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新專訪 🎊
【疫情三級警戒,不消失的藝術性。專訪撰稿人陳蕉老師】
漫遊的專訪也許會遲到,但絕不會缺席。
7月時,即使在延續幾個月的疫情三級警戒之時,小編仍透過網路與撰稿人--陳蕉老師,進行久違的專訪。
對於專長在數位藝術、美學…等研究領域的陳蕉老師,小編好奇全球面臨疫情的例外狀態,藝術如何發揮自身的功能呢?因此把握機會詢問老師,我們如何從藝術的面向,看待今日所處的例外狀況。
精彩專訪 不要錯過喔~~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31的網紅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41/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日本藝術祭帶路人:鄒秋樺。小薰擁有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在台灣時也有許多旅行規劃和帶路的專業經驗,現在則在...
「造形藝術」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漫遊藝術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V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Home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造形藝術 在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製作中華航空2019國慶花車 - YouTube 的評價
造形藝術 在 臺南 TODA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台南與日本京都市友誼再升級🚀感謝每位直接或間接參與交流的市民朋友🎊
2012年,台南加入 #世界歷史都市聯盟,進而開啟了台日兩座歷史城市的交流。
2018年,台南市議會與京都市議會簽署友好交流協定。
2021年,兩市簽署交流協定,希望繼續透過各種領域交流,深化彼此之合作關係。
💯台南與京都市的成功交流是許多人與團體一起努力的成果💯
台南女中、台南應用科技大學都曾赴京都市教育交流,代表台南市與京都門川大作市長會面,並與當地社團合奏演出📯
京都造形藝術大學師生多次參與台南月津港燈節,留下美麗的燈飾作品🏮,也親身感受台南朋友的熱情👍
長年致力於京都與台南交流的京都市寺田一博議員多次來訪台南,對台南的古蹟及文化保存留下良好印象👏
10年前台南市民們主動捐款協助日本311震災重建的善舉,為台灣、台南的國際形象加分,也是日本城市願意積極與台南交流的原因之一🤗
此次,台南與京都市簽署交流協定,雙方關係更進一步,值得我們共同慶祝🎉感謝每一位曾參與交流的市民朋友們!今後,也請繼續守護兩座城市的友誼!これからもよろしく!
造形藝術 在 VO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正是模糊的圖像散發出最多的吸引力,惹得無數好奇雙眼焦急不安。」——Wolfgang Ullrich,《#模糊的歷史》
──────────
本書以不只是藝術史的角度,詳細地考察梳理了「#模糊」這個至今仍為當代所熟悉與慣用的圖像/影像特徵及技法術語,其類型與承載的意義,以及所衍生出的跨越圖像史、科學史、感知史與文化史的種種問題。例如十九世紀末的圖像史何以發生了從「清晰」轉向「模糊」的範式轉移;文學家歌德為何抗拒配戴眼鏡,並認為眼鏡讓人只能停留在事物平庸、膚淺而無足輕重的表面;攝影技術發明之後,「模糊」又是如何成為攝影師用以證明攝影也是一門藝術的手段;以及直至今日,我們仍透過LOMO相機與商業攝影手法去追求「模糊」效果究竟又是為了什麼?「模糊」本身其實並不模糊,而且它還甚為有趣……
──────────
烏利西(#WolfgangUllrich),德國藝術史學家與文化科學家。1967年生於慕尼黑,自1986年起在慕尼黑學習哲學、藝術史、邏輯/科學哲學與德國研究。2006至2015年,在德國國立卡斯魯造形藝術學院擔任藝術史和媒體理論教授。目前居住於萊比錫,並為自由作家。
造形藝術 在 Humans Offshore Podcast離島人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Show note | https://humansoffshore.com/shownotes/ep141/
👺 策劃準備一個藝術季也可以產生人與人的連結?!
這週離島人邀請到日本藝術祭帶路人:鄒秋樺。小薰擁有京都造形藝術大學藝術碩士的學位,在台灣時也有許多旅行規劃和帶路的專業經驗,現在則在日本Artfront Gallery,參與、執行日本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瀬戸内國際藝術祭、北阿爾卑斯國際藝術祭、奧能登國際藝術祭等策展製作。
歡迎大家來聽聽小薰分享超高人氣的日本藝術祭的策劃及背後的故事。
-----
Ep141 - 日本藝術祭策展帶路人:鄒秋樺
https://www.facebook.com/travel.artfield/
#日本 #藝術祭 #策展 #アートフロントギャラリー
0:00 Intro
3:12 日本藝術季的疫情應對措施
6:18 離開台灣到日本的契機
8:35 擇加入策展相關行業的原因
15:16 在日本工作的幻想和現實差異
16:53 日本為何熱衷於舉辦藝術祭
21:44 專案從開始到結束的流程
29:47 策展途中遇過最心力憔悴的事件
34:44 參與過最有成就感的藝術祭
38:44 藝術祭中、人與人的連結😆
55:50 十月底我們長野 見!
1:00:00 回台灣發展計畫
-----
★更多詳細資訊,請參考Show note | http://bit.ly/hop_shownotes
★支持離島人 | http://bit.ly/hop_support

造形藝術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南散步】#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 | 從在地文化轉進當代藝術 / 李長潔 🙏
.
其實台南偽出國小旅行的最大目的,是台南美術館的「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我還是很本土的好嗎?(氣什麼XD)或者說,我非常迷戀台南充滿廟宇的宗教氛圍,那種日常中暈染開來的神聖性,是我一直在追求的精神世界觀察。
.
在台南辦「宮廟藝術展」,再適合也不過了。從7月到11月,幾乎有半年的時間,請你務必闔家來南美館觀賞這個兼顧傳統與當代、生活與藝術,跨越宗教表達與藝術展演的展覽。
.
