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認知到小我即是內在小孩
無論是受傷、被教導該如何思考、該怎麼做
收集了多少的種種框架,你的內在有一個部分「專門在幫你處理吸收這些事物」
結果我們開始能獨立思考的時候,卻也一直把這些東西當做「全部的自己」
內在幫自己分辨喜歡以及不喜歡的經驗,而我曾經就緊追著不喜歡的經驗不放,那時上網找一堆有關小我的特性,結果搞得我自己在與小我對立,「拜託你不要出現、好煩,不想要這樣」這些你和內在的「對話」,都是自己最不想要別人面對自己的口氣,想一想如果是別人告訴你這種話
感想會如何呢?長大的我們要負責去引導過往的自己,因為過往的每一刻,都曾經深深消息外界用任何種方式呈現給自己看,在反射的表現在此時此刻
也相對的,外界英雄電影、魔法世界,變相的讓我們默默相信,「奇蹟只會發生在電影裡」
因為週遭的人只會告訴你「不可能」,而我們就在「不可能」的意識下長大,框死了自己
我不是要證明我會魔法,但我深深相信「魔法」
只是可能不是以我認知的方式(漫畫、電影)呈現出來,祂是一種當你回頭看的時候,已經發生了
如果只在二分思維思考找答案只會困在對立的思維裡
也造就了我們絕大多數都希望靈性爆發自己開悟有靈通、或是師父、佛祖、耶穌拯救我吧,某種奇蹟式的方式呈現,那極有可能就是要跌倒谷底之後,再用看似奇蹟的方式扭轉人生(👈🏻如果你想要這樣,除非你不要)
卻忘了最有靈的,正是你內在小孩
「將一切在你身上不合理、不喜歡的體驗」
「非我是的一切 已經點出來給你」
無論是身體的疲憊用了「累與情緒不好」
叫你快滾去床上好好休息,或是提醒你身體累了喔,快好好睡覺
或是內在隱藏的信念,一直存在某個時候的記憶,內在小孩當時真的相信了,因此會一直以那時候的記憶,反應在此刻的言、行、思,不喜歡的會一直顯示出來「提醒你」
要怎麼解決!?那就問問你自己想要被解決嗎🤣
沒有人真的需要被解決,只需要發現...
發現✍️你深沉的信念,微弱的信念,當發現越多
你找回「自己是誰」對力量也越多💪🏻💪🏻
這是一個追尋「內在小孩/信念」 的過程
絕對比你想像的還要扯,自己竟然藏著這麼多的信念
第一個信念就是「我沒有信念」「沒有需要面對的」
小我以及負面「體驗」不是真正的對立
僅是服務自己,用最快速、最明顯、最低阻力的方式,這就跟「沒有痛覺的人,生存就糟糕了」
你知道每痛覺的人生活很危險嗎?因為受傷都不知道
可能造成無法想像的後果
痛,是我們生存的本能之一
一個生理痛,一個心理痛
我們卻一直不斷讓心理嘗試一樣的痛
但我們生理上有痛,就會想盡辦法趕快照顧傷口
👐🏻好好休息讓傷口快快好,下次不要再因為一樣的事受傷
你不會對著生理傷口,只用意念想著快給我不見,你好煩,好討厭,不想看見你,不想感受你
這是內在的傷 ;可以稱作受傷內在的小孩
過度溺愛的內在:也會養成過度自負的人格
兩端跑的地方看似不同的,但都是同種能量
你能上網去找資訊,但是資訊只是中性的,要如何看待訊息是自己決定的
#這篇小帶情緒 #之後回頭再修改這時的體驗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寒淵」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 施又熙 內容簡介: 他,從未想過會以這種方式失去心愛的妻子。 她,從未想過會這般與獨立撫養長大的獨生女生死告別。 他,從未想過一直堅持社會正義,卻成為殺害好友的兇手的辯護律師。 他,從未品嚐過愛的滋味,家庭對他是一團迷霧,卻在最後一刻才...
