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清唬爆米花教室:韓戰71周年史實小八卦三】
(接續前兩篇)
(六)廣義的抗美援朝從1949年就開始。
解放軍在渡江成功後,其實就開始面臨「裁軍復員」的問題。此時又因金日成請求強化他的軍力,而史達林也指示予以支持,毛澤東和林彪開始把解放軍中的朝鮮族士官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
1.最早期的一批是原「朝鮮義勇軍」(左翼抗日朝鮮族軍,蘇聯起初不許它們回朝鮮,半強迫他們加入四野作戰),1949年初改編成為朝鮮人民軍第1師中的1團(這批算志願程度最高的)。
2.第二批是解放軍47軍朝鮮獨立團,1949年中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四師第18聯隊(團級單位)。
3.第三批是解放軍164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5師、解放軍166師,1949年8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6師
4.第四批是解放軍獨立15師(原156師為骨幹,加入其他單位的朝鮮族成員),1950年5月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第7師,後改番號為朝鮮人民軍第12師,另有一個大隊編入平壤機械化步兵團。
也就是在韓戰開始之前就有4萬解放軍老兵改編為朝鮮人民軍。當時的美方與南韓方並不清楚這一點,導致之後吃了大虧。
(七)美軍初期戰鬥慘不忍睹,「少爺兵」的印象傳遍共黨陣營
到大田戰役為止,美軍24師傷亡逾半,其中超過3000人陣亡,之後在南部的河東郡,美軍29師3營被人民軍6師(即原解放軍166師)前鋒突擊,全營覆沒,逾半陣亡。主因是美國第一批援軍是當時駐日美軍,士兵都是戰後去日本「當大爺」的新兵(真正經歷過大戰的美軍,反而在戰爭一結束時,絕大多數就迫不急待地解甲回家),而朝鮮人民軍的事實主力則是解放軍四野改編而來,多數經歷過四平、長春、遼瀋、平津等地的決戰,戰鬥經歷豐富,素養高,而且行動迅速。不過美軍初期潰敗的印象,讓共黨軍隊錯誤地真以為美軍通通如宣傳般是「少爺兵」。
這錯誤認知很快就會讓共軍付出驚人代價。因為戰事爆發後,許多大戰時期表現優異的美軍軍士官都被召回,釜山環形防衛圈的美軍已經和大田戰役或河東突擊的美軍完全不是相同檔次。
※在同時期韓國國軍損失超過7萬人,凸顯出原先多數只有警察任務與治安作戰經驗的韓軍部隊與經歷過國共內戰大規模野戰、攻城戰的原解放軍部隊戰力差距有多大。
(八)朝鮮族援軍變成陣亡人數的爛帳
北韓中央政府因一度被迫「疏散」,導致其動員資料變成大爛帳。另外,在聯軍攻入平壤後,北韓把名義上的9個師撤到東北「整訓」,當時就有發動朝鮮族青年參軍。之後隨中共「志願軍」大量入朝,又有朝鮮族成員被派到北韓部隊中以協助「聯繫」或補充已經空洞化的北韓部隊。然而因北韓上層領導的指揮根本更「瞎」,真正具有指揮戰鬥經歷的金策又因煤氣中毒身亡,北韓部隊在上層瞎、中層與士兵在沒有老兵帶領下就派上火線,損失慘重,只好又補入新兵,處於不斷空洞化的消耗,導致整體損失更為驚人。然而這些編入人民軍的朝鮮族陣亡人員,當然不計入志願軍烈士。這也是所謂的韓戰中國死亡人數(鄧小平曾説韓戰中,中國死了40萬人)和志願軍烈士總數差異的最大原因。
(九)共軍手榴彈擊落美機是真的
