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賞閱📚
▍告知說明義務
【作 者】侯英泠.王聖惠.張文毓.林宗穎
完整介紹➔http://qr.angle.tw/mij
◾醫療法第81條規定,醫療機構診治病人時,應向病人或其法定代理人、配偶、親屬或關係人告知其病情、治療方針、處置、用藥、預後情形及可能之不良反應,是為醫師告知說明義務之規定。本輯透過相關實務案例分析,闡述醫師告知說明義務範圍界定的專業原則,以及一般病人希望透過醫病溝通獲悉之醫療資訊。另亦涵蓋簽訂特定醫療契約時(如坐月子中心、人體試驗),醫師所須履行之告知說明義務等。
醫病溝通不良案例 在 女王i健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易造成併發症-腦中風、心肌梗塞等】
【#建議自我血糖監測及醫病合作,血糖控制更良好】
案例:一位60歲市場菜販林老闆,有糖尿病十幾年,在其他醫療院所拿降血糖藥物服用十幾年,但糖化血色素一直都在9%左右(一般人的正常值約小於5.7%,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最近林老闆的鄰居因為長期血糖控制不良而造成心肌梗塞,因此到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葉美成醫師的門診,希望可以把血糖控制的更好。
葉美成醫師建議按時使用血糖藥物外,要自行監測血糖,回診時醫師可以根據血糖值調整血糖藥。此外,原本林老闆對於糖尿病飲食該如何吃完全沒有概念,經過奇美醫學中心專業的營養師指導過後,了解正確的飲食觀念,就算是外食也可以將血糖值控制在正常範圍。經過了1年藥物調整及正確選擇飲食,林老闆的糖化血色素由原本的9%,慢慢地降到6.6%,整個人精神比以前好很多,很有元氣。
糖尿病病人高血糖最常見的症狀是「沒有症狀」,有一部份的人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的「三多」症狀。長期血糖控制不良會造成糖尿病的併發症,例如腦中風、心肌梗塞、慢性腎衰竭,嚴重時需要洗腎、蜂窩性組織炎、傷口不癒合、傷口越爛越大甚至需要截肢、手腳末端感覺麻木或疼痛、糖尿病眼底病變、視力漸漸模糊甚至失明。
這些併發症出現後通常是不可逆的,因此奇美醫學中心內分泌科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葉美成建議在糖尿病的早期就把血糖控制在良好的範圍內,才能把併發症出現的機會降到最低。
由於糖尿病大多是沒有症狀的,常常因為併發症出現後才進一步檢查出有糖尿病,因此「早期篩檢、早期治療」很重要。國民健康署提供成人健康檢查,40歲以上建議每三年篩檢1次,60歲以上建議每年篩檢1次。
風險較高的人例如肥胖、糖尿病家族史、缺乏運動、血壓血脂異常、曾有妊娠糖尿病、曾有心血管疾病等,也建議做糖尿病的篩檢。一旦檢查出糖尿病,可以用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改變做治療,如果經過生活習慣改善血糖還是高,可以經由醫師評估開立適合的血糖藥物治療。
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病人和醫療人員的合作。醫師開立血糖藥物,糖尿病衛教師、營養師給予病人飲食及生活習慣的建議,更重要的是病人執行「自我血糖監測」,如此才能適時反應出藥物、飲食、運動和生活習慣是否要做調整。
「自我血糖監測」的執行方式很簡單,建議到醫療器材行買一台血糖機,每半年到一年把血糖機帶回原店家做校正,以確保血糖機的準確度。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情形建議測血糖的次數和時間點。血糖較不穩定的時期,每日測的次數會比較多,當血糖達到穩定狀態,醫師會根據病人的意願減少測血糖的次數。如果病人無法自己測血糖,也可以由照顧者來幫病人測血糖。
葉美成醫師表示:控制血糖不是看病、拿藥回家就沒事了。醫師會根據每個病人的狀況整體評估後開立適合的藥物,藥物包括口服藥、打針藥物或是口服加上打針的血糖藥。病人要按時使用藥物,並且每日執行「自我血糖監測」,回診時與醫師討論血糖值、飲食內容、運動的情形。
每個人的體質不同,病人也要與醫師討論藥物是否有副作用或身體不適等等。透過良好的溝通,醫師更可適時做藥物的調整、飲食運動的建議,通常經過雙方共同的努力,一般都可以達到良好的血糖控制。及早將血糖控制在良好範圍內,以減少併發症的產生。
醫病溝通不良案例 在 孔繁錦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最貴的是經驗、時間
這幾天有關醫療收費的新聞是我們醫療相關群組中的熱門話題,因為那是我過去在衛生局任職所主管的業務,尤其是對於督保盟發言人大肆批評高價自費診所是吃健保豆腐的言論時,我一直期待衛生局能出面將衛生主管機關的立場說清楚講明白,因為我是秉持著「衛生局存在的價值是為了創造行政機關、民眾和醫療的多贏」的理念才願意投入行政機關,衛生局神隱的作為真的讓我大大失望了,讓我忍不住談談我的看法!!
