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女王簡約風茶具】
1598年4月13日,法國波旁王朝首位君主亨利四世(Henri IV,1553-1610)簽署頒布「南特詔令」(Édit de Nantes),又名「南特敕令」。
從此,法國境內信奉喀爾文主張的新教「胡格諾教派」(Huguenot)享有與天主教徒同等的公民權利,無需再被欺壓或歧視,這也是歷史上少見的宗教寬容法令。回顧西方歷史,以宗教為名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亨利四世在那個年代就有此遠見,無論是否考量到自身政治利益或者信仰屬性,都可說是難得之舉。
可惜好景不常,到了亨利四世的不肖孫子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1715)在位時,為了徹底實踐君權神授和中央集權,建立絕對唯一權威,再也無法容忍國土之內新舊教並存,於是1685年頒布「楓丹白露敕令」(Édit de Fontainebleau),否定南特詔令,開始迫害並驅逐新教徒。
-----------
路易十四以宗教唯一策略加強君主集權,博取法國人民認同,雖然有其效益,然而卻使得至少數十萬胡格諾教徒因迫害行動出逃至歐洲其他國家,甚至遠赴北美。
這些被迫離開法國的胡格諾教徒其實人才濟濟,他們之中有許多傑出的工匠,包含造紙業、絲織業、羊毛產業、長襪和手套製造等行業,不但掌握技藝同時控制法國大量出口貿易額。另外還有為數眾多的銀匠。隨著逃亡遷徙,他們將專業技術和知識帶到新的國度,不僅振興當地相關產業,也提高生產力,為他國創造大量財富。
對於接納這些宗教難民的國家來說,手藝精湛的胡格諾工匠大師簡直是法國拱手送給他們的寶藏。
與法國領土僅隔一道海峽,英國自然也成為胡格諾教徒選擇新家園的理想地點。
-----------
其實「楓丹白露敕令」頒布之前,路易十四便已經展開一連串行動驅逐新教徒,導致早有胡格諾工匠陸續移往英國。相較於英國當地工藝水準,胡格諾工匠超出水平許多的手藝自然受到矚目。儘管落腳之初難免引來英國同行嫉妒,幸虧隨著敕令頒布,迫害愈甚,皆屬新教的英國人民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才讓遠來的胡格諾眾人覓得一處安身立命之地。
這組銀製《茶壺、酒精燈和茶几》(Teakettle, lamp, and table)就是英國胡格諾銀匠大師賽門・
潘坦一世(Simon Pantin I,c.1672-1728)約1724至1725年間的作品。
-----------
潘坦是18世紀初期在倫敦相當受到敬重的銀匠大師,他的客戶非富即貴,也都是當代時尚人士,其中最具影響力者就是英國君主。依據古代流行準則,在上位者個人喜好往往都會引來一群馬屁精群起效尤,進而形成潮流,潘坦的時代也是如此。
《茶壺、酒精燈和茶几》就是約克郡一對顯貴夫妻跟潘坦大師下單訂製而成,形制簡潔優雅,茶壺和酒精燈可分別拿開,只留一座精巧茶几。這般超前時代的純粹凝鍊,即使置放於現代居家空間,看來仍舊雅致時髦舒心悅目,正有「天然去雕飾,清水出芙蓉」般的清麗明媚之態。
300年前設計竟然如此前衛新穎,正是典型的〝安妮女王風格〞(The Queen Anne style)。
-----------
安妮女王(Anne,1665-1714)是司圖亞特王朝(The House of Stuart)最後一任君主,在胞姊瑪麗二世(Mary II,1662-1694)和姐夫威廉三世(Willem III van Oranje,1650-1702)因1688年光榮革命夫妻共同繼位,卻未留下子嗣後登基上任。
不同於姐姐瑪麗二世喜歡繁複華麗巴洛克裝飾,安妮女王反而偏愛樸實無華、簡單乾淨的格調,而精煉美感和絕佳品質,也成為安妮女王時代銀器的特色。
