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單槓、腰椎牽引,拉開脊椎?】
.
「你這個是腰椎狹窄、壓迫神經,要去拉腰」
「回去吊單槓或倒吊機,可以把椎間盤擠回去」
.
腰椎牽引真的能「拉開脊椎」,其實是我一直抱持疑惑的,有些下背痛的病人做完的效果很好、也有人做完更痛。如果說牽引根本拉不開骨頭,那背後的原理、對身體的改變是什麼?
.
🔸 什麼是拉腰/腰椎牽引(Lumbar traction)?
復健科、骨科診所裡,躺著一排排、都綁著腰帶的人,這樣的場景應該蠻常見的。它不是刑具,是俗稱的「拉腰」或「腰椎牽引」,一種物理治療儀器,透過外力將腰部做一個拉開、牽引的動作。
.
🔸 腰椎牽引能把「脊椎拉開」?
造成腰痛的原因真的數不清,我們也常看到X光片上的脊椎狹窄,就認為是壓迫到神經、關節炎。因此,我們也推斷「增加脊椎間的距離,能減少壓迫、擠壓」。
.
然而,整理過去的研究,腰椎牽引設定的拉力,要至少體重的一半或一倍以上,才能拉開脊椎間2 mm的距離。牽引時,光是要抵消掉「床本身的摩擦力」以及「下半身的體重」就已經需超過體重的一半了,剩下的拉力才能傳遞到病患的身體上。普遍診所設定的拉力多在「體重的1/4到1/2」,所以能不能把「脊椎拉開」或效果是不是來自「脊椎骨之間的距離增加,而減輕壓迫」,我是存疑的。
.
🔸 吊單槓能把「脊椎拉開」?
有許多人,當中包括醫師或治療師,會建議吊單槓,因為能「放鬆腰、把脊椎拉開」。這樣的說法我認同一半,我認為吊單槓「有可能放鬆腰」,但對部分人反而會更不舒服,主要原因有兩個:
.
✔ 腰椎處在的姿勢
被吊著時,因為重力、軟組織張力的影響,腰椎多會處在「過度前凸(hyperlordosis)」的姿勢,過度前凸會讓腰椎類似卡住、更不容易被拉開,這也是為什麼在復健科做牽引時,膝蓋會被抬高,就是要避免腰椎前凸、處在一個更好被拉開的姿勢。再來,過度前凸時,是讓腰部肌群處在較縮短、緊繃的位置,就像許多穿高跟鞋、久站的人,都容易下背緊繃跟痠痛,因為高跟鞋會使腰椎更容易前凸。
.
✔ 腰椎接受到的拉力
吊單槓確實用「體重」將身體拉開,但無法確定「這個拉力的比重,分佈在哪個身體部位」,相較之下,腰椎牽引機是固定腋下及腰部的位置,「較有機會」將拉力侷限在腰部。再者,就像前面所提到的,真的要將「脊椎拉開」,需要的重量非常重。
.
🔸 為什麼牽引、吊單槓會比較舒服?會更痛?
從過去研究及我的觀點,牽引、吊單槓的效果可能來自「伸展、放鬆周遭的肌群」,許多人下背痛的原因可能源自「軟組織、肌肉緊繃」而非「椎間盤突出、腰椎狹窄、壓迫神經」等。因此,若療效可能是來自「緩解軟組織的緊繃」而非「拉開了脊椎骨之間的距離」,但是因為減少肌肉的緊繃,而間接減少壓迫是有可能的。
.
最後要提醒,有些人是不適合拉腰的。肌肉不自主地緊繃或痙攣(spasm),有時候是種保護機制,想要讓受傷的部位維持一定的穩定性,這時強行伸展或拉開肌肉,可能會引起更劇烈的疼痛,就像是拔河一樣,我們常誤以為伸展時,身體會乖乖聽話,叫肌肉放手不要出力,讓我們能贏得比賽,但身體會緊繃多有背後的原因,而用意常是「保護身體」。
.
.
.
