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用心智模型衡量局勢
人類的思考需要運用各種心智模型(mental model,又譯為思考模型)。這些模型描繪著現實,能讓我們更容易理解這個世界,看出各種模式、預測事物的發展、瞭解自己遇到什麼狀況。要是沒有這些心智模型,現實對我們來說就像是怒滔洶湧的資訊洪流,又或是各種原始感官體驗與情感的叢林。正是心智模型為我們帶來秩序,讓我們能夠無視不必要的事物而抓住重點—就像在雞尾酒會上,只聽到自己的對話,而不管四周其他人的吱吱喳喳。我們會在腦海中建構出一套現實的模擬,用來預測情況的發展。
雖然我們可能並不自覺,但心智模型時時刻刻都在運作。但也有時候,我們會清楚意識到,自己正運用怎樣的觀點在衡量局勢,而且也能夠刻意堅持觀點或改變觀點。需要做出重大決定的時候(像是換工作、生小孩、買房子、關掉工廠、蓋一棟摩天大樓),就最常有這樣的感受,你會發現自己的決定除了出於客觀邏輯,還會有一些更根本的理由,像是看待當下情境的視角、認定世界運作的方式。而這種潛藏的認知因素,就是由各種心智模型組成的。
我們必須去詮釋這個世界,才能真正存在於這個世界;我們對現實的感知,就會影響我們的行動。這些都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事情,但也總是覺得理所當然而渾然未覺。
所謂的思考框架(frame),也就是我們所選擇應用的心智模型,會決定我們如何理解世界,也決定我們如何行動。思考框架讓我們能夠歸納類推,得出抽象的概念,再應用到其他的情境當中。這樣一來,我們即使面對新的情境,也有辦法應對,而不需要每次都從頭開始學習。無論何時,思考框架都會默默運作。但我們可以刻意停一下、問問自己:現在我們運用了怎樣的框架?這真的是最適合目前情景的框架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能去選擇其他更好的框架,或是創造全新的框架。
.
▍我們所謂的「框架」
框架(framing)這個詞,在社會科學領域已經談了很多。心理學家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特沃斯基(Amos Tversky)就曾清楚解釋過,對各種結果採用了不同的說法,會影響別人所做的選擇;他們把這稱為「框架效應」(framing effect),並認為這是人類推理的一項缺失。
而在這本書,我們雖然也用了「框架」一詞,但含義卻有所不同:我們指的不是對事物有不同的理解和說法,而是要刻意掌握自己的心智模型,在下決定之前,先發掘出各種選項。面對特定情境,選錯思考框架肯定就會讓決策有所疏漏;雖然如此,建立思考框架仍然是人類為自己賦權賦能的重要能力,能幫助我們理解世界、重塑世界。無論是個人或是整體人類,要是少了這種能力,絕對不會是現在這個樣子。
可能有人會認為,另啟思考框架就好像是典範轉移(paradigm shift),也就是:某個特定領域的主要概念及實務有了根本上的改變。1962 年,科學哲學家孔恩(Thomas Kuhn)就提出主張,認為是一次又一次的典範轉移,推動了科學的進步。
然而,典範轉移和改變思考框架並不完全相同。每次典範轉移,都是在另啟思考框架,像是哥白尼的地動說推翻了托勒密的天動說模型。但是,每次另啟思考框架,卻不一定稱得上是典範轉移;另啟思考框架是一件相對頻繁得多的事。有些時候,改變思考框架會改變整個社會對世界的觀點;但遠遠更為常見的現象是會為個人的生活,帶來一些小小但深遠的改變。
不論是哪一種,如果另啟更適宜的思考框架,就能讓人做出更好的決定,創造更好的局面。
說要建立或改變思考框架,可能讓人覺得很複雜、很困難。這確實需要一點技巧,但人們其實很懂這一套。雖然我們平常不見得意識到這點,但人類幾萬年來一直在建立及改變思考框架。
思考框架並不只是個人的個別觀點,而是我們的基本認知模型。不過,若以「觀點」來打比方,確實有助於瞭解什麼是思考框架。義大利建築師布魯內列斯基(Filippo Brunelleschi)在1420年左右,確立了幾何透視畫法,而在這之前的繪畫是把世界畫成平面,各個物體的位置則是以重要性來決定。是在布魯內列斯基之後,畫家才學到了透視法,學會如何表現深度、如何畫出我們眼睛實際所見的景象。比較這項改變前後的畫作有何不同,有助於理解改變思考框架有何效力。
每個人都會建立自己的思考框架,做出大大小小的各種預測和決定。而這就像是一直進行著某種心理上的時空旅行。有些人就是比別人更善於此道,但不論是誰,也都有一些可以再改進的地方。事實上,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所改進。
.
以上文字摘自
《#造局者》
思考框架的威力
Framers: Human Advantage in an Age of Technology and Turmoil
.
