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1又來了!一次又一次的流連人間,會使牠難以回到野外正常生活嗎?
#窩動保時事 #臺灣黑熊 #711黑熊
【屢屢靠近,震撼彈也嚇不走的711熊】
去年10月,一隻大黑熊左手被陷阱套住,牠驚慌地試圖掙脫,但小小的套索卻令體型壯碩的牠痛苦不已⋯⋯
牠的編號是711,12月3日已野放到遠得要命保護區,原以為回到深山的生活,如同返鄉般往常得自在,想不到才沒幾天,牠就開始在原始林與聚落之間不停踩點,12月中旬,竟與另一隻黑熊同時靠近聚落!
1月初,711的點位連續七天出現在一處農舍,牠不只開了冰箱、翻了電鍋覓食,連一隻跑出來的雞也一同下肚!再次熟門熟路地回來時,不但沒有把驅趕牠的震撼彈放在心上,還嚐了一下彈的滋味!最後,牠在1月23日不幸又再次中了陷阱,目前於特生中心中救傷安置。日後處置,仍待專家審慎評估後決定。
【原本住深山的熊,為什麼要偷吃人的食物?】
根據日本信州黑熊研究會理事於公視熊出沒專題報導表示,其實黑熊生性很膽小,通常透過修剪草木、清理環境,就可以讓牠們感覺到這裡有人而不敢接近。
那是什麼原因讓711過去明明已中了3次陷阱,卻仍不怕震撼彈跟雷震子,屢次靠近聚落、農舍?
目前尚無明確的原因說明711為何多次闖入聚落,但牠曾一度被人類救傷後野放,又成功嚐過數次人類的食物,也許與這些經歷息息相關。
根據《自然保育》期刊第64期提到,熊類的野放復育其實比其他動物更為困難,牠們容易在圈養過程中,將食物與人類連結,進而對人不那麼恐懼。
根據期刊內容,假設聚落附近的自然食物較缺乏,黑熊容易被屋內的食物及廚餘、垃圾味道吸引,牠們一旦嘗過人類的食物,便可能永生難忘,一次又一次在屋子附近流連忘返。
因此,野放黑熊前的訓練非常重要,不但圈養過程中不僅要維持自行覓食、獵捕動物、做窩巢等野外行為,更要避免牠們與人類有過多的接觸,降低人熊衝突,野放團隊會運用牠們討厭的辣椒味、鞭炮聲做「人類趨避訓練」,教牠們「如何怕人」。
【「以驅趕代替獵捕」,熊熊麥擱來!】
面對711一次次的造訪聚落,先前東勢林管處雖嚴陣以待地密切追蹤,使用過雷震子遠距離驅趕、設置防止牠進屋的震撼彈,試圖讓牠「怕」而遠之,然而卻未果。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指出:「此情況顯示,當時採取的驅趕力度可能仍有所不足,或是未能即時且有效的施加在黑熊個體上。」遏止滋擾熊的大原則應是降低取得食物機會,建議利用衛星點位追蹤熊位置,事先將食物收好,讓牠放棄。
日本也有熊出沒!據環境省統計,2020年4月到9月不到半年的期間就收到1萬3670件目擊熊的通報!對於驅趕熊的對策,他們的《與熊共存手冊中》也有幾項可以參考,如:在熊出沒的區域不放置垃圾桶或果實等吸引熊的東西;果園外圍設置電柵欄;在熊經常出沒的區域加強除草清理,甚至以機器狼或是卡瑞利亞熊犬(Karelian Bear Dog)驅趕熊!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強調,要在目標熊隻造成滋擾的狀況下加以制止驅趕,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然而,當驅離無法奏效時,才會再次捕捉並野放,只有在最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考慮收容圈養。
【與熊友善共存,有熊國子民們須努力、互助!】
黑熊的生活領域廣大,難免與人類的重疊,與牠們和平共存,需要更多的認識與包容!
黃美秀於臉書貼文提到,從北部大安到大雪山森林遊樂區,都屬於711熊正常的活動範圍。而要與黑熊的友善共存,不僅要維護自然棲地,減少人為破壞與干擾;管理單位亦要重視管理議題,協助民眾避免損害;而當地民眾對於黑熊的認識與包容亦是一環,有熊國有賴每個人的認同與互助!
臺灣黑熊保育協會也呼籲農委會及林務局等主管單位,儘速制定陷阱管理辦法,以防更多瀕危物種受傷,並應積極輔導聚落做好野生動物防範措施,成立專責管理單位,降低野生動物與人類的衝突!
