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整理民進黨歷來批評國民黨的言論,對照今天它自己的種種作為,也將是一面精彩的照妖鏡。第一張雙面臉,就是柯總召。>
柯建銘有兩個,或許他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歷史會記得。
二○一四年立院對馬總統所提監委名單投票,藍委雖占多數,卻將廿九位提名者刷掉十一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大悅,稱這是國會史上「正義的一天」,宣告國會自主時代來臨,為人事案投票立下「不亮票、不監票」的典範。
六年後的今天,柯建銘仍是民進黨團總召,但綠委對蔡總統提名的監委不僅完全遵從黨意,更在圈完票後逐一亮票讓柯建銘「檢查」,才投入票匭。如果六年前的自主投票是國會史上「正義的一天」,那麼綠委在柯建銘監票下一致支持陳菊,算不算國會史上失智及不義的一天?
民進黨完全執政後,蔡政府想要通過的案子,沒有一次不在立院如推土機般輾過一切異議。當年口口聲聲「國會自主」的柯建銘,如今掛在嘴上的,只剩下香菸。就像民進黨過去一直主張「陪審制」,最近通過的卻是「參審制」,柯建銘還大剌剌說,當年提陪審只是為了杯葛國民黨的「觀審制」。對柯建銘而言,髮夾彎就像呼吸一樣容易!
聯合報黑白集╱柯建銘打臉自己
https://udn.com/news/story/7338/4729306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黃國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1. 我曾多次提醒司法院,政策推動必須開大門走大路、別搞黑箱操作。2011年馬政府執意推動「觀審制」,當時的司法院組成委員會時,對外昭告「沒有既定立場」。然而,委員會都還未作成結論,媒體已大篇幅報導「觀審制」的具體內容,根本是「先射箭、再畫靶」。 離譜的是,2017年司法院推動「參審制」,再度進行...
陪審制 參 審制 觀審制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黑白集
柯建銘打臉自己
柯建銘有兩個,或許他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但歷史會記得。
二○一四年立院對馬總統所提監委名單投票,藍委雖占多數,卻將廿九位提名者刷掉十一人。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大悅,稱這是國會史上「正義的一天」,宣告國會自主時代來臨,為人事案投票立下「不亮票、不監票」的典範。
六年後的今天,柯建銘仍是民進黨團總召,但綠委對蔡總統提名的監委不僅完全遵從黨意,更在圈完票後逐一亮票讓柯建銘「檢查」,才投入票匭。如果六年前的自主投票是國會史上「正義的一天」,那麼綠委在柯建銘監票下一致支持陳菊,算不算國會史上失智及不義的一天?
民進黨完全執政後,蔡政府想要通過的案子,沒有一次不在立院如推土機般輾過一切異議。當年口口聲聲「國會自主」的柯建銘,如今掛在嘴上的,只剩下香菸。就像民進黨過去一直主張「陪審制」,最近通過的卻是「參審制」,柯建銘還大剌剌說,當年提陪審只是為了杯葛國民黨的「觀審制」。對柯建銘而言,髮夾彎就像呼吸一樣容易!
前幾年,大陸曾將抗戰時期中共「新華日報」社論結集,名為《歷史的先聲》。不料書一出就被查禁,因為當年共黨批評國民政府的言論,每一項都適於批評當今的人民共和國。同樣的,如果整理民進黨歷來批評國民黨的言論,對照今天它自己的種種作為,也將是一面精彩的照妖鏡。第一張雙面臉,就是柯總召。
陪審制 參 審制 觀審制 在 邱顯智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針對法案據實討論,莫讓「柯」學凌駕理性】
民進黨黨團總召柯建銘先生,昨日發表【司法改革不是少數人鬥爭的工具 在野黨不該成為幫凶】一文,直稱時力版本的陪審制有所錯誤,包括未回答如何解決僵局陪審團(hung jury)、最低本刑三年以上就適用陪審制是世界獨創、僵局陪審團的狀況將會使被告無罪釋放、引入訴因制度故以傷害罪起訴後,縱使發現有殺人故意,亦必須判處被告無罪云云。
柯總召的言論令人相當詫異。除了欠缺基本法律概念,曲解陪審法制之外,更讓人覺得,柯建銘對於自己在2015年領銜提案之「國民參與刑事審判法草案」(內容採取陪審團評議之陪審制),非常不熟悉。
為了避免讓大家對陪審制產生根本誤解,即使法案過了,我們還是要一一駁斥柯建銘的謬誤。未來,我們也會開啟 #柯學小教室 系列,即時回應柯總召各種似是而非的怪談。
1⃣ 如何解決僵局陪審團(Hung Jury)?
