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此時總忍不住緬懷那逝去的身影,他拍出一部注定跟隨我們一生的電影,真正捕捉了我眼中流動的北京,及其疏離冰冷的氛圍。由內而外靜置於抑鬱極致的絕望長達四個小時之久,緩慢而凝滯的劇情流動如同日復一日難以言喻的沈重情緒,利刃般一針見血刺穿的世界真實面向,不願思考之人也許會丟出一句為賦新辭強說愁,但悲哀的是,我們多多少少都會在其中望見自己過去、現在與未來的碎片,零零散散不成人形。今天是胡波的 33 歲冥誕,一起來重新看一看《#大象席地而坐》,他以自己的方式探問整個社會的運行法則與世界的真面目,我們都只能知曉一半的事情,剩下的,胡波拍給你看。
⠀⠀⠀⠀⠀
「近代電影最具野心的處女作,對許多觀眾而言,胡波的《大象席地而坐》是令人望而生畏的一大挑戰:不僅是長達四小時的疾呼與悲鳴,將觀眾身心浸入中國北方工業城市的荒蕪孤寂,也承載著導演 29 歲便自我終結的悲劇性創作背景。而後,於去年柏林影展一鳴驚人,胡波的生涯熱忱之作成為許多人的靈感來源,被譽為是象徵個人電影生命力的證明,也獲得多位知名導演的肯定與讚賞,包括李安、葛斯范桑、陶爾貝洛等人。」
⠀⠀⠀⠀⠀
2019 年底,標準收藏公司 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的串流平台「The Criterion Channel」正式上線時,也將《大象席地而坐》放入片單中,使得更多歐美觀眾得以接觸到此部不應被埋沒的傑作,上述文句便是 CC 為本片寫下的簡介,稱其為「當代華語電影的試金石 A Touchstone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Cinema」。
⠀⠀⠀⠀⠀
上帝經常會讓你一無所有,再給你一點甜頭,誤以為人定勝天是無庸置疑的,而這點甜頭就是在閉上眼睛的瞬間,讓你錯覺擁有了很多東西,然後趁我們措手不及的時候,彈指之間,美麗的謊言灰飛煙滅。胡波以預言家之眼,並非譁眾取寵的信口羅織,他盯著裂痕,盯著光線,盯著世界最初的樣子,透過藝術紓緩痛楚,在虛無的生命歷程中,我們好像也漸漸開始懂得了什麼。
⠀⠀⠀⠀⠀
于城因為受拒於心儀的女孩,因此轉而與好友的老婆發生關係,不幸東窗事發,朋友毫不猶豫打開自家窗戶一躍而下;韋布在學校裡為了幫朋友出頭,因此得罪了校園惡霸,卻於一次衝突中意外失手害死了這名混混;長相清秀甜美的女學生黃玲,與母親關係劍拔弩張,只能從與副主任的地下不倫戀情中暫時逃離現實,然而這段關係依然紙包不住火;垂垂老矣的王金,即將迎接被送入養老院的命運,又面臨愛犬橙汁喪命於其他狗狗利齒之下,牽著百般疼愛的孫女之手,盼能於生活絕境中找到一點柳暗花明。
⠀⠀⠀⠀⠀
劇情從一開始便開門見山告訴觀眾,滿洲里有一隻大象,它整天就坐在那兒,瀰漫濃厚的虛無主義色彩,從失焦到聚焦,從模糊到清晰,從泥淖到斷裂,四個人帶著那尚未被捻熄的一點點愛與善意,卻也命定般不可逆地瞬間墜入深淵。因愛而產生的傷痕清晰可見,每個人的互動無比疏離,每個人的對話異常生硬,鏡頭搖著晃著便走完了人生,畫面凝結滯留於生存意志的斷裂,那是一種關於心理狀態的捕捉,緩緩流動,行屍走肉,毫無生氣,不知該何去何從,我們還要活著被傷害多久?
