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禮拜的「芭樂人類學」悼念上週逝世的非洲民權領袖曼德拉,也帶我們認識訴說非洲殖民與解放歷史的樂器:科拉琴
(音樂世界裡的人類學家,實在令人好生佩服!)
--------------------------------------------
"曼德拉一生的道德行動或許可以擺置回到非洲的歷史講述脈絡:一種透過歷史回憶而可以與自己和敵人和解的藝術溝通。當曼德拉靠的是道德字詞的銘刻鍛鍊;而在西非部落間則是靠一種當地高度發展的儀式樂器:科拉琴(Kora),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曼丁果(Mandeigo)語族內,史官音樂家紀錄歷史的傳統媒介。此一民族音樂學中的重要案例展現了:傳說口碑借由道德史詩不斷地傳唱,感召著非洲人民對於過去黑人集體意識的記憶連結,甚至對殖民過程中艱辛的事件做出道德呼喊,影響的地理範疇包括今日臺灣所熟悉的甘比亞、塞內加爾、幾內亞、馬利、以及象牙海岸等國家。"
"在非洲,歷史溝通本身就充滿象徵意涵,不只是再現過去,也重新定義當下,道德啟示甚至旨在萌發未來想像。和許多民族樂器一樣,科拉琴的樂器材質也連結著許多神話銘刻。科拉琴(Kora)是剖開非洲野葫蘆(Cucurbita pepo),以重要牲畜—牛皮—覆蓋成共鳴箱的豎琴類樂器。琴身葫蘆代表部落土地,木柄代表地上植物,覆蓋的皮膜代表動物生態,金屬的共鳴片象徵人的「溝通」魔力,也就是當地的字詞吟唱「魔法」。當特定的音樂響起時,當地人們可以清晰地告訴你,他們(祖先)在哪裡、和誰在一起、做了什麼事、分享著怎樣的共同風景。"
"曼德拉是道德行動者,他知道「如果不擺脫痛苦仇恨,人將永遠身陷籠牢」。他先行的一輩子很像非洲音樂中典型的應啟形式(call-and-response),讓人性中的道德力拉起領唱者與合唱者間的跨種族呼應,就像是科拉樂曲中的連鎖交錯旋律。科拉音樂的概念是基礎的頑固低音,包含曲式KBDS中特定的和聲、節奏、旋律特色,加上字詞的唱誦展演。那些重疊的織體,有時二拍子、有時三拍子,看來像是在對抗,互相卻由多元厚實的音色組織成一個嗡鳴聲響整體。好比人性的節奏看來雖然複雜,但在曼德拉而言,卻是成就了「要與敵人謀和:必須先跟敵人合作,然後敵人變成伙伴」。引自曼德拉語錄《與自己對話》(Mandela, 2010)。安息吧,這位世界級的道德溝通家,神已經成就了他的美好差事。
「當我發現,攀過一座高山後,還有更多山脈等著我」…「而我們許多人必須一再地行經死蔭幽谷,才能抵達心中自由的山巔」。"
同時也有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2萬的網紅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根據中央社引述讀賣新聞的報導指稱:【日本讀賣新聞分析,若台灣與中國發生武力衝突等「台灣出事」情況,依事態嚴重性,日本自衛隊依法可採取3種行動,包括支援美軍、基於集體自衛權動武,以及依個別自衛權動武。讀賣新聞報...
銘 傳 道德力 在 吳文遠 Avery 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不是說他們懂得的東西特別多,而係他們在界別裏有道德力量。如果這些人出來,就好像大笪地賣武: 『唔買都睇吓啦!』普通人就會覺得,可能社會真係出咗問題。」
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哋唔做邊個做?
五十七歲的「長毛」梁國雄,抗爭數十年,入獄多次。公民抗命猶如他畢生事業,然而他知道,自己再聲嘶力竭有時也是徒勞,並自認已被標籤成「呢條友一向都黐線唔使理佢」。今次學者戴耀廷提出堵路,如暮鼓晨鐘,敲醒了不少像戴耀廷一樣溫和的人的心。長毛認為,單是這一點已功德無量。
四十八歲的戴耀廷, 法律學者, 擁Associate Professor 名銜,然而沒像山西政協馬大狀般看不起長毛。與其說是兩人對談,不如說是長毛自白。八成時間,長毛大抒己見,戴耐心聆聽。長毛大談對群眾運動、歐美革命史看法,但穿過口水花和長毛那對通紅的眼睛,你看得出,長毛對戴耀廷有一種尊重。
有網友形容,長毛是「來來曱甴屋」,有能耐把政界蛇蟲鼠蟻引出洞,像元秋姐、淨心妹、山西政協等奇人,皆被長毛氣得七孔生煙。然而長毛跟戴耀廷對話,卻能求同存異,縱使兩人對民情政治形勢判斷有異,卻不減長毛和戴耀廷的識英雄重英雄。長毛說: 「老實講我牽頭(堵路)就無人理,你牽頭就有人理。至少令一些和戴生一樣背景的人想一想,點解佢諗過做,我自己無呢?」
訪問約在長毛立法會辦公室進行。戴耀廷如常一分鐘也沒遲到,我們擠進長毛那貼滿哲古華拉,塞滿政治書的房間。長毛呢?助手說他行開了。我們催他,他五分鐘後趕到,甫坐下,知道沒人陪他抽煙有點失望,一包長城牌香煙就被冷落了。戴耀廷笑笑口打開話匣子: 「我倆早已被報紙隔空對話了一次。」筆者看過友報分別向兩人的訪問,預計兩人會唇槍舌劍。
