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者回憶錄0726)
文化搖籃時期
1955年2月,我開始了第一份工作,在香港上海書局,開始是在發行部做銷售統計和包紮書籍,兩個月後,調到位於灣仔的編輯部,做資料收集和校對。
編輯部那時人很少,總編輯趙克,編輯吳藹凡,和校對兼聯繫印刷業務的鄧耀星。我以後,又增添了兩個青年畫家:魏翀和歐陽乃霑,因為準備出版大量兒童讀物供應新馬市場,需要插圖。
我在中學時頗為自傲的廣泛閱讀和寫作能力,到了編輯部才發現自己無論知識、寫作還是閱讀層面,在這些編輯人面前,都淺薄到接近無知。趙克在香港文化圈人脈廣闊,他的學歷不知,但對中國的四書五經卻相當稔熟,人也寬容大體。吳藹凡的來歷卻真是不凡。他是畫家和小說家。抗戰前在林風眠當校長的杭州國立藝術院學繪畫。與他同在杭州藝專就讀、其後成為大畫家的有李可染、吳冠中、趙無極、朱德群等人,都是拜林風眠從法國帶回來的後印象主義和現代主義藝術流派和開放思維的影響所致。1937年抗戰爆發,杭州藝專向西南轉移,林風眠離開美術教育主流,專事繪畫。吳藹凡大概在那時候奔赴延安紅色政權參加「革命」。何以後來會離開延安來香港,他諱莫如深,但據聞他不是中共「逃兵」,而是得到中共高層批准,與同在延安的妻子一起來港的。在香港也仍與中共有聯繫並獲照顧,太太被安排在中資銀行做閒職,他被安排在上海書局上半天班,其他時間就寫作。他出版過一本小說《伶仃洋恩仇記》,寫香港水上人的愛恨情仇,1956年李翰祥進邵氏的第一部電影,就是根據這小說改編的《海茫茫》。在我那時看來,趙克和吳藹凡都知識豐厚,尤其是吳,不僅素描基礎了得,美術和美學理論也說得頭頭是道。從他那裡我獲得了許多追尋知識的入門指引,可算啟蒙老師。1964年香港舉行過一次「林風眠畫展」,吳藹凡邀我去看,一邊解釋林風眠的畫風,使我認識現代藝術。我跟他一直有聯繫,在主編《七十年代》之初,他以「伍繁」的筆名在我們雜誌上連載過兩個長篇小說,分別是1974年刊出的《水綠山青》和1975年的《鹽》,他為小說畫插圖,兩連載後來都出了單行本。
吳藹凡晚年移居加拿大的卡加利,幾年前我在那裡同他女兒見過面,說她父親1997年去世,生前畫了很多加拿大的風景畫。我一直在想,他當年放棄美術專業投奔革命是有點可惜了,否則他得到林風眠的傳承,也許會在藝術上有更大成就。後來他轉為寫作,頗有點為了生計。他在延安期間的遭遇如何不得而知,但他為人是相當膽小,對政治權力有畏懼感和保持距離,有些事比如延安生活,延安的搶救運動,他應該知道很清楚,卻從沒有說過更不用說寫出來了。
他的老師林風眠在大陸歷盡滄桑於1977年獲批准出國,兩年後在香港定居。那時我與林老也略有來往。1989年六四後,從來畫風不涉政治的林老,給了我兩幅他那時創作的題為《噩夢》的畫,當然不是原作而是幻燈片。我在1989年《七十年代》八月號刊登。這兩幅畫極為震撼。尤其想到這是出自一輩子從事現代藝術、遠離政治的90歲老畫家之手。不過,後來所有林風眠畫冊都沒有收這兩幅畫,對他的論述也沒有人提到這兩幅畫。這兩幅可能是林風眠生平僅有的政治畫作,有點像畢加索的《格爾尼卡》,但就從來沒有展出過。
我進上海書局編輯部,正趕上書局為了供應新馬的需求而在香港擴大出版的時機。通過趙克的組稿,我也在編輯部接觸了許多香港作家,包括葉靈鳳、柳木下、何達、陳凡等人。後來因為投稿《文匯報·文藝版》而認識羅孚,並由他帶進左派文壇,就認識更多富才學之士了。
