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回合經濟談
〔#金融資產中的高冷仔?#還是又來割韭菜?聊聊另類資產吧〕
相信持續關注政經八百的壯士們都記得,小編總是不斷提醒大家:不懂的東西不要投資。
特別是在 2020 年股市一片長紅的情況下,大家應該多多少少都有收到所謂的「飆股」、「明牌」相關的訊息。
不知情的人還以為是什麼「阿姨,我不想努力了」的機會,殊不知自己早已被當作鮮嫩的韭菜了呢!
那麼今天跟壯士們聊「另類資產」,難道是決定要收割各位小韭菜嗎?
當然不是!這其實是一種歷史悠久的資產類別,就讓八百用短短的幾分鐘,簡單介紹這個「投資圈的高冷仔」吧!
▌ 何謂另類投資?
顧名思義,所謂的「另類投資」(Alternative Investment)就是不屬於傳統資產(股票、債券),或者用非傳統方法的投資策略(放空、槓桿)。
另類投資通常具有以下特性:不一定在公開平台進行交易、流動性較低、與主要市場相關性低,以及具有極高報酬潛力。
而這些原因,正是為何許多大型機構法人或是高淨值個人(就是有錢仔啦)喜歡將另類資產納入投資組合的緣故。
由於這些投資的流動性較低,也就是較不容易隨意買賣,為了補償投資人額外承擔的流動性風險,通常有機會獲得超額回報。
另一方面,因為這些另類資產與股債這類大家熟知的投資工具報酬相關性比較低,長期來看可以達到降低整個投資組合波動幅度的效果。
▌ 另類投資有哪些?
剛剛提過只要是「非傳統」的投資方法,都可以納入另類投資的範圍中,那八百就簡單列舉幾項壯士們可能聽過但不熟悉的種類吧!
🔺 私募股權基金(Private Equity),其中「私募」指的是資金來源,私下、非公開地向少數特定人進行募集。
通常資金門檻較高,受到的監管也很少,一般是機構法人才會參與其中。
而「股權」則是指這支基金是以「成為股東」的方式參與一間企業的成長和獲利,這部分就像我們在交易所投資股票一樣,差別在獲利後脫手的方式不同。
由於私募基金並非在公開市場進行交易,他們通常是透過投資標的 IPO,或是另尋買家的方式出場。
🔺 避險基金(Hedge Fund?,也就是 Netflix 中「金融戰爭」Axe 所經營的組織,透過包括多/空股票策略、市場中性策略、事件驅動以及量化交易等特殊策略獲利的投資機構。
跟一般資產管理公司的操作不同的是,避險基金可操作的標的較不受限制、允許放空、運用槓桿等等。
《大賣空》主角 Michael Burry、量子基金的索羅斯以及創辦全球規模最大避險基金——橋水基金的達利歐都是這個產業中的佼佼者!
除了上述讓人眼花撩亂的基金以外,壯士們絕對聽過的「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其實也逐漸成為另類投資的一大趨勢。
另外大家熟悉的不動產投資以及其衍生出來的各類證券也是另類資產不可或缺的一塊。
▌ 有趣小知識
不少富豪家族或是企業家也將葡萄酒、藝術品或古董等有形資產當作投資的項目,全球被動元件大廠國巨的董事長陳泰銘,正是台灣企業家的代表。
陳泰銘在 1994 年以超過 400 萬元新台幣購入畫家常玉名作〈五裸女〉,而後在 2011 年以新台幣 4.75億元售出,報酬率著實驚人!
▌ 小結
壯士們看完有沒有感覺投資的世界真是廣袤無邊,竟然連藝術品都能當作一項投資!
其實在低利率的時代,資金除了傳統資產以外,也希望尋求一個提供更高收益的標的進行投資,而投資機構也慢慢開發出各類商品,讓一般大眾也能參與另類投資的成長潛力。
最後小編仍舊要不厭其煩的嘮叨一句,投資一定有風險,投資前務必要謹慎!