作者:庫基耶, 麥爾荀伯格, 德菲爾利科德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昨天在贈書直播中,我用我的理解舉了原生家庭與關係的例子,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思考框架對我們的影響。學習「思考框架」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在於覺知:我們如果持續使用不適合的框架,導致痛苦的結果,那是什麼原因阻礙我們使用更合適的思考框架呢?
像這種練頭腦的書,偶爾看看,可以預防失智,強迫思考,也是蠻好的事情。這種自我挑戰,是我自己平常就會做的事,也跟您分享。
祝願您,能建立適宜自己的思考框架!
同時也有3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Nuomi諾米,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乖乖坐在椅子上吧! - - Hahow的線上課程 |🌟Procreate🌟|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 |🌟Procreate透視法🌟|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2 Nuomi貓老闆路邊攤|畫冊 與 週邊 https:...
「透視法」的推薦目錄:
- 關於透視法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透視法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透視法 在 Nuomi 諾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透視法 在 Re: [請益] 為什麼透視法這麼晚才被發明出來呢? - 看板ask-why 的評價
- 關於透視法 在 淺論透視法與攝影構圖之關係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透視法 在 畫圖無死角360 度全景透視法- Nuomi 諾米 - Facebook 的評價
透視法 在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月夜】🌕
歌川廣重(1797-1858)是浮世繪最後一位大師,比起前輩葛飾北齋(1760-1849)晚了37年出生,兩人無論就性格或畫風都有極大差異。葛飾北齋自稱「畫狂人」,行事放蕩不羈,約70歲才創作出顛峰之作《富嶽三十六景》(1831),走的是華麗氣勢路線;然而歌川廣重卻是以溫柔細膩,類似文人畫的雅致風格見長。
江戶後期,浮世繪美人畫與歌舞伎畫逐漸沒落,兼以幕府政治衰頹與西方藝術傳入,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結果,不僅僅歐洲畫家們被浮世繪裡流暢活潑的線條、鮮豔濃麗的色彩和平實題材啟發,西洋古典繪畫中的透視法和日漸盛行的旅遊風氣也促成浮世繪風景畫的興起與進展。葛飾北齋《富嶽三十六景》是一例,而歌川廣重於1833年發表成名作《東海道五十三次》又是另一例。
廣重的風景畫總是抒情詩意,傳達日本人素來對於自然、氣候敏感又善感的濃厚季節性,而筆下花鳥也因斯文雅逸,悉心營造畫面情趣,引起觀者共鳴而見長。如今現存約600幅花鳥畫作品多數為長幅畫面,其中動物們也被廣重賦予擬人化的生動表情和動作,那可愛靈動的姿態往往能輕易勾起欣賞時的愉悅之情,而使人沉浸其中。
------------
因為詠嘆自然,細膩而感性,廣重的作品屢屢創下銷售佳績,翻洋過海到了歐洲之後,不僅影響諸多歐洲藝術家,更引發梵谷的抒情感懷。
梵谷除了遠赴普羅旺斯去尋找有飛鳥、美人和鮮麗色彩,心目中所憧憬的浮世繪風情,甚至模仿廣重生涯最後代表作《名所江戶百景》(1856-1858)系列如《龜戶梅屋舖》、《大橋驟雨》等畫,表達他對浮世繪的欣賞及熱愛。
可見藝術之美,早已跨越文化和語言隔閡,如此打動人心感染情緒。
------------
這幅《月圓時棲息在楓樹枝上的小貓頭鷹》(Small Horned Owl on Maple Branch under Full Moon, 満月の紅葉にみみずく,c. 1832 - 1833)就是廣重初露頭角時所作。
雖說在某些文化中代表死亡,但貓頭鷹在日本文化裡,卻蘊含多重吉祥寓意,例如學問、智慧、長壽、吉祥和幸福等。因為形象太正面,1998年日本長野冬季奧運會的吉祥物便是貓頭鷹。
《月圓時棲息在楓樹枝上的小貓頭鷹》滿滿天青藍背景中,有隻小貓頭鷹正閉眼棲息在赭綠夾雜的楓樹枝葉上,後頭襯著好大一輪滿月,這應該是初秋時分,楓葉漸次變色之際。明月、貓頭鷹和左下方枝葉為對角線構圖為畫面平添優雅又柔和的穩定性。另外小貓頭鷹的輪廓並未以線條勾勒,而是使用抒情柔和色彩區隔和輕快短筆觸夾雜,巧妙堆疊出皎潔月色中正在打盹(打混?)的可愛逗趣圓滾滾形象。
這麼活靈活現又動人討喜的傑作,是不是超級卡哇伊~🤩
------------
另外創作於同時期,《月光下的兔子》(Rabbits under full moon)設色鮮麗,青綠色漸次暈染對照,傳達盈滿月夜寧靜悠遠之感。其中一隻白兔單腳擡起,仰頭望月,姿態靈動。因為晚風輕輕拂來,後方青草隨之微微搖曳,又增添幾許浪漫氣息。
兔子一直被日本人認為是幸運的象徵,那可愛的長耳朵代表好聽眾,也用來接收好消息。這整個畫面不就是可愛又圓滿,讓人心頭暖暖嗎?
