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講結論,我正式畢業、正式登出臺大,剛拿到熱騰騰的畢業證書。
行人寥寥,樹影搖曳,再次回首臺大校園,感懷流年似水,六年時光就在聲息中飛速而過了。今天終於拿到畢業證書,心中才較為踏實了。這年來為了學業奔走,日夜孜矻,莫敢自遑。不能說有多少智識上的長進,但收穫頗豐,學術上的產出和軼事趣聞,讓人感到美麗而安穩。是較人虛長幾歲,但也不算白費。
·
真的很幸運,能在二十三歲的尾巴拿到第四個臺大學位、第二個臺大碩士,要談客家精神,大概已經發揮極致,畢竟只繳兩份學費。過程就像買菜送蔥,知識也讓人恬淡、平靜、滿足。除了份內的事,我也和師長同學有些著作,目前期刊一篇、研討會三篇,至於努力中的還有兩三個。回首過往,至少不是混過來的,但求心安理得。
·
不過,這些年來也遇到許多困難險阻,但幸有貴人相助,我銘感五內。雖然研究所雙主修制度推出三載,所辦、研教組和圖書館卻沒有預期到有人可以在制度內達標,從學分認定、畢業考試申請,到論文繳交,都是經過密切聯繫,想出解決方案。他們替我排除萬難,我點滴在心。剛從研教組職員手中慎重地接過證書,「你是臺大第一個喔,恭喜。」比起頭銜和證書本身,以經驗譜寫歷史,參與制度臻善,其實更令人滿足自信。希望後繼的學生,走的比我順利、比我安穩。
·
負笈臺北六年,誠要感謝爺奶父母及親族照拂,舅舅舅媽安置,讓我毫無後顧。倘若有聲名、有令譽,我要將一切獻于爾等。研究所兩年,我非常感謝恩師宏浩的知遇,他嚴格正直、真誠自然,不吝給予指教,我學到很多,是我大學四年所遠遠不及。此外我在師門也悠遊自在,老師除了指教,也願意給我各種支持和關照,讓我見名於共著期刊,首現SCI是莫大的榮典,我不勝感激,師恩難報。還有朋友、同學及愛人在精神上的扶助,同樣也是莫大的鼓舞,我亦是心懷感謝。
·
最近修論文煩躁,偶爾看奧運消息,令人振奮,國人無不為之喝采,選手的沈澱與積累,著實不易。但比起能夠分高下、競輸贏的場合,學術生活可能就沒法那麼熱血,甚至還有些枯燥。宏浩師曾經跟我說,學術做得好,你越要忍受孤寂。到頭來能跟你聊上話的,可能真沒幾個。相較萬眾矚目的威武,學術的競逐更像燃燒自己、創造知識,在幽冥中護持青燈,於黑暗裏匍匐前行。這種使命感無法獲得普羅大眾的共鳴,但於自我成就上,同樣具有豐富的建設性,精神已然十分富足。因此,看奧運也成為另一種鏡射,使我鞭策自勵。很高興在東奧結束前,碩士生涯也告一段落,不過研究生涯卻不會因此中輟。很喜歡做實證,不只因為實證可以玩玩資料、代代模型。實證是用積極的方法,做入世的研究。
·
記得天津南開大學的一段掌故,校長張伯苓找經濟系主任何廉辯論,他詰問何廉:「為什麼要建立這些商品的價格指數?你可以了解什麼?」何認為,透過價格指數的建構,有助於中國的科學建設。張伯苓卻批評,這樣的做法無疑是「用顯微鏡找大象」。在張的語境下是批評,我卻認為,「用顯微鏡找大象」就是學術的精神、學術的態度。用嚴謹細膩的方法,去探究看似無疑的問題。胡先生說「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大抵如是。更況民生商品是一個入世問題,要了解中國百業趨勢,價格指數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
·
會談這個故事,其實與我的論文有關,做的是農地價格指數。我與老師協力,利用配對法和Lasso,共同提出一個建構農地價格指數的新方法。農地價格指數在臺灣鮮有所見,我們的研究在方法上也解決了選樣偏差、特徵眾多所造成的多重共線性等等。在農地方面,無疑是大的斬獲、好的貢獻。我國歷來重農桑,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慎重地、小心地回答了。能夠參與如此神聖的事,我戒慎、感激而滿足。
