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輝逝世】
台灣第一任民選總統李登輝過世了。
1996 年,台灣進行歷史上的第一次總統選舉,由國民黨籍的李登輝當選總統,副總統為連戰。
然而他的一生,有兩件事情值得提及。
-
■ 那個和郝柏村鬥的「二月政爭」
今年 3 月,郝柏村過世,但他曾經和過世的李登輝有一場大亂鬥。
當時在蔣經國過世後,李登輝依法接任總統後,為了平息黨內各派系的矛盾,提名時任國防部長的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
李登輝與郝伯村表面上說彼此是肝膽相照,李登輝還告訴郝柏村:「你答應提名,我心中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但實際上兩個人的權力鬥爭卻是暗潮洶湧。
其實當初李提名郝當行政院長,另外一個最重要的目的便是要剷除郝在軍中的勢力,好讓他專心的做個「純文官」。但郝柏村難道是省油的燈嗎?
郝從來無意要退出軍中,他雖然答應李登輝要卸下軍職出任閣揆,卻於還在擔任國防部長的期間,火速推動《國防部組織法》修法,將軍政、軍令合一,國防部長直屬行政院長。
這代表轉來轉去,軍權仍在郝伯村手上,而郝柏村後來在擔任行政院長期間也多次越權召開軍事會議。
-
■ 李登輝如何,拆除軍系未爆彈?
而這過程,還要講到如何建立「軍隊國家化」,李如何來拆解軍事這顆未爆彈。
李想要徹底建立「軍政、軍令一元化」的制度,正式改由「文人統制」,不再活在軍事強權的陰影中。
由於文人政府想要完全控制過往未能涉獵的軍事領域,李終究須採取「制度性」的手段,才能徹底將威權時期對軍隊的殘留影響一舉掃盡。
且為了貫徹「軍政、軍令一元化」與「文人統制」,立法院在1999年9月提出《國防法暨國防部組織法》修正法案,亟將大法官解釋修成正果。現行《國防法》第8條也規定:
「總統統率全國陸海空軍,為三軍統帥,行使統帥權指揮軍隊,直接責成國防部部長,由部長命令參謀總長指揮執行之。」
在這樣的領導系統下,由代表民意的總統和國防部長直接統制軍隊,並透過國會部門的調查與質詢,促使國防部及軍事部隊負起國防相關責任,軍隊國家化的理念才得以落實在國防體制當中。
-
■ 走向權力的巔峰
在郝柏村擔任行政院長短短三年內,李郝兩人之間的那根弦不斷繃緊,李試圖干預、架空郝的行政權,郝也不斷的在干預總統的國防外交權。
後來,在李登輝任內,透過修憲改成總統變成全民直選,而全民直選過後象徵總統的權力擴大,也提升了總統的民意正當性,使他擁有更高的政治權威和憲政地位。
理論上,行政院院長享有組閣權,可以提請各部會首長名單給總統任命,但實際上總統總是不斷介入行政院的組閣權。
所以這樣的政爭,最後就是比拳頭,由人民決定的人說的算,最後由台灣第一屆人民直選的李登輝,走向權力的巔峰。
-
■ 如何評價?
許多人稱李登輝是民主之父,因為在他任內讓台灣民主化;但也有人認為他是趁勢而為,利用野百合運動來推定。
有人認為他是台獨之父,因為他裂解國民黨,並讓台灣慢慢走入本土化;但也有人認為他執政期間,加強黑金的嚴重性。
或許,這些評價,要再等更久以後,我們才能更準確的評價。
-
#法律白話文運動 #李登輝
郝柏村過世 在 吳建志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北女孩:中國人正在台灣逝去
两岸青年 1周前
以下文章來源于台北女孩看大陸
作者:郭雪筠
2020年3月30日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病逝。 我對“郝伯伯”的認知粗淺,大約停留在“高級外省人”的印象。 直至他去世,翻閱了他的自傳,再看見臉書上對其的是非評價,突有所感。 本文約3500字,大約費您5分鐘。
本文不著重於郝柏村其人的功過,惟寫下時代變遷,與台灣的過去及現在。
皇民的後裔──這是2014年九合一大選時郝柏村批評柯文哲的話,這是他生前最後一個在台灣社會引起的廣大輿論風波。 2020年3月30日,郝柏村病逝,一些台灣年輕網民在臉書上留下不甚好聽的評語,倒是一些中年人對郝柏村的評價溫潤得多,”一生戎馬,愛黨愛國,至少 是個正直合格的軍人”。
在台灣小青年看來,郝柏村太國民黨。 外省、高級軍官、不夠具備“進步價值”之素養(比如其“皇民後裔”一言)。 一些小青年以當今的抗中情緒將國民黨、外省與中共直接綁在一起,忽視了前人所經歷的時代變局,以自己的歷史觀度這些老人家──最後,下了一個“又一個跟不上 時代的老人家”之評價。
當然,小年輕怎麼看自己,郝柏村想必也不在意。 而觀察在其過世後網上批評(或是謾罵)之聲,可以發現,小年輕討厭的並非郝柏村,且對其認知甚少。 真正讓他們討厭的,是台灣從未擺脫“中國”。
“以前打共產黨的,怎麼反而親共了”?
