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30紐約時報
*【拜登以相信妥協、而非粉碎對手,達成了參議院兩黨一致的基礎設施協議 這出乎川普意料】
拜登總統成功地推動了基礎設施協議,突破了第一個重大障礙,這證明他對兩黨合作的信心,也讓他的前任,川普總統想要用僅剩的政治勢力來阻止的企圖失敗。拜登以反川普的身份參加競選,但他向來認為妥協是一種美德,而不是錯失了粉碎對手的機會,他堅持承諾達成廣泛的基礎設施協定,這不僅是一項政策優先事項,也是對他擔任總統的基本理由的考驗。在確保法案正常運行方面的成敗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他的法案,這可能是總統兌現其賭注的最佳機會,即他可以團結立法者跨越政治通道解決重大問題,即使是在兩極分化嚴重的時候。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9/business/biden-infrastructure-deal.html
*【拜登尋求通過新的規則和激勵措施重振疫苗工作】
拜登總統試圖重振為美國人接種疫苗,以對抗與日遽增的Delta病毒,他宣佈了聯邦工作人員接種疫苗的新要求,並敦促地方和州政府向任何願意自願接種疫苗的人提供100美元。他的聲明只包括聯邦文職人員,數小時後,五角大樓表示,軍人也將遵守同樣的規定:接種疫苗或定期接受檢測、社交距離、戴口罩和公務旅行限制。儘管這些措施沒有達到授權要求,但拜登還命令國防部迅速朝著一個面向全體軍人的目標邁進,這一步驟將影響到近150萬士兵,過去許多人拒絕接種。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9/us/politics/biden-vaccine-mandates.html
*【Covid-19實時更新】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主任羅謝爾•瓦倫斯基博士在回覆《紐約時報》提問的電子郵件中說,新的研究表明,感染了 Delta 變體的疫苗接種者的鼻子和喉嚨中攜帶了大量的病毒。這一發現與科學家在感染了先前版本病毒的接種疫苗的人身上觀察到的結果相矛盾,過去的實驗是接種疫苗的人大多無法感染他人。這一新結論給美國人帶來了沉重的打擊:Delta變體所謂的突破性感染,儘管接種了疫苗,仍會發生的病例,雖為輕度症狀,但尤其可能與未接種疫苗的人一樣具有傳染性,即使已接種疫苗者沒有任何症狀。
#美國軍事人員將被詢問他們的疫苗接種情況或將面臨測試。五角大樓週四晚間表示,將要求軍事人員證明他們的冠狀病毒疫苗接種狀況,否則將面臨頻繁的檢測和其他限制。
#歐盟在疫苗接種方面領先於美國。歐盟 27 個成員國現在每 100 人接種的冠狀病毒疫苗劑量總數超過美國,這又是一個跡象表明整個歐盟的疫苗接種在整個夏季都保持了一定的速度,而在美國則停滯了數週。根據Our World in Data編制的最新疫苗接種數據,截至週二,歐盟國家每 100 人接種了 102.66 劑疫苗,而美國接種了 102.44 劑疫苗。本月,歐盟也首次注射超過美國;目前,有 58% 的人接受了注射,而美國為 56.5%。
#華盛頓市長Muriel Bowser表示,週六將在美國首都重新實施室內戴口罩規定,成為最新的改變公共衛生協議的司法管轄區,此前新的聯邦指導建議即使是在冠狀病毒熱點地區接種疫苗的人,也應恢復戴口罩,尤其室內公共空間。
#聯邦監管機構已批准重新開放嬌生Emergent廠疫苗生產,該廠因污染問題而推遲了約 1.7 億劑冠狀病毒疫苗的交付,該疫苗工廠已關閉三個多月。
#拜登政府瞄準了德州州長Greg Abbott對移民運輸的打擊,警告他取消新的行政命令,否則他將被起訴。週三德州宣布,將阻止非營利組織和其他私人運輸供應商為許多移民提供陸路交通服務。
#以色列將為 60 歲及以上的人提供接種第三劑輝瑞-BioNTech 冠狀病毒疫苗,理由是 Delta 變體導致病毒激增的風險不斷上升。
#阿斯特捷利康公司表示,今年已向170 個國家/地區,放了10億劑冠狀病毒疫苗,這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儘管其低成本疫苗面臨著許多挑戰,包括與歐盟的法律鬥爭、延遲交付以及許多國家對AZ疫苗仍有疑慮。與牛津大學合作開發的阿斯特捷利康疫苗被指定在整個歐洲和包括非洲在內的其他大陸廣泛使用。
