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東縣高樹鄉精神病患傷人事件,為何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
9月26日屏東縣高樹鄉發生衛生局列管的精神病患傷人事件,一名患有思覺失調症的男子因不滿便利超商女店員提醒需戴上口罩,跳入櫃檯壓制攻擊女店員,致其雙眼重傷,送醫搶救恐有失明之虞。事發過程經媒體曝光,引起社會譁然,屏東縣長潘孟安也於第一時間表示要深切檢討、補強社會安全網,與中央衛福部討論,希望強化法令,「讓精神病患不再成為社區的隱形炸彈」。
隨著這些年來精神病人的攻擊事件反覆發生,「補破網」的呼聲不斷,主責精神病患刑事案件的兩個主管機關,也因為新聞效應公開表態回應:司法院於昨(29日)晚間於官方臉書粉專強調去(2020)年底通過《刑事訴訟法》修正草案,重大刑事案件被告在法院判決確定前,若有精神障礙且具有危害與急迫性時,不需要等到判決有罪,法院可以即時運用「緊急監護」的制度,命被告進行監護治療;衛福部心口司司長諶立中接受《中央社》訪問時也提到,4年內將社區關懷訪視員增至1000人以上,明(2022)年則一定可以設置4到6家「司法精神病房」,以風險程度分級分流處理,安置高暴力風險、高復發風險的精神病患。
在公部門許諾更安全的未來到來之前,到底是什麼緣故,使得制度上難以在前端預防高風險精神病患傷人事件?
◼︎發生刑事案件之前,《精神衛生法》扮演最前端的預防角色
從2016年小燈泡案兇手王景玉、今年9月無期徒刑定讞的台中牙醫師命案兇手賴亞生,到甫發生傷害事件的屏東縣高樹鄉楊姓男子,他們共通的身分都是地方衛生局列管的「嚴重精神病人」,由公衛護士與社區關懷訪視員定期追蹤,據統計全台灣約有14萬名這樣的個案。
即便14萬名個案中有暴力犯罪比例微小,不能斷然將不定時炸彈與嚴重精神病人劃上等號,然而因其隨機性、大眾難以理解犯案動機等因素,使得整體社會將其風險放大檢視,更因部分個案過往曾有失序行為、反覆入出院的紀錄,而讓民眾擔心並質疑為何無法從更前端預防,讓有風險的精神病人強制住院治療。
然而,在《報導者》過去幾年針對精神醫療處遇的訪查,要釐清病患處遇與社會安全之間難以達成的平衡,得回到制度面的設計,甚至更需要在刑罰之外,強化社區醫療體系的治療。
現行針對精神病患的強制治療處遇,包括司法偵查中的「緊急監護」、判決定讞後的「監護處分」、規劃中的司法精神病房等,都是在發生觸法行為後,刑事案件進入正式司法程序,才會啟動。在實際的犯罪事件之前,在最前端能介入的是《精神衛生法》第41條,當發生嚴重精神病人疑似滋擾或危害公共安全,並有自傷或傷人之虞時,就可強制將其送醫或強制住院。
但實務上第一個常遇到的問題,是各縣市並無統一作業流程,「第一步通常都是call警消,有的縣市跨單位協調資源比較充足,遇到精神病人出現傷害或暴力事件,醫療人員會隨同出車評估,但有的地方人力不足,到現場的只有警消,不一定能判斷該送警局還是醫院,」屏安醫院精神科醫師、台灣司法精神醫學會學術教育暨出版委員彭啟倫在此事件後接受《報導者》採訪時表示。
◼︎強制住院形同剝奪人身自由,法定程序問題持續爭議
若是進入強制就醫的流程,得在5日內由兩位精神科專科醫師鑑定,並經過由社工、心理師、職能治療師、家屬與律師代表組成的審查委員會評估,才能啟動強制住院,強制住院最長不能超過60日,若有必要延長,必須再重啟審查程序。
「強制住院審查委員會代表國家剝奪一個人的人身自由,近年一直有一些爭議,醫界普遍認為,應該由法官透過正當法律程序來裁定(法官保留)。」彭啟倫說。
去年10月,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曾舉辦《精神衛生法》修法公聽會,其中討論的重點就包括現行強制住院要經過一連串行政程序,部分民眾與家屬認為門檻過高,但醫療與司法界代表則基於法定程序與病患人權,表示現行機制是對患者的程序保障,不需調整。
