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社團看到一篇文章,內容是一個創業沒多久的網友,因為創業失敗,讓自己面臨到連生活都有問題的境地,開始質疑自己是不是不該創業,甚至覺得想死。
想起那天我跟好友,台北寵物商業同業公會的理事長艾瑪,在聊我們是不是應該開一場直播,來聊聊創業的一百種死法。
認識艾瑪那年我24歲,離開新竹跟我的台積電前男友,回到台北找新的工作;那時候雅虎奇摩拍賣剛開始,於是我開始做網拍。
從五分埔拿貨到每個月飛到中國拿貨,我的網拍營業額越來越大,但是我需要的資金也越來越多。
從沒想過做生意需要周轉金,也不會控管財務,那時候我做了一個很錯誤的決定,去花錢租了一個辦公室當工作室。
我就是在工作室那裏認識的艾瑪。
流行性的網拍商品需要請高價的麻豆跟攝影師來拍攝,我沒有多餘的資金做這件事情,再加上自己其實沒有什麼時尚天分,慢慢的我的網拍帳號競爭力就比不上其他人。
後來我跟艾瑪合夥把公司搬到另一個地方去,又因為某些原因我們拆夥,但拆夥後我們還是很好的朋友。
到最後我把公司收起來,27歲那年我開始在外面上班,過著還債的日子。
到34歲之前,我一直過著負債的日子,很拮据,拮据到我奶奶看到我的破褲子,都說我是不是沒錢買褲子。(老人家不懂破褲拉)
這是我第一次創業失敗,結局非常黯淡,我現在回頭看都不知道當時怎麼走過來到現在的。
後來嬸嬸拜託我幫叔叔賣燒餅,我想說去百貨公司賣最快,打品牌也最快,所以請朋友牽線,用朋友的朋友的公司名字去簽約,到百活公司擺臨時櫃。
做燒餅很辛苦,叔叔做,我請人在百貨公司幫忙賣,我們現烤現賣,賣得很好,但是餅賣得太便宜了,燒餅一個35塊錢,蛋黃酥一個45塊,百貨公司的抽成高,還有一大堆附加的費用,後來叔叔覺得太辛苦不想再繼續下去,但是百貨公司後面的檔期我已經簽約了,所以我自己買了攪拌機,自己做餅,妹妹們在百貨公司現烤賣餅。
那一年媽媽有腦血管瘤開刀,而且在中秋之前,我跟妹妹兩個人輪流跑高雄長庚,每天晚上八點我包完餅,請男友送到百貨公司,然後我去搭高鐵到高雄,陪我媽過夜,睡在醫院的躺椅上,隔天早上陪我媽用過早餐以後,再搭第一班高鐵回來。回來以後繼續包餅。
但這個中秋節檔期是我最後一個百貨公司的檔期,原因是我用朋友的朋友的公司名字簽約,所以帳款入的是他們的公司帳戶。
那間公司周轉不靈老闆跑去大陸,我追帳還被威脅要找黑道來修理我。
這是我第二次創業失敗。
後來我在一中街租了一個攤位賣餅乾,餅乾一包100賣是要賣到什麼時候才會有生活費,所以我開始做喜餅餅乾。
這次比較順利,每個月都有一些收入,雖然說不是很豐厚,但是還能過生活。只是做生意是這樣,生意不好很煩惱,生意好也很煩惱;那時候見不多識不廣,不明白營業就是該投資機器來取代大部分人力的道理,不知道大部分餅乾都可以用一台小西餅機來解決,去借三十萬買一台小西餅機我就能夠量產,只知道傻傻用手做,畢竟都是用手一片一片做的手工餅乾,做到最後肩膀一直發炎,醫生威脅再不停止工作手就要廢了,所以我把生意停下來,結束了餅乾工作室,好好的休息了一年,並且開始利用有空的時間進修。
這是我第三次創業失敗。
後來我跑去學跳舞,同學說想跟我學做一些簡單的蛋糕,從那時候開始發現自己還蠻喜歡教學,努力進修專業讓自己可以當一個老師。這是我的第四次創業。
這一次創業我很成功嗎?其實我也不覺得,很多老師年收動輒百萬千萬,但我沒有。但是四十歲的自己已經懂得從每一次經驗當中累積了不同的養分,下次遇到同樣的困難時就比較能夠輕鬆的解決,更重要的是結交到蠻多不錯的業界朋友,他們開拓了我貧脊的眼界。
在財務上,也知道如何掌控成本,運用人力跟營業用工具來幫自己賺錢。
更重要的是,我一直保持熱誠在做我喜歡做的事,即使我出去上班的那幾年,還是每年都有包蛋黃酥,所以失敗並不讓我覺得那麼痛苦。
創業是怎麼死的?
