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臺灣文博會 華山主場館主要可以切成三個區塊,表演說唱藝術、地方文化工藝、山海廟集,今天先來講說唱藝術的部分——#演變舞台。
連續看了好幾年文博會展演活動以來,會發現即便有動態活動的規劃,仍不脫講座、導覽、演唱、工作坊等形式,我覺得 衍序規劃設計 - BIAS Architects 夾著兩屆 #白晝之夜 與 #大溪大禧 展演活動的規劃經驗,把表演藝術放到華山主場館是一個很聰明的規劃。策展人 劉真蓉 提到,他們去找鐵獅玉玲瓏加入表演陣容時,演藝圈大哥澎恰恰感嘆,「#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一語道出表演藝術在台灣長期以來不受重視的現實。即便在藝文圈他們也是聲量最小的社群之一,在民間,這些職人們更是默默堅守崗位,試圖將這些說唱表演藝術的文化精髓傳達給台下的觀眾,十年之功化變成台上渲染的十分鐘,其實最能呈現出文化的密度。
我很喜歡主要呈現表演說唱藝術的場館——演變舞台的空間設計。衍序這次不僅打開了台北機廠,#也打開了表演藝術的後台,將台下幕後的場景真實地呈現在觀眾眼前。一場秀最讓人好奇的事情莫過於幕後那些慌張緊湊的流動,他們不去隱藏那些五顏六色的電線與木板鷹架,視線可以從幕後一眼望穿到台前,#是野台戲感十足的空間設計。而我也發現,其實入口剛進來像是後台的地方,也是表演者的前台,第一天觀看優人神鼓的表演時,看見一群光頭壯漢抬著由 豪華朗機工 LuxuryLogico 林昆穎設計的「光之轎」,莊嚴的氛圍令人不禁為之一振,但他們在進行肅穆的儀式時,周圍簇擁的人群其實也默默成為表演的元素,讓我聯想起臺南幾乎每週都會有的宗廟敬神活動也是這樣,許多虔誠的信徒構築成文化的表裏,頓時將我帶回廟宇附近的街弄巷尾,好像忘記了這裡是華山、是台北市中心,野生文化能量充滿著這個其實是很商業的區域。
這樣模糊觀眾與表演者之間界線的做法接近「#沈浸式劇場」的概念,當中不會有太多工作人員的介入,圍觀群眾還在略暗的空間摸索的時候,看見鷹架空橋彼端有個主要舞台背後螢幕閃爍著光,就知道該往何方邁進。那道光,是引導觀眾的指標,也是人們對消逝中的文化,最深刻的嚮往。
演變舞台的節目規劃也傷透劉真蓉腦筋。要撐過文博會略長的時間展演,其實要加入的內容很多,但真蓉在與這些演出者討論節目內容時,那份熱情不知不覺感染眾人,大家也開始越玩越大,紛紛加入許多全新元素,節目頓時變成文博單場限定。
比如說 優人神鼓 重新拾起1980年代的「溯」計畫就很讓人感動!重現當年還是「優劇場」時,主理人劉若瑀帶著第一批成員江宗鴻、吳文翠、邱秋惠等人,參與白沙屯媽祖遶境,以行走感受土地的滋養,也到臺灣各地學習古老的技藝、戲曲、祭儀的狀態,「#車鼓陣」、「#老虎進士」、「#歌仔戲」成為戲劇歷史的堆疊,最後演變成優人神鼓作品「#蘇拉心戰」,讓人看見台灣表演藝術歷史推演的樣貌。我也很喜歡週四「 AMcreative 安徒生和莫札特的創意」表演的《#我的媽媽是Eny》精華片段,為符合演變舞台幕前幕後融合的概念,演員在台上直接換裝,讓本來是台後換裝的情景都成為一個表演的元素,9月正式上演的節目不會有這一段。許多只有文博會才看得到的內容,都在這個演變舞台上真實發生。
明後天六日是一般民眾會來參觀文博會的重點時間,這兩天的節目更是精采可期,我個人非常期待週六的 #鐵獅玉玲瓏 現場表演,緊接著是原住民歌手 #以莉高露 和台灣樂團 A Root 同根生 聯手,山林吟唱與絲竹爵士樂限定表演錯過不再。旁邊的圓舞台會有膜膜 視網膜 Retina 聯手華視總經理一同現身,肯定現場定是爆笑連連。晚上則是由布袋戲大師 #陳錫煌 與 拍謝少年 Sorry Youth 共同合作,傳統戲曲聯手當代搖滾,真的是錯過這場你會後悔一輩子(我在說我嗚嗚嗚嗚)。禮拜天則有 Cicada(Taiwan) 、 #林強 、 告五人 Accusefive ,看到這樣精心安排的表演內容,你怎麼能不來文博會?怎麼可以!!(吶喊!)
