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障友善環境推動 不能落幕💪
紀錄片《帕奧精神:鳳凰高飛》(Rising Phoenix)有一段話說:「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奧則是英雄匯集的地方。」成為英雄絕對不可能是一天造成,而是需要多年的經驗累積以及友善的環境。
我今年初接獲 社團法人台灣身心障礙兒童權利促進會(身障童盟),輪椅族朋友前往天母運動公園運動,卻在使用操場時遭到阻止。後來調資料發現,北市約三成學校也有類似規定,禁止輪具進入。經過與教育局積極溝通後,已經在 6/24 公告,確定所有學校皆開放操場供輪椅族使用。
另外,今年三月我和台北。生生不息。王閔生共同舉辦「平等參與,共創多元」台北市身障者權益推動座談會。
向社會局協調讓 #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推動小組 以及 #無障礙環境推動工作小組每季1次能夠開會、討論台北市身心障礙相關議題的推動。
東京帕奧再過兩天就要圓滿閉幕,對於身障友善環境的推動不能落幕。
#東京帕運 #台北市政府
#吳沛憶我陪你
吳沛憶
_____
☎️ 吳沛憶團隊服務專線:(02)23026328
(來電請於週一至週五 09:00~18:00)
線上服務表單 👉️ https://reurl.cc/9rWaKV
加入沛憶 Line 👉️ https://lin.ee/prfUbHC
同時也有1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chairm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永不放棄的夢想 夢想是由自己決定自己實現的 任何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權利 奧運結束了, 但帕運才正要開始, 帕運是什麼? 帕運有什麼項目? 台灣又有幾位為國爭光的選手? 讓我來為你一一解說~ 06:03 十位代表台灣的帕運選手 健力項目: #林亞璇 桌球項目: #盧碧春 #程銘志 #田曉雯 #林姿妤...
身心障礙 紀錄片 在 立法委員林為洲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接續奧運感動 帕運會激勵人心】
帕拉林匹克運動會(Paralympic Games)是專屬身心障礙者的國際體育賽事,自2000年與國際奧會達成協議,爾後皆於該屆奧運結束後,1個月內於同一城市舉行,每位帕奧參賽者都是令人敬佩不已的對象。而本次2020東京帕奧會於昨(8/24)正式開幕,我國共有10名選手取得6種運動參賽資格,將於桌球、游泳、健力、田徑、柔道以及羽球,展現他們超越身體極限、打破世俗框架,堅忍不拔的訓練成果,同時也有許多選手正努力精進中,期待2022亞帕運能為我國摘牌。
本次獲帕奧會參賽資格的選手有
#桌球 盧碧春、程銘志、田曉雯、林姿妤
#田徑 楊川輝、劉雅婷
#健力 林亞璇
#柔道 李凱琳
#羽球 方振宇
#游泳 陳亮達
每位選手的生命故事都激勵人心,他們讓人看到只要心無設限,身體的限制也無法阻止人追尋夢想,更消除普羅大眾對身障者無法運動的既定印象,展現運動是只要有心,就不分性別、種族、國籍、政治...等,更不限定只有身體健全者可做的,如同帕奧會紀錄片所述「帕奧會的舉行,其意義不僅是誰可以成為最快、最強或最好的,更重要的是傳達即使身體的條件和別人不同,你仍是強大、有能力的。」
致敬每一位站上帕奧會的運動員,也期待每一位愛運動的身障者能有「動無礙」的心,你們鼓舞了我們,讓人理解到只要願意跨出自我界線、愛自己,就已然是英雄。請大家一起為這群英雄喝采,也為正在帕奧會上全力以赴的中華隊選手們加油!預祝展現堅毅的訓練成果,在帕奧會上發光發熱,榮獲佳績。
#帕運 #帕奧會
#中華隊加油
#致敬每位身心障運動員
林為洲服務團隊
身心障礙 紀錄片 在 黃郁芬 台北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奧運是英雄誕生的地方,帕運則是英雄匯集的地方。」--帕運會紀錄片
承接著東奧帶給我們的感動, #東京帕拉林匹克運動會 將在今晚開幕。而這次,台灣總共有十位英雄,突破上天帶給他們的考驗,活出不被擊倒的生命力,代表國家走上帕運的殿堂。
在賽事火熱登場前,一起認識一下台灣的 #帕運英雄 們吧!