⠀⠀⠀⠀⠀
有人在家庭運作產生斷裂,有人在學校軌道產生斷裂,有人在道德信任產生斷裂,遊走於社會邊緣看著裡面的人繞著核心日夜打轉,彷彿自己被文明所遺棄,被體制所隔絕,永遠不得其門而入。這個社會有一個既定「流程」,這個世界有一種不成文「模式」,所有人只有一條路可以走,通往世俗標準之下的「成功」,而成功就是建立在物質與虛榮之上,連所謂青春、婚姻、家庭等皆包裝成人生的理想藍圖,變成一種被美化過且極為複雜的事物,代表廣大群體中不明就裡的抽象規範,背後則是我們無力抗拒的生存虛無,猶如《燃燒烈愛》海美手中比呀比,那一顆看不見的橘子,請記得,不要想著追尋生命的意義,要忘記生命極有可能毫無意義。
⠀⠀⠀⠀⠀
如此抽象而虛無的現代人精神折磨,好比階級差異與族群劃分,早已在呱呱墜地的那刻清楚區隔開來,她與他永遠都不會變成一路人,那是被資本主義、人類文明、社會形態扭曲的樣貌,縱使你再如何力爭上游亟欲改變,滿身油污也無法讓這灘死水產生任何流動,傾頹於懸崖邊緣的世界只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壞。胡波曾於訪談中提過,這一輩年輕人所面臨的內心虛無,不亞於茹毛飲血的原始人或戰場上等待死亡之人所面臨的虛無,這些平庸卑微、苟延殘喘的靈魂在不著邊際的絕望中無處可逃,《大象席地而坐》之所以給人真實之感,在於虛構是在一定邏輯下進行,然而現實的荒謬卻往往毫無邏輯可言。
⠀⠀⠀⠀⠀
但在那美其名是獨善其身是自掃門前雪的世界,我們生來擁有的事物一點一滴,一層一層慢慢被剝奪,那永無解脫之日的疲憊中,依然包覆著創作者尚未熄滅的善念,是殘溫,是餘燼,也是還得繼續活下去的藉口。于城目睹廚房發生火災,第一個念頭是不顧一切往回衝,黃玲的媽媽面對副主任妻子歇斯底里登門叫罵時,毫不猶豫選擇保護了自己的女兒,這些微光註定無法驅逐黑暗,無法消弭窒礙,無法淡化憤怒,更無法照亮前方,隨著胡波的目光漸漸被暗影侵蝕吞噬。
⠀⠀⠀⠀⠀
時不我予、有志難伸、困獸之鬥才是人生的大半節奏,生活就像一堆破爛,每天堆在跟前,清掉一塊,新的一塊馬上接踵而至,最實際的做法,就是我們繼續停留在原地,遙望千里之外,想像有天能在陌生之處展開新生活,拒絕逃避才能有動力解決現階段的無解問題,照理來說。荒謬表象充斥偽善臉孔,對於現狀無力改變,質疑存在、否定生命,還能怎麼辦呢?因此他們一心向著滿洲里,同是天涯淪落的四個人最終還是聚在同一台車,慢慢駛向深淵,迎向天光沒滅。至於人們為何依然渴望愛大過恨?因為還活著所以必須抱有希望,這也是滿洲里不能前往的理由,一如《瘋狂麥斯:憤怒道》中芙莉歐莎孤注一擲的綠洲殘影,海市蜃樓一旦觸碰到現實便會瞬間灰飛煙滅,不留一絲痕跡。
⠀⠀⠀⠀⠀
「往小裡說,這些小說講述的是隨著年齡增長,逐漸了解到的關於自己的,以及他人的生活。往大裡說,這些小說寫的是城市、毀滅和末世感,關注的是個體對存在的失望。」
⠀⠀⠀⠀⠀
每個憤世嫉俗的人心裡都有一個失望的理想主義者,胡波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他的精神寄託緊緊寄生於生存苦痛與折磨,縱使絕望致鬱,卻無意取暖或隻身與世界抗衡,點燃一枝火柴,定睛凝視稍縱即逝的火光,順手拋向上方穹頂,密密麻麻的斑駁黑點盡是靈魂的傷疤,象徵生命早已殘破不堪。
⠀⠀⠀⠀⠀
有人說最後撼動大地的象鳴是胡波的生命微光,在萬物裂痕之中還是有光從縫隙透進來,私以為那無疑為困獸之鬥、迴光返照,每個人面臨戰場和心理素質皆不同,胡波眼前所見的生命是一片荒原,世界是一個懸崖,文明則是一列兩百年的火車,從頭到尾按順序掉落,痛苦永遠存在於呼吸起伏的每個毛細孔中。藝術與現實存在相當巨大的隔閡,藝術家窮盡一生往往在追求傳遞情感、展現自己眼裡的世界,進而拉進大眾與藝術之間的距離,這就是胡波不容於人間的才華。但無奈身處於被平庸包圍的環境,所謂討好大眾的藝術才是藝術,迎合世俗的品味才是品味,符合功利的創作才是創作,不難理解他感受到的斷裂成為龐然大物,憤怒因此有血有肉,向死而生,化作一聲聲劃破夜幕的悲鳴,拒絕溫順的走入那良夜。