「連舒舒服服去投票站都唔做,你點期望有一萬人肯出來堵路? 」
果然,長毛一來便挑戰戴,表示抓破頭都不知道如何徵集一萬人,亦指堵路者欠民意授權,建議先行五區公投作前哨戰。長毛說,超級區議會議員像何俊仁一旦辭職,便可以啟動全港公投,屆時可告訴選民,若投票未能迫使政府拋出真普選方案,曾經投票的人可以出來堵路。長毛假設,若有一百萬人投票,堵路行動便如有一百萬人授權。
戴卻擔心,若公投投票率低,示威可能變示弱,加上公投只能讓登記選民參加,還有幾百萬不去投票的人,戴也想感染和動員。長毛卻認為,上次投票率低是因為民主黨沒參加,今次若何俊仁出馬便不會重蹈覆轍,長毛反駁: 「連舒舒服服去投票站都唔做,你點期望有一萬人肯出來堵路?」
二○一○年一場公投,泛民四分五裂,有市民自此對政黨政治生厭,戴說,不少人抗拒政黨領導佔領中環,若以公投開始運動,猶如把兩者聯繫。長毛卻認為,這正好是放下紛爭的時機。長毛指,若何俊仁辭職,便能化解民主黨早年不參加五區公投,在泛民裏衍生的連串恩怨。長毛說:「到時何俊仁不是代表民主黨,係代表全香港,他現在做對了,你還罵他以前做錯?毓民也不可以批評他。」但戴耀廷認為,次序應該倒轉:公投應在徵召萬人後才舉行。戴覺得,公投要有「主題」,若只提真普選實在太虛無,反而商討日過後得出真普選方案,然後拿給市民公投,討論會更聚焦。
長毛和戴另一分歧,在於長毛覺得今年七一要大力「倒梁」,戴卻認為堵路應集中單一普選議題。長毛指斥,梁振英無誠信,而梁是制度代表,必須透過批評梁來批評制度的腐敗。戴耀廷卻指,花費精力倒梁,可能令北京部署換特首,屆時換上一個民望不錯的新特首,化解了民怨,無助爭取真普選。
討論到這裏,長毛和戴沒有面紅耳赤,反而步向互諒互讓。長毛認為,戴和他是兩種人,但不會令他們互相排斥。長毛分析,今次運動目標是「製造一種對峙狀態,過程裏要令每個香港人思考,從中建立duo power(兩個權力中心),亦即是政府不合法,抗爭運動合法的觀念,香港人的empowerment(賦權)就出現了。」戴同意,兩人亦覺得,佔領地點亦可以討論,除了中環,亦可以考慮維園政總等不同地標。
長毛更向戴笠高帽: 「戴生做得最好是他出來說『我會搞』,令很多像他的人會想,為何戴生說要做?我自己沒有想過呢?」長毛笑說,自己一天到晚說這個政權不能再跟他客氣了,卻落得被人標籤為「呢條友一向都黐線唔使理佢」, 「所以我話公民抗命無人聽,戴生講就有人聽,連戴生都行出來說要做了,是一大進步,我們應該看到這個轉變。」
長毛預計,今次佔領中環成敗關鍵,在於能否凝聚「有頭有面有聲譽」的人出來,他們的「分量」會令市民停一停諗一諗:「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不是說他們懂得的東西特別多,而係他們在界別裏有道德力量。如果這些人出來,就好像大笪地賣武: 『唔買都睇吓啦!』普通人就會覺得,可能社會真係出咗問題。」長毛舉例,八九學運,雖然大學生絕食,還是直到大學教授和共產黨裏的開明派也聲援,才令大家知道這一場運動不只是「年輕人搞事」這麼簡單。長毛呼籲,香港的知識分子是時候要敲問自己良知: 「香港的知識分子或者專業人士也好,今次不出來其實就等於放棄了他的責任。」
長毛自己多次公民抗命,案底纍纍,卻明白一般市民對公民抗命的疑慮。長毛半認真問戴耀廷,如果犯了法,大學會否有藉口開除他的教席?戴猶豫半响,聳聳肩說: 「可能會嘅……」戴卻認為,公民抗命的意義不只在於測試政府警方和法院,究竟到時會站在公義還是不義那邊,抗爭點亦能延伸至工作間: 「大學憑什麼不讓我教書呢?我做的只是去爭取民主,是基本法賦予的,(開除我)是你不公義。」
「由有德行的人做犧牲開始呢,係會令( 市民大眾) 的良知走出嚟…… 」
長毛亦認同,雖然公民抗命要付代價,然而在香港,代價不是不能承受,呼籲大家要珍惜僅有的抗爭空間: 「共產黨過去十年未能夠摧殘香港人一些朦朧的共識,就係新聞要透明,要有法治,如果你在一些專制社會就不用公民抗命了,拘捕你,打靶,殺咗啦。」戴呼應: 「一開口講已經無咗(被消失)」。長毛分析,香港是個「半開放社會」,至少法院有程序公義,佔領中環最多會被判坐牢,這個,長毛願意付出。
談到這裏,兩個中年男人似乎產生了化學作用,雖然沒人點煙,空氣中似乎飄浮着一點「男人的浪漫」。長毛感嘆,或許今次應該讓中年人上前線: 「如果能夠令我哋這一代四十至六十歲的香港人,為香港做一些事,我覺得值得有餘。老實說,在這個年代,我地唔做邊個去做呢?你靠年輕人,老實講衝勁就有,無經驗,好火,如果要搞一個和平抗命運動一定係成熟的人搞。即係他們知道what's life(什麼是人生)他們知道為何要坐監,因為這個人有mission(使命)才做這樣嘢。」長毛主理的社民連深受年輕人歡迎,近日相繼有年輕成員因抗爭被捕,毛哥一席「中年人有責」的話,惹人深思。
戴亦同意,形容他自己心中「佔領中環」氣氛嚴肅,像當年律師在中環的反釋法黑袍遊行,慢慢的,和平而非暴力: 「成個mood 是這樣的。」另外,戴耀廷建議堵路者必須自首,才能製造道德感染力。長毛同意: 「由有德行的人做犧牲開始呢,係會令(市民大眾)的良知走出嚟……如果班頭頭出來承擔責任,就係整個運動的push(推動力),讓大家看到這班人不是玩,寧願付出都去。」