#臺灣 #生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經濟 #經濟學 #台灣 #科普 #科普經濟 #懶人包 #金融 #金融商品 #投資 #理財 #投資理財 #股票 #韭菜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1萬的網紅Spark Liang 张开亮,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股市泡沫化?價值投資沒用了?】 在今年的1月19號 我發布了一個關於我2021年投資策略的影片 當時我有作出反思 我當時覺得要根據經濟情況 調整對資產的估值 但是我這幾個月還是不斷地在思考 是不是調整了估值 我就可以獲得長期的回報了? 結果我發現並不是! 價值投資的投資方式已經飽和了 我還能用...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書推薦《#以少創多》人類終於學會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繁榮
我們總認為,隨著經濟成長和科技進步,人類會消耗越來越多的資源,總有一天地球上的所有資源會被消耗殆盡。然而,事實可能正好相反,人類已經在工業時代之後重新「已知用火」,找到了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的方法。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more-from-less/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以少創多》的作者是麻省理工學院數位經濟研究中心共同主任安德魯‧麥克費(Andrew McAfee),我很喜歡他的前一本著作《機器,平台,群眾》書中對於數位科技將如何改變人類未來命運的精采論述。
在新的這本書中,他談到自從工業革命之後,人類習慣向地球「榨取更多的資源」來達到更高產出。這種陋習和傳統的思維,仍然縈繞著大眾的思緒。但是他觀察到了一個現象,顯示人類已經掌握了新的方法,開始學會「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
他也提出與人類處境、大自然狀態,以及這兩者之間的大量證據,並且將所有的科學事實,彙整成這一套理論。在這套理論的背後的事實,是美國人口與經濟成長的同時,使用的大自然資源開始逐年減少、空氣與水污染逐漸降低。
科學證據也顯示,我們在關心的事物「絕大多數」變得越來越好。當然,不是「所有」事物都變得越來越好,而這本書,就是試著指出哪些事情已經朝正確的方向持續發展中,又有哪些問題仍滯足不前、甚至退步,需要我們多一分的關注。
.
【樂觀四騎士在全世界馳騁】
為什麼人類開始懂得「用更少資源創造更多產出」?在經濟成長的同時,消耗更少的資源、降低對環境的污染?原因在於自工業時代之後,有四種關鍵因素同時存在,且彼此互相影響,作者稱它們是「樂觀四騎士」。
1. 資本主義: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潤最大化,促使企業用更少的資源達成產出,並且尋找更多新的能源與研發替代方案。
2. 科技進步:促進企業對資源使用的效率,追求「去物質化」的手段,對資源採取減量、替代、優化、蒸發的方式處理。
3. 公眾意識:因為公民們意識到經濟和人口的成長,對環境帶來的負面影響,會想要採取對地球更好的措施。
4. 回應民意的政府:政府看到人們關注環境汙染,因而回應民意,制定有效的法規來限制和減少汙染。
資本主義促進競爭,鼓勵企業尋找用更少資源產出的方法,科技進步加速了這個進程。尋找到優良方法的企業,將獲得巨大報酬,因此這本身就是個正向循環。公眾意識和回應民意的政府,則透過民意和法規,限制與減少企業因為使用資源而造成的汙染。
作者鼓勵人們應該把這些進步「紀錄」下來,因為這會告訴我們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有成效的。這本書也傳達一個觀念:「我們不需要把經濟和社會方向盤猛烈的轉往不同方向,我們只需要踩著油門,讓樂觀四騎士在全世界奔馳。」
.
【「去物質化」是什麼?】
讀這本書的時候,不斷看到「去物質化」(dematerialization)這個術語,它貫串全書,也是最令我最有啟發的關鍵字。在資本主義市場的運作之下,渴望賺錢的公司往往會尋求使用更少的資源。這股渴望,會讓它們採取更進步的技術,邁向以少創多的局面。
作者稱這個現象叫做「去物質化」,常見的有四種途徑:減量、替代、優化、蒸發。
1. 減量:使用更少的鋁來製作鋁罐、使用更少的農地、水、肥料達到相同糧食產出。用更少資源創造相同產出。
2. 替代:新的頁岩壓裂法降低天然氣成本,正在替代原本盛行的煤炭發電。提供核能運轉的鈾燃料是下一個機會。
3. 優化:隨著數位感測器和排程軟體的出現,鐵路車廂的利用率、航空客機的載客率都有非常大幅的提升。
4. 蒸發:物質被取代消失。一隻iPhone就取代了電話、攝影機、錄音機…等無數的裝置,堪稱去物質化的冠軍。
去物質化讓我感到啟發的點,在於輕量化、整合型的技術、數位化的科技,的確讓我們逐漸擺脫對「物質」的依賴度,轉而追求其他不需要消耗大量物質的事物。在未來的世界,「有形」的產品會越來越昂貴、稀少,但「無形」的產品反而會提供越來越多的價值。
.