有的人是因為想做的太多而撐死的。
有的人是因為太相信別人而死的。
有的人是因為不夠努力而餓死的。
有的人是因為走得太前面而死的。
有的人是不懂財務而死的。
有的人是賺錢之後揮霍無度而死的。
曾經我跟我媽在電話兩端為了要不要繼續兩個人都痛哭,結束創業是掙扎痛苦的,但是那不是我人生的全部,那只是我人生很小的一個部分。
最重要的是你要能接受現階段的自己,接受自己失敗的事實,接受自己其實不夠完美,然後振作起來,告訴自己,就算跌倒了不能馬上爬起來,那麼在地上躺躺休息一下也不錯啊。
有夢不一定最美,但是活著一定能遇到美好的事。希望那個網友能看到這篇文章,不要讓一時的失敗,來定義妳人生的全部。
#來貼一張我年輕時的照片
#為什麼貼這張
#因為要騙讚阿
#我都貼上空照了你們還不報名線上課你們好意思嗎
醫生開刀抽成 在 醫聲論壇- 醫師低薪時代來臨開刀40分僅賺500多...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醫師低薪時代來臨開刀40分僅賺500 ... 我以為醫生的薪水是"數十萬'耶~~~XDD ... 的醫師,就得承受這種開刀40分鐘,醫師只能得500元的情形(因為醫院或診所還要抽成)。 ... <看更多>
醫生開刀抽成 在 醫生開刀抽成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的推薦與評價
醫生開刀抽成 | 健保中醫診所資訊網 · 醫生開刀抽成 郭育誠飲食禁忌 時英中醫診所看診時間 翁清松中醫評價 仁心堂中醫診所台北 一品堂中醫ptt 陳宇文中醫師 扶原中醫 ... ... <看更多>
醫生開刀抽成 在 [討論] 薪事知多少(三) - 看板medstudent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在開始之前, 大家需要一些參考資料:
1. 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費用支付標準
https://www.nhi.gov.tw/webdata/webdata.aspx?menu=20&menu_id=710&webdata_id=3633
2. PF參考資料(感謝fastcar君的分享)
https://www.fuyu.com.tw/files/dl/D2-04.pps
決定一位醫師的薪水主要在於:
1.科別 2.業績 3.PF制度 4.其他額外收入
科別的屬性決定一個醫師會去做什麼樣的業務, 這往往是決定薪資最重要的一件事
有許多人以業績量來做為評估, 但事實上業績量在不同科別幾乎是無法比較的
今天假設一樣是做了100萬元的業績,
我們以聖X祿醫院為例 (以下接以此為例, 請參照D2-04.pps最後三張slide)
如果這一百萬的業績來自於手術, 則醫師可得到60%的手術技術費60萬元
如果這一百萬的業績來自於復健, 則醫師可得到15%的復健治療費15萬元
怎麼樣, 差很多吧?
了解了這一點以後我們來看一點例子:
例如我們可以在健保支付標準的檢查這一項看到腹部超音波幾付882點
目前一點在區域醫院約為0.9元, PF抽成為非侵入性檢查的30%
此外一般還會再由醫師之PF抽取比例不等之科基金, 院基金, 教學研究基金等等
假設最後醫師的PF還要再打0.85折, 也就是說醫師做一個腹部超音波可得到稅前薪資為:
882X 0.9 X 30% X 0.85= 202元
一般做一個腹超連同打報告所需的時間為15分鐘,
也就是說做腹超的每小時的薪資期望值為808元,
恩,只比當家教稍微好一點, 如果有HCC還是pancreatic tumor沒看到還要吃官司...
同理大家應可算出花半小時做一個胃鏡可得:
1500X 0.9X 35%(侵入性檢查)X 0.85= 402元, 每小時的薪資期望值為804元...
然而, 如果花兩個小時開一台兩節以內的椎弓切除術則可得:
11080X 0.9X 60% X0.85= 5086元, 每小時的薪資期望值為2500元...