如果你不知道該如何觀看本次文博會,推薦給你設計發浪精心規劃的 #文博會一日遊行程。
1.選擇一場華山主場館的表演藝術去看
2.看完逛對面的茶3.1415工藝館跟旁邊的台南館
3.再依序走去台東館、桃園館、屏東館
4.到 臺灣文博會─ 山海廟集 休息一下喝咖啡吃紅豆餅跟冰淇淋
5.如果還有時間就去空總釣蝦(週六沒有蝦釣只有靜態展跟講座表演可以看喔)
※
之後再找別的時間去松菸看設計品牌、中川政七的大日本市、黃昏時段去台北機廠或是去爭艷館看talent100跟圖文作家展。
#這些單場限定的節目如果你無法親臨現場也可以鎖定看文博會臉書直播
#下次來聊華山的地方館跟市集
#台灣文博會 #文化 #設計 #藝術 #表演
#culture #design #art #performance #show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萬的網紅啟點文化,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設計發浪Designsurf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台灣嘻哈音樂文化討論社| Hip-Hop x Life Original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如何成為YouTuber? 8 步驟打造你的成功頻道(2023) - 訊連科技 的評價
- 關於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張遠- 嘉賓『感謝你特別邀請,可惜這是你和他的婚禮 - YouTube 的評價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05/04(六)或 06/16(日)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哈克工作坊】~讓你的存在,成為別人想親近的禮物~06/29(六) & 06/30(日)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897
[ 7/21 開課!]【寫作小學堂】~寫出專屬風格,找回文字悸動
打造一盞自己的聚光燈,建立起專屬於你的品牌印象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655
【08/10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20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在你的人生當中,有沒有曾經體驗過「失常」這樣的經驗?可能是你很熟悉的一個科目,在考試卻沒有表現出應有的水準。
可能你是一個運動員,在球場上那個你已經練習了千百萬次,成為你身體記憶一部分的那個動作,或者那一次擊球、那一次揮桿;你卻怎麼樣就是打不好。
我想在我們人生裡哦,這種經驗應該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體會過。然而呢,這樣的一個體會,常常會造成我們心中一個很大的陰影。
因為你之所以會「失常」,代表這件事你曾經很熟練,而且曾經表現得很好,才會有後面的「失常」。那這樣的落差,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我們要怎麼樣去避免,自己在人生裡面,可能你聽到這一段內容的時候,你接下來就要面對一場重要的會議、一個重要的溝講;或者是你要面臨一個很大很大的挑戰,我們要怎麼樣避免自己失常呢?
其實呢,關於「失常」這方面的研究,在芝加哥大學的心理學教授貝洛克,他就把這樣的現象,用一個更生動的詞彙來形容。
他把這樣的現象稱作是「窒息」。你回想一下自己「失常的經驗」,可能在某一場重要的公眾表達裡面,那個你已經練習了無數次的講稿。
甚至於,你都不是第一次才講它,但是不知道為什麼卻在台上,你就是卡住了,你就是怎麼樣也想不起來,下一句話到底要說什麼?那是不是一種「窒息」的感覺,你根本沒有辦法呼吸啊?