·
當然,並非所有研究都順遂可期,而學術的過程中本身就充滿痛苦。這幾年來,我很能感同深受。但「學術溺水」實難透過求助收效,我唯一意識到的是,只有自己能夠真正幫助自己。直言之,自我排遣是研究生生活中的要事。雖然領域是計量經濟,文本中矩陣、算式、表格遠多於情感豐沛的文字,但人文的精神不能偏廢。我很感激,在這段時間裡,董橋小品相伴,陳之藩和周作人的散文也在一旁,高陽小說引人入勝,他們為我注入精神活水,是沛然莫之能禦的。此外,有珍饈美酒左右,也令人飽滿幸福。林語堂喜歡吃香港鏞記燒鵝,甚至為他題寫菜單。胡適熱愛馬丁尼,他有自己的秘方。老民國的金絲眼鏡高高穩穩地架在鼻翼上,一身鐵灰白柳西裝,案前不放筆墨紙硯,而是佳餚一桌瓊漿一壺,處處顯露學者的講究、學者的體面。我也好吃,愛肥前屋、吃麵屋武藏,享用浙菜必點韭黃鱔糊,點心要福州芋泥和布朗尼。偶爾也下廚,烹角煮、燒獅子頭,雖然無關學術,卻同樣在漫長的征途裏平添不少逸趣。
·
我真的很幸運,自己境遇好、運氣好,讀書可以讀的多,朋友交的雅。早歲得公器得頭銜,活到24歲還算不賴。董橋自謙坐穩一個又一個位子,那是僥倖,不是才情。不過董公是真實力,而我的情況大抵如前。最重要還是感謝所有協助我的親族師長、同僚與友朋,我永矢弗諼,只是暫時無以報厚恩,人生旅途再慢慢償還。
·
至於未來的規劃,可能先遷西湖鴨母嶺,安頓一番。承蒙恩師垂愛,我會續任研究助理,繼續完成未竟的研究。沒意外的話年底會先做兵,其他的事可能就走走看看。疫情可怖,卻也留給我時間想想,可能也不全然壞事。早歲許身公共事務,後來才漸漸覺得底子太薄、本領太小,政治工作是需要精密的計算而非算計。大衛伊斯頓對於政治的定義是社會價值的權威分配,如果不先學好計量、學好數學,其實也是忝居所司,令人惴慄。不過,學優才有資格分配,這是橫亙中外之理。薩伊德把知識分子刻畫的很清晰,他不斷強調知識份子的應該具有「良知」,也要和權威對抗,致使知識份子具有邊緣性。這種想法實與傳統相若,政治是推己及人,大概就是「君子不匱,永錫爾類」。無論身在何處,都要精進智識、懷抱溫柔,繼續影響周遭的人,這是我時刻提醒自己的。此一矜持,近來歲月格外受用。我的研究生生涯就要告一段落,黨代表也面臨卸任,由衷希求於此之際,同大家共勉。
·
最後,疫情當前,首要是多保重自己,願神恩能永顧,祈使體膚長健,萬事安康。謹守防疫規定之外,也別忘了幽默感,偶而逾矩的言詞、煽情的畫面也非不可,不要悶壞氣壞才好。話說多了,再講下去,可能要比我論文篇幅還長。總之我們還會再會,願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相遇,成為照耀幽暗的微明,繼續邁步,奮力前行。
·
歲在辛丑孟秋
筆于福州山麓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介紹 訪問作者:楊双子 內容簡介: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
逾矩 小說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婚禮之途》其實是「喪禮之途」,伯格將對死亡的思考層層展開】#精選書摘
約翰.伯格的小說《婚禮之途》原版出版於一九九五年,那年他已經六十八歲。子曰「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這種暮年的自由,伯格的小說看來境界相近。
但那時伯格大概並不知道,距離他90歲離世,大概還有二十二年的時光,不吝是充滿災難的時光。伯格只是按著他的生命的領悟去寫…….
