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isze 係一個烘焙愛好者
本身非常喜愛吃香蕉蛋糕
但網絡流傳的香蕉食譜海量的多
試過很多也不喜歡
第一次做我的少甜香蕉糕仍有點未如理想
我建議她減少香蕉份量
她欣然接受提議
做出完美香蕉蛋糕🍌🍰👏🏼👏🏼👏🏼
其實每日都有好多同學仔私訊我
要我憑一張相斷症🙄🤣🤣🤣
有時都覺得自己又似醫生、又似偵探
喺唔知道你用乜嘢材料
唔知道你製造過程
唔知道你嘅烘焙程度
唔知道你焗爐脾性嘅情況下
要我比一個你/妳接受的答案👉🏼👈🏼
其實
烘焙每一個步驟都係技巧
由称材料開始嗰一刻
就係要講求精準
就係要講求一點點的功夫
上過我堂嘅學生一定聽我講過好多次
烘焙同所有手藝一樣
如果用學鋼琴🎹呢個例子就最容易明白
琴老師教你一首歌
無可能一次就彈到天衣無縫吧
做蛋糕都係要不斷嘅修練
更要熟習自己所用嘅工具、材料
特別係焗爐嘅特性
先會事半功倍
今次嘅少甜香蕉蛋糕
大部份嘅問題主要都係
👉🏼香蕉份量太多(最理想190克以下)
👉🏼攪拌過多,令到麵糊出筋,蛋糕體不夠鬆軟
第一次做得不夠好
是正常不過
大家繼續加油💪🏼💪🏼💪🏼
俾時間自己從錯誤中學習
雖然未能夠上堂同大家見面
但我都會喺呢一個專頁
慢慢同大家分享烘焙嘅知識及樂趣👩🏻🍳❣️
下一次我會解構「👩🏿非洲蛋糕」
記得set定「搶先看」呀!
Stay tuned 😉
💝 Edible Beauty 👩🏻🍳 Bake with Vie 💕
laVie甜品. 生活 IG⏩ http://instagram.com/chez_la_vie
每日好便當 IG⏩ http://instagram.com/daydayho.bento
FB▶️ https://m.facebook.com/chezlavieestbelle/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0萬的網紅飲食男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這日的早晨已見赤暉,猛烈地打落於白招牌上,「時新快餐店」五個銀字相當剌目,下方「漢堡包之家」幾個紅字則比較低調,默然地安躺於落地玻璃門之上。縱使陽光不留情,仍然無礙一眾等待點餐的食客,長長的人龍裏,個個皺着眉頭,嘴裏一直嘟噥着,卻又硬要等候,倒也成趣。更早以前,那個舊招牌好像更好一點,紅底白字,加搭...
鋼琴主要製造材料 在 小琳老師音樂札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ay 7】
今天我終於休息一天沒個課。
但有學員上Gulyás教授的個課,
早上也上了他的講座,
「鋼琴踏板使用研討」。
踏板是改變音色,
製造聲音效果,也是一種裝飾。
都要適時的使用,並要控制好。
何時用,何時不用,
都必須了解曲子的特色風格,
然而想表達的是什麼,
再去了解該如何使用踏板,
不能隨意亂使用,
會破壞音樂的美感。
務必仔細聆聽音色,了解內容。
聲音是具有魔幻,想像的空間,
每種踏法所呈現的音色也不同。
legato and non legato,
彈奏上是不同,觸鍵也不同,
但加上踏板可能覺得很像,
但其實感覺不同,聲音也不同。
閉上眼睛,用耳朵仔細聆聽,
可以感受到聲音的不同。
教授分享,Chopin說過,
在黑暗中或晚上練琴,
會有不同的感覺。
譜上的踏板都必須要了解,
才能清楚知道所使用的踏板,
以及曲子想表達的聲音是什麼,
不見得每個譜上的踏板都適用,
這跟彈奏技巧音色也有關,
畢竟踏板是個裝飾,改變聲音。
踏板很重要,也是最難的技巧。