⠀⠀⠀⠀⠀
無論思想深度與藝術價值,這無疑為一部值得獲得高評價的影像作品,李安有感而發說胡波將生命放在電影裡,正是《大象席地而坐》打動人心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胡波最後屈服於此片荒原,讓人不禁再度深思自殺這個真正的哲學議題,直到片尾赫然出現的「大象席地而坐」,六個字讓眼淚瞬間落下。不禁反思,這一切單純會是別人的錯嗎?假使萬事萬物都以結果來論斷其價值,如此往死裡鑽未免也太過極端,電影說什麼是創作者的動機,你從中看到什麼、得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正因所有人都還活著,正因我們都還活著。
⠀⠀⠀⠀⠀
⠀⠀⠀⠀⠀
「那頭顱掛在樹梢
好像接近死亡能使你懂得什麼
但世界啊
永遠像最初的樣子。」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3/7很多地震,有沒有世界之窗的朋友可以分享心得?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歡迎入主竹北達麗世界之窗 售價:3120萬 豪宅的要素...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達麗建設mobile01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達麗建設mobile01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達麗建設mobile01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達麗世界之窗mobile01的原因和症狀,台灣e院的回答 的評價
- 關於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高科大#達麗漾city#陽台進出雙衛浴開窗三房平車 - YouTube 的評價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很多人說這部電影是關乎階級鬥爭,但實際上電影裡的勞動階級並未與權貴階級抗衡,他們只與自己展開對抗,在那裏有條界線一清二楚的劃分開來,而有錢人總是可以留在那條線後面。無論有意或無意,朴社長永遠在那條線內,他不知道究竟出了什麼事,也沒有意願去理解窮人之間出了什麼事,對於朴社長而言,就好比事情發生於外太空一樣。在電影中只有一次這條線被跨越的案例(就是天氣劇烈變化一段),我相信你們可以從故事來龍去脈觀察到他們的關係,因此這裡有一個貧窮爸爸,一個富裕家庭,他們表面上看似很好也很善良,但檯面下,在如此性格裡,有東西不知不覺中正朝著朴社長逐漸醞釀,最後終於一次爆發。所以這部電影,並沒有一個清楚明瞭的反派,沒有人是那個心懷不軌的壞人,但我們後來還是無可避免的走向了災難性悲劇,我覺得,《寄生上流》亟欲傳遞給觀眾的就是這種恐懼本身。」
⠀⠀⠀⠀⠀
─ ─ 奉俊昊
⠀⠀⠀⠀⠀
讀《奉俊昊,上層與下層的背後》讀到拿出《#寄生上流》來複習,於我而言,這部電影並非意在探討階級,從無數觀眾的反應、評價來觀察,顯然作品本身就代表了階級。
⠀⠀⠀⠀⠀⠀
觀眾眼前明白易懂的是故事,笑聲收斂後那無法理解的是錯綜複雜的社會脈絡,在國家迅速成長、經濟起飛之前,換個地方人人都可以擁有美國夢、中國夢、韓國夢等,只要肯拚,白手起家絕非難事,但發展到後來,整個大環境卻不知不覺邁向極端,富者越富,貧者越貧,貧窮成為一種代代遺傳的癌症,從呱呱墜地那一刻便已決定,有些石頭被人拾走收藏,有些石頭依然躺在野外,各自靜置於各自的階層裡。
⠀⠀⠀⠀⠀