🏓 #程銘志(桌球)
出生於桌球世家,曾入選青少年國手,卻在10年前、32歲時遭酒駕者撞上、左腿截肢。事發後不放棄、在輪椅桌球的領域繼續苦練,在2016年里約帕運獲桌球男團銀牌、2018年雅加達亞帕運獲單打銀牌,更於2020年成為帕拉桌球 TT5 級 #世界排名第一,本次帕運將劍指金牌。
🏓 #盧碧春(桌球)
不同於許多選手從小訓練,因小兒麻痺而不良於行的盧碧春,一直到42歲才在家人鼓勵下才接觸桌球,在2021年時為世界排名第10。今年已58歲的她,已走過許多賽事與人生的高潮起伏,在看完莊智淵的奧運比賽後仍興奮的向家人說:「 #我要向桌球教父莊智淵的精神看齊!」,奮戰到底的堅毅精神令人感動。
🏓 #田曉雯(桌球)
她在出生時因醫療疏失,導致右手神經萎縮、無法翻正及舉高。為了讓她多跟朋友玩耍,媽媽帶她去學習桌球,一開始因為身體不協調,不僅難打到球、更經常跌倒,在苦練之下、拼出黃金左手,不僅在2018亞帕運桌球女單與女雙各奪下一面銀牌,也期望本屆帕運能全力以赴、再拼佳績。
🏓 #林姿妤(桌球)
從國小接觸桌球,但在國二發生車禍時,右手手腕撐地受傷、韌帶斷裂,卻因延誤就醫使傷勢更嚴重。一開始她內心很抗拒領取殘障手冊,卻在看了身障桌球賽後改觀,認為「 #自己不努力說不過去!」在努力復健與練習之下,目前已經「左右手開弓」打入國際賽事。
🏊♂️ #陳亮達(游泳)
年僅19歲的陳亮達是帕運代表團中年紀最輕的一位,出生就沒有小腿、右手的三指併指,為了避免右手未來萎縮,從兩歲開始家人就帶他去學游泳、一路游到了現在。他曾於2013年獲總統教育獎、在2020年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更是 #橫掃7面金牌,本次首次參加帕運,期許自己可以好享受比賽。
🥋 #李凱琳(柔道)
她出身在柔道世家、從小接受家族的訓練,同時卻也有著家族遺傳的視神經萎縮症,視力慢慢退化成僅看得見10公分微光、聽力也逐步退化。她曾在2012年倫敦帕運獲得銀牌、卻於2016年里約帕運空手而歸時陷入空前的低潮,這次是她的第三次帕運,希望在這幾年的打擊與重生之後,能夠再獲佳績。
🏃 #楊川輝(田徑)
在幼稚園畢業前夕突然一夜失明、被判斷是急性視神經萎縮,他小時候一直以為哪一天睡醒又會重見光明,但黑暗卻一路伴隨著他。在學期間,他先從田徑開始、後來也跨足跳遠項目,除了曾在2014年仁川亞帕運田徑男子100公尺刷新大會紀錄摘金、更是 #亞洲帕拉跳遠紀錄保持人,希望這次可以再為國家爭光、光榮退役。
🏃♀️ #劉雅婷(田徑)
她在國小四年級時被診斷出患有先天性黃斑部病變、視力明顯退化,更因此深受打擊、影響學業。後來在輔導老師的引介下開始接觸游泳與田徑,在苦練下展開另一段跑道上的旅程。她曾表示:「不管什麼人都會有不同的障礙需要跨越。所以我要做的,不是想辦法隱瞞我的缺陷,而是要 #在這障礙中竭盡全力用心體會。」期望在本次帕運會上擲出自己的榮耀。
🏋️♀️ #林亞璇(健力)
她在3歲時不慎從5樓摔下、胸部以下全癱,高中時希望成為國手、一圓出國夢而踏上健力之路,但在學校時都未能如願,一直到畢業後重返母校健力隊、努力練習,終於選上健力國手,而今年已是她第六度步入帕運殿堂。45歲的她也是2021年總統教育獎最年長的獲獎者,希望這次帕運可以再度挑戰自我。
🏸 #方振宇(羽球)
他出生時因為難產,造成左手臂神經受損、左手肌肉萎縮,經多次手術及復健,雖然肩膀與手肘可協助身體平衡、但仍無法做出精細的抓握動作。他一直到國三時參加全國身心障礙運動會、知道有帕運,才發現自己原來也可以成為運動員、完成自己的夢想,也在父母的支持下投入羽球,希望首次踏入帕運舞台就能大放異彩。
.
請大家一起為選手們集氣!
邁向帕運,台灣加油!希望選手們可以一切順利,發揮這些年來訓練的成果,放手一搏,為自己而戰。
.
認識選手:https://www.ctsod.org.tw/para/players.aspx
關注賽程:https://www.ctsod.org.tw/para/RS.aspx
#東京帕運 #為台灣加油
身心障礙 紀錄片 在 chairma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永不放棄的夢想
夢想是由自己決定自己實現的
任何人都有實現夢想的權利
奧運結束了,
但帕運才正要開始,
帕運是什麼? 帕運有什麼項目?
台灣又有幾位為國爭光的選手?
讓我來為你一一解說~
06:03
十位代表台灣的帕運選手
健力項目:
#林亞璇
桌球項目:
#盧碧春
#程銘志
#田曉雯
#林姿妤
柔道項目:
#李凱琳
田徑項目:
#楊川輝
#劉雅婷
羽球項目:
#方振宇
游泳項目:
#陳亮達
帕運加油!!!!!!!!!!!!!!!!!!!!
