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八斗子漁港】#討海人 #八斗子 #基隆
你也去過八斗子嗎?往昔的漁港與今日大有不同,
還能夠認出來嗎?
報時光經常分享老照片,
在分享之時有時難以選擇,
有些照片受損,圖像卻是令人難捨,
就如這樣的景像。
當時的記者也有旅行採訪的任務,
現在讀來真有一種開潤的文藝浪漫。
而報時光推出的第一本老報旅聞復古手帳,
收錄時代懷舊圖像,收藏未曾經歷的過去
👉連結在留言處 一起來看看
#老派旅行手帳
圖說:基隆八斗子漁港景色
來源:聯合報
日期:1980/9/23
攝影:朱立熙
歷史新聞
【1980-10-02/民生報/06版/生活新聞】
網魷魚船北海道的出航
【本報記者 翁台生.楊憲宏 旅行採訪】八斗子漁港,偶爾有小漁船爆出幾響引擎達達聲,兀自遠去。波平浪靜,上百艘大小漁船並排推擠。港灣內一艘遠洋船旁,散幾個漢子。皮膚薰黑的山地人說:「等找夠了人。我們就走。」像搭上叫客的野雞單一般,人不夠車不走。
白色動力船,有二百八十噸重。是一艘捕魷魚的船。洪阿鏢在船上守冰櫃,已有二十年遠航經驗。他說:「我們在日本北海道海域捕魷魚。」他認為捕魷魚要比其他漁獲工作輕鬆。船塢地面上堆滿漁網,細鬆的網孔,牽結梭形紅浮標,便是用來網魷魚的。
船開到漁場之後,等天黑,漁網便從船尾放下,船一邊走一邊拖,漁網延綿十海里遠,寬也有一、二十公尺。洪阿鏢說,浮標上有一個定時發報器,每三秒鐘向船橋發一回訊號,這樣船上的人才知道浮標在何處。夜晚四邊漆黑無際,偶或遇上別的船,不然便獨自漂盪,這樣過了五、六小時,等到半夜才開始起網。船左舷上有兩個絞架,起網便是靠它。兩紋架各自鉤住漁網一頭,開了電便自動捲網上來。魷魚便一隻隻插身在網縫中,只要繃住網,大力抖,便落下甲板。下一回網,洪阿鏢說:「三、五噸總有,好的時候可到八噸。」
整個甲板噴滿墨汁
白天魷魚潛在深海裡,怕上浮遭大魚吞食;入夜後才成群浮上來覓食,等艙頂兩個水銀燈亮起的時候,甲板上就一團忙亂。上網魷魚,又是掙扎又是噴墨。船上二車陳定杉說:「起網時,整個甲板像傾倒了墨汁般。」烏滑滑的甲板上忙得團團轉,有漁獲誰不高興?魷魚下了甲板必須急速冷凍。然後分盤冷藏。這種放網捕魷魚的技術是向日本人學的。陳定杉說:「過去捕魷魚都是放繩下釣,雖有自動機器作業,成績遠沒有用網好。」高雄「海利一號」鮪釣船今年初遠赴日本,在北海道的小船塢,改裝成「捕魷魚船」。
船公司為了到北海道捕魷魚,投資裝上了「衛星導航」。陳定杉說:「沒有衛星導航,進了北海道海域,真的沒路走。」沒有衛星導航的時期,陳定杉乘坐的船完全是以「天測」定航向。所謂「天測」就是靠文分儀與太陽、北極星的位置,來了解船身方位。
衛星導航代替「天測」
北海道幾乎不見陽光,天測無計可施,只有靠「衛星導航」。補魷魚用的絞架,是日本人根據經驗發展出來的漁具。兩個矮壯的鋼製品置於右舷上,實在看不出有何巧妙。「日本人很用心,捕魚也肯用頭腦。」看似簡單的漁具國內卻沒有,只能向日本進口。
當初在北海道初安裝絞架時,日本技術人員曾作模擬指導。第一回實地捕魷魚時,原來約好日本技師現場操作的,可惜國內漁業局不答應。第一回捕魷魚,情況很糟,陳定杉說,開到北海道後,就跟著日本船走,日本船在那裡下網,我們也在那裡下網,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實地求助日本船。還好,日本船還很幫忙。陳定杉說:「技術性的東西,就是要有人教,一教就會。」
國內有很多海事學校,說來很令陳定杉感慨,「課本上學了多,實際上比咱們老船長知道的少,技術性東西,不摸就不會。」日本很多海洋漁具、技術,都是海事學校畢業生,實際航海多年後,創出來的。 國內海事學校學業後,都希望跑商船,漁船鮮有人問津,即使來了,頂多待個「一航」,學點海上經驗又投商船去。
跟著日本船走
陳定杉認為,這樣下去,我們的漁業發展,不會有突破。日本人發展出什麼,我們便跟著走。也許在這幾年內,國內遠洋船會有許多技術上的改進,但說穿了,不過向日本人買新漁具而已。 溫丸市是個山地青年,剛來這艘船,他原本是「坐捕就魚船的」,兩年才能回台灣一次,他嫌久,想換船。他指指八斗子漁港內,比較中型的船說:「那種五十噸的,聽說出去只要十來天,就有紅利一萬多,很好!」可是公司不願他走,便安排他上「捕魷魚船」。
上了船六年,溫丸市有賺有賠。兩、三年前,一回在大西洋上遇風。八級大浪打走了魷魚船上所有的工具,船斜了半邊,有三個船員落海失蹤。當時船艙滿載魷魚,那日冰櫃裡也藏了一條百斤重的「大目」,溫丸市說:「『大目』凍得像冰塊,嘴尖尖,船翻動時,『大目』來回在冰櫃中亂撞,插斷了阿摩尼亞管。」結果,漁獲整個報銷。
溫丸市說:「誰要買有『阿摩尼亞』味道的漁獲?尤其是日本人。」日本人在摩利斯設有魷魚收購站,標準很嚴謹,魷魚如果附凍冰太多,日本商人會用水噴洗掉冰塊,才願意稱重。
暴風後漁船也進塢修。船開向陸地,十幾大的日子當中,冰櫃食物全不能吃,溫丸市他們只好吃「速食麵」。回到台灣,船公司給溫丸市一紙清單,由於契約上規定,船壞的話,船員也需負擔修理費用,那次回台灣,清單上的記載給溫丸市一個大打擊。他不但沒錢賺,還倒欠公司五萬塊錢。 溫丸市說:「其實我也看不懂上面寫什麼,我是國民『大學』未畢業生,字看不全懂,反正欠五萬塊就是了。」
跑船人憂鬱的音調 斜陽夕照八斗子