至於堵路結果會和平勝利,還是以失敗甚至流血告終,長毛認為不能擔心太多,更指不能因怕失敗而放棄爭取。他感慨說:「我哋失敗都好啦,至少舊的一班政治領袖不辱使命了。即使我也犧牲了,就算坐牢也好,怎樣也好,就到下一代的年輕人爭取了。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繼續蹉跎,你如何對得住啲子孫?」戴和議: 「至少向我們自己交代了。」
「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是防止暴力的出現, 是防止我們使用暴力,令對方的暴力出咗嚟嘛」之前長毛接受友報訪問,談到「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報道中他似乎諷刺有政治領袖太執著於「和理非非」。但長毛卻向我們澄清,他並不是支持暴力抗爭,他的立場是,不能害怕對方使用暴力,但自己不用暴力,是一種抗爭手段,目的在引誘對方潛藏暴力出來。這點和戴耀廷一脈相承。
長毛: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是防止暴力的出現,是防止我們使用暴力,令對方的暴力出咗嚟嘛。
戴:其實係引佢嘅暴力出嚟……
長毛:佢潛在嘅暴力……
戴:即係佢如果不醒目的話就會使用暴力,會變成更大的問題……
長毛:若佢裏面真係有改革派覺得唔應該用暴力,(公民抗命)就成功了。
筆者:長毛我以為你唔贊成和理非非。
長毛:邊有咁嘅事。我意思係話,大家唔好咁天真,你以為用和理非非,這個世界就會非暴力?你用和理非非只不過令到你自己唔好濫用暴力,而令到佢哋唔想出現的暴力都出現埋。我哋唔係要死人,我哋係要令到大家唔好怕暴力,第一唔好使用無必要的暴力,第二不要怕人地加諸於我地身上的暴力。
不過,書生戴耀廷對於「非暴力」的堅持,始終比街頭戰士長毛來得門檻更高。戴問長毛,只靠誓言書的道德力量,能否阻止群眾裏有暴力?長毛認為,除了苦口婆心勸導外別無他法,若部分群眾選擇暴力,只能分裂出來,卻沒法杜絕。長毛說得有點玄: 「人的本性怎會是暴力的?問題是民眾受得太多潛在嘅暴力,釋放出來若沒節制,就變成暴力了。」兩人同感嘆,像甘地或馬丁路德金等堅持和平抗爭的人物,最終都命喪暴力之下,不無諷刺。
「我希望過去政治分割的形勢,會因為這場新政治運動能得到洗刷, 畢竟群眾力量要比政黨增長更重要」話題一轉,談到今年七一。長毛認同戴見解,若民眾急於今年七一堵路, 「必然失敗」。但長毛卻比較寬容,認為若民怨升溫,要阻也阻不來。長毛作為永遠的革命者,較能接受妄進而失敗。他指,除非所有抗爭者被捉或被殺,否則民眾運動不會停止,失敗只會帶來轉折,而且可從失敗中學習。但戴耀廷較重視小心計劃,務求一擊即中,戴希望公民抗命能聚焦而從長計議,擔心妄動會分散力量。
討論近尾聲,長毛總結,縱使雙方意見分歧,今次會面有意義,因為覺得戴耀廷作為「非政治人」都挺身而出,從政者應該「慚愧」。長毛更形容, 「佔領中環有得做」,而且觀乎現在梁振英民望低落,加上普選時間表逼近,公民抗命時機「刻不容緩」,但他覺得關鍵還要看:泛民內部能否放下分歧,民間社會能否減少對政黨存有戒心。
長毛形容,即使民間社會不信任政黨,但事實是政黨始終存在, 「做大事的人必須要處理呢啲嘢」: 「如果政黨本身唔想做(佔領中環),無人逼到他們做,但如果政黨想做,那班不想要政黨(參與)的人就要正視這個現實。我最怕是政黨變成拖後腿的石頭, 他不同你行前, 又拖着你。」戴耀廷則說,和長毛一席話後,對泛民內部矛盾再有理解,並知道要化解不容易。
但長毛的樂觀小宇宙又作祟,他說,即使何俊仁不辭職啟動公投,也相信民眾運動有可能扭轉現時政黨政治死局: 「從群眾帶領下,會產生一股新動力。我希望過去政治分割的形勢,會因為這場新政治運動能得到洗刷,畢竟群眾力量要比政黨增長更重要。」長毛又指,泛民要理解,現在政治已超越議會。不少年輕人對議會不存寄望: 「班後生仔覺得,個社會倒退咗啦,我就嚟死啦,你(從政者)做多啲嘢啦,醒吓向前行啦!」
二○○四年,長毛贏出第一次立法會選舉,筆者當時跟隨他到新界謝票。還記得長毛一出現,師奶阿叔學生哥都歡呼雀躍。轉眼近十年,長毛經歷幾屆選舉,雖無銀彈宣傳依然保持高票當選。長毛分析,自己支持度來自三種人:窮人、有正義感的人、追求公義的人。此時,戴耀廷調皮小聲地說: 「我都係投你。」長毛一怔,沒說什麼,一種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盡在不言中。
文 譚蕙芸
圖 盧翊銘
明報 | P03 |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 | By 譚蕙芸 | 2013-02-24
銘 傳 道德力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終於出爐!一定要睇呀大家!