#東京仍處於緊急狀態,週四報告了創紀錄的 3,865 例新病例。一天前,東京首次報告了 3,000 多例新感染病例,警告說該市的醫院床位已用完,不僅用於治療冠狀病毒患者,而且還用於治療其他緊急醫療情況。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29/world/covid-delta-variant-vaccine#mask-mandate-indoors-washington-dc
*【美國第二季度GDP增速6.5%,經濟恢復至疫情前規模】
強勁的消費者支出和企業投資推動了美國經濟增長,這一反彈遠遠快於大蕭條後的復甦速度。但隨著Delta病毒的迅速蔓延,這一勢頭可能受到挑戰。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9/business/2Q-GDP-Report.html
*【美國人應如何在中國投資】
時報關於市場、金融和經濟的專欄“策略”中寫道,在如今的全球金融市場,許多美國人已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間接持有中國證券。儘管中國市場不透明、受政治控制的現實構成了威脅,但經營良好的公司仍可帶來可觀的紅利。
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210729/china-stock-market-invest/
*【阿富汗牧民試圖逃離塔利班,向塔吉克尋求庇護遭拒】
隨著武裝分子的推進,一群柯爾克孜族牧民擔心他們的家園會成為下一個目標,決定騎馬向北方遷徙。儘管叛亂分子向牧民保證,不會干擾他們的生活方式,但清點牲畜的舉動令他們擔憂未來可能面臨徵稅或充公要求。他們訴求的落空也表明,阿富汗和北部鄰國之間關係日益緊張,後者擔心難民湧入、越境暴力頻發。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9/world/asia/taliban-afghanistan-refugees.html
*【大阪直美失利引爭議,日本是更多元還是更“排外”】
東京奧運主火炬手大阪直美意外出局後遭日本網友批評,一些人質疑她的混血身份是否有資格代表日本。她的故事也引發了日本社會對排外情緒和心理健康問題的討論。
https://cn.nytimes.com/asia-pacific/20210729/naomi-osaka-olympics-loss/
*【斯里蘭卡挖出世界最大藍寶石群,價值高達1億美元】
已對大流行感到厭倦的民眾為此感到振奮,早在新冠病毒摧毀該國經濟之前,斯里蘭卡就陷入了債務週期。出口珠寶是該國外匯的重要來源之一。
https://www.nytimes.com/2021/07/29/world/asia/sri-lanka-sapphire.html
*【美國國家氣象局發布高溫警告,熱浪覆蓋近四分之一的美國人口】
酷熱氣溫包括從華盛頓到佛羅里達在內的20個州部分地區陷入困境。另外,龍捲風在紐澤西州東部和俄亥俄州東部登陸,週四晚上至少有五人受傷,幾座建築物受損。加州和內華達州,被災難性的野火季節所包圍,加州州長紐森和內華達州州長史蒂夫•西索拉克在視察了災區後表示,野火已在兩個州燒毀了約 68,000 英畝的土地,但聯邦消防資金不足。
https://www.nytimes.com/live/2021/07/29/us/climate-change
逃離 珠 工廠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0507新加坡聯合早報
*【專家:病毒傳播率高 印度發生第三波疫情無可避免】
印度政府首席科學顧問拉加萬表示,鑒於目前冠病病毒傳播率居高不下,印度將不可避免發生第三波疫情。他說,目前尚不清楚第三波疫情發生的時間和規模,但應該為此做好準備。印度目前遭受第二波疫情衝擊。根據印度衛生部週四公佈的資料,過去24小時再增3980起死亡病例,累計死亡病例已破23萬起;新增確診病例41萬2262起,單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兩周超過30萬起。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7-1144859
