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分享就有機會!
【#免費門票:台灣限定《#情攝大師》電影有獎活動】
著名時尚攝影師 #HelmutNewton 紀錄片《情攝大師》將於12月初在台灣上映, #前景娛樂 聯同本專頁向身處 台灣的讀者帶來有獎活動,送出免費特映場電影門票!(#詳情參看文末)
今年是德國猶太籍攝影師 #漢姆特紐頓 100歲冥誕紀念,這位充滿爭議性的時尚攝影師,60多年攝影生涯中,曾為多本國際時尚雜誌拍攝,帶領時裝攝影的潮流,亦引來女性主義和性別平權運動者的猛烈抨擊。
「攝影界有兩句髒話,一是『藝術』,二是『好品味』」Newton說:「我喜歡粗俗(vulgarity)。我對壞品味非常著迷,它比所謂的好品味更令人興奮,這無非是一種標準化看待事物的方式。好口味是反時尚,反照片,反女生,反色情的!」
在今天政治正確和 #MeToo 的年代,我們該如何看待Newton的照片?導演 #GeroVonBoehm 在紀錄片中邀請了多位與他共事過的女星、模特兒和時尚圈重要人物現身說法。
——————————————————————
《穿Prada的惡魔》角色藍本如何看Newton?
受訪人物包括:《 #穿Prada的惡魔 》小說和電影角色藍本、美國版《VOGUE》總編輯Anna Wintour,80年代名模、歌手、演員、《 #007雷霆殺機 》龐德女郎Grace Jones,有「 #真人芭比娃娃 」之稱、由老佛爺Karl Lagerfeld提拔名模Claudia Schiffer。
由模特兒轉型成演員、拍攝 #DavidLynch 經典電影《藍絲絨》(Blue Velvet)的女星Isabella Rossellini,以及曾拍攝《星塵往事》、《池畔謀殺案》等過100部電影的女星Charlotte Rampling等,逐一回應種種爭議,訴說照片背後故事。
導演 Von Boehm曾奪得紐約國際電影電視節「世界金牌獎」,本身是一位作家、記者,也是Newton相交多年的好友,他取得Helmut Newton Foundation授權使用從未公開過的影片、錄音和獨家素材,還有Newton妻子攝他的家庭錄像,來紀念這位攝影師傳奇的一生。
——————————————————————
怪癖之王挑戰女性刻板印象?
「我愛女性,勝過其他任何事物。」Newton在片中宣稱,否認作品物化女性的指控。
「一堆厭女的男人都會這樣說。」著名的作家、評論人、女性主義者 #蘇珊桑塔格 ( #SusanSontag )反駁指:「主人都會愛慕他的奴隸。」雖然,她沒有在著名的評論集《 #論攝影》( #OnPhotography )談及Newton的照片,但她在法國一個談話節目中指,儘管Newton是個友善的人,可是「作為一位女性,你的照片讓我感到非常 #貶抑女性 ( #misogynist )。」
Newton以拍攝性感而形象強勢的女性黑白影像見稱,他的照片介乎在時尚攝影和情色攝影之間。一方面,相中都是身材高䠷、衣著暴露、具情色暗示的年輕女性;另一方面,這些女性看起來具有自信和力量,挑戰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
有別於從前廣告攝影,著力拍攝貌美的女性穿上漂亮的時裝,Newton打破了這個規舉,照片更進一步在顯示出財富、慾望和一種令旁人稱羨的生活方式,開創出新的廣告攝影潮流。70年代起,他的拍攝主題更經常加入戀物、暴力、SM等禁忌的元素,作品經常受到社運團體及時尚圈的批評,更令他獲得「 #怪癖之王」( #KingofKink )的稱號。
——————————————————————
照片物化女性還是讓女性充權?
