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出國的這段日子
正好是個契機
讓我有機會紀錄在台灣從事醫療工作的影像
隨著疫情似乎開始從濃霧中看見一點出路的曙光
爆肝完成的紀錄片
也算是對於禁錮在台灣生活一個段落的交代
整理好過去
準備好自己
我想很快又可以飛出去的時候
不會想做這些事情XD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一部曲
https://youtu.be/mTjW2rpqsFs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二部曲
https://youtu.be/tVEd5H_GB9M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三部曲
https://youtu.be/j_SupKkY5RQ
七月十號開始決定拍攝關於疫情的紀錄影片,在我們家主任希望我和燾子幫忙拯救一部院方的影片之前,其實就陸陸續續自己有做一些影像紀錄、收集素材。
拍攝紀錄影片的原因很簡單:
ㄧ是我本來就是個紀錄狂,從家裡堆放自助旅行十九年來、手寫超過兩百萬字的旅行日記,就可見一番。
二是疫情爆發後,受到十七年前抗煞的師長們,紛紛秀出當年珍貴值班照片的啟發,假使二十年後下一個奇怪感染症疫情爆發時,
才有東西可以秀出來(喂)。
三是不能出國,加一加百萬攝影器們材閒置在家裡的防潮箱,還有自己的攝影能力閒置久了會退步,不能拍極光、動物,正巧是個機緣,拍攝我過去三分之一人生從事、卻鮮少有紀錄的醫院生活。
此紀錄片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讓自己老了以後,還能回憶起這些曾經發生過既瑣碎卻能拼出一個人類歷史上重要事件的片段。
二是讓平日一起工作的院內同事,能夠和我一樣,透過紀錄影片才知道醫院內其他科部原來防疫期間如何運作的樣貌。
三是讓民眾了解疫情期間,在醫療前線的人員到底在忙什麼、做什麼,中央記者會發布政策,前線的醫療院所要執行,必須跟著臨時做從大到小各種應變。
此紀錄影片,是以一個真實在前線執行醫療工作的視角,對,我本人,一名急診醫師,所拍攝。尤其,其中拍攝新冠確診病患們的幾個橋段,是我結束十二小時急診白班的值班工作後,繼續留下,穿著全身裝備,除了拍攝之外,也同時在照護病患,我想這是比任何攝影團隊還能極度貼近真實情感與視角的紀錄影像。
令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天拍攝完,脫除已經濕透的防護衣,凌晨一點在醫院休息室沖澡除污,內心一直有股說不上來的五味雜陳,一則是當時尚未施打疫苗的我,或多或少還是擔心防護裝備潮濕(下大雨天)會影響防護效果的恐懼感,一則是有股強烈的熟悉感,後來才終於想起,那股熟悉感來自於當天拍攝的狀態。
高溫潮濕悶熱的雨天,在沒有空調的隔離貨櫃進出,穿著兔寶寶裝、隔離衣,兩層防護面罩和眼鏡又濕又起霧,用戴著兩層手套拿的iphone跟拍,簡直就像之前帶著潛水面鏡跳下水去拍攝大翅鯨、虎鯨一樣,慌亂之中面鏡起霧,看不清楚,只能憑感覺的盲拍,事後再檢查看自己到底拍了什麼東西。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比較希望是去拍原訂2021年四月的冰潛貝加爾湖湖豹寶寶,而不是在醫院戶外潛水拍照。
此紀錄影片,避免影片過於冗長,因此我刻意捨去那些戴N95臉上的壓痕照、穿隔離衣的濕身照,希望能呈現非一線急重症人員能踏入的管制動線與加護病房的影像,呈現平常臨床醫療人員不會踏入的檢驗科實驗室畫面。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紀錄影片裡頭所呈現的每個環節,是按照平日上班訓練出來的醫療專業邏輯來剪接,環環相扣。(自己就是自己的醫療紀錄片顧問。)
旁白,則又是另一個美麗的錯誤。
