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髦梗故事主角
居然是妮!是妮!!!🥳
大饅大力,終於輪到我了齁🦦🤣
我還不穿爆!
今晚9點我在 mouggan 的IG直播
來聊聊我覺得最欠買Top3
/
我也不是社群上最精緻最高質感的人
也曾想是不是需要那種人設比較好?
但我連自己到底想活成什麼樣子
都無法100%確定了
不如真真實實的活一步走一步
在生活的路上
給你們參考我生活的方式
可以互相取暖
互分享漂亮的喜歡的、吃的喝的用的
也很幸福了、也是另一種質感呢🌷
#質感可以有很多種
#選你最喜歡的那種不需有壓力
#不是聯名嘿
#是0906髦梗新品上市
追蹤我 👉 ning3035
同時也有19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Yui's料理自學小天地,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小朋友當早餐、下午茶或是點心的好選擇是什麼 答案是:鬆餅粉+熱壓土司機 這絕對是許多媽媽心中的正解無誤!! 因為連我這個阿姨也是這樣做的(猛點頭 今天用的是 #九州Pancake_薩摩芋鬆餅粉 搭配 #義大利Giaretti珈樂堤熱壓三明治鬆餅機 換上可愛的鯛魚燒烤盤🐟 內餡是最近比較買得起的根莖...
選你最喜歡的那種不需有壓力 在 Yui's料理自學小天地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小朋友當早餐、下午茶或是點心的好選擇是什麼
答案是:鬆餅粉+熱壓土司機
這絕對是許多媽媽心中的正解無誤!!
因為連我這個阿姨也是這樣做的(猛點頭
今天用的是 #九州Pancake_薩摩芋鬆餅粉
搭配 #義大利Giaretti珈樂堤熱壓三明治鬆餅機
換上可愛的鯛魚燒烤盤🐟
內餡是最近比較買得起的根莖類蔬菜➜地瓜🍠
當然你也可以換成其他口味
像是紅豆、卡士達醬、芋頭或是起司都是很不錯的選擇
很簡單的一道小點心,用家中隨手可得的食材就能做
步驟連小朋友也可以輕鬆完成
這個周末還想不到要和孩紙們一起做些什麼嗎
那就來做鯛魚燒吧~
備註:「薩摩芋鬆餅粉」添加的是來自熊本的薩摩芋 ,在日文,蕃薯叫做さつまいも(薩摩芋),所以就是指地瓜口味,吃起來會帶一點地瓜微甜的口感,很適合做給小朋友吃唷!!
⋯⋯⋯⋯⋯⋯⋯⋯⋯⋯⋯⋯⋯
✏️【材料如下】
九州Pancake 薩摩芋鬆餅粉 ...200g
雞蛋 ...1顆
牛奶 ...200ml
地瓜 ...適量
🍳【地瓜鯛魚燒的做法如下】
❶ 地瓜削皮切塊後,電鍋蒸熟後趁熱搗成泥,加入少許的牛奶和砂糖調整成喜歡的地瓜餡備用。
❷ 鬆餅粉200g+雞蛋1顆+牛奶200ml拌勻,鬆餅粉全面都沾附到液體即可,麵糊不需攪拌到太細緻,帶點些許顆粒感是重點。
❸ 使用熱壓土司機,搭配鯛魚燒烤盤,先倒入2/3的麵糊後,擠上適量的地瓜泥,再補上適量的麵糊將表面填滿,熱壓5分鐘左右即可出爐。
※一包九州Pancake 薩摩芋鬆餅粉(200g) 大約可做出10尾的鯛魚燒
/
⋯⋯⋯⋯⋯⋯⋯⋯⋯⋯⋯⋯⋯
▼頻道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
https://reurl.cc/MZEaEL
▼阿魚出沒地
» Instagram:https://reurl.cc/jq0N0D
» Facebook:https://reurl.cc/Dv5R5j
» Blog:https://reurl.cc/jq0Nnp
» 阿魚師和酒窩姊の生活社:https://pse.is/SQSS7
▼歡迎合作 (食譜,體驗,分享) 請洽窗口Sunny
» Line ID:sunny.inline
» E-mail:sunnyinlife728@gmail.com
/
⋯⋯⋯⋯⋯⋯⋯⋯⋯⋯⋯⋯⋯
我是阿魚,不要叫我阿魚師,壓力太大
從不進廚房到天天下廚,完全靠自學一路走到現在
就是一種「做中學,學中做」的概念
如果你也一度覺得料理很難
那就看看我的影片吧
料理影片中的內容全都是自學
做法不一定正統,是屬於自己的一套料理方式
不喜勿戰,做出來好吃&有人愛吃就好❤️
