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分享幾則最高法院具有參考價值的判決~
最高法院108年1月具有參考價值判決
一、108台上172判決(刑事訴訟法)
「依憲法第16條對於人民訴訟權利之保障,在法院作成判決前,任何刑事被告均享有於法院面前表達意見,以影響法院判決結果的聽審請求權。另具有國內法效力之公民與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4條第3項第4款亦規定被告有出庭受審的權利。而刑事訴訟之目的,在於經由程序正義,以實現實體正義,無程序正義,即無實體正義可言。因此,為貫徹對聽審請求權的保障,刑事訴訟法也維護被告於審判期日的在場權,例如,被告缺席審判期日時,原則上不得審判(本法第281條第1項);經合法傳喚之被告,若無正當理由而缺席審判期日,或未經審判長同意而退庭,法院僅能在特定條件下,繼續審判期日,並作成被告缺席判決(本法第294條第3項、第305、306、371條)。否則被告未於審判期日到庭而逕行審判者,其判決當然違背法令(本法第379條第6款)。聽審請求權固然為憲法保障的訴訟權利,惟並未排除被告處分聽審請求權的自由。具體而言,被告若選擇出席審判期日,固然可以藉此避免自己受到不正當的判決,但也必須承擔出席審判期日對於時間、勞力、費用的消耗,甚或罹患重疾的被告必須冒健康或生命的風險,故被告亦可選擇不出庭聽審,惟亦不容許被告得任意以缺席審判期日癱瘓程序的進行。故刑事訴訟法第371條規定:被告經合法傳喚,無正當之理由不到庭者,得不待其陳述,逕行判決。其規範目的在於防止被告藉由上訴又不到庭的方式,延滯訴訟的進行。至所謂無正當理由不到庭,係指依社會通常觀念,認為非正當之原因而不到庭者而言。被告有無不到庭的正當理由,解釋上應以可歸責於被告,由被告自行放棄到庭的權利者為限。又被告於審判期日不到庭的理由諸端(如突罹疾病、車禍交通受阻等),有時事出緊急、突然,若確有出於不可歸責於己的原因,縱未事先或及時通知法院,使法院於不知的情狀下為缺席判決,所踐行的程序仍屬違法。」
這則判決在談刑事訴訟法第371條缺席判決之問題,判決見解認為所謂被告無正當理由未到庭者,需限於「可歸責於被告,由被告自行放棄到庭的權利者」,並不以法院必須知悉上開事由為限。
二、107台上3724判決(刑事訴訟法)
「我國社會隨著電腦資訊及網際網路科技之快速發展,利用電腦、網路犯罪已屬常態,而對此形態之犯罪,相關數位證據之蒐集、處理及如何因應,已屬重要課題。一般而言,數位證據具無限複製性、複製具無差異性、增刪修改具無痕跡性、製作人具不易確定性、內容非屬人類感官可直接理解(即須透過電腦設備呈現內容)。因有上開特性,數位證據之複製品與原件具真實性及同一性,有相同之效果,惟複製過程仍屬人為操作,且因複製之無差異性與無痕跡性,不能免於作偽、變造,原則上欲以之證明某待證事項,須提出原件供調查,或雖提出複製品,當事人不爭執或經與原件核對證明相符者,得作為證據。然如原件滅失或提出困難,當事人對複製品之真實性有爭執時,非當然排除其證據能力。此時法院應審查證據取得之過程是否合法(即通過「證據使用禁止」之要求),及勘驗或鑑定複製品,茍未經過人為作偽、變造,該複製品即係原件內容之重現,並未摻雜任何人之作用,致影響內容所顯現之真實性,如經合法調查,自有證據能力。至於能否藉由該複製品,證明確有與其具備同一性之原件存在,並作為被告有無犯罪事實之判斷依據,則屬證據證明力之問題。」
這則判決在談「數位證據」複製品的證據能力,認為數位證據具無限複製性、複製具無差異性、增刪修改具無痕跡性、製作人具不易確定性、內容非屬人類感官可直接理解,因此若當事人不爭執複製品,則當然具有證據能力;惟當事人若爭執亦非當然排除證據能力,法院應審查證據取得之過程是否合法及勘驗或鑑定複製品,茍未經過人為作偽、變造,該複製品即係原件內容之重現,並未摻雜任何人之作用,致影響內容所顯現之真實性,如經合法調查,自有證據能力。
最高法院108年2月具有參考價值判決
一、107台上1283判決(刑法)
「行為人未具備為特定行為所必要之知識與能力,即貿然承擔該特定行為,對於行為過程中出現之危險無能力預見或不能採取有效之迴避措施,因而導致結果發生,行為人此種知識與能力之欠缺,於實施該特定行為前既有預見或預見可能性,仍膽敢超越其個人知識及能力而為該特定行為,本身即構成所謂之超越承擔過失,行為人當不得主張無主觀注意義務之違反以排除其過失責任。洪○汗就維○大樓於申請建造執照、變更建造執照時,就結構分析、設計及建築設計圖之繪製方面,本非其專業,亦不具相當之專業知識與能力,竟為指示繪圖員繪製結構計算書之結構平面草圖、建築設計圖說之柱配筋詳圖、平面圖、結構平面圖之行為,應負超越承擔過失。」
這則判決其實還有談別的,不過我們就來複習一下刑法「超越承擔過失」的概念吧!同學們可以用類似「原因自由行為」的概念來理解,亦即行為人雖於行為時的注意義務無法承擔該過失之責,惟行為人於事前乃基於超越其自身能力的狀態去實施其行為,進而造成法益侵害之結果,即得以其於事前有「超越承擔過失」之情,而仍應負起過失之責。