*【世衛:非洲恐面臨第三波疫情】
世界衛生組織(WHO)警告,由於冠病疫苗供應受到延誤、接種運動進展緩慢以及新變種冠病病毒的出現,非洲恐將面臨新一波疫情。聯合國駐非洲機構發表聲明說,非洲在接種冠病疫苗方面遠落後於世界上其他地區。聲明說:“印度血清研究所為非洲生產的疫苗延遲運出、疫苗接種部署進度也延緩,加上新變種病毒的威脅,非洲出現新一波疫情的風險依然非常高。”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80
*【巴西累計冠病確診人數破1500萬】
巴西衛生部6日通報,過去24小時增加7萬3380起確診病例和2550起死亡病例。至此,巴西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500萬起,累計死亡病例達41萬6949起,染疫人數在全球排在美國和印度之後,死亡人數僅次於美國。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74
*【馮德萊恩:歐盟準備討論美國有關豁免疫苗專刊保護的計畫】
歐盟委員會主席烏爾蘇拉·馮德萊恩表示,歐盟準備討論美國有關豁免對冠病疫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提議。馮德萊恩在義大利佛羅倫斯舉行的一次線上會議上說,歐盟準備以有效和務實的方式討論可以解決危機的任何提議。她說:“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準備討論,美國有關豁免冠病疫苗智慧財產權保護的提議如何有助於實現該目標的原因。” 馮德萊恩補充說,然而,從短期來看,所有疫苗生產國都應允許出口,並避免採取破壞供應鏈的措施。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09
*【應對危機非常措施 拜登:美國支持放棄對疫苗智慧財產權保護】
美國總統拜登宣佈,美國支持放棄對冠病疫苗相關智慧財產權的保護,表明這是在全球疫情大流行危機下,必須採取的特殊和非常措施。拜登被指屈服于民主黨國會議員和全球百多個國家日益增大的壓力,作出支持疫苗智慧財產權豁免的決定,此舉讓製藥公司感到憤怒。生產冠病疫苗的藥劑公司包括兩家最大的疫苗製造商輝瑞和莫德納的股價當天都下跌。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7-1144857
*【BioNTech:疫苗專利保護不阻礙生產和供應】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表示,冠病疫苗的專利保護不會阻礙其與輝瑞公司合作開發冠病疫苗的生產或供應。BioNTech聲明中表示,“專利不是我們疫苗生產或供應的限制因素。它們不會在短期和中期內增加全球疫苗劑量的生產和供應。” 實際上,阻礙疫苗生產過程的問題在於製造工廠的設立、原材料採購,以及適合的工作人員。該公司警告:“如果不滿足這些要求中的任何一項,製造商或疫苗研發者都無法確保疫苗的品質、安全性和有效性。這可能會使疫苗的品質受到威脅。”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26
*【疾控中心:若按計劃維持接種率和防疫措施 美新增確診病例到7月或急劇下降】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研究預測,若能按計劃維持疫苗接種率和防疫措施,到了7月,美國新增冠病確診病例可能會急劇下降。為“吸引”民眾接種疫苗,一些州還推出“利誘”措施。該中心週三公佈發病率和死亡率週報,研究人員利用情景建模技術展示對新增病例、住院和死亡人數等潛在趨勢的長期預測。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7-1144858
*【澳洲5月15日重啟印度撤僑行動】