漁港黃昏有絲冷意。一個騎摩托車來的人與幾名船員吆喝起來,催促他們交照片辦出海手續。他們只是擺擺手說:「找船長。」那人急了,拉嗓說:「明天一早就要辦,你們還缺照片。」皮膚褐黑的船員攤攤手;騎摩托車來的人無奈,猛踩起動器走了,還啐了一口:「番仔,走不成是你們的事。」 溫丸市與他的同伴,晾舖漁網為床,躺地唱歌,是山地人獨特憂鬱的曲調,「在海上也唱歌嗎?」溫丸市露齒嘻笑,「那自然。」
這回以後,還要再出海嗎?「不知道,從小只學討海,不會別的出息。」一部福特「水星」進口車,無聲息的停在白色船旁,下來了一個背大行李的黑漢子,又是山地人。開車送他來的想必是船東,又找來一個「走船的」。簇新的八斗子漁港,浮盪好些漁船,尾板上漆上的船名,盡是昌、福、盛、永、裕、廣、利,名字無非討個吉利、豐收、大滿載。
大海中尋財,便靠「運氣」賞口飯吃。馬上就要出海,溫丸市的希望是船好去,好回,圖點紅利。好安心當兵去。畢竟都要成家了,那還能沒半點積蓄?「海利一號」艙頂上架滿各種無線電接收設備與導航器材,狹窄的船艙內,開關機座旁嵌著媽祖的神輿,小香爐插滿了烏檀香,紅色對聯已給鹹溼海風浸淡;「一帆風順,滿載而歸」的字樣,依稀可見。
快樂的出航?
這艘國內第一艘改裝網魷魚船上次首度出海撈了一百八十噸魷魚,每公斤賣得新台幣五十多元,扣除油料等作業成本,獲利還算可觀。開放不久的八斗子新港,小型動力漁船進進出出,激起海潮盪得「海利一號」纜繩吱吱響,陳定杉倚在船舷,舉起望遠鏡盯著深澳火力發電廠方向景物,若有所思;海風輕拂吊掛在甲板上的換洗衣物,浮盪著一份出航前的悠閒氣氛。 甲板上一百多塊長木板都編了號,陳定杉放下望遠鏡,指指裹著橘黃色塑膠布的收網機說:「等這些機器開動,甲板上木板翻動,攪得天翻地覆,到那個時候可真是『無日無夜』。」 低沉語調似乎對那北海道海域翻騰的日子,恐懼另有期待。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910的網紅雷根 Reg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正虎豹騎 Tiger Knight 百將戰DLC剛剛有購買按鈕啦! $52蚊! 更新內容: 模式 全新模式:百將戰(通過DLC購買開啟) 百名三國上將,為了爭奪最強武將之名而展開的實戰演練! 超大型的真實地圖,錯落分佈著城鎮或村落。將軍們可通過風箏選擇降落地點,搜尋趁手的武器、防具和補給道具,應...
「阿冷山地圖」的推薦目錄: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報時光UDNtim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雷根 Reg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記錄] 天蠍迎新:阿冷白郎- 看板MountainClub 的評價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谷關第八雄阿冷山好走嗎? 下山竟然走錯路... 離線地圖很重要 的評價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谷關第八雄| 阿冷山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登山通報站| 南投國姓-阿冷山南稜線(南阿冷山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白毛山地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阿冷山地圖 在 白毛山地圖2023-在Facebook/IG/Youtube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阿冷山地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EP61照片補充:關於阿拉斯加地震,阿留申群島的火山地景與自然生態
記得前幾天才跟大家回顧阿拉斯加位於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上的位置,誰知道才沒過幾天,就真的發生大地震啦 😱
這次的震央位在安克拉治西南邊800公里的海域,芮氏規模8.2,距離多數聚落非常遙遠,因此並沒有造成大太影響,除了少數靠海的城鎮有發布海嘯警報,但並沒有造成任何災情,在安克拉治(震度2級)幾乎沒有感覺,連我都是看了新聞才知道有地震的 😂 過去一天來收到了非常多朋友的私訊和留言關心,在這裡衷心感謝大家~ 😭😭😭
這次地震受到的關注度很高,主要是因為它已經是過去幾十年來的最大規模,而前一次正是造成131人喪生的1964年阿拉斯加地震(規模9.2)。該次地震與後續的海嘯造成嚴重損失,有些聚落幾乎全毀,是阿拉斯加歷史上非常重要的事件;不過在那之後,阿拉斯加的地震防護措施提升非常多,也有完善的應變計劃,整個州比起當年來說已經變得堅韌不少。
話說回來,也就是因為有如此旺盛的地層活動,才創造出阿留申群島豐富而壯麗的地景!因此這次的圖片分享,就讓我們來看看被火山活動加上各種自然營力塑造的阿留申地景和生態吧~!