#婚禮之途 #約翰伯格 #推薦序 #死亡
逾矩 小說 在 一頁華爾滋 Let Me Sing You A Waltz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侯孝賢的《戀戀風塵》裡,曾經無意間拍到顧車老李。那段戲是男女主角阿雲跟阿遠到商場買鞋,要回家時卻發現摩托車不見,兩個人焦急地找車的畫面。阿雲和阿遠沿著商場張望著騎樓下的摩托車,卻怎麼也找不到。鏡頭擺在拿女主角前面,隨著男女主角的前進,鏡頭緩緩倒退,畫面出現了皮箱店、眼鏡行、鞋店、五金行和西服訂做店,最後停在廁所附近。鞋店前面還有一個外國人在買鞋,他似乎意識到了鏡頭。不過最引起我注意的,是有一男一女兩個孩子,牽著玩具三輪車跟著阿遠和阿雲一段路,只是鏡頭光圈太大,影像模糊,我始終認不出來那是誰。到廁所時阿遠確定車不見了,他看中一台同款的摩托車打算動手偷車,阿雲不斷勸阻他:『嘜啦,嘜啦。』阿遠說:『儂著毋驚咱死,咱著驚伊無命?』要阿雲幫忙把風。
⠀⠀⠀⠀
阿遠最終還是在阿雲的勸阻下沒有偷車,也因此跟《單車失竊記》變得不同了。這個長鏡頭之前,有一個看似隨意的取鏡,主景是一個中年人,吸著像是插在竹管還是濾嘴上頭的菸,百無聊賴地站在摩托車旁邊。由於鏡頭是側著拍的,因此沒有拍到他的右手是從小臂齊根斷去的。沒有斷的那支手臂上有著青天白日旗的刺青,那個人就是老李。
⠀⠀⠀⠀
老李就住在商場的屋簷下,他的工作就是一有機車停下來,就拿著木牌掛在停在商場的機車手把上,名正言順地跟車主收五塊顧車費。當然沒有人允許他這麼做,但事情就這樣開始了。商場也沒有人問過老李是哪裡來的,老李也從來不說。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童年時住在我家門口的退伍軍人老李,變成侯孝賢電影裡的一個鏡頭,連法國人都看過,說起來比小說還像小說。」
⠀⠀⠀⠀⠀
⠀⠀⠀⠀⠀
─ ─《#天橋上的魔術師》吳明益
https://bit.ly/3cVGVKZ
⠀⠀⠀⠀
⠀⠀⠀⠀
故事就從這裡開始,過去、現在、經典、創新、美化過的、未經美化過的,都將告一段落,有時候舊的回憶上會長出新的故事,有時候自身故事的結局還須仰賴他人代筆,第一次亦步亦趨跟著一部長篇作品,謝謝忍受洗版,也謝謝相伴同行,過完年後這一個多月來影像與文字美麗結合的痕跡就留在這裡:
⠀⠀⠀⠀⠀
⠀⠀⠀⠀⠀
EP01〈九十九樓〉、EP02〈小黑人〉── 中華商場的靈魂
https://bit.ly/2NIHBL9
⠀⠀⠀⠀⠀
EP03〈水晶球〉、EP04〈石獅子〉── 時代的鑰匙孔
https://bit.ly/2NKB7ve
⠀⠀⠀⠀⠀
EP05〈文鳥〉、EP06〈影子〉── 時間的魔法
https://bit.ly/3lD2m7u
⠀⠀⠀⠀⠀
EP07〈火柴〉、EP08〈錄音帶〉── 火車注定要在這裡轉一個彎
https://bit.ly/396qWbO
⠀⠀⠀⠀⠀
EP09〈金魚〉、EP10〈超時空手錶〉── 消失才是真正的存在
https://bit.ly/39259SD
⠀⠀⠀⠀
⠀⠀⠀⠀
然後,侯孝賢導演的《#戀戀風塵》說的是初戀與成長痛,壓抑克制,寓情於景,一點也不像史詩,卻始終教人沉醉。開場彷彿坐進那輛時光列車,回到吳念真純樸的青澀光影,在城市鄉村之間往返,在聚散別離之間成長,無數個一人背米,一人背書包的日子在阿遠與阿雲這對青梅竹馬身上流轉,一則木訥寡言,一則溫良恭儉,男孩應有男孩的肩膀,女孩應有女孩的矜持,兩人相處時不見甜言蜜語,不見逾矩行為,總是像山嵐般繚繞再自然不過的熟悉氛圍,不僅早已認定對方,兩邊的家庭也樂見其成,他們就這麼一前一後前往台北打拚,彼此照應,彼此陪伴。