長毛梁國雄:「從群眾帶領下,會產生一股新動力。我希望過去政治分割的形勢,會因為這場新政治運動能得到洗刷,畢竟群眾力量要比政黨增長更重要。」
呼喚中年人的良知 長毛:我哋唔做邊個做?
五十七歲的「長毛」梁國雄,抗爭數十年,入獄多次。公民抗命猶如他畢生事業,然而他知道,自己再聲嘶力竭有時也是徒勞,並自認已被標籤成「呢條友一向都黐線唔使理佢」。今次學者戴耀廷提出堵路,如暮鼓晨鐘,敲醒了不少像戴耀廷一樣溫和的人的心。長毛認為,單是這一點已功德無量。
四十八歲的戴耀廷, 法律學者, 擁Associate Professor 名銜,然而沒像山西政協馬大狀般看不起長毛。與其說是兩人對談,不如說是長毛自白。八成時間,長毛大抒己見,戴耐心聆聽。長毛大談對群眾運動、歐美革命史看法,但穿過口水花和長毛那對通紅的眼睛,你看得出,長毛對戴耀廷有一種尊重。
有網友形容,長毛是「來來曱甴屋」,有能耐把政界蛇蟲鼠蟻引出洞,像元秋姐、淨心妹、山西政協等奇人,皆被長毛氣得七孔生煙。然而長毛跟戴耀廷對話,卻能求同存異,縱使兩人對民情政治形勢判斷有異,卻不減長毛和戴耀廷的識英雄重英雄。長毛說: 「老實講我牽頭(堵路)就無人理,你牽頭就有人理。至少令一些和戴生一樣背景的人想一想,點解佢諗過做,我自己無呢?」
訪問約在長毛立法會辦公室進行。戴耀廷如常一分鐘也沒遲到,我們擠進長毛那貼滿哲古華拉,塞滿政治書的房間。長毛呢?助手說他行開了。我們催他,他五分鐘後趕到,甫坐下,知道沒人陪他抽煙有點失望,一包長城牌香煙就被冷落了。戴耀廷笑笑口打開話匣子: 「我倆早已被報紙隔空對話了一次。」筆者看過友報分別向兩人的訪問,預計兩人會唇槍舌劍。
「連舒舒服服去投票站都唔做,你點期望有一萬人肯出來堵路? 」
果然,長毛一來便挑戰戴,表示抓破頭都不知道如何徵集一萬人,亦指堵路者欠民意授權,建議先行五區公投作前哨戰。長毛說,超級區議會議員像何俊仁一旦辭職,便可以啟動全港公投,屆時可告訴選民,若投票未能迫使政府拋出真普選方案,曾經投票的人可以出來堵路。長毛假設,若有一百萬人投票,堵路行動便如有一百萬人授權。
戴卻擔心,若公投投票率低,示威可能變示弱,加上公投只能讓登記選民參加,還有幾百萬不去投票的人,戴也想感染和動員。長毛卻認為,上次投票率低是因為民主黨沒參加,今次若何俊仁出馬便不會重蹈覆轍,長毛反駁: 「連舒舒服服去投票站都唔做,你點期望有一萬人肯出來堵路?」
二○一○年一場公投,泛民四分五裂,有市民自此對政黨政治生厭,戴說,不少人抗拒政黨領導佔領中環,若以公投開始運動,猶如把兩者聯繫。長毛卻認為,這正好是放下紛爭的時機。長毛指,若何俊仁辭職,便能化解民主黨早年不參加五區公投,在泛民裏衍生的連串恩怨。長毛說:「到時何俊仁不是代表民主黨,係代表全香港,他現在做對了,你還罵他以前做錯?毓民也不可以批評他。」但戴耀廷認為,次序應該倒轉:公投應在徵召萬人後才舉行。戴覺得,公投要有「主題」,若只提真普選實在太虛無,反而商討日過後得出真普選方案,然後拿給市民公投,討論會更聚焦。
長毛和戴另一分歧,在於長毛覺得今年七一要大力「倒梁」,戴卻認為堵路應集中單一普選議題。長毛指斥,梁振英無誠信,而梁是制度代表,必須透過批評梁來批評制度的腐敗。戴耀廷卻指,花費精力倒梁,可能令北京部署換特首,屆時換上一個民望不錯的新特首,化解了民怨,無助爭取真普選。
討論到這裏,長毛和戴沒有面紅耳赤,反而步向互諒互讓。長毛認為,戴和他是兩種人,但不會令他們互相排斥。長毛分析,今次運動目標是「製造一種對峙狀態,過程裏要令每個香港人思考,從中建立duo power(兩個權力中心),亦即是政府不合法,抗爭運動合法的觀念,香港人的empowerment(賦權)就出現了。」戴同意,兩人亦覺得,佔領地點亦可以討論,除了中環,亦可以考慮維園政總等不同地標。
長毛更向戴笠高帽: 「戴生做得最好是他出來說『我會搞』,令很多像他的人會想,為何戴生說要做?我自己沒有想過呢?」長毛笑說,自己一天到晚說這個政權不能再跟他客氣了,卻落得被人標籤為「呢條友一向都黐線唔使理佢」, 「所以我話公民抗命無人聽,戴生講就有人聽,連戴生都行出來說要做了,是一大進步,我們應該看到這個轉變。」