「這篇小帶情緒」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扇子 Fan : NO FAN NO FUN 玩美彩妝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寶寶] 體罰為何容易代間傳遞- 看板BabyMother 的評價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玩出孩子心裡話 情緒感知篇- 情緒對對碰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情緒繪本ppt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情緒繪本ppt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評價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情緒教育分享:一套YouTube短片讓孩子明白憤怒與妒忌的後果 ... 的評價
- 關於這篇小帶情緒 在 黃子佼性騷案「拖13藝人下水」!怒嗆「我就是要說 - YouTube 的評價
這篇小帶情緒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寒淵」小說介紹
訪問作者: 施又熙
內容簡介:
他,從未想過會以這種方式失去心愛的妻子。
她,從未想過會這般與獨立撫養長大的獨生女生死告別。
他,從未想過一直堅持社會正義,卻成為殺害好友的兇手的辯護律師。
他,從未品嚐過愛的滋味,家庭對他是一團迷霧,卻在最後一刻才恍然這個世界可能與他想像的不一樣。
人世間的錯綜複雜從來都是這樣糾結地存在著,只是我們往往視而不見。
作者施又熙以相隔一年的連續殺人案展開故事,被害人丈夫面對重大創傷後的PTSD,強自壓抑安撫單親悲痛的岳母,對於失去妻子與獨生女兒的悲痛,讓兩人之間產生了難以跨越的自責鴻溝,彼此內心的傷痛難以訴說,往事歷歷,不忍猝睹,如何帶著傷痕繼續前進是他們人生的課題。
死刑存廢的議題在台灣一直是重大爭議,作者以故事來引領讀者進入兇手的成長歷程,不直接進入存廢的議題,而是讓大家有機會去體會這個社會的許多角落裡存在著我們需要關心的議題與事件,每個人不是都可以幸運生長在一個平凡的家庭裡,有些人終其一生都不知道愛與信任是何物,如果我們有機會早一點伸出援手,或許許多人的人生都將會有所不同。社會正義對每個人的解釋都不同,一命償一命的復仇是否就可以讓受傷的心癒合?
這是一個以死刑、家暴、失落與PTSD串連起來的長篇小說,巧妙的故事鋪陳帶著讀者層層進入加害人與受害人的心靈,一起體會原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也如同作者長期以來的風格,再多的風雨,最終還是帶著溫暖與愛,因為這個世界有很多的傷痛,唯有理解和愛可以走過風暴。
作者簡介:施又熙
臺北大學社會所碩士班,實踐大學社會工作學系學士。原名施珮君,2012年改名。1969年生於高雄市白色恐怖家庭,一生與知名父母有著難以擺脫的糾結,矛盾的情緒每每在作品中不斷呈現。從小展露寫作天分,高中時兩度獲校內大獎,卻因背景與自我認同的矛盾衝突,18歲即成文字逃兵,直至36歲才為自我的療癒而重新提筆,目前定居於新北汐止。
專擅刻畫人性,無盡黑暗處仍可得見溫暖陽光。走出憂鬱風暴後,近年加入社福團體宣導精神健康與心理衛生,文字更添理性與療癒之風。
2013年首度嘗試舞台劇劇本,啼音初試即獲獎,作品並於2014年台北嘉義兩地公演。
目前除專職寫作,亦教授書寫療癒課程、精神障礙者家屬教育團體,並以文學與心理衛生等相關議題受邀於各地演講。
著有長篇小說《向著光飛去》、《五芒星的誘惑》、《月蝕》;散文集《媽咪,我們會這樣幸福多久?》、《勇敢》、《風與南十字星的對話》;傳記文學《台灣查某人的純情曲—陳麗珠回憶錄》;劇本《多桑的百合花》。
這篇小帶情緒 在 玩出孩子心裡話 情緒感知篇- 情緒對對碰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玩出 情緒 的:感知、辨識、同理、調節等四個面向。 這集的感知篇,走路老師將用 情緒 對對碰的小遊戲, 了解不同 情緒 的差異以及認識 情緒 帶來的感受! ... <看更多>
這篇小帶情緒 在 情緒繪本ppt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新聞和熱門 ... 的推薦與評價