其他文章:https://jackchen.sport.blog/
其他圖片:https://www.instagram.com/chenhc82/
.
.
.
.
.
#拉腰 #牽引 #吊單槓 #倒吊機 #腰痛 #下背痛 #物理治療 #復健 #骨科 #神經壓迫 #椎間盤突出 #關節炎 #狹窄 #腰椎 #脊椎 #重訓 #物理治療師 #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陳曉謙 #lumbar #traction #lowbackpain #physiotherapy #physicaltherapist #rehabilitation #herniation #stenosis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為了自己的理想,你可以有多堅持?展能藝術家高韻雯(Koko)用行動告訴世人,她即使行動不便,常人畫5分鐘的動作自己就要30分鐘,完成一份作品需時3個月至1年,但她仍在多年來堅持自己的興趣繪畫,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面對身體的缺陷,藝術路上伴着Koko的除了有自己強大的意志,這些年來還有幫助她減緩身...
「關節攣縮原因」的推薦目錄: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陳曉謙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不老中醫李胖醫師李俊儀 的評價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關節攣縮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關節攣縮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關節攣縮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評價
- 關於關節攣縮原因 在 肌肉張力過強! 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手臂痙攣】健保有給付 ... 的評價
關節攣縮原因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幾天演算法讓我看到這支影片,點進去發現:
「是之前演講時有遇到的媽媽和妹妹欸!」
https://fb.watch/7Ac4YN64oG/
==========
其實本來我的Podcast第二季是計畫有一集要跟這位媽媽一起聊兒童燒燙傷的,但就沒時間(也沒乾爹?)遲遲沒有進行第二季...
(我會努力的,希望之後可以生出來)
不過,有影像大家看到會更加有感覺吧?
幾年前遇到她們時,妹妹(小渝兒)的頭髮還很短,大概是五分頭,媽媽也陪著妹妹一起剪了短髮。
當時遠遠看著以為是對很有「個性」的母女,近看才發現是有原因的~😭
職能治療師在醫療院所也會進行燒燙傷的復健業務。
燒燙傷的疤痕會產生收縮力,很容易造成關節攣縮和變形,要想辦法擺位、把關節拉開、防止沾粘和水腫還有非常難受的換藥等等,光是成年的個案就很吃不消了,然而成長中的孩子是更加辛苦的!
因為他們的身體還在長大,如果沒有好好地復健、維持關節活動度、加強肌力訓練,就會影響到身體的成長。
這種復健真的非常非常辛苦!!!
本人很辛苦(痛苦)之外,
幫忙的人也會辛苦(心痛),
看了很難過啊~尤其是自己的小孩...
看完影片,覺得她們真的很堅強勇敢,雖然也是不得不這樣,可是媽媽的精神與樂觀實在很令人敬佩!
我想也是因為爸媽這樣hold住,妹妹有了好的示範及強大後盾!
一般人遇到不如意的事情都會想要找人聊聊,尋找同溫層取暖了,何況是這種一般人很難體會的突發意外呢?
感謝這位媽媽(高小姐)站出來創辦了協會
中華民國兒童燒燙傷關懷協會
讓需要的家庭有彼此交流的地方😊
想盡一份心力或關懷的人也可以跟他們聯繫唷❤️❤️❤️
😍也可以到小渝兒的粉專幫她加油打氣💪💪
渝兒寶貝重生紀錄
關節攣縮原因 在 陳家駒中醫師.門診不能說的事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上交叉症候群,五十肩的前奏曲?】
昨天治療了一位患者,主訴是左手肩膀無法完全側邊抬舉,大概已經痛了2個多月。
一般正常的肩關節完整活動,手臂應該可以舉到貼耳朵的角度(180度)。
但她只能舉到2/3的高度(120度),同時活動的時候,肩膀周圍、胸肌、肩胛骨周圍也會有明顯的疼痛感。
最讓她不舒服的是晚上睡覺的時候。
才剛要睡著,肩背區就開始痛起來,半夜有時候更是直接痛醒沒辦法再睡。
她說她上上禮拜終於受不了去看了復健科。
結果醫師看了一下就說,「應該是五十肩,去旁邊電療吧」。
因為電療完並沒有明顯舒緩,於是她又做了傳統的針灸。
但是針灸後症狀依舊沒有改善,最後嘗試了徒手物理治療,症狀才稍微有些緩解。
可惜治療的效果持續不久,大概幾天之後又開始疼痛起來,肩膀活動範圍又再度受到限制。
以她這個情況來說,算是五十肩的第一階段,關節囊還沒有明顯沾黏,但是已經在開始發炎的過程了。
詳細檢查評估肌群之間的張力與協調性,我認為導致她五十肩發生的原因,是來自於長時間的上半身肌肉力量失衡,也就是所謂的「上交叉症候群」。
▎五十肩是怎麼產生的?