要在節制的設計中創造視覺效果,卻不仰賴複雜雕刻工藝,更是考驗銀匠的能耐。正好已在英國落地生根的胡格諾工匠具備出色手藝,得以運用線條和鑲版,利用因光線照射在不同角度所形成的反光和偏轉效應,構成各種紋理,增添精緻美感。
才能卓越的胡格諾工匠如潘坦,就像許多優秀的藝術家一樣,都善於吸收外來文化再轉為己用。例如茶几的桌腳和八角形桌面,以及八角形水壺造型都於源自倫敦家具市場可見的中國瓷器和漆器,另外茶几的三角架中心柱軸靈感則由當代木製家具而來。
因此這組銀製茶具不僅象徵安妮女王個人品味特質,更是結合英法兩國錯綜複雜的宗教發展背景,以及航海時代之後形成全球化貿易網絡,東西文化交流之後的成果。
-----------
其實胡格諾教徒出走法國,宗教迫害只是原因之一,實際影響因素尚且包含路易十四為了籌措長期對外戰爭的軍費,持續大舉徵稅,同時還下令徵收金銀餐具和家具,用來鑄鍊成錢幣收歸國庫。波旁王朝至此盛極而衰,敗象已露。
你可以說國王自己所擁有的鑽石數量絕對更值錢啊~捐幾顆鴿子蛋出來肯定勝過老百姓家裡那一疊又一疊的鍋碗瓢盆。但這都只是我們不懂事老百姓的天真想像。愛鑽石愛到恨不得吞進肚子裡的路易十四怎麼可能割愛?結果不但老百姓家裡的金銀器具和錢包被扒光,就連凡爾賽宮內的黃金器物也遭殃,通通進了鑄幣廠。
這麼一來,連帶使得胡格諾工匠的訂單大量減少,即使好不容易來張訂單,也因為缺乏製造原料,根本很難做出成品交差。如果再加上宗教迫害帶來的公民權益受損、財產沒收、行動限制和殘酷刑罰等因素,五窮六絕的情況下,不走人另謀生路才奇怪吧?
-----------
路易十四當年這項措施無疑造成法國極大損失,也被他國給撿了現成又好大的便宜。然而歷史無法重來,錯誤難以彌補。
站在王權的十字路口,如果你是路易十四,你會怎麼辦?
#國王很難
#老百姓更難
#自由多可貴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510的網紅Thai Tony MinCha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3角關係| EP5| |今次分享兩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個點| |皇太后行宮|Doi Tung Royal Villa| (清萊) 據說皇太后生前樂做善事,生性節儉,深受人民愛戴,1994年往生後, 1997年開放參觀,可以看的出來皇太后極喜歡花,跟生性簡樸的一面。 皇...
雅威天主教 在 百工裡的人類學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本週的新聞中最吸引小編的是一則關於國民黨中常會的直播,會議上有中常委提到我們的「國父」孫中山先生已經得道成仙,仙號為「偉慈真君」。雖然在場的國民黨委員都保持著禮貌的微笑,但是直播卻馬上被中止。新聞出現之後,網路上也出現一片嘲諷國民黨的言論。不過,先不管得到道教或其他中國宗教的封號成為神仙,這是否違反了孫中山先生生前已成為基督徒的意願,其實一般網友的嘲諷都是從都市觀點或是所謂的公民社會之「進步」價值觀點來看宗教信仰。很多宗教,尤其是地方性的宗教都會吸納過去過世的異教徒來成為本宗教的護法神,例如喜馬拉雅上西側的藏人社會中,就相信他們村落附近的一位山神是歐洲人在當地過世之後變成的。他們不管這位歐洲人山神原本的信仰為何,現在就是以藏傳佛教的儀式來祭拜這位山神。因此,信奉國民黨早期的偉人成為神仙,一方面是來自威權時代的教育,另一方面則是體現出某些地方社會對於國家以及領袖的認知,並進一步成為其社會再生產的重要象徵。白話來說,如果你認為這個新聞很荒謬,但是無法理解小編為何覺得它有趣,歡迎你來加入人類學的行列喔,宗教人類學還有很多地方社會研究都有各式各樣的民族誌等著拓寬你的眼界!