莫里森7日表示,澳洲政府將從5月15日起,派包機到印度接回目前仍滯留當地的澳洲公民。莫里森補充說:“我們原先的決定是在5月15日前落實生物安全指令,這個決定證明非常有效。這項指令將在5月15日前全面執行,不會有任何改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73
*【澳洲說國際邊界或無法在明年年中前全面開放】
澳洲貿易部長特漢表示,澳洲可能得等到2022年年中或2022年下半年才能全面開放國際邊界。這一消息對航空公司和旅遊業來說肯定是個壞消息。特漢(Dan Tehan)接受天空台訪問時說:“最樂觀的預測是在明年年中或下半年開放國際旅行,但是,正如我們在整個大流行病期間所看到的情況,疫情發展隨時都會改變。”儘管如此,特漢表示希望澳洲能與更多國家開通類似澳洲和紐西蘭的“旅遊泡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70
*【輝瑞將為東京奧運會代表團捐贈疫苗】
輝瑞公司及其德國合作夥伴BioNTech SE週四表示,他們將捐贈一定劑量的冠病疫苗,以幫助參加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運動員及其代表團接種疫苗。這兩家公司表示,首劑冠病疫苗劑量預計將在5月底交付給與會代表團,以確保代表團在抵達東京之前獲得第二劑。據報導,輝瑞首席執行官布林拉較早前提議向運動員及其代表團捐贈疫苗後,國際奧會與日本政府舉行了會議,讓這項計畫生效。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15
*【馬國公衛專家:希望當局收回成命 讓大學生回鄉過節馬國病例可能翻倍】
馬來西亞政府准許全國各地超過10萬名大專生,今天開始分批跨州回家準備度過開齋節假期。這引起衛生專家的擔心,並希望當局收回成命。專家形容這個決定是“災難性”的,因為這可能導致馬國出現類似印度目前的情況。馬國高等教育部4月29日宣佈,砂拉越以外的全國各地大專生獲准自5月7日至12日期間,分批回鄉慶祝5月13日及14日的開齋節,然後在5月15日至21日分批返校。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07-1144886
*【珠峰大本營至少17名登山者確診冠病】
尼泊爾境內的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已有至少17名登山者確診冠病。大本營中的登山者和醫生透露,越來越多的人出現了感染冠病病毒的症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23
*【英將投資建新實驗室 加速研發應對變種病毒疫苗】
英國政府指出,將通過投資建設新的實驗室設施,加速研發可應對變種冠狀病毒的疫苗。英國衛生部長漢考克週三發佈聲明說,政府將額外投入2930萬英鎊,增加英格蘭公共衛生局的檢測設施。此舉預計能讓該機構每週檢測的血液樣本數量從700份增至3000份。這些檢測主要是評估疫苗誘導產生的抗體水準。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7-1144862
*【消息:日本最快5月20日批准使用阿斯特捷利康和莫德納疫苗】
《日經新聞》報導,日本政府最快可能會在5月20日給予阿斯特捷利康和莫德納冠病疫苗緊急使用授權。日本衛生部官員計畫舉行會議,討論這兩款疫苗事宜。目前日本政府只批准使用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83
*【俄羅斯批准單劑冠病疫苗“衛星-Light” 】
俄羅斯直接投資基金表示,俄羅斯已批准使用“衛星Light”(Sputnik Light)冠病疫苗。該基金稱,這種縮小版疫苗對冠病的有效性為79.4%,每劑成本不到10美元。該疫苗已指定用於出口,並可能增加部分免疫力人群的數量。此舉可能有助於在感染率高的國家進一步供應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21
*【印度北方邦制氧廠爆炸 至少三人喪命】
《印度時報》報導,事發時民眾帶著空的氧氣瓶排起長隊,等待充氧。爆炸非常劇烈,導致許多傷者當場失去手腳。有目擊者稱,“聽到一聲巨響,地面也在震動,還以為是地震。”報導稱,該制氧廠位於居民區,事發後工廠經理和許多員工逃離了現場。爆炸造成至少三人死亡八人受傷,其中兩名顧客一死一傷,其餘受害者均為制氧廠工作人員。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19