長毛預計,今次佔領中環成敗關鍵,在於能否凝聚「有頭有面有聲譽」的人出來,他們的「分量」會令市民停一停諗一諗:「所謂公共知識分子,不是說他們懂得的東西特別多,而係他們在界別裏有道德力量。如果這些人出來,就好像大笪地賣武: 『唔買都睇吓啦!』普通人就會覺得,可能社會真係出咗問題。」長毛舉例,八九學運,雖然大學生絕食,還是直到大學教授和共產黨裏的開明派也聲援,才令大家知道這一場運動不只是「年輕人搞事」這麼簡單。長毛呼籲,香港的知識分子是時候要敲問自己良知: 「香港的知識分子或者專業人士也好,今次不出來其實就等於放棄了他的責任。」
長毛自己多次公民抗命,案底纍纍,卻明白一般市民對公民抗命的疑慮。長毛半認真問戴耀廷,如果犯了法,大學會否有藉口開除他的教席?戴猶豫半响,聳聳肩說: 「可能會嘅……」戴卻認為,公民抗命的意義不只在於測試政府警方和法院,究竟到時會站在公義還是不義那邊,抗爭點亦能延伸至工作間: 「大學憑什麼不讓我教書呢?我做的只是去爭取民主,是基本法賦予的,(開除我)是你不公義。」
「由有德行的人做犧牲開始呢,係會令( 市民大眾) 的良知走出嚟…… 」
長毛亦認同,雖然公民抗命要付代價,然而在香港,代價不是不能承受,呼籲大家要珍惜僅有的抗爭空間: 「共產黨過去十年未能夠摧殘香港人一些朦朧的共識,就係新聞要透明,要有法治,如果你在一些專制社會就不用公民抗命了,拘捕你,打靶,殺咗啦。」戴呼應: 「一開口講已經無咗(被消失)」。長毛分析,香港是個「半開放社會」,至少法院有程序公義,佔領中環最多會被判坐牢,這個,長毛願意付出。
談到這裏,兩個中年男人似乎產生了化學作用,雖然沒人點煙,空氣中似乎飄浮着一點「男人的浪漫」。長毛感嘆,或許今次應該讓中年人上前線: 「如果能夠令我哋這一代四十至六十歲的香港人,為香港做一些事,我覺得值得有餘。老實說,在這個年代,我地唔做邊個去做呢?你靠年輕人,老實講衝勁就有,無經驗,好火,如果要搞一個和平抗命運動一定係成熟的人搞。即係他們知道what's life(什麼是人生)他們知道為何要坐監,因為這個人有mission(使命)才做這樣嘢。」長毛主理的社民連深受年輕人歡迎,近日相繼有年輕成員因抗爭被捕,毛哥一席「中年人有責」的話,惹人深思。
戴亦同意,形容他自己心中「佔領中環」氣氛嚴肅,像當年律師在中環的反釋法黑袍遊行,慢慢的,和平而非暴力: 「成個mood 是這樣的。」另外,戴耀廷建議堵路者必須自首,才能製造道德感染力。長毛同意: 「由有德行的人做犧牲開始呢,係會令(市民大眾)的良知走出嚟……如果班頭頭出來承擔責任,就係整個運動的push(推動力),讓大家看到這班人不是玩,寧願付出都去。」
至於堵路結果會和平勝利,還是以失敗甚至流血告終,長毛認為不能擔心太多,更指不能因怕失敗而放棄爭取。他感慨說:「我哋失敗都好啦,至少舊的一班政治領袖不辱使命了。即使我也犧牲了,就算坐牢也好,怎樣也好,就到下一代的年輕人爭取了。如果我們這一代人繼續蹉跎,你如何對得住啲子孫?」戴和議: 「至少向我們自己交代了。」
「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是防止暴力的出現, 是防止我們使用暴力,令對方的暴力出咗嚟嘛」之前長毛接受友報訪問,談到「和理非非」(和平理性非暴力非粗口),報道中他似乎諷刺有政治領袖太執著於「和理非非」。但長毛卻向我們澄清,他並不是支持暴力抗爭,他的立場是,不能害怕對方使用暴力,但自己不用暴力,是一種抗爭手段,目的在引誘對方潛藏暴力出來。這點和戴耀廷一脈相承。
長毛:和平理性非暴力不是防止暴力的出現,是防止我們使用暴力,令對方的暴力出咗嚟嘛。
戴:其實係引佢嘅暴力出嚟……
長毛:佢潛在嘅暴力……
戴:即係佢如果不醒目的話就會使用暴力,會變成更大的問題……
長毛:若佢裏面真係有改革派覺得唔應該用暴力,(公民抗命)就成功了。
