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台灣歷史,No22.苦楝花》
「斯卡羅」史詩般的故事,展開我對台灣歷史的新視野,這些都是我在課堂中沒聽過的台灣歷史,這篇史詩是根據陳耀昌醫師台灣史花系列的第一部傀儡花。我們邊看邊搜尋這個年代的歷史,只能說意想不到,在那個年代有這段歷史,清朝三不管地帶,原住民竟然打敗美國軍隊。
我的換書伴這次帶來陳醫師的第三部曲苦楝花,敘述1874至1896年清朝「開山撫番」在花東地區的衝突,開始陳醫生用穿越劇的寫法,帶領我們從現在回到過去的年代,以女性的角度,來看大港口事件(1877)、加禮宛事件(1878)、大庄事件(1888)三個篇章。歷史是兩面刃,端看寫歷史的人是用什麼角度書寫記載,當多年之後看到不同角度的說法,才會頓悟原來事情是有不同的模樣,而不只是唯一解。
斯卡羅種下一顆種子,讓我可以把台灣歷史看得更深,跟著他的書走得更遠。書衣上說的「為台灣留下歷史,為歷史記下台灣」真的無誤。
開山撫番年代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轉到哪裡了?】
2016 年 8 月,蔡英文政府在總統府發表《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宣示政府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態度。
至於什麼是原住民族,為什麼需要轉型正義?為什麼我們需要討論呢?
自從 17 世紀荷蘭人開始統治台灣以後,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島嶼原來的主人,藉助統治上的優勢,不斷壓縮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於西部地區族群,不是屠殺就是經濟上的剝削;清朝統治時期,雖然採取「隔離」措施,但也步步進逼,甚至到了 19 世紀末期的「開山撫番」政策,若不服從漢化措施,即以武力征服、鎮壓。
進入日治時期,總督府藉由「理蕃政策」,將同化及鎮壓的手段,深入各部落之中;末期更以「皇民化政策」灌輸各族群大日本臣民思想。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的統治之下同樣換湯不換藥,將「山地同胞」視為「炎黃子孫」,推廣「山胞」的「國族認同」,加速同化政策。
一切對於土地、文化或經濟的壓迫,到了 1980 年代末期才出現制度性的轉機。
所以,轉型正義究竟到哪裡了?
開山撫番年代 在 法律白話文運動 Plain Law Movement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台灣原住民族轉型正義轉到哪裡了?】
2016 年 8 月,蔡英文政府在總統府發表《蔡英文總統代表政府向原住民族道歉》,宣示政府對「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態度。
至於什麼是原住民族,為什麼需要轉型正義?為什麼我們需要討論呢?
自從 17 世紀荷蘭人開始統治台灣以後,歷代的統治者對於島嶼原來的主人,藉助統治上的優勢,不斷壓縮原住民族的生存空間。
荷蘭及鄭成功政權對於西部地區族群,不是屠殺就是經濟上的剝削;清朝統治時期,雖然採取「隔離」措施,但也步步進逼,甚至到了 19 世紀末期的「開山撫番」政策,若不服從漢化措施,即以武力征服、鎮壓。
進入日治時期,總督府藉由「理蕃政策」,將同化及鎮壓的手段,深入各部落之中;末期更以「皇民化政策」灌輸各族群大日本臣民思想。戰後,中華民國政府的統治之下同樣換湯不換藥,將「山地同胞」視為「炎黃子孫」,推廣「山胞」的「國族認同」,加速同化政策。
一切對於土地、文化或經濟的壓迫,到了 1980 年代末期才出現制度性的轉機。
原民法制何時起飛?
開山撫番年代 在 一、單選題(1~25,每題1 分;26~55題 - 國立臺東高級中學 的推薦與評價
4、1880年代,一位臺灣官員向政府指陳:為達「方便商務,振興經濟,貫穿南北,裨於海防, ... (A)「一田二主」 (B)「減四留六」 (C)「開山撫番」 (D)「開港通商」 B. ... <看更多>
開山撫番年代 在 1877年當時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政策開發水尾(現瑞穗)至... 的推薦與評價
1877年當時沈葆楨的「開山撫番」政策開發水尾(現瑞穗)至大港口(現豊濱)道路引起當地部落反抗清廷勞役,後吳光亮總兵改設酒宴誘騙在宴中以槍彈射殺造成當時部落中菁英盡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