【樂觀四騎士帶來了哪些改變?】
第一,它們讓人類和大自然的相處方式明顯進步。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加快了「去物質化」的腳步,法規約束了汙染的排放,全球的貧窮、糧食、公衛、教育、壽命都持續邁向正面的發展。仍要注意的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這部分目前尚無全球共識的規則,是非常迫切的問題之一。
第二,它們使經濟活動更加集中化:越來越多的產出來自越來越少數的國家、農場、與工廠,越來越多的報酬流向越來越少數的公司和個人。科技的進步讓利用資源的運用方式更具效率,但也造成更多贏家通吃的局面。
第三,它們導致人際關係越來越脫節,社會資本降低。四騎士推動世界繁榮的同時,加上集中化的推波助瀾「不均」的財富分配,許多人感覺有一種被四騎士拋下的「不公平」感受。
與大自然的進步是好消息,集中化則是好壞參半,脫節則是令人擔憂的趨勢。
書中對於集中化和脫節的解決方案,並無著墨太多。因此,我推薦有興趣的讀者可以讀《民主式經濟的誕生》這本書,書中提倡企業應該盡可能避免「榨取式經濟」的模式,轉往「民主式經濟」讓個人和企業共同繁榮,藉此解決不均和不公的問題。
.
【我們還需要注意什麼?】
作者認為普通的公民,並不用擔心「資本主義」和「技術進步」這兩個騎士,因為根本不需要別人插手,它們自己會找到最棒的「去物質化」方法,降低資源的使用,達到更多的產出。
我們可以關注和影響的領域,就是提高自己對證據和事實的認識,避免被黨派和意識團體的錯誤資訊操弄。用自己手上的選票,去支持在做正確事情的候選人,提高「公眾意識」和鼓勵「回應民意的政府」這兩個騎士。
例如,責罵企業的不當行為會讓責罵者感覺自己很有道德,實際上很少達到什麼效果。更好的方法是投票給認真看待對抗污染和保護瀕臨危機物種的候選人。作者舉出值得每個公民關注和支持的七個議題:
1. 減少污染:汙染不是資本主義關心的成本,但它需要被政府限制、規範,留意那些試圖「放寬」任何規範的候選人和遊說團體。
2. 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量:溫室效應氣體持續對地球環境造成傷害,但它在全球還沒受到有效的管制。支持那些對這個議題有正確洞見的候選人。
3. 提倡核能:科學證據顯示,核能仍是唯一不會排放溫室效應氣體、可以擴大規模、安全、可靠的動力來源。民意反對和建造成本是巨大的障礙。
4. 保護物種與生態環境:資本主義本身對於稀有的動物最感興趣,因為他們能賣最多錢。我們要持續支持那些保護土地、限制獵捕的政府法規。
5. 提倡基因改造生物:廣泛的科學和醫學證據已經證實它是安全的,有助於提高收成、減少農藥、改善營養。最大的障礙仍是牢不可破的民意反對。
6. 資助基礎研究:民營企業不容易砸大錢在研發上面,政府的政策與計畫扮演重要腳色,我們應該支持那些提倡基礎研究的候選人。
7. 提倡市場、競爭與創造工作機會:我們常忘了競爭和創新帶來的繁榮和機會,導致社會主義正在死灰復燃。應該聚焦在提供工作機會給與社會脫節的人們。
.
【我的讀後心得】
在讀的過程中我試著問自己,對於這些議題,我自己能做些什麼?在書的尾聲,作者的這席話讓我受到啟發:「我們能為地球做出最重要的一件事是:增廣自己的知識與見聞,使用可獲得的最佳資訊來指引我們的行動與決策。」
上一本讓我對世界的認識有「頓悟時刻」的書,是比爾蓋茲推薦過的暢銷書《真確》,已故作者羅斯林感嘆道:「過去20年,全球赤貧人口已經減半,但針對多數國家的調查中,知道這些事實的人不到10%」。
這些不知道事實的人包含我自己。
《真確》從人類心智偏誤的解析,加上事實證據的輔佐,導正了我對世界發展趨勢的錯誤認知。而這本《以少創多》則從資本主義、科技、汙染、環境的多種角度,帶給我許多的啟發和省思,也讓我對那些懸而未解的議題產生興趣,例如核能與基改。
如同作者所說:「我們相信的很多東西是因為我們周遭的人相信它們,或是所屬的政治陣營成員們相信它們。」人們害怕核子反應的巨大威力、害怕基因改造帶來的健康影響,害怕我們即將耗盡地球資源,這些感受究竟是人性本能的恐懼驅使?還是基於科學事實的判斷?
