,就要做好論述準備,但作為主人的他們,肯定不會真心覺得自己跟有色人種一樣。就像拜登也會 Freudian slip,說現在美國快要被印度人佔領。你以為他是玩笑,他是真心感嘆的。因為現代社會的訊息、交通、經濟甚至政治都在走向理想中的一體化,交往越來越多,人口流動越來越快,菁英的文化工程師就會不斷研發各種共融理論,將各種人群收服到系統中,令他們在菁英的幻術中自我感覺良好,感覺良好就會消費和向心,而不是破壞和脫群。
因為資本和權力的領土越擴張,就越需要「世界意志的統一」。以前是黑人、女人、勞工,現在還加入精神病者、跨性別、病態肥胖、伊斯蘭、亞非拉的不同族群……他們管這些人是「弱勢」,需要他們幫助,在幫助過程中他們也很爽;而有些被定義為「弱勢」的也很開心,因為他們可以分到一些平權政策下的特權和方便。
我們處於一個過於漂亮的時代,檯面的人在檯面上不會再抱持「有好圍籬才有好鄰居」 (Strong fences make good neighbors) 的古訓,這太保守太不進步了,他們將圍籬搬到更深沉的結構之中,但在表面上卻宣稱他們已取消圍籬,建成了人類未曾達到的共融。(拜登最近要求墨西哥移民不要再湧入美國) 他們比納粹那些極端卻膚淺的剝削,聰明太多了。
關於香港在本地和國外應該如何表現自己的路徑,也一樣如此。黑人在種族剝削的社會裡,自然練就「以白人的定義」過活,香港人在外國人眼前,自然也是扮演既定形象。有時你看見他們那麼同情你,你也不好意思表達得太過兇猛,唯有馴服自己,做一個去性化的小朋友,否則大家就對不上戲。人生,就像人際交往,不也是裝個樣子嗎?所以上一代上了神檯的民主派,也總是告戒大家不要使用暴力,因為這樣國際就不再覺得我們馴良和值得救助了。然而 BLM 呢? BLM 使用暴力,我不看得那麼絕對。就算他們溫柔恭儉讓,溫柔恭儉讓給誰看?我們活著,總是想著滿足那雙凝視自己的眼睛,最後我們在別人的眼睛中失去自己。在同情者的同情中,你會發現自己是 Inferior.
在中國眼中,在西方眼中,香港人各自都有兩種模樣。為了「升 level 」,香港人一般有兩種精神變態的路徑。一種是投靠作為強國的中國,藉此消解 Inferior 的感覺;一種是希望成為白人。怎樣在意識上成為白人呢?就是擁得「同情別人」的位置。所以我們一向喜歡慈善,樂善好施,而且把白人世界的那一套搬來香港,別人同情黑人搞文革,他們也要同情,這才有「反送中為何不和應 BLM」的離奇質問,所以才有多年來很多人錯誤將中國新移民和政商菁英一併視為另一種 Inferior 再同情一番的做法,他們以為自己是西方,是美國。
據說尼采是這樣看憐憫這種美德的:
//我們最深切的、最個人的苦痛都是旁人無法理解和触及的,我們將它隱藏起來,甚至對那些最親近者,那些與我們同一個鍋裡吃飯的人。然而,無論何時,一旦別人發現我們在受苦,他們都只會輕浮地理解;同情的本質就是褫奪那些最真實地屬於我們個人的痛苦。由此,我們的「施主們」比我們的敵人更加貶損我們的價值和意志。絕大多數對於不幸者的施捨都含有冒犯他人的輕率,施捨者飾演命運的角色,卻又完全無知於你我不幸的根源與脈絡!
