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業就像踩地雷,厲害的企業家,踩到地雷的機率比較低,但絕對不是零。
(選錯開店地點、重大策略錯誤,導致公司經營不下去,都叫地雷)
再厲害,都不可能所有策略都成功。
所以重點在於,除了想辦法不要踩到地雷外,更要想辦法,如何在踩到地雷之後活下來!
踩到地雷後能活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再厲害的人都有踩到地雷的機率。
厲害的人踩雷機會較低,但是仍有機率踩到,這就是運氣;但是每一次踩到雷,都可以活下來,重新開始,這就叫“控制”。
多年前我拜訪一位成功人士,他退休前經營一間上市公司,並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獎項。
我問他,你覺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我心裡想,我將要聽到最厲害的秘密了,公司可以一飛沖天了。
沒想到,他告訴我:「其實很多老闆成功,只是運氣好而已,時運對了就做起來了。」
聽到這個答案,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那對於運氣普通的人怎麼辦?
因為我並不是屬於運氣好的人,發票只中過兩百元,我也不希望自己是因為運氣的關係而成功,所以我需要找出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幾年的實戰,我了解到如何在運氣普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向上爬的方法。
不管運氣好或差,基本功是必備的,例如大量閱讀、進修學習商業相關知識等等。
但很多人基本功準備好了,能力也很強,但就是死在運氣。
相信你一定常常聽到這種故事:
有一個人志向遠大,為了要創業,進入相關行業學習好幾年,然後借了一大筆錢,開了一間公司投入戰場。
然後策略失敗,公司倒閉,負債太高,永遠爬不起來。
這種故事情節是不是很多?
對我來說,這種創業方式就像賭博一樣,運氣好的1%賺大錢,運氣差的99%輸到永世不得翻身。
就算是最厲害的企業家,他也不敢保證,他開一百間新的公司,每一間都會成功。
因為各種變因太多了。
沒有哪一間公司的產品或策略,是可以每次都成功的。
星巴克很賺錢、很厲害吧?
但是有厲害到,他每一個策略都成功、每一個選的地點都不會因為評估錯誤,而收掉嗎?
很明顯並不是。
上個月,它在歐洲的業務不順利,賣掉了83間門市經營權。
“假設”星巴克選地點的策略,90%會成功,10%會失敗。
“假設”你跟星巴克一樣厲害,一樣會選地點。
可是要注意,你仍然有10%機率會失敗,這不是很危險嗎?
就算星巴克踩到了那失敗的10間店,他可以靠其它成功的90間店補回來。
所以對他來說,這不是運氣問題,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你只有一間店!
你的身家全部都在一間店!
如果你中了那失敗的10%機率怎麼辦?
這就是運氣!
現實的狀況,更有可能90%以上的產品、策略是失敗的,剩下不到10%才有機會成功。
根據統計,一百間公司,五年內會倒掉九十九間,這就是原因。
創業就像踩地雷,厲害的企業家,踩到地雷的機率比較低,但絕對不是零。
(選錯開店地點、重大策略錯誤,導致公司經營不下去,都叫地雷)
再厲害,都不可能所有策略都成功。
所以重點在於,除了想辦法不要踩到地雷外,更要想辦法,如何在踩到地雷之後活下來!
踩到地雷後能活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再厲害的人都有踩到地雷的機率。
厲害的人踩雷機會較低,但是仍有機率踩到,這就是運氣;但是每一次踩到雷,都可以活下來,重新開始,這就叫“控制”。
什麼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剛創業,就跟銀行借五百萬,在精華地段開一間店,兩百萬裝潢、兩百萬買設備,然後請十幾個員工。
地點、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公司經營不下去倒閉,但是因為欠銀行五百萬,自己完全沒辦法再開一間公司,重新再來。
這就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什麼叫踩到地雷後,可以活下來?
開一間公司,在沒賺錢的情況下,不租辦公室,用自己家做為辦公室。
暫時不請員工,先自己一人,偶爾請家人幫忙。
產品跟工廠談好,直接由工廠製造出貨,所以你也不用租倉庫、買設備。
官網暫時不架設,利用各種平台,例如樂天、Amazon,所以也不需要昂貴的官網架設費用。
假設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做不起來,品牌倒閉。
你頂多損失幾萬元,可以馬上爬起來,再做新的品牌、產品、計畫;甚至公司還可以沿用。
若是做了之後發現有進展,再慢慢的增加人手、租辦公室、買設備等等擴大。
各種行業都有風險最低的測試方法,即使是開餐廳也是。
我看到一個賣素食的老闆,現在有幾十間連鎖店,可是他一開始創業時,是用很老舊的小貨車在賣的,然後慢慢調整擴大。
而不是一開始就砸大錢,開一間美美的餐廳。
但是很多人創業,就是一開始砸大錢。
舉個例子,有一間甜點店和我大約同一個時間,進行擴大的動作。
一年之後,他倒了,器材出清拍賣,於是我到他的工廠看。
看到他的東西我傻眼了,因為我知道他的月營業額只有70萬,我的營業額是他的好幾倍,但是他的器材設備費用,是我的好幾倍!
幾十坪的冷凍庫,我買二手的不到二十萬,他買全新的將近五十萬。
(我二手冷凍庫幾年才需要修一次,都是當天就修好)
烤箱我買耐用穩定的,他買最貴的,價格也是我的三倍。
其它還有各種昂貴的機器,我沒買的他都買了,加一加好幾百萬。
聽起來匪夷所思,可是創業的人很多在幹這種事。
我的朋友創業成功的,全部都是初期不敢亂花錢,所有開銷省到不能再省,慢慢爬起來的。
如果你在創業初期,好好想一想這幾個問題:
1. 器具真的要買全新的嗎?