上承《末日列車》的貧富對比與《駭人怪物》的家庭連結,《寄生上流》帶著強烈的奉俊昊風格,荒謬襯托真實,黑色幽默瀰漫其中,敘事高明運鏡完美,劇情緊湊高潮迭起,對白自然充滿巧思,以立體鮮明的人物魅力抓住觀眾,以普世認同的庶民視角引發共鳴,關於貧富差距、階級對立等矛盾衝突掌握的恰到好處,不帶批判又透過藝術帶出批判性,背後強而有力的無形社會結構撐起整個故事,複雜精妙而千絲萬縷。
⠀⠀⠀⠀⠀
導演說,這是一部沒有小丑的喜劇,也是一部沒有反派的悲劇。一家四口蝸居於像是貧民窟的地下室,不停失業與數度落榜似惡性循環,偶爾折折披薩紙盒賺取微薄家用,連無線網路都必須窩在馬桶旁偷接附近咖啡廳微弱的 Wifi。貧窮卻沒有限制他們的想像,一日,兒子即將出國深造的同學搬了塊石頭贈與這家人,並介紹他去一戶有錢人家擔任家教的機會,接著開始一連串偽造學歷、用盡心機的背德行為,從老師、司機到管家,進而神不知鬼不覺一步一步舉家寄生於高雅別緻的大宅中。
⠀⠀⠀⠀⠀
大家總說,有錢人和我們想的不一樣,錢不是萬能,但貧賤夫妻百事哀。窮人滿是自卑、羨慕而不願看見自己,這是他們眼裡的上流世界,因為有錢,所以可以善良,因為有錢,所以高枕無憂,因為有錢,所以鈔票也足以把人生熨得平整光滑毫無皺褶;因為自己被分割到了另一個區塊,為求生存因此種種自私行徑皆合情合理。
⠀⠀⠀⠀⠀
許多有錢有勢者眼睛長在頭頂上,處處流露盛氣凌人之感,但這不是奉俊昊鏡頭下刻意塑造的醜陋嘴臉,只見富者注重聲望因此先看見了自己,這是他們眼裡的自我要求:因為有教養,所以舉止必須得體,因為有餘裕,所以展現高度與氣度,因為你我不同階層,所以更須顧及比自己身份低微之人的感受,只要對方懂得拿捏分寸不踰底線,盡量和顏悅色、相互信任、彼此尊重,在可容忍的範圍內睜一隻眼閉一隻。但人有可能一夕致富,貴氣卻不會自動附著在金錢上隨之而來,社長對氣味的本能反應洩了底,那因窮酸而百味雜陳的氣味,等到夜闌人靜之時,四下無人之際,才肯暗自鬆口,他們與我們骨子裡依然不是一路人。
⠀⠀⠀⠀⠀
任誰都不禁想問一句,貧窮何錯之有,有錢何罪之有?這也是為何管仲會說,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美好、良善、純真與骨氣是否真的只是生活無虞之後的特權?導演選擇呈現最現實的一面在觀眾眼前,電影不像文學,用不著與舉足輕重的道德議題正面交鋒。
⠀⠀⠀⠀⠀
一窮二白只能放手一博,家庭也是,一個人都背負幾個秘密,一道門都隱藏著幾齣悲劇,前管家說出的「同行」一詞更是雙關,讓人不由自主暗暗心驚,表面看起來兩位婦女皆為管家,但實際上都是依附在大戶人家眼皮底下的寄生蟲,暗中吸取血液,餵養背後更多絕望的生命,正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
⠀⠀⠀⠀⠀
永無翻身之日形成一種恐懼,在做出這麼多一步錯步步錯的見不得人舉動後,仍無法贏得一點機會、換來一絲尊嚴的恐懼,某些事既與金錢息息相關,又並非金錢能輕易解決,有時沒有計畫就是最好的計畫,有時最樂觀之人最容易不知不覺向黑暗之心靠攏。宋康昊演技精湛極富層次感,一開始流浪漢在窗邊便溺,大氣也不敢吭一聲,而當有了工作、抬頭挺胸過日子後,當流浪漢二度現身,與兒子二話不說拿起水桶驅離自己眼裡的礙眼蟑螂;最後,與社長戴著印地安頭飾一同躲在草叢裡時,那嫌惡的眼神投射過來,彷彿當頭棒喝喚醒被逐漸催眠卻仍如影隨形的深沉自卑感,再從無法抑制的自卑變成了《燃燒烈愛》的滿腔怒火,在文明壓抑之下的生物原始本能因而被誘發出來,當宿主死亡時寄生者又何以為生,我們只能看著畸形的社會繼續束縛於意圖衝破禁錮的底層群眾身上。
⠀⠀⠀⠀⠀
後段燈光忽明忽滅,呼應開場若有似無的網路,階級屏蔽了同溫層外的求救信號,一列火車就算衝出懸崖也會按順序掉落,沒有人真正聽見其他車廂的求救聲響,別忘了「寄生」這件事並非一消一長,而是唇亡齒寒。
⠀⠀⠀⠀⠀