1. 前往埃達克島路上見到的Isanotski Volcano,海拔2,471公尺,位在Unimak島上。阿留申群島的火山屬於層狀火山(Stratovolcano),由黏著度較高的岩漿層層疊上,形成極度霸氣、不可一世的圓錐山體,頂上終年積雪,是群島中辨識度最高的地標。不過也因為這裡天氣詭譎,想要見到完整的山頭真的得看運氣。
2. Loran Station附近號稱全島最美秘境的海灣,以及背後全島最高峰 Mt Moffett 火山(高1196公尺)。Mt Moffett山頂大多時間雲霧縹緲,在我停留的四天期間從來沒有現身過,整個神聖不可侵犯的感覺(但據說少數訪客有攻頂過)。
3. 羽扇豆(Lupine),因為鍾肇政小說以及衍生電影歌曲的影響,在華人世界裡以「魯冰花」之名廣為人知。在阿拉斯加屬於原生種,生命力非常強,尤其能在沙地上生長,因此在埃達克島上到處都能見到,也為逐漸凋零成廢墟的島上海軍宿舍區(背景)增添一些柔美。
4. 另一個地點看到的魯冰花,真的是不管在什麼地方都可以當攝影作品的前景使用!
5. Kuluk Bay(前景),島上主要的設施都位於此區,擁有(天氣好的時候)優美的沙灘,往北延伸則轉為沿岸,一路到島上北端的Clam Lagoon與Mt. Adagdak。
6. 白頭海鵰(Bald Eagle,學名Haliaeetus leucocephalus)不只在埃達克島上常見,在美國的國徽、鈔票與文宣品上也都能見到,號稱是美國的「國鳥」。埃達克島上的白頭海鵰們,可以說是資源利用的專家,不但常常守在溪流出口等待又大又肥的鮭魚出現,還會撿拾海豹們沒吃完的蛤蜊。
7. 從Loran Station(右側)看島上第一高峰Mt Moffett,照片中的貨車是民宿老闆帶我逛島使用的交通工具,一般的小客車在崎嶇的島上很難行駛。
8. 比較典型的阿留申群島風景,山頭往往被雲霧深鎖著,陰鬱而且罕有人跡。
9. 日漸破敗的Quonset Hut,以及周圍典型的島上植被。埃達克島風大加上土壤生產力低,美軍在此種植聖誕樹之前,島上並沒有喬木生長,幾乎所有地方都是被灌木覆蓋著,林相非常單一。
10. 帝王一般的存在、阿留申群島第一高峰,Shishaldin volcano,海拔2857公尺,位在Unimak島上。記得離開那天沿路幾乎都是多雲,本來不指望能看到山頭便決定小睡一番,後來是被空服員叫醒,才得以拍下Shishaldin volcano突出於雲表之上的英姿。
【EP61 冰火齊發、臨危受命的北美最前線:阿留申群島】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第二次世界大戰 #太平洋戰爭 #山本五十六 #日軍佔領 #阿留申戰役 #海軍航空基地 #冷戰軍備競賽 #核子武器 #羽扇豆 #阿留申盾蕨 #白頭海鵰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拉斯加 #美國
阿冷山地圖 在 旅行熱炒店Podcas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P61照片補充:埃達克島上的冷戰風景
因為可以分享的圖片不少,今天先奉上這些人為建物的廢墟風景,過幾天再來補充自然風景~
1. 島上到處盛開的紫色魯冰花,以及隨處可見的警示牌。部分地區仍埋有地雷,或者有污染物殘留,直到現在軍方仍然會每年雇用大批包商到島上清理廢棄物,意外成為今日島上重要的經濟來源。
2. Quonset Hut,美國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開發出來的建築構件,以金屬製成半圓筒狀,只要安裝在地面上,就可以迅速當成軍營使用,在阿留申的惡劣天氣中還可以半埋在地下,對戰時的美軍來說非常方便。部隊撤守之後被當地居民當成度假小屋使用,在島上許多角落仍然可以見到。
3. 位在島上北部的情報單位(推測應該是今日海軍情報局 Office of Naval Intelligence 的前身),可能因為業務性質特殊,孤立於其他單位之外,彷彿是一個獨立的小宇宙,內部有自己的餐廳、電影院、體育場、郵局,甚至還有保齡球館。
4. 情報單位內部人去樓空,但許多室內用品仍然保存完好,阿留申群島惡劣的天候使得木頭不容易腐壞,即使廢棄了近30年還能感受到過去美軍駐守時的景象。
5. Bering Hill官兵休閒中心中的圖書館,借還書櫃台甚至部分書籍都還留著,1992-1993的日期見證了1994年的基地在1994年關閉的歷史,也成為封存冷戰歷史的時空膠囊。
6. Bering Hill官兵休閒中心裡的其中一間餐廳,保有美國60年代流行的軟墊皮椅樣式,而這還只是其中一間餐廳而已——同一棟建築裡還有可容納200-300人的電影院、溫水游泳池、酒吧以及便利商店,並且透過地下通道聯通十幾棟營舍。
7. Loran Station(遠距離無線電通信站)為了維持通訊設備運作而使用的巨大發電機,廢棄了30年後雖然嚴重鏽蝕,仍然不減當年壯觀的氣勢,有種宮崎駿動畫《天空之城》裡那種工業廢墟的風格。
8. 暱稱為「通往地獄的七扇大門」的軍火庫,民宿主人指出冷戰時期的核子武器便存放於此。
9. 核輻射避難所內部,右邊的垂直鐵柱可以在戰時組成床鋪,左邊應該是控制空氣流通用的操縱面板,得經過4-5道鋼門才能進入避難所,可見當時美國是多認真的為核子戰爭爆發準備。
10. 麥當勞的招牌早已拆除、門窗封閉,但仍然可以清楚見到得來速車道,以及1990年代保存至今的菜單!大家可以仔細看看菜單上的品項與價錢~
【EP61 冰火齊發、臨危受命的北美最前線:阿留申群島】
🔈 收聽節目:
Spotify Apple Google SoundOn Firstory Baabao KKBox
各大播放平台搜尋「旅行熱炒店」或至官網
#環太平洋火山地震帶 #第二次世界大戰 #太平洋戰爭 #山本五十六 #日軍佔領 #阿留申戰役 #海軍航空基地 #冷戰軍備競賽 #核子武器 #羽扇豆 #阿留申盾蕨 #白頭海鵰 #podcast #travel #播客 #音頻 #自助旅行 #中文podcast #台灣podcast #阿拉斯加 #美國
阿冷山地圖 在 雷根 Reg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更正虎豹騎 Tiger Knight 百將戰DLC剛剛有購買按鈕啦! $52蚊!