-------------------------------------
國民黨中常委謝坤宏在常會中宣告,孫中山已得成仙,法號偉慈真君。黨主席江啟臣一臉錯愕,趕緊散會以免孫中山再世,搶他的主席大位。據報導,在場的國民黨團總召費鴻泰與立委賴士葆,受訪時都紛紛指斥,「說實在很白目」,「怪力亂神嘖嘖稱奇」。
不在場的趙少康,則對「孫中山成仙說」笑稱,「哈哈,娛樂效果十足!」趙少康還戲稱,「得道成仙」的孫中山應該顯靈,讓「依托繼承人」江啟臣好好改造中常會。顯然,趙少康和國民黨袞袞諸公都涉世未深。不知,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國父孫中山先生,早已仙臨越南,被「高台教」封神為「中山真人」;而不是「偉慈真君」啦。
話說從頭,2018年,我在越南西寧市的「高台教」總壇,就見識了這款「莫名其廟」的「仙事」。高台教是1925年才創辦的越南本土新興宗教,它綜合了儒教、道教、佛教、回教和基督教,自成一家。有點像是中國的「一貫道」。在越南9600萬人口中,高台教信徒約有440萬人,是不可小覷第三大宗教。
高台教會進入我的記憶庫,那是當年「越南共和國」總統吳廷琰的功勞。天主教徒出身的吳廷琰,不太受到越南其他宗教信徒的擁護,不但打壓佛教,還藉故以武力對付高台教,引起高台教徒結合越共,對南越政府進行武裝對抗。當時,事情鬧得很大,才讓我對「高台教」留下印象。
自由行的樂趣就在這兒;我完全沒有意想到,會在半個多世紀後,無意間撞見了高台教的總壇大殿。於是,我也顧不得殯儀禁忌,毫不猶豫的脫鞋進入大殿。只見進門類似玄關處,掛著一幅彩畫,上畫有三位服飾各異不太協調的中西人士。
畫像中,著19世紀法國軍服軍帽者,是法國文豪雨果Victor Marie Hugo 。著越南阮朝朝服的則是阮秉謙(1491—1585)號白雲居士。他是越南南北朝時期的哲學家、教育家、儒者和詩人。另一位,著中式長袍馬褂的,竟是咱們的國父孫逸仙。
此三位不同國籍、不同種族、不同時代、不同文化的「聖哲」,共同指著幾個漢字:博愛、公平。進入大殿後,只見剛才那隊送殯的人,在類似中國道士的神父帶領下,莊嚴肅穆、井然有序地誦經禮拜。原來,這不是什麼葬儀,而是他們高台教一日四次的定時禮拜。真所謂的:百聞不如一見啊。
(以上引用自網頁原文)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50226?fbclid=IwAR0dBv_Vj56mbWajgwL-erA8xNRV3M4ltwsJ9HDRvR8L9UlTa936tAEr6zc
雅威天主教 在 范國威 Gary Fan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尋人啟事】
陸續有很多朋友寄信給Gary,有D朋友寫信時雖然無留下回郵地址,但Gary想回信俾部份朋友,小編在此筆錄回信內容,希望在此發出尋人啟事,亦希望呢D朋友藉此能收到Gary回覆俾佢地既說話,如果以下既朋友想繼續同Gary做筆友或有說話想覆返俾Gary,歡迎見字pm我地或繼續寫信俾Gary😊
--------------------------------------------------------------------------------------------
德貞:
謝謝你的來信鼓勵及為47人祈禱,雖然我不是教徒,但我也有在獄中閱讀聖經,獄中每星期會有甚麼基督教或天主教的神職人員來探訪,我都細心聽講。
知道你爸爸因肺炎入院,我希望他早日康復,並和你星期日返教會守崇拜。
港難當前,我較難相信我會獲得公正的法庭審訊,但我仍會沉著應對不可預知及漫長黑暗的未來。香港人要一起堅持下去。
Gary
-------------------------------------------------------------------------------------------
永遠的同行者Jenny:
感謝你每晚都為高牆內的手足唸經祈求平安,縱是荊棘滿途,我期盼大家都能夠在這艱難的日子,把痛苦沉重轉化為力量。我會如你所說,注重身體,好好活下去,等待黎明。
Gary
-------------------------------------------------------------------------------------------
Jojo,
聽到你跟先生分開了,很可惜。