中秋節就以浮世繪大師的漫漫月光,陪伴大家度過美好時刻。無論身在何處,都記得今晚抬頭跟盈盈滿月打聲招呼。🥰
#月餅節快樂😁
#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
#部落格 https://juniewang.mystrikingly.com/#articles
#IG https://www.instagram.com/art.junie/
圖片來源 : 網路
《Copyright © 2021東西縱橫記藝JunieWang版權所有,禁止擅自節錄,若需分享請完整轉貼並註明來源出處》
透視法 在 Nuomi 諾米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是。排線
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乖乖坐在椅子上吧!
-
-
Hahow的線上課程
|🌟Procreate🌟|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
|🌟Procreate透視法🌟|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2
Nuomi貓老闆路邊攤|畫冊 與 週邊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4285304165
Nuomi 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4624211/?ref=Desktop
【Nuomi諾米】
✔︎找Nuomi の FB|https://www.facebook.com/chenNuomi
✔︎追蹤Nuomi の IG|https://www.instagram.com/nuomi0213
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結論:超適合學生族群!
#Penoval # A4pro #ipad觸控筆
-
最新款iPad觸控筆A4 pro :https://bit.ly/3C6Fzbc
蝦皮賣場A4 Pro:https://shp.ee/dd7n9az
-
-
-
Hahow的線上課程
|🌟Procreate🌟|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
|🌟Procreate透視法🌟|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2
Nuomi貓老闆路邊攤|畫冊 與 週邊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4285304165
Nuomi 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4624211/?ref=Desktop
【Nuomi諾米】
✔︎找Nuomi の FB|https://www.facebook.com/chenNuomi
✔︎追蹤Nuomi の IG|https://www.instagram.com/nuomi0213
透視法 在 Nuomi諾米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練排線真的很療癒身心靈
-
-
Hahow的線上課程
|🌟Procreate🌟|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
|🌟Procreate透視法🌟|https://hahow.in/cr/nuomi-ipadpro2
Nuomi貓老闆路邊攤|畫冊 與 週邊
https://myship.7-11.com.tw/general/detail/GM2104285304165
Nuomi Line貼圖
https://store.line.me/stickershop/product/14624211/?ref=Desktop
【Nuomi諾米】
✔︎找Nuomi の FB|https://www.facebook.com/chenNuomi
✔︎追蹤Nuomi の IG|https://www.instagram.com/nuomi0213
透視法 在 淺論透視法與攝影構圖之關係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而由於透視法本身就符合人類視覺的心裡,所以巧妙地利用透視的法的原理,便可在平面的繪畫上創造出立體的空間感,而使得繪畫得以模擬人類視覺的真實狀況。 ... <看更多>
透視法 在 Re: [請益] 為什麼透視法這麼晚才被發明出來呢? - 看板ask-why 的推薦與評價
※ 引述《CCBaxter (廢文是一門藝術)》之銘言:
: 請問有沒有大大知道
: 為什麼透視法會到文藝復興才被發明出來 或是說才開始被使用呢?
: 明明就是很簡單的繪畫技巧不是嗎?
: 連我才4歲的姪兒都會的東西
: 為什麼連搭起金字塔的古埃及文明 或是造出空中花園的巴比倫文明 都畫不出來呢?
: 實在想不透是什麼原因 懇請專業的大大解惑 感恩~!
很多人會誤以為透視法只是物體會看起來遠小近大
其實不然
遠小近大充其量只是透視法則衍生出的一個概念
暫且先不管一點透視 兩點透視 三點透視
透視法還有幾個很重要的東西 像是視平面(視線所決定的水平面)的概念
來看看下面這張圖
(虛線表示被擋住的線)
假如要一個沒學過透視的普通人來畫圓柱體
大部分人都會畫成圖一
但實際上這不符合透視
圖二 圖三 圖四才符合透視
圖二的視平面在圓柱頂部
圖三的視平面在圓柱底部
圖四的視平面在圓柱中間
離視平面越近 水平面上的圓形投影在我們眼中的橢圓就會越扁
再來看看這張圖
假如要一個沒學過透視的普通人畫立方體
大部分人都會畫成圖一的三視圖
有多少人會畫成圖二的樣子?
又叫人在畫一次立方體的側視圖
相信很多人會畫成圖三而非圖四
視平面很重要 空間中同一組平行線會在視平面遠端的Horizon Line有同一個交點
不同組平行線在Horizon Line會有不同交點
很多人透過先天觀察能歸納出透視法的某些概念
但大多很模糊 無法用有系統的方法整理出來
世界上發展出完整透視法的唯有文藝復興後的歐洲
並不奇怪
但沒發展出西方的透視法並不代表無法畫出好作品
舉個北宋范寬的谿山行旅圖當例子
用透視法就沒辦法把遠山用如此氣勢磅礡的感覺畫出來
其他像是日本的浮世繪 其扁平的畫風也深深影響十九世紀歐洲印象派畫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3.180.2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why/M.1421652265.A.F21.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