在貝洛克的研究裡面,他把高爾夫球在果嶺上的推桿,當成是實驗的典範。他的研究發現喔,當人剛開始學推捍的時候,這個動作十分的困難,因為同時要想多、好多件事。
高爾夫球的球員需要估算果嶺的斜度,計算球的路線,而且要感受這個草皮的質地;然後接著還要留意揮桿的動作,確保能夠平順的一捍就把它推進去。
對於那些缺乏經驗的人,這個推桿的動作其實是難如登天;就好像是在解一個高階數學的公式一樣。
但是呢,隨著你花時間努力的練習,你會得到回報,至少在剛開始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自己明顯的進步。
對於一個推桿的新手,他有意識的去思考他的動作,把它拆解,然後好好的想過、順過一遍,他的表現會更好。
對初學者來說,花越多時間思索推桿這個動作,就越容易把球打進洞裡面。藉由全神貫注在球場上,而且注意揮擊的動作過程;初學者可以避開很多新手會常犯的錯誤。
可是呢,隨著球員對於推桿的動作,越來越熟悉之後,在每一次果嶺上推桿,要去分析「推桿的動作」,要去拆解它們,這就會變得浪費時間了。
因為你的大腦已經知道怎麼去做,它會自動計算果嶺的坡度,選定最佳的推桿角度,並且擊球力道要多強。
事實上呢,貝洛克就發現喔,一個經驗豐富的球員,當他要被迫去思考,自己推桿的「拆解動作」的時候,通常他就會打得非常、非常的差。
貝洛克在他的研究裡面,他就說:「我們把高爾夫球的好手請到實驗室,要他們注意自己揮擊過程當中的某個特定部分,結果他們就會失常。」
當你的程度非常好的時候,你的技巧會變得有如反射動作;你不需要留意自己的每一個步驟。所以,這就是為什麼球員或者是表演者,會發生「窒息」、會「失常」的主要原因。
因為我們的大腦,負責監督行為的那個區域,是在前額葉的皮質。但是呢,當我們的動作,已經是很熟悉的時候;這樣的干涉跟介入,反而會讓我們的內在去質疑,自己苦練多年所琢磨出來的技巧。
所以回到我的經驗裡,回顧我這麼多年,在公眾表達、授課的過程。
我發現喔,剛開始的時候,我在準備自己的每一堂課,每一次的公眾表達、公眾演講,我都要仔細的去分析、去拆解,然後去演練,這樣子我才能夠讓自己的表現是好的。
可是隨著經驗的累積越來越熟悉,我幾乎在公眾表達裡面的每一個動作、每一個部件,就像是高爾夫球的職業選手一樣,它已經烙在我的身體裡。
這時候,反而我每一次在公眾演講、在表達之前的準備,我都不會再看我的講稿。精確一點說,就是我要臨上場之前,我就不會再看我的講稿了。
比如說,當天晚上要演講,我可能下午會找一個地方去走一走,找個公園去呼吸新鮮空氣、去換換氣。
然後在走的過程當中,開始去想像,晚上演講的整個氣氛是什麼?氛圍是什麼?我要傳遞的感受是什麼?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總而言之,我不會再去想「細節」的部分,這細節的部分就是拆開來,哪個關鍵我要怎麼講、我要怎麼詮釋?哪裡我要安插什麼樣的笑話?其實,以我現在面對公眾表達這件事,我就不要去想。
而且不瞞你說,我還真的曾經在面對重要的公眾表達之前,在我現在的程度底下,我很認真的去拆解每個動作、每個流程。結果就是當天晚上,我至少在我自己的感受上,我覺得是講的荒腔走板啊!
所以囉,你今天聽到這裡,如果你要面對一些重要的挑戰、重要的呈現。那麼我常常會說,真正重要的,其實你不會忘記的;而你反覆練習過的,你也不要太去用思考的方式,去想你要怎麼做。
進入它、享受它。如果你要演奏音樂,就讓你自己成為音樂;如果你要公眾表達,就讓自己享受那支麥克風,還有那個舞台跟人群。
其實在我們人生當中,任何的自我呈現,你的觀眾、你的受眾之所以會享受,是因為你享受其中,而不是你在滿頭滿腦在想,我要怎麼做啊!