根據衛福部數據,近年全國每年強制住院案件,在2012年約1200件後逐年下降,近5年大多維持700件上下,經審查委員會通過的許可率則在9成以上;對照之下,另一種機構處遇外的「強制社區治療」則乏人問津,此一2013年開始,基於預防大於治療的措施,透過門診、居家治療與社區精神復健,將嚴重病人的自由限制減到最低,支持協助病人在社區中繼續接受治療、逐步適應社會生活,全國每年申請與通過件數都在50到70件上下,究其原因,常跟醫療院所須耗費過多人力成本、病人不易配合常須協調警察、健保給付缺乏誘因有關。
◼︎猶待正視的醫療與社區治療環境落差
隨著屏東高樹鄉楊姓男子過往經歷曝光,會發現他歷年來都有短暫住院治療紀錄,但過不久又出院,為此潘孟安強調,要請醫院評估「長期收治」。此一個案凸顯出精神醫療專業評估精神狀態改善,出院後當家庭資源與社區現實無法順利承接,兩者間可能出現的空窗與落差。
「在作息正常、常規化的醫院環境,我們比較知道怎麼應對這些個案,他們受到的刺激相對小,當暴力或自殺風險下降,就達到可以出院的標準,但醫療的角度很難評估社區中會遭受的刺激,這跟出院後家庭支持度、醫療與社區公衛的銜接有關,若其中出現三不管地帶,很容易出事情。」彭啟倫說。
在承擔民眾對於整體社會安全的想像,以及維護個案健康與人身自由之間,精神醫療在相關社會事件中,屢屢陷入兩難的局面,或許在政府部門許諾要以更嚴格法規彌補社會安全網前,應先正視前端包括強制就醫/住院的制度流程,社區治療模式不彰的長年問題,才能在既有的經驗與基礎上,朝向更積極的改善方向。(文/張子午)
#延伸閱讀
【直視刑罰與治療的極限──如何務實修正精神障礙犯罪監護處分?】https://bit.ly/3F4r61L
【與受苦者相遇──社區精神病人關懷訪視員的現場反思】https://bit.ly/3mfXh5T
【一場艱難的對話:一名精神障礙者如何走向殺人之路】https://bit.ly/3D2etSO
#精神疾病 #思覺失調症 #屏東 #超商 #社區治療 #司法 #報導者
同時也有5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新北幼兒園爆發疫情,加上機師確診Delta病毒,讓民眾對防疫又漸漸緊張起來。以彰化來說,開放4000劑的高端疫苗是之前預約未打的針劑。彰化縣衛生局統計,3日開放未預約和未打過第一劑的民眾施打,只有125劑,但6日卻使用641劑。縣府表示,只要滿20歲的民眾,就可以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 詳細新聞內容...
醫療 院 所 統計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採購機制應該公開透明 要求退輔會嚴格懲治不法行為!
#獨家》立委吳玉琴爆退輔會弊案 為違法公司量身打造2億元標案
https://news.ltn.com.tw/news/politics/breakingnews/3688291
去年3、4月間,國軍桃園總醫院護理之家勞務承包商:「祥暉服務企業社」。一位員工跌傷,在申請勞保職業災害給付時,驚覺自己沒被投保勞工保險。這個事件於去年10月4日被媒體揭露,才發現該承包商有多次違反勞基法、規避勞動檢查紀錄。
去年11月媒體再爆出,承包商:「祥暉服務企業社」。涉嫌偽造照顧服務員結訓證書,將未依法受訓的清潔人員,用偽造證書直接轉任照顧服務員。
因此,我先後於去年12月2日、9日在衛環委員會、司法法制委員會針對這個問題質詢退輔會、勞動部、與人事總處。退輔會備詢人員允諾會嚴加處理,並將結果回覆我,結果事隔10個月,到今天這件事還沒有得到回應。
本案「祥暉服務企業社」、「祥暉顧問有限公司」、「有限責任桃園市祥暉勞動合作社」,由林O勇、林O耕、林O祥三人,交叉設立。登記於同一地址1、2樓,其資本額分別為50萬、50萬、22萬。自民國107年至今年上個月,祥暉集團違反勞動基準法的統計:四年間違反15件,一樣的違法問題,一再發生。到最後乾脆拒絕勞動檢查。
而國防部與退輔會所屬榮總體系是這個集團的最大商業往來客戶。自104年開始,祥暉集團接受國防部、退輔會所轄醫療機構的採購案。所有的案子最小金額1千7百萬元,大至2億2千9百多萬。
50萬的資本額如何承擔2億多的大標案?