⠀⠀⠀⠀⠀
兩列火車並駕齊驅,面朝同一個方向,慢慢駛進了自己的軌道,因為命運、時間、環境注定會改變每個人,缺乏溝通的關係,缺乏承諾的感情,缺乏回應的互動,最後遲早發覺,不是什麼事盡在不言中還可以寄望對方心知肚明。就如旁人所言,少年是用大把時光徬徨,用幾個瞬間成長,他遠在金門,有人近水樓台,兵變的故事乍聽家常便飯,卻也是直到一封封查無此人的信件被退回,才在聲淚俱下的男兒淚中看見傳統社會裡男性的用情之深與不善表達,畢竟緣份確實勉強不來,用不著身為女生也能理解阿雲的選擇,城市有時讓人迷失,但對自幼處於被動的女性角色而言,更像是一種拿回人生主導權的覺醒,即使遺憾,即使內疚,即使愧對父母,一切也似乎情有可原。
⠀⠀⠀⠀⠀
貧窮、自卑、務農、挖礦都是《戀戀風塵》的背景,襯托鄉下孩子面對初戀的無疾而終,青春謝幕的成長烙印,再度審視尋常生活種種變與不變,沉默回到老家,爬上熟悉的階梯,聆聽老人家發發牢騷,凝視陰翳天光灑落烏雲縫隙,映照景物依舊卻滄海桑田的淡淡哀傷。整部電影不疾不徐的步調渲染出的心境終於在此時臻至完美,渺小裡有憐惜,無奈裡有透徹,酸楚裡有欣慰,惆悵裡有溫柔,挫敗裡有淡然,內心憂愁如詩,眼前山城如畫,帶領觀者以最深的感情銘記曾經發生於這塊土地的陰晴圓缺,愛恨離愁。
⠀⠀⠀⠀⠀
⠀⠀⠀⠀⠀
▍《戀戀風塵》修復版:https://bit.ly/2P1176b
逾矩 小說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介紹
訪問作者:楊双子
內容簡介:
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
在阿嬤親手蓋起的水泥厝裡,我們是彼此又愛又恨的戰犯。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 ▍
收錄第四屆台中文學獎.散文類首獎〈我家住在張日興隔壁〉
家,是保留生命刻痕最多的所在。
一個破碎離散的亂世家族,人人有戲分。
阿嬤是不諳設計的泥水匠,家有兩個客廳、兩道大門、兩間廁所、兩座樓梯,沒有一個房間蓋成矩形。爸是離家出走、風一般的男子,媽早早從養育第一線退場,偶有姑丈扮虎爸,再有長年蝸居的贅婿阿公,和那時不時出言恐嚇的瘋狂表叔──
楊双子的童年是廢墟裡的一場混戰,那裡蛆蟲爬壁,監護人恆常缺席;時有債主上門,珍貴的熱湯泡麵也得充當武器。記憶裡的頹敗老屋,說來全是讓人哭笑不得的荒謬家族故事。但雙胞胎最好了,一本書兩人看,飢餓藤條一起挨,電動關卡一起破。爸媽都在家,到爸媽都不在家,永恆是彼此的依靠。
但家是什麼?永恆是什麼?直到妹妹離世,我們變成我,日子如同宇宙失衡,才知生命裡的迷宮彎彎繞繞,唯消逝逾恆……
楊双子首部散文創作,以幽默詼諧的文字回頭探視自身生命的起源,述說對已故妹妹最真摯動人的愛與思念。
「溺水是很安靜的,望周知。」
作者簡介:楊双子
本名楊若慈,一九八四年生,台中烏日人,雙胞胎中的姊姊。
百合/歷史/大眾小說創作者,動漫畫次文化與大眾文學觀察者。曾獲國藝會創作補助、文化部創作補助、教育部碩論獎助。出版品包括學術專書、大眾小說、動漫畫同人誌。近作為《花開時節》、《撈月之人》,以及合著小說《華麗島軼聞──鍵》。現階段全心投入創作台灣日治時期歷史小說。
作者粉絲頁: 楊双子
出版社粉絲頁: 寶瓶文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