五十肩醫學正確的名稱是「沾黏性肩關節囊炎」。
白話一點就是「肩關節囊」(包住肩關節內部的球狀組織),本身有明顯的慢性發炎後沾黏現象,導致活動侷限且疼痛。
關節囊內部之所以會發炎沾黏,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肩關節整體活動長期受到附近肌群的異常張力影響(周圍的肌肉太緊與拉扯),造成關節囊內部擠壓磨損發炎,最後形成沾黏現象。
五十肩的發作過程大約可以分成三個階段:
1. 疼痛期:剛開始發炎,這時候疼痛最明顯,肩膀痛而不能動,大約2-9個月。
2. 冰凍期:發炎疼痛減少,但是活動受限明顯,部分肌群萎縮而功能不良,大約4-9個月。
3. 緩解期:已無發炎疼痛,活動受限慢慢恢復,每個人最終能恢復活動程度有所不同,不一定能完全恢復,大約需要6-9個月。
▎五十肩的前奏曲
造成五十肩的原因,大多有明顯肌肉張力不協調或是錯誤姿勢過度使用的情況。
以肌肉張力不協調來說,有幾個原因順序:
1. 長期頸胸椎角度不正確
2. 肩前肌群太緊導致圓肩駝背
3. 肩胛骨周圍肌群無力或攣縮
4. 逐漸形成上交叉症候群
5. 肩胛肱骨活動節律失調
最終造成肩膀活動受限的原因並不是只有一個,通常是多個原因共同造成,而原因之間也會互相影響。
比如長期低頭導致「頸胸椎角度不正確」,加上打電腦形成「肩前肌群緊繃」,而又缺乏伸展訓練導致「旋轉肌群無力」,最終就會形成「上交叉症候群」。
上交叉症候群是一個身體結構力學的結果,包含了很多肌群的錯誤張力、活動角度改變問題。
我們可以想成,形成上交叉症候群之後,肩關節被迫「在一個錯誤的角度」施力做動作。
就像工程吊車如果歪了一邊,要把東西吊起來就很困難,硬要使用的話可能磨損滑輪結構、導致骨架斷裂。
肩關節也是一樣的情況,當肌肉張力錯誤,把結構拉歪了,就很難在正確的角度施力、造成關節內部的壓力增加。
長時間下來如果又過度使用,就有可能讓關節囊內部發炎、形成沾黏,這就是形成五十肩的過程。
所以諸如上交叉症候群這類結構上的問題,可以說是五十肩的前奏曲。
▎如何及早改善五十肩惡化?