更新內容:
模式
全新模式:百將戰(通過DLC購買開啟)
百名三國上將,為了爭奪最強武將之名而展開的實戰演練!
超大型的真實地圖,錯落分佈著城鎮或村落。將軍們可通過風箏選擇降落地點,搜尋趁手的武器、防具和補給道具,應對來自其他人以及野外猛獸的威脅。而不斷縮小的安全區域將逐步加劇戰鬥頻率,最終只有百裡挑一的最強者才能淘汰眾將脫穎而出!
百將戰補給箱
百將戰補給箱可通過百將戰模式中獲得的百將點進行購買。購買後即可在百將戰的補給箱介面開啟,並隨機獲得補給箱裡其中一個物品。
每次購買百將戰補給箱所需的百將點價格會隨著購買次數的增加而上升,每週一重置為初始價格。
全新PVE史詩戰:阿萊西亞
阿萊西亞(Alesia)位於法國中部地區,是一座古代高盧人的設防聚落(Gallic oppidum)。它建於崇山之上,周圍有深谷環繞,是一個易守難攻的要塞。西元前52年9月,凱撒率領的羅馬軍隊將高盧部落聯軍圍困於此。羅馬人與數倍於己的敵人戮戰逾月,並最終迫使其投降。此役,是高盧戰爭中最後一場大規模戰鬥,也是羅馬最終征服高盧的決定性一戰。
新限時戰場—無限火力
開放時間:每日17:00至19:00。
相對于正常戰場的配置,在無限火力的戰場中,玩家擁有更快的攻擊速度、士兵技能更高的傷害,更快的冷卻時間,戰術值也將不會被消耗,同時主將、副將和士兵的血量大幅度上升,基礎傷害係數也將大幅度提高。
副將
新副將—關羽
關羽,字雲長,司隸解縣人,是東漢末期的一員名將,也是劉備勢力中最重要的軍事將領。他追隨劉備轉戰各地,立下赫赫戰功,特別是“水淹七軍”的樊城之戰,更是令其威震華夏,與張飛並稱“萬人敵”,為時人所褒美。及至去世之後,他逐漸被神化,歷朝歷代必有加封,在文學作品中也以 “五虎上將”之首而聞名於世。
新副將—高順
高順,是東漢末年的一位將領。史載其為人清廉正直又有威嚴,不喜飲酒,為呂布的心腹之一。高順屢立戰功,又曾多次進忠言于呂布,然往往並不被採納。及至呂布敗亡,高順寧死不降,最終死於曹操之手。
士兵
以下特殊士兵可通過“大廳“-”升級“-”特殊“購買。
新特殊士兵-氐人遊騎
氐人,是中國的一個古代民族。漢晉時期的氐人以農業為生,但也兼營畜牧,多聚居在中國西部到西南地區的山地。他們民風彪悍,勇敢善戰,加之其聚居地出產的優質馬匹,因此氐人的騎兵也是優秀的輕騎兵。
新特殊士兵-突將
突將,意為“突馳陷陣的戰將”,最初由荊襄地區蠻族組成。及至關羽於荊州覆滅之後,蜀漢又招募益州地區的巴賨勇士重新組建,終其一世皆為精銳部隊,其名在諸葛亮所撰《後出師表》中亦有提及。
新特殊士兵-陷陣營
陷陣營是東漢末年的一支精銳部隊,它的指揮官是呂布麾下的將領高順。陷陣營的兵員史載為七百餘人,恰好是漢代“一營”或“一校”的兵力。這支部隊裝備精良,訓練有素,擅長對於敵人的軍陣發動突擊,並往往能將之瓦解,故而得名為“陷陣營”。
裝備
新套裝:呂布套裝-奮威將軍戎裝
套裝包含:
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奮威將軍兜鍪;
收集奮威將軍戎裝達到2件及4件,將會獲得套裝屬性加成效果,使玩家在PVE戰鬥中獲得增益效果。
新裝飾系統
新裝飾將時裝區分為內搭跟外穿兩種類型,外穿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高於裝備,內搭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低於裝備,同時可穿戴時裝欄位也將增多,玩家將有更豐富的選擇搭配方式。
市場上架新時裝:摸金校尉
東漢末年,烽火三國。相傳曹操為了彌補軍資的不足,特設“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軍職,組織部曲兵丁發掘古墓以收斂財物。後世常有奇聞怪談流傳,漸成傳奇。
市場上架新道具:馬蹄跌
馬蹄鐵,又稱馬掌,是馬、牛等牲口裝釘在蹄上的鐵制蹄型物。馬蹄鐵的使用不僅保護了馬蹄,還使馬蹄更堅實地抓牢地面,對騎乘非常有益!