尤其是一個涉嫌偽造文書,屢次違反勞動法令又拒絕勞動檢查的惡質廠商?
並在事件曝光後,何以主管機關退輔會未作任何調查處理?
這一切很難說服國人,退輔會跟廠商之間的關係可以接受公評!
民國108年,台北榮總新竹分院「第四區照顧服務員勞務承攬採購案」(案號:HCB-10825),延續「106-107年照顧服務員勞務委外案」(案號:10601E)。兩案在投標資格上,108年案將「5年內,需有單次採購金額在6千萬以上的經驗」的限制性條件刪除。結果這個案子讓「祥暉顧問有限公司」得標了,同時錄取第二名,其金額高達2億2千9百多萬元。
而得標後又不履行契約,契約不履行原應由第二順位的得標廠商遞補,本案卻未依程序遞補。反而更改標案,一次兩年的大標案拆成三個月的小標案,再讓「祥暉服務企業社」得標。
至此,退輔會不好好說清楚,作必要的處分,很難說服民眾自身清白。
我會繼續追,非讓整個制度公開透明不可!!
醫療 院 所 統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美股盤後〉通膨、債務上限危機四伏 債市動盪費半續黑
週三 (29 日) 華爾街受到通膨危機、恒大違約風暴、美國債務上限問題影響,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震盪,美元延續漲勢,科技股再度陷入困境,美光股價疲軟,那指小幅收黑,費半指數延續昨日跌勢,收黑 1.5%。
10 年期美債殖利率週二觸及 1.567% 高位後,週三該殖利率走勢震盪,早盤一度回落 1.50% 以下,接著午盤反彈至約 1.54%,尾盤又回落至 1.52% 左右。
政經消息,美國國會必須在 10 月 18 日前解決債務上限問題,否則美國正面臨史上首度債務違約,美國眾議院週三以 219 比 212 票通過一項暫停舉債上限的法案,但共和黨料將在參議院擱置該計劃,目前尚不清楚民主黨將如何避免違約。
週三聯準會 (Fed) 主席鮑爾連同日本、英國、歐洲央行總裁出席線上歐洲央行金融論壇,鮑爾表示,美國經濟前景存在高度不確定性,供應鏈問題並沒有好轉令人沮喪,當前壓力預計將持續至 2022 年。
美歐貿易和科技委員會 (TTC) 首場峰會週三登場,聚焦於晶片短缺、人工智慧 (AI) 和科技競爭等議題,會後雙方宣布將聯合制定關鍵技術的規則和標準,並協調雙方解決關鍵貿易問題的方法。
週三外媒引述消息人士報導,恒大付息 4750 萬美元境外債券利息期限已屆,部分美元債券持有人再度傳出尚未按期收到利息款項。
新冠肺炎 (COVID-19) 疫情持續蔓延全球,截稿前,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即時統計,全球確診數已飆破 2.33 億例,死亡數突破 471 萬例。美國累計確診超過 4332 萬例,累計死亡數超過 69.4 萬。印度累計確診超過 3371 萬例,巴西累計確診 2138 萬例。
週三 (29 日) 美股四大指數表現:
美股道瓊指數上漲 90.73 點,或 0.26 %,收 34,390.72 點。
那斯達克指數下跌 34.24 點,或 0.24%,收 14,512.44 點。
標普 500 指數上漲 6.83 點,或 0.16%,收 4,359.46 點。
費城半導體指數下跌 50.5 點,或 1.53%,收 3,263.8 點。
標普 11 大板塊有 7 大板塊上漲,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和醫療保健收紅,材料、通訊服務和資訊科技領跌。(圖片:finviz)
標普 11 大板塊有 7 大板塊上漲,公用事業、必需消費品和醫療保健收紅,材料、通訊服務和資訊科技領跌。(圖片:finviz)
焦點個股
科技五大天王漲跌互見。蘋果 (AAPL-US) 漲 0.65%;臉書 (FB-US) 跌 0.31%;Alphabet (GOOGL-US) 下跌 1.09%;亞馬遜 (AMZN-US) 跌 0.45%;微軟 (MSFT-US) 漲 0.17%。
道瓊成分股漲多跌少。波音 (BA-US) 上漲 3.18%;默克 (MRK-US) 上漲 2.41%;沃爾格林聯合博姿 (WBA-US) 上漲 1.29%;開拓重工 (CAT-US) 下跌 1.34%;高盛 (GS-US) 下跌 1.18%。
費半成分股淪陷。英特爾 (INTC-US) 跌 0.94%;AMD (AMD-US) 跌 1.15%;應用材料 (AMAT-US) 下跌 3.48%;美光 (MU-US) 下跌 2.00%;高通 (QCOM-US) 跌 0.48%;NVIDIA (NVDA-US) 跌 0.88%。
台股 ADR 僅中華電信獨強。台積電 ADR (TSM-US) 跌 0.25%;日月光 ADR (ASX-US) 下跌 2.89%;聯電 ADR (UMC-US) 下跌 1.82%;中華電信 ADR (CHT-US) 漲 0.73%。
企業新聞