1955年前後,正是中國大陸出版業最旺盛的時候。儘管土改、三反五反、反胡適反胡風、肅反等政治運動已陸續展開,但書籍出版卻似乎不受影響。而且因為內戰停顿了好幾年,許多作家的作品和種種譯著都如雨後春筍般蓬勃湧現。此外,各種文學、歷史、哲學的刊物,所介紹的思潮和論及的問題也都新鮮和及時,文章富文采與可讀性,不似大陸後來的文章大都被政治掛帥搞到套話連篇。我因為負責收集資料,訂閱了許多大陸刊物,也不斷為資料室買大陸書籍,每天閱讀的刊物和自己想看的書,多到可說是目不暇給。
白天是為了工作而不停收集資料與閱讀,晚上就按自己的興趣繼續閱讀,然後就會給麗儀寫信,講我的閱讀心得和思想的發現與啟蒙。那幾年,是我文化知識和寫作的搖籃時期。(41)
圖1,吳藹凡在《七十年代》的連載小說《鹽》及其插圖;
圖2,林風眠在1989年畫的《噩夢》。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馮盈盈 #FYY #曹展康 #後生仔傾下偈 #優質股 #如何管理Youtube 今日我又同大家講下最近畀人影到一位男士去中環食意大利三星米芝蓮嘅馮y y小姐 我有個朋友喺從事廣告業嘅, 接觸過馮小姐 , 對佢嘅印象非常之好 我朋友同我講 , 畫Crystal 個人好有上進心, 雖然佢唔係歷...
邵 初 學歷 在 知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中國人的出海 | 知史百家
安煥然
北宋泉州惠安人謝履有這麼一首《泉南歌》:「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地闢,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
南宋文學家,福建莆田人劉克莊在《泉州南廓》二首中也如是說:「閩人務本亦知書,若不耕樵必業儒。惟有桐城(即泉州)南廓外,朝為原憲暮陶朱。海賈歸來富不貲,以身殉貨絕堪悲。」
中國人衝向海洋,尤其是福建閩商的勇敢出海,始於唐宋。中國與海外的交通,古已有之,但在唐朝以前大抵是阿拉伯、波斯、印度和東南亞商舶來中國為多,中國人主動之出海遠航未成氣候。日本學者斯波義信在《華僑》(1995)一書中指說:中國人之海上活動,始於唐代中期(公元8至9世紀),至北宋(公元11至12世紀)更是劃時代的擴展。南宋、元、明(公元13至16世紀)則是其世界最初之海上帝國期的確立。
陳高華、陳尚勝《中國海外交通史》認為:宋元兩朝是中國歷史上海外交通鼎盛時期。其規模之大,影響之廣,都是前所未有的。廈門大學陳希育《中國帆船與海外貿易》一書中更是說得直接:「宋元時期,中國商船的活動範圍,北自朝鮮、日本,南至爪哇和蘇門答臘,東起香料群島,西及阿拉伯和東非。這是近代以前中國民間商船空前絕後的壯舉。明初官方組織的鄭和下西洋,其活動範圍也沒有超過宋元時期的民間商船業已開闢的龐大交通網絡。」
宋晞教授的統計,從1012年至1258年的266年間,宋代商人出海貿易朝鮮半島高麗者多達129回,人數五千餘人,其中,福建泉州商人高居首位。
海外華人移往東南亞,基本上也是從宋代開始出現(相關論述可參見陳碧笙《南洋華僑史》,1989)。宋代文獻已有記述中國人在海外「住蕃」、「住冬」的記錄。有的甚至「住蕃十年不歸」。
在東南亞海域從事遠洋海洋貿易,叫得出名字的宋代中國海商,計有北宋時期前往占城(今越南南部)的華商邵華、「綱首」(船主)陳惟安、陳應等人。綱首吳岳的船舶到占城貿易,並載回了占城國王進奉的物品。
