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如雨水,都在低處匯集。
要想到達最高處,就必須從最低處開始。
早安,做人謙遜才能不斷學習、不斷進步!
-
🙌 好書推薦《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兩位深受全球景仰的心靈導師 (達賴喇嘛與屠圖大主教)
告訴你「如何穿越苦痛,重啟喜悅的智慧」 https://reurl.cc/6aDdnb
🎈我們有IG囉!立刻追起來 》https://www.instagram.com/bookcw1/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1萬的網紅吳若權幸福書房,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一般人所認為的快樂,常常像是一隻蝴蝶, 有時候,不經意地停佇在肩膀上,當你想要捕捉時,它卻在瞬間消失了。 其實無論是物質滿足,或是來自外在的條件,都沒有辦法帶來真正的快樂。 尤其追求感官的快樂,更是永遠不會滿足。 許多人會把喜悅和快樂畫上等號; 但是屠圖大主教說:「喜悅,比快樂大得多。 人們常常覺得...
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 在 天下讀者俱樂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經歷痛苦與失去之後,仍能發自內心地快樂嗎?
面對生命中各種無法避免的磨難,該如何超越痛苦,擁抱喜悅而活?
心智與心靈上該要有怎樣的特質與觀點,才容易感受喜樂?
兩位全球知名的心靈導師,達賴喇嘛和屠圖大主教一同探討關於喜悅的問題
#喜悅,是唯一能讓心靈獲得安定的能量
越在亂世中,我們越需要保持喜悅
透握安頓內心來感受喜悅
在結束令人難過的2020時,以這本書迎接全新的2021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
https://bit.ly/2KyRB7G
更多好書推薦,天下網書限時曬書優惠👇
https://bit.ly/2KFi9nC
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 在 繪本,生活練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繪本|慈悲心的種子
如果有一個人,他因為貪婪而傷害了你、因為驕傲而傷害了你、因為自私自保而傷害了你,這個人是你的敵人嗎?不是的,但你和眼前的這個人,有一個共同的敵人要抵抗,那就是蟲惑人心的「貪焚」、「驕傲」和「自私」。只是,要如何不受眼前的行為所影響,願意看見行為背後人心的脆弱,進而給予幫助,那便是慈悲的力量。
這是在某一本達賴喇嘛的著作中讀到的訊息,細節雖然沒法記得清清楚楚,但大意我一直牢牢記著。
今年年初在Amazon看到了The Seed of Compassion,心想著將它放進購物車,但購物流程沒完成,轉身竟遺忘了。兩、三個月後,再於網路上見著,已是中文書名,驚喜聯經出版社為我們帶來了中文版!
《慈悲心的種子》自達賴喇嘛尊者孩提時期說起,平實地說著在他被認證為達賴喇嘛前,母親在他心中植下的慈悲心種子。尊者年幼時,就像一般的小男孩一樣,喜歡玩耍,會跟母親撒嬌耍賴。即使是四歲到達拉薩之後的生活,也曾經因為好奇、不成熟,製造了一些麻煩事。但自小,母親在他心裡埋下的慈悲心種子,經歷往後的僧侶修習,讓他仁慈的信念不斷茁壯強大。
「我們人類的特別之處,並不在於我們的感官能力。
而是在於人類能以紀律和努力來訓練心智。」
尊者於故事中,舉動物為例,說明我們沒有老鷹銳利的雙眼,可以看見遠方微小的獵物;我們也沒有兔子的長耳朵,能往前轉、往後轉,聽到遠處的聲響。心智的修養,才是人類最珍貴的擁有。
這本給孩子的書,沒有任何宗教教義的佈達,它緊密地維繫著一個意念,請溫柔培養你心中慈悲的種子,它會讓你獲得力量,成為更好的人,成為利益他人之人。