筆者:長毛我以為你唔贊成和理非非。
長毛:邊有咁嘅事。我意思係話,大家唔好咁天真,你以為用和理非非,這個世界就會非暴力?你用和理非非只不過令到你自己唔好濫用暴力,而令到佢哋唔想出現的暴力都出現埋。我哋唔係要死人,我哋係要令到大家唔好怕暴力,第一唔好使用無必要的暴力,第二不要怕人地加諸於我地身上的暴力。
不過,書生戴耀廷對於「非暴力」的堅持,始終比街頭戰士長毛來得門檻更高。戴問長毛,只靠誓言書的道德力量,能否阻止群眾裏有暴力?長毛認為,除了苦口婆心勸導外別無他法,若部分群眾選擇暴力,只能分裂出來,卻沒法杜絕。長毛說得有點玄: 「人的本性怎會是暴力的?問題是民眾受得太多潛在嘅暴力,釋放出來若沒節制,就變成暴力了。」兩人同感嘆,像甘地或馬丁路德金等堅持和平抗爭的人物,最終都命喪暴力之下,不無諷刺。
「我希望過去政治分割的形勢,會因為這場新政治運動能得到洗刷, 畢竟群眾力量要比政黨增長更重要」話題一轉,談到今年七一。長毛認同戴見解,若民眾急於今年七一堵路, 「必然失敗」。但長毛卻比較寬容,認為若民怨升溫,要阻也阻不來。長毛作為永遠的革命者,較能接受妄進而失敗。他指,除非所有抗爭者被捉或被殺,否則民眾運動不會停止,失敗只會帶來轉折,而且可從失敗中學習。但戴耀廷較重視小心計劃,務求一擊即中,戴希望公民抗命能聚焦而從長計議,擔心妄動會分散力量。
討論近尾聲,長毛總結,縱使雙方意見分歧,今次會面有意義,因為覺得戴耀廷作為「非政治人」都挺身而出,從政者應該「慚愧」。長毛更形容, 「佔領中環有得做」,而且觀乎現在梁振英民望低落,加上普選時間表逼近,公民抗命時機「刻不容緩」,但他覺得關鍵還要看:泛民內部能否放下分歧,民間社會能否減少對政黨存有戒心。
長毛形容,即使民間社會不信任政黨,但事實是政黨始終存在, 「做大事的人必須要處理呢啲嘢」: 「如果政黨本身唔想做(佔領中環),無人逼到他們做,但如果政黨想做,那班不想要政黨(參與)的人就要正視這個現實。我最怕是政黨變成拖後腿的石頭, 他不同你行前, 又拖着你。」戴耀廷則說,和長毛一席話後,對泛民內部矛盾再有理解,並知道要化解不容易。
但長毛的樂觀小宇宙又作祟,他說,即使何俊仁不辭職啟動公投,也相信民眾運動有可能扭轉現時政黨政治死局: 「從群眾帶領下,會產生一股新動力。我希望過去政治分割的形勢,會因為這場新政治運動能得到洗刷,畢竟群眾力量要比政黨增長更重要。」長毛又指,泛民要理解,現在政治已超越議會。不少年輕人對議會不存寄望: 「班後生仔覺得,個社會倒退咗啦,我就嚟死啦,你(從政者)做多啲嘢啦,醒吓向前行啦!」
二○○四年,長毛贏出第一次立法會選舉,筆者當時跟隨他到新界謝票。還記得長毛一出現,師奶阿叔學生哥都歡呼雀躍。轉眼近十年,長毛經歷幾屆選舉,雖無銀彈宣傳依然保持高票當選。長毛分析,自己支持度來自三種人:窮人、有正義感的人、追求公義的人。此時,戴耀廷調皮小聲地說: 「我都係投你。」長毛一怔,沒說什麼,一種男人與男人之間的惺惺相惜,盡在不言中。
文 譚蕙芸
圖 盧翊銘
明報 | P03 | 什麼人訪問什麼人 | 佔領中環對談系列 | By 譚蕙芸 | 2013-02-24
銘 傳 道德力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根據中央社引述讀賣新聞的報導指稱:【日本讀賣新聞分析,若台灣與中國發生武力衝突等「台灣出事」情況,依事態嚴重性,日本自衛隊依法可採取3種行動,包括支援美軍、基於集體自衛權動武,以及依個別自衛權動武。讀賣新聞報導,台灣地理位置鄰近包括日本聲稱擁有主權的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等西南方島嶼,一旦台灣出事,日本政府擔憂也可能遭到軍事衝突波及。】
所以這到底是不是美日安保條約的規範,還是單純只是日本怕被波及的口惠實不至?美日共同宣言裡面的確有提到台灣,但為什麼外務省的日米首腦會談內容卻寫了北朝鮮、韓國、緬甸,沒提到台灣呢?是刻意漏寫還是為了對誰交代的戰略性模糊?