這不是神話宣傳,而是「無間道」。1952年美軍在中共「志願軍」戰俘中尋找反共份子,特別是黃埔軍校學生,藉以徵召組織敵後偵查人員(他們熟悉志願軍與朝鮮人民軍組織、單位、呼號,不容易露餡),其中一位被找上的是陸官23期(大陸上最後一期)的張文榮。張文榮視此為以英雄身分回大陸的機會,故表現積極意願,更流露出之後想返台繼續為國府效力的希望。美方不疑有他,因為當時確實有好幾位陸官畢業的志願軍戰俘希望能在為美軍效力後,回歸國府陣營,他們都是屬於成都失陷時,被陸官成都分校教育處長李永中一起指揮「包裹起義」的人。美方將他們派往仙甲島受偵查訓,之後在1952年2月19日,美軍3架C-46飛機載著這些志願軍裝束並佩掛手榴彈的偵查人員前往鐵原地區空投,但張文榮卻在跳傘下機的那一刻往機艙裡丟手榴彈,炸掉美軍飛機。該機美方僅有哈里森軍士長也緊急跳傘逃生成功。有人認為張文榮成了雙面間諜,但當時美方認為他的動機可能是想回大陸,不想去陌生的台灣,所以在最後一刻又變了心。對美軍而言這是慘劇,但他們仍然繼續進行類似任務
(十)韓戰中的主要傷亡方仍是韓國人
雖然韓戰中韓國一度崩潰,生產也大半停滯,舉國幾乎靠美國「養」(1950.6-25 ~ 1951年秋季間),美軍也為事實上的主力,但韓軍本身還是承擔許多衝擊,累計陣亡超過15萬人,另外輔助部隊「國民保衛軍」又因貪汙問題與寒冬聯軍潰散時顧不上,有9萬人因此而死。韓國平民也因北韓佔領期間抓丁10萬人、保導事件大屠殺、北韓屠殺、逃難中死難等原因有近百萬人死亡。
解放軍在1950年11月以後始終為共黨方主力,但這不代表北韓損失輕微。北韓軍在第一批援朝骨幹被消滅後就打回原型,平壤-元山戰役時,15萬的北韓守軍高達90%陣亡或被俘,而聯合國軍傷亡不到2.000人。之後北韓軍雖然靠持續動員與蘇聯裝備武器補充,但一直沒脫離空洞惡性循環。前面提到,北韓因中央政府曾經疏散,故很多資料遺失,但就兩點可以看出北韓人員損失之重:
1.韓戰爆發前夕,北韓人口為960萬人,停火協定簽字時,人口只剩850萬人。
2.韓戰爆發後1個月,北韓在其領土與佔領區內「動員」的志願兵就達74萬人。
3.1954年3月,蘇聯駐北韓使館回報北韓戰後統計「人口損失」原因:空襲—28.2萬人,南逃或失踪—79.6萬人,向其他共黨國家疏散—8萬人,在停戰線成立後改為南韓領土居民—4萬人,動員參軍—60萬人。
這區區幾字「動員參軍」的人口損失,默默地說明北韓軍隊實際損失慘重的情形。如果加計中共讓朝鮮族解放軍或青年改編成人民軍的數目,損失更加慘重。
※停戰線在東部比38度線推進不少,戰後南韓淨得是3,900平方公里。
(十一)「橫濱瑪麗」的悲劇真相很可能是軍官死在韓戰
1948到1950,橫濱有位頭牌小姐西岡雪子,會英文、會畫畫,談吐舉止出眾,一位美國軍官對她如癡如醉,送了她定情的翡翠戒指,韓戰爆發後他向她保證,他一定會回來。但軍官失信了,她只好回去接客,她開始只穿純白色的蕾絲裙,戴著純白的蕾絲手套,清秀的臉上抹滿厚厚的白粉底,描著厚厚的眼影和眉毛,塗着鮮豔的紅脣。但隨著她年歲漸長,在一般人們眼裏,這不像女神,更像一個怪物。一般的說法是美國軍官被召回後就沒有回來失信了,但更殘酷的可能是那位軍官很可能已經死在韓戰。因為當時美軍馳援韓國,老練的解放軍射手與迫砲手(不管是1950年就改編入朝鮮人民軍的解放軍或之後成建制開入的志願軍),都會先對軍官射擊,以造成部隊混亂,所以沒有戰地經驗的年輕軍官經常在初次遭遇的突擊中就陣亡。
=========2021韓戰小八卦集福編最後感言
#草菅100萬人民與1000人民的性命一樣都是草菅人命
#刁難BNT疫苗的人請記得金日成愛喝伏特加
#你們以後一定會見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8萬的網紅台灣1001個故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蛋皮火腿三明治 餅店每日熱銷上千個】 彰化北斗的肉圓一條街,有一家七十年的餅店特別顯眼,老店靠著三明治紅遍全台灣。最開始,漢餅舖會做洋味的三明治,是因為早年台灣還有美軍部隊駐軍,沒想到加入蛋皮、火腿,再抹上奶油和美乃滋的三明治,意外受到顧客喜愛,成為店裡的招牌產品,現在靠著網路宅配,老店一天得做出...