特別是你要呈現的這件事情,你已經用你的生命投入了很多心血;那麼,何不讓自己就是去享受它呢?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無論是我們的線上課程還是實體程,在我們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附文稿)
【熱門講座】溝通,和你想的不一樣~04/14(六) 或 04/20(五) 19:30
講座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241
【05/18開課】《人際回應力-看懂情緒,輕鬆對談》~第16期
一個人的命運,是回應力的總和!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157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Guc6V6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如果你家裡有毛小孩,特別是有養狗,你聽完這個研究,可能你會非常的開心。
這個研究是馬里蘭大學的愛利卡佛里德曼,他和他的同事一起去探討狗主人,和他們的心血管健康的相關性,弗里德曼仔細的去追蹤心臟病發的這些病患的復原率,結果發現呢在心臟病發一年之後,如果有養狗的人會比那些沒有養狗的人存活率高出九倍。
這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喔!然而這個驚人的發現會促使科學家去探討養狗到底有什麼好處,結果就發現~狗主人比較善於因應日常的壓力,生活會過得比較輕鬆,也比較有自信,比較不會罹患憂鬱症。甚至於呢!後續的一些研究者還做一些延伸研究。比如說有一個研究室,請狗主人分別在自己的寵物或者是在自己的配偶面前,做一些可能會有一點壓力的任務,然後呢去測量他們的血壓跟心跳,結果就發現喔他們在寵物面前做的時候心跳會比較慢,血壓會比較低,出錯率會比較少。
科學證明告訴我們,我們的狗會比我們的另一半更有益於自己的健康,那麼你聽到這邊可能很快會下一個結論,原來呀!如果要讓自己健康,與其找一個伴侶,不如找一條狗!
這個結論是很容易下的,但然而真的是這樣子想的嗎?
這個結論本身有沒有一些問題呢?
因為如果這個結論為真的話,那麼事實上我如果住在狗園裡面,是不是會處在一個最健康狀態?但是真的是如此嗎?
雖然養狗這個行為會造成狗主人有一個比較輕鬆的生活態度,和比較健康,尤其在心血管方面的一個狀態,但是養狗就一定是等於輕鬆的生活態度跟心血管健康這樣的因果關係嗎?
有沒有可能養狗的人他先具備的某些特質,是這些特質讓他們變得比較長壽,生活比較容易放鬆下來?
這個部分就像在很多科學研究裡面的探討一樣,我們有時候會把「相關」變成是「因果」。就好像是在火災的時候,出勤的消防車數量會跟那一次的火災傷亡成正比,所以也就是說每一次火災的時候不要出這麼多的消防車,就能夠有效的讓傷亡人數變得比較不高,是這樣子解釋的嗎?
你可能很快的就聽出這裡面的荒謬之處,因為火災的傷亡變多,是因為那個火場的規模大,然而火場的規模大,自然就會派比較多的消防車,然而在這麼大的火場規模以上的消防車還派得不夠多,那這時候死傷的人數不會更高嗎?
所以這是我們有時候在看待一些問題的時候,如果沒有點出來,我們很容易把「相關」當成「因果」。
回到今天我們談的這個研究,其實那些養狗的人會比較健康、比較放鬆,不是因為養狗,是因為第一個原因,養狗會讓他的社交生活變得比較多。
你養了狗自然就要遛狗,你在遛狗的過程當中,你自己可能有運動、散步,更不要說在遛狗的過程當中遇到其他人的交談、互動,遇到其他狗主人的交換狗經,或者是有一些路人看到你的狗好可愛,停下來摸摸你的狗,然後跟你聊上兩句。
這些東西都是養狗的社交效應,但是另外一個可能更深的層次是在於為什麼你會養狗?
可能你本來就是一個比較重視關係、比較重視連結、比較有愛的一個人啊!
那這樣的人格特質,就算你開了一個心臟手術,你在術後的復原本來就會比那些比較陰沈的好的更快,不是嗎?