特斯拉 (TSLA-US) 上漲 0.48% 至每股 781.31 美元,過去 6 個月漲幅達 22.92%。科技巨擘正面臨美債殖利率飆升的壓力,女股神伍德 (Cathie Wood) 的方舟投資 (Ark Invest) 週二拋售超過 34 萬股特斯拉股票、套現 2.7 億美元。
蘋果 (AAPL-US) 週三上漲 0.65% 至每股 142.83 美元。摩根大通分析師 Samik Chatterjee 維持蘋果「增持」股價評級,認為在 5G 設備升級創紀錄的一年裡,蘋果仍是個股首選。
摩根大通首選股以蘋果居冠 (圖片:AFP)
摩根大通首選股以蘋果居冠 (圖片:AFP)
美國記憶體廠美光 (MU-US) 下跌 2.00% 至每股 71.64 美元。美光第四季財報表現不俗,但 2022 年財測遠遜市場預期,預告短期內記憶體晶片出貨可能會下滑。
美國廉價零售商 Dollar Tree (DLTR-US) 暴漲 16.49% 至每股 100.51 美元。Dollar Tree 以 1 元價格出售大部分商品而聞名,該公司週三宣布將所有 Dollar Tree Plus 商店價格增至 1 美元以上,並將於一些傳統 Dollar Tree 商品價格提高至 1 美元以上。
經濟數據
美國 9 月成屋銷售簽約指數月增率 8.1%,預期 1.4%,前值 - 2.0%
華爾街分析
花旗近期一項調查顯示,大多數人擔心通膨居高不下,預期股市向下修正 20% 比上漲 20% 的可能性更大。
City Index 高級金融市場分析 Fiona Cincotta 表示,通膨升溫和經濟成長放緩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美國債務上限的討論可能會成為近期市場焦點。
花旗美國財富管理投資策略主管 Shawn Snyder 表示:「週三這樣的日子,對我來說,平靜並不一定代表平靜,市場正在等待國會的進一步舉措。」
https://news.cnyes.com/news/id/4732195?exp=a
【全球股市觀察站】2021-09-29(美國時間)
阿斯匹靈實戰文章
https://scantrader.com/u/9769/service
阿斯匹靈IG
https://www.instagram.com/aspirin_grandline/?hl=zh-tw
醫療 院 所 統計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新北幼兒園爆發疫情,加上機師確診Delta病毒,讓民眾對防疫又漸漸緊張起來。以彰化來說,開放4000劑的高端疫苗是之前預約未打的針劑。彰化縣衛生局統計,3日開放未預約和未打過第一劑的民眾施打,只有125劑,但6日卻使用641劑。縣府表示,只要滿20歲的民眾,就可以向合約醫療院所預約。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43568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 點擊【公視新聞網】https://news.pts.org.tw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醫療 院 所 統計 在 放鬆兄弟奕寬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日本官方發表的統計早破20000人/日,醫院沒病床不收回家吃自己的破20萬人。我不是日本人,依照往例寫日本現實文又要被罵「對日本不忠」,又不是宗教我是要對日本人效忠?攸關生命我得照實情講述,以下都是親眼所見和新聞查得到:
-----------------------------------------------------------
1.禁止深夜飲食:
東京從晚上7點以後飲食店不得營業,結果呢?連鎖店改為外帶我覺得沒問題,私人營業的店卻不一樣,只要你敢開店裡面就爆滿。罰款?當然有,但客人那麼多,繳交罰款你反而還能賺更多。雖然不比之前人潮洶湧,但我可以跟你說,成群結隊還不戴口罩的人還是有。
2.我家附近的風俗店:
雖然有減少營業天數,但一周內有三天還是熱烈開門,美女在門口拉客,我經過還能聽見裡面客人大唱卡拉OK和歡笑聲。每天半夜去超市的時候經過,也常看見不戴口罩勾搭小姐快樂走出酒店的客人(老少都有)
3.愛知大型音樂節
我很難想像主辦單位怎麼可能在疫情期間,從經產省拿到3000萬日圓補助金,莫非經產省是開會說:「很好!現在疫情是撲滅老百姓的最佳時刻!就給他們3000萬吧嘿嘿!」不然咧?我真的想不到啊!主辦方承諾做好防疫,包括入場人數、強制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還不准觀眾喊叫,不賣酒精飲料。但你覺得有可能嗎?然後民眾就塞進會場正常發揮,感染數再暴增。但不要以為這樣就結束,還有很多音樂祭正在摩拳擦掌呢!