今年五月中社區感染疫情剛爆發,拿出去年就已經購置準備的3M P100防毒面具來用,因為戴P100說話要非常大聲,戴半天喉嚨就痛三天,於是後來上網想買搭配使用的隨身麥克風擴音器,網路購物逛了兩天,最後隨身擴音器沒買,結果倒是從美國雅馬遜買了整組Rode最新的高階麥克風XD,然後我的聲優魂開關又被重新打開了。
攝影器材:
Canon 1D MII + Canon 24-70mm F2.8 , Sigma 70-200mm F2.8
Sony RX0+ Shift Cam, iPhone XR, iPhone 12, 空拍 Movic pro II, 縮時 Brinno
本來想要標題自己設計,後來發現內建字型還蠻好看的,就決定偷懶了。
紀錄片的完成,最最感謝阿長的大力相助,接受我不斷地騷擾,確認字幕上描述其他單位的內容是正確的,幫我聯繫去其他單位拍攝,還有疫苗注射畫面的拍攝,而且還幫我拍到打疫苗的正妹和帥哥XD
這算是人生第一次用Premiere剪接影片,以前的旅遊影片都是Moviemaker和iMovie剪的,以前有幾次想要學習改用Premiere剪,
但是因為介面不熟,之前往往瞬間偷懶逃回iMovie。
然後經過這一個月,我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上高斯模糊的馬賽克了,誰料到人生第一部用Premiere剪的片,要打碼賽克,碼到天荒地老,半數的畫面有病人、病歷號、路人家屬、手圈上有個資、連加護病房地上的垃圾袋上都大大地寫著病人的名字,就是另外一種手工細活的概念,我記得我大概剪到三分之二時候,渲染的畫面是兩萬五千多幀,後來就不渲染了,渲染了還是一樣卡卡的很慢Orz
扣掉拍攝的日子,光剪接超過250個工時,疫情後其實平常醫療的工作已經是加班,七月中我有休假十二天,其中九天,每天大概凌晨四點~五點睡,八點被call醒線上會議,然後會議結束起來剪片,下午或傍晚會睡個半小時到一小時,起來繼續剪片,一整天剪十六到十八小時,最後一天家裡沒食物了,也懶得出門,繼續剪片(是有多愛剪),我自己都想到原來成語廢寢忘食是真的。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i Fi 發燒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預約試聽:Vigor Audio 地址:2/F & 4/F B, Gemfair Commercial Bld., 555 Canton Rd., KLN 電話:2398 1280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gor-Audio-824433464622...
隔離開關斷路器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一部曲
https://youtu.be/mTjW2rpqsFs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二部曲
https://youtu.be/tVEd5H_GB9M
我們走過 新冠防疫全紀錄 三部曲
https://youtu.be/j_SupKkY5RQ
七月十號開始決定拍攝關於疫情的紀錄影片,在我們家主任希望我和燾子幫忙拯救一部院方的影片之前,其實就陸陸續續自己有做一些影像紀錄、收集素材。
拍攝紀錄影片的原因很簡單:
ㄧ是我本來就是個紀錄狂,從家裡堆放自助旅行十九年來、手寫超過兩百萬字的旅行日記,就可見一番。
二是疫情爆發後,受到十七年前抗煞的師長們,紛紛秀出當年珍貴值班照片的啟發,假使二十年後下一個奇怪感染症疫情爆發時,
才有東西可以秀出來(喂)。
三是不能出國,加一加百萬攝影器們材閒置在家裡的防潮箱,還有自己的攝影能力閒置久了會退步,不能拍極光、動物,正巧是個機緣,拍攝我過去三分之一人生從事、卻鮮少有紀錄的醫院生活。
此紀錄片的目的有幾個:
一是讓自己老了以後,還能回憶起這些曾經發生過既瑣碎卻能拼出一個人類歷史上重要事件的片段。
二是讓平日一起工作的院內同事,能夠和我一樣,透過紀錄影片才知道醫院內其他科部原來防疫期間如何運作的樣貌。