主題精選人氣推薦人氣推薦品格教育性別認知情緒管理安全知識生活常識職業體驗民俗 ... 《解憂書店:出租大叔的人生借問站》 類型: 教育說書followers likes 這篇是紀錄我 ... ... <看更多>
這篇小帶情緒 在 [寶寶] 體罰為何容易代間傳遞- 看板BabyMother 的推薦與評價
我記得以前看過《最高的教養》一書,我的感想是父母不能靠直覺教養小孩,有很多事情
必須刻意練習。我們這一輩大多都是被體罰長大,不刻意練習就會很容易複製上一輩的教
養模式,即使我們覺得自己沒有上一輩做得那麼誇張。這一篇文是在說明為什麼體罰對教
養無效,因為小孩面臨巨大壓力時會因為生理機制導致他聽不進教訓。也說明為什麼體罰
這種教養模式很容易代間傳遞。
這邊舉個我自己的例子,小時候因為媽媽外遇跑去住別人家,我有段時間自認為應該負擔
起教育小妹的責任(現在知道這個叫做親職化兒童),所以我會拿曬衣架打小妹,叫他說
出自己哪裡錯,如果不說我就覺得他不受教,會說教到半夜不給小妹睡。但我當時認為我
很理性喔!因為我媽媽是會直接打小孩後腦勺讓小孩頭撞桌子、小孩在機車上坐歪就會捏
小孩大腿、會當著小孩同學的面甩小孩巴掌,跟我媽比我真的很理性吧?但即使如此,我
回想當初,我自認為的理性教養應該讓我妹當機了吧。
這篇提到的新北考第五名被體罰又拍影片的孩子,若大家要google要有心理準備,影片照
片可能會讓自己情緒低落。
--
作者是 李俊宏醫生 現為嘉南療養院成癮暨司法精神科主治醫師
https://reurl.cc/RzYmV9
我大概幾乎每週都會接到因為童年創傷 (adverse childhood experiences) 造成的影響
前來醫院的個案。
中間有一部份是如同新聞提到的被害者,但也有另外一部份則是其後因為家庭依附 (atta
chement) 問題、學校適應不良,最終導向犯罪行為而來進行司法精神鑑定或是強制治療
的。
前天接到媒體朋友的來電,詢問過度體罰與腦部的關聯性,先前談過當孩子接受到過度體
罰之後,所導向的杏仁核跟壓力系統,順口講一個大腦與身體的連結斷裂 (disconnectio
n),來形容孩子當過度懼怕而無法思考的反應。
這個腦與身 (或心與身) 的斷開連結,是直譯於英文名詞,要說清楚很難用字面上來意會
。
#最好的翻譯大概是美江牧師斷開魂結吧
我們的大腦,是一個相當精密的器官,會有先天的保護機制,這從醫學的一些現象就可以
知道,人體在缺氧的時候,會先犧牲其他的器官來保存大腦的氧氣供應,就知道其重要性
。
而,當大腦面對極大的壓力時,有點像是保險絲為了要保護電器一樣會自行燒斷,它也會
自行斷開跟身體的連結。
下圖是我摘自一篇談創傷導致的腦身連結斷開的論文 (https://www.frontiersin.org/ar
ticles/10.3389/fnins.2022.1015749/full),談的就是這個現象,而你可以看到附圖右
下角,指的就是兒童虐待的影響。
如同先前所提,當你的體罰嚴重到某個程度時,左邊通往情緒調控 (emotion regulation
)、抽象思考 (abstract thinking)、執行功能與邏輯推理、時間感 (sense of time)、
動作規劃 (motor planning) 的神經路線就會被斷開。
這是一種在被凌虐之下,不得不為之的大腦保護機制。我舉個例子來說,當你面對永無止
盡的虐待時,你的大腦只好把時間感關掉 (不然你碰上 #無限月讀 還得要細細品味,那
大概會崩潰吧),有的時候孩子被嚴重的虐待,事後有些社工師或是檢調要問細節,很困
難的原因就在於此 (這個機轉,在許多 #MeToo 的被害人也可以看得到,所以也別再問為
什麼你當下不反抗、還是沒有智勇雙全的留下證據,事實上,當下被害者的大腦,已經無
法反應了)。
而,你期待孩子能夠從體罰中得到的教訓與學習,則需要抽象思考 (以具體轉化你的抽象
指令) 與前額葉的執行功能與邏輯推理能力,同時他還需要大腦能好好控制住驚恐的情緒
,才有辦法去運作這些能力,被過度體罰孩子的大腦在那個當下,是不大可能做到這件事
情的。
這兩天,網路上又多了一段因為班上考第五名被體罰孩子的影片。大概就是很明顯的例證
。整段影片,這個孩子就是驚嚇跟哭,父親除了責打以外,曾試著要說明一些規範,但孩
子其實已經無法回應了。
我相信你之後問他到底發生甚麼事情,他大概也只知道自己被打而已,就算他能說自己是
成績未達標而來的,其實不是他思考、反省而來的,而是直覺反射複印你的話來的。
這種沒有經過思考的教訓,說真的,不如你把考卷拿出來,一題一題好好陪孩子重新學習