例如他會讓女性與一隻看來具侵略性的狗隻一起拍攝、在女孩旁邊加上利刀等危險用品,相反,在他的照片中,男性「就像帽子或鞋一樣的配件」,常常成為可有可無的元素。其中一張照片,一位手上帶有 Bulgari 鑽石的女士用力把烤雞撕開,照片惹怒了這家奢華珠寶品牌,威脅要停止在法國版《Vogue》登廣告。另一張為《Stern》雜誌拍攝女星Grace Jones封面廣告照片,Jones赤裸對鏡頭微笑,雙腳被鎖起,則被在Alice Schwarzer等女權份子告上法庭。
另一邊廂,他鏡下的女性卻對照片有自己的見解,德國名模Sylvia Gobbel說:「Helmut給我的感受是強大的能量,我控制整個場面,我不再是隻鹿,而是與獵人平起平坐。」Newton在古典場景拍攝他拍攝女星Charlotte Rampling側身全裸入鏡的照片,也被倫敦 #國家肖像館 ( National Portrait Gallery )收藏,足見其作品的藝術水平。
Newton形容,自己照片展現出女性「勝利」的姿態。「對我來說,肖像攝影吸引我的地方在於權力和性。性與賦予權力,我想當我為有政治權力、經濟權力和性權力的人拍攝肖像,他們是很不錯的拍攝對象。」
——————————————————————
因德國納粹流亡的前半生經歷
1920年,Helmut Newton生於德國柏林猶太家庭,父親是鈕扣廠總經理,他在12歲擁有自己的第一部相機 #KodakBrownie ,經常深夜進行實驗性的夜景拍攝。16歲起成為傳奇女攝影師 #Yva 的攝影學徒,開始接觸時裝、肖像和人體攝影,學習了扎實的佈光、攝影技巧和黑房技術,為將來的創作打好了基礎。
那時候Newton喜愛剪報收集報章上的新聞或狗仔隊拍攝的照片,也喜歡翻揭母親購買的時尚雜誌,為女友拍攝肖像。「在我13歲的時候,希特勒掌握了權力,不久之後,我完全被納粹的美學所包圍。」他瘋狂地愛上攝影和電影,經常溜進電影院觀看電影,例如是蘭妮萊芬斯坦( Leni Riefenstahl )的納粹政治宣傳片《 #意志的勝利 》便令他留下深刻印象,令Newton的照片至今仍會被指控受到納粹美學影響。
「我成長的時候,如果你在紅燈時過馬路,納粹黨可以把你捉走來到集中營。」1938年,Yva的工作室在納粹壓力下關閉。那年冬天,德國發生 #水晶之夜 ( #Kristallnacht ),納粹黨員襲擊德國全境的猶太人,事件被認為是納粹有組織地屠殺猶太人的開端。後來Yva死於集中營內。
同年,Newton離開乘火車離開德國,他的父母轉向南美洲,而他來到意大利里雅斯特,再坐船到中國。船未抵達中國時,他已在新加坡下船。幾年間,他曾在《海峽時報》擔任新聞攝影記者,也曾因貧窮而當上女人包養的「高級伴遊」。
其後,Newton來到澳洲定居,遇到後來的太太、同樣是攝影師的 June Brown(又稱: Alice Springs ),受到妻子鼓勵,兩人一起創作,Newton開始在攝影事業上展露鋒芒。兩人在澳洲生活了10多年,並取得公民身份。1956年,來到倫敦一年後轉到巴黎居住,開始在歐洲的創作生涯,成為《 Vogue 》、《 Elle 》、 《 Playboy 》等刊物的攝影師。
2004年,Newton在美國三藩市駕駛SUV時出外拍攝時,心臟病發作,高速撞向一幅混凝土牆,送往醫院後失救逝世,終年84歲。
《情攝大師》這部紀錄片提出提問,「Newton如何影響我們對女性身體的凝視?他照片傳達了甚麼視覺和慾望?照片中的是剛強的女性抑或只是被性化的物品?」或許正好讓我們重新思考,今天藝術對於女性身體的凝視,當中涉入性別政治與權力。
撰文: #難分
——————————————————————
*參加辦法:
1.讚好本專頁
2.在個人臉書帳戶上公開分享此帖文
3.留言說明想看這套電影的原因
4.只限身處台灣的讀者
5.留言最有心思的5位讀者,將有機會獲得特映會門票每位2張
活動時間:即日起至11月28日(六)23:59截止
開獎時間:11月28日(日)在本文底下公布得獎者名單
領獎方式:現場領票,本專頁將私訊得獎者留下姓名及電話以供領獎核對
電影票有限定場次:12/01(二)21:00 @長春國賓廳《情攝大師》特映會
#時尚攝影 #情色攝影 #HelmutNewtonTheBadandtheBeautiful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萬的網紅ERNEST案內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影評: 空魔的象徵?「怪胎」被排斥的黑歷史 (台譯:怪奇孤兒院)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影評 添布頓的電影一向古靈精怪,入場前我覺得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會跟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科幻,...