2. 真的需要租一間辦公室嗎?初期沒賺錢,難道不能用自己家當辦公室?
3. 裝潢有需要花下去嗎?
4. 真的要直接開店面嗎?不能先用寄賣、網路上賣,各種方式測試嗎?
5. 現在就要請員工嗎? 不能請家人偶爾幫忙?
6. 有需要直接在精華地段,開一間餐廳嗎?不能先在便宜的地點,裝潢壓低,看看反應?
如果你很有錢,那就沒差,反正地雷怎麼踩,你總是可以爬起來。
如果你沒有錢,就要想著所有的新計畫,如果踩到地雷了,自己能不能馬上東山再起?
答案若是不行,就要想盡辦法,用最低成本測試新計畫的可行度。
測試再測試,然後慢慢擴大。
對我而言結論就是,普通人100次出手,99次失敗、1次成功,可是失敗一次就沒辦法再上場了,永遠Game Over。
一般人的思維就是想盡辦法命中那1%的成功,下場你也看到了,五年倒掉99%的公司,命中1%除了實力,就是運氣。
想辦法命中那一次的成功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爬起。
只要爬得起來,總有命中的一天,而命中了,這不叫運氣,這是實力加上控制。
p.s. 但你該打的基礎功還是要打,不懂會計、行銷、管理等等,爬起來一百次也沒用。
基本功愈強,命中機率就愈高。
順道一提,我創業前半年的設備:
烤箱一台,15000元台幣,一次只能烤兩個蛋糕。
冰箱一台,15000元台幣。
桌上攪拌機一台:12000元台幣。
剩下的小器具,模子、刮刀等等加一加頂多一萬出頭。
有什麼想法都歡迎在這邊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
填寫email,加入創業行銷會員:goo.gl/1JhcuZ
(填了email之後,我會不定期寄送行銷和創業相關的知識,也有一篇關於如何徵到好員工的篩網系統教學,第一層的訣竅重點也會寄給你;還有裡面所提到的金額範例,是台幣。)
「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的推薦目錄: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一本好小說的誕生(拿起筆就能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Re: [閒聊] 室內設計是不是都把客人當肥羊? - 精華區ck54th122 的評價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裝潢費該怎麼估算?一坪裝修費多少錢才合理?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20坪辦公室裝潢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收取設計費用,施工隊伍專心實施裝修工程 - Facebook 的評價
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年前我拜訪一位成功人士,他退休前經營一間上市公司,並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獎項。
我問他,你覺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我心裡想,我將要聽到最厲害的秘密了,公司可以一飛沖天了。
沒想到,他告訴我:「其實很多老闆成功,只是運氣好而已,時運對了就做起來了。」
聽到這個答案,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那對於運氣普通的人怎麼辦?
因為我並不是屬於運氣好的人,發票只中過兩百元,我也不希望自己是因為運氣的關係而成功,所以我需要找出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幾年的實戰,我了解到如何在運氣普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向上爬的方法。
不管運氣好或差,基本功是必備的,例如大量閱讀、進修學習商業相關知識等等。
但很多人基本功準備好了,能力也很強,但就是死在運氣。
相信你一定常常聽到這種故事:
有一個人志向遠大,為了要創業,進入相關行業學習好幾年,然後借了一大筆錢,開了一間公司投入戰場。
然後策略失敗,公司倒閉,負債太高,永遠爬不起來。
這種故事情節是不是很多?
對我來說,這種創業方式就像賭博一樣,運氣好的1%賺大錢,運氣差的99%輸到永世不得翻身。
就算是最厲害的企業家,他也不敢保證,他開一百間新的公司,每一間都會成功。
因為各種變因太多了。
沒有哪一間公司的產品或策略,是可以每次都成功的。
星巴克很賺錢、很厲害吧?
但是有厲害到,他每一個策略都成功、每一個選的地點都不會因為評估錯誤,而收掉嗎?
很明顯並不是。
上個月,它在歐洲的業務不順利,賣掉了83間門市經營權。
“假設”星巴克選地點的策略,90%會成功,10%會失敗。
“假設”你跟星巴克一樣厲害,一樣會選地點。
可是要注意,你仍然有10%機率會失敗,這不是很危險嗎?
就算星巴克踩到了那失敗的10間店,他可以靠其它成功的90間店補回來。
所以對他來說,這不是運氣問題,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你只有一間店!
你的身家全部都在一間店!
如果你中了那失敗的10%機率怎麼辦?
這就是運氣!
現實的狀況,更有可能90%以上的產品、策略是失敗的,剩下不到10%才有機會成功。
根據統計,一百間公司,五年內會倒掉九十九間,這就是原因。
創業就像踩地雷,厲害的企業家,踩到地雷的機率比較低,但絕對不是零。
(選錯開店地點、重大策略錯誤,導致公司經營不下去,都叫地雷)
再厲害,都不可能所有策略都成功。
所以重點在於,除了想辦法不要踩到地雷外,更要想辦法,如何在踩到地雷之後活下來!
踩到地雷後能活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再厲害的人都有踩到地雷的機率。
厲害的人踩雷機會較低,但是仍有機率踩到,這就是運氣;但是每一次踩到雷,都可以活下來,重新開始,這就叫“控制”。
什麼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剛創業,就跟銀行借五百萬,在精華地段開一間店,兩百萬裝潢、兩百萬買設備,然後請十幾個員工。
地點、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公司經營不下去倒閉,但是因為欠銀行五百萬,自己完全沒辦法再開一間公司,重新再來。
這就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什麼叫踩到地雷後,可以活下來?