我在成長很早的階段已經對繪畫產生興趣,你不用太介懷繪畫技巧的高低,只要你有興趣及持續嘗試及學習,繪畫會帶給你滿足感,既抒情,又治癒。多欣賞多觀察多練習便可
我會在天氣乍暖還寒的日子小心身體,因我現在被還押在收押所頂層,夏天時室內溫度可高達35度,囚友們均依賴囚室外走廊的風扇來消暑,當然在囚室內赤裸上身及不時濕毛巾抹亦少不了。我有心理準備去面對炎熱的天氣。
Gary
--------------------------------------------------------------------------------------------
如想睇到更多Gary牆內畫作及家書,
🟢給Gary一點支持,訂閱Gary patreon
https://www.patreon.com/CurryRice
內容將會分享Gary於牆內的家書、說話、畫作,亦會分享Gary生活上的照片、從前設計的作品、年畫。Gary的親友以及小編亦會在這裡分享過往與Gary相處的點滴,希望令大家認識不一樣的「咖哩飯」。
謝謝支持。
🙇🏻♀️🙇🏻♀️🙇🏻♀️
.
🟢大家都可以支持下譚凱邦太太Eva的手工皂網店😊:
https://www.facebook.com/SolosSoap
網店:https://solossoap.boutir.com/
.
🟢如大家有說話想同Gary講,可以留comment,小編們會轉告俾Gary,
大家都可寫信俾Gary,並將信件郵寄至以下地址:
將軍澳毓雅里9號慧安商場一樓B190室
Room B190, 1st Floor,
Well On Shopping Arcade,,
9 Yuk Nga Lane,
Tseung Kwan O, NT
Hong Kong
寫信的注意事項請按入以下link😊
https://www.facebook.com/....../a.19....../3317918004976606/
雅威天主教 在 Thai Tony MinChak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3角關係| EP5|
|今次分享兩個很有意思的地方|
|第一個點|
|皇太后行宮|Doi Tung Royal Villa| (清萊)
據說皇太后生前樂做善事,生性節儉,深受人民愛戴,1994年往生後,
1997年開放參觀,可以看的出來皇太后極喜歡花,跟生性簡樸的一面。
皇太后行宮(Doi Tung Royal Villa) 在1988年建成,目的是讓當時長年旅居瑞士的皇太后在泰國也有一個適合她居住的地方,而這位皇太后就是現今泰王的母親。皇太后為人樂善好施,非常關心泰國人民,特別對於泰北地區發展不遺餘力,令清萊這個毒品集散地改頭換面,搖身一變成為農業地區,為少數民族提供工作機會並改善生活質素,促進當地人民的收入,因此皇太后深受泰國人民敬重。
皇太后行宮(Doi Tung Royal Villa)
開放時間:7:00-17:30 (中午12:00-12:30休息)
門票:90銖
地址: Mae Fa Luang, Mae Fa Luang District, Chiang Rai 57240泰国|
清萊|皇太后行宮|再去|13個少年足球隊|被困的山洞|Tham Luang|
交通: 見意大家包車
|第二個點|
|13個少年足球隊|被困的山洞|Tham Luang|
2018年6月末到7月初在泰國清萊府「睡美人洞」(泰語:ถ้ำหลวง,英語:Tham Luang,或譯「探鑾」)的洞窟救援行動。起因是該年6月23日,清萊府的少年足球隊「野豬隊」(Moo Pa)12名少年和教練,因睡美人洞遭暴雨灌入而受困洞內。為尋找失蹤的13人,在兩週的時間裡,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名志願者投入救援,其中不乏軍警人員、潛水專家、醫療人員、工程公司、救難團隊等,來到救援工作中協助或提供援助。除了泰國政府傾力投入,同緬甸、寮國派出大量搜救人員前往救援,還有美國(含軍方)、英國、澳洲、加拿大、歐盟諸國、俄羅斯、以色列、中國、日本、印度及東協諸國等,共二十多國的團隊並肩合作,及非政府組織的公益團體,都有派人到現場協助救援。7月10日,受困第18天,全員救出。
7月6日,受困第14天,前泰國海軍精英海豹部隊成員薩瑪恩(Samarn Poonan)殉職,他在布置潛水逃生路線時,因氧氣不足溺斃洞內。