集中營 攝影師 照片 在 StoryTeller 說故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睡前故事:【情書】
我的書櫃裡有一本「遺書」。
「最近突然想到「死」,我不是消極地想要離開這世界,只是在思考人離開世界以後會去什麼地方,而這個人原本活著的地方又會有什麼變化呢?」— 這是我三年前寫的文字,今日再讀,感慨之餘也有許多感悟。
2020年對很多人來說是可怕又沉重的一年,這一年有數不盡的謊言,看不清的局勢,也有太多預料之外,太多不可抗力。我們幾乎每天都在道別,有身邊至親走出了時間,有同事的親友因染疫離世,有很多到現在死因仍不明不白的靈魂,有善良又溫暖的代表猝然殞落。我們以為只有一種名為痛苦的心情,但原來每一段離別都會帶來新的傷痛。
去年上急救班,導師是位聖約翰救傷隊急救員,他有時會在課堂上分享他在出隊期間的經歷。有次導師提到,他們曾經接到一名食物中毒傷者的求助,趕到傷者所在的洗手間時卻發現他已因嚴重脫水而陷入昏迷,送院後證實不治。導師也提到,傷者一旦失去意識,情況嚴峻到需要急救員進行心肺復甦(CPR),多半「救唔返」了。現實不像電視劇,傷者不會像主角一樣總能順利甦醒過來。急救員需在關鍵的五分鐘內進行CPR,並配合使用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才能有效提高傷者存活率。
每天都在面對生死關頭的導師大概已經看透生命之無常,聽著他不徐不疾地分享他的經歷,我內心其實感到非常震撼。人類在危難之中能變得強大,又能顯得如此脆弱,無力得令人難過。
我想起四年前參觀阿姆斯特丹的Anne Frank House時看過的一張照片。
Anne Frank是一位猶太人,也是《安妮日記》的作者。Anne的父親Otto Frank是位商人,他從1933年開始就帶著家人移居至不同國家,從德國Frankfurt 到Aachen,再到荷蘭Amsterdam。在德國入侵荷蘭後,他又嘗試取得美國或古巴的簽證,計劃帶家人逃到安全的地方。但事與願違,他們最終不但無法取得簽證,還被迫躲藏在一家公司書櫃後的一個秘密空間,過著不見天日的生活。1944年,秘密警察發現他們的藏身之處,Frank一家被迫分離、被帶到不同的集中營。
1945年1月,Otto從集中營被解放後,到處打聽家人的下落,最後卻被告知他是家族唯一的倖存者。五年過去,Otto回到他們一家曾經藏身的小空間,攝影師為他拍下一張照片。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曾經一起生活的親人就這樣消失於世上,彼此再也不能相見,他們甚至無法好好跟對方道別,毫無準備下被迫離開對方的人生。我無法想像,那個神情背後難以言喻的哀思,還有那段令人傷感的經歷。
小時候聽說,人離開世界後會變成星星,在天上繼續閃耀。我想,靈魂變成星星的時候,可能會落下一點點碎片,碎片會遺留在我們心上,成為我們跟星星唯一的連接。
我又想,人會懼怕死亡,大概是因為我們害怕再也不能跟珍愛之人聯繫。當我們再也不能聽對方說話,不能互相交流,不能擁抱彼此,那種失落與不捨的心情讓我們無比煎熬。難過的我們於是保留對方的照片、物品,進行種種祭祀儀式,期望我們的思念能劃破時空,傳達給光年之外的他們 — 我好想你,我好想你。
原來我書櫃裡的是情書。