宋代中國海商之中,最著名的要算是泉州大商人王元懋。他精通多種語文,泛海經商占城,深得占城國王寵信,把公主嫁給他。王元懋在占城住了10年才回歸中國,遂成巨富。
南宋,官僚張俊曾派一老卒,携50萬貫資本造船採辦絲綢、瓷器出海貿易,獲利數十倍。另有泉州綱首朱紡,駕海船至三佛齊國(即室利佛逝),「往返不期年,獲利百倍」。三佛齊是當時東西海上交通之要地,主扼馬六甲海峽,是島嶼東南亞盛極一時的海上帝國。宋代曾任提舉福建路市舶司的趙汝适,在其所著的《諸蕃志》書中記載的蓬豐(即彭亨)、登牙儂(即登嘉樓)、吉蘭丹等馬來半島邦國,均是當時三佛齊的屬國。
在闍婆(亦即爪哇),《宋史》記載,北宋時期有一位舶主大商人毛旭(建溪人),經常往來其間,後來還當了闍婆使節的响導,促使闍婆朝貢中國。
在「東洋」部分,宋代海商已打通菲律賓、婆羅洲的海道。《諸蕃志》記載中國海商每到渤泥國(即今汶萊、東馬)貿易時,「日以中國飲食獻其王」。當地人喜愛中華美食,中國商船到往,「必挾善疱一二輩與俱。」
中國人之廣泛出海,至元代更是達至另一高峰。文獻所記,有元末往返高麗、爪哇的泉州商人陳寶生和孫天富結拜兄弟。著名的旅行家馬可波羅曾記說「刺桐及蠻子之商人」在爪哇「大獲其利」。馬可波羅遊記中的「蠻子」是指中國商人,「刺桐」就是泉州商人。宋元時期,尤其是福建泉州海商,特別活耀於海上貿易。
元代汪大淵,是偉大的航海家,曾親自從泉州乘船航向東西洋,經東南亞、印度洋,遠至阿拉伯世界,甚或非洲。其著作《島夷志略》所記,更是處處華蹤。長程遠洋貿易的魅力,促使東南亞各地「每歲望唐舶返其地」,備受禮遇,「尤敬愛唐人」。
宋元時期,福建泉州是世界性的大海港。1292年馬可波羅就是乘中國船隻從泉州出發,下南中國海,過馬六甲海峽,渡印度洋,至波斯灣的忽里模子。14世紀初,阿拉伯旅行家伊本.巴圖塔在印度的喀里克脫(今卡利卡特)港口看到13艘中國商船。他認為,印度與中國的交通貿易,皆操之在中國人之手。「中國舶商欲往大食(阿拉伯世界),必自故臨(今印度奎隆)易小舟而往」。元代官方文書《通制條格》卷二〈雜令.蒙古男女過海〉中指說,從泉州出發海貿者,至「回回田地裡,忻都田地裡」。「忻都田地」指的是印度次大陸諸國。「回回田地」指的就是阿拉伯世界。
著名學者寺田隆信說得明確:其實早在有宋一代,中國海外貿易就已呈現了空前活躍的局面,特別是從11世紀末到12世紀這段時期,是中國遠洋航海的發展時期。當時的中國商船,不僅航至印度、波斯,其船跡也擴展到東非沿岸。「中國商船『戎克』之名傳到遙遠的西方,並一直流傳到現在。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出色而又最勇敢的航海者。」
中國人這種超越性的海洋事業的氣象,非始於「突如其來」600年前的明代鄭和,而是在至今一千年前的宋元時代就早已開展了。今人只談鄭和,不識宋元閩商,那是對中國海洋發展史的一知半解。
(原刊《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新山:南方學院出版社,2010,作者授權轉載,特此鳴謝。)
作者簡介:
安煥然,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中文系教授,華人族群與文化研究所所長,原副校長。廈門大學歷史學博士,台灣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星洲日報》專欄作者。著作有《小國崛起:滿剌加與明代朝貢體制》(2019)、《文化新山:華人社會文化研究》(2017)、《古代馬中文化交流史論集》(2010)、《本土與中國學術論文集》(2003)等。