所謂的僵局陪審團,指的是陪審團無法依據陪審法的規定達成決議。而所謂的無法達成決議,除了「達成有罪的決議」之外,也包括「達成無罪的決議」。這時候的處理方式,時代力量的法條草案規定得很清楚了:
「(第一項)陪審團無法依前條規定作成評決者,應由陪審團主席報告審判長,由審判長裁定命陪審團續行討論或宣告陪審團無法達成評決。(第二項)審判長宣告陪審團無法達成評決者,應於公開法庭為之,並即時裁定解任全體陪審員。(第三項)檢察官於前項宣告後三十日內,得以書面聲請重新踐行陪審員選任程序,更新審判程序。(第四項)檢察官未依前項規定提出聲請者,視為撤回起訴。」
換句話說,該次無法達成評決的陪審團,會被全體解任,並由檢察官在三十日內,聲請再次重新選任陪審員。
這個部分和柯總召2015年的提案第57條,幾乎完全一致(除了第一項的「陪審團無法依前條規定」或「陪審團無法依前條『第一項』規定」的些微差異)。因為重新選任陪審團,就是典型陪審制處理Hung Jury的方式。
另外補充一下,陪審團不是一聽審完就投票,而是會在評議室裡面,互相討論、辯證,最後達成共識。在這個階段中,多數要拿出理由說服少數,少數也會指出疑點,促使多數思考見解是否妥當。
如同尤伯祥律師所言:人民參與審判有助於民主深化,因為人民在審判的過程裡會學到兩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少數雖然要服從多數,但是多數要尊重少數,在那個評議的過程裡,由於要採取重度多數決或是一致決,所以少數的聲音一定會被聽到,如果不能夠說服少數,可能這個一致決或重度多數決就不能夠形成。也就是因為這樣,所以審議式民主的精神能夠透過人民參與審判慢慢的深化到民主生活裡,#這樣我們的民主不會淪為多數暴力。
👉解任舊陪審團,由檢察官聲請再次選任陪審團
2⃣ 最低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就適用陪審制,是世界獨創?
這句來自平行時空的說法非常幽默。
首先,美國只要最重本刑逾六個月以上有期徒性的犯罪,被告就有選擇陪審團審判的憲法上權利。
其次,今日之柯別忘了昨日之柯,柯總召2015年的提案,同樣是以最低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也就是刑事訴訟法第31條所規定的強制辯護案件)作為標準。
👉 美國最重本刑六個月以上就可以用,柯總召的草案也是三年以上
3⃣ 僵局陪審團的狀況將會使被告無罪釋放?
首先,如前所述,沒有辦法一致決,除了沒有辦法一致的有罪,也包括沒有辦法一致的無罪。只要一個陪審員認為有罪,那就不會直接無罪釋放。
其次,Hung Jury的法律效果並沒有當然撤銷羈押,因為這個案件還是會繼續審理,除非檢察官不願意繼續告,沒有在30天內重新聲請踐行陪審員選任程序,導致視為撤回起訴。
👉 僵局陪審團不等於無罪,更不會立即釋放
4⃣ 引入訴因制度故以傷害罪起訴後,縱使發現有殺人故意,亦必須判處被告無罪
第一,刑法第277條第1項的傷害罪,法定刑是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根本不是「最輕本刑三年以上有期徒刑」之罪,不會適用陪審制。
第二,讓我們引用一下時代力量修正動議第43條第4項到第7項的規定:「(第4項)第一項起訴書,應記載下列事項:一、被告之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身分證明文件編號、住所或居所或其他足資辨別之特徵。二、犯罪事實。三、所犯法條。(第5項)前項第二款之犯罪事實,以載明日、時、處所及方法特定之,並不得引用足使陪審員產生預斷之虞之書類或其他物件之內容。(第6項)第四項第三款所犯法條得同時記載罪名。法條記載錯誤,如無害於被告防禦權之行使者,不影響起訴之效力。(第7項)檢察官得就其主張構成犯罪之特定事實或所犯法條,為預備或擇一記載,但以基礎事實共通且無害於被告防禦權之行使為限。」
依據草案,檢察官可以就其主張構成犯罪之特定事實或所犯法條,為預備或擇一記載。覺得有可能審理結果歪向不同犯罪?請做好預備之記載。