選你最喜歡的那種不需有壓力 在 OP凱文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選擇權推薦策略
1.看多價差
WHY?因為股市雖然起起落落有長有跌
但是長期來看,股市還是緩慢上揚的
做多有很多選擇,例如期貨做多或者賣出賣權之類的
不過往往都需要盯盤,避免盤中發生意外
但是價差在一進場時,風險與獲利就已經固定了
你可以做完之後就去做其他事情
所以像是看多價差這樣的中庸之道,其實是非常適合的選擇
因此第一個推薦這個策略
附帶一提,我會做的價差基本上都是賺賠比低於1的價差
我不愛做賺賠比高於1的價差
這主要是跟勝率有關
2.買進兀鷹/買進蝴蝶
兀鷹策略也是一個我很喜歡做的策略
通常我提到兀鷹,指的都是買進兀鷹,獲利是往內包起來的這種
我不會去做賣出兀鷹,也就是向外開的那種
為什麼?因為在邏輯上如果我們預期會出現大漲大跌
那麼當然是希望放任獲利自然發展
漲越多或者跌越多越好,我賺得越多
但如果做兀鷹或蝴蝶,等於是無形中限制了我的獲利空間
扯遠了,我們拉回來講買進兀鷹
前面提到,股市起起落落
換句話說,股市其實常常都是在一個區間內盤整
所以做這樣的策略也是勝率很高的選擇
那麼兀鷹跟蝴蝶,我是喜歡兀鷹一些
因為獲利區間比較廣,相對來說勝率就更高一些
雖然最大獲利比蝴蝶低,但其實蝴蝶最大獲利的位置也就集中在一個點上面
所以兩相比較,還是兀鷹比較好
3.玉蜥蜴
這個策略其實我以前都不知道叫做玉蜥蜴
我自己都叫他打開一邊的兀鷹
是後來我在另外一個也是講選擇權的頻道"不預測漲跌"
才知道這個策略的名稱叫玉蜥蜴
這個策略與兀鷹相比,他的最大獲利會在高一些
因為你少做一個買方,不需要多付那筆權利金,自然就減少了一些支出
相對來說你要承擔的風險就是如果指數衝出去,就有可能會出現很大的虧損
不過,一般來說我們比較怕大盤一天突然跌個三五百點
但不太怕大盤一天漲個三五百點,對吧?
所以我們可以在原本的看空價差那一側不做保險
讓策略一邊是鎖住的,一邊是開放的
當然,我是說一般來說,影片的最後我要補充一些東西,記得要看到最後
也跟大家推薦一下"不預測漲跌"
這個頻道我覺得他講的很棒
是少數我覺得講解選擇權很優質的頻道
4.雙賣
前面介紹到兀鷹與蝴蝶
與雙賣其實異曲同工之妙
你會發現雙賣如果替兩邊買保險
自然就會變成是兀鷹或者是蝴蝶了
那麼這個雙賣其實也有個專有名詞
叫做賣出跨式,或者賣出勒式
就看你賣的履約價一不一樣而已
嚴格說起來,其實雙賣肯定是比兀鷹好
因為少掉買方部位的限制
你的最大獲利會提升
而且每天收到的時間價值也會非常明顯
但凡事都是有好有壞的
既然沒有買保險,那也就意味著出意外時你會虧損非常多
所以往往都會出現這樣的事
做雙賣的人平時笑呵呵,覺得收錢收得很開心
但股市哪天出現意外,他們就會把平常賺的都吐回去了
如果你資金夠雄厚而且對於風險控管有概念的話
做這個策略是沒啥問題
但如果你不是,那我會建議你還是別碰吧
5.結算日的買方當沖
選擇權買方有一件事情很吃虧
就是時間不是你的朋友
每一分一秒過去,你的部位就會有時間價值流逝
導致你的權利金逐漸萎縮
所以你會看到有的時候明明股市有漲
但你手上的買進買權卻沒有漲價,反而還虧損
為甚麼呢?因為漲的幅度可能不夠多
沒有多過你被扣掉的時間價值
所以正常情況下,買方的勝率其實很低
如果你一直無腦買進但都沒有遇到一個像樣的行情
很有可能你的資金就在不知不覺中慢慢被侵蝕
那這邊提到的結算日買方當沖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我們就只是逆向思考而已
因為結算日已經是最後一天了
再扣也沒多少時間價值給你扣,對不對!
假如盤中有突破高點或低點,那就跟他拚拚看吧!
-結尾補充-
2020年
上述的一些常勝策略反而表現不佳
原因在於波動大+方向明確
反而以往不太容易獲利的買方策略,例如買進買權
在過去這一年變成是最強悍的獲利手段
這也算是蠻奇特的了
但不論如何,以後總是會回歸常態的
所以今天介紹的這些選擇權策略,大家有興趣可以多琢磨
而且選擇權的世界是很有趣的
除了今天介紹的這五種以外,還有很多其他有趣的策略
希望大家會喜歡今天的影片
我是凱文,我們下次見
歡迎留言問問題唷!如果不知道要留什麼也沒關係,在底下選個食物與我分享吧!