三是讓民眾了解疫情期間,在醫療前線的人員到底在忙什麼、做什麼,中央記者會發布政策,前線的醫療院所要執行,必須跟著臨時做從大到小各種應變。
此紀錄影片,是以一個真實在前線執行醫療工作的視角,對,我本人,一名急診醫師,所拍攝。尤其,其中拍攝新冠確診病患們的幾個橋段,是我結束十二小時急診白班的值班工作後,繼續留下,穿著全身裝備,除了拍攝之外,也同時在照護病患,我想這是比任何攝影團隊還能極度貼近真實情感與視角的紀錄影像。
令我自己印象非常深刻的是,當天拍攝完,脫除已經濕透的防護衣,凌晨一點在醫院休息室沖澡除污,內心一直有股說不上來的五味雜陳,一則是當時尚未施打疫苗的我,或多或少還是擔心防護裝備潮濕(下大雨天)會影響防護效果的恐懼感,一則是有股強烈的熟悉感,後來才終於想起,那股熟悉感來自於當天拍攝的狀態。
高溫潮濕悶熱的雨天,在沒有空調的隔離貨櫃進出,穿著兔寶寶裝、隔離衣,兩層防護面罩和眼鏡又濕又起霧,用戴著兩層手套拿的iphone跟拍,簡直就像之前帶著潛水面鏡跳下水去拍攝大翅鯨、虎鯨一樣,慌亂之中面鏡起霧,看不清楚,只能憑感覺的盲拍,事後再檢查看自己到底拍了什麼東西。
不過如果可以選擇,我還是比較希望是去拍原訂2021年四月的冰潛貝加爾湖湖豹寶寶,而不是在醫院戶外潛水拍照。
此紀錄影片,避免影片過於冗長,因此我刻意捨去那些戴N95臉上的壓痕照、穿隔離衣的濕身照,希望能呈現非一線急重症人員能踏入的管制動線與加護病房的影像,呈現平常臨床醫療人員不會踏入的檢驗科實驗室畫面。身為一線醫療人員,紀錄影片裡頭所呈現的每個環節,是按照平日上班訓練出來的醫療專業邏輯來剪接,環環相扣。(自己就是自己的醫療紀錄片顧問。)
旁白,則又是另一個美麗的錯誤。
今年五月中社區感染疫情剛爆發,拿出去年就已經購置準備的3M P100防毒面具來用,因為戴P100說話要非常大聲,戴半天喉嚨就痛三天,於是後來上網想買搭配使用的隨身麥克風擴音器,網路購物逛了兩天,最後隨身擴音器沒買,結果倒是從美國雅馬遜買了整組Rode最新的高階麥克風XD,然後我的聲優魂開關又被重新打開了。
攝影器材:
Canon 1D MII + Canon 24-70mm F2.8 , Sigma 70-200mm F2.8
Sony RX0+ Shift Cam, iPhone XR, iPhone 12, 空拍 Movic pro II, 縮時 Brinno
本來想要標題自己設計,後來發現內建字型還蠻好看的,就決定偷懶了。
紀錄片的完成,最最感謝阿長的大力相助,接受我不斷地騷擾,確認字幕上描述其他單位的內容是正確的,幫我聯繫去其他單位拍攝,還有疫苗注射畫面的拍攝,而且還幫我拍到打疫苗的正妹和帥哥XD
這算是人生第一次用Premiere剪接影片,以前的旅遊影片都是Moviemaker和iMovie剪的,以前有幾次想要學習改用Premiere剪,
但是因為介面不熟,之前往往瞬間偷懶逃回iMovie。
然後經過這一個月,我現在已經非常熟練上高斯模糊的馬賽克了,誰料到人生第一部用Premiere剪的片,要打碼賽克,碼到天荒地老,半數的畫面有病人、病歷號、路人家屬、手圈上有個資、連加護病房地上的垃圾袋上都大大地寫著病人的名字,就是另外一種手工細活的概念,我記得我大概剪到三分之二時候,渲染的畫面是兩萬五千多幀,後來就不渲染了,渲染了還是一樣卡卡的很慢Orz
扣掉拍攝的日子,光剪接超過250個工時,疫情後其實平常醫療的工作已經是加班,七月中我有休假十二天,其中九天,每天大概凌晨四點~五點睡,八點被call醒線上會議,然後會議結束起來剪片,下午或傍晚會睡個半小時到一小時,起來繼續剪片,一整天剪十六到十八小時,最後一天家裡沒食物了,也懶得出門,繼續剪片(是有多愛剪),我自己都想到原來成語廢寢忘食是真的。
隔離開關斷路器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本文延續前篇效能校正的經驗談,上篇文章探討了關於應用程式本身可以最佳化的部分,包含了應用程式以及框架兩個部分。本篇文章將繼續剩下最佳化步驟的探討。
Speculative Execution Mitigations