你的離開帶著愛回來。那些落在我們心裏的碎片悄悄地教我們何謂思念,靜靜地教我們珍惜眼前人。生命太多突然,明天可能沒有明天,與其把心底話留到以後,不如現在就把想說的話都說出來,好好地跟身邊人表達感激之情吧。於是,我的情書只寫到第五頁就沒有寫下去了。
「希望自己能珍惜每分時間思考、遇到的每顆真心,不要把時間浪費在虛假的人身上,也不要害怕改變,勇敢地往前走。」
願我們都能活得沒有遺憾,一日一生。
Illustrator:@_fui9_
Storyteller:Garm
#沒有你的故事也是你的故事
「StoryTeller 說故事」是一個說故事的平台,也是一個獨立創作單位,連結一群風格獨特的影像及文字創作人,創作各類插畫故事。我們相信故事的力量。歡迎任何合作/品牌推廣,請電郵至info@story-teller.com.hk。
👉🏻Tag us at IG @everyone.is.storyteller to be featured :)
📮投稿你的故事/藝術作品:https://bit.ly/2FwN6G3
#everyoneisstoryteller
集中營 攝影師 照片 在 怪咖嘎嘎冷門電影影評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起初,德國納粹黨迫害共產主義者
因為我不是共產主義者,我選擇沈默
接著他們迫害猶太人
因為我不是猶太人,我選擇沈默
後來他們迫害工會成員
因為我不是工會成員,我持續沈默
接著他們追殺天主教徒
因為我不是天主教徒,我還是保持沈默
最後,他們奔向我來,
再也沒有人站起來為我說話了
By 馬丁.尼莫拉
1944年,二次大戰的德國,戰火如火如荼進行中,猶太裔的攝影師-克羅斯,因戰敗被抓至奧斯威辛集中營,慶幸擁有攝影的專長,被派至替每位集中營的俘虜拍照留底,有時還替德軍拍攝集中營文宣,讓納粹黨對外得以聲稱被囚禁的人們,其實獲得良好的對待,當然文宣中,囚犯們好整以暇的下棋照是假的,被德軍用不同詭惡的手法殺害是真的。
克羅斯因為攝影專長與機靈的反應,漸漸受到德軍信賴,慢慢交給他銷毀機密文件的工作,其中包含各式各樣猶太人或戰犯死法的照片,他不甘心證據就這樣被銷毀,開始夥同內部可信的夥伴,偷偷把底片偷走,並試著偷跑出去,期望外界的救援,卻連連失敗⋯⋯
然而在某次德軍孩子的慶生派對上,克羅斯臨時被派去拍攝慶生照,遇到一名他曾搭救過的少年,偷偷的將藏在身上的底片交給少年保管,事隔多年後,世人才得以藉由真實的照片,明白集中營的內部的真實性。
這個真實故事發生在76年前,德國至今都背負著原罪,是個低調卻時時追求自我檢討的國家,我甚至覺得經過了快一世紀的歷史罪惡,這類的事情不可再發生
,但我大錯特錯了!新疆的維吾爾族目前正處於像76年前的猶太人類似般的滅絕迫害,家人無故失蹤,或說錯話,信錯了宗教,抑或是留了大鬍子,就被抓進再教育營,從此人間蒸發!
或許有人懷疑,不會有人權組織阻止反抗嗎?在中共的高壓政策下,聯合國竟有37個國家支持中共,僅有22國反對,顯然國家在外交上的金援,比這個世界上是否有維吾爾族族的存在還來的重要。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猶太人的故事,新疆維吾爾族的迫害事件與你我何干?
會有這樣的想法,就像是選擇沈默的一方,只在乎自己,不過問他人,等到自己也成為被迫害的那一方時,身旁已沒有人為你發聲了!