_______________
|訂閱窩窩 為牠發聲|
https://wuo-wuo.com/subscrib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5萬的網紅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窩窩及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贊助播出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 擴大保育熱點,化解雞舍衝突!全民共同響應,替石虎守住珍貴棲地! 👉🏻 立即加入拯救石虎的行列:https://wuo.pros.is/3my2et #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現正進行中 -- ✔︎ 成為七七會員(...
「野放復育」的推薦目錄: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窩窩 wuowu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問卦] 山羌是什麼迷之生物啊? -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復育成功野放原生種長尾龜(斑龜)維護台灣生態【黃小四野外 ... 的評價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墾丁梅花鹿復育成功野放後啃食作物農民叫苦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超萌穴鴞野放計畫!動物園太厲害了 的評價
- 關於野放復育 在 [問卦] 山羌是什麼迷之生物啊? - PTT評價 的評價
野放復育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過去24小時 英國 🇬🇧】
「在英格蘭絕跡400年的河狸,終於回到大自然!」因擅長以樹木枯枝修築溪流水壩、而有「大自然水壩工程師」之稱的河狸(beaver),過去因長期遭人類狩獵,在英國本土幾乎野外滅絕已久。然而2013年,在英格蘭德文郡的野外,卻意外發現了「來路不明」的河狸家族蹤跡。但是否要讓在英格蘭本地絕跡400年、應已野外滅絕的河狸,再引入大自然?亦引發爭議。
當時在德文郡發現的河狸一家,被推論可能是人為「非法野放」。部分反對意見認為,絕跡河狸的再引入,可能對當地生態平衡有所影響,亦可能與人類的土地利用發生衝突;支持聲音則主張,河狸——尤其是其修築水壩的習性——能夠豐富地方生態、甚至長期而言有助於因應氣候變遷。
在有關專家團隊研究5年、力證河狸對當地生態環境利大於弊後,德文郡當局在本周認定:這群河狸「有權永久維持現狀、待在他們被發現的地方。」這也是英格蘭史上第一次,已經野外滅絕的本土哺乳動物,被官方允許合法野放大自然——究竟這項令動保人士振奮的野放復育計畫,其背後邏輯與疑慮為何?德文郡最後又為何判定河狸一家擁有在大自然的「永居權」?
#河狸 #beaver #河狸水壩 #野放 #再引入 #復育 #英格蘭 #動物 #保育 #生態 #英國
野放復育 在 國家地理雜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雲豹 在臺灣的野外族群,科學家證實已經滅絕。然而雲豹原是臺灣山林食物鏈的頂層動物,影響著森林生物多樣性的健康,雲豹也是原住民魯凱、排灣族歷史文化、山林智慧所代表的神聖動物,是否要藉由科學的力量重新引入雲豹野放復育,過去幾年民間保育人士和公部門持續進行探討。2018年舉辦的貓科動物再引入研討會,曾邀請國際專家來臺分享經驗並與原住民族進行討論。
-------------------------------------------------------
【2020大石文化線上書展】 活動倒數3/15止
📚叢書69折起/紙本雜誌訂一年送一年
https://bit.ly/31GqgEZ
熱門貼文每週更新
編輯精選「疫情與病毒」:http://bit.ly/38kaIZm
全民防疫,在家以讀防毒
紙電合購訂閱半價:http://bit.ly/2VK9qnF
野放復育 在 志祺七七 X 圖文不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節目由「窩窩及台灣石虎保育協會」贊助播出
【拯救石虎募資計畫2.0】
👉🏻 擴大保育熱點,化解雞舍衝突!全民共同響應,替石虎守住珍貴棲地!
👉🏻 立即加入拯救石虎的行列:https://wuo.pros.is/3my2et
#拯救台灣石虎募資計畫 #現正進行中
--
✔︎ 成為七七會員(幫助我們繼續日更,並享有會員專屬福利):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體驗志祺七七文章版:https://blog.simpleinfo.cc/shasha77
✔︎ 購買黃臭泥周邊商品: https://reurl.cc/Ezkbma 💛
✔︎ 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http://bit.ly/shasha77_subscribe
✔︎ 追蹤志祺IG :https://www.instagram.com/shasha77.daily
✔︎ 來看志祺七七粉專 :http://bit.ly/shasha77_fb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email,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石虎習性 #石虎保育
各節重點:
00:00 開頭
01:10 石虎的特徵
02:11 石虎的習性
02:55 石虎的生存環境
03:59 石虎的威脅1:棲息地的破壞
04:47 石虎的威脅2:當地居民的活動
05:45 石虎的威脅3:貓狗的威脅
06:51 保護石虎大作戰
07:54 石虎復育計畫,可行嗎?