英籍洞穴救援人員史丹頓(Richard Stanton)和沃蘭登(John Volanthen),兩人分別是56歲和47歲,隸屬「南部與中部威爾斯洞穴搜救小隊」。他們聯同第三名英方專家哈珀(Robert Harper),代表「英國洞穴救援協會」來到清萊投入救援任務。
2018年7月24日,在清萊美塞縣的「巨蠍寺」(Wat Phra That Doi Wao),11名少年和教練舉辦公開剃度儀式,剃掉頭髮和眉毛。因短期出家是泰國傳統習俗,他們希望能在短期出家期間,為歷劫歸來之重生祈福,並報答救援的恩情,全員預計於8月4日出關。惟有一少年因為是基督徒,未一同出家。
地址:Mae Sai Academy
交通: 見意包車比較方便
聯絡:[ Thai Tony]
Line: tonytonyau
WeChat: TonyAuTonyAu
Facebook: Thai Tony
Ig:thaitonyau
|thai Ton|:
w.facebook.com/Tony-1282216018571134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user/DeepDeep...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thaitonyau/
Facebook▶https://ww/?ref=bookmarks
Facebook 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ThaiMin.com.hk/
雅威天主教 在 賢賢的奇異世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生命之花 #神聖幾何 #Floweroflife
各位大家好,歡迎來到HenHenTV的奇異世界,我是Tommy
大家知道什麼叫神聖幾何嗎?英文裡面就叫做Sacred Geometry,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科學,而生命之花也是神聖幾何裡面的其中一種,謝謝網友Ngasi Leung留言建議我講生命之花,這個也是能讓我們腦洞大開的主題哦~
如果你是第一次看我影片,我影片主要的題材就是稀奇古怪,靈異,外星人和UFO,或是一些神秘但卻科學無法解釋的東西,如果你也喜歡研究這些奇異主題,歡迎你訂閱HenHenTV。
好!我們開始吧!
神聖幾何,是由新紀元活動開始的,New Age Movement在1970-80年代開始的,這個活動所牽涉的範圍非常的廣,有神秘學,替代療法還有綜合其他宗教的元素和環保主義,這個活動融合了東方和西方的思想,把許多的觀念和科學融合在一起,就產生了神聖幾何學,
其實並不可以說是產生,而是這個形態一直都存在宇宙萬物當中,是宇宙所有物體最原始的能量模式。到最後發現,原來很多生命/物體的能量模式都是相同的,所以這個神聖幾何就是去探索,解釋,統一和研究宇宙萬物的能量。
他們相信上帝在創作宇宙萬物,是根據幾何平衡來創造世界的,很多科學家或哲學家都有發現這些共同點,例如普魯塔克講過:柏拉圖說上帝是一直不停的幾何化的,而現代的數學家改編了這句話,稱之為‘上帝算數’
根據Steven Skinner博士的書有講到,神聖幾何是研究大自然的物體根源,很多生物的形態都是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好像是鸚鵡螺,它的螺的外殼並不會因為成長而失去幾何形態,它會以適量的成長而不會讓外殼變形,這個很神奇,對吧?另外蜜蜂築的蜂窩呈六角形,以便容納它的蜂蜜,還有大自然的花朵,植物,還有自然界的水晶,漩渦都是幾何形態的。
在此你應該可以聯想起更多的例子吧!
在古遺跡裡面都不難發現有幾何形態的建築,例如是古埃及,羅馬,古印度,希臘的建築裡面都包含幾何學,到了中世紀,很多的天主教堂都是根據幾何學來建築的,而在人體構造學裡面,也有幾何形態,在leonardo Da Vinci的維特魯威人裡面也是根據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來畫的,而維特魯威的建築原理也是來自幾何學。
其實還有很多東西都和幾何學有關,例如印度的曼陀羅,中國的太極,八卦,風水,西方的魔法封印,瑪雅的圖騰等等。
那什麼是生命之花呢?