在台灣的醫療是有著相當多的管制,主要原因是我們的醫療政策是以傾向社會福利的角度進行規劃。在這樣的規劃下極可能會產生公醫制度的弊病 –沒有效率。關於這一點,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曾給予嚴厲的批判:“我們必須從英國的制度汲取教訓,不應該提供免費的公共服務。因為這會嚴重削弱公職人員的服務精神,使公共服務被公眾濫用,服務的效率大降,受苦的將是一般老百姓。”。由於醫療資源有限,如何讓醫療資源能有效被利用讓民眾獲得最優質的醫療照護是全世界醫管和公衛專家都想解決的問題。我們台灣也不例外,我們的健保也設計了部分負擔制度,但又迫於選票的壓力下,台灣健保現行的部分負擔也助長了醫療資源濫用。以我最熟悉的急診醫療為例,有民眾跑來急診打疫苗,看青春痘等案例就是最清楚的佐證。
關於報載「標榜五星級全自費診所,初診掛號費要價1萬2,現在衛生局醫管處要查,到底這樣的價格跟實質的治療合不合理!」,我想說的是健保醫療是基於公共財的觀念下著重於資源分配的公平性,而自費醫療則是提供另一個選擇。全球的醫療都是以朝向增加價值為導向為未來的規劃藍圖,價格與價值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概念,衛生局的發言似乎又走了重視價格的老路。固有的醫療價格觀是無法衡量出醫療的價值,尤其是對於醫師的經驗更是漠視。
在現行的制度下,其實醫師和病人間最缺乏的資源是彼此溝通的「時間」。許多醫療糾紛的根本原因就是由於醫病之間的溝通不良,也由於溝通不良造成醫病信賴關係不存在,許多病人往往會轉而聽信未經驗證的偏方,甚至延誤了治療。
已有心理學家證實付費促使人們更加遵從建議,建議的費用對於人們的決定有著更重大的影響,即便免費建議具有相同的品質。醫療照護應該是為民眾增加健康價值而存在的,也因此,民眾付費取得與醫師額外溝通的時間得這件事不應該只從價格的角度來看。任何醫囑在沒有被落實的時候,對於民眾健康促進的價值是零。只有醫病在互信的基礎下,我們才能達成促進健康的價值。高價的自費診所並未剝奪民眾就醫的權利,只是多了一種選擇。所以現行制度下大吃健保豆腐的人應該是那些濫用健保資源的人,而非醫療人員。
參考資料:
1. 看名醫花上萬 滕西華:大吃健保的豆腐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5999/2353062?from=udn-referralnews_ch1005artbottom
2. 2003年10月間,李光耀攜夫人柯玉芝前往英國訪問,突然在倫敦四季酒店中風。一件看似普通的事卻在英國引發一場爭議︰一方面,李光耀猛烈抨擊英國現有 的醫療體系;另一方面,卻有人捅出李光耀為夫人看病通過英國首相府“走後門”的“丑聞”。而事件本身更引發人們對早就備受爭議的英國現行醫療體系制度的關 注。http://bbs.creaders.net/military/bbsviewer.php…#
3. 自費掛號1.2萬 衛生局:不得逾健保價2倍
http://news.tvbs.com.tw/life/714966
4. 為什麼我們的決定常出錯?哈佛教授的9堂心理課
Sidetracked: Why Our Decisions Get Derailed, and How We Can Stick to the Plan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41589
醫病溝通不良案例 在 元照出版- 【搶鮮新書】醫病溝通技巧70案例(附專家講評) 的推薦與評價
依據衛生署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的醫療糾紛80%是起因於醫病溝通不良。以技術導向為目標的醫學教育雖然近年來展開改革,紛紛開設醫學倫理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