猶如 Jordan Peele《我們》持續向下的單向手扶梯,《末日列車》節節分明的前後車廂,在在象徵階級劃分牢不可破,《寄生上流》櫃門後面何其漆黑,長長的階梯看不見盡頭,一場暴雨就將奮不顧身往上攀爬的社會底層打回原形,污水無情湧入陰暗簡陋的地下室,似乎費盡千辛萬苦氣喘吁吁才爬到制高點,卻沒料到想在如履薄冰的金字塔頂端全身而退卻是比登天更加艱難,踩空一步皆不出落得粉身碎骨的命運。
⠀⠀⠀⠀⠀
據說水能聚財,所以有庭院的富貴人家不少會設計水池、造景瀑布之類,象徵錢財滾滾而來。然而一下子降下大量的時雨量時,又沒有相對應的洩水機制,也會導致豪雨成災,任何計畫都有可能在某個環節失去控制,並非運氣不好,而是或早或晚都會發生的意外,所謂的走捷徑、抄近路甚或一步登天,在這個時代都似乎是癡人說夢。此部電影正遊走於灰色地帶、刀鋒邊緣,社長口中的底線到底是什麼?就是別以為你與我可以平起平坐,別以為你可以因此翻轉階級,燈一打開的剎那,蟑螂就像這樣四處逃竄。
⠀⠀⠀⠀⠀
這齣沒有反派的悲劇,這些介於好與壞之間、不慎犯下過失的尋常人,導致一連串不可收拾的後果發生,我們憐憫、恐懼,深怕稍有疏忽就會落得類似處境。現在的社會表面看似人人平等,皆有無限可能,但真正打滾一遭後才發現,機會是按階級分配的,資源也永遠掌握在權貴階層手中,既得利益者運用這些優勢加倍鞏固自己的權力,階層漸趨分明,人們漸趨壓抑,一天比一天容易預測,因為明天大概也不知道有這些人的存在。
⠀⠀⠀⠀⠀
卡爾維諾言,人生是一個地獄,偶爾才會想起悠遠的快樂天堂,正如結局潺潺溪流底下的石頭兀自躺著,隱形的巨輪持續運作、轉動,日以繼夜年復一年,我們在滿是諷刺與暴力的結局裡始終遍尋不著答案,上層者依然過著上層生活,下層份子仍只能躲回地下。
⠀⠀⠀⠀⠀
也許很多人想問奉俊昊的藝術想表達什麼?真正的藝術就是相由心生,因為藝術不會煽動暴力,只會反映現實社會,點出暴力與挫折根源。綜觀《燃燒烈愛》、《大象席地而坐》到《寄生上流》,結局不出只能訴諸暴力,但暴力只是一種原始本能,人與動物並無二異的本能,即使滿身油污衝出水面,收在想像中的美好圓滿當中,這灘船過水無痕的難聞死水也不會有一絲一毫流動,奮力前進卻不停回到過去,在一點甜頭過後注定回歸一無所有,誠如胡波所寫,這個從根發爛的世界某種程度而言只會越來越壞,越來越壞。
⠀⠀⠀⠀⠀
另一方面,黑白版也有其有趣之處,在夜幕壟罩時分,在大雨滂沱之處,還有感應燈一明一滅的場景,都於光影對比下突顯出一種彩色畫面難以並重的詭譎氛圍,最重要一點,在於削弱視覺感官的同時更為提升導演特別強調的「氣味」。第一次觀賞時,全然受畫面極其精緻的巧奪天工深深吸引,第二次則令我將專注力不自覺轉移到嗅覺之上,視覺告訴你劇情,聽覺告訴你感受,但嗅覺,嗅覺足以勾起你的模糊遐想,氣味不帶美醜,亦不帶善惡,美麗畫面不見得散發撲鼻香氣,舉世皆知好聞的氣味就是香,不好聞的氣味就是臭,但人們對香味的認識比單一外觀標準還來的見仁見智,有些主觀好惡的氣味尤為抽象,奉俊昊對於強化「嗅覺」之無形屏障的階級隱喻因此更上一層樓。
⠀⠀⠀⠀⠀
「窮酸味」,就是黑白版本在故事之外最能深刻領悟到的無孔不入,從五感深入整個故事核心,觀眾難以清楚看見金家這一群人穿的是體面或是廉價,是骯髒狼狽或是人要衣裝,失去色彩時金錢才能燙平的皺摺也不再輕易地一目了然,那一條不容逾越的線就這麼被氣味劃分開來,被人們對氣味無法掩蓋的自然反應劃分開來。我們幾乎看不見血的鮮紅,取而代之的是恐懼的形狀;幾乎看不見衣著的差異,取而代之的是氣味的現形;幾乎看不見污水的顏色,取而代之的是人性的真實;幾乎看不見階級的落差,取而代之的是從根本就不容於高雅宅邸的壁壘分明。
⠀⠀⠀⠀⠀
《寄生上流》的黑白版適合期待能從另一種角度深度切入的觀眾,淡化了色彩,強化了氣味,失去飽滿色調一眼帶給觀者的光鮮亮麗,卻在光影閃爍之際緊緊牽動著牢不可破的貧窮味道,讓此份真正由多重感官帶出的觀影餘韻更為耐人尋味。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香功堂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押井守對宮崎駿的愛(與抱怨)!