生命之花是由多個均衡間隔的重疊圓形組成的幾何形狀,這個形狀排列成好像花朵的圖案,呈六角形對稱,是一個完美形態。在神聖幾何學研究人員認為,它是深層精神意義和啟蒙的形態,在異教徒裡面,它是包含所有生物基本信息的阿卡西記錄,什麼是阿卡西記錄呢?
阿卡西是創造我們這個世界的頻率格局方程式,這是指在我們思考時,記錄我們的思想,行動和文字的系統,記錄會印在一直叫Akasha的微妙物質上,其他四個原則包括火,空氣,地和水,都是由這個法則中產生的,而五項的原則則代表人類的五種感官。有人說:這個阿卡西記錄講的形態和宇宙集體意識相同,也有人認為阿卡西,可以經過冥想,誘發人們的心靈感應和洞察力。
而在煉金術裡面也有和生命之花有關,在煉金術裡面,有個叫Metatron cube梅達特隆立方體,這個是由四元素和以太所對應的立體圖組成的幾何圖案,這個立方體代表萬物的最根源,它詮釋了宇宙根源形態就是這樣的。而這個梅達特隆立方體就是啟蒙於生命之花。
Learnardo da vinci 也有研究過生命之花和數學屬性,他繪畫了生命之花,也繪畫了生命之種子,在他的畫畫裡面,也運用了一些生命之花的原理,也就是我們所講的完美比例。Golden Ratio。
生命種子,是六個對稱的圓形畫在一個圓形裡面,作為生命之花的基礎。有人說:這七個圓圈也代表上帝用了七天創造這個世界。很多的形態都是源自於生命之花,例如是生命之果,是由生命之花裡面演變出來的,它是由13個圓圈組成,它被認為是宇宙的藍圖,包含每個原子,分子的結構,生命的形態和所有存在物體的設計基礎,大家看看分子,原子和量子的結構就會明白很多的原理都是來自生命之花。
而生命之花也在全世界每個角落都會看到,例如中國的紫禁城裡面,以色列的古老猶太教堂,日本寺廟,印度的金廟等等,那可能古代的人已經明白生命之花是代表世界的平衡,和萬物的起源。
但是那生命之花又對人類有什麼幫助,你知道了萬物的根源又會如何呢?
由於生命之花是所有萬物的根源,因此它有很深的靈性層面意思,在能量的測探中,它可以轉化和淨化的能量,在你冥想時,這可以讓你和大自然產生共鳴的能量,讓你提升落地感(Grounding),能夠驅使身體裡面的能量振動頻率,使一些干擾身體的負面電磁波減低,不再讓它們影響你的心靈。
當你可以掌握生命之花能量時,你發覺你是可以感受到宇宙和大自然生物的能量,也可以感受到其他人的能量,在了解其他人的能量時,同時可以去醫治他人。如果你的意識頻率提高,你是可以和更高維度的能量或是其他靈性生命體聯繫的。
像之前的影片講的一樣,宇宙的根源是愛,是光和平衡的象徵,凡是以正能量的態度去面對生活,遇到別人負能量時給予關愛,無私的愛,我覺得那才是在我們人生當中需要學習的東西。
最後讓我們也來一起畫生命之花吧!
願這可以帶給你們平靜和平的感覺。
我們下個奇異世界見,Bye Bye
雅威天主教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芝加哥:芝加哥大學、西北大學、伊利諾理工學院、聖母大學(最新版)」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云也
內容簡介:
-市面上最詳盡的芝加哥旅遊導覽專書,最新版新裝上市-
芝加哥旅遊景點、美食情報、購物街區update再出擊,
帶你欣賞經典建築、體驗熱門體育賽事、聆聽古典、爵士&藍調美聲,
漫步密西根湖畔、品嘗人氣美食咖啡、走逛知名博物館與美術館……
還可跳上鐵路往郊區出發,感受周邊特色市鎮的迷人風光!