2020年,1998年出生的台灣小年輕剛滿22歲,正在youtube上看著台灣知名youtuber拍的“阿里巴巴無人酒店全新體驗”,突然想到,好像有哪一個同學在阿里巴巴實習?
1942年,1919年出生的郝柏村23歲,太平洋戰爭進入第二年,蔣中正仍主導對日抗戰,郝柏村隨中國遠征軍赴印度。 他在回憶錄裡寫下在印度的日子。
“牛肉罐頭幾乎每餐必備,起初大家吃得津津有味,日子久了開始倒胃了。有時手執打開的牛肉罐頭,一隻老鷹從天而降,把牛肉沖走了。”
“未到印度,只知中國人窮;來印度後,始知印度人比中國人窮上更窮”。
這種回憶不只是郝柏村的,更是許多抗戰老兵更同的歷史記憶。 且不說軍人子弟,1917年在浙江富裕家庭出生的散文家琦君,也曾寫過戰時顛沛流離,將母親給予的金手鐲一分分、一錢錢地剪去變賣。 這也不難理解後來郝柏村一面批評中共“抗戰為中流砥柱”一話不實,一面貫徹自己“三民主義統一中國”理念。
他批評中共,若要紀念抗戰,就要知道抗戰是誰領導的,“是蔣委員長領導的”。 然而對於國共的認知,又不完全那麼對立。 他曾在《中國時報》寫下:
“抗戰勝利之後,我們廢除了百年不平等條約,收復失土,擺脫了列強的欺壓與控制,從次殖民地一躍而為世界四強之一,並成為聯合國的創始會員國,中國人終於驕傲 地站起來了。”
“中國國民黨領導的國民政府,讓中國人站起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政府,讓中國人強起來、富起來。”
但與此同時,他,以及那一代抗戰老兵,講的話逐漸沒人要聽,“不過是老人家憶少年勇”,人們甚至越難越難諒解每個時代的人、都有每個時代的理念 和話語體系。 2014年郝柏村赴大陸,在受訪時唱了一段“義勇軍進行曲”,引起一些人撻伐“背離台灣”,甚至批評“打共產黨的,還跑去親共”。 對此郝柏村有些莫名,“是抗戰時我們就唱的。”
不必外人說,近二十年來台灣的演變,網絡世代的崛起,“郝柏村們”可能不用臉書,但也知道整個社會的輿論風嚮往哪裡走。 中國人認同度逐步降低,許多抗戰老兵的後輩也不會“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他們明白這是必然。
但是,當“愛台灣”、“守護台灣”這些詞都有一套約定成俗的標準,而自己過去深信的“家國情懷”卻很難符合這個“標準”;當“中華民國台灣”的聲音 逐漸蓋過他們心中的秋海棠時,那種孤寂和寂寥,多少促使了退休老兵一個個走向對岸。
2016年,北京舉辦孫中山先生誕辰紀念大會,台灣32名退休將領前往,輿論一片嘩然“領著民國俸祿之將士們,跑去向五星旗致敬”。 這一畫面成了歷史的諷刺。
台灣口喊“民國”,但許多人心底已無民國,昔日人人所學的“國家是秋海棠,外蒙古獨立後變成老母雞”成為歷史,版圖僅限老母雞旁邊的小不點。
而這些前往對岸找尋“中國人認同”溫暖之“民國人”,所見到的、要面對的,不是那面青天白日旗,而是五星紅旗。
在對岸,當大陸年輕人聽見國民黨老一輩“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宣言時,也會打趣“南望王師又一年,王師已經沒有錢”。
很難設身處地想,老國民黨人在當今情況下究竟有什麼慨嘆,是時勢如此呢、還是有些時不我予? 但我想,彼岸的中國夢與老兵們心底的中國夢或許不一樣,至少能慰藉他們“家鄉不再戰爭貧窮,中國人強起來了”之鄉愁。
“堂堂正正的中國國民黨”難再有
就在郝柏村過世前不久,其兒子郝龍斌在黨主席之爭上,慘輸給江啟臣。 而後一支支麥克風追著江啟臣問,“認不認九二共識?你到底認不認九二共識?”而後江啟臣終於表示了,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
正值壯年的江啟臣,是國民黨青壯勢力代表,身負“如何拉近年輕世代與國民黨距離”之責,甚至有媒體直接以“江啟臣能否擺脫國民黨親中路線”為題。 回首過往,中國國民黨,從主導抗戰、到撤退台灣,從經濟奇蹟、再到連自身定位都左支右絀,活生生演繹了“才過二十年,卻彷彿一世紀”。
郝柏村過世 在 名為變態的神父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神父的鹽
最近有兩個搞笑藝人走了.
一個是享負盛名的志村健,另一個是我們前國防部長,郝柏村.
志村健最熟為人知的角色,就是變態的怪叔叔,他一邊做色色的事被揭穿,一邊裝作無辜的樣子,跳著奇怪的舞步,「奇怪的~叔叔」、「奇怪的叔叔」,緩和氣氛,跳完還要說聲「Da Kun Da」意味不明的句子,引起現場的大爆笑.