以治療黃金期來說,如果能在第一階段「疼痛期」就介入治療,會是最理想的。
一開始的肩膀疼痛、關節囊開始發炎,其實是所謂的「被害者」。
因為肩膀整體肌肉張力不協調,有的太緊、有的太弱,導致會有張力偏差的問題,這樣的情況下肩膀就很難用「舒服而順暢」的方式抬舉活動。
疼痛期,其實就是肩關節在抗議了,這時候的關節囊還沒有明顯沾黏,只是張力異常導致磨損與疼痛。
如果在疼痛期就能及早發現、並且把異常的張力改善、幫助肩膀結構還原、重新養成良好的姿勢習慣,那麼便能減少肩關節囊內部的進一步磨損發炎。
以昨天這位患者來說,我們使用圓針(圓面小針刀),將頸部、胸椎、肩胛、上臂周圍的各個肌群、筋膜組織進行鬆解。
下針將黏連的肌束筋結團塊疏鬆,達到減少張力、改善關節壓力的效果,如此肩關節便能增大活動空間、重建抬舉的正確姿勢。
很多張力、疼痛問題其實都需要鬆解與重建,將張力過大的問題筋膜肌肉組織放鬆,並且指導患者重新建立順暢的活動姿勢。
如此才能根本改善張力失衡造成的疼痛與活動受限問題。
#五十肩是各種肩關節活動失調的結果
#經常會合併各種肌肉發炎或萎縮
#並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疼痛發炎
#整體姿勢不改變五十肩容易復發
#筋膜圓針治療
-
-
#陳家駒中醫師
#門診不能說的事
#京水堂中醫診所
-
多囊調經|婦科不孕|體態控制
內科雜症|皮膚疾患|筋膜圓針
-
診所地址:台北市南京西路22號(捷運中山站)
聯絡電話:02-2558-5592
關節攣縮原因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為了自己的理想,你可以有多堅持?展能藝術家高韻雯(Koko)用行動告訴世人,她即使行動不便,常人畫5分鐘的動作自己就要30分鐘,完成一份作品需時3個月至1年,但她仍在多年來堅持自己的興趣繪畫,更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面對身體的缺陷,藝術路上伴着Koko的除了有自己強大的意志,這些年來還有幫助她減緩身體肌能退化的物理治療師。
看Koko坐在輪椅上拿着畫筆,專注的一筆筆的畫着,旁人可能會認為她很吃力,但她卻是正沉醉在自己的藝術世界。她嬰兒時因發燒而患上大腦麻痹症,身體協調及語言能力因而受影響,須長期坐輪椅之餘,因肌肉張力異常,四肢會間中不協調及痙攣,但Koko偏偏愛上需要複雜而微細肌肉運動的繪畫,走上她不平凡的藝術路。
Koko自小喜歡拿各種顏料來玩,跟隨老師學畫畫後就愛上繪畫,多年來創作了不少出眾奪目的作品,成為展能藝術家成立了屬於自己的畫廊之餘,也曾出書細訴自己心路歷程。然而隨着歲月流逝,Koko身體肌能會退化,可能影響到她繪畫的能力,因此就申請了社福機構在地區為肢體傷殘人士提供的上門物理治療服務。
3年來,物理治療師Alex定期上門為Koko提供物理治療,他指會手法治療鬆弛她的異常肌肉張力,也會跟她做一些手部精細訓練或是軀幹訓練,因為這兩者對畫畫都很重要,也是因為怕她的關節會再僵硬,甚至有脫骹、畸形的情況要做手術,因此要定期上門為她拉筋,希望減少關節攣縮。
保良局嚴重肢體傷殘人士綜合支援服務(新界區)經理馮潔燕補充指,服務是為殘疾人士提供家居照顧支援,對象主要是嚴重肢體傷殘、需要高度護理的殘疾人士,希望讓殘疾服務使用者可以長期留在社區,及照顧者更放心及更有信心可以照顧殘疾人士。她又指服務會了解使用者需要及評估,制訂個人照顧計劃,因此除了物理治療服務外,也有其他如言語治療、護士上門護理及短暫家居照顧等服務。
Alex坦言是第一次服務展能藝術家,笑指在見Koko前有一份緊張,然而在接觸後就感受到對方的和藹及友善,沒了緊張之餘現在更成了朋友。他也觀察到Koko的作品多是朝氣勃勃的風景畫,不會十分陰沉,「雖然佢身體會有限制,不過佢無負面思想」,稱讚她的樂觀,也敬佩她對藝術的堅持,「你見到Koko坐嗰陣會有啲攰,長時間畫畫除咗身體機能,都要有份意志先堅持到。」