邵 初 學歷 在 張哲生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是華視在1983年播出的綜藝節目《臨風高歌》最後一集。
《臨風高歌》由廖守義製作、林義雄導播、高凌風主持、詹森雄指揮的華視大樂隊伴奏,是華視專為高凌風量身打造的大型綜藝節目,於1980年開播、1983年停播,曾經獲得1983年第1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的肯定。
這一集《臨風高歌》的內容如下:
高凌風演唱《臉紅的時候》
高凌風演唱《今夕明夕》
回顧特別來賓:胡茵夢、陸小芬、胡慧中、周丹薇
高凌風演唱《說再見》
回顧特別來賓:汪廷歡、王孟麗、貝心瑜、彭雪芬
高凌風演唱《Oh Carol》
高凌風演唱《我心深處》
高凌風演唱《大眼睛》
高凌風演唱《一個小故事》
高凌風演唱《方磚路上》
高凌風演唱《牽不到你的手》
葉倩文演唱《青春笑笑笑》
高凌風演唱《我的心聲》
回顧特別來賓:鄧美芳、陸儀鳳、劉嘉芬、胡錦、蔡幸娟、張瓊姿、徐杰、秦漢、雲中岳、邵喬茵、傅弄玉、朱宛宜、慕思塵、徐中菲、勾峰、伍楓、劉文正、朱海玲、楊惠珊、華方、貝心瑜、胡冠珍、張琍敏
高凌風偕同阿珠阿花向觀眾道別
(謝謝高凌風論壇提供影片,高凌風官方網站:www.glf.cn)
本名葛元誠的高凌風畢業於中國文化學院外文系,愛好熱門音樂,心高氣傲、求職不順。一日,他和朋友在台北西門町萬國戲院旁小巷的樓內練歌時,吸引路過的瓊瑤注意並上樓「旁聽」,兩人遂成為朋友。
認識瓊瑤不久,高凌風便遭遇一段苦戀,兩人分手後,他又認識另一個女孩,但自己卻猶豫不決,失去了投入戀愛的激情。對這段感情知之甚詳的瓊瑤,將故事說給白景瑞聽,結果成就了一部「真人真事」的電影《女朋友》。秦祥林飾演男主角高凌風,林青霞飾演的夏小蟬與蕭芳芳飾演的孟雅萍,則分別代表「理想夢幻」與「現實社會」的前後任女朋友。
而在片中飾演森林管理員的葛元誠,則因演唱電影主題曲《大眼睛》一炮而紅,遂以這個講述他的戀愛故事的電影裡的男主角名字「高凌風」做為藝名,步向日後長達40年的演藝生涯。
「失戀本該是個悲劇,但誰想到我因失去了那個令我心儀的女孩後,瓊瑤卻將我的故事寫成了小說,以致帶給了我一連串的改變,我幾乎分不清這是幸還是不幸?!」電影《女朋友》於1975年青年節上映後,高凌風不再是沒沒無名的搖滾手,而成為家喻戶曉的大歌星。於是,高凌風將瓊瑤提攜之恩念茲在茲,並視她為一生好友。
《高凌風簡歷》
本名:葛元誠
藝名:高淩風
英文名:Frankie
祖籍:湖北
生日:1950年2月28日
出生地:高雄岡山
學歷:
1955-1958年,高雄岡山空軍子弟小學
1958-1960年,台北市西松國小
1960-1964年,台北縣恆毅中學
1965年,高一輟學一年,在家補習
1966年,高二就讀高雄左營中學
1967年,高三就讀高雄岡山中學
1967-1971年,中國文化學院外文系。
1970年,大三結識女朋友李榮容。這段戀愛後來改編為瓊瑤電影《女朋友》,片中林青霞飾演的夏小蟬一角就是李榮容。
1969年,組建第一個樂隊,瓊瑤賜名「火鳥合唱團」。
1970年,重新組建「Cosmos合唱團」,擔任主唱,演唱西洋歌曲,獲得熱門音樂比賽冠軍。
