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攝影145] 細說分鏡 Vol.22
🎥 影片時間連結:https://youtu.be/3XpWY8Xbe5U?t=316
🖍我的課程,每一堂課的設計
🖍並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
🖍既不追求速成、速效
🖍也無法讓你覺得大開眼界、值回票價
「老師,課程快結束了,你有開進階課嗎?」這問題這幾年教完基礎課,我一直被問到的問題,一開始是沒有什麼進階課程,但經過數次的課程更新,上課速度放得慢一點,增加更多說明與例子,再把一些我覺得「真的對學生稍難」的課程,另外獨立出來,我的入門課程,從 2012 年初的 6 堂課,到現在共有 12 堂,再另還有 6 堂進階課,所以這個問題答案是「有的」
🟥課程設計想法不同
「蛤? 你單就對焦、光圈,就花 2 堂課,4 小時來教哦?」 別人一節課不但都講完,也把快門、ISO 等等全都講完了,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來講?
嗯,雖然沒有上過別的基本攝影課,但有參考別人的課程大綱、講義,如果真的要我一堂課講完曝光三元素 – 快門、光圈與感光度,我當然可以,甚至快的話,可以在 10 分鐘全部講完,有什麼難的? 但為何我不這麼做? 單單「對焦」我就可以講近 2 個小時,因為背後對於「整個所有課程設計想法」是有很大的不同。
前面幾篇文章,約略談到「構圖」對我的意義,也提及到「構圖技巧」與「構圖」的關係,但有一點是沒有提到的,當要開始「構圖」,也就是要說一個故事之前,我們該如何進行第一步 – 對焦,先將一張照片主角放進去,透過對焦,讓主角更加清楚,讓觀眾一眼就看得出「誰,是這張照片該看的」,不用其它的言語輔助,對焦就能達到這一點。
這樣就要花 2 個小時去講嗎? 這當然不只如此,要簡單認識相機、鏡頭結構、如何達成對焦、對焦在不同處,清楚的「主角」不同,背後隱含的意義有什麼差別? 又或著問最根本的問題 「我們幹嘛要對焦」,一張照片可不可以不要對焦? 如果要對焦的話,在實際拍攝流程,該放在一開始? 還是邊構圖邊對焦? 構好圖再對焦可不可以?
更常看到的,很多初學者根本「完全不在意對焦」,無論是手動、自動對焦、對焦的形式,一點也不去管,彷彿「對焦」這件事,在他拍照過程完全消失,只管照片裡頭元素的擺放、呈現形式,遇上更誇張的是,有些初學者拍了一整天,相機一直切換至「MF 手動對焦」都不去在意。
🔹這些問題在這幾年都會被台下同學問到,進而重新調整講義,希望在同學舉手發問時,不是後頭的講義有準備到答案,不然就是等著同學提問,好讓我進一步來談談「對焦」更重要的意義 – 一張照片的故事、靈魂就從「對焦 – 主角」展開,一個故事,沒有主角,自然就沒有下文,更難去構圖,甚至就算拍完照片,這張照片也說不出個故事,也更無法呈現你與這張照片的「連結、關係」也答不出所以然。🔹
🟥談談故事的「主角」
.「即將上映的電影「007:生死交戰」終於要上映了」
.「電影 “魔戒” 若是一句話講完,就是一個人,千辛萬苦把戒子帶到大老遠的地方,把它熔掉的故事」
.「ㄟㄟㄟ,聽說 A 跟 B 他們有點曖昧,每天中午經常一起下樓買飯,他們會不會是情侶啊」
.「我聽說隔壁東西要漲價,這樣子以後我就可能不去吃了」
.「今年第 3 號颱風 – 櫻花颱風已經成形,位於我們東南方海面 1500 公里…」
任何一篇故事、小說、電影、戲劇、舞台劇、歌舞劇,還是我們市井小民日常生活閒談、八掛,或是電視新聞,甚至是氣象預報,無論時間長度、字數多少,以上每一種「故事」裡頭都隱含著我們討論的焦點 – 主角,在裡頭,整個故事才能繼續往下推展。
如果你打開電視,隨意看著一部播到一半的電影,你該如何判斷出誰是這部電影的主角?