開一間公司,在沒賺錢的情況下,不租辦公室,用自己家做為辦公室。
暫時不請員工,先自己一人,偶爾請家人幫忙。
產品跟工廠談好,直接由工廠製造出貨,所以你也不用租倉庫、買設備。
官網暫時不架設,利用各種平台,例如樂天、Amazon,所以也不需要昂貴的官網架設費用。
假設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做不起來,品牌倒閉。
你頂多損失幾萬元,可以馬上爬起來,再做新的品牌、產品、計畫;甚至公司還可以沿用。
若是做了之後發現有進展,再慢慢的增加人手、租辦公室、買設備等等擴大。
各種行業都有風險最低的測試方法,即使是開餐廳也是。
我看到一個賣素食的老闆,現在有幾十間連鎖店,可是他一開始創業時,是用很老舊的小貨車在賣的,然後慢慢調整擴大。
而不是一開始就砸大錢,開一間美美的餐廳。
但是很多人創業,就是一開始砸大錢。
舉個例子,有一間甜點店和我大約同一個時間,進行擴大的動作。
一年之後,他倒了,器材出清拍賣,於是我到他的工廠看。
看到他的東西我傻眼了,因為我知道他的月營業額只有70萬,我的營業額是他的好幾倍,但是他的器材設備費用,是我的好幾倍!
幾十坪的冷凍庫,我買二手的不到二十萬,他買全新的將近五十萬。
(我二手冷凍庫幾年才需要修一次,都是當天就修好)
烤箱我買耐用穩定的,他買最貴的,價格也是我的三倍。
其它還有各種昂貴的機器,我沒買的他都買了,加一加好幾百萬。
聽起來匪夷所思,可是創業的人很多在幹這種事。
我的朋友創業成功的,全部都是初期不敢亂花錢,所有開銷省到不能再省,慢慢爬起來的。
如果你在創業初期,好好想一想這幾個問題:
1. 器具真的要買全新的嗎?
2. 真的需要租一間辦公室嗎?初期沒賺錢,難道不能用自己家當辦公室?
3. 裝潢有需要花下去嗎?
4. 真的要直接開店面嗎?不能先用寄賣、網路上賣,各種方式測試嗎?
5. 現在就要請員工嗎? 不能請家人偶爾幫忙?
6. 有需要直接在精華地段,開一間餐廳嗎?不能先在便宜的地點,裝潢壓低,看看反應?
如果你很有錢,那就沒差,反正地雷怎麼踩,你總是可以爬起來。
如果你沒有錢,就要想著所有的新計畫,如果踩到地雷了,自己能不能馬上東山再起?
答案若是不行,就要想盡辦法,用最低成本測試新計畫的可行度。
測試再測試,然後慢慢擴大。
對我而言結論就是,普通人100次出手,99次失敗、1次成功,可是失敗一次就沒辦法再上場了,永遠Game Over。
一般人的思維就是想盡辦法命中那1%的成功,下場你也看到了,五年倒掉99%的公司,命中1%除了實力,就是運氣。
想辦法命中那一次的成功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爬起。
只要爬得起來,總有命中的一天,而命中了,這不叫運氣,這是實力加上控制。
p.s. 但你該打的基礎功還是要打,不懂會計、行銷、管理等等,爬起來一百次也沒用。
基本功愈強,命中機率就愈高。
順道一提,我創業前半年的設備:
烤箱一台,15000元台幣,一次只能烤兩個蛋糕。
冰箱一台,15000元台幣。
桌上攪拌機一台:12000元台幣。
剩下的小器具,模子、刮刀等等加一加頂多一萬出頭。
有什麼想法都歡迎在這邊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
填寫email,加入創業行銷會員:goo.gl/1JhcuZ
(填了email之後,我會不定期寄送行銷和創業相關的知識,也有一篇關於如何徵到好員工的篩網系統教學,第一層的訣竅重點也會寄給你;還有裡面所提到的金額範例,是台幣。)
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王繁捷 Wang, Fan-Chie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年前我拜訪一位成功人士,他退休前經營一間上市公司,並獲得十大傑出青年的獎項。
我問他,你覺得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我心裡想,我將要聽到最厲害的秘密了,公司可以一飛沖天了。
沒想到,他告訴我:「其實很多老闆成功,只是運氣好而已,時運對了就做起來了。」
聽到這個答案,真的出乎我的意料,那對於運氣普通的人怎麼辦?
因為我並不是屬於運氣好的人,發票只中過兩百元,我也不希望自己是因為運氣的關係而成功,所以我需要找出方法,解決這個問題。
經過幾年的實戰,我了解到如何在運氣普通的情況下,仍然可以向上爬的方法。
不管運氣好或差,基本功是必備的,例如大量閱讀、進修學習商業相關知識等等。
但很多人基本功準備好了,能力也很強,但就是死在運氣。
相信你一定常常聽到這種故事:
有一個人志向遠大,為了要創業,進入相關行業學習好幾年,然後借了一大筆錢,開了一間公司投入戰場。
然後策略失敗,公司倒閉,負債太高,永遠爬不起來。
這種故事情節是不是很多?
對我來說,這種創業方式就像賭博一樣,運氣好的1%賺大錢,運氣差的99%輸到永世不得翻身。
就算是最厲害的企業家,他也不敢保證,他開一百間新的公司,每一間都會成功。
因為各種變因太多了。
沒有哪一間公司的產品或策略,是可以每次都成功的。
星巴克很賺錢、很厲害吧?
但是有厲害到,他每一個策略都成功、每一個選的地點都不會因為評估錯誤,而收掉嗎?