市場上架新裝備:能量劍II型(7日)
其他
新增中原重矛手外觀:玄甲重矛手
可通過【大廳】-【兵營】-【換膚】 購買。
玄即黑,黑色是先秦乃至漢魏時期甲胄的常見顏色。早在西漢時就有“玄甲軍”的名稱。玄甲多為黑漆皮甲或者以鐵甲髹漆,莊嚴肅穆,可用於出行儀仗,同時也有防腐防銹的實用功能。
新日常任務系統
完成每日任務將會獲得活躍值,每日、每週的活躍值到達一定階段都可以領取對應的活躍值獎勵。請各位將軍積極參與。
戰力值系統
將軍在進行常規競技戰場比試後,會獲得戰力值,戰鬥勝負會影響戰力值的增減,這是衡量將軍實力的重要標準之一!同時本次更新完成後,首次完成八場戰場匹配,將會有戰力值的獎勵。
新裝飾系統
新裝飾將時裝區分為內搭跟外穿兩種類型,外穿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高於裝備,內搭類型時裝的顯示優先度低於裝備,同時可穿戴時裝欄位也將增多,玩家將有更豐富的選擇搭配方式。
士兵
調整降低了全部低階兵種的格擋效果。
調整增加了重型騎兵對盾陣衝擊能力。
增加了使用斧、錘、棍武器類型的士兵在對抗時30%的盾牌破壞能力。
增加了中原民兵15%的槍陣作戰能力,增加其冷卻時間10秒。
增加了屯駐矛兵20%的槍陣作戰能力,增加其冷卻時間10秒。
增加了兗州槍兵15%的盾陣作戰能力。
增加了兗州戟兵10%的槍陣作戰能力以及10%的攻擊速度,增加槍陣冷卻時間9秒。
增加了中原重矛手15%的槍陣作戰能力以及攻擊速度10%,增加槍陣冷卻時間12秒。
增加了並州重騎20%的遠程作戰能力。
降低了魏豹騎10%的跟隨衝撞能力。
增加了民兵弩手20%的區域打擊能力。
增加了蜀連弩士15%的彈藥數量。
增加了江東大弓手20%的彈藥數量。
增加了徐州民團10%的近戰作戰能力,血量提升了10%。
增加了羽林射手12%的遠程齊射能力。
增加了屯駐矛兵12%的槍陣作戰能力。
增加了車下虎士15%的近戰作戰能力。
調整了無當飛軍靠近敵方時的速度,同時調整了其擋箭牌技能冷卻時間,從90秒降至60秒。
增加了山民射手15%齊射射擊速度和10%的遠端齊射能力。
降低了蜀羽林騎弩手5%的遠程作戰能力。
調整了己方部隊擺放的拒馬,現在它能夠被己方玩家破壞。
調整了以下士兵的指令:
吳敢死營,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糧秣)指令;
山民射手,增加火箭齊射指令;
江東弓兵,增加火箭齊射指令;
橫江射手,減速毒霧指令改為火箭齊射指令;
魏近衛甲兵,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軍資)指令;
中原重矛手,增加輜重車(軍資)指令;
魏重戟士,增加輜重車(軍資)指令;
無當飛軍,操作器械指令改為輜重車(軍資)指令。
以下吳國士兵對大將和主將的攻擊效果降低20%:
丹陽兵;
揚州水手;
戰鬥
玩家對中階士兵的額外破盾能力降低30%。
玩家對高階士兵的額外破盾能力降低50%。
大將的防禦效果提升20%。
短弓連射的後續箭支傷害效果調整,使其與第一支箭的效果保持一致。
短弓和標槍攻擊向玩家自身移動的目標時,提高傷害效果。
調整降低了常規競技模式中玩家30%的盾牌衝鋒轉向效率。
常規競技模式中“Q”推人的距離提升0.2米。
調整了常規競技中市場單次最大購買數量為999個。
增加弓、箭、投擲類武器、投石車、弩車攻擊時發射點與位置距離檢查,超過範圍則攻擊無效,防止外掛改變本機位置攻擊行為。
武器tips增加速度傷害加成係數的顯示。
對以下武器平衡性進行調整:
單手武器:
單手刀劍匕首搭配盾牌使用時,在原有基礎上再增加3%的攻速懲罰。
單手刀劍匕首重量級別降低1級,蓄力重量級別在原來基礎上增加1級。
單手刀劍匕首被格擋硬直時間降低0.2秒,其餘單手武器降低0.12秒。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降低10%。單手刀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54%,衝刺傷害效果增加50%。
雙手劍:
被格擋硬直時間降低0.12秒。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提高10%。雙手劍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41%,衝刺傷害效果增加28%。
優化了下刺的動作,使攻擊表現更加平滑。
雙手棍錘:
速度傷害加成係數提高15%。雙手棍為例,版本更新後,每與敵方相對速度差7米/秒,揮砍傷害效果增加35%,衝刺傷害效果增加28%。
調整了以下防具的防護屬性:
鎖子臂鎧的重量從15.5調整至18.7,鐵防從32調整至35。
吳筩袖鎧的重量從24.9調整至19.4。
鎖子甲的鐵防從35調整至41。
厚複合劍衣的佈防從47調整至55。
貴族劍衣的佈防從35調整至40。
戰力值提升難度下降,使得玩家更容易達到更高的天梯分。
對於操作體驗,做了以下的數值調整: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第三檔加速度降低了1米/秒² ;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穿著非步戰裝備的第三檔移動速度為5.3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穿著步戰裝備的第三檔移動速度為5.5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武器蓄力時移動速度增加0.225米/秒;