日本宣布要把福島廢水排入大海,附近國家都抗議,只有台灣駐日代表 #謝長廷 狗腿到一個不行,立馬跳出來說台灣也有排廢水(而且他講的還是錯的),我要這種只會出賣母國幫駐在國講話,沒有外交職業道德的駐日代表到底幹嘛?不如請日本外務省派個工友去住我們的官舍,平常還可以幫忙打掃地板,至少領的薪水可以請日本外務省出啊,不要浪費我的錢幫人養這種沒用的官啊! @謝長廷 (讓我標個謝長廷如果他要告我至少會回台灣不要危害台日外交關係啊!讓我犧牲讓我犧牲~~~)
另外,民進黨的確完全執政了,但是為什麼之前以為下台負起說謊攻擊民間公司責任的丁怡銘根本只是休了個假,然後繼續作行政院顧問,完全做一樣的事情,想不到怡銘說謊之後還可以繼續組成騙人布軍團,之前剛下台那一兩天我就覺得政院風向怎麼有點變弱,結果不知不覺就恢復過來了!
而且復活之後 #丁怡銘 官威更大,竟然還可以直嗆立法院辦公室,你說這消息如果不是民進黨內部對外透漏,我們怎麼會知道,媒體怎麼會報導,電話又不是記者接的~~~難怪游錫堃受訪的時候沒有否認,不然幹嘛堂堂一個立法院長不替行政院長底下的小兵辯護一下呢?顯然民進黨內部派系又開始狂鬥爭啦,這樣是不是很刺激,我要看到血流成河啦~~~~
#郭正亮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銘 傳 道德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新Z世代辦公室設計診斷書:留住90好人才」介紹
訪問作者:何大為
內容簡介:
扳倒三觀的超狂辦公間設計
風格OUT、固定OUT、環境情緒IN
玩樂式工作環境逆勢稱王
Z世代,你所不知道的他們,正在刷新未來的場域設計觀!
求神問卜找人才, 不如設計好辦公空間創造高KPI
90、00後是未來生產主力,他們行動全看一顆奇檬子決定
加薪可以留人但留不住心,90後上班族更愛能實現自我的創作空間
老闆們/主管準備好GETCHA “90後”了嗎?
動不動就「裸辭」? 階級觀、大目標已經過時了
一天到晚旅行亂花錢?這才是真我的生活
被電子產品毀掉的一代? 傳統OA家具將瀕臨絕種
總是以自我為中心? 包容他的「自我實現」,絕對帶來新氣象
又佛又喪、只知道及時享樂? 玩樂創造力、突破舊有商業模式
這才是Z世代深藏不露的真特質,足以顛覆過去100年固化不動的辦公室設計思潮。
設計師一定要懂的Z世代心理方程式
觀察90後的社會現象、分析心理行為,
全面反應出我們需要新的設計觀!
既要符合功能效率,又要掌握員工情感,企業主、公司主管、室內設計師都必須了解90後、拉攏他們,創造出能抓住他們感情、提升雙方創意與產值的工作環境設計:
【情感式】:快樂第一、成長第二,90後忌諱情緒勒索,工作環境卻愛「感情用事」,環境氣氛要有fu,不對會哭哭~
創造一個能抓得住他的歸屬環境!
【顏值式】:可以隨時玩樂,認真上班也能開外掛,浩呆辦公桌椅退流行,90後追求美感家具,把公司當夢幻遊樂園。
連咖啡茶水間都能往外移動,變成企業展示間!
【共享式】:年輕海豚型組織,大公司裡的小社區個體戶,游牧聚落般的移動式上班法。
創造各種空間中的空間,平面規劃要大解放!
【智能式】:新世代求快速,行動辦公室隨時隨地開張
桌面、隔屏尺寸變小,自由區開始擴大,強調創意、多變的設計方式!
【環保式】:90後愛自由更有社會道德感,願意為美好環境改變生活習慣,自己的工作場 所不環保,會心存芥蒂。
環境中要展現自然與質樸相關的設計,連氣味都要照顧到!
【模糊式】:是工作也希望是玩樂,不害怕權威、重視自我價值,一抬頭被主管看見最好。
使用的建材要具備「輕、短、快」,代表管理層與部屬關係直接、明快!
