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什麼是不能討論的,但公部門真的有心想討論嗎?今天雲林縣政府要出500萬配合蓋風雨球場,接著又要花800萬做舊城區上位規劃,縣府真的有想清楚嗎?
去年2月7日,辦公室參與體育場主辦的一場關於 #斗六籽公園風雨球場 討論會議,會議中多次討論到公聽會、舊城區。
當時與會的斗六市公所代表,也認同公聽會的必要性,表示「公聽會是有所需要。大家彼此互相交流,可以讓公部門更了解民眾心之所想。一次兩次的意見整合。」同時也知道舊城區整體規劃一事,但知道這需要縣府協力才能做到。
然而公部門選擇今日辦理 #開工前說明會,將近一年過去,除了讓這件事情演變成 #運動者與文史團體對立,公部門真的有打算讓事情好好溝通、討論嗎?
張麗善縣長在去年八月採訪中也表示「斗六行啟紀念館有歷史意義,籽公園旁籃球場改建會配合周邊整體景觀設計。」但得標廠商簡報從六月定稿,一直到今天規劃設計都沒有做過更動,所謂配合到底為何?
此外,去年年底雲林縣政府申請 #再造歷史現場,斗六舊城區上位計畫確認爭取到800萬補助,後續能不能跟風雨球場相配合?還是又有新衝突?到時候要怎麼補救?
公共建設是地方大事,也是所有鄉親期盼之事,促成各種聲音的對話,是公部門一大責任。切莫再激化對立,完全無助於公共事務的討論。
在地方,最難過的莫過於少數被犧牲,地方議題就應該好好被討論,照顧到運動人的需求,但文史團體的訴求有沒有被確定了呢?
雲林很美,真的需要我們彼此照應;所謂 #進步不只是看得見的建設,#人與人間溫柔對話也很重要;公共事務能不能好好討論,也很重要。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