「長春機械」的推薦目錄: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歷史哥澄清唬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請益] 長春機械工程師-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長春集團新進工程師- 工作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111節能標竿獎金獎長春石化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Yes123長春廣告- 錏洲娛樂機械有限公司《找夥伴》 工作地點 的評價
- 關於長春機械 在 [請益] 長春機械工程師- tech_job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長春機械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念念不忘 #投稿】下星期主題為「#寒冬」,歡迎讀者分享4張或以上相片,輔以簡短文字。Inbox來稿請註明題目、撰文與攝影,1月17日截稿。獲採用投稿將於禮拜一或三,在明周文化社交平台發佈。
• — — • • — —•
【I’m home?】我已回家兩年零七個月。
在第七個月,日夜埋頭苦幹的我,逐漸記起了城市機械式的冷漠無情。我寫了一首歌叫 ”i’m home(?)”:「城市 // 已埋沒我感性 // 望見思憶的兌現 // 如今卻得到永久的懷疑⋯⋯」
到了第二十四個月,一切已變得不只是自己的事。城市的故事彷如倉猝地被改編了。無法橫過的彌敦道,使在回家的路程上,連呼吸都變得困難。身邊的、城市的人都逐漸有往外走的念頭。而我,為何仍奢想停留?
2017年10月:那天颳著冷風秋雨。三年來,我的雨傘仍未能適應New England的天氣。
決心畢業後回港的我,穿著西裝平底鞋,拖著行李從普羅維登斯到紐約到波士頓應徵香港的工作。只有這幾天,香港的團隊才會在美國。熬夜練習多月,城市到城市的奔波,就是為了回家後得到穩定的收入。只有這樣,才能在城市過著舒適而有尊嚴的生活。
以前的我,花費多少金錢時間應對大學申請、SAT和ACT考試,就是為了離開,尋找學術自由與音樂夢。以前覺得人總需往外走,才能抓著無盡的機遇而成長。但為何,現今的我,玩膩了的孩子,卻嚷著要回來?這鄉愁是什麼回事?
不爭氣的Amtrak 在中途又壞了車,在Route 128滯留了一個多小時。我一邊溫習商用語言的中英對照,一邊趕著寫有關張愛玲的文學論文。但我終需狼狽地跑出車廂,被一望無際的高速公路和荒蕪淹沒。我究竟在哪裡?只知,身於異鄉。在絕望之際,我只能找到一格的訊號,發出差點沒人接的uber request,趕到波士頓。
面試後,心情比天氣更崩壞,腦海不斷重演「為何你懂得聽但不懂說普通話?你之前的那個candidate,幾分鐘就想到了solution。」天真的我,已忘了現實是什麼回事。房間裡都坐滿了多不勝數的精通英普的長春藤大學生,都懷著搬到香港這國際大都會工作的夢想。我竟忘了自己的渺小,城市的攀爬競賽。我想念的家,可能不一定也想念我,也沒有給我留下一個喘息棲身之地。當時的耳機剛播著:「曾以為有家就是安穩 // 當天氣改變世道人心 // 再溫馨都感覺似被幽禁⋯⋯」這個,究竟是誰的家?