*【試圖規避封禁川普措施 推特關掉多個帳號】
美國推特本周關閉了多個為分享前總統川普網站聲明而設立的推特帳號,理由是這些帳號違反其封禁一個推特帳號的規定。1月6日美國國會山遭川普的支持者暴力衝擊後,推特宣佈無限期封禁川普的帳號,他的推特帳號擁有超過8800萬名追隨者。除了推特,其他社群媒體平臺包括面簿、谷歌、Snapchat等也在國會騷亂爆發後,禁止川普使用它們的平臺。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57
*【川普抨擊臉書繼續封禁其帳號 並指三科技公司使美國受辱】
美國前總統川普抨擊社群媒體平檯臉書繼續封禁他的相關帳號,並指臉書、推特和谷歌這些科技公司使美國受辱。他在其官方網頁上說,臉書、推特和谷歌的行為完全是對美國的侮辱。他還譴責這些公司剝奪了美國總統的言論自由,並稱他們腐敗。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7-1144861
*【消息:拜登政府或保留川普的中國投資禁令】
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拜登政府可能保留川普時期實施限制美國投資部分中國公司的措施。不願具名的消息人士稱,拜登政府官員仍就川普針對被指與中國軍方有關聯的企業所實施的投資禁令進行初步討論,這當中包括中國三家最大的電信公司,目前尚未做出決定。川普政府去年11月公佈投資黑名單,禁止美國人士投資在美國財政部創建的“共產中國軍事公司”名單上的企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07-1144979
*【拜登接受上調公司稅25%為基建籌集資金】
美國總統拜登說,美國國會必須通過其價值數以兆美元計的振興美國經濟方案,因為中國正在“吃掉我們的午餐”。拜登飛到共和黨的大本營路易斯安那州,大力宣傳他提出的2.3兆美元的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計畫。拜登表示,這項龐大的計畫不僅是為了整修危險的橋樑和道路,還將能鞏固美國在國際舞臺上的領導地位。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56
*【外長會議發表公報: G7首度支援臺灣參與世衛組織及世界衛生大會】
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昨天發表公報,首度支持臺灣有意義地參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及世界衛生大會(WHA),並強調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臺灣總統府和外交部誠摯感謝G7成員國對臺灣的堅定支持。
https://www.zaobao.com.sg/news/china/story20210507-1144894
*【美國防長:無計畫把正在墜落地球的中國火箭擊落】
有報導指中國長征五號B火箭將在本週末墜落地球,美國國防部長奧斯丁表示,美國軍方無計畫把它擊落。奧斯丁向媒體發表講話時說:“我們具備多種能力可以這麼做,但直到現在為止,我們沒有計劃打下它。”五角大樓專家預計,從北京空間站分離出來後,長征5B火箭的機體將在本週六或星期天墜落地球表面,但其具體的墜落時間和地點目前仍難以預測。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7-1144955
*【英法澤西島漁業糾紛持續升級 兩國派軍艦執行巡邏任務】
英法在澤西島附近的漁業糾紛持續升級,兩國派遣軍艦到該區域執行巡邏任務。歐盟執行官呼籲雙方保持冷靜,並指與英國的對話正在進行中。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17