08:37 我們的觀點
09:38 問題
10:04 結尾
【 製作團隊 】
|客戶/專案經理:Pony
|企劃:宇軒
|腳本:宇軒
|編輯:土龍
|剪輯後製:絲繡
|剪輯助理:珊珊
|演出:志祺
——
【 本集參考資料 】
→滅絕以前——臺灣石虎專題小草:兩次路殺的啟示:https://bit.ly/3zKRf2o
→石虎是臺灣最後的貓科動物 —— 認識物種與威脅現況:https://bit.ly/3mZO9UY
→環境資訊中心_石虎報導:https://e-info.org.tw/leopardcatnews/
→消失中的台灣石虎:http://leopardcat.net/index.html
→阿虎加油石虎保育大使:https://ahutw.info/
→孟加拉貓:https://bit.ly/3gYV64x
→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https://bit.ly/3DLNZpV
→淺山到底是哪座山?:https://bit.ly/3zJKii2
→龍貓森林裡的台灣石虎:https://bit.ly/3DFS6E2
→Prionailurus bengalensis 石虎:https://bit.ly/3jBHC0p
→石虎在亞洲其他國家活得好好的,為什麼在台灣卻瀕臨絕種?:https://bit.ly/2Yshhdj
→石虎與雞農衝突防治-雞舍改善計畫2021年已達135戶:https://bit.ly/3yEMzKk
→野生動物救傷案未因疫情減少 車禍依舊占大宗:https://e-info.org.tw/node/231743
→石虎停看聽監測拍到畫面 路殺預警系統奏效[影]:https://bit.ly/3yEiuu7
→【重點整理】苗栗縣大尺度路殺報告——人與動物的「過馬路」學問 石虎保育如何搶先機?:https://e-info.org.tw/node/220323
→石虎保育》苗栗石虎公園成為生態墳場: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87298
→「前方野生動物出沒請注意」 全球第一個「路殺預警」導航APP在台灣誕生 :https://e-info.org.tw/node/222271
→石虎保育》兩縣市通過自治條例 石虎保育現曙光: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87300
→超萌石虎將野放 最怕鼠藥、路殺和獸鋏 有賴全民共同守護:https://e-info.org.tw/node/94487
→怪手開上山坡 小石虎有家歸不得:https://e-info.org.tw/node/79952
→募資計畫2.0網站:https://wuo-wuo.com/crowdfunding/for-leopard-cat
\每週7天,每天7點,每次7分鐘,和我們一起了解更多有趣的生活議題吧!/
🥁七七仔們如果想寄東西關懷七七團隊與志祺,傳送門如下:
106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111號8樓
🟢如有引用本頻道影片與相關品牌識別素材,請遵循此規範:http://bit.ly/shasha77_authorization
🟡如有業務需求,請洽:hi77@simpleinfo.cc
🔴如果影片內容有誤,歡迎來信勘誤:hey77@simpleinfo.cc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2gk4I_-pLns/hqdefault.jpg)
野放復育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阿根廷的瀕危物種「巨獺」,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水獺。過去野生巨獺已經在當地絕跡30年,不過最近傳出了好消息,有一對巨獺順利生下了3隻巨獺寶寶,預計成年後,會把牠們一家野放。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979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Dt4xMNrj0yc/hqdefault.jpg)
野放復育 在 復育成功野放原生種長尾龜(斑龜)維護台灣生態【黃小四野外 ...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台灣的生態越來越差,我們今天來到斑龜 復育 池野放斑龜到大自然繁殖需要金錢 野放 需要體力我們未能做到盡善盡美但我們願意為台灣付出一份心力聽 ... ... <看更多>
野放復育 在 墾丁梅花鹿復育成功野放後啃食作物農民叫苦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墾管處 復育 梅花鹿成功, 野放 後大量的鹿群回歸恆春半島的山林,卻苦了當地的農民,因為種的農作物常被梅花鹿當成大餐啃食,農民不滿墾管處常常只賠肥料 ... ... <看更多>
野放復育 在 [問卦] 山羌是什麼迷之生物啊? - 看板Gossiping 的推薦與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