餓了整天,我放棄了撐傘,含淚往唐人街奔跑,隔著玻璃窗凝望著中菜館內的幾家人,幸福地圍著吃點心蒸魚。隻身的我,也不敢進去,最終停在一間衛生環境被評為B+的燒味店門外,望著一條掛在面前、看似又乾又瘦的叉燒,難以解釋的思緒又再湧上心頭。聽到熟識而響亮的廣東話(「食燒味?啊妹,入嚟啦!」),此刻的我又快崩潰了。還有兩個月就能回家。
撰文、攝影:Christy Leung
#回家 #彌敦道 #唐人街 #畢業 #面試 #回流 #香港 #移民 #異鄉人 #音樂夢 #文學 #張愛玲 #離開 #自由 #選擇 #城市 #復古 #懷舊 #菲林 #filmcamera #生活 #生活日常 #徵相 #徵文 #我就是我
長春機械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51年前的今天,台北市松江路和長春路口發生公車因煞車失靈而撞上另一輛公車的交通事故,造成13人輕重傷。
1969年9月6日下午,台北市松江路和長春路交叉口,發生了車禍一起;一輛煞車失靈的台北市公車,攔腰撞上一輛大有巴士,造成十三人輕重傷。(中央社記者黃國俊攝)
下面是刊登於1969年9月7日《聯合報》第三版的相關報導:
市民營兩公車相撞
十三人輕重傷
警方下令徹查車禍原因
肇事市營公車煞車失靈
【本報訊】台北市松江路與長春路口交叉處,昨天下午發生大車禍,市公共汽車與大有公共汽車相種,結果導致兩車的隨車人員及乘客十三人輕重傷,其中兩人並有生命危險。
據警方稱:此一車禍責任尚在調查中,但就初步檢驗所知,是由於市公車的機械發生問題,沒有煞車所引起。
據警方調查:昨天下午五時五十五分,有七路大有公共汽車一五--五○六三四號,由司機區家全駕駛,在松江路上由南向北行駛,當車子駛到長春路十字路口時,交通警員指示車輛通行,大有公車便越過路口往前去。
當大有車穿過路口時,市公共汽車七路一五--一二○七三號,由楊少文駕駛,正由長春路自東往西行駛,到了十字路口時,應該遵照交通警員指示停車,但市公軍沒有把車煞住,仍然直向前衝,以致與大有公車撞上。
由於兩車上均載有乘客,而車子的速度很快,撞力很大,市公車受損很重,大有公車門也被撞凹入二十餘公分,隨車服務小姐的座椅也彈了出去,安全門也脫落。
當兩車相撞時,產生很大的震動,兩車的乘客均驚呼尖叫、亂成一片,尤其那時車輛往來很多,現場立即圍上了很多人。
交通警察第五分隊立即有人趕到現場,市警中山分局轄區派出所的員警也據報到場維持秩序。並把傷者送去馬偕及徐外科醫院急救。
據警方調查:市公共汽軍的手煞專及腳煞車都有問題,所以要車子停在現場等候檢驗,而大有車是否也有問題,交警已吩咐司機區家全開到交通隊接受查驗。
兩輛公車的司機均被交通警察大隊傳訊,藉以調查車禍發生的內情。
據警方稱:受傷的十三人中,有十一人是大有公事上的乘客,另外兩人則是在市公車上,從乘客受傷的程度看,大有公車受傷的情況較為嚴重。
大有公車的隨車服務小姐李初貞,也在車禍中受傷,她對車禍發生的情形看得最清楚,她說:市公車撞過來的地方,剛好是她的位置旁,幸虧她在千鈞一髮中向司機座前撲過去,所以傷勢不重,否則她很可能變成重傷,甚至可能當場遭遇不幸。
大有公車上受傷的十一人,有六個送到徐外科醫院,他們是四十七歲的男子翁月夫(高血壓腦震盪重傷),三十七歲的女子劉歐陽紫桑(腦震盪重傷),廿三歲的女子林素蓮(胸部擊撞輕傷),四十一歲男子馬木目(右肩右胸撞傷),十七歲女學生陳玫玫(右臉、額頭被撞經傷),廿二歲大有公司女職員向美慧(腿部受傷)。
有五個送馬偕醫院,他們是隨車服務小姐李初貞,六十歲老婦人簡羅娘妹(腰部及頭部擊撞重傷昏迷),廿二歲青年男子洪和成(頭左側破損,腦震盪重傷昏迷),十七歲少女簡素娥(右腳受傷),四十一歲婦人陳紅桃(右肩被撞輕傷)。
市公共汽車上有兩個乘客劉濟林(男五十八歲),及林新妹(女,廿四歲)受傷,因傷勢不重,送馬偕醫院敷治後已回家療養。
警方對這件車禍十分重視,已命交通警察人員及中山分局人員展開調查,務必查明責任。
市公車及大有公車有關人員,昨晚分別前往馬偕醫院及徐外科醫院探視車禍受傷住院十一人。並給予慰問。
長春機械 在 台灣1001個故事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蛋皮火腿三明治 餅店每日熱銷上千個】
彰化北斗的肉圓一條街,有一家七十年的餅店特別顯眼,老店靠著三明治紅遍全台灣。最開始,漢餅舖會做洋味的三明治,是因為早年台灣還有美軍部隊駐軍,沒想到加入蛋皮、火腿,再抹上奶油和美乃滋的三明治,意外受到顧客喜愛,成為店裡的招牌產品,現在靠著網路宅配,老店一天得做出上千個三明治。記憶中的好味道沒有因為時間而消散,而是越飄越香,越飄越遠。
洪瑞珍 北斗本舖