「鏡頭最多的那一位」(這一定是)
「對話最多的」 (這通常也是)
「最帥的、最美的」 (大多都是)
「正義的一邊」 (通常)
「主角,通常不會死」,這是最常聽到的說法,總是死裡逃生,槍林彈雨總是沒任何一發子彈打中他,就算打中了也不會致命,總是在身體邊邊角角不礙事的角落,就算命中要害,沒事的,很快救援就來,沒事沒事,但也是有主角最後真的死去的故事,最有名的莫過就是「鐵達尼號」,裡頭主角「傑克」在全長近 3 小時的電影,最後十幾分鐘才沉入冰凍的海裡。
若是一部「沒有主角的電影」,主角在電影播放第一分鐘被賜死了、消失了,那故事還能如何推展下去呢? 即使主角真的第一分鐘就「消失了」,那應該也是採用「倒敘法」方式訴說後頭的故事,若整個電影沒了主角,自然就沒有意義,更不會被拍攝出來。
🟥對焦與主角
🔹電影,某程度可以說是「連續不停播放的照片」,在電影播放時,你按下「暫停鍵」,不就等於是一張「照片」了嗎? 🔹
無論在何時暫停,每一秒的鏡頭,都是導演與剪接精心設計的「分鏡」,想傳達一些概念在裡頭,讓故事合理、節奏流暢、或是輔助說明,沒有一個分鏡浪費時間,若是以奧斯卡眾多獎項中「最佳剪輯獎」或許可以說明,好的剪輯可以讓一部原有的故事更加出色,既然可此,無論電影播放到哪,任何一刻按下暫停所呈現的畫面,我們都可視為充滿「故事性」的照片。
🔹我們並不是拍電影,也不是微電影、短片,我們拍的是「靜態攝影」,相對就簡單多了,只需要拍攝「一張照片」就好,並且為了要訴說這張照片的故事,以及背後的「創作動機」,我們得要好好朝著這目標,在眼前的景像,眾多的事物中「尋找出主角」,並且搭配「構圖技巧」,好讓一張照片完成後,有著你想說的故事,有著這張照片代表的意義在裡頭。🔹
當在說明這張照片故事,必然說說創作動機,而「為何這個放這裡、為何比例是如此、為何曝光如此呈現」這些都構圖技巧,最後你仍需要說明這張照片,所要傳達的「故事」,故事自然是從主角開始展開,那麼「對焦」這件事情,必定為選定一張照片的「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從主角開始展開,自然是故事的重心。
🔹照片的「重心」,並不是視覺上的重心,而是所有這張照片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他」才開始一連串拍攝工作的準備、路途的跋涉,全都是為了「他」,照片才有存在,才有了背後的故事,又或著是說,這張照片就是為了證明事件的存在、證明你的心中的追求,又進一步可以說,在眾多你所拍照的照片,背後隱藏的主角,其實就是「你自己」。🔹
「好的導演,會從電影最後一幕開始推起整個故事」,當電影第一秒開始,所有的故事鋪陳、轉折、悲歡離合,就是為了最後一幕所準備,隨著電影謝幕升起才算是最後的 ENDING 。
我覺得這觀念跟「攝影過程」蠻像的,無論拍攝一張照片中間歷經多少曲折、起伏,觀眾所看到的「就是成果而已」,事前所有的準備,包含每個攝影工具的準備、行程規畫、拍攝技巧的磨練,不就是為了「最後的照片」存在嗎? 這所有的過程就是為了最後一幕能夠完美誕生 – 也就是這張照片,從這個角度去想你一張感動自己的照片,是不是讓你有著蠢蠢欲動的念頭,也來想試著動動筆、動動口,來為這些作品說說背後的故事,其實也就是交代與分享你自己的故事。