玩家在常規競技模式中斜前走的速度,改為正常前進速度的80%。
戰場
調整了以下限時攻堅戰場屬性:
討伐/名將攻堅戰場最終階段戰鬥時間增加2分鐘。
討伐攻堅中下邳之戰的守方玩家帶領士兵數量上調12%。
討伐攻堅中定軍山之戰的守方玩家帶領士兵數量上調8%。
下邳之戰地形調整,使大將面前的場景更加寬闊。
討伐/名將攻堅戰場獲勝後的獎勵分數上調3000分,同時討伐攻堅中擊殺士兵所得分數下調12%。
關閉每日限時戰場-名將攻堅。
限時戰場-討伐攻堅開放時間調整:
優化了指令熱鍵:
戰場中移除了原熱鍵“C”的操作,將指令操作簡化為
進攻:G
後撤:H
集合:J
更多指令:Z
戰場中可按ctrl+滑鼠左鍵在小地圖上快捷標記目標,優化地圖表現。
匹配成功後在選擇兵種階段,聊天欄增加快捷資訊內容發佈按鈕。
戰後寶箱PVP獎池新增物品
初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黃銅飾重標槍
中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黃銅飾重標槍、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精製酋長大盾、銘刀萬人敵、漢壽亭侯馬鎧、能量劍III型(限時)、粗制草鞮(跳躍)、粗制草鞮(靈活)、輕便革鞮(啟動)、輕便革鞮(衝鋒)
高階:伊比利亞鐵漆皮盔、羅馬將領長劍、奮威將軍明光鎧、奮威將軍戰靴、奮威將軍披膊、奮威將軍兜鍪、漢壽亭侯戎裝、信物(關羽)、青龍刀、赤兔馬、銘刀萬人敵、漢壽亭侯馬鎧、能量劍III型(限時)、粗制草鞮(跳躍)、粗制草鞮(靈活)、輕便革鞮(啟動)、輕便革鞮(衝鋒)、精製革鞮(極速)、精製草鞮(靈活)
其他
調整了創建角色至新手教學的遊戲流程,使其更加符合當前遊戲進程。
優化了裝備tips的顯示。
優化了征戰令的使用,中途加入隊員後,隊長的倒計時會重置。
優化了【開始戰鬥】以及【出戰】的效果。
調整了VIP時間tips的顯示,當剩餘時間大於1天時,顯示精確到小時數。
系統-顯示設定中新增“士兵模型優化距離”設置,可對超過設置距離的士兵模型表現進行優化,以提高畫面幀數。
組隊狀態下,隊長預設為【已準備】狀態。
調整了常規競技模式的生涯介面點贊數量顯示方式。
調整市場販賣的馬蹄鐵種類:7天/30天的輕便革鞮(極速)、粗制草鞮(靈活)。同時移除了馬蹄鐵耐久值屬性,現在馬蹄鐵效果對整場戰鬥都將有效。
調整了【常規競技】中【開始戰鬥】按鈕的位置,使玩家點擊出戰操作更加精簡。
增加了【常規競技】中【選擇模式】、【創建隊伍】按鈕,使玩家操作更加便捷。
增加了【百將戰】與【常規競技】的切換按鈕,使玩家能輕鬆的在不同模式中進行切換。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NwqA8MAJw4/hqdefault.jpg)
阿冷山地圖 在 谷關第八雄阿冷山好走嗎? 下山竟然走錯路... 離線地圖很重要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記得開啟CC字幕喔,更方便你觀看本片後段有一小段曝光不小心拉太高,導致畫面過曝請見諒,過了那段就正常了趕緊訂閱我的頻道:https://reurl.cc/g0NyMQ ... ... <看更多>
阿冷山地圖 在 谷關第八雄| 阿冷山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台中谷關地區有著七座著名的山嶽,人稱為谷關七雄。不過其實還有另一座——阿冷山,也是位於谷關地區。為什麼他沒有在七雄之列,或是涵蓋在一起統稱谷 ... ... <看更多>
阿冷山地圖 在 [記錄] 天蠍迎新:阿冷白郎- 看板MountainClub 的推薦與評價
天蠍迎新:阿冷白郎
[日期]
2022/11/12-11/13
[隊員]
書瑜(領隊、保險、紀錄,學員)
博程(輔領,顧他)
尹舜(顧他)
騫翮(顧他)
小杰(裝備,顧他)
甯襄(大廚、紀錄,自顧)
立遠(交通,學員)
阿萬(強力)
定靜(強力)
凱傑(醫官,強力)
書瑾(強力)
卉卉(強力)
許婷(新生)
品攸(新生)
靜遠(新生)
山難:子涵
留守:璉昀
包車:洪先生
[預定路線]
D0:台大 → 騫翮家C0
D1:C0 → 包車到裡冷林道6k車行終點 → 裡冷林道約6.7k轉彎處 → 裡冷溪底 →
H1430轉稜點 → 阿冷山 → 阿冷山前峰 → 寬大廢林道C1
D2:C1 → 太郎山 → 次郎山 → 新白毛隘勇線 → 長興林道支線 → 長興林道主線
[實際路線]
D0:台大 → 騫翮家C0
D1:C0 → 包車到裡冷林道6k車行終點 → 裡冷林道6.5k鐵門 → 裡冷溪底 → H1430轉
稜點 → 阿冷山C1
D2:C1 → 阿冷山前峰 → 太郎山 → 次郎山 → 新白毛隘勇線 → 長興林道支線 → 長
興林道主線
[撤退轉進條件]
1. 若無法過溪,則原路撤退
2. 若D1沒有上到H1430轉稜點,則D2轉進阿冷山北稜傳統路出農場登山口
[參考紀錄]
[1] 22/05/06 裡冷八唐:1人(輕)