「只有用耳朵去聽,才能夠懂」。
20:30到英雄廣場聽了小提琴主任,
帶來精彩的音樂會,
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
經典中的經典,美到翻的音色,
加上那精湛的技巧,根本完美。
<交響樂團簡介>
MÁV交響樂團成立於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由MáV匈牙利國家鐵路有限公司的總裁兼首席執行官LászlóVarga成立,旨在提供鐵路文化。他確信,在建設和平之後,它不僅需要建築材料和食物,還需要補救因戰爭造成的心理創傷。他相信鄉村樂隊可以做很多事情 - 由於他的想法,他們為特殊鐵路貨車的音樂家創造了睡眠艙,並將樂器放在另一輛馬車上。週年紀念日是5月1日;當時,基於鐵路銅管樂隊的陣型首先出現在MÁV的樂隊中。在隨後的幾個月中,第一位領導者TiborSzőke成立了一家真正的交響樂公司,主要來自業餘音樂家,加入了越來越多訓練有素的音樂家。
#英雄廣場
#小提琴協奏曲
#練琴練到飽
鋼琴主要製造材料 在 趙氏讀書生活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我很喜歡的鋼琴牌子
https://www.facebook.com/227947711252597/posts/251556775558357/
🎶🎶 擇琴小知識 18 - Seiler 🎶🎶
除了中國的財團💎韓國企業也積極地收購德國的老牌琴廠而創立於1849年的Seiler已於2008年被韓國的三益樂器🎹(Samick Musical Instrument Mfg. Co. Ltd.,)併購了。
三益樂器🎹擁有多隻舉世知名的歐美鋼琴品牌,而Seiler是最受大眾歡迎的一款🏅Seiler擁有悠久的歷史,被三益收購以後,仍然保留德國Kitzingen 的老廠房🏭,專門生產Seiler’s SE 系列,並使用德國巴伐利亞(Bavarian )的雲杉木🌲製作音板,配以Renner的擊弦器,可說得上是原汁原味的德國鋼琴🌝
三益樂器🎹有別於其他日韓琴廠,他們不在中國生產鋼琴,而主要在印尼🇮🇩造琴。
SE系列是走德國🇩🇪生產的中高檔路線,而Seiler Eduard (ED models)則屬於中低檔的大眾化鋼琴👀
ED models同樣是使用德國的零部件和設計,規格上一點也不遜色,唯獨它是在印尼組裝,所以成本較低,比起日本🇯🇵製造的鋼琴便宜許多,售價相當具競爭力🤝🤝
它的三角琴和直身琴在歐美相當受歡迎,評價也很不俗。(但香港沒有代理)不過印尼製的ED系列音色比較明亮✨(有點像日本琴),對於彈奏古典時期的樂曲來說,SE系列和暖的音色,也許會比較得心應手💪🏻
最後一款是在2013起生產的Johannes Seiler ,它屬於廉價鋼琴,所用的材料跟一般的亞洲鋼琴分別不大🙈擊弦器也是三益樂器🎹的自家品牌🌝售價不到德國製的四分一,除了掛著 Seiler 的名字,也看不出跟Samick鋼琴有何不同之處🤓
鋼琴主要製造材料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這日的早晨已見赤暉,猛烈地打落於白招牌上,「時新快餐店」五個銀字相當剌目,下方「漢堡包之家」幾個紅字則比較低調,默然地安躺於落地玻璃門之上。縱使陽光不留情,仍然無礙一眾等待點餐的食客,長長的人龍裏,個個皺着眉頭,嘴裏一直嘟噥着,卻又硬要等候,倒也成趣。更早以前,那個舊招牌好像更好一點,紅底白字,加搭一個紅白相間的小簷篷,有特色之餘,又可為人龍遮光擋雨。