🟥HOW 很重要
但更重要的是「WHY」,我認為「為什麼 WHY」比「怎麼做 HOW」來得先、來得重要,也許這跟我從小學習的個性有關,我總是希望知道「為什麼這門課是必修」,而想著不是「如何把這門課學得好」。
讓我想到求學時期的故事,面對一題數學問題,不懂當然問懂得同學,他們給我的感覺通常是不假思索的說「就帶 XX 公式就好了啊」,心裡不免「蛤,你們都這樣子死記哦? 都不去想為什麼一定要這麼做嗎?」這種感覺,但最後到底誰對? 當然他們是對的,誰對或錯又該如何判別? 看誰考高分、誰過關、誰被當,一翻兩瞪眼,沒有好爭論的。
偏偏我又是理組的,計算數字哪怕差個 0.01 都是錯的,用誇張一點的比喻的話,這個 0.01 的誤差可能會炸掉一間工廠,或是燒掉一隻手機,確實數學「計算得精準」是很重要的,至於為什麼要用 XX 公式? 在那時候對我「並不重要」,若我真想證明可以不要用 XX 公式也能計算出來,可能要到研究所,或是更高深的學位,這問題才比較適合被提出來。
我這「WHY 比 HOW 看得更重的個性」,不大適合讀理組,轉到社會學門就太適合了,社會學門面對問題,通常比較不給定一個確定的答案,比較傾向思考答案之外,有沒有其它的可能,只要你說得通,理論帶進來解釋得好,就不像是理組考題「不是對就是錯」,而社會組的答案,比較像是「哪個理論解釋得更好、更適合」,這樣子我反而駕輕就熟,讀得自在也符合我的個性。
🟥課程設計精神
🔹若是在戶外拍攝時,你我只是片面之緣,問我「拍的太亮怎麼調整」,我用「十秒鐘的時間」告訴你如何操作「曝光補償」來達到你想要的;但如果是在課堂上,要清楚了解曝光補償,我得要花 4 小時時間先講講「測光」與「測光公式」,再花 2 小時講講曝光補償原理,以及實際相機操作過程學習,懂了以後你才了解「曝光補償」那不到 10 秒的動作,原來背後是 6 小時的學習,是這麼多要學的概念。🔹
你想要哪一種? 不同的學生要的不同,攝影教學快 10 年,遇上各式各樣、老的少的、男的女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學生,總是得因應不同學生上課目的,選擇一種適合的教法來迎合學生才行,現在,不如也想想這問題「你願意花上近 6 小時間來學習 10 秒鐘就能操作完的動作」還是「我只要知道怎麼做,背後為什麼我不想知道」。
🔹課程設計大綱越是看起來精彩、豐富多元,當然在競爭的市場上,更容易得到學生的青睞,這一點我並不否認,我的課程大綱,無法帶著你爬上山、跳下海,讓你知天文通地理,因為每一堂課的內容,我總是希望帶著更多的 WHY 在裡頭,讓你在懂得 HOW 之前,是了解自己為何要「這麼做」,當你更了解每一個動作背後基礎是這麼一步步推展而來,這並不是走冤枉路,而是為你打下更多未來創作的基礎,也許課程結束短暫時間你無法體會,但相信若你繼續朝著更深、更多元的攝影主題鑽研,你所花的時間與精力,在那時會漸漸現出來,這點是我設計課程的精神,也正我對攝影教學的堅持的地方。🔹
你說若採用這樣子精神,設計每一課、每一個觀念、每一個章節、每一個投影片,直到每一句話,有辦法在短短的時間,教會你更多東西嗎? 我,是做不到的;但如果我們講求「速效」,簡單了解基本做法與原理,然後帶著設備直接開始拍攝,遇到不懂再回頭來討論問題,這樣子不好嗎?