.
好久沒有一口氣讀完一本書,《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初讀覺得是押井守導演一股腦地飆罵吉卜力工作室的鈴木敏夫(製作人)、宮崎駿和高畑勳導演,以及他們推出的每一部作品,但讀著讀著才發現押井守導演對宮崎駿導演很有愛,很多分析都有意思,該誇的部分,絕對是會毫不掩飾地傾力讚美。
.
一,《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的好玩,在於書中可以看到押井守導演說詞的自相矛盾,例如批評《魔法公主》有著過於豪華的明星幕後配音陣容(基於商業考量),但當訪談的影評人渡邊麻紀表示,押井守自己的作品也有請來大明星配音一事,押井守立刻自我辯解地說:「我請來的人剛好很適合我的作品啊!」(渡邊麻紀有時會認同押井守的說法,但有時又懂得適時提出反對意見)。
.
二,押井守覺得日本人過度崇拜大師,所以坊間鮮少看到對於宮崎駿作品的批評聲音(就像在台灣批評李安或是諾蘭導演的作品,很容易被罵,哈),他認為宮崎駿導演有著能將日常動作描繪出迷人質感,具有瞬間打動觀眾心房的天才能力,但是他的電影作品,劇本往往過於鬆散,導演功力更是「#低於二流之下」(好敢講!)。
.
押井守認為 #宮崎駿 是個矛盾之人,這讓宮崎駿作品中的議題不斷相互拉扯,令觀眾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無法理解導演到底想表達什麼。押井守也說宮崎駿導演的作品不是給孩童看的(例如《龍貓》演了大半場,龍貓才終於現身)、角色的成長曲線很粗糙(例如《神隱少女》的千尋,只有開場五分鐘嘟嘴耍脾氣,後面都變成積極向上的好孩子)、主角性格太呆板且不切實際(覺得《龍貓》的小月一角太完美,根本不可能存在)、宮崎駿在電影裡展現自身的戀物癖,專心描繪喜愛的事物而忽略了劇本架構、配角的存在感常常大於主角(押井守很佩服《神隱少女》裡的無臉男設計,並且好奇宮崎駿是怎麼創造出這個角色)等。
.
二,押井守表示,吉卜力工作室能夠坐大,具有商業頭腦(而且善於說謊與算計)的鈴木敏夫是關鍵人物。還說《魔女宅急便》應該是鈴木主導的作品,主要是獻給鈴木的女兒。而宮崎吾朗執導的《來自紅花坂》,則是鈴木獻給自己的電影。
.
三,押井守說高畑勳導演年輕時期的作品很強大,但他後來的作品都很糟糕,帶有"臭知識份子"的驕傲。甚至斷言,未來人們只會記得宮崎駿的作品,高畑勳或其他非宮崎駿執導的吉卜力作品,都將被遺忘。我認同押井守的部分言論,但也覺得他對宮崎駿和高畑勳導演作品的批評,有時候只是因為這些作品的敘事方式跟他信奉的「一部電影該怎麼講故事」信仰有所衝突,而感到無法接受。
.
一如押井守批評《霍爾的移動城堡》的蘇菲外貌一下子變年輕一下子變衰老沒有意義,我卻覺得蘇菲的外貌是其心境的展現。或是批評高畑勳導演的《隔壁的山田君》冗長無聊,我卻是愛死那部片的每一分秒。不過押井守對《兒時的點點滴滴》的評價,倒是開了我一扇窗,覺得他提出的批評不無道理,但!押井守厭惡至極又覺得極度矯情的《兒時的點點滴滴》片尾曲「The Rose」,我其實很愛啦(羞)。
.