所以呢!如果你聽到這邊真正關鍵的不是你有沒有養狗,而是在於那背後更關鍵跟根本的因素,所以千萬不要聽到這邊,在你的家裡關了一堆狗,然後你也不照料、也不去遛他們,那是對你的健康跟對狗的健康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其實這樣的概念延伸,就好像是我自己在實際教學裡面經常遇到的一個狀況,很多人會直覺地以為那些要有好的人際關係的人都是會說話,因為他看到是表面的因素,他看到那些有好人際關係的人,他們都很會講話。
於是他要改善他人際關係,他就花了很多力氣去學怎麼樣說話,但是當他學了很多說話的技巧之後,得到什麼結果?結果可能是完全相反的,因為他太會說話了。或者是他學了很多很厲害的說話技巧,所以別人更不喜歡他。
我想你在自己的真實生命當中一定有很多這樣的經驗,有些人真的他太會講話了,會講話到你根本不想多跟他相處,所以這裡面到底出什麼問題呢?
其實一個有好人際關係的人,你表面上看到的是他會說話,但是他背後他之所以會有好的人際關係,是因為他先具備有那些讓人喜歡,別人願意跟他互動的特質跟條件。
在他開口說話之前,他就先具備有可能是一個和善的表情,可能呢是一個讓別人感覺到舒服的一個非語言訊號,或者是互動的模式。
於是呢!當他具備這個的時候,別人會給他更多的耐心,別人會給他在互動上更多的期待,因為這份耐心跟這一份期待,他是不是就有機會贏得更多可以說話、可以交流的機會。
所以這樣的邏輯順下來,自然而然別人願意聽他說話,他也更多的機會能夠講話,那在這樣的條件下,久而久之,你說他會不會讓你很直覺地感受到他是因為很會說話,可是他很會說話,或者他說話讓人舒服,是結果不是原因啦!
原因是什麼?原因是他先具備有讓人喜歡,讓別人願意跟他互動的那些特質,就好像是~不是因為養狗讓你變得健康,是因為你具備了某些特質,所以你會養狗,於是呢!能養狗這個行為又能夠回頭讓你更健康。
回到人際裡面,是因為你先讓別人願意跟你互動,於是你有更多可以互動的機會,因為你有更多的互動機會,所以回頭你才有機會變得越來越會說話,於是得到更好的人際關係。
所以呢!聽到這裡,如果你真的要改善生命當中的一些議題,你要真的抓到核心跟根本,特別在人際關係裡面,千萬記得有一些前提要先具備。
希望今天的分享對你有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的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另外呢在前面所提到的在人際互動,我們怎麼樣去具備讓人喜歡,讓別人願意跟我們互動的那些關鍵的特質。
如果你想在這方面做有效的前進的話,我在5月18號開課的「人際回應力」課程,會對你非常有幫助,在我錄製這段內容的時候,我們的名額已經在倒數了,所以很期待你把握機會,希望在5月18號的教室裡能夠見到你,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啟點文化 #心理學 #人際關係 #凱宇 #人生成長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如何成為YouTuber? 8 步驟打造你的成功頻道(2023) - 訊連科技 的推薦與評價
不要把YouTube 僅僅當作是一個影片上傳平台, YouTube 之所以在眾多平台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也是一個很大的社群網站。 這是一個人人都在看網路影片的時代. ... <看更多>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張遠- 嘉賓『感謝你特別邀請,可惜這是你和他的婚禮 -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 有人 為你訂做了嫁衣感謝你特別邀請來見證你的愛情我時刻提醒自己別逃避拿著喜帖一步一步走近他精心布置的場地可惜 這是 屬於你的風景而我只是嘉賓我 ... ... <看更多>
這是第一次有人把我們的表演當成文化看 在 台灣嘻哈音樂文化討論社| Hip-Hop x Life Original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這是 糖果人,來自overarchers/ 皇后區/ 美國郵局 ... 這次編曲第一次嘗試用免費的SAMPLE下去編曲,比較 ... 久違的新曲發佈希望大家都可以去看看我們的新作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