也沒有什麼不好,這點在前幾篇文章我也提到過,因為學習攝影不是個「單程車票」,總是在「基礎 – 創作」之間不斷的來回,從偉大的作品中發現精華點,再回頭看看自己哪裡不足,再做更多嚐試重新創作,但如果你的基礎不夠好,是無法識讀那些讓人感動作品背後的心血如何達成,反之若你不適當踩個煞車停下來思考自己的缺失檢討,要再突破自己的界限也是有限。
先準備齊全後再出發、再回頭檢討? 還是先有了簡單的認識,先出發再說,遇到困難再回頭,哪一種教學課程設計比較適合? 沒有哪個比較好,只是哪種方法適合你,而我的課程設計採取「前者」,希望你準備更齊全後再出發,失敗了、遇上問題了再回頭檢討、再出發,同時我的求學過程那些挫折經驗,以及轉換不同領域後學習的經驗,讓我強調「為什麼 WHY」,比起告訴你「如何做 HOW」來得更重要,不希望你一開始朝著飛翔前進,只希望在往前踏第一步前,先試著問自己「為什麼」,而不是「如何走得好」。
🟥蘇格拉底之死
我常問學生「哲學家蘇格拉底是怎麼死的?」,大多數學生認為「人,總是一死」帶過這問題,知道故事的學生會說是被賜毒酒死的,但我總是開玩笑說「他是被人 “討厭” 死的」。
🔹為何這麼說? 蘇格拉底總是到處問人「為什麼、為什麼」,最敏感也不能問的問題 – 為什麼你要信上帝? 上帝是誰? 真的存在嗎? 信他有什麼好處? 這些不該問「為什麼」的問題惹怒了掌權的人,覺得他是個挑戰威權的無神論者,要他做二個選擇,要嘛認錯相信上帝,不嘛就喝下毒酒去見上帝,此時我相信蘇格拉底喝下毒酒後可能心裡還在想「喝下毒酒,人為什麼會死」吧,我猜。🔹
我不敢拿我自己跟蘇格拉底相比,我也不想淪落到蘇格拉底最後的結局,在面對有限的時間,以及市場彼此競爭之下,儘管我多麼想在一個觀念上做更多的「為什麼的討論」,但學生總是需要更多的實作,以應付未來,或是即將到來的問題 – 我需要學會攝影,來做一點什麼事情,而近期的課程,也試著平衡「WHY 與 HOW 」的比例,這才是我更該做的。
所以我自認我的課程大綱,沒有華麗的外在標題,本身設計也不追求速成速效,更無法讓學生能有一種「哇,一門課可以學到超多東西」的感覺,這些都是我自認的缺點,也只有認同我的想法的學生,願意嚐試上上我的課程,我都非常感激。
也有學生、朋友建議我「既然課程內容這麼多,再拆細一點,多元一點」讓不同需求的學生,選擇更多,如果一味追求「開課、賺錢」,似乎又與我的個性相違背,但這又是另外一個可以好好開一篇數千字的文章來分享,這裡,就讓我們跳過吧。
或許目前開設的線上課程 – 終生閱讀的線上課,較能解決這個問題,若想學得快一點,每天都看一集,並且用 1.5 倍速度播放,觀念學到了,不懂再重頭看;若想要慢慢看的也沒關係,一周看一集,一集看二次都沒關係,享受每天都進步一點的感覺。
再應因疫情下的困境,所以,這樣子的線上課程就這麼「上線」。
📷📷📷📷
7 堂攝影入門課 🙆♂️終生看 ⏱隨時看 🎞線上看
#報名連結:https://go.hojenjen.com/3p2g6n
👉9/30 前早鳥價~~ $4990🔹
同時也有1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yanchannel煙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體能王要邁向最終結局了嗎? 山間跑酷最怕遇到野生動物了啦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