理解90後的心理需求,創造最潮的工作環境
‧90後+00後的天生網美性,在玩樂也樂在工作
‧無關風格只管特色,夠自由才有行動效率
‧大公司小聚落,走到哪office就在哪,衛生間也能開工
10個精心研究設計解方 X 10大亞洲公司實務設計
‧空間不靠「風格」定義,「環境情緒」才是未來。
‧「拍照、上傳、打卡」,才是90後認定「夠美」的標準。
‧「愈顛覆、愈自由」的格局設計才是王道,公司內要到處都可開工。
‧茶水間OUT!休閒感、購物才in!甚至搬到公司門面的咖啡茶水間,沒有甚麼不可能。
‧建築內要有「第二空間」,養成「公司內小聚落」,隨時可以跨部門合作。
‧桌子愈來愈小、隔屏愈來愈低,最重要的是椅子的設計。
‧「輕、短、快的材料」大量使用,能夠拆卸、重複組裝更好。
‧燈光不只是照明用途,變成造型的一環才高明。
‧有智慧機能、能對談的新創意都能抓住他們的眼球。
‧環保全面性,從材料、視覺到呼吸通通要顧到。
作者簡介:何大為
中原大學建築系畢業
英國愛丁堡大學University of Edinburgh, UK 建築設計碩士
現任 大為建築設計(台北/北京)有限公司負責人。
經歷 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班講座講師,央視CCTV2 «空間榜樣» 及北京電視台BTV 專題採訪,同時也是TEDx演講人。擁有二十年豐富的環保建築及室內規劃設計經驗,特別對當前Z世代90後辦公環境設計有獨到見解。
獲獎 英文版 INTERIOR DESIGN , 100 Big Ideas 年度世界百大創意
美國LEED Gold 綠建築金獎
Bloomberg 亞洲最佳辦公室獎
日本Good Design獎
台灣建築獎
金外灘獎、艾特獎、金堂獎、紅星獎、華鼎獎等等。
或者,你也可以這樣認識他--倒著來的斜槓設計師:
20歲學建築,
30歲做牧師;
40歲前往英國學設計,
45歲開始真正做室內設計師,
50歲公司結束,所以創業,
現在認真寫下這一本書………
出版社粉絲頁: 風和文創+美化家庭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銘 傳 道德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滲 雙個展
#劉鳳鴒專訪 #滲作品介紹
目前在真善美畫廊正推出陳哲偉 - 童年 / 劉鳳鴒 - 滲 雙個展,今天的節目要為大家專訪劉鳳鴒他的人生創作之路與他這次的滲系列作品。
創作自述:
那是一個獨自而黯黑的空間,日復一日潮濕的空氣、沾黏著氣味的斑駁牆面,還有每到下午懸浮著灰塵的光線。
《異鄉人》裡的主角莫梭在監獄裡與四壁獨處,他的一生在這個空間裡重新迴盪、重響,然後殆盡,只因背離常規思維去衝撞現世的邏輯道德觀。他錯手殺死了人,然而到案後,莫梭遭指控的,卻是他在母親喪禮上的冷漠態度,他拒絕矯飾辯辭以獲赦免,於是以疏離作為積極意志抵抗荒謬的存在,最終被判了死刑。
我試圖去關注這些在社會中無法言說或難以言說的狀態,並且對此闇啞的存在提出疑問,延續一直以來的創作主軸,以編織的概念閱讀文本,把每個畫面當作素描,去勾勒出字義深沉的底韻。
作品:
一、異語-(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二、其後-(衣料、線材Cloth, Cotton Knit)
三、頁 266-(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四、頁 127-(餐巾紙、線材Paper Napkin, Cotton Knit)
五、記-(石頭Stone)
六、復字-(無酸樹脂、線材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七、暖循環-(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八、勞作-(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九、日常-(無酸樹脂、手縫線Acid-free Resin, Cotton Knit)
******************************************************
「不是每個不真實的事物就是虛構的物件,也不是所有與現實不符的就是虛構的敘述。」Peter Lamarque, Fiction, The Oxford Handbook of Aesthetics「我首先必須用一種表面上不規則的方式來理解這套系統 … 並將文本與某種東西–情感、身體感知能力、直覺、知識、靈魂浸染在一起。」Alberto Manguel著名的加拿大籍作家、文學評論家在《閱讀地圖》一書中,對於閱讀、書寫與文本之間的關係有著深刻而細膩的分析,他指出書寫的文本是一種紙上對話,讓不在場者得以傳遞訊息,他援引古羅馬詩人馬提亞爾所言:「這首詩歌是我的;但是朋友,當你朗誦它時,它似乎變成屬於你一般…」,而正是這一句話標記著位於文本的二端同時有著書寫者與閱讀者,以及那一個存在於他們之間,由他們所共同擁有的世界。
而真善美畫廊於 7 月中旬所推出的陳哲偉與劉鳳鴒雙個展,即是一個關於書寫與閱讀的展覽,透過那些或者虛構或者真實的敘述,二位年輕世代的創作者藉著揭露並且隱藏部分的自己,試圖開啟一個能夠喚起共鳴的空間。位於文本的這一端,陳哲偉彷彿是一個說故事的人,在交織著影像、攝影、聲音與文字的敘事中,他想像著一段或許真實存在過的童年,描繪出在歷史洪流中,個人幽微的存在處境;而在文本的另一端,劉鳳鴒則透過重複的閱讀、摹寫與改寫那些固有文本中的句子,提取文字的線性結構尋找更多素描的可能。由父親的家書到所閱讀的書籍,她透過手縫線將文字與語言的未竟之處銘刻在身體與心靈的勞動中。
然而,即如同引文所述,文本總是和某種東西浸染在一起;在陳哲偉與劉鳳鴒的創作中,語意早已泛溢出符號的邊界,而牽繫著個人內在與外在之整體總和,那些影像、文字與物件之種種體現如詩;7/18至8/15誠摯地邀請您前來。
(以上文字來自:真善美畫廊)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