另外,再和柯總召法普一下。就算是傳統的刑事訴訟案件,也不是法官想變更法條就可以變更法條,還必須要在與起訴的犯罪事實具有同一性的範圍內,才可以變更。因此,「檢察官先進行預備或擇一之記載」和「法官嗣後變更起訴法條」,差異其實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最後,或許有人會疑惑,如果被起訴殺人,結果最後認定是傷害,那被告會被無罪釋放嗎?這涉及一個刑法的ABC。殺人和傷害的犯意,都是對人身生命、身體法益的侵害,只是犯意高低的問題,還是可以構成傷害罪。縱使是在美國,依據聯邦刑事規則的規定,第31條(c)、(1)的規定:“ (c) Lesser Offense or Attempt. A defendant may be found guilty of any of the following: (1) an offense necessarily included in the offense charged”,因為傷害的犯意必然包括於殺人的犯意之中,被告還是會被判較輕的傷害罪。
或許柯總召會疑惑:那如果發現完全不一樣的犯罪事實或法條的話怎麼辦?這個部分現行實務上其實不少見,處理方式也很簡單,那就是不在檢察官起訴的範圍內,法院也依據不告不理原則,不得審理。但這不代表被告沒事了。檢察官可以隨時啟動偵查程序,並再為起訴的處分。
👉 檢察官得就其主張構成犯罪之特定事實或所犯法條,為預備或擇一之記載
👉被告仍會構成輕罪,不會無罪
最後,我要呼籲柯總召,如果要討論法律,務必依據法案內容據實討論,不要讓政治凌駕理性。
更重要的是,在提出法案以前,更要先理解自己提出的法案內容。而不是單純為反對而反對(為反對觀審制而支持陪審制),才是負責任的立法委員,應該有的態度。
#柯學小教室
(圖片來源:柯建銘臉書)
陪審制 參 審制 觀審制 在 黃國昌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1. 我曾多次提醒司法院,政策推動必須開大門走大路、別搞黑箱操作。2011年馬政府執意推動「觀審制」,當時的司法院組成委員會時,對外昭告「沒有既定立場」。然而,委員會都還未作成結論,媒體已大篇幅報導「觀審制」的具體內容,根本是「先射箭、再畫靶」。
離譜的是,2017年司法院推動「參審制」,再度進行這種「先射箭、再畫靶」、「放消息、帶風向」的惡劣操作。
2. 關於「人民參與審判」的形式,日前有媒體報導司法院政策大轉彎,轉向陪審制。司法院馬上發聲明嚴詞否認。
我進一步詢問司法院:這是假新聞、還是司法院說謊?司法院葉麗霞副秘書長表示從未參與會議,無法回答。
3.我已多次質疑:前中央廣播電台董事長朱婉清侵占公款最後卻沒事,到底是誰在縱放貪污犯?
➡朱婉清被起訴後棄保潛逃美國,拖過十年追訴期間,法院給予「免訴」判決。請問法務部,當初是誰決定不上訴的?
➡中央廣播電台是政府出資、依法設立之公法上財團法人。請問法務部:朱婉清身為中央廣播電台的董事長,侵佔公款,是否「刑法上的公務員」?當初檢察官為何不以《貪污治罪條例》訴追?
今日已是第三度詢問法務部,沒想到法務部蔡清祥部長還是無法回答。我進一步要求部長承諾:法務部如果認為法規解釋上存有模糊空間,應立即推動修法,不能讓國家刑罰權開一個大漏洞,縱放貪污罪犯。
附註:
2019-3-18 這是假新聞、還是司法院說謊?
https://reurl.cc/Rq3Xe
2019-3-15 蘇貞昌內閣總質詢:司法改革的成效 蘇院長滿意嗎?
https://reurl.cc/4rVp3
2019-3-7 請問法務部:誰放了朱婉清?
https://reurl.cc/80mzj
2017-8-14 推動司改,可以不要和馬政府一樣墮落嗎?
https://reurl.cc/Vzb1Z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_cxaaCtMSY/hqdefault.jpg)
陪審制 參 審制 觀審制 在 參審VS. 陪審哪個能解決司法民怨? 行動法庭第66集完整版 周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從觀審到 參 審司改政策不斷變化17. ... 參 審 陪審制 增加多元聲音全民參與28. 參審制 耗費 ... 律師: 參 審?陪審?視國情需要50. 陪審制 即使有意見領袖只是一票51. ... <看更多>
陪審制 參 審制 觀審制 在 德國參審、美國陪審、日本的裁判員制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嗨,歡迎來到一分鐘法律教室。 上一次,我們提到法官在刑事審判中要做5件事情:指揮訴訟、認定事實、適用法律、決定刑度,跟說明理由。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