4.路人不戴口罩
去年就說過東京很多人不戴口罩,或戴到鼻子下,好一點的戴海棉口罩,現在情況更嚴重,每次出門一定能看見不戴口罩的勇者。
5.疫苗施打率低
日本8月底統計全國疫苗施打大約4成,今天會不會變多我不知道,但東京有很多人打不到疫苗,我也是,預約網頁幾乎爆滿,但預約兩周後可以打到,疫苗種類選擇就不多了。聽說會依照區域有所不同,住在靠近蛋黃區的朋友大多已經打完輝瑞,我住在距離都心有段距離的普通住宅區,住同區的日本朋友也是苦苦等待中。然後別再跟我說其他旅日網紅打到了,因為東京有很多區,行政機構也是分開。
6.疫苗參雜異物
前陣子有些參雜異物的疫苗跑到沖繩被發現,導致注射後死亡事件。後來媒體直追發現千葉早在6月就已經知道異物一事,但為了全國施打率隱瞞到8月底才公開。
7.涉谷疫苗
前幾天涉谷開放免費施打疫苗,前一天半夜就像買高級品一樣不少民眾搭帳棚等著,結果隔天大排長龍,打了200、300人以後工作人員出來喊卡:「疫苗已經全部打完了,各位請回吧!」限量果然是殘酷的。
8.沒病床
日本沒有公布「醫療崩壞」,但實際上你如果去看日本推特,很多日本學者表明早已是醫療崩壞的情況,希望政府做點什麼。所以很多人中標以後醫院不收,回家自己調養,一切天聽由命。
9.名人有特權
兩天前日本女優綾瀨遙確診,新聞就報導她的病況然後接受治療。但日本人非常不爽,因為日本民眾發現百姓要個病床也沒有,但是名人、權貴馬上就能接受醫院收容治療。
10.懶得寫了,反正字多也沒人想看。
-----------------------------------------------------------
PS.以上言論不代表討厭日本,而是對於日本防疫感到不知所措
2美元小額贊助一杯咖啡讓我做出更好的內容
◆https://www.buymeacoffee.com/ikuanStyle
綠界ECPay贊助
◆http://pesc.pw/MF4WK
工商合作請洽
◆ikuanjp@gmail.com
我的不動產顧問團隊 東京部門
◆https://lin.ee/2A7Nnyv
我使用的洗面乳「THE BASIC本質保濕潔面霜」
◆https://thebasic.info/Rlx5Q

醫療 院 所 統計 在 朱學恒的阿宅萬事通事務所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Twitch傳送門: https://www.twitch.tv/otakuarmy2
雖然今天 #許藍方 新聞成為熱搜第一,但是我們還是要很認真的討論 #高端 跟#五倍券 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亮亮最近真的火力四射,左轟謝金河、右打王定宇跟林靜儀,這到底是怎麼樣,我們來問問亮亮本人…
根據風傳媒報導,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日前在臉書發文表示,有位醫生朋友說,高端、聯亞等本土疫苗就像台灣的奧運選手,正常國人都會希望成功,怎麼反而唱衰、扯後腿、誣陷?對此,民進黨前立委郭正亮批評,這簡直是在污辱奧運,謝金河應該先自清有沒有買過基亞股票。亮亮一句話正中紅心了嗎?到底謝金河有沒有買基亞的股票呢?