*【美國聲援烏克蘭 呼籲俄羅斯停止魯莽和侵略性行動】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呼籲俄羅斯停止對烏克蘭的“魯莽和侵略性行動”,並稱莫斯科已在與烏克蘭的邊界附近部署“規模顯著的軍事力量”。布林肯5日在訪問烏克蘭基輔時作出上述表述。他表示,美國正密切關注俄羅斯對烏克蘭持續構成的威脅。布林肯在與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會晤時表示,烏克蘭邊境仍有俄羅斯大量兵力,“我們希望俄羅斯停止其侵略性行動”。布林肯還表示,美國一直在積極尋求增加對烏克蘭的安全援助。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6-1144813
逃離 珠 工廠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突圍(選段) ◎楊智傑
(一)
是沙塵暴中
一粒沙的失眠
或篩自海面
又落回海面的雨。寂靜
重組
又完成了細節
從虧損到完足,辭海中同字首單詞
衍生著
未定義的事件──
是溫熱的沙,昏沉
的雨
微觀構成的整體亦容許例外
並在足夠遼闊的
可能性中,有限的移動
是沙(或者雨)
其意志皆不可逆。唯一的傾聽者
離去時刻
是太陽
曬暖無處不在的陽台
是沙或者雨
所有的存在
(三)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
延緩著抵達
本質
黑暗冰涼的心
室內的燭火循環
雨滴表皮輕微
蒸發
破裂。旋即恢復下墜
一切努力,無一不是關於
必要性的推遲
像屋簷的雨
分流、匯聚、迂迴轉進
看雨的孩子
溫柔的眼睛,一切的抵達
與岸邊
銀亮、冰涼的潮汐──並無分別。
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
--
◎作者介紹
楊智傑,一九八五年生於台北,南國孩子,人模狗樣。曾獲林榮三文學獎、優秀青年詩人獎、國藝會創作及出版補助等。詩集《深深》、《小寧》、《野狗與青空》。
(出自《野狗與青空》作者介紹)
--
◎小編宇翔的最後一篇賞析
(本賞析略為脫離本周主題,不以時序前後的差異作為研究基礎,〈突圍〉與〈超上海2019〉為同年發表的詩作。本篇將以兩首詩各自但隱隱相連的寫作策略為討論對象,擴充詮釋並比較分析)
我們既是眾生的一部分,又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孤獨、苦悶與哀愁。即便是沙也有它的失眠,它的破碎。一個人躺臥的睡姿竟也與沙漠中一座月牙狀沙丘如此神似,在風中消磨。一個人流下的淚,當中的水分竟可能是千百年前另一個人撫摸過的浪。這首詩所揭示的微細與共通,甚至科學一點的解釋也有無限的詩意,譬如海洋中礦物質微量元素組成的比例總是維持恆定,正恰好與人體血液中礦物質的比例一樣,我們的先祖來自海洋,我們曾是海洋的一部分,正如你我也都是《辭海》中的一部分,萬物與萬物相應而生,互文並且創造,當一雙眼搜索到早晨裡的葵葉上,葉上三點水,當水的意志從偏旁介入心中,心中暗湧的詞彙定然不止一個,萬物在複雜中衍生著自身,有時不可定義,有時訴諸於詩意,憑藉想像,且這想像只屬於你。
這首詩中渺小的意象正〈突圍〉著它的主題,是這樣的宣示:例外可以被容許,整體由微觀構成,像沙粒堆砌出大漠,水分子激湧著洋流──無限的碰撞與巧合,一切都可能發生,這世界足夠遼闊(在此是帶著詩人的溫柔與樂觀的,毋寧說是他的詩觀),因此我們理應移動,讓沙去傾覆它的大漠,讓水去改向它的洋流,縱然我們的移動有限,但正因有限而無限激勵、挑釁,並且一旦為之便不可逆,縱然僅只一粒沙的滾動,一珠水的蒸散,微觀必然推動龐觀,那沙可能已經吹到某人的窗前,那水可能正在某個孩子的眼中滿溢、流動,承載透明。
「萬物都是自己的屋簷」,「屋簷」的意象值得深究,其實下一行就已透露,抵達正被「延緩」,因此這溫馨的意象,無非要求著旅人停留。在此,旅人其實也就是萬物,不信你問李白:「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也」天地是旅舍,開放、包容著我們。幾百年後蘇軾進一步說:「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將這概念向「個人」推進,假若我將自己的肉身看作旅舍,我也只是我人生中所走過的行人。又過了幾百年,楊智傑在〈突圍〉中,或許在哲學上又更進一步,反對這個人主義與相對主義的姿態,也就是說:假若我們的一生只在自己的屋簷下獨身度過,我們的本質無非向內塌縮,自己的一顆心,黑暗冰涼而已。