「我其實覺得Koko好犀利,因為搵到自己長處同強項係好難得,甚至可以克服自己身體限制,透過筆將自己訊息帶畀觀眾。」Alex指Koko最啟發到自己的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一些困難或挑戰,不過很多時我們都會給自己一些藉口叫自己放棄,不過認識了Koko後,雖然Koko有這身體機能的問題,但她很堅持的實踐她的藝術理想,自己也覺得不應該這樣容易放棄,給太多原因自己,只要肯堅持都沒有事是不可能。
Koko稱讚Alex的細心,會關心自己四肢肌能及日常興趣情況,多謝他的工作細心及專業,也坦言如果沒有治療師跟進,自己未必有能力繼續保持自己的興趣作畫。她想透過畫作,希望觀賞者看得開心,亦想以畫中的顏色,令觀賞者見到多姿多采的畫作。Koko也鼓勵其他希望投身藝術的殘疾人士追夢,只要就自己興趣再訓練,就可以發展所長。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W4sE49hxo0/hqdefault.jpg)
關節攣縮原因 在 詹珞瑤 物理治療師 Veronica Rehab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物理治療:http://physicaltherapyclass.com/
運動傷害:https://sites.google.com/s/1cieisPHB2Xkrn1em8vthbJgglWmCOZH4/p/1knFDZuDHNtQIb04gBSTm2fGkexK1QwX4/edit
什麼是物理治療?
什麼是物理治療?簡單的說,就是利用光、電、水、冷、熱、力等物理因子和運動治療,來評估並治療病患的問題。舉例來說,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利用微波造成水分子的震盪可以來加熱食物。在物理治療中,就利用微波的此一特性,可震盪人體組織內的水分子,提高深部組織的溫度,加速血液循環,促進患部的癒合速度,也有減輕疼痛的效果。因此利用微波來治療,就是一種物理治療。
歸納起來,物理治療的方法如下:
(一)光療--紫外線、低能量雷射
(二)電療--低頻電刺激、中頻干擾波
(三)水療--溫水療、冷水療、熱水療、冰水療、冷熱水交替治療、水中運動治療
(四)冷療--冷敷、冰敷、冰按摩、冷氣治療
(五)熱療--濕熱療、乾熱療、超音波、短波、微波、蠟療、紅外線及熱敷包
(六)力療--操作治療、牽拉運動、牽引、按摩
(七)運動治療(Movement)--有伸展運動、主動運動、阻力運動、耐力運動、呼吸運動、平衡及協調運動、功能性運動、神經肌肉誘發技巧、姿勢矯正療法等。徒手治療(Manual):有關節鬆動術、按摩、筋膜鬆弛術、被動運動、其他特殊技巧。
§低能量雷射:
雷射是一種激發光子束,與一般光線不同的是,它具有單一頻率、單一色調、單一相位及集中光束的特性。一般醫用雷射,主要分為兩大類:
第一類是大家比較熟悉的高能量雷射,又稱為熱雷射或硬雷射,其能量通常為數十至數百瓦特,外科醫師常利用其高熱能以達到凝固止血及切割組織的作用。
另一類是低能量雷射,又叫冷雷射或軟雷射,其能量通常是數毫瓦特至數十毫瓦特。當這類雷射照射人體後,經由其電磁效應或光化學作用,會影響體內種種生理及代謝反應,例如血管擴張、去氧核糖核酸( DNA )合成增加、膠原組織增生及免疫功能的增進等。