一個成功買到外賣的男人步出小店,只顧咬下手中的漢堡包,一個勁兒撞倒了我。站起來的一剎那,天旋地轉間,身旁的快餐店也一併轉走了,只剩下一道深鎖大閘。啊,對了,小店二零一七年就關門了,更掀起爭產風波。翌年,分裂了的大哥及二哥,分別於紅磡各開了一間新店,大哥的店是「時新快餐店」;二哥則是「時新漢堡包」。說不清,理還亂,情懷卻很無辜,只能靜候判決。
有今有昔
踏着快步,來到了有點眼熟的小店門口。背景帶點鋼琴黑,上方有兩個招牌,門口的右手邊亦有一個落地招牌,熟悉的地方在於它們採用了紅白相間的襯色,字體不大,寫着「時新漢堡包」,這是二哥的店。說時遲那時快,一名架着黑色粗框眼鏡的老人穿過自動門,步出小店,介紹自己名叫「鍾奇濤」,人稱二哥,然後就引領我到店內。時鐘搭正七時,離開門時間尚有一段距離。新店比起舊鋪細小得多,但更摩登整潔。店裏的木枱整齊地並列,黑皮卡座位靜候着,門口右方的收銀處閒擱,只有廚房亮了幾盞小燈。裏面傳來碗盤碰撞的聲音。
這是二哥幾十年來慣常的早晨,六時左右回到店裏,做着小店的靈魂——漢堡扒。先是配料,只略略見到有雞蛋、洋葱、牛肉等食材,由於是家傳秘方,他也不便透露,配好材料就開始攪肉,以前用人手方法,但隨科技發展,早已改用機器攪拌,攪勻的牛肉用鐵盤子盛起,一盤盤捧到木枱上。只見,他急忙地把幾個方盤放好,手執一個舀雪糕的勺子,就坐下來,把牛肉一球又一球地舀起,再放到方盤上排好,這個功夫要費上一小時。接着,他從廚房拿出一個印模,把一球又一球的牛肉平均放在六個洞口內,再用手壓平,就成了漢堡扒的模樣。漢堡扒必須每天新鮮製造,不能隔夜,這是傳統。就如枱面上的印模,看上去挺新淨,但其實自六十年代起,就一直沿用至今。有今就有昔,說起往事,二哥眸子變得深邃。
是的,早於六十年代,小店就由兩兄弟的父親鍾冠球創辦,當時只是一間小士多。舊陣時的士多不止賣雜貨乾糧,更會賣熟食飲料,總之一切能謀生的東西。當時他們也只賣三文治等簡食,後來,十分幸運地得到一位朋友幫忙,才有了地道的漢堡包。該位朋友於外國當西廚,回港時告知了鍾冠球原來有這一個做法,就是把一些不是最高級,但品質可以的牛肉攪成肉餅,再夾在烘過的麵包內,淋上美味的醬汁,配合起來相當美味。由於香港當時未有人懂得這樣做,現時著名的外資快餐店,也只是七十年代中期方才於香港出現。他又傳授了一個做漢堡扒的秘方予鍾家,及後鍾家再研發出一個獨特的沙律醬,成了一種新口味,二哥笑言:「初初乜都冇㗎,係得一塊肉,配埋我哋秘製沙律醬。」當時這款新作又被命名為「雜港包」,成了香港的地道美食。
鍾家一共有六兄弟姊妹,二哥排行第二,故此擔起了到鋪頭幫忙的責任,每天放下書包,就要跑回店裏工作,起初都只是賣煙仔、糖仔,後來在父母耳濡目染之下,對下廚有了興趣,逐漸學習做漢堡包。小子畢業,不似其他兄弟姊妹般到工廠打工賺錢,反倒全力到士多幫爸爸忙。當時未填海,士多門口就是碼頭,正值香港經濟起飛,生意興隆,湊巧業主要移民美國,於是第一時間問鍾冠球有沒有興趣買下鋪位,二哥大讚父親:「我爸爸做人好老實,人緣好又準時交租,所以業主唔問左右嗰兩檔,首先問咗我爸爸先。」
生意好又有積蓄,於是把心一橫,買下了左中右三個鋪位,打通擴充,裝修後,參考外國買票後才取餐的做法,一來節省很多人手;二來不怕有人走數:「啲人都唔係想走你數嘅,好多時食食吓有船嚟,佢哋幾大都趕咗船先啦,咁就冇咗㗎啦。」有見及此,他們索性採用賣快餐的模式,主力當然是賣漢堡包,就成了紅白簷篷的「時新快餐店」。當時西洋的漢堡包開始進駐香港,而且款式多樣,配料裝飾也豐富,雖然父親認為太複雜,但為了順應潮流,他就提議加上芝士及雞蛋,又改為雙層,僅此而已,希望盡量簡單一點,保持港式漢堡包的風味。
往事如煙