接下來探討這個最佳化步驟對於效能有顯著的提升,但是本身卻是一個非常具有爭議性的步驟,因為其涉及到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問題。
如果大家對前幾年非常著名的安全性漏洞 Spectre/Meltdown 還有印象的話,本次這個最佳化要做的就是關閉這類型安全性漏洞的處理方法。
標題的名稱 Speculative Execution Migitations 主要跟這漏洞的執行概念與 Pipeline 有關,有興趣理解這兩種漏洞的可以自行研究。
作者提到,大部分情況下這類型的防護能力都應該打開,不應該關閉。不過作者認為開關與否應該是一個可以討論的空間,特別是如果已經確認某些特別情境下,關閉防護能力帶來的效能如果更好,其實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方向。
舉例來說,假設今天你運行了基於 Linux 使用者權限控管與 namespaces 等機制來建立安全防護的多使用者系統,那這類型的防護能力就不能關閉,必須要打開來防護確保整體的 Security Boundary 是完整的。 但是如果今天透過 AWS EC2 運行一個單純的 API Server,假設整個機器不會運行任何不被信任的程式碼,同時使用 AWS Nitro Enclaves 來保護任何的機密資訊,那這種情況下是否有機會可以關閉這類型的檢查?
作者根據 AWS 對於安全性的一系列說明認為 AWS 本身針對記憶體的部分有很強烈的保護,包含使用者之間沒有辦法存取 Hyperviosr 或是彼此 instance 的 Memory。
總之針對這個議題,有很多的空間去討論是否要關閉,以下就單純針對關閉防護能力帶來的效能提升。
作者總共關閉針對四種攻擊相關的處理能力,分別是
Spectre V1 + SWAPGS
Spectre V2
Spectre V3/Meltdown
MDS/Zombieload, TSX Anynchronous Abort
與此同時也保留剩下四個,如 iTLB multihit, SRBDS 等
這種設定下,整體的運作效能再次提升了 28% 左右,從 347k req/s 提升到 446k req/s。
註: 任何安全性的問題都不要盲從亂遵循,都一定要評估判斷過
Syscall Auditing/Blocking
大部分的情況下,Linux/Docker 處理關於系統呼叫 Auditing/Blocking 兩方面所帶來的效能影響幾乎微乎其微,不過當系統每秒執行數百萬個系統呼叫時,這些額外的效能負擔則不能忽視,如果仔細觀看前述的火焰圖的話就會發線 audit/seccomp 等數量也不少。
Linux Kernel Audit 子系統提供了一個機制來收集與紀錄任何跟安全性有關的事件,譬如存取敏感的機密檔案或是呼叫系統呼叫。透過這些內容可以幫助使用者去除錯任何不被預期的行為。
Audit 子系統於 Amazon Linux2 的環境下預設是開啟,但是本身並沒有被設定會去紀錄系統呼叫的資訊。
即使 Audit 子系統沒有真的去紀錄系統呼叫的資訊,該子系統還是會對每次的系統呼叫產生一點點的額外處理,所以作者透過 auditctl -a never,task 這個方式來將整體關閉。
註: 根據 Redhat bugzilla issue #1117953, Fedora 預設是關閉這個行為的
Docker/Container 透過一連串 Linux Kernel 的機制來隔離與控管 Container 的執行權限,譬如 namespace, Linux capabilities., cgroups 以及 seccomp。
Seccomp 則是用來限制這些 Container 能夠執行的系統呼叫類型
大部分的容器化應用程式即使沒有開啟 Seccomp 都能夠順利的執行,執行 docker 的時候可以透過 --security-opt seccomp=unconfined 這些參數告訴系統運行 Container 的時候不要套用任何 seccomp 的 profile.