1973年,由瓊瑤推薦在劉家昌的「美琪大飯店」駐唱。
1974年,簽約歌林唱片公司,同年推出首張國語專輯《女朋友》,隨著隔年同名電影《女朋友》的上映,迅速走紅。
1975年,主演銀幕處女作《剪剪風》,隨後與恬妞搭檔主演《海藍藍》。
1975年,大女兒葛曉卉出生。
1976年,主持華視綜藝節目《迷你、迷你》、《青春曲》以及大型綜藝節目《陽光、綠野、攝影棚》,以其不拘一格的創新風格,開創臺灣綜藝節目的新局面。
1976年,與《女朋友》片中孟雅萍原型林玉招結婚。
1977年,推出 《姑娘的酒窩》專輯,以短褲、墨鏡、耳環、長髮的前衛造型,顛覆了既往歌手的傳統形象,使老老少少為之瘋狂。接著又推出另一張搞怪專輯《泡菜的故事》,在東南亞引起轟動,卻也因「有損社會風氣」被新聞局關注,遭到老三台封殺。
1978年2月,左肩被歹徒砍傷,帶傷登台作秀造成轟動,媒體報導也從娛樂版轉到社會版。
1978年,二女兒葛曉瑩出生。
1979年3月,台中豪賭一夜輸掉700萬。
1981年,解禁後幾個月,與鄧麗君、李季準、崔苔菁同台,擔任金鐘獎頒獎嘉賓並「一鳴驚人」,高淩風詼諧的調侃成為該屆金鐘獎的最大亮點。
1981年,離開歌林唱片,創辦綜一唱片公司,大力培養新人。將黃仲崑、陽帆、沈雁、齊秦等人簽至綜一旗下。同年推出《不一樣》專輯,並獨挑大樑主持華視大型綜藝節目《臨風高歌》,收視率一路長紅。
1982年,推出《冬天裡的一把火》、《燃燒吧!火鳥》等專輯,使其歌唱事業達到顛峰,更創下男歌手作秀當日最高價碼新台幣24萬,至今無人能破此紀錄。阿珠與阿花首度伴隨青蛙王子登上舞臺,首開合音天使伴舞風潮。
1983年,《臨風高歌》獲得第18屆金鐘獎最佳綜藝節目獎。
1984年,主持《歡樂奇兵》,成為歡樂綜藝節目的開山鼻祖。
1985年,因攜搶防身被判管制,在獄中寫下《小丑的獨白》。
1986年,主唱瓊瑤大戲《煙雨濛濛》的主題曲《濛濛煙雨》。同年主持華視大型綜藝節目《鑽石舞台》,此節目後來也捧紅了當時初出道的胡瓜、鄭進一與陽帆等今日臺灣綜藝圈的大哥大。
1986年,與第一任妻子離婚。同年因力挺文潔而辭去鑽石舞台的主持,遭到華視、中視、台視聯合封殺。
1987年,退出演藝圈並轉行做生意,經營當時全臺灣最大的夜總會「閣樓夜總會」,同年,「西閣樓」、「鑽石舞台」歌廳開業,並與張菲在淡水合夥經營啤酒屋,盛極一時。
1988年,與美國華裔小姐文潔結婚。同年,三女兒葛曉潔出生。
1988-1991年,生意失敗,從顛峰跌入谷底,患上憂鬱症。
1990年,二度暫別歌壇從商,並與佛法結緣。
1991年,結束第二段婚姻,到夏威夷攻讀戲劇碩士,結果手臂因意外受傷,中斷學業。
1992年,出版寫真集。
1995年,與金友莊結婚,開始第三段婚姻。
1995年,四女葛子楊出生。
1996年,在林森北路合股小本生意「石頭燒烤魚頭店」。
1997年,在臺北投資千萬開設「石頭族樂園」,結果被市長陳水扁強行斷水斷電,一夕破產。
1997年,獨子葛兆恩(寶弟)出生。
1998年,參選民意代表,成為反扁鬥士,但高票落選。
2000年,以毛遂自薦方式爭取到模仿節目「主席有約」張院長一角,因模仿得出神入化 ,再度創造演藝事業高峰。同年主持《風雲禪話》獲金鐘獎提名。
2001年,推出高淩風 & VERY-3《錢不夠用-新歌加老歌新唱精選集》。
2002年,主持《命運好好玩》、《命運大哥大》。
2003年,與陳孝萱主持中天《天機可以洩漏》。同年,小女兒葛嘉怡(寶妹)出生。