在這獨身的屋簷下,詩人點起了一根蠟燭,這火的元素驅動燃燒,讓萬物以輪替、交換、延異,繼續下去──果然元素被推動了:雨水開始蒸發、破裂,聚合復下墜,流動、集合、形成烏雲,開始大雨,最終抵達一個孩子看雨的眼中,盈盈中充滿光輝,比看燭火的眼睛更亮,更有情。這孩子的眼睛如一滴露,裡頭因絕對的孤寂而得以剔透,容納全世界──水的元素因火的協助,抵達了無窮的愛與好奇。
這愛與好奇如此有說服力,因為這一切都只是物質在試圖完整自己,無形中表達了自己,在自然中整合並擴及。
而這孩子眼中的水,又與岸邊的潮汐有何分別呢?沒有分別,因為萬物不再是自己的屋簷,萬物「仍」是彼此的屋簷。最後一個「仍」字多安慰,彷彿前面的誤解都不算數,我們也曾眼看著一個人自私、背叛、逃離,但我們篤信還有相遇,胸懷諒解,心中對他說:「我們仍是朋友」、「仍然可以依靠彼此」,是這樣一種化解,直接全不隱諱,抵達不可思議的同理、共情,僅僅一個「仍」字,沒有別的語言,惟堅信的「仍」,在詩的最後,給人一瞬震懾與長久的鎮定。詩人的意志柔軟循環,透過詩,以水象,迂迴轉進我的眼底,幾乎改變了視網膜的構造,修正了折射的曲度,彷彿我正視見的這世界不再窮兇、暴力。
〈超上海2019〉(請見文末附詩)則是完全不同的路數,它試圖揭示這世界的窮兇與暴力,因為溫柔的世界固然真實,但真實的世界不免充塞暴力。
在這首詩中,意象突然闊大了起來。我尋思這作詩法,似乎的確是逼不得已,或者一種涵括的,網狀的,設計的,幾近3D建模的困難。彷彿不那麼巨大就無法將當中的迷惘、錯亂化為具象,就無法承載這世界中,種種細微的爆炸。超上海是虛構的,如真實世界的投影,毋寧反過來說,真實世界才是它的投影,因為真實世界更加虛構、不可捕捉、猶疑,一旦微觀去看,就會陷入這萬花筒與幻燈片,看似真切、鮮豔、明亮,其實單薄、重覆──沒有生命的實感。因此,詩的一開頭就以矛盾修辭法揭示了這困境: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虛構到底,反而突然立體。整個東亞可能僅是腦中幻象,所有現實細節:石牆、粉塵、麵館、影像,都可能只是一場夢的繁殖、量產,永遠如陀螺旋轉,不為了甚麼地,那樣空轉。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
楊牧也曾寫過這樣的詩句,在〈有人問我公理與正義的問題〉,楊牧說,當外頭嘈雜趨於休止,風雨打落了蕉葉,天空投下虛假的陽光──這強烈的時空感,卡爾維諾也曾在《給下一輪太平盛世的備忘錄》說:「幻想即是下雨的所在。」一瞬間,一個人對於時空的搜索不可避免地陷入了幻想,想到這雨勢擴及到了哪裡;想到世界之大,有些地方也萬里無雲;想到雨水作為象徵,這複數的龐雜;想到歷史或許是分歧的,並且進一步,將在此刻分歧得更多,如一棵博弈樹開枝散葉。不僅是意象龐大,在細微之處,甚至連量詞都乘載著超負荷,諸如「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甚至「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這些人影重重如鬼魅,其數目當然也是不可窮盡。
這量與質的放大、壓迫、瘋狂,近乎吞沒了我的閱讀感官,我很好奇它將如何接續下去,即便它的斷句與分行帶來頓挫的節奏,有效地推進,鏡頭長短交錯,適時抒情,我確然仍處在不安之中,我渴望某種秩序,或許這正是作者要求的效果,不安。而詩歌最終拒絕了單一的律法,揚棄秩序,它走向了矛盾的揭示,並整合矛盾。當我讀到這一段時,彷彿全明白了: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紛雜的雨聲消失了,一個人的心中無比靜謐。因為一切都是矛盾、對比,龐大混沌畢竟只是兩極的一面。因此現實無非就是超現實,未來無非就是過去,反之亦然。而敘事者無非就是那重重的鬼影,同時是我的祖輩,也是劉。
我注意到,縱然可能只是我的超譯,但我發現,「劉」這個姓氏與「留」和「流」完全同音,而這兩個同音字又是矛盾的對比。似乎指涉著時間的主題,2019的難題,超上海的困境──留就是流,流就是留,如果2019是過去,也絕對是未來。那麼到底甚麼是2019?