隱藏的角落結局 在 洪雪珍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魯蛇,缺的不是能力,而是一個機會]
經常有人來上我的斜槓進階班之後,都有運氣轉好的感覺。昨天這班也是,有四個同學紛紛過來跟我報告好消息,比如:
有個學生是主管三番兩次卡他的案子,想要申請轉調部門,主管去給他穿小鞋,調職的希望落空,很想離職,可是他喜歡這家公司與工作呀!於是下課後來找我討論,是不是再申請另一個部門,卻擔心第二次被阻攔,可能因此臭名滿公司,我們討論出一個方法之後,兩星期後上昨天的寫作課,他告訴我:
「雪珍老師,上次跟你談完之後,我在公司內終於爭取到調部門的機會,非常高興!哪裡知道外面有個工作也來找我,而我更想去這個,現在反而要二選一。」
你猜他怎麼做到的?趁著主管不在的期間,私下去跟想要轉調的新部門主管談,對方很滿意他過去的經歷與績效,一口就答應,而他的位階更高,具有決定權,這位學生的調職終於拍板。不過新的苦惱來了,他要怎麼跟賞識他的新主管說他要離職,尷尬到極點。面對這個甜蜜的負擔,他說:
「機會真是個奇怪的東西,要嘛一個都沒,要嘛一來好幾個。」
還有個學生兩星期前上進階班時,來跟我說,去年公司收掉台灣分公司,他失業了,本來沒想太多,因為孩子剛上幼稚園,經常感冒生病,必須專心照顧,可是久了也是會心裡發慌,他想找一個能夠兼顧孩子的工作,卻是始終沒有任何下文。這次上寫作課,也傳來好消息,他說:
「終於有個好工作來問我有沒有興趣,但是我聽了老師的話,鼓起勇氣跟對方商量能否換個上班模式,像是兼職或在家工作,對方說他們考慮看看,這給我燃起很大的希望,知道有開口就有機會。」
第三個學生的故事更是精彩,不過我要另外寫一篇文章來談,今天這篇文章主要談第四個學生克克小姐。也不過兩星期沒見,她像變了個人,有如夜裡12點的房間本來一片漆黑,突然啪的一聲燈開了,整個房間通亮,無一處是暗黑角落。克克小姐一上台報告近況,也不忘自我打趣說:
「上次你們看到我,焦慮到不行的樣子,因為當時我已經失業5個月,找不到任何一個機會;可是上課之後,我跟雪珍老師談過,而且雪珍老師幫我改過履歷自傳後,我找到一個高薪工作,這家公司拿到全球專利,前景看好。」
接下來,克克小姐說她找到單槓,最近先致力於新工作,之後她要下班衝刺斜槓,因為經歷過失業,讓她的危機意識大為升高,明白拉出第二曲線的重要性。她做了20年國外業務,外向活潑,不怕說話,很能坦露自我,反問其他同學,要大家猜她斜槓要做什麼。大家當然不知道她葫蘆裡賣什麼藥,她自己說:
「我要站上台,當激勵別人的演說家。」
老實說,這個志向還真讓人錯愕……回想兩星期前的她,落魄失意,一頭亂髮,一遇到下了課就抓緊空檔來問我這問我那,回到家馬上fb私訊我,又是問這問那,沒有停下來的樣子。那種焦慮不安,有如熱鍋裡的螞蟻,到處亂竄奔逃,沒有方向也沒有方法,連被激勵都困難,誰都想不到她還能夠激勵別人。
找到工作之後,昨天再看到克克小姐,頭髮剪了,衣服整齊了,臉也亮了,整個人煥然一新,那一刻我完全感受到一個人有工作與沒工作的差別之大!沒想到連對自己的定義也能夠刷新,從一個萎靡不振的失業者,到搖身一變立志成為振奮人心的激勵大師,變化大到令人難以想像。不過她說:
「我只不過找回自己。」
足見失去工作,對人的打擊,簡直會被剝奪所有的自我認同。再看到克克小姐重拾信心,我萬分感慨,每個人總有手氣背到極點的時候,比如失業後突然變得一無是處,求職則四處碰壁,回到家又被冷嘲熱諷,彷彿被整個世界給丟棄了似的,會不解怎麼一夜之間自己什麼都不是,究竟遭到什麼詛咒……