過。
當這個狀況長期下來,這種腦部連結斷開的情形就會變得更加嚴重或頻繁,有的人會形成
解離或是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有的人會變成容易憂鬱、焦慮的性格,甚至是憂鬱症、焦慮
症;也有人因為長期的神經毒性,影響到情緒控制與思考彈性,甚至變得容易衝動、自我
傷害或傷害他人。
這,幾乎是司法精神鑑定個案經常會碰到的議題。
#一組電器經常在斷開保險絲想也知道到後來這組電器也就跟著壞了
這樣的個案在成長之後為人父母,有時候情緒控制失調 (emotion dysregulation) ,讓
他更容易理智斷線,思考彈性欠佳 (inflexible thoughts) 讓他在當下更難想到其他的
替代方案或是更具有彈性的選擇。
一旦成為施虐者,你就想,他的時間感也不大好、一旦打下去,他以為只有打一、兩下,
還是只有打一小段時間,但實際上卻已經是過度體罰的狀態了 (像你鑑定的時候問說打了
多久,他跟你說大概只有五分鐘,但實際上都快半小時以上了)。動作規劃能力 (motor p
lanning) 與控制能力的減損,讓這個人下手不知道輕重,經常是打到孩子遍體麟傷都還
不知道停手。
有的時候,對象也不僅是孩子,甚至會朝向伴侶,或是他人。
#所謂的代間傳遞就是這麼可怕的現象
這種暴力的鎖鏈,有時候很像傳染病,肢體如此,其實語言也很像。
當然,有些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雖然有被虐待,但有其他人給予足夠的安全感,產生夠好的
依附關係,讓左圖的神經連結能有機會有相對好的發展;而有些人在成長過程中,幾乎集
齊了許多不利因子,但因相對有自省能力,經過了許多的掙扎,成為了更好的父母 (個人
非常敬佩,但說真的常聽中間的過程也是很心酸)。
所以,也不意味著,所有受到體罰的孩子,將來就會有這類的現象;但,我看過許許多多
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很辛苦,事情不是他做的,但他卻為了要成為一個更好
的人,過得很艱辛。
下次,當你要理智斷線前,先停一停,出去走走,深呼吸,想一想。
說不定你會對自己的狀態更清楚,知道這樣的斷線可能其來有自;也說不定,你可以決定
讓傷害停在你的手上,別影響到你的下一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6.178.2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88343569.A.D3D.html
我是主張不使用任何處罰的,但會用邏輯後果跟自然後果(可google一下)。
不過講到不處罰,就又會有人說不可以不處罰否則小孩會沒規矩,我回這些問題很多次所
以在此就不多說QQ
我遇到疑問或焦慮就會問自己
我為什麼這樣想?我的想法是真的嗎?
所以我也建議家長們想一想,為什麼要用「罰站」,「罰站」對教養有效是真的嗎?可能
會連自己都無法說服自己喔。試想以下三種情況
1.要有震懾孩子的效果,就會帶給孩子很大的壓力,然後孩子受到壓力後開啟「戰」或「
逃」反應完全無法吸收家長的說教,結果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好難教。
2.不要給孩子壓力,好聲好氣叫孩子去罰站,孩子去站了但無法理解自己幹嘛要站(行為
跟後果無法連結),結果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好難教。
3.不要給孩子壓力,好聲好氣叫孩子去罰站,孩子不想去站,結果家長覺得自己孩子好難
教。
這樣好像在挖洞給自己跟孩子跳耶…所以說到底為什麼要罰站?應該問問自己為什麼想這
樣做。
也有一說是為了讓小孩冷靜,但是如果今天在公司出包,大人要讓自己冷靜,會自我罰站
嗎@@?
至於在學校,老師想要罰站,只要不帶有侮辱性(如站在教室站給別人看)且孩子感受沒
有很差我就不會講話。
我有大半的時間是沒人可以替手,我爆炸的次數也很多,但是我要知道的是,我爆炸應該
處理自己而不是處理小孩,所以我會自己躲廁所(以前氣到在廁所吃飯XD)。小孩當然也
會在廁所外哭,我就冷靜下來後再出去解釋我為什麼躲廁所。
※ 編輯: suction (220.136.217.97 臺灣), 07/04/2023 09:47:13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