另外看到診察費的部份, 這似乎很簡單,
門診看一個可得113元或134元(如果是夜診)再乘以0.85= 96元或114元,
平均大概就是看一個一佰元
區域住院看一個可得290點,PF抽95%, 因此一個病人住30天可得:
290X 0.9X 95%X 0.85X 30= 6323元
會診看一個可得367點, PF抽80%, 因此看一個可得:
367X 0.9X 80%X 0.85= 225元
可以看得出看會診的給付太低,看一個會診往往要花很多時間釐清病情
日後還可能要免費追蹤好幾次, 有些case前後加起來花超過一個小時也一樣是225元
然而, 對有些科來說看一個病人的期望值確可以高得多
外科醫師看病人就有機會有刀可開, 心臟科醫師看病人就有機會有cath可放
復健科醫師看病人就有機會人有復健可做
例如物理治療簡單中度復健為320點, PF抽15%, 看一次門診可做六次復健
因此門診開一張簡單中度可得320X 0.9X 15%X 0.85X 6=220元
再加上原先看診的100元, 恩, 看一個抵三個
再舉一例, 某young V門診平均只有15人, 一個月在本院看四個診外院兼任兩個診
平均每天有四名住院病人 (平日可能六七個, 星期六日出剩三四個)
此V還有兩個檢查診, 每月要看40張會診(每週花兩個半天)
每週至少要花兩個半天來處理一些行政事務(無薪)
這是依個非常典型的young V style, 可以看出他並不輕鬆, 每週要用掉12個半天,
這還不包括每日查房, 寫病歷, 舟車勞頓及各種meeting所花掉的時間,
晚上回家還要寫paper, 醫院還希望他可以去念博士班...
他的所得為:
門診: 100元X 15(人)X 6(診)x 4(週)=36000(假設兼任地方PF算法相同)
住院(假設沒有人住ICU): 6323元X 5=31615
會診: 225X 40= 9000
檢查: 800(每小時)X6(小時)X4(週)=19200
因此月得: 95815元, 的確不到十萬元
然而一個外科醫師如果可以以一個小時2500元的期望值開12小時刀,
一個月光手術費就遠超過這個數字了
如果只細去研究給付與PF, 可以得到一個結論:
只靠診察費及檢查費過活的科別是非常被虧待的
當然這裡只是舉例, 每個醫院的PF差異很大, 有些是高底薪低抽成(通常在center)
此時業績差異就很小, 科別差異也就變小
此時影響薪資主要的因素反而在年資或教職等等(影響底薪)
只要可以了解健保幾付和PF制度, 再配合業務量就可以精算出各醫師的薪水
大家會赫然發現同工絕對不同酬, 更令人驚訝的是由於薪資的秘密保守的太好了
許多被虧待的人並不知道自己被虧待, 傻傻的以為大家都一樣
此外有些在PF之外的費用, 例如大家熟知的值班費,
在許多重症科別VS值一個平日班的行情達到五位數
但絕對是要拿你的肝來換
其他有些外診活動, 大抵來說VS的行情約1000元/Hr
最後要來說一下回扣的事, 大家可以先看這一案例:
https://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dec/14/today-life7.htm
回扣是什麼?意思指是當病患接受了某種治療時(常是高昂價格藥品或自費醫材的手術)
廠商會給予一定比例的金額給醫師
拿回扣有沒有罪? 許多人會認為這既不是跟醫院貪污也沒有不當醫療
醫師也不具公務人員資格, 要嘛頂多算逃漏稅跟有醫德問題而已
在上述案例檢察官要醫師對於廠商所使用之醫材不實負責其實很牽強
我相信醫師應該是不知道醫材被國產品冒用了,
只是社會關感這麼糟的事法官應該會以"入其罪"為目標來努力
回扣的問題普遍嗎?某涉案醫師已經替我回答了
常會有聽到某外科醫師將醫院賺來的薪水原封不動交給老婆的驚人故事
老婆發零用錢給該醫師時心理一定覺得自己是最幸運的女人
殊不知老公拿的回扣比他原先的薪水還要高...
通常一個科不會全部的醫師都有拿, 拿的人其實心裡很不安,
我相信這則新聞會讓他們更不安
不拿的人也好過不到哪裡去, 看著別人吃香喝辣的彷彿自己是個大傻瓜
我以為, 最好的方式就是不要去這種科
有許多科可以拿的回扣很少
這時你就可以很帥氣的說"我不要拿"而不至於覺得太可惜
不續了, 真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11.16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