🍺🍷🥤🍕🍖🥩🍔🍟🌭🍙🍝🍜🍦🍩🍫🧀🍇🍎🍉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2JKimITPdd37tEzJrHPAg/join
▼底下有各種資訊,歡迎點開參考▼
✅telegram:https://t.me/opplayergroup
✅選擇權討論社團: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groupkevin
✅IG: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instagramkevin
✅FB:http://optionplayerkevin.pros.is/facebookkevin
✅Blog:https://optionplayerkevin.blogspot.com/
這個頻道專注在選擇權的話題上
股票、期貨、基金也歡迎大家來討論
希望大家都能變得更有錢,邁向財務自由
----------
音樂:
► Music Credit: LAKEY INSPIRED
Track Name: "Days Like These"
Music By: LAKEY INSPIRED @ https://soundcloud.com/lakeyinspired
申明:影片主要為分享我個人的想法,並非投資建議,請觀眾在操作前仍需三思。
選你最喜歡的那種不需有壓力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何必管別人怎麼看,反正也沒人看:精神生存的28個心理原則」介紹
訪問作者:林仁廷
內容簡介:
生活已經夠苦了,你不心疼自己,沒人會心疼你。
別等到崩潰後,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
▌明明社會進步,生活更便利,人生為何還是好難?
▌太多選擇讓人無所適從,茫茫然過一天算一天,人生好難又無趣?
大部分人生活忙碌,受困經濟壓力,累積的苦悶只能靠美食、聲光刺激、手機遊戲及偶爾住飯店的小確幸來慰勞自己,然而心靈層次——我們看不見的部分,常常處於匱乏與混亂。就像蠟筆小新的媽媽美冴把所有雜物塞進壁櫥一樣,選擇眼不見為淨,卻不知道哪一天會爆出來,突然崩潰。
「自己的事自己要處理好!」社會教我們不要去麻煩別人(因為別人也不會處理),但沒有教該怎麼整理自己的需求及情緒,這些「苦」只能自己吞(壓抑),甚至認為「睡一覺起來說不定就好了」。
人生好難是真的,但是我們可以重新認識自己,以需求為目標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讓過去的失敗成為好故事,經營關係、健康依賴,面對陰影,完整自己,能預測、能解釋,最後能重建,產生更多選擇,進入自我成長的領域。
人生也許好難,但不是生活的第一順位,漩渦的中心點是自己,我們擁有自由能讓它變得有趣。
▌接受「被指正的勇氣」,但不需要「討好別人」,照顧自己、愛自己、做自己,然後也用這些方式對待別人。
→「討拍」跟「抱怨」不同,從他人那裡得到安慰,拍拍說一切都好。
抱怨的人不求問題解決,負面情緒越說越多。對抱怨的人可以這樣做:既拍拍他,也問他具體計畫,在情緒平靜後他打算怎麼辦,減低當事人過於倚賴感覺,提醒他回到現實面對困難。。
→不需要「自己討厭自己」,討厭自己就無法決定任何事。
這不是勸人放下或勇敢一點就能改變的事,一定要先傾聽背後的挫折故事,情緒面的事就要情緒面反應才能真正搭上橋,讓自己先被理解才有機會重新整理受傷的事,重新接納自己。
→自卑的人,交朋友的方式是「討好他人」,把自己當「工具人」。
自卑的人認為自己不夠格、沒有被喜歡的本錢,連自己都討厭自己。於是,自卑的人採取「討好他人」的方式贏得友情,替朋友付出勞務、要求照單全收,任何事來者不拒,認為有利用價值才會被喜歡。
▌情緒是老大,偶爾任性沒關係,表示「我知道我要什麼」,是做自己的先決條件。
→太過融入工作角色,容易過度消耗自己、導致職場憂鬱。
過於融入職場工作角色,沒有自己空間,容易引爆憂鬱,試著遠離壓力源、接受原本的自己、自我鼓勵、為自己創造小小成就感。
→能掌握,就能預測,再難的問題都可以解決,只是晚點而已。
人在面對事情若超出預期時,會先愣住幾秒暫時反應不及。面對這樣的情況時,建議你先離開現場、專注深呼吸、刻意找件簡單的事做,待情緒冷靜後,再重啟思考與認知系統。
→別把身體當成情緒的冰箱,它有容量限制,也有時效性。
用身體冷藏情緒、冰凍痛苦,久了會滋生細菌、發出腐敗,嚴重影響其他正常食物,身心症狀就是這樣產生的。朝冰箱塞進不想處理的食材,經年累月,冰箱就壞的快,你該做的不是修理冰箱,而是清理內在食材,該丟的丟、整理的整理。
▌那些不被喜歡的黑暗面,仍然是自己的一塊,接納它並合而為一,它就不再是黑暗。
→學習讓自己抵抗,順從從來不是一種美德。
有時候因為強權,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不能反抗時,從內心抵抗開始吧!你不必跟對方正面衝突,而是在一定範圍內陽奉陰違,繼續做自己認為對的事。假裝演戲配合對方,然而那不是你真正意願,配合的同時別忘了在背後比中指。
→學習讓自己依賴,懂得依賴他人,你會變得更堅強。