很明顯並不是。
上個月,它在歐洲的業務不順利,賣掉了83間門市經營權。
“假設”星巴克選地點的策略,90%會成功,10%會失敗。
“假設”你跟星巴克一樣厲害,一樣會選地點。
可是要注意,你仍然有10%機率會失敗,這不是很危險嗎?
就算星巴克踩到了那失敗的10間店,他可以靠其它成功的90間店補回來。
所以對他來說,這不是運氣問題,是“可以控制的”
但是你只有一間店!
你的身家全部都在一間店!
如果你中了那失敗的10%機率怎麼辦?
這就是運氣!
現實的狀況,更有可能90%以上的產品、策略是失敗的,剩下不到10%才有機會成功。
根據統計,一百間公司,五年內會倒掉九十九間,這就是原因。
創業就像踩地雷,厲害的企業家,踩到地雷的機率比較低,但絕對不是零。
(選錯開店地點、重大策略錯誤,導致公司經營不下去,都叫地雷)
再厲害,都不可能所有策略都成功。
所以重點在於,除了想辦法不要踩到地雷外,更要想辦法,如何在踩到地雷之後活下來!
踩到地雷後能活下來,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為再厲害的人都有踩到地雷的機率。
厲害的人踩雷機會較低,但是仍有機率踩到,這就是運氣;但是每一次踩到雷,都可以活下來,重新開始,這就叫“控制”。
什麼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剛創業,就跟銀行借五百萬,在精華地段開一間店,兩百萬裝潢、兩百萬買設備,然後請十幾個員工。
地點、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公司經營不下去倒閉,但是因為欠銀行五百萬,自己完全沒辦法再開一間公司,重新再來。
這就叫踩到地雷活不下來。
什麼叫踩到地雷後,可以活下來?
開一間公司,在沒賺錢的情況下,不租辦公室,用自己家做為辦公室。
暫時不請員工,先自己一人,偶爾請家人幫忙。
產品跟工廠談好,直接由工廠製造出貨,所以你也不用租倉庫、買設備。
官網暫時不架設,利用各種平台,例如樂天、Amazon,所以也不需要昂貴的官網架設費用。
假設產品、策略等各種因素,做不起來,品牌倒閉。
你頂多損失幾萬元,可以馬上爬起來,再做新的品牌、產品、計畫;甚至公司還可以沿用。
若是做了之後發現有進展,再慢慢的增加人手、租辦公室、買設備等等擴大。
各種行業都有風險最低的測試方法,即使是開餐廳也是。
我看到一個賣素食的老闆,現在有幾十間連鎖店,可是他一開始創業時,是用很老舊的小貨車在賣的,然後慢慢調整擴大。
而不是一開始就砸大錢,開一間美美的餐廳。
但是很多人創業,就是一開始砸大錢。
舉個例子,有一間甜點店和我大約同一個時間,進行擴大的動作。
一年之後,他倒了,器材出清拍賣,於是我到他的工廠看。
看到他的東西我傻眼了,因為我知道他的月營業額只有70萬,我的營業額是他的好幾倍,但是他的器材設備費用,是我的好幾倍!
幾十坪的冷凍庫,我買二手的不到二十萬,他買全新的將近五十萬。
(我二手冷凍庫幾年才需要修一次,都是當天就修好)
烤箱我買耐用穩定的,他買最貴的,價格也是我的三倍。
其它還有各種昂貴的機器,我沒買的他都買了,加一加好幾百萬。
聽起來匪夷所思,可是創業的人很多在幹這種事。
我的朋友創業成功的,全部都是初期不敢亂花錢,所有開銷省到不能再省,慢慢爬起來的。
如果你在創業初期,好好想一想這幾個問題:
1. 器具真的要買全新的嗎?
2. 真的需要租一間辦公室嗎?初期沒賺錢,難道不能用自己家當辦公室?
3. 裝潢有需要花下去嗎?
4. 真的要直接開店面嗎?不能先用寄賣、網路上賣,各種方式測試嗎?
5. 現在就要請員工嗎? 不能請家人偶爾幫忙?
6. 有需要直接在精華地段,開一間餐廳嗎?不能先在便宜的地點,裝潢壓低,看看反應?
如果你很有錢,那就沒差,反正地雷怎麼踩,你總是可以爬起來。
如果你沒有錢,就要想著所有的新計畫,如果踩到地雷了,自己能不能馬上東山再起?