在輔導過很多的轉職困難的人之後,我有個深刻的體認,被誤認為魯蛇的人並不是缺少能力,而是缺少一個機會。
最近我加入一家線上電影院,不是美國的網飛(Netflix),而是台灣的想映(JointMovies),一方面這是我堅持電影夢30年的大學同學劉嘉明創辦的,二方面是因為我喜歡裡面的電影,讓我不只看電影,也看見世界,從單一價值走向多元價值。其中一部是法國電影《寂寞調香師》,也講相同的人生際遇,由法國影后艾曼紐德芙演出。
電影裡面有兩個主要角色,一個想當然爾是調香師,另一個是載著調香師到處做案子的租車司機。司機有幾次差點被租車公司給fire掉,幾乎走投無路,連房子都租不到,結局竟然出乎意料之外,鹹魚翻身,擁有人人稱羨的工作,薪水高,地位備受尊崇。為什麼?不過是調香師給他一個機會,當自己的經紀人。
這位調香師曾經是Dior的首席香水師,有一天失去嗅覺,也失去工作,可是她不斷跟原本的經紀人表示想要再回去,經紀人卻置之不理。後來司機卻以一個門外漢之姿,幫她推回Dior,可見得司機運用策略與談判的能力在原本的經紀人之上。問題是,沒人發現,包括他自己,而調香師注意到了。
但是當我們懷才不遇,或是連自己有沒有才都不知道時,絕對不能像司機一樣,在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遇見調香師在燈火闌珊處,也不能等待調香師意外發現自己隱藏的優勢,並願意大膽冒險給自己機會,這個事件發生機率微乎其微到幾乎只會出現在電影情節。
這就好像生病需要看醫生,不管是小如傷風感冒,或大如心臟病發,都必須請醫生做診斷與治療。當職涯遇到瓶頸,其實也是生病了,不是問同學或問朋友,而是主動積極,尋找職涯專家做諮詢,才是最正確有效的解決之道。
人人都是一顆鑽石,能力終將被看見,前提是你要找到懂你的人亮出來。
想映電影院連結:https://www.jointmovies.com/
*** ***
免費斜槓講座【斜槓2.0必修課】課程報名:https://enstar.cc/Z6vcF
有任何課程問題可以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
或點此直接加入:https://line.me/R/ti/p/%40bfj9781d
更多洪雪珍老師影片:https://reurl.cc/jD2nn
--------------------------------
洪雪珍最新著作《失業教我們的事:想吃雞腿,就別勉強啃雞肋》,各大書店有售,歡迎馬上網路訂購:
博客來:https://pse.is/38r6sl
城邦讀書花園https://pse.is/38a3h5
金石堂網路書店:https://pse.is/39u6gp
誠品網路書店:https://eslite.me/395zmf
Pchome:https://pse.is/38h6nl
圖片:法國電影《寂寞調香師》
隱藏的角落結局 在 職場裡的人類圖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幽蘭:曖曖自芬芳的5/2》
最近,和同一世代的朋友聚集在一起的時候,我們最常感嘆的就是,「我們是不是已經老了?」,和相差了近一個世代的年輕人工作,看不習慣的事情,怎麼會有這麼多?