由於低能量雷射具有上述生物刺激的特性,因此它可用來治療疼痛,並可增進傷口及組織復原。此種治療的副作用極低,少數病人會覺得治療部位有針刺感,其他副作用還包括噁心、頭暈、局部紅斑或皮膚色素增加等。由於雷射對眼睛有害,因此不可直接照射眼睛,治療時也要帶上墨鏡以保護眼睛。一個部位治療時間為數秒至數分鐘,治療的效果通常在三至五次內會顯現出來。目前在醫院中常用的有氦氖雷射及鎵?紅外線雷射等。
在風濕病的復健方面,低能量雷射可用來治療各種軟組織疾病,如肌腱炎、肌肉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其成效約為 75 ~ 80% 。
§電療:
根據史書記載,最早使用電刺激來治療骨關節疾病可追溯到西元前四世紀。當時的希臘人和羅馬人發現一種魚可產生一百至一百五十伏特的電流。他們就利用這種魚產生的電流來治療足部關節炎。
電刺激治療風濕關節炎最重要的目的是止痛,此外,電刺激也可以用來增強肌力,延緩或避免肌肉萎縮,減輕肌肉痙攣和增進血液循環。
電刺激的種類很多,其中與骨關節疾病之治療有關的可分為兩大類:一是低頻波(一般稱為經皮神經電刺激),另一則是中頻波(一般稱為中頻干擾波)。低頻波是指頻率在 1000 以下的電波,一般多採用 0 ~ 100; 中頻波的頻率是 1000 ~ 1000000 (一百萬)之間,但頻率超過 10000 (壹萬)以上的電波會產生熱,所以臨床上中頻波頻率均在 1000 至 10000 之間。經皮神經電刺激就是把電流通過黏在皮膚上的電極,以達刺激神經而得止痛的效果,成效不錯且無副作用,病人甚至可以買回家自行使用。
中頻干擾波一般是採用兩組電極(一組兩個),其頻率相差為 0 ~ 100 之間,如 4100 及 4000 ,通電後兩組電極會以中頻波穿透皮膚,而在深部組織發生電流干擾,產生一個 0 ~ 100 的低頻波。
採用中頻波的原因是穿透皮膚較容易,對皮膚的刺激也小,電流強度可以調得較大。
臨床研究顯示,電刺激對於下背痛、退化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韌帶扭傷、肌腱炎(如網球肘)、肌肉及肌膜疼痛症候群等均有顯著的成效。
很多慢性關節炎病人因為長期藥物治療而導致胃及十二指腸潰瘍,可以考慮合併使用電刺激,以減少藥物的使用。
此外,雷諾氏症候群病人或是交感神經失營養症者,也可用電流刺激局部患處或相關的交感神經節,以增進血液循環。
而當風濕關節炎病人發生週邊神經病變時,也可用電刺激來減輕疼痛或是延緩肌肉萎縮。
§水療:
水療通常使用熱水,所以也算是淺層熱療的一種。除了利用水的熱度來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之外,水還具有浮力及黏稠度。此特性使水療能提供患者同時做各種運動而不致傷害關節。此外,大多數醫院的水療槽內裝有馬達,可將空氣與水混合打入水療槽,造成渦流,具有按摩的效果。
水療的種類很多, 簡單的如家庭用的浴缸、公共浴室。一般醫院則依其規模大小而裝設各種上肢、下肢及全身水療槽、八字型水療槽或治療池等。此外,溫泉療法、泥漿療法亦可說是水療的一種。有人說溫泉或泥漿中的礦物質會改善關節炎,但亦有人反對此說法。
§冷療:
冷療的基本生理作用是使血管收縮,降低局部新陳代謝,壓抑神經的興奮及降低神經傳導速度。對於風濕關節炎而言,冷療可降低肌肉痙攣,減輕關節疼痛。
與熱療不同的是,冷療可止血、消腫,故適用於急性關節炎或骨關節急性外傷。有些病人在運動治療後會有疼痛、腫脹的現象,也可以用冷療來消除。
冷療的種類有很多,如浸泡法、冷(冰)敷法、冰塊按摩法及噴霧法等。
浸泡法就是把要治療的肢體浸入 0 至 10 ℃的冷水中。
冷敷法有很多種,常用的是家庭用的冰敷袋,只要把冰水放入橡皮袋或塑膠袋即可。亦可使用含有矽膠的冰敷袋,使用前先放入冰箱上層,使用時再取出即可。必要時可將冰敷袋充氣後壓迫患處,以止血消腫。其他還有即冷式的化學冰敷袋,使用時將袋子一壓,其內容物會產生化學作用而迅即變冷。