而且一張郭董郭台銘飛往捷克施打BNT的照片,引來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以後再有人說「沒打疫苗不能出國」或是「打國產疫苗不能出國」,郭董這個例子可以重重的堵住說謊的嘴,而林靜儀則是說,從郭董這例子可以證實「沒有打疫苗,或沒有打特定廠牌的疫苗,可以出國。」想不到這竟然也讓亮亮忍不住發火說:這兩人是在轉移焦點,因為一直都可以出國,重點是要不要隔離。
說到疫苗就讓人想起國內國際疫苗的不足,加上AZ混打1-3類人成為先行的對象,而傳說中不斷解壓縮的第二類人,而這第二類人膨脹的數據有兩種,一種是根據國民黨立委林奕華指出,疫苗優先施打第二類對象,有關政府官員的部分,政府給的人數,6月本來只是9萬人,但截至8月2日,透過第二類名單完成施打的人數已達27萬之多,其中食藥署含編制外人員超打169%,甚至包含審查國產疫苗的藥品查驗中心(CDE)人員,但都打國際疫苗。
另一種是則是根據時代力量的統計,2021年2月的時候是9萬人,到了6月9號變成13.9萬人,然後6月20號又擴張到16.6萬人,在7月8號的時候則是有19.7萬人。我的媽啊,這第二類人到底有多會解壓縮啊,而且這些所謂的第二類政府官員到底有甚麼急迫性與危險性要跟醫療人員、教師、老人家搶疫苗呢?莫非作圖很重要?
再來我們要請耶魯大學政治學博士來幫我們好好解析,高端與Novavax,根據信傳媒指出,萬眾矚目的Novavax次單位蛋白新冠疫苗,再次傳出延後向美國FDA申請EUA,要拖到10月,導致股價重挫接近兩成。Novavax執行長說:「要讓所有的製造,分析,疫苗效力及純度保持一致而且合格,相當耗費時間。」
同樣次單位蛋白的高端疫苗,卻傳出8月底就要施打了,難道台灣生產疫苗的技術,領先美國這麼多嗎?
然後呢,我們來談談五倍券,我們偉大的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天表示,振興券因為是全國普發、限期使用,而且可以一再循環,業者還會加碼,地方還會跟進,效果就在這裡,所以政府把去年三倍券的經驗,再加以精進,希望這一波受衝擊的內需,像餐飲、夜市、零售等等都能使用,讓受衝擊的產業可以迅速恢復。但是蘇大院長可能真的不知道,在這人世中有很多人是連1千塊都拿不出來的,而蘇貞昌的五倍券計畫也引起黨內不同的反對聲浪,有不少立委認為政府可以考量吸收1000塊的成本,改為讓民眾直接領券。對此,亮亮怎麼看呢?
最後要來談談來自對岸的新聞,不僅阿里巴巴女員工遭到上司性侵,連滴滴出行也爆出性侵案。根據 CTWANT 報導,該名受害者主管要求她去出差,去KTV陪酒,導致她酒後不省人事,遭到主管強制猥褻,更可惡的是,該名主管甚至趁她酒未醒時進入她的房間多達4次,而且次次都伸出狼爪,而在事發之後,受害者本想大事化小,在公司內部解決這件事情,豈料將事情告訴公司後,卻換來冷漠無情的對待,不得已只好公諸於世。而阿里巴巴董事會主席兼CEO張勇也做出懲處,表示已辭退該名男主管;如今有網友就爆料,該名男主管動作相當迅速,不僅前往下一間公司「字節跳動」求職,而且還過了第一輪面試。
另外根據三立新聞網報導,阿里巴巴上司性侵女員工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沒想到中國網約車平台「滴滴出行」也隨即傳出性醜聞,該公司一名離職女員工最近在微博發文爆料,自己被上司帶到與客戶的飯局後,遭客戶灌酒迷醉後性侵,事後多次向公司高層反應卻都無果,甚至反遭開除,讓她從此留下陰影,淚訴,「那是我一生的噩夢」。
阿宅萬事通語錄貼圖上架囉 https://reurl.cc/dV7bmD
【加入YT會員按鈕】 https://reurl.cc/raleRb
【訂閱YT頻道按鈕】 https://reurl.cc/Q3k0g9
購買朱大衣服傳送門: https://shop.lucifer.tw/
📍直播大綱:
00:00 聊聊許藍方
11:00 解密高端、聯亞、novavax
32:00 雙北行政抵抗高端?+三大決定出錯導致疫苗荒?
53:00 疫苗黃卡未數位化
01:00:00 高端巴拉圭臨床實驗遭稱中國台灣
01:26:00 第二類增胖近20萬人!施打疫苗總是有特權插隊?
01:30:00 發五倍券!郵局人員成疫情高風險
01:36:00朱大公布為何不去上T台節目原因
01:39:00 五倍券!為何蘇揆一意孤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