朋友請我瞧瞧對方的人類圖,ㄜ,好,是一名5/2。這是我很不熟悉的人生角色,我身邊也幾乎沒有相熟的朋友是5/2,不想以有限的知識誤導對方,我先給了一些近似取暖的建議,有時,年輕人需要衝撞,讓他們知道錯在哪裡,這或許是他們的權利。主管某部份的功能,也包括了收拾爛攤子。「不然,你們領這麼多錢是要幹嘛?」我想起某一個年輕人跟我說的話。
後來,在朋友的引薦下,我有了和年輕5/2閒聊的機會。我曾經以為,只要2/4準備好了,我大概可以長驅直入,在各種談話間,攻克某些堡壘據點。不過事實證明,這對5/2似乎沒甚麼用。
談起工作,她說事情很多,大家都很厲害,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產出十分優質與高檔的計畫簡報,數字精確得一絲不苟,在任何會議上,不管是不是三分鐘前才被通知要進去列席,提出來的問題或建議,都像是準備了N久那般無懈可擊。
「相較之下,我覺得自己像個白癡。」5/2訥訥地說出這句話,便很有禮貌地結束了談話,「謝謝妳,但我該回去了,等等還有會。再聊。」
對方是個很漂亮的5/2,身形纖纖,氣質高潔,吃得像仙女,學歷可比山,我愣了許久不知如何回應她的「白痴說」,腦子裡浮現的是同溫層的迷信:不要盲目於學歷,讀得越高越好的,通常都很難用啊!也連帶回想起,自己面對類似高學歷的年輕孩子時,心底常常湧現「這也太白目了吧」的評價。
聽了她的話,我不禁陷入長考,是他們真的白目嗎?還是我一開始就錯誤地期待他們呢?他們看起來耳聰目明又高人一等,我經常先入為主地以為,「這個,很基本,我不用講太多,你都懂吧?」特別需要腦力的工作,我也會下意識地分配給這些學歷表現出眾的資優生。
坦白說,結局都不太好,搞得雙方不歡而散,於是我在心底放話,再也不用一流學府的新人。
12月底的夥伴時段,我又遇見了另一個5/2。她也很美麗。只是剛開始的時候話不多,巨大的沉默最初橫亙在教室的一個角落,有種莫測高深的淵藪感。隨著話題越講越深,我們也聊到了工作,5/2的註腳是,「我發現,自己格格不入。」她的語氣很瀟灑,可能還參雜了一些無奈、一些自嘲,我聯想到之前年輕的5/2也說過很類似的話:「我覺得自己像個白癡。」
直到此刻,我才開始認真地想要分辨,我在職場上交付的期待值,究竟有多少是出自合乎情理的JD下放、有多少其實是來自情不自禁的5爻投射呢?事到如今,已經無從查考那些被我列為「拒絕往來戶」的夥伴,會不會有人原來是5/2,特別需要耐心等待,等到他們自己想通,成為最有力的驅動。
可惜,職場並不是用來靈修的,存活才是重點。當我在還很mean的年紀,誰也別想來浪費我的時間,任何事情就是立刻現在馬上NOW,無法在短時間內開竅並且登陸的人,我會毫不留情、即刻要求對方下船。
我當時想,有這麼好的學歷,你不可能做不到,你只是layback。看看我,求學時代大考小考從來都failed,我都能做到,你給我振作喔。
很多年後的現在,我從人類圖裡看到了自己的偏頗,遭受著過度使用自己的苦果,理解每個人追求的道路並不相同,無論在世俗的眼光下,這些道路看似都指向了長相雷同的羅馬,然而5/2的羅馬,只存在在他們的心中。
觀察著我身邊、只有幾面之緣的5/2,對於他們遁世索居的2爻成份,再熟悉也不過。我尤其羨慕他們把那種只能隱藏在我意識層次的孤倨,大大方方地搬上檯面,舉手投足之間,不群不黨,自己行走。在職場上,這常常被錯解成,白目得可以、不夠社會化,在公司耍甚麼個性?職場有心進取的人,誰不是屈意承歡。
也由於我們之間的陌生,和5/2初攀談的第一個瞬間,往往覺得自己是打擾了對方些甚麼。聽空氣靜結的同時,也聽到了隱約而細瑣的碎裂聲。彷彿前面是不被允許跨越雷池的世界,而我正好一腳踏進雷池裡面。弔詭的也是,只要能夠捱過最初的冷淡尷尬促憋,很快地也就看懂了,5/2只是害羞,不大確定自己應該以如何的面貌,應對這種突如其來的探照,害怕你看到的,不是本來的,擔心你期待了,最後反而落空了。
慢慢消化著書上的描述,我想起外公鍾愛的蘭花。外公是個盡職的領兵,在荒荒山河裡打著意圖光復的旗幟,然而沒有成功,對岸的失土就此成為少年邁入中年的分野。我不知道從滿院的蘭花裡,外公是否得到了夢寐以求的慰藉。我記得的是,他用詩詞形容蘭花的貴潔與雍容,傾注了溫柔又溫吞的後半生,等待著蘭花的綻放與熟成。