地址:彰化縣北斗鎮中華路198號
電話:04 888-2076
04 888-0300
-----------------------------
【高雄水餃王 水餃店網羅新台幣】
高雄左營一家水餃店,一年可以賣出800萬顆手工水餃,還得動員眷村的婆婆媽媽們幫忙包餃子。眷村的水餃店能有這樣的成績,主要是因為老店第三代兄弟檔,突破傳統店面的限制開拓網路行銷,讓全台各地的顧客都能吃到媽媽的好手藝,儘管一開始,做宅配的想法,母親投下反對票,但是兄弟倆堅持理想,自己花錢購買冷藏設備,現在終於繳出傲人的成績單,成為名符其實的台灣水餃王。
吳媽媽餃子館
地址:高雄市左營區翠峰路8號
電話:07-5887857
-----------------------------
【嘉義巷弄古早味 手作餅乾飄香半世紀】
嘉義朴子的巷弄內,有一家經營超過半世紀的餅乾老店,直到現在,70 多歲的老師傅,還是用手工捏出一塊一塊的小餅乾,廠房也維持當年的紅磚牆壁,就連古董烤箱也繼續運轉著,做好的餅乾就放在鐵桶裏頭,時光彷彿就停留在古早年代。老師傅說,現在的零食大多是機械化大量製造,但是他堅信手做的口感,還有心意是機器無法複製的,儘管做一批餅乾需要好幾個小時,根本無法和大廠商競爭,阿伯說不要一直想著賺錢,只要做得開心,日子過得去就好。知足常樂,就是樸實滋味裡的人生哲理。
成功食品廠
電話:05-3797259
地址:嘉義縣朴子市平和里光復路25號
-----------------------------
【老饅頭店新創意 卡通饅頭超人氣】
同樣是古早味,屏東一家饅頭老店的第二代,感嘆買饅頭的年齡層越來越高,年輕一代幾乎都不愛吃饅頭,於是他發揮美術天份,把傳統饅頭捏塑成各種可愛的卡通造型,讓顧客眼睛一亮,現在網購的訂單,已經排到兩個月以後,老味道結合新創意,成功搶佔年輕市場。
N哥C妹幸福造型饅頭屋
地址:屏東市永大路140號
電話:0956-022-042
LINE ID:a6421111
-----------------------------
【超人氣古早味布丁 飯店甜點成主角】
台北市一家四十年歷史的老台菜館,配角差點搶了主角的風采。原來店裡隨餐附贈的古早味布丁,大受歡迎,甚至有顧客為了布丁專程來這吃飯。儘管只是一個飯後甜點,卻是由老師傅親自掌杓,每天新鮮現做,用傳統鐵鍋熬煮焦糖,淋在純雞蛋做成的布丁上,每一口都吃得到濃濃的童年回憶。
雞家莊
電話:02-2581-5954
地址:台北市長春路55號
-----------------------------
■台灣1001個故事 說不完的故事
每周日晚間9點,請鎖定東森新聞【台灣1001個故事】唷!
更多精彩內容鎖定《台灣1001個故事》
https://www.youtube.com/user/ettvtaiwan1001

長春機械 在 長春集團新進工程師- 工作板 - Dcard 的推薦與評價
原PO於今年上旬入職長春集團,彙整公司制度與面試經驗等相關資訊給版友 ... 保部、公用部、研發部、安衛部、機械部、儀電部、廠務部,技術與工程部。 ... <看更多>
長春機械 在 111節能標竿獎金獎長春石化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111節能標竿獎金獎 長春 石化. 節約能源園區energypark ... 突破傳統思維德大 機械 名揚國際| 華視新聞20180902. 華視新聞CH52. 華視新聞CH52. ... <看更多>
長春機械 在 [請益] 長春機械工程師- 看板Tech_Job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各位年薪百萬前輩好
本身某國立大學化學系畢業
最近收到長春彰濱廠機械工程師面試通知
想請問面試該注意些什麼?此職缺工作內容?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10.62.19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ch_Job/M.1592986885.A.643.html
※ 編輯: tsai4387078 (39.10.62.195 臺灣), 06/24/2020 16:22:08
※ 編輯: tsai4387078 (39.10.190.118 臺灣), 06/24/2020 23:25:46
※ 編輯: tsai4387078 (39.10.62.164 臺灣), 07/18/2020 23:40:3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