將這兩個機制關閉後,系統帶來的效能提升了 11%,從 446k req/s 提升到 495k req/s。
從火焰圖來看,關閉這兩個設定後,syscall_trace_enter 以及 syscall_slow_exit_work 這兩個系統呼叫也從火焰圖中消失,此外作者發現 Amazon Linux2 預設似乎沒有啟動 Apparmor 的防護,因為不論有沒有關閉效能都沒有特別影響。
Disabling iptables/netfilter
再來的最佳化則是跟網路有關,大名鼎鼎的 netfilter 子系統,其中非常著名的應用 iptables 可以提供如防火牆與 NAT 相關功能。根據前述的火焰圖可以觀察到,netfilter 的進入 function nf_hook_slow 佔據了大概 18% 的時間。
將 iptables 關閉相較於安全性來說比較沒有爭議,反而是功能面會不會有應用程式因為 iptables 關閉而不能使用。預設情況下 docker 會透過 iptables 來執行 SNAT與 DNAT(有-p的話)。
作者認為現在環境大部分都將 Firewall 的功能移到外部 Cloud 來處理,譬如 AWS Security Group 了,所以 Firewall 的需求已經減少,至於 SNAT/DNAT 這類型的處理可以讓容器與節點共享網路來處理,也就是運行的時候給予 “–network=host” 的模式來避免需要 SNAT/DNAT 的情境。
作者透過修改腳本讓開機不會去預設載入相關的 Kernel Module 來達到移除的效果,測試起來整體的效能提升了 22%,從 495k req/s 提升到 603k req/s
註: 這個議題需要想清楚是否真的不需要,否則可能很多應用都會壞掉
作者還特別測試了一下如果使用 iptables 的下一代框架 nftables 的效能,發現 nftables 的效能好非常多。載入 nftables 的kernel module 並且沒有規則的情況下,效能幾乎不被影響(iptables 則相反,沒有規則也是會影響速度)。作者認為採用 nftables 似乎是個更好的選擇,能夠有效能的提升同時也保有能力的處理。
不過 nftables 的支援相較於 iptables 來說還是比較差,不論是從 OS 本身的支援到相關第三方工具的支援都還沒有這麼完善。就作者目前的認知, Debian 10, Fedora 32 以及 RHEL 8 都已經轉換到使用 nftables 做為預設的處理機制,同時使用 iptables-nft 這一個中介層的轉換者,讓所有 user-space 的規則都會偷偷的轉換為底層的 nftables。
Ubuntu 似乎要到 20.04/20.10 的正式版本才有嘗試轉移到的動作,而 Amazon Linux 2 依然使用 iptables 來處理封包。
下篇文章會繼續從剩下的五個最佳化策略繼續介紹
https://talawah.io/blog/extreme-http-performance-tuning-one-point-two-million/
隔離開關斷路器 在 Hi Fi 發燒台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預約試聽:Vigor Audio
地址:2/F & 4/F B, Gemfair Commercial Bld., 555 Canton Rd., KLN
電話:2398 1280
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Vigor-Audio-824433464622508
日本IZUMI DENKI CT-0.2 及 CT-0.2II 兩款 R-Core 型隔離牛規格:
CT-0.2兩位美式輸出隔離變壓器
特製 R-Core 型隔離變壓器
輸出功率 200W
輸入電壓 220V
輸出電壓 220V
Furutech FI-06 NCF (R) IEC 輸入插座
Furutech GTX-D NCF (R) 雙位美式輸出插座
Furutech 104-D 碳纖插座面板
採用防止保險絲劣化音質的斷路開關
附釘腳連底墊
體積不連釘腳底墊 (W/H/D) 102x192x196mm
重量不連釘腳底墊 5.4kg
定價:HK$21,800 (VA版本)
CT-0.2II兩位美式輸出隔離變壓器
特製 R-Core 型隔離變壓器
輸出功率 200W (器材使用最大耗電量)
輸入電壓 220V
輸出電壓 220V
Furutech FI-06 NCF (R) IEC 輸入插座
Furutech FPX (R) 雙位美式輸出插座