▓ #同時體察傳統宗教工藝儀式與當代藝術展演
.
本展最有趣之處,是在於藝術家運用、挪用、創新、解構傳統宮廟的工法、技術、儀軌、概念,重新構成當代藝術作品的部分。宗教聖物與藝術作品對照觀看,頗感深意:一直以來,宗教就是藝術的起源。那些人類在原初社會,對自然神的崇拜,透過樂音、讚頌、舞蹈、繪畫,試圖進入到自然與人意識上的統合中。藝術,也同樣有著這樣的精神性功能。
.
▓ #畫咒形儀醮的五大展演
.
「向眾神致敬—宮廟藝術展」分為五個主題,我自己是分為畫、咒、形、儀、醮,策展規劃理解起來也非常簡單清晰:
.
#畫中有神—門神・雕樑:以門神的描畫延伸出一系列的神像繪畫藝術,可以見到筆觸技法的轉換,與表現方式所形成效果的差異。
.
#以文會神—籤版・符篆:以「咒文」為主題,用一整間展覽室,設計一個巨大的裝置,是我一個很喜歡的藝術家侯俊明的作品《符籙蒐》,用符咒化解 / 承認人的慾望,周圍則展示各式清代籤版,是的,上面也是滿滿的慾望喔!
.
#形以傳神—立體造形藝術:這一塊區域,多以雕塑造形藝術為主題,藝術家運用了神像雕刻、宮廟屋簷等材料、技法,重新塑造出新的宗教形象。
#敬之以儀—移動的神聖場域:第一次細看宮廟「聖物」的細節,那些在日常中使用的儀軌道具,原來是這們細膩精美。同時,這裡也探討了女性家將性別思考。
#築廟起醮—建起當代觀點的廟:最後一個主題,是拚場藝術撞擊團隊的〈起醮〉。運用一整個大型場域作為空間互動的場域,作品以「起醮」為核心概念,重新詮釋廟宇文化,並紀念為台灣爭取民主自由的前人們。如果作品場域可以更加開放,讓民眾步入廟宇結構中,一定能招喚心中政治的禁忌與神聖。
.
總體而言,這是一個很親民的藝術展,展覽時間也長,就挑個空閒去感受神明與藝術的恩澤吧~
|
📌#宮廟藝術展官網:https://www.tnam.museum/news/388

造形藝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 #齊簡專訪 #穿越後花園個展
齊簡自述~~
之後之後 - 寫於個展《穿越後花園》
狹路相逢的對峙汽車,像兩隻面紅耳赤的過橋山羊;蛇形的路人穿過間隙,路旁放滿各式盆栽,大大小小,等待花開⋯⋯。
在工作室的途中,我總在小巷間穿行,擁擠的巷道內,居民把花盆植栽放置在馬路上。這些門前盆栽所形成的「花園」景象,是現實,是形式,也是空間鬥爭的文化測度;為了展示,也為了佔領。
「花園」是戰火蹂躪後的想望,一種公領域與私領域相互干涉的體制邊緣。小致陋巷鄰里,大致國族爭端,土地正義總緊緊連繫著政治權力。
茉莉花、野百合、太陽花⋯⋯,花是自然,花是性器。世界上許多文化中,花是女性的象徵,也寓意女性的全然奉獻 。我們可以說,每一座花園都是人類的「失樂園」,它象徵著人的源頭,一切的開始 。在字典裡,「garden」有兩層意義,一是花園,而另一個是公園的意思(a public park with flower…) 。在花園之「前」加了一個「後」字,成了後花園(back),我特別暗示一種較為隱蔽的私有領地,也意指「後」(post-)所難以言明的模糊語境。
在「後」的花園裡,即使人為征服了自然,也難免花開花落,滄海桑田。花總是花,同樣飛機也總是飛機。飛機「飛入」,飛入的現實轉化了視覺想像,這種想像活動即是時間,這樣的時間理解,只需直觀,並同時看著我們何以同時觀看一切事物,何以在這一切事物之間,創造出一種處境。
飛機穿越花園,是時間裂隙中的身體臨在,是自己與對象接觸的批判、嘲諷,或是宗教召喚,它相應著出於磚石沙塵的拈花,煉金 。誠如屋外玩耍的男孩,手拿著一架飛機,在花朵上方凌空穿越,恣意翱翔。
當飛機穿越花園,若自己不在飛機裏,就正默默隱身-在「背景背後」。
1974年7月1日 出生
2008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造形藝術研究所
2002 中國文化大學 美術系西畫組
1996 嘉南藥理專科學校 藥學科
這次專訪將從簡老師,從小是如何和繪畫結緣,創作路上的貴人又有誰?又為何會決定從藥學科而轉職為全職創作藝術家,還有介紹以下作品給聽眾朋友
一、時間序列-(油彩、丙烯、花布)
二、花山-(油彩、丙烯、花布)
三、雨跡-(油彩、丙烯、花布)
四、花園計劃(微塵花園局部)-(麻布、麻繩、鐵、銅、水泥、動畫)
五、國旗(表述即是一個表述各自表述)-(油彩、丙烯、花布)
六、微塵花園-(水泥、銅)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造形藝術 在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製作中華航空2019國慶花車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大葉大學造藝系網址:http://www.pad-dyu.com/Facebook官方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pd5070Facebook官方 ... ... <看更多>
造形藝術 在 大葉大學造形藝術學系- Home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雕塑組:包括雕刻(含石雕、木雕)、塑造二類立體造形以及裝置藝術等課程;將來除了當雕塑藝術家外,可向各類工藝及產品造形發展。 *工藝組:包括有陶藝、金工、編織、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