由這不幸導致你我靈魂新的統轄與平衡、舊傷的治愈、往事的安頓——所有與此不幸交織著的一切在親愛的同情者看來都無關緊要,他只想施予援手,卻根本想不到不幸對個人是必需的;想不到恐懼、匱乏、貧困、黑夜、冒險、承受風險和過失對於你我是必需品,正如它們的反面;真的,恕我說得神秘一些——惟有身臨其境地穿過整個地獄才能抵達個人的天堂。不,他們對此一無所知:“同情的宗教” 命令他們施予援手,而他們相信伸出援手最快者便是最好的!//
所以當你說你是某一種弱勢,我不會有反應,我對自己的弱勢之處,也不反應。我不同情你,也不同情自己。因為我不想居高臨下去看你,我也不會看不起自己。你跟我不一樣,是應當的。在同情之中,人與人建築起頗為虛偽的連結,在催產素的作用下,我們有一刻覺得大家都是一樣,弱勢者不再弱勢。
但那只是幻象。弱勢者在別人的同情中,不用真實掙脫自己的弱勢,而是反而依靠著自己的剝削者渡日。這剝削的套路,比起明刀明槍打壓你,要深得多。
同情不會令人變強,憐憫他人不會令你自己變成貴族。自憐的人永遠不能真正站起來。這正是金字塔本身的設計。系統當然是不會想任何人破牆而出,不想任何人能夠 Being for itself。
最近在三藩市有個講廣東話的阿婆據報被白人男子欺壓。「系統性歧視」說是系統性,是不容易解決的,於是阿婆就用棍自己解決,打到對方流血送院。這……直接多了。
//喜歡老盧的文字的朋友,一如平常,歡迎贊助,感謝。
https://www.patreon.com/lewisdada
集郵的意思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曱甴、蛇、蜘蛛……人人見而誅之,Ivan偏偏視牠們如掌上明珠。你覺得他「重口味」?他決定帶上他的爬蟲類寶貝們搞體驗班,望消除大眾對「另類動物」的偏見。
Ivan和爬蟲類動物的緣分,由童年開始締結。小時候同學們的玩伴是遊戲機,他就趁下雨天鑽進電單車底找動物朋友,數數蝸牛,尋鼻涕蟲。同學們覺得Ivan核突又奇怪而疏遠他,他卻自得其樂︰「動物簡單啲,唔會好似人咁『蠱惑』,我覺得同佢哋仲易相處!」
Ivan的第一隻寵物是隻水魚,在街市見到牠背上有個小駝峰,覺得可愛便買回來養,一養就是十六、七年。由最早期四出搜羅購買到收養動物,寵物數量超過150隻,包括爬蟲類、折枝類、兩棲類及哺乳類動物。
150隻寵物中,過半都是被人棄養的。Ivan直言,不少爬蟲愛好者抱着「收藏家」心態,不斷追求貴價、罕見、甚至變異品種的動物,以滿足自己「集郵」的欲望。可惜的是,他們大都不了解動物的習性,未能好好照顧牠們,最終棄養。
爬蟲類物動物不討喜,或只是一時寵兒是主流現實。Ivan深信教育是唯一出路,遂於兩年前開始舉辦「奇異動物體驗班」,希望從下一代着手,讓他們和動物近距離接觸,引領他們欣賞另類動物可愛的一面。
出場的動物有刺蝟、大青蛙、蛇、蜥蜴、龜等。小朋友率真活潑,初時難免會出現因為害怕而抗拒的情況,例如拍枱、大叫等,無意中會嚇壞或傷害到動物。Ivan最擔心的是動物會因為受驚而咬他們,所以事前都會與家長「打底」,動物出場前都會提醒及教導小朋友正確和動物的相處方法。他坦言沒有替動物剝毒牙︰「佢哋本身就係有毒,我唔會為咗討好人而傷害動物。」
訪問當日是星期六,Ivan要應付四場活動,包括上午教兩場工作坊,下午兩場當小朋友生日會嘉賓。他前一晚已將動物及物資「打包」,裝滿了三大個手提袋。「一起身成袋好似走難咁拎出去,過程好辛苦」。其中一次心痛經歷是一條球蟒在活動時着涼,他得負上五位數字的醫藥費。後來,他決定收養更多不同品種的蛇,讓動物們輪流休息。
Ivan堅信,體驗是最好的教育,讓小朋友和動物有近距離接觸,才是教會他們愛惜大自然的最有效方法。一起用四分半鐘睇片,看看你會否對Ivan的寶貝們改觀?
