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動畫還是電影?,Cyber的內外寓言】
「動畫」跟「電影」兩者的界線在過去非常清晰,但隨著影視工業的演進,兩者的定義愈來愈模糊。
在東西方分別有兩個導演,他們的成就瓦解了動畫與電影間壁壘分明的牆。一個是執導【阿凡達】的詹姆斯卡麥隆,另一個是以【攻殼機動隊】聞名全世界的押井守,後者甚至說過一句話,來寓言了詹姆斯卡麥隆的成就,那句話是「所有的電影都會變成動畫」。
先來談談過去傳統動畫的幾個特性。「電影」是減法,「動畫」則是加法,電影可以拍出許多素材來做挑選,但動畫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所有的製程都是有人為的精確考量,若換句話說,真人拍攝的電影存在一些偶然性,比如說演員即興的演出,或是偶然存在的天象,但動畫存在的偶然性微乎其微,所有的場景人物的安排都是刻意的規劃,動畫師沒有動作,角色也就不會有演出。
詹姆斯卡麥隆近年製作電影的手法,習慣用動態捕捉的技術,讓演員作虛擬角色的演出,許多的事物都是在電腦裡作精確的安排與計算。押井守之所以會說所有的電影都會變成動畫,就是在描述未來的電影工業,會需要動畫這種平台,來更精確地處理為數龐大的資訊。這也讓人衍生出一些困惑,當電影裡的動畫愈來愈多,那它究竟是「動畫」還是「電影」?就如Cyberpunk題材裡時常提到的,當人身上的機械愈來愈多,那究竟是人類還是機器人?而電腦是否會取代一般的電影工作人員?
演員藉由動態捕捉技術,為虛擬角色賦予生命力,也就是說多少都還保留過去傳統電影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是電腦模擬不來的,而且直接讓演員來演,成本比動畫師一個個調動作還稍微低廉,演技的強弱都會直接反映在動態捕捉系統上,例如【猩球崛起】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最近上映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之所以不直接找真人演,就是可以在動態捕捉裡,保留人類特有的偶然性,以及機械稍微不太自然的特性,【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因為直接找史嘉蕾喬韓森來演,反而感受不太出她是改造人的特性。
我認為電影工業在電腦技術上的精進,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在「人」與「機」的結合上找尋更多的突破,這種現象無論在銀幕內的Cyberpunk的世界,或是在銀幕外的娛樂工業技術的追求,都是在做類似的事。美國女性哲學家唐娜‧哈樂葳(Donna Haraway),曾在自己發表的「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裡面提過,所謂的賽伯格精神,就是消弭二元對立的界線,來達到進化的目的,例如人與機械的融合便是,而在現實「動畫」與「電影」的結合,兩者努力削減清晰的隔閡,才為影視工業找尋到新的出路。【攻殼機動隊】裡人工智慧「魁儡師」與「草薙素子」結合,原因在於魁儡師知道自己缺乏身為人類的經驗,所以想要藉由與人類結合達到「進化」的目的。
無論是創作的行為還是創作的內容,我們都在實踐Cyber這個寓言。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生命還能有什麼突破;是電影還是動畫?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這些技術還能在創作上帶來多少可能性。
不過動畫在實驗性作品上,還是保有一些傳統的定義,例如創作的媒材跟動畫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大的關聯,例如吉卜力動畫導演高畑勳,晚期製作的兩部作品《隔壁的山田君》以及《輝耀姬物語》,都刻意保留鉛筆的線條,表現鉛筆粗糙的美感以及柔軟的動態,用媒材的特效做為說故事的手法。由日本studio 4°c創作的【惡童當街】與【Mind Game】,也展現了動畫媒材的特性,但近代傳統的日本動畫工業的作品,還是比較少看到媒材跟題材之間獨特的關聯性,在追求時效性與低廉製作的方向下,藝術性也就沒有如過往濃厚。
「阿凡達拍攝手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黑啤 BEER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阿凡達拍攝手法、九寨溝、張家界景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阿凡達拍攝手法、九寨溝、張家界景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評價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多图] 电影《阿凡达》如何拍摄失重场景- cssmagic/blog - GitHub 的評價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老爹談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是動畫還是電影?,Cyber的內外寓言】
「動畫」跟「電影」兩者的界線在過去非常清晰,但隨著影視工業的演進,兩者的定義愈來愈模糊。
在東西方分別有兩個導演,他們的成就瓦解了動畫與電影間壁壘分明的牆。一個是執導【阿凡達】的詹姆斯卡麥隆,另一個是以【攻殼機動隊】聞名全世界的押井守,後者甚至說過一句話,來寓言了詹姆斯卡麥隆的成就,那句話是「所有的電影都會變成動畫」。
先來談談過去傳統動畫的幾個特性。「電影」是減法,「動畫」則是加法,電影可以拍出許多素材來做挑選,但動畫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過程,所有的製程都是有人為的精確考量,若換句話說,真人拍攝的電影存在一些偶然性,比如說演員即興的演出,或是偶然存在的天象,但動畫存在的偶然性微乎其微,所有的場景人物的安排都是刻意的規劃,動畫師沒有動作,角色也就不會有演出。
詹姆斯卡麥隆近年製作電影的手法,習慣用動態捕捉的技術,讓演員作虛擬角色的演出,許多的事物都是在電腦裡作精確的安排與計算。押井守之所以會說所有的電影都會變成動畫,就是在描述未來的電影工業,會需要動畫這種平台,來更精確地處理為數龐大的資訊。這也讓人衍生出一些困惑,當電影裡的動畫愈來愈多,那它究竟是「動畫」還是「電影」?就如Cyberpunk題材裡時常提到的,當人身上的機械愈來愈多,那究竟是人類還是機器人?而電腦是否會取代一般的電影工作人員?