答案若是不行,就要想盡辦法,用最低成本測試新計畫的可行度。
測試再測試,然後慢慢擴大。
對我而言結論就是,普通人100次出手,99次失敗、1次成功,可是失敗一次就沒辦法再上場了,永遠Game Over。
一般人的思維就是想盡辦法命中那1%的成功,下場你也看到了,五年倒掉99%的公司,命中1%除了實力,就是運氣。
想辦法命中那一次的成功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如何爬起。
只要爬得起來,總有命中的一天,而命中了,這不叫運氣,這是實力加上控制。
p.s. 但你該打的基礎功還是要打,不懂會計、行銷、管理等等,爬起來一百次也沒用。
基本功愈強,命中機率就愈高。
順道一提,我創業前半年的設備:
烤箱一台,15000元台幣,一次只能烤兩個蛋糕。
冰箱一台,15000元台幣。
桌上攪拌機一台:12000元台幣。
剩下的小器具,模子、刮刀等等加一加頂多一萬出頭。
有什麼想法都歡迎在這邊留言,大家一起討論。
-\-\-\-\-\-\-\-\-\-\-\-\-\-\-\-\-\-\-\-\-\-\-\-\-\-\-\-\-\-\-
填寫email,加入創業行銷會員:goo.gl/1JhcuZ
(填了email之後,我會不定期寄送行銷和創業相關的知識,也有一篇關於如何徵到好員工的篩網系統教學,第一層的訣竅重點也會寄給你;還有裡面所提到的金額範例,是台幣。)
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收取設計費用,施工隊伍專心實施裝修工程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室內設計費一坪8000,一坪5000,一坪3000,打折半買半送的有之, 一坪10000起跳至20000也 ... 那麼,設計費用怎麼計算,純設計公司才活得下去? ... 辦公室維護費用呢? ... <看更多>
辦公室裝潢每坪費用 在 Re: [閒聊] 室內設計是不是都把客人當肥羊? - 精華區ck54th122 的推薦與評價
先說我是室內設計師,從業8年,覺得我立場會偏頗的可以先左轉,感謝您
1.室內設計行情概要
2.室內設計公司成本
3.室內設計公司收入
4.台灣室內設計人員培育情況
1.室內設計行情概要
台灣普遍剛出來自行接案的設計師,設計費行情是3000/坪,行情因應地區有所不同,
北部略高,南部略低,可以先把3000當作中部的價位。
計費面積依實際接觸需要設計面積為準,
以新成屋為例,大樓案子經常免計廚房內、陽台、廁所,
透天經常免計騎樓(車庫)、梯間、頂樓、陽台、廁所。
(透天許多原始格局廚房是與飯廳、客廳連結,設計規劃上有影響)
所謂免計是你真的沒有要作設計,最多換個燈具刷個油漆刷新就好那種叫免計,
不是說你需求很少就要凹免計。
當然,實際上計費範圍請與您的設計師協商,並請設計師列出計費範圍的計算圖面。
經常有設計師在那邊亂算,造成大家對設計費合理性產生誤解。
除設計費外,常見的額外費用有提案費、丈量費、車馬費、3D製圖費、監工費、工程費
提案費:許多前段班設計公司經常對業主收取提案費,因部分商業空間或是業主經常在
設計簽約之前,會招集2~3間以上不同設計公司來作初步規劃比較,收提案費能
貼補公司成本支出外,也可以用來篩選理念彼此不合的業主。
提案費收取金額依案件規模、提案內容要求細節程度,是否含工程金額初估表
...等來作調整,通常最低至少1萬,但通常在2~3萬以上較常見。
丈量費:如新成屋附有建商CAD圖(電子檔),則大多不會收取。如初次會勘有明顯與電子
檔不符之處,且該處差異對設計過程影像甚大,也會收取丈量費用,待丈量放
樣成電子檔之後才會跟業主進行設計討論。
丈量階段可以在提案之前或後,不同公司流程各有不同,但收費之後設計公司
應給予業主放樣平面圖之電子檔,內容一般含有空間尺寸圖、水電位置圖,
部分公司給予的圖面內容可能有所不同,請業主自行與設計公司討論。
通常,丈量小型住宅實坪30坪內新成屋可以在1.5~2小時左右完成,需1~2人,
回公司後放樣時間約2~4小時(時間依現場格局有關)。
中古屋(內含家具或固著裝修物)的丈量時間約需2~4小時,放樣時間約1天。
丈量費用有分作按坪計算,也有收取一口價的,按坪計算約300~500/坪,
一口價的通常是6000~8000起跳,依據現場規模調整。
※當然也有丈量不收費的,不過不管收費與否,尺寸是否正確才是重點,所有
不在乎尺寸就要作下去的人請業主務必小心。
車馬費:跨地區的設計案經常需要收取車馬費,如台中公司可能會對去桃園以北,
嘉義以南地區收取車馬費,用作補貼開會、挑選材料的補貼。費用依頻率、距離
、出勤人員數量...等有所調整。當然如果業主每次都願意跑去設計公司
所在地,或是協議以線上會議即可,也可以不收取。
3D製圖費:其實在這個時代,許多科班出身的設計公司,大多都會直接以3D模型直接
設計,或是用來輔助設計。差別在於是否會出渲染圖給業主而已。
3D圖是否渲染對於材料質感、光影、顏色準確度來說影響很大,
但是渲染3D圖是一個需要經驗、昂貴的電腦設備才能完成的工作,
所以通常要求給3D渲染圖的話經常都會需要額外收費,
當然,你的案子規模很大、油水很多,可以把這個當作設計成本的一部分
不收,但如果你是實內30坪規模的房子,要設計公司免費給你3D渲染圖,
他會增加2~4萬不等的成本支出,大多設計公司都不會願意。
渲染3D製圖費通常收取每張4000~8000元不等,依所需精細度、尺寸、張數
有所調整,張數多可以折扣一點。
另外現在也有VR式的或是沉浸式的3D可以用,但是成本又是另外一回事。
※請注意是渲染3D圖,意指你可以看到燈具照明效果、材質質感。
監工費:如果你需要設計師去現場替你處理現場產生的問題,或是你需要call out設計師
請設計師電聯叫料、選材、施工問題修正...等問題,則可能產生監工費用。
費用通常依總工程款稅前5%~8%不等。規模過大且內容單純的工程內容有可能收
便宜一點(如整棟出租套房純翻新、辦公室OA桌變更)
另外如果你有能力自行發包,或你因應其他原因選擇自行發包,則設計師可能
改成跟你喊一口價多少錢來幫你看場子,此時的一口價換算成%數來說可能會偏高
題外話,如果我設計的案子,我承包工程,我是不會收監工費的,
這難免球員兼裁判。有的公司收監工費用是因為工程利潤實在沒辦法達成
公司的營業目標,或者有些項目你單純把工程款利潤抓高,客人看了不爽,
只好把款項拆開來寫,增加公司收入。
但監工這種東西,你的圖、你發包,你還要跟業主收監工費用,不然出問題
不處理?這實在說不過去吧......