依賴是可以練習的,在親密關係裡練習撒嬌,在友誼關係裡試著請求幫忙。或許你會擔心造成別人負擔,其實不會的,要相信對方可以承接,而且「依「賴」是種「救急不救窮」的概念喔。
→學習接受弱小的自己,人生不能一味忍耐,要肯定自己的感受。
人總在「崩潰後」才知道真正要的是什麼,真金不怕火煉,崩潰時燒掉的都是無用的角色、面具、裝扮和假價值,殘留的才是你真正想要的。
作者簡介:林仁廷
˙現為諮商心理師。
˙工作迄今20年餘,曾任部隊心輔官、監獄治療師、諮商機構心理師,目前服務社區駐點諮商、社福機構、大專校院,服務對象包括大專生、青少年、特教生,年齡從幼稚園到70多歲都有。
˙主修社會心理學,專長發展心理學、男性成長及成人亞斯研究。
˙家庭主夫,兩個孩子的爸,興趣是閱讀、烹飪、旅行、動漫兼畫畫、攝影、社會觀察與寫短篇小說。
作者粉絲頁: 社會心理,從他們到我們-林仁廷 諮商心理師
出版社粉絲頁: 新自然主義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選你最喜歡的那種不需有壓力 在 看板NBA - [專欄] 林書豪訓練師Josh Fan專訪摘譯Part II 的推薦與評價
大家好我是小人物上籃 podcast的汪六,這是林書豪訓練師 Josh Fan專訪的第
二篇,第一篇在
https://www.ptt.cc/bbs/NBA/M.1664224624.A.775.html
接近一個月前我們幸運的訪問到 Josh Fan,節目已經在 8/31上線。因為 Josh
覺得還是用英語溝通比較能完整表達他的意思,所以訪問全程都是英文。這篇轉
文是訪問的摘譯稿,原文發表在運動視界。除了宣傳節目之外,也是覺得能訪問
到跟林書豪合作了 16年的 Josh很難得,從小故事到訓練哲學,從律師到訓練師
,經歷跟想法,所以轉文到這裡。
如果有違反版規的地方非常抱歉,在猶豫這是外絮專欄還是花邊之後選了專欄。
摘譯分成三篇文章,如果對譯文或者訪談內容有任何問題或建議,歡迎私訊或直
接連絡小人物上籃的社群帳號。
這是第二篇!延續第一篇聊到訓練哲學這篇聊到改變投籃姿勢、球員跟訓練師怎
麼看「低潮」,還有籃球智商。下一篇會聊到跟 Kobe Bryant一起訓練的小故事
還有對亞洲籃球的看法。
------------------------------------------------------------
主持人 Hans、Fu
受訪者 Josh Fan (IG:coachjoshfan)
翻譯 汪六
運動視界連結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7791
Fu
我的問題是有很多人總是說有些球員罰球就是爛,他們就是應該進球館練投,應
該每天投 1000球直到他們能投進為止。你的意思是這不是好的方法囉?
Hans
這也是我想問的問題,像是三分球、罰球線跳投,它們應該是不同的?在比賽中
有不同的狀況會需要這些投射技術,但是罰球好像又不一樣,因為它的距離跟狀
況都是固定的?
(譯註:這邊 Josh接下來提到台灣球員罰球是因為在錄音之前跟 Josh討論可
以聊什麼的時候有聊到中華隊亞洲盃八強失利的事情,所以 Josh直接接上這個
話題。)
Josh Fan
沒錯我們剛剛才說了要訓練的聰明而不一定是辛苦,不過我想要再解釋清楚一點
,因為可能有聽眾會覺得,這傢伙不知道在說什麼竟然說訓練不要辛苦,不需要
反覆練習,這不是違反了 Jordan或是曼巴精神嗎?我不是說訓練不需要努力,
我的意思是訓練絕對可以更有效率。絕對不要到了球場然後悶著頭投 500球,然
後說這就是曼巴精神。
回到你剛剛問關於罰球的問題,我知道某些台灣球員似乎在罰球線上有些掙扎,
但是我也相信如果你現在去看他們訓練然後請他們罰 100球,他們應該都可以輕
鬆地罰進 85、90球。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絕對都是平均以上的射手,當然可能會
有一些例外,那些例外應該真的需要練習罰球。不過對那些練習的時候可以投進
85、90球的球員,我們得要考慮到訓練跟實際比賽,再到比賽時有上千人在看,
比數平手時的壓力是非常非常不同的。
所以與其説練上千球罰球,其實應該要嘗試用不同的情境挑戰自己。例如五次折
返跑之後再投罰球,或者是罰不進的話就罰款,一球罰不進五千台幣之類的,或
者真的要有壓力的話就一球一萬台幣,目的是要讓球員在練習罰球時真的感受到
壓力。試著模擬有壓力的情境對我來說絕對比單純叫他們去罰 1000球是更好的
訓練。
這些在 P-League、CBA,在 NBA高階聯盟的球員,沒有一個不是認真訓練才能達
到這個水準的,所以我不覺得是這些台灣球員需要單純的去練投一萬球然後罰球
就會進步什麼的,當然有些例外的球員可能是需要增加訓練量,但是我更覺得其
實是心理壓力造成的。現在媒體,包括小人物上籃,都在討論台灣球員的罰球,
說他們不會罰球他們需要去練投,說他們拿這麼多薪水,為什麼連罰球都投不進
,這些都會進到球員的腦子裡,當他們比賽的時候他們會想說「喔我被犯規了,
要去罰球了,記者們都在看。」「一球沒罰進」「兩球沒罰進」「今天罰 6中 0
」,這些都會累積成心理壓力,影響自信,都會對實際的比賽表現造成影響,所
以我不覺得是訓練夠不夠的問題。
Hans
那 Ben Simmons呢?