2004年,以其三十年的人生經驗出版《賺到三十年》。
2004年10月21日,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出道三十年個人演唱會,連戰與宋楚瑜均出席。
2005年,主持《名人高峰會》、《好色男女》。
2006年,主持《金曲百樂門》。
2005年4月10日,在上海美琪大戲院舉辦三場個人演唱會,正式進軍中國大陸市場。
2005年5月,代言「衛康眼鏡」,並參加全國巡演。
2006年,出版身心靈書籍《賺到天天樂》。
2006年:參加《舞林大會》。
2006年:參加《名師高徒》,率鄧甯獲得當年冠軍。
2007年:發行第35張專輯《dangerous》。
2008年:聯合臺灣演藝工會第一時間為汶川捐款捐物,並拍攝大型公益2008年3月,擔任總統馬英九就職招待會主持人。
2008年3月,與淩峰一起參加紀念鄧麗君訪談。
2008年5月,參加洛杉磯華僑賑災演出。
2008-2010年,連續三屆擔任金鐘獎頒獎嘉賓,以「A咖B咖」、「大牌小牌」、「三大難高音」成為金鐘獎頒獎亮點。
2010年1月10日,拍攝個人MV《還好還好》。
2010年,出演《一頁臺北》,獲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配角提名,該片同時獲得第60屆柏林電影節最佳亞洲電影獎。
2010年,主演個人傳記類電影《實習大明星》。
2010年4月3日,與康康、吳宗憲在上海大舞台舉辦「三大難高音」演唱會。
2010年4月27日,在重慶人民大會堂擔任鄧麗君紀念演唱會嘉賓。
2010年8月,帶寶弟參加《天天向上》,寶弟首次亮相中國大型綜藝節目。
2011年1月,主演個人傳記電影《老明星》,後於2014年2月獲英國萬象國際電影節最佳表演獎提名。
2011年11月,北京工人體育館《三大難高音》。
2012年1月,廈門工人體育館《三大難高音》。
2012年1月,攜寶弟參加《可凡傾聽》跨年訪談。
2012年2月,在廈門被騙人民幣650萬元。
2012年2月,結束第三段婚姻 。
2012年7月26、27日,上海蘭心大劇院參演個人傳記舞臺劇《火鳥傳奇》。
2012年9月,與吳孟達、黃小琥合作主演電影《冠軍歌王》。
2012年11月,檢查發現罹患血癌。
2013年1月,三次化療後失敗出院。
2013年5月,病後首次復出,攜寶弟參加中央電視台親子節目《牆來了》。
2013年9月,參加《我不是明星》,為寶弟助陣。
2013年11月,拍攝《如果都是天意》MV。
2013年11月,出版《火鳥》。
2013年12月,新加坡跨年演唱會。
2014年1月,籌備出道40周年演唱會《藍寶石之夜》。
2014年2月,召開記者招待會宣傳演唱會。
2014年2月17日,病逝,終年64歲。
2014年3月8日,演藝圈好友如期舉辦《藍寶石之夜》,完成其宿願。
2014年3月12日,安葬於臺灣萬里「福田妙國」。
邵 初 學歷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馮盈盈 #FYY #曹展康 #後生仔傾下偈 #優質股 #如何管理Youtube
今日我又同大家講下最近畀人影到一位男士去中環食意大利三星米芝蓮嘅馮y y小姐
我有個朋友喺從事廣告業嘅, 接觸過馮小姐 , 對佢嘅印象非常之好
我朋友同我講 , 畫Crystal 個人好有上進心, 雖然佢唔係歷屆港姐之中最靚嗰個
但係喺呢十年八年 , 你記得邊個港姐 , 除咗馮盈盈之外 ?