至於我們郝伯伯的代表作,大概就是在93軍人節的時候,在新中華兒女學會舉辦的抗戰勝利紀念日研討會,突然大喊一聲「台灣前途全體中國人決定!」
他稱,政治是務實的,要看實力、看力量.從過去歷史來看,不管是甲午戰爭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抗戰勝利台灣光復,「台灣前途從來都不是台灣人民可以決定的!」
他說,他不反對台灣前途由台灣人民決定,但從過去、現在、乃至於將來,都不是台灣人民決定.
「台灣的前途就是中華民國的前途,中華民國的前途由全體中國人來決定!」
語畢,台下的老頭們紛紛起立,鼓掌喝采,他露出志得意滿的表情,我想,那句子,就跟「Da Kun Da」一樣,蘊藏著屎瞬間落下的含意,此時此刻,他們褲袋的尿布,應該都是鼓鼓的,配合著他們興奮的表情.
聽著郝伯伯的話,他們興奮到烙賽.
神父曾經在「yo,這位brother」一書中,稱這樣的現象為郝柏村困境(Fucking How Dilemma).
並如此形容,這齣喜劇,
「力量主義者,傾向將台灣與中國比喻成兔子和獅子,要擁有獅子的力量,才能談兔子的生存,要增強自己的軍事和經濟實力,才能擁有台灣的意識,這般陳腔濫調的說辭,恰巧中了郝柏村的陷阱,兔子不可能會長出獅子的牙齒,台灣的領土與人口,亦不能成長如中國的戰備和軍力,現實並不如童話,如要喝完一窖的葡萄酒,吃完堆積如山的麵包,將混在一起的糖和鹽巴分開,你才能叫自己的名字,天底下還有比這更荒謬的事嗎?」
現在,這位在現實之中,跳脫螢幕之外,企圖在政治之中加以實現他的荒謬,令人慶幸,他失敗了,那只是一個笑話而已.
然而,在某些地方,他的話語可能應驗了,中國流出的病毒,成為一種恐怖的力量,殺死了數以萬計的中國人,也開始侵略世界,甚至連帶給人們歡笑的,真正喜劇界的搞笑泰斗,也淹沒在他的床褥之中.
中國的病毒,之所以可怕,可怕的地方,不在於他奪走別人的性命,癱瘓他國的醫療,甚至四處傳播的高傳染性.
而在於,他奪走了人們笑聲,讓人們看不見彼此臉上的表情.
他們得戴上口罩,預防武漢肺炎,以及另一群陷入Fucking How Dilemma的小丑們,到處指正他人,不准使用武漢肺炎,要用新冠肺炎,這是一種歧視.
不知冷凍櫃的屍體們,會不會在他們腳下直挺挺地看著他們?
無聲的問他們,我得了哪一種病?那種病來自哪裏?由誰隱匿?由誰來害死我們?
你要人們都不知道嗎?
人們一個接著一個倒下,你還在跳針,病毒的名字應該符合我的意志,這比什麼都重要,相比那些死去的人,沒有確診的人,正在染病的人.
相比那些被奪走的笑容.
郝柏村對了,中國的病毒,正在決定他人的前途,不只是台灣,還包括日本,包括整個世界.
他們的生命,他們的呼吸,他們的肺,確實,都不是自己能決定的.
見到了志村健因武漢肺炎去世的消息,我想哭.
看到了郝柏村過世的消息,我想笑.
現實似乎如他所說的,人們的前途,不能自己做決定,就連人們想稱呼那個傷害他們病毒的名字,也不能自己做決定.
要由中國人,由中國病毒,來決定.
如此荒謬的劇情,在現實中上演,令人想笑.
笑到眼淚都流出來了.
不過我想,就算這是搞笑,應該也要有人來吐個槽.
我去你媽的武漢肺炎.
我幹你娘的中國玻璃心.
就算到死,也要對著這個瘋狂世界吐槽,找回自己的自由.
這應該是我們能決定的事.
台灣的前途由台灣人來做決定.
而我們要決定台灣獨立.
就像在這中國病毒之中,台灣仍然屹立不搖.
我們不只反抗病毒,更反抗了中國的謊言、壓迫,與各種的使人不能自主,讓他們的統戰,他們的恐嚇,他們的勒索,就像搞笑一樣.
我們或許不能決定怎麼死,但可以決定怎麼活.
就像志村健一樣,我們能決定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brother.
本篇文章的完成感謝以下tomoyo的贊助:
#whitenoiser
#陳峰五
#艾倫
#義勇軍
#吳欣岱 #醫師
#神父粉絲
【贊助神父的菸 找回台灣的名】
http://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
郝柏村過世 在 真晨報‧真有這回事- #郝柏村去世享嵩壽102歲...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郝柏村 去世享嵩壽102歲前行政院長郝柏村今天下午2時47分因為敗血引發器官衰竭。病逝三軍總醫院。 郝柏村1919年8月8日出生,1949年隨軍來台,曾任參謀總長、國防 ... ... <看更多>
郝柏村過世 在 郝柏村逝享嵩壽101歲郝龍斌:父親是我心中英雄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