另外,押井守說《螢火蟲之墓》的電車一幕(渡向亡界)跟《神隱少女》片尾的水上列車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螢火蟲之墓》的糖果盒是骨灰罈的隱喻、甚至認為《螢火蟲之墓》的兄妹感情有「#亂倫」的意義(啥?!)。
.
四,押井守覺得宮崎駿導演跟大衛林區導演可以擺在一起對照觀賞,他說:「宮先生(宮崎駿)和林區的關鍵性差異在於,林區認為人是很詭異的東西。因為林區就只有人類是多麼詭異這一個主題。這是身為林區影迷的我最近終於得出的結論。人類這種令人不自在的存在。這樣的人類做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事件。就是這個主題。人類本身就是那麼令人毛骨悚然,所以他都拍那種無關善惡,也無關天使與魔鬼的作品,才會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
.
那宮先生的情況又是如何呢?宮先生真心想相信人是善良的,想看見美麗的世界。這是他與宛如被附身般著迷於令人不寒而慄世界的林區關鍵性的差異。只是,兩人都屬於想利用電影實現自己妄想的類型,這點並無二致。還有一點不同的是,林區對刻畫人類令人害怕的一面有清楚的認知,而宮先生則是無意識的。」
.
五,押井守對《龍貓》片中,小樹苗拔地而起的畫面、《魔法公主》裡山神獸走在水面上的場景、《神隱少女》的水上列車,以及《霍爾的移動城堡》片中可以快速切換空間的魔法轉盤設計皆是讚不絕口。
.
我很愛押井守談《霍爾的移動城堡》的房間轉盤一段:「我真的很佩服那個設計(霍爾屋內的魔法轉盤)。每喀喳喀喳一下就通往不一樣的世界,黑色是戰場,燃燒著熊熊的火燄,霍爾化身如妖怪般的鳥,飛來飛去,筋疲力竭了就會回到城堡。卡西法看到這樣的霍爾便說『你會回不來喔 』。妳覺得那代表什麼意思?」
.
渡邊麻紀:「宮崎先生的心被分成四塊的意思嗎?」
.
押井守:「不是,跟那數字無關。也許女人不容易理解,男人很快就懂了。尤其是老頭,馬上就會心神領會。因為老頭會無意識地轉動那個轉盤。總之,不管是有意識或無意識,就是會分別扮演好幾種人格,在公司上班的老頭回到家就喀喳轉一下。在某處與小姐應酬時也喀喳轉一下。與兒子或女兒相處時也轉一下。總之,意思就是人是活在多重世界裡的生物。當中也有會變成怪獸的黑暗面,就是人活在世上內心必定存在變成怪獸在戰場上盤旋這樣的黑暗面。
.
我恐怕是頭一次看到有電影用那樣簡單的設計,很有說服力地表現出老頭內在世界的多重性。我非常喜歡。喀喳喀喳轉一下便瞬間切換。太棒了!」
.
話說,《霍爾的移動城堡》片中行動緩慢的老狗因因,原來是影射押井守?!禮尚往來,押井守也把自己作品中的負面角色給寫成高畑勳導演或鈴木先生。
.
最後,想知道吉卜力工作室八卦,或想聽聽押井守導演怎麼看全部的吉卜力作品?《暢所欲言!押井守漫談吉卜力秘辛》保證會讓影迷們讀得興味昂然(認不認同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甚至有了想要重溫吉卜力電影的衝動啊!!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歡迎入主竹北達麗世界之窗 售價:3120萬 豪宅的要素... 的推薦與評價
歡迎入主竹北達麗世界之窗 售價:3120萬 豪宅的要素 建商品牌:國際建商達麗建設在台灣主要城市都有代表作,美果西雅圖建案亦完銷 地點:竹北 ... ... <看更多>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達麗建設mobile01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推薦與評價
竹北建案mobile01,[竹北] 達麗建設「世界之窗」結構體初探- - 住宅週報,達麗建設「世界之窗」基地座落竹北市興隆路一段,近縣政二路口,地處台科大重劃區 ... ... <看更多>
達麗世界之窗評價 在 3/7很多地震,有沒有世界之窗的朋友可以分享心得? 的推薦與評價
世界之窗 有些規劃我不喜歡(這很正常,沒有100分的房子),但是我很欣賞它的免震設計!我相信這可以減少許多後續的維修。(新竹縣第1頁)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