我朋友講,其實佢除咗青春無敵之外 ,而且佢有學歷 ,亦都係一個相當有頭腦嘅女仔
最重要就係佢係一個有急屎嘅女仔,好多嘢人哋唔夠膽講佢夠膽講
好有character,已經比起好多花樽嘅港姐呢出色好多㗎喇。
所以憑住嗰幾張相,
其實記者都只不過係話佢同一位貌似成功人士嘅男士一齊喺米芝蓮三星餐廳食飯
都冇話佢做啲乜嘢,只係話佢冧到爆咁樣望住個男士傾偈。
等我又解構下佢最近嘅言論啦
最近喺後生仔傾下偈嘅節目裏面 ,佢哋講到貪慕虛榮嘅一樣嘢 ,馮盈盈妙語連珠回答另一位主持人,佢話
如果喺自己辛勤工作換番嚟嘅呢!,應該唔喺『貪慕虛榮』範圍內囉,你只可以Comment我嘅消費習慣!但如果喺佢嘅選擇、佢嘅錢,又冇犯法,咁關你咩事呀?
跟住佢又講「當你喺呢個社會好努力打拼然後上到某個level,自然就識到呢個level嘅人啦,係好順其自然,係好合理,只要你唔係唔念舊就冇問題啦。坦白講,我成日同中學同學食飯見面,我都有post過相,咁有冇人理過吖(高八度)?」
佢指放工仍忙於管理社交網是為推銷自己,為自己事業著緊,又話自己出去識朋友,都是為事業拼搏的一種:「可能你出去同人食吓飯,咁啱人哋搵緊個代言人,而你自己又去sell吓自己話適合去做,咁咪一拍即合囉﹗」
馮盈盈反指唔貪慕虛榮是懶惰 有人撐的馮盈盈仍然氣難下,繼續激動地為自己解釋:「無論做呢行定做生意,都係要去擴闊自己圈子,去為自己事業打拼,呢啲叫上進嘅表現,寧願放工返屋企煲劇,都唔出去識吓人搵吓機會,淨係喺度等運到,等啲錢喺天跌落嚟,呢啲人先叫不務正業,如果呢啲叫貪慕虛榮,咁唔貪慕虛榮嗰啲係懶惰,唔去為自己事業做任何嘢,我去為事業打拼,呢啲叫上進心﹗」
我分析畀大家聽下啦 ,以上嘅言論 ,正正就係 新一代 貪慕虛榮 一個正面嘅睇法
坦白講,無論你做咩行業 ,如果有得畀你識啲叻嘅人 ,對方無論喺工作機會 ,又或者喺見識方面都可以教到你嘢 ,咁好嘅學習機會點解要錯過呀 ?唔通放咗工之後匿埋喺屋企, 同啲朋友喺whatsapp講是非叫做唔貪慕虛榮 。
另外,如果你新式嘅朋友 ,約你去米芝蓮餐廳 ,人哋請你食飯去, 無論係咪傾贊助或者工作機會 ,純粹係食飯識新朋友傾下偈, 咁你話, 唔使佢咁貴啦咁樣 ,咁就畀人見得你好小家㗎喇 。
佢除咗而家喺無線有合約之外 ,最近喺一月初 用開咗youtube channel ,我都有睇過 ,第一站經營得好好 ,除咗佢請咗隊team啦幫佢拍得好靚呀, 出浴啦好急症啦 ,裏面亦都講到佢點樣照顧自己嘅身心靈啦 ,做呀而家 、按摩 ,呢啲都係經營youtube 其中一個好好嘅方法去搵贊助 ,你知道而家出面咩事呢度啦 ,如果透過電視台搵你做贊助或者拍廣告會貴好多 ,所以而家佢自己開youtube channel ,係好精明呀叻女㗎 ,如果啲人係經過你youtube channel搵你呢你喺電視台搵你呢平好多嘅, 但係自己嘅收入就會增加咗好多 。我覺得係咁樣做法非常之好呀 。
因為佢係自己製造一啲機會去吸引一啲廣告商或贊助商 ,咁如果第時啲老細約佢出嚟傾 ,咁又係咪話佢會有錢佬呢 。
如果你話啲贊助商係Admira想追佢,咁佢當然人哋搵得佢贊助一定唔可以討厭佢先啦, 又有記者話佢好冧樣對住你啲食飯個男人,唔好話佢係做artist需要少少桃花,即使你普通那一份寫字樓工, 如果你要去見客,你真係需要make eye contact令到對方畀生意你做㗎。