鼓勵大家工程款該怎麼收怎麼收,監工費只有在非承包商時才跟業主收取,
業主也不要一直灰說別人冷氣幾萬我幾萬,明明就同一款為什麼價錢不同,
有的東西真的是外行會看不出來有甚麼差異,但經過說明之後就會了解不同處。
價錢不同你有能力發真的就是你自己去發,沒有能力發就是讓人賺,
有便宜廠商實惠、好配合、功夫好,我也想用,拜託介紹
工程費:佔一個設計(工程)案裡總額最高的內容,15~20年前常說345,
是指新屋預算3萬/坪,中古4萬/坪,老屋翻新5萬/坪,
但都多少年過去了,建材跟師傅薪資也有差距,大樓的施工規範越來越扯,
甚至有些人也沒說清楚他幾萬裝修作了什麼含了什麼,材料用什麼,
單純直接說能不能幾萬作起來實在太籠統,
一律建議業主看到喜歡的設計公司直接把需求跟預算丟過去,等待對方回應
如果設計公司覺得該設計案有好玩的地方,或是說利潤比他可以接受,
他就會回應你,如果很多人都不回你就是你真的需求跟預算不符,需調整。
利潤部分,設計公司經常會以收到的成本價墊2~3成報給客人,如要收監工費
會另外在總表寫上去監工費的部分,沒寫請記得問一下設計公司監工如何計算。
當然2~3成也不是所有公司跟所有工種都會這樣墊,有的項目其實業者也沒有留
空間給設計公司,這時候設計公司墊上去很容易就被業主電到死,
像是冷氣、廚房三機、潔具、設備類產品,經常連1成的利潤空間都沒有,
潔具還經常遇到買來拆箱就已經是裂痕、釉面有問題,還要去處理退換貨。
你幫屋住代購含安裝跟其間內保固代為處理,以冷氣來說成本25萬你賺業主
2.5萬,但錢你要代墊25萬喔!還要承擔風險。是我我才不要...
我自己一律建議業主,只要該項目跟其他工程沒有介面銜接上的問題,
您可以自行採購、發包,這樣我也省得卡巨額墊付款,你也不用擔心我多賺你
各位屋主也可以主動跟設計師詢問有沒有甚麼適合自己自行採購的,並且住意
採購的價錢有沒有包含安裝,所謂包含安裝包哪些內容,許多網路平台的價錢
都沒有寫清楚這一方面,到時候東西來現場結果沒含裝,苦的又是設計師。
※以上行情各地區、公司略有不同,僅供參考,不是得獎多或是媒體上的多的公司就
一定比較貴(或便宜),請多詢問幾家找尋您適合的設計公司。
2.室內設計公司成本
成本通常含有租金(物業)、人事、設備、行銷等費用。
租金:大多設計公司的人自己都喜歡比較有特色的物件,或是租下來自己會去改造,
除了自己喜歡以外,也是用來展示給業主,讓業主了解公司的風格、品質是如何。
另設計公司除了辦公區外,經常會要設有會議室、建材室等空間,
一個含老闆4人的設計公司,所需面積可能在20~30坪不等
人事:小型設計公司一般分層為老闆→助理們
此時公司說什麼誰是設計師誰是設計助理一點意義都沒有,原則上都是老闆去主導
這類型的公司助理們剛入行通常是2.5萬/月*13~14個月,是否有獎金另議,
但這種助理的總年薪含獎通常在50萬左右就極限了,幾乎沒有超過60萬的。
中大型設計公司分成為老闆→主任設計師→設計助理,
有的會有叫作專案設計師的,通常是在主任那一階但是沒配助理,
或是單純叫法不同而已。
總之就是老闆下面會有讓設計師作分組,執行不同類型(業態)的設計案,
這種設計公司的助理通常年薪略低於50萬,主任設計師則50~80萬左右,
少數有能超過80萬的,除非該設計師操作商業空間非常強,會有可能有高薪
另中大型的設計公司常另設有業務、會計、行政、行銷、資管及設備管理人員,
也有的會有專門請工務主任用來專門處理工程事務。
我經常與朋友分享,設計公司的員工應該拿到你每年能貢獻的利潤25~33%,
^(東扣西扣前)
每個人都應該要學會計算公司的利潤,才能合理的跟老闆爭取薪資及福利,
算不出來又愛哀的助理,你永遠只能當助理。至於給不到這個比例的老闆,
則應該思考公司是否工程上失誤過多造成淨利下降,設計師是否執行力太差導致
進度緩慢,然後去調整公司營運狀況。
不過現在的狀況通常是這樣,設計師哀薪水太少,跑去自立門戶,公司培育人力
的成本就會一直偏高,變惡循環。其實這一行可以不用人人都去創業,畢竟開設
計公司從來就不只是設計能力好壞的問題而以,有很多層面要去學習跟考量。
但很多設計公司老闆常常是以前吃泡麵,等當了老闆之後開Porsche,然後換你
的員工吃泡麵,吃到他有一天離職了你又要怨說培養他這麼久就這樣跑了。
試問你工時這麼長、薪資上現這麼低,不出去拼一把創業,你要怎麼養家活口,
很多出走真的是逼不得已。
設備:設計公司通常設備支出有NAS、影印、網路設備、電腦、相機、工地相關測量設備
NAS沒什麼好說的就依公司人員、使用需求去選,不會到影像編輯類的公司
這麼誇張,但確實也是一個成本支出。