於我而言,養蘭極為繁複,需要周全又獨到的培殖環境,不能太熱、也不能太冷;得保持土質常濕、卻切忌直接澆灌,一不小心,脆弱的根,就會糜爛在一起,又或者是半死不活地兀立在土裡,看了使人熱辣辣的心虛。
外公說,小笛,你知道蘭花,其實是很驕傲的嗎?會花個好幾年來測試養蘭的人,足不足心性,懂不懂時機,禁不禁得起拿捏。如果天時啊,地運啊,還有,人氣啊,都對了,你不用多盼望,它就會開出最好的花期。
外公,我終究還沒有成為夠格的人,因此從來沒有養蘭的決心。我的名字裡有個蘭字,這一生,已經很夠我承擔了。
但是,外公,我想悄悄告訴你,我們周遭的人設,有個角色叫做5/2,我覺得,它就好像是生長在人間的蘭花,許多人不知道正確對待它們的方法,看見新冒的直挺的芽,便期待它是燦爛的朱槿,或是拔尖蘶峨的松柏。
然而,它是一株蘭花,天生就有一種迢遙的氣韻,如同詩裡描摹的,「婀娜花姿碧葉長,風來難隱谷中香。」,世間的風土人情,雖然可遇不可求,我想,我探索的這門科學,其實是要我對於這樣一株蘭花,抱持著長久的耐心,等待它們在因緣俱足之際,冉冉推展出花芯。
以及,萍水相逢的5/2女孩們,也許我們不會再見面,所以我把想說的話,留在這裡,期待將來兜兜轉轉,妳們能看見。
女孩,妳們,要一直懷抱著對自己的相信和耐性,蘭花的風骨是這樣,「不因紉取堪為佩,縱使無人亦自芳。」,妳們不是附屬,更毋需替人妝點作嫁,妳們與生俱來的芬芳,便是所有意義。不用誰來認可,有心人,會識得。
隱藏的角落結局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體能王要邁向最終結局了嗎?
山間跑酷最怕遇到野生動物了啦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
http://zh-tw.twitch.tv/viva_1990090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c63dQ2Ux_Y/hqdefault.jpg)
隱藏的角落結局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可以把雕像上的魚跟姿勢看成羅剎
我的眼睛484糟糕了wwww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
http://zh-tw.twitch.tv/viva_1990090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vwkZkbbhX8o/hqdefault.jpg)
隱藏的角落結局 在 yanchannel煙爺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哈囉~大家好!我是煙爺! (≧∀≦)ノ
有狼犬陪你溜冰、一旁有絕美打卡貨櫃屋、無限冰錐吃到飽的服務
還不快點揪起你的親朋好友一起來溜冰~~~
如果喜歡我的影片,歡迎各位訂閱我的頻道((´∀`))人((´∀`))ノ
有任何需要改進的部分也希望大家不吝嗇的給予建議,非常感謝各位喔!
另外,我也有在Twitch TV上有作一些遊戲的實況,
如果喜歡現場跟台的朋友可以到我的實況台
喜歡的朋友們歡迎追隨我的實況台ヽ(●´∀`●)ノ
Twtich實況台址:
http://zh-tw.twitch.tv/viva_19900902
大家也可以至粉絲團上留意開台或是影片的先關資訊
Facebook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vivayanyan
#煙爺 #煙爺實況 #yanchannel #yan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qCpnwEvyx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