......................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邵 初 學歷 在 2021香港小姐最後28強自我介紹22號#邵初(Kristy Shaw) 的推薦與評價
姓名: 邵初 (Kristy Shaw) 年齡:27歲;身高:164cm;體重:45kg 職業:企業管理; 學歷 :大學畢業嗜好:繪畫、攝影、唱歌志向:善用自己的力量, ... ... <看更多>
邵 初 學歷 在 【2021香港小姐競選決賽】恭喜兩位佳麗友誼小姐: 14號邵初 ... 的推薦與評價
14號邵初Kristy Shaw 最上鏡小姐: 10號楊培琳Penny Yeung · #2021香港小姐 ... 4號上鏡,樣貌,學歷,身材,表現仲有人事關係.. 有邊忽輸10號呀... 評審你講 ... ... <看更多>
邵 初 學歷 在 [新聞] 中年藍領先拼空大高普考雙榜- 看板Examination 的推薦與評價
去年高考錄取者張邵崴曾是藍領工作者,在搬家、工地、倉管等領域,超過10年。隨年齡
增長,體力不再,為避免中年失業,他鼓起勇氣報考公職,高考三級學歷門檻卻提高為學
士。在沒有退路的壓力下,他在工作、準備公職外,還到空大進修,畢業後隨即考取高普
考一般民政雙榜。
「沒有一技之長,總有一天被取代」,張邵崴說,他當過物流駕駛、工地工人,最後從事
倉庫管理,這類工作幾乎沒有門檻,隨時可被取代。步入30歲後,他體力明顯下滑,常常
很疲累,連青春的本錢都快沒了,常想這類工作還可以做多久?
看著電商、物流業興起,多數製造業工廠關閉或遷台,張邵崴直覺想到,環境不停變化,
他可能被時代淘汰,很有可能中年失業。
工作危機意識越來越高,張邵崴想扭轉劣勢,找一份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就鎖定公職考
試,並以高考三級為目標。
沒想到,高考三級卻在2010年更改學歷門檻,從原來專科畢業的副學士提高至學院以上畢
業的學士,張邵崴學歷原本僅有副學士,依照規定只能報考普考、初考及四、五等特考。
張邵崴想,聽說在政府機關中,三、四等的公務員工作內容都相同,如以四等進入公家單
位,就變成「同工不同酬」,且要爭取更高的薪資,還得重新考試,「痛苦只要一次就好
」,還是鎖定高考三級。
為了學歷門檻,張邵崴報考空大,他上班、準備公職外,還得完成學士課業,張邵崴說,
幾乎沒有任何娛樂時間,他全部心力都在課業上,幸好空大課程大多為線上教學,免去路
程時間。
經過多年,他曾因太過勞累中斷學業,去年取得畢業證書後,隨即就報考,一次考取高普
考雙榜,張邵崴說,「等這一刻已經很久了」,多年來的努力,總算實現。
https://goo.gl/6H6vBz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5.168.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Examination/M.1520056327.A.25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