採用防止保險絲劣化音質的斷路開關
體積 (W/H/D) 190x108x27mm
重量 4.0kg
定價:HK$9,980
產品網頁:
http://allion.jp/powerproducts.html
最後三段音樂比較用與不用CT-0.2,在現場親身感覺,用了之後女聲密度感明顯好得多,聲音厚實得來清晰度也很好。至於交響樂這段,用了電源處理,高,低伸延更好,而我在YouTube上經音響播放,高頻差距也有明顯分別,場面更闊大,還有樂團條理更好。
-----------------------------------
Hi Fi 發燒圈 website: (影音資訊)
http://www.hifi388.com/
Facebook Hi Fi 發燒圈專頁:(音響器材資料和唱片介紹) https://www.facebook.com/Hi-Fi-%E7%99%BC%E7%87%92%E5%9C%88%E5%B0%88%E9%A0%81Hi-Fi-Circle-544738602607068
另設Facebook群組Hi Fi 發燒圈,歡迎加入:(歡迎大家發言和討論音響、音樂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454356881290493
新設MeWe Hi Fi發燒圈群組,歡迎大家在此分享、發言:
https://mewe.com/group/5ffe6ff1705f6718d0b87c90
********************
本片拍攝相機:https://amzn.to/3aLvGSq
本片錄音器材:https://amzn.to/38FJJHV
本片拍攝LED燈:https://amzn.to/38zAo4o
音響器材相位測量器:https://amzn.to/2wNwMOO
專業拍攝,歡迎查詢:
Tel: 0852 27562122
Whatsapp: 94573049
e-mail: info@nsihk.com
微訊:PtrickLee388
隔離開關斷路器 在 music-union.com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粵語YouTuber #音響 #HiFi
Inakustik Referenz AC-3500P電源處理器
來源:www.newwellwick.com
發燒友多年來一直在尋找靚聲從何而來這個答案。事實上,物理條件對於音響系統的音質影響很大,電源狀態便是其中一個關鍵因素。特別是數碼設備和開關式電源導致電力系統產生嚴重失真,聲音被覆蓋在一層霧氣中。在現實世界中,這類影響聲音的產品數量正在不斷增加。
話說理想的230V/50Hz交流市電波形是平滑的,但實際上因電流雜信呈現鋸齒狀。另一方面,發燒友一般不會自行裝設發電機,故此大多數音響設備幾乎在重負荷下從電網取電,這意味著聲音從電源插座或電箱開始,情況欠佳。此之所以,電源處理器必須要能為音響設備過濾掉供電的干擾。
傳統的濾波器是出名的動態「消耗器」,對於串聯電路尤其如此,其插入饋線的電感器肯定會增加過渡電阻,並妨礙動態脈衝電流。為此Inakustik設計出一款高頻濾波電源處理器,把雜信消除,效果顯著,而同時不減弱強大動態。此Referenz AC-3500P電源處理器能可靠地抑制來自電源的所有不需要的干擾。此主動式電力分配器是為一個高效能的並行式濾波器,帶出電源和連接音響系統本身的干擾,而不會限制電力(工作電流最大值:16 A)。其內置浪湧抑制器可保護音響設備免受電壓出現峰值時的負面影響。
Referenz AC-3500P內設減震的副底座,把濾波器元件隔離,減少由50 Hz電網頻率引起的機械振動,影響聲音。其星形分佈拓撲確保了所有連接器材得到相等的供電。後面板上有六個高品質電源插座。至於那中央放置的大電流電源插座(IEC C20)便於更換各種長度的電源線。您可以使用前面板上的電源鍵方便地打開和關閉所有電源插座。最後,那位於前面板底部的LED燈顯示當前的工作狀態:白色表示待機模式;藍色表示此電源處理器已準備好進入工作狀態。
•高效的集中式並行濾波器
•阻尼機箱
•均衡配電
•高級插座
•大電流電源插口(IEC C20)
•過壓保護
•全極斷開
•金屬外殼
•6個輸出插座
•電源插座:IEC C20插座
•電源電壓:230 V AC,50-60 Hz
•工作電流(最大值):16 A
•輸入功率(最大):3,680瓦(230 VAC,16 A)
•產品尺寸(寬 × 深 × 高):450 × 370 × 160毫米
•重量:約12.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