雖然我自己也還沒有明確的答案,但是我相信持續閱讀、對既有觀點提出疑問、不斷刷新自己的認知,就是走在增廣見聞的這條路上最好的燃料。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好書推薦《#原子時間》部落格文末抽書 2本
你曾經萌生這個想法嗎:「在平日一到五的工作下班之後,明明還有晚上四小時,你的心裡卻只期待週末趕緊到來。」如果你一心只期待週末要徹底放鬆和耍廢,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恐怕不適合你。如果你曾經想趁周末打造「斜槓副業」,卻又遲遲沒有時間動手,那麼這今天這本書或許能帶給你一些啟發。
部落格圖文 https://readingoutpost.com/atomic-time/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原子時間》這本書的作者是韓國時間管理達人柳韓彬,她從本業是獸醫開始,利用平日晚上下班的時間,擔任話劇與電影演員、成為 YouTuber、設計獨家的筆記商品,她透過行動證明了「週一到週五就能達成目標,不必一定得等到周末才開始。」這個理念。
她自己身體力行做到了上班的時候全心全意,下班的時候專注投入自己的「第二人生」。她發現,當人們對平日的全職工作感到倦怠時,有另一個精神寄託可以讓自己注入心力,反而能讓日子更加飽滿充實。這本書,就是她在正職時間之餘,運用平日晚間四小時打造出自己斜槓事業的旅程,以及一路上走來的時間管理祕訣分享。
她認為,即使自己不一定能成為最菁英的上班族,也要成為下班後充滿活力去做各種有趣事情的人。這本書就是她的人生實踐。除了個人故事之外,她分享了制定目標的方法、晚間計畫的安排、養成習慣的訣竅。從她平易近人的親身經歷當中,我們會找到感同身受,並且可以用來付諸行動的四種小技巧。
.
【1.如何找出下班後能做的事?】
作者透過自己的實際經驗,展示了如果你把「每天下班後的四小時」善加利用,長期累積起來的效果是非常驚人的。她不希望「等到退休」才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她也不希望只能「等到周末」才能做自己有興趣的副業。她把握了每天下班後的所有時間,全心投入自己充滿熱情的事情。她給出了三個下班後的建議:
#讓你有一點忙但壓力小的事
一開始,要充分利用晚上時間並不容易,畢竟下班後容易因為精疲力竭,缺少了行動的力量。選擇在下班後從事的斜槓,一定不能讓自己感覺跟上班的工作內容一樣累,否則一定會提早耗盡自己的精力。必須選擇是自己真的喜歡,感興趣的事,例如看個電影但記錄心得、享受音樂但記錄感想。
#要計算時間和金錢成本
作者曾經在一開始太過衝動,太快就投入了大筆資金開發 App,後來發現經營的時間和成本不堪負荷,最後不得不中止了計畫。這個教訓告訴她不要選擇自己負擔不來的斜槓,尤其是投入金錢的選項,都必須精打細算後才做出決定。
#要有放棄的勇氣
回顧過去,她遭遇失敗和放棄的例子更多。例如她想拍美照當 IG 網紅,放棄。想挑戰音樂劇演員但歌唱不夠好,放棄。想學繪畫和影像軟體但太粗線條,放棄。想經營流量型部落格但失去興趣,放棄。前面提到開發 App 成本太高,放棄。這些快速的失敗和放棄,讓她更快速地找到了她真正熱衷的斜槓副業:經營 YouTube 平台和開發紙本筆記本產品。
.
【2.制定目標的方法】
.
#設定目標四步驟
作者給自己設定目標的方法有這四個步驟,分別是「長期」的大目標和尋找意義,以及「短期」的釐清方向和行動方案。透過四個步驟的思考,就可以把目標逐漸拆解成計畫,將計畫拆解成行動。
1. 大目標:非常想要達到的長期目標。
2. 尋找意義: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有什麼意義?
3. 釐清方向:現在我在哪裡?該完成的事情和任務?