[2] 20/05/16 台中和平南阿冷山、中阿冷山、阿冷山、阿冷山前峰:9人(輕)
[3] 22/09【谷關八雄】谷關七雄-橫跨六座山頭的阿白縱走 A進B出:2人(輕)
[4] 20/11/11 陳生-阿冷山、太郎山、次郎山、白毛山(阿白縱走):2人(輕)
[5] 13/03/10阿白縱走自成蹊:13人(輕)
[6] 19/05/05 LEoN’s WAY~阿郎O走:阿冷山→次郎山:5人(輕)
[7] 19/02/15 LEoN’s WAY~新白毛隘勇線:一氣山→次郎山:2人(輕)
[8] 22/04/16 白阿縱走:3人(重)
[9] 22/01/24【台中|和平】隱藏版谷關第八雄:阿冷山-四壯士步道登山口起登:3人(
輕)
(影片)四躍林道挑戰賽 60K:08/26 ; 80K:12/30 ; 100k:12/36 阿冷山前峰~太郎山
(影片)21/08 阿冷山 北極殿上 新白毛隘勇線下
[紀錄]
D0(11/11)
2000台北轉運站集合,客運塞車delay
2015上客運
2300到台中火車站,公車末班已過,叫計程車
2320抵達騫翮家
2400大家陸續就寢
D1(11/12)
天氣:晴/人員狀況:佳
0430 morning call
0500上包車,立遠拿五萬跟司機大哥講第二天下山上車的地點,但大哥看不懂,解釋半天
才成功用google map點出位置,並給大哥我們的無線電台號以便聯繫
0515出發
0625停全家吃早餐
0645回包車,出發。第二台包車司機開很慢
0720至裡冷林道6k,下車整裝。張騫翮相機摔到地上,保護鏡裂掉卡住,跟司機大哥借工
具拆還是拆不下來,只好換一顆鏡頭
0730拍合照
0735出發
0743 6.5k鐵柵門,柵門的空隙小,成為第一個有人要人包分離通過的地形
約一半的人過柵門時發現地圖上柵門的點位標錯,此處已經是稜尾+西南轉東南轉彎處
aka下切點。出錯的領隊兼定位考生瑟瑟發抖
0745過柵門的人從旁邊繞回來,往西下切
稜線瘦而平緩,有路跡,一路松針鋪地,乾爽好走
0756過小崩及小山頭,轉往西南續行
0800有點太偏南,應往西修正,但路跡頗明顯所以還是跟路跡走
0810連續平台,其中一段路旁有一排固沙的沙包
0815約H900,聽得到水聲了,陡下
0820植被開始鳥,芒草、蕨類、黃藤出現
0838竹林,尹舜說是非原生的。路邊有水管
0845下到溪底,溪水淺可直接過
過溪後前面的人下揹休息,但騫翮、凱傑繼續上溯,於是書瑜要大家繼續走到稜尾上切點
再休。溪底石頭滑,溪邊長滿芒草不太好走
0905到稜尾上切點,下揹休息、裝水
0915書瑜催大家上揹時才有人要上廁所
0922終於出發,芒草叢感覺頗鳥
0928驚見水泥房,再度下揹,走進去發現是護管所,撿到山羌頭骨,甚至還有廁所、床鋪
,班底說要紮營,張騫翮說要拍兩群人械鬥的戲,一團混亂,領隊向輔領求救,強制規定
只能玩十分鐘
0940出發,跟隱約的路跡
0946阿萬把登山杖忘在護管所,回頭撿
0955疑似廢林道
1000上正稜,沒有路跡,尹舜說這一帶是人造林
1006轉西南陡上,中級山乾燥林相
1013轉緩,約H910
1017黃藤密集,往右切一點邊坡繞過
1030虎頭蜂窩,快速通過
1040出動山刀砍路
1043稜線變寬
1050休,約H1000
1105出現一隻虎頭蜂,大家趕緊go。植被變好走
1134甯襄手碰到毒蛾幼蟲,用膠帶黏掉刺,吃艾來
1136休,開一半的午餐餅乾來吃
1155 go,陡上,蕨類變多,土石鬆,又遇虎頭蜂
1207連續有落石打到品攸的腳和卉卉的肚子
1215密集芒草、芒箕叢,山刀無用武之地,應該帶個枝剪的。凱傑、阿萬、騫翮、書瑾到
前面去幹植被開路,慢慢推進,空中飄著沙土混合孢子的粉塵,大家接連打噴嚏
1225鑽過粉塵區,小平台小休
1230 go,再度鑽入密芒箕粉塵區
1247到H1150舌頭,北側有展望,休息考定山頭,可看到東卯山、橫嶺山、捎來山
1305 go
1314陡上,鑽芒草
1325轉緩
1340上到H1250平台,針闊葉混合林,從這裡開始一路林相乾淨
1343下揹休。張騫翮:「定位的道理就像結構主義」,後來話題演變到人類學和社會學的
差異
1355書瑜打斷張老師講課,催大家上揹出發
1400寬大廢林道,有酒瓶,班底表示想紮營了,繼續往前一小段後轉陡
1420 H1350寬敞平台,班底命名此地為公園,再次吵著要紮營,提議輕裝往前探確認剩下
的勘段路況沒問題後就迫降在這裡,但審隊時約定若D1沒有上到稜線就要走轉進,不想轉
進的領隊決定繼續走
1440小休喝水,剛才走較快,品攸、立遠看起來很累
1445轉稜點,接上傳統路,不休往阿冷山續行
1507抵阿冷山,山頂樹上有一個小信箱,應該是之前四躍林道挑戰賽用的。吃另一半午餐
餅乾和送行禮
1520小杰拿出老婆米浴的掛軸,表演賽馬娘的舞
1540拍完合照後討論下一步,若要紮到預定營地大概會摸黑,阿冷山頂腹地不大但加上往
南一點的林間空地剛好可搭三頂帳,大家討論要就地紮營還是再往前推進沿路找營地
1550拆隊,騫翮、小杰、阿萬、許婷、靜遠往北探阿冷山與前峰之間的鞍部是否適合紮營
,其餘人原地等待
1615無線電收到小杰消息,沒有找到更好的營地,決定阿冷山就地紮營
晚餐一反天蠍傳統,相當美味,感恩讚嘆甯襄,還有豐富的酒水。張騫翮揹阿嬤鍋和木炭
上山,爭取到大廚區一部分食材,煮了好吃的火鍋,一雪前恥
夜間節目有新生相見歡以及書瑜立遠入群儀式,大家互相介紹對彼此的印象,不管輪誰都
會提到張騫翮(?)