光輝霎眼,命運總是弄人。小店最輝煌的時光稍過,此時鍾冠球也到了退休年齡。他見兒子盡心多年,就問他是否有興趣接手小店,希望把鋪頭交予他打理。小子一心想將漢堡包發揚光大,當然答應。於是就與大哥鍾奇清一起打理小店。
怎料,一切惡運,也同時爆發。他說,做生意很有趣,任何一個基建,都能令一門生意死或生。最難的難關,就是碼頭搬遷,當時未有海底隧道,整區都沒有人流,生意淡泊。那時候,父親都勸說結業罷了,回想至此,他嘆口氣:「我同爸爸講唔好,我都喺度做咗幾十年,我點捨得唔做。」堅持還是有用的,及後開始周圍都有地盤出現,算是挽回了一點人氣,但快餐店嘛,始終不合三行工人的胃口,既然要生存就要想法子,於是他嘗試多加一點中式食物,例如很多人客喜歡吃他們的漢堡扒,他把漢堡扒煎過後,放於白飯上,淋上醬汁,又外加了一些蒸菜,加上快餐模式的效率,也就聚攏了一眾三行工人在此午膳。此外,當時又有理工大學的前身出現,很多學生都開始來小店吃漢堡包,生意開始好轉。
然而,好景還是不常。十多年前,開始傳出大地產商收購該區重建的消息,二哥眼見旁邊的店鋪開始陸續被收購,心裏也有了準備。終於,二零一七年時,他們的鋪位都被地產商收購了。最讓他始料未及的,竟然是身邊的兄弟姊妹,為了賣鋪的三千多萬,竟然掀起一場爭產風波,令本來能營業至當年十月底的小店,八月就突然結業。未幾,傳出了二哥重開「時新漢堡包」的消息,引來了大哥的提告,六人你一言、我一語,兄喊冤、弟呻枉,擾攘一輪,最後二哥及大哥各自重開新店。當初如何哭辯也好,他今天只拋下一句:「咁多年經歷咗咁多,都唔知點講啦。」不願再爭論,孰是孰非只一時,唯獨情懷永恆。他重開小店,只為兩個心願。
第一,很多街坊見他們結業,都十分關心,每次碰上老顧客,對方都會衝上前猛問小店會否重開,埋怨沒有漢堡包吃。不止是老街坊,還有一眾理工學生,結婚生仔後,都會帶上後代來光顧。他放不下這份情誼,但年事漸見高,能力也是有限。此時,他的兒子卻表示願意幫忙:「我今年六十八歲,佢唔幫手都好難再重開啦。」於是,他決定一試,以報答街坊多年來的支持。
第二,他一直以鍾家的漢堡包為榮,亦曾經答應過父母,會將它發揚光大,若此時終結,大家都只會記得爭產的黑歷史,浪費了父母的心血,也白花了他一天也沒有離開過鋪頭的大半輩子。「任何一個行業都有自己嘅獨特,唔係每樣嘢都可以保存咁耐,唔係每樣嘢都有咁多人擁護咁耐。」開放式廚房開始煎着漢堡扒,香氣四溢。小店轉眼間已快滿座,眾人享受着那煎炸的聲音,氤氳飄繞於牆上的十六個大字「時尚風釆;與時並進;新鮮新意;薪火相傳」。
執拗僅一時,還願經歲月洗禮後,說起「時新」,只記得她的經典情懷。
採訪:黃寶琳
攝影:胡浩賢、謝本華
時新漢堡飽
地址:紅磡德康街黃埔花園12期家居庭22-23號鋪
電話:2387 2868
營業時間:10am-9pm
詳情: http://bit.ly/2R6zbhd
===================================
立即Subscribe我哋YouTube頻道:http://bit.ly/2Mc1aZA (飲食男女)
新店食評,名家食譜,一App睇晒!
立即免費下載飲食男女App: http://onelink.to/etwapp
《飲食男女》Facebook:http://www.facebook.com/eatandtravel
飲食男女網站:http://etw.hk
Follow我哋Instagram,睇更多靚片靚相:http://bit.ly/2J4wWlC (@eat_travel_weekly)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Xx4hi2KrRA/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