4. 行動方案:為了持續朝方向前進而採取的小行動。
#曼陀羅思考法
日本棒球巨星大谷翔平從高中的時候就用「曼陀羅思考法」來確立自己的長期目標。這是一個總共有81個格子的計畫表。正中央的九宮格裡面,正中心的那一個空格是「核心目標」,圍繞在旁邊的八個就是「次要目標」。在這個九宮格四周,又有八個九宮格,分別是依據八個次要目標所衍伸出來的「行動步驟」。這些行動步驟盡量是可以量化、可以達成、有期限的。
.
【3.晚間計畫的安排】
.
#每日記錄和回饋
作者很擅長使用「功能性筆記」這種手寫筆記的方式,記錄每一天生活做過的事情。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找出時間溜走的空隙」。只有當我們把事情記錄下來,才有足夠的線索讓自己回顧,去找出到底在哪先事情上面浪費時間、在哪些事情上面做得很好該持續下去。腦袋很不靠譜,無論手寫或數位方式至少挑一種開始記錄。
#時間軸計畫表
作者會把每天晚上想要做的事情,都透過手寫計畫表的方式寫下來,等於是用一種「有意識」的方法在運用每天下班的時間。不過她也提醒了:「計畫是為了幫助我們而存在,並不是為了監視和囚禁自己而制定的。」如果當天自己的身體和心理狀況真的太過疲累,也不一定要強迫自己完全照計畫走,偶爾知道該如何變通才是長久之策(同樣的觀念在《彈性習慣》這本書有更多著墨)。
#如何避免浪費時間
明明規劃好時間,卻不知不覺就在荒廢中度過,恐怕是許多人遇過的問題。作者認為適當的休息是必要的,但是問題不在追劇,而在於你有沒有真的充電。只要有充電的感覺,就是好的休息;如果休息過後覺得心情很差,就是在浪費時間。她認為,時間管理最大的敵人並不是休息,而是既無法好好休息,也無法好好工作。所以,在規劃晚間計畫的時候,記得把休息充電的時間放進去,讓自己「有計畫性的充電」。
.
【4.養成規律習慣】
.
#思考像大人行動像小孩
如果你想建立的習慣,太過於僵化和淪為常規,反而會讓自己有在「吃苦」跟「受鞭策」的感覺,這往往不利於採取行動。作者認為重點是「無論如何都要有趣」,例如她的朋友想建立居家健身的習慣,就買了顆亮晶晶的鏡球放在房裡,打開五光十射的燈光,營造一種嗨翻天的感覺。讓習慣本身充滿樂趣,才會樂此不疲。
#社群的力量
書中有一段讓我獲得啟發的部分,是作者她創立了一個「社群」。這讓她的觀眾可以加入社群,彼此之間可以互相監督,增加動力,也能讓人更有續航力。她的實際經驗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在社群內看到其他人長期寫紀錄之後所產生的變化,或多或少都能獲得信心。同儕的力量是我之前一直忽略的元素,透過這本書的實際案例也讓我產生了其他靈感。
#不求做得好但求做得久
作者引用了一些培養習慣的經典《原子習慣》書中精華,,她認為:「長期的可持續性,會比當下完成的品質還重要。」即使是別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持續去做,最終會累積出人人稱羨的成就;至少,也能成為令自己生命更滿足的能量。不一定要事事求完美,而是要讓採取的行動可以持續下去。
.
【後記:社畜也能變老虎】
.
我很喜歡作者在《原子時間》結尾說的一句話:「喜歡的事認真去做,討厭的事情讓它變得簡單。」的確,有趣的事情再怎麼做也不容易厭倦;而把討厭的事情簡化跟效率化之後,有時候會獲得一種另類的成就感。這本書強調的是下班後「傍晚時間」的應用,我認為同樣值得培養的是每天的「晨間習慣」,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一小時的力量》和《起床後的黃金1小時》這兩本書。
另外,作者追求樂趣的同時,還能幫助其他曾深陷同樣問題的人,正是因為她懂得善用如「原子」一般細微的所有微小時間,該投入就投入,該休息就休息,最後終於從原本「隨波逐流」的社畜搖身一變成為擁有「自我主導權」的老虎。樂趣和成就,其實是可以相輔相成的。
最近我聽到一句很棒的話跟你分享,矽谷知名的天使投資人納瓦爾.拉維坎特(Naval Ravikant)曾經說過:「對行動要感到迫切,對結果要充滿耐心。」對於下班後的時間該怎麼應用?要有迫切的感覺,先開始嘗試看看再說。這麼做會有什麼結果嗎?要保持耐心,事情不會一夕之間改變,長期、持續、習慣和時間是你最好的朋友。
最後,你想要花很多力氣開始新生活卻輕易放棄?還是輕鬆地從小事做起然後能持續下去?端看你怎麼應用每天下班之後,每一段像原子一般微小的零碎時間。
.