10:27
記得8/24今晚18:50鎖定愛爾達電視台/公視一起為我們的帕運選手加油!!!
動畫短片Animation x Paralympic:誰是你的英雄?:
https://www3.nhk.or.jp/nhkworld/zt/ondemand/program/video/anipara/?type=tvEpisode&
紀錄片《帕奧精神:鳳凰高飛》:
https://www.netflix.com/title/81122408
工作合作請洽:chairmanleoho@gmail.com
chairman的instagram: https://instagram.com/aka.chairman?igshid=1mqu9z1qlnk2z
chairman的facebook: https://www.facebook.com/Chairman%E6%A4%85%E4%BA%BA-100705971605685/?ref=settings
chairman的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haAbtD6vFoE71FljSQFOA

身心障礙 紀錄片 在 台客劇場 TKstory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邀請您一同支持 #中華民國腦性麻痺協會 雙養計畫
🌍響應協會與 7-ELEVEN把愛找回來 及 #StoryWear 的「加減新生活-福企好 CHIC」
🌍6月30日前,到7-ELEVEN門市支持零錢捐
🌍6月08日前,到7-ELEVEN門市預購計畫永續商品
👉線上預購,或了解更多永續雙養計劃完整資訊請點: https://linktr.ee/cpfamily
幫助腦麻家庭擁有更美好的人生下半場
=============
台客劇場透過故事以及紀錄片啟發不同觀點,帶你體驗台灣的精彩。
➡每週五7PM 可以期待新影片 (台灣時間 OFCOURSE)
➡請「加入」台客劇場會員,支持我們創作並記錄更多值得被看見的人事物💪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hPiQIi_uyjF1YHKj-FhGw/join
➡看更多
📷這位台客 https://reurl.cc/NXkMWx
📷台客環保 https://reurl.cc/5o6xjG
📷台客社會觀察系列 https://reurl.cc/nn93a8
Director:Al K Lin 林冠廷導演
Producer: Azuma Chang 東風 製作
-----------------------------------------------------------------------------------
商業合作請洽 taikestory@gmail.com
-----------------------------------------------------------------------------------
台客劇場 IG & FB:
▶ https://www.instagram.com/taikestory/
▶ https://www.facebook.com/taikestory/
台客劇場也正在尋找更多有故事的台客🔎
歡迎加入「這位台客」FB社團跟我們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taikestory
#這位台客

身心障礙 紀錄片 在 1 IMAGE ART 一影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從小成長於全人實驗中學,沒有受到制式教育的壓抑,黃迦的靈魂充滿了野性與靈性。她追求藝術創作,最初以攝影為媒介,漸漸結合錄影、繪畫、拼貼等媒材,藉由實驗各種類型的創作方式,展開沒有侷限與盡頭的藝術生命。
藉由修煉的幫助,走在堅定的藝術道路上,她尋找、聆聽那屬於純粹心靈中的美,那些沒有雜質的繪畫,天真的笑容,活得怡然自得的身影,雖然身處底層弱勢,但所展現出來的創造力與天賦,卻是光彩照人,比任何人都純淨。
黃迦在國外學習藝術創作,往返台法之間,也讓她多所體會到台灣這個流浪之島,漂流的國族認同,海岸線隨處可見的丟棄物,垃圾場,讓她深思身為一個台灣人的困境,無論是對內或是對外。《臨水》以長時間的行走,向土地表達了最真切的愛,也在行走過程的迷茫中體驗著流浪徬徨的心情。
適時的修煉,尋找更多的創作題材、共同創作的對象,在每一次的創作中,都能夠反饋給自己更多的創造力與信心,黃迦說行動力對於一個攝影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有積極的行動,才能夠經歷更多的創作,得到更多的經驗,眼界更開闊。讓自己像一個海綿,吸飽後放空,再吸飽再放空,藝術就是這樣源源不斷的產出與進階,同時也存在於每個不起眼的灰暗角落。
小檔案
黃迦,1990年生,從小於體制外學校成長,法國國立高等藝術學院(Villa Arson)藝術系,居於台法兩地。曾受邀至誠品東台灣及亞爾國際攝影節等地展覽,於2019發行攝影書《沒有路的地方》。
自2006年到2012年,她的樂團曾發表六張合輯與專輯,並在台灣各地巡迴演出。2013年受到公共電視補助,導演紀錄片《野小孩》。2018-2019年結合紀實攝影和素人繪畫,創作《無聲對話》(Silence is speaking);2019年推出攝影繪畫拼貼作品《臨水》,此為她在台灣西部沿海所創作,探討台灣人與海洋的矛盾關係。
同年以其創作的4件「流浪」(Errances)系列紀實影像作品參加亞爾國際攝影節展出。2020年至台東與與身心障礙的孩子們展開長期的共同創作《神仙解碼》(The mask of the immortals)。
創辦人:馬立群 監製:王姿佩
採訪:陳雪
攝影:馬立群 剪接:徐珮珊
作品提供:黃迦 場地提供:黃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