為了解答這個疑惑,我想到援引一個古老的典故,一講就能明白。
葉維廉在《比較詩學》中指出「時」的字源,在古字的形象上乃一個人「足踏地面」,形象的演變引發了「止」和「之」兩個字的誕生,同時兼含動(之)和靜(止),因為足踏地面既是行之休止,亦是止而將行,近乎一種舞蹈的律動。太陽的行而復止,止而復行,這瞬間的停駐與延續,同時包容過去與未來,對初民來說,便是「時」──這原本抽象的意念,存在於古字之中,其實是具體事象的活動,也是生存環境的提示,不如說,是太陽與時間在表達自己。漢語的這種結構甚至影響了大導演艾山斯坦(Sergei M. Eisenstein)在電影中發明了「蒙太奇」的技巧。
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是什麼?毋寧問,時空是什麼?「2019超上海」既是過去,又是未來。但也絕對可以倒過來說:它不是過去,更不是未來。那麼「2019超上海」到底位於什麼時空?這時間與空間所拼組而成的標題,中間夾了一個「超」字,是暗指時間與空間彼此超趕,永遠變動、不可定義嗎?這兩極的融合與騷動,無休無止,詩中不斷出現過去與未來,卻絕口不提「現在」。如果再自問一次,什麼是時空?劉,我想,現在,答案已經在你我心底。
--
超上海2019 ◎楊智傑
—— 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
深度虛構的人民可能突然立體起來
東亞的腦皮層上
發燙的金融區靜靜產卵:
石牆、粉塵、一些粗劣麵館、中央電視和賽博格電影
贗品般六月的光奪窗而入午後的大雨,增加了歷史分歧的維度──
2019我與劉在半島酒店碰頭
劉,一如既往,從未出現。像一個殘次的幽靈
思緒清晰,但呈像模糊……
擴增實境、浮空投影、行動支付。各種奇觀驅使我們
閉眼走向祖輩的外灘,在麻將館與
二胡聲中尋求對抒情時代最後的誤解
從2019到2019。沒有一次我真正
想起過去。出租車師傅拉嗓:「对美贸易战
我看还要再打十年以上」
烈日一片漆黑
我變得更盲,也許,更不確定
──又一座新上海懸浮於上海上空!
往東,往電視塔。往北
工人體育場、「冰雪大世界」。一千個線上賭場同時刷牌
一萬尾外送的機械魚
同時故障
劉似笑非笑,像那唯一不願透露結局的人
「明日我們都將更容易
讓兒孫
從擦亮的空氣中看見未來的財政部門。」劉不明白
時間,這全新的信貸業務
正迫使另一代人在黑暗中屈膝、倒下
成為地鐵清潔員、文創區保安、無政府主義者
或無人工廠巨大機械臂
確保未來和
未來間的包裝,嚴格遵循明亮清晰的標示……
劉不再回覆。2019在超上海
一組5G訊號
暮空中,劃破了自己生命中的萬里無雲感
我知道他將是最後被傾倒在江面的人。顱骨碎裂
永遠改變了記憶的環並一一被回收至黑色塑膠袋裡
劉。
2019,要理解現實僅屬
一次性的超現實
此後我們身體、心靈和家族史將異常柔軟
讓孫輩在彩繪飛機上,滑iPhone,等傳到前頭的好消息──
四面八方都是陰沉、明亮而非物質的蛹。
而那曾在強光中破產的祖輩背著我
陌生的方言對我說
「劉,你從外幣到房產金融的知識都不夠」
2019。這是一個昏昏欲墜的過去,但它仍然是過去。
也毫無疑問是未來。
(本詩曾獲林榮三文學獎)
--
|#關於文學獎的不重要冷知識|
在文學發展的過程中,文學獎是波是浪,卻不是海的本身。
——向陽,2003年
--
美術設計:驀地
圖片來源:Unsplash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文學獎 #楊智傑 #林榮三 #林榮三文學獎 #時空 #渺小
https://cendalirit.blogspot.com/2021/04/202104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