Kobo 購書連結:https://www.kobo.com/tw/zh/ebook/0XHgORL-4jqLfjqcOQbKkQ
Kobo 電子書7折代碼:WAKITIME
使用期限:8/8~8/14
.
感謝 寫樂文化 提供抽獎贈書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股市泡沫化?價值投資沒用了?】
在今年的1月19號
我發布了一個關於我2021年投資策略的影片
當時我有作出反思
我當時覺得要根據經濟情況
調整對資產的估值
但是我這幾個月還是不斷地在思考
是不是調整了估值
我就可以獲得長期的回報了?
結果我發現並不是!
價值投資的投資方式已經飽和了
我還能用什麼投資法在股市中賺錢呢?
而且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QE)
美國政府不斷地印錢
很多人都在討論
市場是不是在泡沫的階段?
再加上最近我看了
橋水基金的創辦人Ray Dalio的一篇文章
讓我重新再調整我的投資策略
想知道我對市場有什麼看法嗎?
我的2021投資策略會作出什麼大改革嗎?
那就不要錯過這個影片啦!
.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26 為什麼我會對我的投資策略做出調整?
0:59 市場是否處以一個泡沫的階段?
2:00 我就是很保守的價值投資者
2:40 價值投資者在現在的市場遇到的一個困境
4:08 如何判斷股票價值?
6:22 現值 (Present Value)的概念
8:00 管理風險的策略:现代资产组合理论(Modern Portfolio Theory)
10:55 我的投資組合
12:08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用以下連結可獲得10%折扣優惠,只需輸入:SSSOFF
(只限於購買理財投資訓練營和配套:理財投資訓練營2.0 + 投資思維訓練營)
優惠截止30/4/2021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Ray Dalio linkedin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we-stock-market-bubble-ray-dalio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8U4sL9
繁體
https://bit.ly/3vHEKmE
英文
https://bit.ly/3lsUnd7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沒有錢配談戀愛嗎?
https://bit.ly/3vO2fuD
.
大學期間應不應該做兼職?
https://bit.ly/30ySba7
.
打工族不用創業也能賺1千萬
https://bit.ly/3c6I0z7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2021股市投资策略 #股票投資策略 #股市泡沫前兆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Spark Liang 张开亮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的投資策略大公開!2021年應該投資什麼股票?】
新的一年
是時候來跟大家分享
2021年最新的股市分析和前景
2021年的股市趨勢會如何?
應該用怎樣的投資策略呢?
投資什麼股票呢?
從2020年的三月份開始
美國股市就有一波大幅的下跌
当时美國股市下跌了大概34%左右
而當時美聯儲為了救市
實施了無限量化寬鬆(QE)
美聯儲瘋狂大量印鈔票
這舉動讓美國股市在短短5個月回到最高點
其實現在已經出現了
經濟和股市脫鉤的現象
經濟不好
但是股市卻在漲
這會不會是美國股市泡沫化的前兆?
我會在影片裡為大家一一分析
話說我在三月份的時候
趁低買入了臉書、蘋果、迪斯尼、Visa、Master和Paypal
我賺錢了
想知道我賺了多少嗎?
想知道我的2021股市投资策略嗎?
那就快點點擊影片觀看吧!
影片概括:
0:00 Start
0:11 2020年我投資了什麼?
1:10 為什麼股市會漲那麼多?
3:16 脫鉤是不是意味著我們在面對著一場泡沫?
4:43 爛蘋果現象
6:23 總結2021年我的投資現況
6:52 2021年我們應該如何佈局,如何投資?
9:42 2021年我的投資策略是什麼?
11:33 總結
.
獲取我的獨家理財貼士
http://bit.ly/get-spark-financial-tips
.
【免費】股票投資工作坊 - 從0開始學股票
http://bit.ly/join-free-webinar-now
.
🔥點擊連結瞭解更多詳情或購買🔥
https://valueinmind.co/zh/sparks/
.