影印設備通常會需要A3影印、列印、掃描、傳真、甚至有的需要印超過A3的圖面,
那影印設備的成本就會增加,看是要買大圖機還是出去外面印。
網路設備依公司人員去採購,有可能會需要萬兆的,還有也會有錄影監視的需要。
電腦部分的話設計公司用的電腦以給普通助理用來說,不渲染的人員大概配置
3.5萬左右的主機,渲染人員至少配到6萬以上,甚至配二三十萬的也都有,有的
還會自己設置渲染農場,農場還要另外安裝冷氣設備。
相機用來記錄工地狀況及拍攝建材照片,通常紀錄工地現在都是用手機了,但有
的工地現場光源太弱,不用相機很難清楚拍攝細節。建材照片也是,為了清楚拍攝
細節,最好是使用相機,且所有公司職員最好都學習操作相機及修圖。
另外有的設計公司的完工宣傳照是自己拍的,這樣攝影燈具的部分也要採購。
工地相關測量設備像是雷射水平儀、紅外線熱像之類,不一定每間公司都會採購,
畢竟查出來也是由廠商去進行下一步動作,會請廠商直接來作檢測。
行銷:大多數的設計獎項無關水份多寡,都需要繳交一筆不少的報名費用,少則一兩萬,
多則幾十萬的都有,然後有的獎項你有認識的人或是繳款多....。
如果有得獎當然是非常高興的事情,但業主可以不用太專注在對方是否有得某大獎
,金曲獎也不是得獎的就一定是你喜歡的,直接選擇你喜歡的公司就好。
另外像是雜誌、媒體報導、網站報導這一類的,雖然不是每一個都是設計公司花錢
買的,但是你願意花錢就一定能買到篇幅,跟網紅葉配產品是一樣的,所以也不用
太講究是否有在什麼平台登錄或是曝光。
不管如何,認真看看設計公司丟出來的東西,看看他釋出的內容跟你要的是否符合
3.設計公司收入
如大題一的說明有設計費、提案費、丈量費、車馬費、3D製圖費、監工費、工程費
設計費部分除了前面提的3000是剛出道的金額,成立兩三年有穩定經營的設計公司,
設計費可能會漲到約5000~8000,有的公司會選擇有包工程的話會折讓部分金額,
要不要被這樣綁工程就大家自行判斷。
通常如果公司無意擴大規模營運,且案子不斷進來造成塞車,就會選擇漲設計費,
或是說設計了什麼案子,名氣大增,也會漲設計費。設計費無所謂合理不合理,
你喜歡且花得下去就合理,不合理就換間。
另外有的設計公司可能弄一弄就跟業主插股的也有,或是設計某個家具讓廠商賣的也有,
也會有設計公司會幫其他設計公司作某些圖面的代工、顧問,幫其他設計公司(通常是其
他地區)作工程。現在也有部分設計公司會辦一些講堂、出書、自媒體。
但總歸來說設計公司最大筆的收益通常還是來自工程款。
我舉例來說一個30坪內的住宅,設計費30*3000=9萬,畫圖及跟業主討論需時1個月
工程款可能是成本100報120+5%稅,工地施工需時2個月(工作日)
工程款部分假設工程都沒有出包沒有其他新增款項,這樣扣成本之前是20萬
一個成熟的設計師通常一個階段可以同時畫1個案子的圖+顧2個案子的工地
2個月=畫2案+顧2案=18+40
怎麼算都是工程款會比較賺
所以說設計公司幫你作工程不要賺,怎麼可能
但設計公司好賺嗎?
這個所謂成熟的設計師通常是年收入50萬以上的,算50萬來說月薪是4.1萬
他的人事成本這樣是約4.6萬,
相應其他成本每月公司租金、設備、水電成本算1萬,
先假設就是畫的那兩案=施工的那兩案
總成本:
工程成本100*2+4.6*2+1*2=211.2
總收入:
設計費9*2+工程款120*2=258
稅前是46.8萬
首先你要注意業主有沒有凹你趴數,他凹你趴數可是用120去凹趴的!
之前就遇過機械類公司廠辦11xx萬左右工程款,一刀砍下去一台國產車就沒了。
工程利潤瞬間剩快一半,
然後這個所得稅還要注意廠商有沒有辦法開給你發票,
很多這一行的廠商常常沒有辦法開給你發票,你進出項差距出來繳的稅就可怕了
大家可以去查一下書審那邊室內裝修業是幾趴,這樣可以客觀的判定淨利率到底高不高
很多人就業的產業趴數還比室內裝修高呢
大家常常會說室內設計很賺是因為你看到他的總額很高
但是人家開公司的,就算他是一人公司也依然是公司,他拿幾十幾百萬墊付,背後承擔的
風險,這樣賺得比授薪階層高有很奇怪嗎?
賣吃你自己一個人作,你二手設備收一收20~30萬,每月食材成本10萬(依據營運狀況),
你每個客人幾十~數百的收,就算對方賴帳,對你的影響也相對小,
不是說別的產業輕鬆,也不是說設計多苦,
如果你覺得室內設計賺你太多,那就選擇系統櫃或是家具買一買就好,
不然就選擇一間你確定他能力、價位、品質ok的設計公司作,
業主是拿幾十幾百萬在跟設計師賭,設計師也是這樣在跟你賭的,天曉得業主會不會賴帳
作餐廳最常就是最後十幾趴給你餐券,要你來吃到吐...
業主最後不給尾款或是說抵消費給你,你不同意,難道又花5萬請律師告業主去拿10萬..?