第171集《爬出籠子與偏見》全文▶http://bit.ly/KongGu_Animals
------------------------------------------------
《港。故》— 香港人的故事,記得設定「搶先看/See First」
❤IG: bit.ly/oncckonggu_IG
?Youtube: bit.ly/oncckonggu_Youtube
集郵的意思 在 Valor Gears - 呢家口講既集郵其實係咩意思? 就係email 未 ... 的推薦與評價
呢家口講既集郵其實係咩意思? 就係email 未咁普及既年代,大家會寄信,之後收集唔同各地既郵票,亦都係個個年代去鑑賞他國文化既一個方法。 ... <看更多>
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分享~感謝高手熱烈回應分享(第7頁) 的推薦與評價
意思 是很注重背膠的郵票嗎?還是...?第一次看到這種說法 以前只知道老膠票,就是背膠原本就不是透明無色,而有點黃黃的,類似民國票的背膠,這種膠不好保存,例如:七 ... ... <看更多>
集郵的意思 在 [集郵] 分享一下老兵長輩的郵票- 看板Pos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我叔公過世多年,是當年跟著國民黨一起渡海到台灣來的抗戰老兵。
我一直知道他以前有持續集郵,但從來沒仔細看過,周圍集郵的人很少(其實根本沒遇過
叔公上下左右三輩的親朋好友只有我一個集郵,於是整理這些古董(?)的任務就落到我
頭上,當然古董們也落在我頭上。XD
郵票量不少,而且有些十分古老,甚至有些我翻遍台灣郵票目錄都找不到,最後才查到
因為那不是在台灣印的郵票,是民國36年國民黨還在對岸時上海印製的郵票。
整理的手快斷了上網四處逛發現了這個版(我以前從來不知道PTT有這個版)
從來沒在現實中遇過郵友的我於是想要來分享一下叔公當年的收藏。
郵票一開始保管狀態不太好,是這樣隨便塞在箱子裡的。
其實有點可惜郵票以這狀態放了這麼多年,但之前我人不在台灣沒辦法對他們做什麼。
叔公是個很仔細念舊的人,我甚至在裡面找到一張薄薄舊舊的紙上,當年郵局人員親筆寫
信給他說要定時寄郵票給他需要運費三元之類的,當年郵局人員的鋼筆字非常漂亮,如果
是現在的話大概就是打字通知單了吧。XD
從裡面的一個舊集郵袋裡找到這一堆我見都沒見過的郵票,有一部份是民國三四十年的。
清明上河圖我當年自己上網去搜了一套,沒想到我叔公也不少。
還有這種老郵折,目測數量過百,我目前只能先把它們的出版年查出來,太多了。
可惜保存情況不好很多信封都被蛀了或發黃。
雖然整理起來非常累,但對於集郵的人來說簡直像是天上掉下大寶貝似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233.22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ost/M.1552050274.A.BB8.html
我知道你說的是哪兩張了,是57年兩張高額票,目前好像沒看到。
我上面貼的那個好像是58年發的另一套,
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把兩個放在一起還以為是同一套。
這種古老郵折麻煩的一點是它們大多是黏在上面的,所以郵折本身黃了蛀了郵票也一起
遭殃。
其實我都不確定它們是不是郵折,看起來像郵折,但古老郵折大小是統一的
※ 編輯: vulao (39.8.233.224), 03/09/2019 15:00:58
※ 編輯: vulao (39.8.233.224), 03/09/2019 16:37:56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