Josh Fan
Ben Simmons的狀況很有可能就是心理因素造成的。不過像這些球員,他們的投
籃姿勢,例如美式足球球員 Tim Tebow的丟球姿勢(以很像投標槍的非標準姿勢
出名),已經深植在他們的身體記憶裡了,那是非常非常難調整跟改變的。想像
一個已經進 NBA的球員,他在進 NBA之前可能已經用這樣投球方式投了 10年,
投了 20萬球,那你能想像他需要練習幾萬球才能修正他的投球姿勢呢?
Hans
我覺得我們談到了關於投球的兩個面向,一個是前面講到心理上的,就像你說的
我們可以試著在練習中加入有壓力的狀況或者各種變化來訓練。但是另一個則是
投籃機制的問題。林書豪也有調整過投籃姿勢對嗎?我記得林書豪曾經因為調整
姿勢經歷過一段低潮,Lonzo Ball跟 Kemba Walker也都調整過他們的姿勢。可
以跟我們描述一下這有多困難嗎?尤其是球員從小已經習慣了一種姿勢然後現在
要改變它。
Josh Fan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但是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得要先回答另一個更
基本的問題,那就是為什麼要調整投籃姿勢?每個人都在談論基本動作或者是完
美的跳投機制,但是所有偉大的射手,從 Ray Allen、Reggie Miller、J.J.
Redick到 Steph Curry,如果我們分析他們的投籃姿勢或是出手角度,或者如果
我們把他們的出手變成黑白剪影,我保證就算看不到臉跟球衣,我們還是可以馬
上認出來誰是誰。意思是他們都是最頂尖的射手,但是他們每個人的出手姿勢都
不一樣,所以投籃姿勢沒有一個標準答案。投籃是有基本要符合的條件沒錯,例
如球出手得要是直線對著籃框,然後球離手的角度可能是介於 46到 48度之間,
然後得要投得進。
那在談林書豪的姿勢調整之前,我們要先講在運動中什麼是一個技術動作,什麼
是技術?一個技術是指一個可以持續做到重複得到一樣結果的動作,那可以有效
率的做嗎?可以花最少的力氣做讓運動員可以持續的做但是不會累嗎?然後還有
一個面向是,這個技術或動作有沒有彈性?這個投射動作能不能在不同的狀況下
都適用?不管是中場投籃、側翼三分, 還是中距離旱地拔蔥跳投,你是不是有
一個可以適應不同狀況的投射動作?
以 Steph Curry為例,如果你觀察 Steph Curry的賽前暖身,他幾乎不管什麼樣
的球都投得進,他好像可以有 1000種不同把球投出去的出手角度,而不管在球
場的哪個角落他也都可以把球投進,同時他左右腳都可以是軸心腳出手。所以,
回到你關於調整姿勢的問題,林書豪要調整姿勢的原因是因為他以前的姿勢沒有
效率。他以前的出手姿勢太耗力了,他投進 500球需要花非常多的力氣,因為從
他接到球,球下沉(dip),到把球舉過頭出手的距離太遠了,所以他出手需要
花很多的力氣,而且他出手的起跳動作也跳得太高。
所以我們認為如果他想要在 NBA打更久或者延長他的生涯,他以前的出手動作消
耗太大了。我們必須把它改造成更有效率的球員,而最簡單的調整就是降低他的
出手點。但是降低他的出手點是有交換條件的,Derek Fisher很少被蓋火鍋就是
因為他的出手點非常高,但是缺點就是出手會變慢。而降低林書豪出手點的同時
,我們也必須確定他出手的速度有變快,因為出手點降低也讓他容易被蓋火鍋。
所以這大概花了我們三到四個休賽季的時間去真正調整好他的出手動作。所以是
三個三個半月到四個月的時間只專注在調整他的姿勢,把調整分解成小的目標,
像是某個休賽季是把出手點降低一吋,只要降低一吋就好。
然後回到你提到林書豪低潮的問題,那應該是他在暴龍的時候吧。其實他那個時
候右手手肘有骨刺,那是影響他出手機制最大的原因,因為他的右手沒辦法正常
的伸直。我相信很多球迷沒有意識到這件事情,當然你也可以說某種程度上這是
心理的,但是他那個時候絕對因為物理上的限制而影響了他在場上的表現。
Hans
在那個時候我們球迷大家都以為他是陷入低潮,那也是他當時在 IG上分享給大
家的,那個時候我並不知道他手肘有骨刺。不過每個球員都會經歷低潮,要怎麼
面對或處理呢?還是像 Fu常說的,就是一直出手就對了嗎?