D2(11/13)
天氣:晴、午後炎熱/人員狀況:卉卉生理期不適、品攸腳痛
0530陸續起床
0640拍出發照
0645 go,泥土路稍陡,路跡清晰,一路走在落葉林間,微風吹拂,十分舒適
0704鞍部,下揹脫外套
0716阿冷山前峰,休息吃早餐,月餅不太受歡迎。卉卉生理期來,腹痛想吐
0735 go
0745約H1450平緩處
0752小山頭,對面山壁上有黃藤,尹舜說第一次在這麼高的地方看見黃藤
0800北極殿岔路,被拉起封鎖線
0806 H1428小山頭
0810寬大林道岔(預定C1),地面有一點斜,但作為營地還是不錯。阿萬、書瑾、卉卉往
更前面的鞍部休
天氣好好,樹縫間可見藍天,一點陽光灑下,氣溫適合睡覺,班底想多凹休息時間,領隊
不允許,結果品攸也露出哀怨的眼神,於是答應多休五分鐘XD
0825 go,出發前喊阿萬書瑾卉卉沒得到回應有點緊張,結果是因為他們睡著了
0844可愛的螳螂
0846 H1509小山頭,展望佳,下揹休息、考定山頭,往西是太郎、次郎山,往北是白冷山
和橫嶺、鳶嘴、稍來山連稜,更後面還可以看見小雪山山頂的華視轉播台以及大雪山、雪
主
0918 go,出樹林,拉繩陡下
0924鞍部
0927開始爬升
0937太郎山,張騫翮導了一齣桃太郎與雞狗猴子結伴冒險打敗大魔王後搶奪長生不老柿子
的戲,博程還擅自加戲
1000 go
1010鞍部
1018次郎山,山頂有大理石補根點和分遣所夯土結構。原本說要在這裡演宮本武藏與佐佐
木小次郎的戲但天氣變熱了大家想快點下山,便作罷
1030 go,這段就是新白毛隘勇線,地面是松針、落葉混合,路跡不明。一路上不時聽到
隱約車聲從左方傳來
1037相當完整的石堆駁坎
1045石板階5,長長一段沿緩坡而上
1054過小山頭,往左切一點邊坡
1105另一小山頭,右側腰繞過,許多乾枯的蕨類和樹枝擋道,頗鳥
1110小山頭的石砌結構,騫翮說是機槍陣地,小休。
書瑜跟走最前面的甯襄討論定位,接下來有岔稜,要注意不要下錯稜,請凱傑走第二個幫
忙看路
1120 go
1127約H1420岔稜,往左邊下
斷頭稜非常陡,路面是碎土石,容易不小心就踩掉一大片,還好有不少樹可以抓,大家小
心慢慢下
1130小平台,續陡下,有一條拉繩
1142下到平緩處
1145方向由東南轉南,小休,品攸的襪子昨晚烤火時燒破了,穿起來不舒服,甯襄給品攸
襪子。立遠用手機聯繫包車,跟包車延後到14:00並約好13:30開無線電
1200 go
1207一氣山,大片平坦處,紀錄上說可能有駐在所,但因時間緊湊就沒有停留找遺跡了
1216石板階4
1220小山頭,右側腰繞,最前面的騫翮說前面植被不好過,一部分人回頭,改從稜線上,
這邊植被亦鳥
1230腰繞的五個人接回正稜,小休
1233兩邊會合,出發
1240甯襄發現登山杖不見,許婷、凱傑陪同回頭找
1245找到杖,出發
1252橫向林道,約H1170,續往下
1255石板階2(前面一小段還有,可能是地圖上的石板階1)
1300右側有展望,可以看見黑田山。騫翮:「要考定位嗎?還是時間會太趕?」書瑜:「
對啊時間有點趕欸。」騫翮:「那你五分鐘內定出來。」QQ
1304 go,接下來一大段路路徑寬緩,稜線不明顯,走到想睡覺
1330約H1060最大的小山頭(TWD97: 241972, 2669254),小休,開無線電以便包車聯繫
1338討論後決定直接往東切到長興林道支線,一開始有疑似舊產道可以跟,後來直接抓方
向,邊坡易滑但不危險,滑倒就靠軟軟的落葉堆煞車
1355看見林道了,但有一階較大的落差,大家分左右兩邊下,左邊較陡,右邊較緩但植被
亂
1400全員下到長興林道支線
1404林道崩塌,左手邊小高繞
1410過崩,前方有蜂窩,加快腳步
1418又一個崩,比前一個崩塌更大,上高繞路的地方植被亂,不好上
接回林道的地方有一2-3m的落差,阿萬架傘帶,品攸、立遠人包分離下,其餘人直接拉傘
帶下,卉卉壓後收傘帶
1433全員過崩
1436甯襄眼鏡被植物勾掉,找眼鏡
1500接到林道主線,包車已等在路口,此行結束
路況總述:
D1上勘段在海拔1000以下是雜木林+黃藤,偏鳥,之後又有幾段芒箕要鑽,到約H1250後
才是友善的松針落葉路。D2的隘勇線頗有勘查的味道,路跡不明,植被有時會突然很鳥,
最難的一段是約H1410-20的斷頭稜,陡峭且土石鬆不好走。長興林道支線有兩處崩塌(大
約在TWD97: 242251, 2669451附近),雖然都可高繞,但之後可能崩更多(2019的紀錄寫
只有一個崩塌),須注意。另外,兩天多次遇到虎頭蜂,若在活躍季節前往那一帶要小心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4.19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ountainClub/M.1668786950.A.C1D.html
※ 編輯: mistshadow (111.71.120.63 臺灣), 11/21/2022 07:07:4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