我們需要人才
我們需要你
向我們展現你不可多得的能力與實力
數不盡的各種公司福利就等你
點擊鏈接提交求職申請:https://valueinmind.co/join-us/
.
🔥【Etoro】Spark 投資組合和表現 🔥
http://bit.ly/31FPXEz
.
全世界都可以用
eToro申请链接
简体
https://bit.ly/3ptriiH
繁體
https://bit.ly/39shakE
英文
https://bit.ly/2MBr0Yv
.
免責聲明:
高波動性投資產品,您的交易存在風險。過往表現不能作為將來業績指標。
視頻中談及的內容僅作為教學目的,而非是一種投資建議。
.
👇更多相關影片👇
賺錢最重要的事,他們只靠這一招賺錢!
https://bit.ly/3a6ew3m
.
未來買不到便宜股票!價值投資已死?
https://bit.ly/390jhvX
.
99%的人都理解錯了!人脈 ≠ 錢脈
https://bit.ly/3sDaibX
.
⚡ Spark 的 Facebook 很熱閙
http://bit.ly/2X3Cgwr
.
⚡Spark 的 YouTube 很多教學
http://bit.ly/2KMqMvR
.
⚡Spark 的 Instagram 很多八卦
http://bit.ly/31YMLon
.
⚡理财交流站
http://bit.ly/finspark-group
.
⚡美股交易交流区
http://bit.ly/finspark-foreign-stocks
#2021股市投資策略 #美股泡沫2021 #2021投資什麼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memehongkong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梁振英已回來。第一時間就要和他開年,因為他又在語無倫次亂講說話。首先,他犯了一個思想方法的謬誤。他一想方法是否可行,應該做一個橫向比較。你不可以孤立這件事來看。而要看整個邏輯在政策中是否一致。他所講幾件事已在邏輯上不一致。簡單來講,這個人是沒有腦。
第一,他話從供應管理去限制旅客入境數目。供應管理這個名詞,他上次是甚麼時間用的,是他講樓價的時候用的。而對付的方法是抽稅。而現在主張的方法也是抽稅。講供應管理,會想起辣招,這就是抽稅。
第二,他又話不可以只抽外人而不抽香港人,但辣招也只抽外人而已。我們講話是要回應其他事情的,不能孤立一件事,不能拿不同的標準,否則會不停給人指出謬誤。他話不能只收外人。而香港人也有很多要返大陸,這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這去到第二個問題,他是無腦的,為何不能這樣做。只要分兩隊就可以解決。一隊收,而另一隊不收便可以解決。例如某些在香港讀書或者工作的內地人便不用收,可以給他們一張智能卡,這些人全部用智能卡過關。技術上為何不可行?
另外,又返回他的陳腔濫調,旅遊業會帶起很多就業,但他沒有經過量化分析,完全不經大腦。對旅遊的收益的造成多大打擊,會影響了哪些人。他應該聽下我昨晚的蕭遙遊的分析。技術分析已相當準確。他只是開口亂吠。
而他最可惡的是叫香港人不要未富先驕。第一,一講「未富先驕」,香港人已經很憤怒。這些詞語是帶有強烈的感情,這是侮辱性的說話。也不用講是否真的「未富先驕」,但一講這說話就是侮辱人。身為特首不知道這說話是罵人的嗎?他是罵全部香港人。
我用現實的數據證明他的錯誤。「未富先驕」若撇除罵人的意思。這是甚麼意思呢?舉例,你未做到張智霖,但就怕出街給FANS包圍,經常戴太陽眼鏡,約要約到三個月後,這就是未富先驕。這就是「未富先驕」的實際例子。在旅遊事業上,香港不算是「紅」,那甚麼地方叫做「紅」?香港是排第一,沒有地方「紅」過香港呢。白痴梁振英。怎麼叫做「未富先驕」,由這樣的人做特首,真的很可悲。
謎米香港 www.memehk.com
Facebook: www.facebook.com/memehkdotcom

量化方法有哪些 在 Python量化分析入门教程(Pandas TA)。如何通过技术指标做 ... 的推薦與評價
Python 量化 #Pandas_TA # 量化 教学#Python技术分析Chapter:0:00 Python 量化 介绍2:53 Pandas TA介绍9:45 量化 ... 盘点国内股票实盘 量化 交易平台 有哪些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