本書特色:
【生動的建築導覽】
世界旅人到芝加哥,絕不能錯過的就是欣賞建築。本書大量介紹近代美歐大師在芝加哥留下的傑出作品,如萊特(Frank Lloyd Wright)的橡樹園自宅與工作室、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的伊利諾理工學院、曾出現在電影《變形金剛》的瑞格里大樓與論壇報大樓……讓你看見建築師的巧思與設計美學,以及全美最佳建築城市的榮光。
【豐富的歷史介紹】
芝加哥為何叫做芝加哥?400多年來,有哪些人參與這座城市的建立?它為何能在20世紀搖身一變,成為世界摩天大樓的先驅?小熊隊的山羊魔咒是怎麼一回事?一書在手,宛如身邊多了位導覽員,為你的芝城之旅增添更多在地小知識。
【優質的藝文資訊】
當地有許多展出豐富、設備完善的國際級博物館與文化機構,從天文、海洋、自然科學,到歷史、藝術等一應俱全。這裡也有各式的音樂與戲劇表演,甚至特殊節慶、藝術節、Open House Chicago等,蒐錄完整介紹,讓熱愛知性或藝文活動的你,知道該往哪裡去。
【必遊的免費景點】
新奇有趣的千禧公園與瑪姬‧戴利公園,免費;150年歷史的林肯公園動物園,免費;擁有美麗提芬尼彩繪玻璃圓頂、可欣賞午間音樂演奏會的芝加哥文化中心,免費;還有遊客如織的河濱步道、可賞開闊湖景與城市天際線的湖濱步道、高空綠園步道606……這些深受大眾喜愛的開放式景點,都在本書一一呈現。
【熱鬧的體育活動】
芝城除了有MLB小熊隊、白襪隊,NBA公牛隊、美式足球、冰上曲棍球等職業比賽,也有不少民眾可參加的體育活動,如芝加哥馬拉松、鐵人三項、湖濱大道慢騎日等。想看熱血的NCAA大學美式足球賽?到南灣的聖母大學準沒錯。
【繽紛的購物大街】
從最貴氣的Oak Street、經典的Magnificent Mile和State Street,到年輕族群愛逛的Armitage & Halsted購物街、Southport Corridor、Broadway Street等,以及該區特色店家,本書都有介紹,滿足精品愛好者、書店控、漫威迷、二手黑膠收藏者等不同族群的購物需求。
【知名的在地大學簡介】
許多台灣人是因求學而與芝加哥結緣。芝加哥大學是全美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院校;西北大學在法、商、醫、音樂等方面表現優異;伊利諾理工學院以建築系最負盛名;而位於印第安那州南灣的聖母大學,是全美公認最好的天主教大學。作者以親身造訪過的學校做介紹,帶你認識它們的環境與校內景點。
【充滿樂趣的鐵路之旅】
6條地鐵與火車路線,帶你前往市中心以外值得一遊的地區,體驗市井小民的生活環境,欣賞有別於繁華大城的郊區景致,例如歐巴馬總統住過的海德公園、以萊特建築出名的橡樹園,或是占地385公頃的芝加哥植物園等,都不能錯過。
【實用的美食住宿資訊】
從平民小吃披薩、熱狗、咖啡、甜點、麵包、冰淇淋、精釀啤酒,到經典老店、熱門餐廳、米其林推薦餐廳等都有囊括。遊客眾多的芝加哥,旅館業也非常蓬勃,本書在每個分區裡都有住宿情報,提供你價格、地點、房型、服務內容的多樣參考。
作者簡介:林云也
來自台南安平,常與貓咪喵喵叫的水瓶人。畢業於台灣大學農藝系、伊利諾理工學院食品安全碩士,曾任報社編譯、食品業與製藥業品質管理。
曾到芝加哥留學,愛上了它的美麗與自在氛圍,返國後由於未見台灣人編寫的芝加哥旅遊專書,遂向太雅出版社毛遂自薦,出版了個人的第一本小書。由於喜愛可以增廣見聞的翻譯工作,跨入了譯界人生;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為與人合譯探討動物權的經典書籍《打破牢籠》(Empty Cages)。因太雅出版社總編輯的一句話,加入了編輯的行列,常在紙上與作者們遨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