冰塊按摩法是用冰塊按摩患處。為了方便起見,使用前可先把冰塊作成杯形或圓柱形,以便於局部按摩。
噴霧法是將甲基氟( methylfluoride )等化學物質裝入容器中,使用時可噴出冷凍氣體,常用來治療肌肉疼痛或急性運動傷害。在國外風濕病醫師做關節穿刺前也常用來減輕病人的痛苦。國內有些醫院也裝設大型的噴霧式冷療機。
冷療的治療時間為五至二十分鐘。冷療初期會覺得冰冷,接著會感覺燒燒的,最後會有點酸痛、麻木。當皮膚變白發青時,應立即中止治療,以免凍傷。罹患周邊血管病變、雷諾氏症候群(手指遇冷會發白發紅)或是對於冷療過敏的人,都不適合做冷療。
§熱療:
熱療最重要的功效有五:
(1) 減輕疼痛,
(2) 降低肌肉痙攣,
(3) 減輕關節的僵直感,
(4) 增進膠原組織的延展性,以增進關節活動度,
(5) 增進血液循環。
根據穿透人體組織的深淺,可將熱療分為淺層及深層熱療。淺層熱療透熱深度小於一公分,包括熱敷包、熱水袋、烤燈、紅外線、電毯、蠟療、微粒療法( fluidotherapy )等。深層熱療又稱為透熱療( diathermy ),其熱量可深入三到六公分,包括短波、微波及超音波等。
熱敷是常見的一種熱療方式,在家裡可以用水煮、化學生熱、微波爐加熱等方式的熱敷包包上毛巾,敷在患部 20 到 30 分鐘即可。電毯,也是很方便的一種熱敷方式,一般電毯是乾熱式的,目前市面上也有溼熱式電毯,即利用吸收空氣中水分或直接可包潮布,其效果比乾熱式者為佳。熱水袋是種便宜簡單的熱敷方法,只要將熱水注入熱水袋內封緊,外包乾或微濕毛巾即可。
熱敷用品不一定愈貴愈好,只要個人使用方便有效即可,在購買市面上各式各樣的熱敷用品應事先了解使用與保存的方法。使用熱療最主要是避免燙傷,熱敷不是愈熱愈好,也不是愈久愈好,所以使用電毯最好能夠定時,避免睡覺時用,感覺遲鈍或喪失者應多包一層毛巾或溫度不要太高,使用時間 20 至 30 分鐘就夠了,超過 30 分鐘效果差不多,且就算溫度不高時間夠長也會造成燙傷的。在此吾人不建議用熱毛巾作熱敷,因為熱毛巾保溫效果較差且容易燙傷。
其他熱療方式如紅外線燈屬乾熱式熱療,有時會因太乾燥而皮膚不適。
在物理治療部門除使用熱敷包外,也會使用所謂深部熱療或透熱療法,一般是利用高頻的電磁波例如短波、微波、或者用超音波等,深部熱療可穿透到組織的深部,但有其適應症與禁忌症,必須由專業的物理治療人員施行,否則容易發生危險。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hYh5Hix75IM/hqdefault.jpg)
關節攣縮原因 在 關節攣縮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林槐庭所指導尤顥宇的 腸道微生物菌相與肌肉痙攣相關性研究(2019),提出關節攣縮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痙攣、腸道微生物菌相、 ... ... <看更多>
關節攣縮原因 在 關節攣縮原因的問題包括PTT、Dcard、Mobile01,我們都能 ... 的推薦與評價
高雄醫學大學運動醫學系碩士在職專班林槐庭所指導尤顥宇的 腸道微生物菌相與肌肉痙攣相關性研究(2019),提出關節攣縮原因關鍵因素是什麼,來自於痙攣、腸道微生物菌相、 ... ... <看更多>
關節攣縮原因 在 不老中醫李胖醫師李俊儀 的推薦與評價
是不是有朋友四肢關節和手指腳趾有部分的不自然感 有些甚至手肘彎曲變形,或是其中幾隻手指短小萎縮, 這些都有可能是先天性多發性關節攣縮導致的 發生原因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