Josh Fan
這也是一個很有挑戰的問題,因為你必須把球員所處的環境跟他在隊上所扮演的
角色考慮進去。如果是 James Harden投 19中 0的話,大家當然會說繼續投就對
了,但是如果你是隊上的第七或第八人呢?我記得林書豪生涯早期在火箭隊的時
候,只要他前幾球沒投進,那他那場上場的時間就會少一點,但是如果他前兩三
球有進的話,那他就會得到多一點上場時間。
然後回到你關於怎麼面對低潮的問題,我知道這聽起來有點打高空,不過我覺得
最重要的是回到你對自己的定位。像 J.J. Redick一定知道,知道自己就是一個
射手。他相信自己是一個傑出,是一個頂尖的射手。「我是一個射手」「喔我有
一球沒投進」「沒關係依照我的命中率我下一球就會投進了」
所以培養自己這樣的心態或是態度是很重要的,例如告訴自己我就是一個射手,
我是一個好射手,我是現在場上最好的射手。因為在季中是沒有辦法對自己的比
賽做出什麼技術上的調整的,因為沒有時間做那樣的訓練,而同時你又是跟全世
界最頂尖的 NBA球員對戰。你不可能想說我現在調整我的姿勢然後明天對上
LeBron還用得出來。
在賽季中要是碰到低潮的時候,你必須得要接受,得要認識到自己到底是一個什
麼樣的球員,相信自己在休賽季做的準備。實際上可以做到的調整絕大多數都是
策略、戰術或者是籃球智商的進步。調整自己在場上的站位,或者意識到其實自
己某些球權應該出手然後相信自己。我真心相信不管是什麼運動,網球桌球游泳
,最好的運動員都是相信自己的,是有自信的,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沒有關係「
我還是對自己的能力有自信」。我覺得培養這種自信有時候對亞洲人的確比較難
。不過 P-League裡面也是可以看到這種對自己很有自信,相信自己的球員,例
如野獸林志傑,不管他前十投都沒進也沒關係,他還是相信他下一球會投進。再
次回到一開始關於低潮的問題,是的,或許有的時候低潮是技術上的問題,有可
能需要去訓練,但是我不覺得那是低潮的根源。但是這有時候是讓人很難接受的
回答,因為他們需要直接的答案,需要一個公式去校正自己,但是事實上不是這
麼簡單直接的,如果狀況都是這麼單純的話那每個人都馬上能調整好自己了。
Hans
這的確是比較抽象,不過像是我自己打了一輩子的網球然後看了一輩子網球,也
會看到職業網球選手陷入低潮,有時候是一場比賽、甚至只是一局、一盤,但是
也有可能是兩個月。所以你的意思是克服低潮的方式是要對自己有信心,但是要
如何解釋低潮發生這件事情呢?除了心理因素之外一定還是有其他的因素,你是
怎麼看低潮這件事情本身呢?
Josh Fan
我相信從一般大眾的角度來說,你可以理解,其實我們很少真的知道運動員背後
的故事。例如像 Damian Lillard,在 2021年,他的家族裡有五個人去世。他的
堂弟,也是他的私人廚師,被發現死在家中,另一個堂弟在 Oakland被殺,一個
阿姨死於癌症,還有另一個親近的朋友死於 Covid。你懂我的意思嗎?
我們並不總是知道運動員私底下在經歷些什麼,而每個運動員處理壓力的方式也
都不同。一個運動員可能正在離婚,可能有家裏的事情要處理,這些事情常常是
我們討論運動員狀況的時候完全不知道的事情。你知道 Roger Federer在跟家人
講電話的時候在講什麼嗎?你也不是他的經紀人,那我們怎麼會知道他在經歷什
麼呢?
所以大部分的時候人們不理解這些來自球場以外的壓力,我們常常會說,「誰在
乎啊? LeBron James賺這麼多錢他哪有什麼煩惱。」但是我不在乎的是 LeBron
擁有多少東西,而是每個人都會被這些外在的事情影響。運動員也是人,所以心
理因素在低潮中絕對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當然身體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每個人
的身體都會漸漸退化,然後會受傷,這些傷勢會堆積,會影響到全身。
例如如果 Nadal或是 Federer扭傷了他的左腳踝,那這個傷勢會沿著腳踝影響到
他的臀肌,整個筋膜吊帶,然後會影響他的揮拍。我不想要聽起來在迴避問題,
不過低潮這件事情牽涉到的因素真的太多了,我只能根據我跟林書豪訓練的經驗
試著分享一些外界無法看到而無法理解的事情。
Hans
你說的完全沒錯,你點出了我們常常忽略但是完全真實的事情。接下來我好奇的
事情是,籃球智商或者說對比賽的直覺是有可能訓練或教的嗎?因為我們常常會
覺得有些球員打球很聰明,而有些球員則否,有些球員知道怎麼「正確」的打球
,這些事情是可以教的嗎?還是說是怎麼發生的?