家中有不少達賴喇嘛的著作,其中紀錄著尊者與南非聖公會大主教戴斯蒙·屠圖對談的《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是最為貼近生活,容易讀也容易懂,並且挾帶著智慧直視生命基本的一本書。我一直留著當時閱讀時做的標籤,即使沒有時間再從頭細讀一遍,偶爾我會隨著標籤,一頁一頁再次領受慈悲的雨露。
欣喜孩子能擁有一本認識達賴喇嘛的圖文書—《慈悲心的種子》,我也想將《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一併推薦。
***
《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文摘分享
●擁有喜的心,會明白人生並不是一場你死我活的遊戲,也不是只有那麼一片蛋糕,別人拿走我們就少了。喜的觀念認為,喜悅是取之不盡的。
●靜心想想,人如果太專注於自己的重要,太執迷於分辨自己是好是壞,就會備受煎熬。執著於想要的東西,逃避不想要的東西,並不會帶來快樂。
●喜悅是一種自然狀態,但感受喜悅的能力也是可以習得的技能。例如聆聽,很多事情取決於我們把注意力放在哪裡:注意自己的苦,還是別人的苦?是注意我們自認為的不同,還是人與人之間無法斬斷的連結。
●不快樂的人往往最在意自己,社交表現退縮,顯得悶悶不樂,甚至露出敵意。反而是快樂的人普遍更願意與人來往,身段柔軟、思考露活,而且比不快樂的人更能夠忍受日常生活中的困頓挫折。此外最重要的是,快樂的人比不快樂的人更有愛、更願意寬容。
●寬恕和單純縱容別人為惡,兩者有很大差別。行為者與其行為,或者說一個人和他所做的事。對於錯誤的行為,可能有必要採取適當的抵抗行為去阻止它。然而,對行為者,你可以選擇不要心生憤怒和怨恨。這才是寬恕的力量所在—不會被情緒蒙蔽,忘記那個人也是人,從而能用清明、堅定的心境應對壞事和惡行。
●能慷慨分享也代表不再那麼以自我為中心、不再那麼在意自己,更能陶然自在。這麼一來,自我形象也就不會再是累贅—我沒有什麼事非證明不可,不用一定要怎麼看待我才對。我們可以少一點假裝,多一點坦承和真誠。這麼做自然也會讓身邊的人感到自在,因為當我們接受自己、接受我們的脆弱與人性,同時也是接受了他人的人性。對於自己和他人的過錯,我們可以懷抱慈悲之心。
●有幽默感,不介意開自己玩笑,所以不會把自己看得太重。能接受人生,不強求人生改換模樣。能寬恕別人,不執著於其他可能的結果。
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 在 吳若權幸福書房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一般人所認為的快樂,常常像是一隻蝴蝶,
有時候,不經意地停佇在肩膀上,當你想要捕捉時,它卻在瞬間消失了。
其實無論是物質滿足,或是來自外在的條件,都沒有辦法帶來真正的快樂。
尤其追求感官的快樂,更是永遠不會滿足。
許多人會把喜悅和快樂畫上等號;
但是屠圖大主教說:「喜悅,比快樂大得多。
人們常常覺得要靠外在環境,才會得到快樂。喜悅,卻不用依靠外在條件,就可以獲得。」
讓吳若權陪你一起讀《最後一次相遇,我們只談喜悅》,找回真正屬於你的喜悅!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9zqkEskYfg8/hqdefault.jpg)
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 在 最後相會只談喜悅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最後相會只談#喜悅 達賴喇嘛 遇見 屠圖主教 】 東西方兩大#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第十四世# 達賴喇嘛 和已故# 屠圖大主教 :一位是西藏精神領袖,24歲起被迫 ... ... <看更多>
達賴喇嘛屠圖大主教 在 世紀對談,達賴喇嘛遇見屠圖主教。|喜悅相遇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西藏精神領袖 達賴喇嘛 ,和畢生致力以非暴力方式,帶領民眾抵抗種族隔離政策的南非榮譽 大主教 戴斯蒙 屠圖 ,兩人在2015年在印度共聚五天,分享他們關於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