「車禍出庭注意事項」的推薦目錄: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梁律師的執業日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問題] 請問車禍案件提告過失傷害偵查庭事宜- 看板LAW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車禍賠償談不成(過失傷害告訴)第一次開偵查庭是該說些什麼 ...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車禍偵查庭注意事項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 最新趨勢觀測站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律師談吉他- 車禍後,不管是不是肇事的一方,人們都會反射性 ...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車禍分享]法院之路~文長(應該終於完結了)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問題] 車禍刑事偵查庭請問出庭注意事項 - PTT 熱門文章Hito 的評價
- 關於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分享] 車禍事故處理&後續事宜參考- 看板biker | PTT體育區 的評價
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車禍賠償談不成(過失傷害告訴)第一次開偵查庭是該說些什麼 ... 的推薦與評價

你會關心這個影片!會走到這的流程~表示~你 車禍 處理的效果不好~ 你需要更專業的建議~ 你如果有遇到 車禍 相關問題,請填寫諮詢問卷: ... ... <看更多>
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律師談吉他- 車禍後,不管是不是肇事的一方,人們都會反射性 ... 的推薦與評價
真的想要鑑定車禍事故,你必須要向各地的交通事故裁決所、行車事故鑑定委員會提出鑑定申請,由這些機關做出的「鑑定」才具有法律上的 ... 去警局做筆錄要注意什麼? ... <看更多>
車禍出庭注意事項 在 [問題] 請問車禍案件提告過失傷害偵查庭事宜- 看板LAW 的推薦與評價
半年多前我爸在上班途中遭對向來車,
無預警突然左轉,導致我爸剎車不及撞上該廂型車中段,
後來經過四次調解委員會後,金額仍無法談攏,近日收到即將開第一次偵查庭的通知,
經過爬文後,還是有些不懂的地方,還希望版上各法律專家能不吝指導...
因為我們沒有請律師,我將以告訴代理人身分出庭,所以想了解一下..
車禍初判表肇因: 對方:轉彎車不讓直行車先行,肇事致人受傷。
我方:未注意車前狀態而肇事。(爬文說這是聽說是帝王條款..)
請問:
1.偵查庭是單方面詢問的嗎? 就是 是我方先問完然後再換對方問,兩邊分別問完後就結束?
還是說是 兩方在同一空間,分別敘述案件發生事實,然後會有時間讓兩邊對質?
2.當初承辦車禍的員警有說 道路監視器有拍下整個過程,那請問會當庭播放嗎?
3.出席偵查庭有什麼需要準備的文件嗎? 我目前僅有攜帶google下載的刑事委任狀範本,
另外之前承辦員警有要我繳交醫院診斷書正本,除此之外我需要在準備什麼嗎?
像是初判表?道路事故現場交通圖之類的呢?
4.爬文有看到,刑事偵查庭主要為釐清刑事犯罪事實,不會去管你民事要賠償多少,
但是又有爬文看到說會有檢察官當庭詢問 要求理賠金額?精神賠償金額多少?
那這樣我應該要怎麼回答才比較適當呢? 還是說直接問什麼答什麼就對了...
(因為實在很怕因為我講錯話 影響後面整個判決等等...)
5.雖然初判表上寫我方肇事原因為未注意車前狀態,但事實上我爸真的是來不及反應,
道路為四線道,我爸行駛在由南向北直行慢車道,對方則是由北向南方向,
至岔路口時,未打方向燈(但初判表上無註明)就突然左轉,根本無法反應,
而且我方已行駛超過該岔路的中線,但就是因為我爸騎在慢車道偏左
(稍靠近快車道,但倒地時車是倒在慢車道無誤),加上有緊急剎車動作,
所以最後是撞到該廂型車的中段,對方一口咬定我方至少須負3成責任,
說什麼,如果是他們全錯,我們應該會是撞到他們的車頭啦,怎麼會是撞到中間,
應該是我們去撞們的啦等等等...
爬文後,發現初判表寫我方的肇因就是俗稱的帝王條款(無奈),雖然好像機率不高,
但是不知道透過檢察官去車鑑會申請鑑定,不知道有沒有可能讓我方變成無肇因?
也不曉得警方的關鍵道路監視器畫面,我方能夠如何有效率的申請應用?
因為當初天真的詢問能否讓我們拷貝該畫面,被回覆也太天兵...Orz..
6.雖然這問題很籠統,但是還是想請問,單以車禍偵查庭來說,
我究竟有什麼需特別注意的事項或要小心的部分呢? 對方目前不確定有無委任律師..
以上,尚祈各位專家指導,或是透過站內信給予指導...感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3.194.150.1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LAW/M.1413365143.A.ACB.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