Josh Fan
每個運動都可以分解成四個、或五個要素。第一個是技術,在籃球中就是你投籃
的能力、胯下、背後運球這些,然後是策略,就是戰術配置,站位、空間、快速
地做決定,做出正確的解讀,然後第三個是身體,就是你長多高,可以跑多快跳
多高這樣,接下來是心理,你有多抗壓,如何處理壓力,有的球員平常表現很好
,但是當比賽膠著的時候他們總是失誤或者投不進,最後一個則是文化,例如在
籃球中是球隊文化,有可能你前四個部分都非常傑出,但是教練不喜歡你,不想
讓你上場,不相信你,或者限制你能做什麼,這些也絕對會影響你的表現。
回到你關於籃球智商的問題,也就是關於策略的部份。沒錯我覺得這是可以教的
,而這也是我一路以來最需要成長的部分。而同時這也是 NBA教練的價值所在,
因為他們可以把每個球員在每一個球權需要站在哪裡,應該站在哪裡都分析的很
清楚。而如果想要達到那樣的程度,第一步還是得要回到「到底在場上要達到的
目標是什麼」以角落三分來說好了,得分後衛直奔底角跟跑到距離底角兩呎是有
很大的差別的,為什麼呢?如果他跑到底角的話,那他的防守者就得要更靠近底
角,這會影響到在弧頂發動的擋拆,因為在理論上他原本可以靠近擋拆的位置然
後協防的(但是因為現在要防守底角的得分後衛所以得要站遠一點),而如果這
個得分後衛跑到距離底角兩呎就停下來的話,那留給弧頂打擋拆的空間就變小了
。
所以像這樣的事情是可以透過觀察跟提醒球員來改變的,不過我覺得你問的應該
是更深的問題,就是我們該怎麼教球員更好得解讀比賽,或者是變成更聰明的籃
球員例如打得像 Steve Nash一樣。我們前面還沒提到這件事情,不過我覺得現
今技能發展訓練中一個根本的問題是,一直只在教不同的動作,教各種技巧,對
著角錐做各種動作,各種腳步,或者是各種上籃的方式,這些都很重要,但是缺
少了解讀比賽的訓練。別誤會,這些動作、技術跟腳步都很重要,如果你是一個
初學者,那你需要反覆地做這些練習,就像網球初學者不可能不反覆練習揮拍一
樣。而回到你的問題,這個過去的休賽季,我跟林書豪每一次的訓練,都在做跟
解讀比賽有關的訓練。你必須教會球員如何解讀場上的狀況然後增加他可以行動
的選項。林書豪必須在場上做出正確的解讀,然後我身為他的技能訓練師的工作
則是要增加、增強他的技能,讓他在場上的表現是穩定的、有效的、有彈性的,
這是我訓練他的目標,但是同時我也要在訓練中把他放在需要不斷做出解讀的狀
況裡。例如林書豪喜歡打擋拆,所以我會設計一個限制在邊線附近的擋拆訓練,
放上三個防守者,然後我們會重複的練習擋拆的各種狀況,這讓林書豪有機會不
斷的解讀眼前的狀況,模擬他在場上可能會碰到的情形。
當林書豪在訓練中做出錯誤的決定或者失誤的時候,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資訊,
讓他可以認識到「喔如果有兩個防守者站在這邊的話我不能做這個動作」「如果
協防者站在這裡給我這麼大的空間的話,那我可以投三分。」「如果防守者往上
站到這裡的時候我可以切進去」所以當你看到某些年輕球員然後覺得他完全沒有
籃球智商,有可能其實是他沒有受過適當的訓練。當然不是所有的球員都能透過
訓練達到一樣的籃球智商水準,但是我覺得適當的訓練還是有很大的幫助,然後
我同時也覺得大部分的訓練方式並沒有反映出這個需要來幫助提升大家的平均籃
球智商。
Hans
你提供了一個方法論的方式來解釋怎麼幫助球員發展他們對球賽的直覺。透過在
訓練中創造這些情境你讓這些球員的身體或是心智對於場上發生的事情有所準備
,他們會發現他們面對過類似的狀況而知道該怎麼回應。
Josh Fan
當我跟林書豪在訓練的時候,我的目標往往並不是給他解決方式或正確的答案,
因為大部分的時候並沒有所謂的正確答案。每個運動員都是不一樣的,就跟你去
打高爾夫的時候,就算你去同一個球場,去打一千次,你永遠都不會以同樣的方
式擊球兩次,空間感、角度、草地、高度,甚至是那天的雲、太陽,都會讓每次
擊球不一樣,那這樣又有哪個教練可以告訴你說「你必須打得跟上一球一摸一樣
」呢?
而籃球訓練師常常告訴球員們,他們必須運到這個角錐然後做這個動作,然後運
到另一個角錐做另一個動作,這基本上跟編排舞蹈沒什麼兩樣,跟跳芭蕾一樣,
不過籃球不是這樣的。籃球是感知,感知防守者,感知球場上發生的事情,然後
行動,對場上的事件做出反應,對防守者給你的空間做出反應。
所以我的目標並不是告訴林書豪他該做什麼,我的目標是在我設計的訓練中,把
他放在這些球場上可能會發生的情境中,讓他自己探索,找到可能的最佳解,在
這個過程中他也會發現偶爾他的應對方式並沒有效率,他可能一直被蓋,或者球
一直被抄,那很明顯的他選擇的方式就不是最佳解。在練習中我會放上各種限制
,像參數一樣,比如說你現在只能使用球場的左邊,防守者得要站在這裡,但是
這些限制會類似他在實際比賽中會碰到的狀況,然後我會要求他去探索,如果防
守者站在這裡把他擋住,你要怎麼做?繼續切嗎?還是往後退?後撤步?還是換
手運球?