#集中營攝影師
#新疆再教育營
#選擇不沈默的作法請1月11日一定要去投票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集中營 攝影師 照片 在 ERNEST案內所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想和我一樣30天升10000訂閱:http://goo.gl/zNT6Ck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影評: 空魔的象徵?「怪胎」被排斥的黑歷史 (台譯:怪奇孤兒院)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影評
添布頓的電影一向古靈精怪,入場前我覺得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會跟愛麗絲夢遊仙境一樣科幻,看完之後我覺得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比我想像中少了點「科幻」,但多了點「寫實」,劇情方面沒什麼驚喜給我,不過故事令我對「怪胎」一詞有新的看法。講影評前讓我先講一下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的背景。
劇透影評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改編自2011年的英文同名小說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故事時間穿越現代和1943年-即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其實故事的靈感來自一堆舊的獵奇照片,在以前只有黑白照的年代,潮流興起獵奇相片,因為可以高價賣出,所以有些人喜歡裝扮一下拍這些照或者在底片做一點功夫弄這些照,作者就是透過這些照片建立一個奇幻故事出來。
彩蛋/影評
故事圍繞一群超能力兒童,因為這個世界容不下這些「異類」,所以他們要在時鳥的”Time Loop”中隱世過活。同為異類的反派首領Mr. Barron為了得到永生,捉了些時鳥去做實驗,因為一己私欲,殺了很多超能兒童,更以兒童的眼珠為他們的食物。我認為電影可以反映某個地方或某個時期的歷史或文化,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 這部電影影射的相信就是二次大戰到六、七年代歧視「異類」甚至殲滅「異類」的黑歷史。先說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 二次大戰時期的各種象徵。
彩蛋1 防毒面罩
這一款面罩是二次大戰德軍用的防毒面罩,跟電影出現的面罩非常相似。同樣戴上防毒面罩,小朋友他們用來保護自己進行”time loop”,而Mr. Barron帶領的反派卻戴上面罩做壞事,這個是第一個我覺得反派們就是反映當時的德軍-即是納粹黨。
彩蛋2 人體實驗
納粹黨在二次大戰期間試過用小朋友做人體實驗,在他們的眼睛裡注射化學品,而電影中的反派們食小朋友的眼睛,又用時鳥做實驗,相信並非巧合(有影射成份)。
彩蛋3 納粹黨大屠殺
納粹黨是二次大戰期間被譴責得最厲害的政黨,他們以獨裁和極權的形式統治德國。當時納粹黨的種族清洗行動將至少一千萬被標籤為「低等種族」或「異類」的人以各種殘暴手段殺死,受害的包括600萬猶太人、黑人、同性戀、精神病患、殘疾人士等等,其中一個常用手段就是將他們送去集中營再用毒氣殺死,這個手段讓我再次覺得防毒面罩有影射當時納粹黨。另外這次大屠殺的英文是Holocaust,追殺這群小孩的空魔英文名是 Hollowgast,兩個字的讀音和串法非常相似,而且空魔也是用殘暴的方式屠殺小孩,相信是作者以空魔來隱喻納粹黨的大屠殺。加上除左主角之外其他人都看不到他們,可以意味著當時納粹黨用大量間諜去找「異類」,受害的群眾好像戲中的小孩一樣根本不知道什麼時候會被人揭發或殺死。
60 70 年代歧視問題
一開始講過故事的靈感來自一堆舊的獵奇照,超能兒童的角色設計就是根據這些照而創造。說到獵奇照,在60年代一名攝影師Diane Arbus專門拍一些被社會歧視的人,包括:同性戀、侏儒、精神病人甚至雙胞胎等等,把這些被打壓的人變成她的作品,公諸於世讓世人欣賞。為什麼我會說這戲多了一點「寫實」呢?戲中的超能兒童可以代表當時被社會排斥的人,他們要隱世生活,不能跟外界接觸,有些殘暴的人會殺死他們,有些可能死了都沒人知。Diane Arbus的作品在那時候飽受批評,在極大壓力下最後於1971年自殺離世。其實歧視問題在這個社會經常出現,除了以前被歧視甚至被屠殺的人之外,其實現在的種族歧視、性別歧視等等排除異己的問題依然存在,近一些到同事間的杯葛、同學之間的欺凌也可以是一個值得大家關注的問題。其實所謂「異類」只是被大眾標籤的小眾,男主角Jake只因為看到空魔而成為「超能兒童」的同類,如果每個人都可以看到這些壞人而幫助這些「被標籤」的人,兩者就能夠共融,因為大家都已經成為所謂的「超能兒童」,再沒有大眾小眾之分了!
The peregrine - 飛行速度很快,俯衝時速可達每小時389公里,是世界上飛得第一快的鳥類。速度第一快的鳥有掌控時間的能力這個設計也很恰當。
希望大家喜歡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怪奇孤兒院影評!
想留意更多我的動態,記得緊貼Ernest DoCRAZY
Ernest DoCRAZY社交平台:
Ernest DoCRAZY channel:
https://www.youtube.com/c/ErnestDoCRAZYTV
Ernest DoCRAZY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ErnestDoCRAZY/
Ernest DoCRAZY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ernest_pch/
《柏鳥小姐的童幻世界》影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_ckVGWbOGY
怪奇孤兒院 Miss Peregrine's Home for Peculiar Children 影評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NPlvLH51oI
怪奇孤兒院 影評 ---帶領你去奇幻世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_jDG4JWKn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