所以,拜託設計公司良心做事良心報價,業主良心付款不要拖欠賴皮,
不然這個產業會搞得變成__具產業一樣,業主怕變盤子想吃虧,設計公司怕虧錢亂報
※補充,即使工程按階段進場施工及付款(依工程進度支付款項到約定比例),但設計公司
依然要準備一定額度之預備款給廠商,很多廠商你要跟他約他一進場直接就要收你50%,
而且建材這東西經常是漲價任意門、降價在海上。
4.台灣室內設計人員培育情況
目前來說大多數室內設計公司如果他老闆是五六十歲的,通常會是美工科、
製圖科之類的畢業,早期台灣顯少有室內設計科系,
大多是畢業之後接觸裝修工程或是後來去職訓局上課。
新生代則幾乎都是大學、科大畢業的本科生,鮮少有跨行從事室內設計的,
當然啦有些從事工程的也會說他是設計師,招牌或是叫法真的是隨人喊。
部分人員沒有經過完整的訓練,整合能力不佳,功法一錯幾十年,成本控管有問題,
缺乏進修及更新相關知勢,這些都是造成產業向下的原因。好在現在有越來越多中、新
生代的設計師更樂意產業交流,互相傳受更好的功法、設計。
然後鼓勵各設計公司真的要好好重視員工,讓這個就業的生態更健康一點,
不要搞到你的公司沒有士官長,這樣對你的客戶也很不好,叫修常常變成都要老闆親自
去,因為沒有老鳥懂那些舊案子的狀況,這樣不是很累~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公司如果沒有老鳥士官長,真的要檢討
另外很多業主會以是否有室內設計乙級來評斷室內設計公司
這邊必須跟大家說乙級的考試內容很扯,有乙級表示你有繳補習費、擅長考試
不代表該公司設計能力一定很強,想要降低踩到雷包設計公司的風險
還是專注一下公司的登記狀況、上網查負評
並且跟設計公司接觸的時候多注意談吐、個性合不合、會不會很愛吹牛畫餅
合約及付款制度是否有說明清楚
(國家有規定要證照就是了,只是這張證照的功能性最近熱議中)
對了,其實裝修從業人員(木工、水電、泥作、金屬......)的師傅收入不錯,
學徒比設計助理低,但是半師或全師的薪水會比設計師高,月收到8萬是很常見的,
按照天分、努力及工種別,3~5年以上可能可以出師。
如果有能力接案開工程行,通常收入都比小型室內設計公司還高得多
※ 引述《bluebagel (果果:))》之銘言:
: 感慨
: 最近有親戚
: 好不容易存錢
: 買了中古屋
: 想來裝修一下好入住
: 看到有室內設計裝修
: 推出三房48萬
: 兩房38萬的活動
: 很興奮
: 結果打去
: 人家只有很不耐煩地跟他說
: 如果你預算只有這樣的話
: 我們可能沒辦法做太好喔
: 三房至少要80-100萬
: 不是常識嗎
: 哇靠裝修要80-100萬
: 室內設計是都把客戶當盤子嗎
: 還是大家都怎麼處理房子啊
: 總不能每個人都當盤子吧?
: Ikea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5.13.1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WomenTalk/M.1616167063.A.853.html
請問百貨精品店裝修成本這麼高,店員也正
但我只是要買短夾,買了就走,能不能折扣?
他品牌定位就是這樣,你覺得不符就是換間
補充說明
既然大家對工程款很貴有疑慮,我就來分享工程款能如何墊高
東西拆開來寫
常見的手法有天花板拆到超級無敵細
造型天花板4500/坪*10坪
間接燈光400/尺*20尺
窗簾盒300/尺*12尺
冷氣包管300/尺*15尺
這樣你這個天花板平均成本是6110/坪
但事實上是可以直接以造型天花4800/坪*10坪這樣通通含概進去的
再比如書桌
木作書桌貼鋼刷水染白栓木皮3500尺*5尺
抽屜1500/只*3只
緩衝滑軌350/組*3組
這樣這張書桌平均每尺是4610/尺
但其實也可以直接寫
木作書桌貼鋼刷水染白栓木皮3500尺*5尺 備註:含3只抽屜及滑軌
或備註:內含項目依圖面
又或者可以寫
A-3 書房木作書桌貼鋼刷水染白栓木皮3500尺*5尺
這種寫法直接標示了這個項目是哪一張圖的哪一張書桌,他交出來的不一樣就可以跟他討
但不是說設計公司都一定故意或者很弱不知道如何節約
有時候是廠商那邊真的很硬踩住就是要這樣報,設計端也就只能照作
這個概念像你吃自助餐,一個一個拿不見得比買便當便宜
又或者ikea其實也有很多組合櫥櫃的系列,是你直接拿a+b+c組合包比拆開拿便宜
我文章有寫
很多人整合能力不佳,功法一錯幾十年,成本控管有問題
沒有能力去跟師傅討論報價合理性
造成他們自己成本一直浮上去,當然就只然墊給業主
再說到回餐廳
如果你去一家餐廳他沒給你菜單及價目
你直接吃了之後嫌貴
網友這時候會說啊餐廳故意宰人沒報價、沒報價你還敢吃阿、吃米不知道米價、其實合理
但換到今天看板上的討論串,幾乎就只會是一面倒說設計公司黑心,然後同業無用的回應
那你作為消費者你自己該作的功課呢?
我講的是這個產業的狀況,如果確實普遍不被大眾接受,自然會有淘汰跟修正
大家選擇適合自己的對象去合作就好,硬吞預約制無菜單日料不見得合你的tone
※ 編輯: youngpool (220.135.13.106 臺灣), 03/20/2021 17:43:29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