而讓一名球員學習球商最好的方式就是讓這名球員能自己觀察理解然後嘗試他自
己的解法,因為那就是在賽場上每個瞬間發生的事情。沒有任何球員會在比賽進
行的時候想說「我忘記教練教我的那個動作是什麼 ,讓我想一下我要做什麼動
作。」沒辦法,因為沒有那樣的時間,球員得要對場上發生的事情即時做出反應
。
我也不是覺得用角錐就是垃圾,我的意思是說這些工具都有它適合的時機。如果
你想要教某個球員一個特定的動作然後他需要聯鎖練習,那角錐是有幫助的,我
也會用角錐。但我的意思是,那大概只有在初學或者最初階的訓練才有用。而像
現在我們的訓練,我並不需要它很複雜,但是它得要是動態的,它必須持續的讓
球員解讀狀況然後用跟比賽類似的速度做出反應。
例如這個休賽季,其中一個幫助我們訓練的人是一個七呎中鋒,那讓林書豪在訓
練中能面對非常高的防守者,當然這位幫忙的人年紀有點大也沒辦法像 NBA球員
一樣的移動,但是那總比我拿根杆子站在籃下好。另一個幫助我們訓練的人則是
一個很壯的籃球員,像美式足球員一樣壯,我讓他在練習中不斷的碰撞林書豪,
因為在 CBA,其他的隊伍會用很多的肢體碰撞來限制林書豪。我希望林書豪在訓
練的時候就能夠熟習這樣的狀況,當然訓練還是不可能跟比賽一模一樣。
在聽的觀眾我希望你們沒有誤解我的意思,我並不是說每次的訓練都要 100%跟
比賽一樣,但是必須要有某些元素或部分跟比賽類似,你可以只模擬很細微的部
分,一個小部分都好,或是 10或 20分鐘而已。回到之前說的,現在是休賽季第
11個禮拜,而我不並需要狠操林書豪 11個禮拜。不管做什麼訓練,脈絡都很重
要,所以當你說「喔會不會過度分析」的時候,我並不覺得我在過度分析,我其
實只是根據重要的原則在分析而已。
Hans
所以訓練絕對不只是對著角錐反覆練習動作,試著讓身體記住這些動作,然後在
比賽中使用出來,而是要製造在比賽中會發生的狀況,讓球員的身體跟腦袋都能
夠感受並且對這些狀況作出回應,並且在策略上更理解這個運動,才能更有效的
在比賽中應用這些技術。
Josh Fan
沒錯,我們常常看到技術非常傑出的球員不停的在比賽中做出奇怪的決定,可能
有超大的空檔但是沒有出手,等到防守者趨前防守才做一些奇怪的動作然後失誤
。電視機前的每個人可能都在大喊「投啊!」這些對旁觀者看起來超級明顯跟簡
單的事情,往往實際上對在比賽中即時面對的球員是非常非常難的。
剛剛我們也聊到了網球,讓我想到一個跟我的訓練哲學有關的事情。如果你有看
過〈The Inner Game of Tennis〉(台譯,《比賽,從心開始》)這本書的話,
其中提到一個跟教練有關的概念,那就是教練給指令的時候,外在指令(
external cues)比內在指令(internal cues)更有效。以網球舉例的話,外在
指令就是類似「試著把球打到底線」,而內在指令則是「記得要甩手腕,然後擊
球的時候用身體轉動的力量。」
研究指出使用外在指令比內在指令能夠讓運動員提高更多的準確率,而原因簡單
來說就是外在指令讓你專注在目標而不是動作本身。就像打高爾夫的時候如果一
直想著「我要確實的打到球」那你的身體一定會變得很僵硬,如果打網球的時候
教練一直在旁邊喊著「注意你的膝蓋!」你大概也很難專注的「打網球」,但是
如果指令是「Hans,試著把球打到底線。」的話,那你會下意識的調整身體然後
試著把球打到底線。
跟林書豪訓練的時候,我的訓練風格也隨著認識到這些而有改變。一開始的時候
我也會給像是「注意你的膝蓋」「早一點快一點出手」這樣的指令,一次訓練裡
可以有八、九個這樣的內在指令。但是例如我現在只用一個比較簡單的外在指令
「瞄準後框」,然後反覆的提醒「瞄準後框」這一件事情。如果我告訴林書豪「
瞄準後框」然後他打到前框,那他自己會調整,而我不需要在旁邊告訴他「注意
你的腳踝跟手腕,試著往前跳一點」之類的,他自己可以下意識或有意識的感受
然後調整。
我覺得對於做教練很重要的一個反省是,很多教練,包括我自己,都常常覺得需
要給球員很多指令,要改正球員很多事情,好像這樣我們才值我們的薪水,但是
其實絕對有更好更有效率的指導方式讓球員能更快速的學習。
Hans
過猶不及
Josh Fan
沒錯,使用什麼語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網球教練說「擊球的時候身體要更多的
旋轉」是要多多少?「球拍往後拉多一點」要多多少?兩吋嗎?有辦法在訓練的
時候知道往後拉兩吋是多少嗎?所以說讓運動員專注在內在指令是非常困難的,
而且內在指令對每個人的意思可能都不一樣,但是外在指令會讓事情變單純很多
。
(Part III待續)
運動視界連結
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9779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8.85.110.157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NBA/M.1664323304.A.652.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