演員藉由動態捕捉技術,為虛擬角色賦予生命力,也就是說多少都還保留過去傳統電影的「偶然性」,這種「偶然性」是電腦模擬不來的,而且直接讓演員來演,成本比動畫師一個個調動作還稍微低廉,演技的強弱都會直接反映在動態捕捉系統上,例如【猩球崛起】系列就是很好的例子。最近上映的【艾莉塔:戰鬥天使】,之所以不直接找真人演,就是可以在動態捕捉裡,保留人類特有的偶然性,以及機械稍微不太自然的特性,【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因為直接找史嘉蕾喬韓森來演,反而感受不太出她是改造人的特性。
我認為電影工業在電腦技術上的精進,並不是為了取代人類,而是在「人」與「機」的結合上找尋更多的突破,這種現象無論在銀幕內的Cyberpunk的世界,或是在銀幕外的娛樂工業技術的追求,都是在做類似的事。美國女性哲學家唐娜‧哈樂葳(Donna Haraway),曾在自己發表的「賽伯格宣言」(A Cyborg Manifesto)裡面提過,所謂的賽伯格精神,就是消弭二元對立的界線,來達到進化的目的,例如人與機械的融合便是,而在現實「動畫」與「電影」的結合,兩者努力削減清晰的隔閡,才為影視工業找尋到新的出路。【攻殼機動隊】裡人工智慧「魁儡師」與「草薙素子」結合,原因在於魁儡師知道自己缺乏身為人類的經驗,所以想要藉由與人類結合達到「進化」的目的。
無論是創作的行為還是創作的內容,我們都在實踐Cyber這個寓言。是人類還是機器人?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我們的生命還能有什麼突破;是電影還是動畫?其實不是最重要的問題,而是這些技術還能在創作上帶來多少可能性。
不過動畫在實驗性作品上,還是保有一些傳統的定義,例如創作的媒材跟動畫說故事的方法有很大的關聯,例如吉卜力動畫導演高畑勳,晚期製作的兩部作品《隔壁的山田君》以及《輝耀姬物語》,都刻意保留鉛筆的線條,表現鉛筆粗糙的美感以及柔軟的動態,用媒材的特效做為說故事的手法。由日本studio 4°c創作的【惡童當街】與【Mind Game】,也展現了動畫媒材的特性,但近代傳統的日本動畫工業的作品,還是比較少看到媒材跟題材之間獨特的關聯性,在追求時效性與低廉製作的方向下,藝術性也就沒有如過往濃厚。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黑啤 BEERU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干你啤事 025 今天是大導演李安的62歲生日! 〕
各位捧由好~睽違4年,大導演 #李安 終於又要有新電影啦→《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並且以史上最新、不得不去電影院看的高技術規格手法拍攝:『3D』+『#每秒120格 的高格率』,據說能有身歷其境的感受!!嗯?你說這到底是多厲害?...一般而言是只有每秒切成24/30格唷~大導演李安總是不斷在突破自己、跨越各種題材啊啊啊啊!譬如:
↓↓
《臥虎藏龍(2000)》:將東方底蘊與西方節奏完美融合!在全世界都獲得大成功,引發武俠流行風潮!
★獲獎:奧斯卡最佳外語片、最佳攝影、最佳藝術指導、最佳音樂,金球獎最佳導演、最佳外語片...等~
《斷背山(2005)》:深刻細膩探索人靈魂深處,使同性戀議題擴大激辯,成為文化現象,並獲得票房上的肯定。
★獲獎: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電影配樂,金球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原創歌曲...等~
《少年Pi的奇幻漂流(2012)》:還記得老虎柔順飄逸的毛嗎...?連《阿凡達》導演詹姆斯·卡麥隆也說:「《少年Pi的奇幻漂流》超越3D電影刻板印象,創下新旅程碑!」
★獲獎: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原創音樂,金球獎最佳配樂...等~
甚至小行星64291還以他名字命名為「64291 Anglee」表彰他在電影界的貢獻呢!
-
最近大導演李安的 #25歲履歷 也是吵吵沸沸揚揚,李安曾說:「我沒有發現我的電影,而是我的電影找到了我。」找到人生志趣與堅持真的非常重要!
譬如我黑啤對於香腸與啤酒真的是非常甘我啤事。嗯!!!=3
#希望有天黑啤我也能跟大導演李安合作
#大家最喜歡看哪一部呢?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阿凡達拍攝手法、九寨溝、張家界景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九寨溝、張家界景點、阿凡達線上看就來早午餐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阿凡達拍攝手法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More content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 時間都是以10年起跳,而且擅長以高預算、大製作,挑戰觀眾對新題材和拍攝手法的接受度,每次新作都創造票房奇蹟! 好期待他這次時隔13年的新作品《阿凡達2》啊~~ ... <看更多>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 阿凡達拍攝手法、九寨溝、張家界景點在PTT/mobile01評價與 ... 的推薦與評價
阿凡達拍攝手法 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提供九寨溝、張家界景點、阿凡達線上看就來早午餐推薦評價懶人包,有最完整阿凡達拍攝手法體驗分享訊息.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