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M-5診斷躁症與輕躁症診斷改變的影響
第五版《精神疾病診斷準則手冊》(DSM-5)比起前一版DSM-IV TR在診斷躁症與輕躁症時,除了高昂、開闊或易怒的情緒改變之外,還必須符合「異常持續增加活動(activity)或精力(energy)。
《臨床精神醫學期刊》的最新論文以907位躁鬱症患者,共14,306次的訪視研究此項診斷標準的改變,使得DSM-5診斷躁症/輕躁症發作減少了34%;但是被診斷的躁症/與輕躁症的症狀,則更為嚴重。
https://www.psychiatrist.com/…/Pages/2019/v80/19m12834.aspx…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0萬的網紅維思維WeisWay,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
躁鬱症 dsm 5 在 哇賽心理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雙向情緒障礙症(Bipolar disorder),俗稱躁鬱症,是一種會讓人情緒起伏異常大的精神疾病,又可分成三種型態:第一型雙向情緒障礙症、第二型雙向情緒障礙症以及循環型情緒障礙症。
-
但要如何區分一般的情緒不穩以及精神疾病呢?讓我們以第一型雙向情緒障礙症為例,瞭解DSM-5的診斷標準:
A. 必須符合躁症發作。指得是幾乎每天大多數時間,都有明顯高亢或易怒的情緒,且精力與活動量均增加,以下行為患者至少有3種:
1. 自尊膨脹,相信自己有特殊天賦
2. 睡得特別少、精力旺盛
3. 說話速度快、異常多話
4. 思緒變化快
5. 難以專注在同一件事上
6. 增加目標導向活動(如:花光積蓄、忽然離職、亂投資)
7. 過度投入危險活動(如:飆車、不安全性行為)
8. 動作機動或是遲緩
-
B. 患者鬱症發作,符合以下至少5種症狀,且持續至少2週:
1. 情緒低落
2. 難以專注
3. 睡特別多/少
4. 食慾變得特別大/小
5. 疲憊/沒有活力
6. 動作急躁/遲緩
7. 感覺自己不值/有罪惡感
8. 失去興趣
9. 有輕生想法/計畫
-
C. 症狀已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人際關係或是工作/學業領域。
-
D. 無法以其他精神或是身體疾病解釋。
-
雙向情緒障礙症的可能病因有很多種,除了圖片介紹到的部份之外,生活在高情緒表露家庭(家人過度干涉、批判患者),也會造成症狀復發。此外,患者的失業率及自殺率都偏高,並不會因為他們的家人擁有高社經地位而改善,所以盡快接受心理與藥物治療是最好的處理方式,同時也鼓勵病患家人尋找正確資訊,以充分瞭解病程,給予患者最大的支持及鼓勵。
資料來源:
https://www.facebook.com/huang.c.yi.50/media_set?set=a.2404491482897524&type=3
躁鬱症 dsm 5 在 煲劇廢噏 Literal Noth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這種題材真的要玩得很小心!
【拒絕污名化,歡迎廣傳】關於即將上映的電影《SPLIT》(中譯:《思.裂》),外國已有解離性身份障礙(DID)(即多重人格障礙(MPD)/人格分裂症)患者指出這齣戲不僅沒有如實反映 DID 的真實狀況,更會進一步增加社會大眾對多重人格和 DID 的誤解,加劇污名化和錯誤認知。以 DID 為噱頭卻充滿不良資訊的電影,只會讓受創傷與解離困擾之生命,遭受更多不必要的痛苦,也令他們更難得到適當支援。
以下資訊,聊供參考:
● DID 在一般人口裡的盛行率可能高達1% 至 3%,在精神科病人組別裡的盛行率更高 (ISSTD, 2011; Şar, 2011)
● DID 是一個國際認可的精神疾病,美國精神醫學會的《DSM-5》 和世界衛生組織的《ICD-10》皆清楚列明 DID/MPD 為正式精神科診斷
● 受心理問題困擾的人不一定比其他人更暴力或更具有攻擊性
● 大部分 DID 生命都不會好像荷里活電影或虛構劇情所描述般戲劇化
● DID 患者也可以有很好的能力,他們通常都有不俗的思維能力(如邏輯、記憶)和文藝才華,事實上很多 DID 患者都是專業人士或有很高的社會成就(譬如,Robert Oxnam 是前美國白宮顧問,Herschel Walker 則是著名運動員,自傳紀實小說《第一人稱複數/24重人格》作者 Dr. Cameron West 則是心理學博士)
● DID 是「聰明的孩子面對難以忍受的痛苦時的終極生存機制」 —— Dr. Jeffrey Smith
● DID 患者可能知道自己有其他人格部分,也可能不知道,各個人格之間時有互相扶持
● 交替人格之出現,是為了彼此保護,在充滿不幸的生命困境裡倖存下來
● DID 患者通常不易被發現,突如其來的人格轉換較少顯露人前
● 在很多國家和地區,DID 患者常被誤診為其他精神科疾病,如思覺失調、躁鬱症
● DID 患者比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可能出現較多陽性症狀(Schneiderian first-rank symptoms)(如幻聽、幻覺)(Ellason & Ross, 1995)
● DID 與童年創傷有密切關係,童年逆境經歷對一個人的身心健康可以造成深遠的負面影響
● 只要有適當的支援,DID ──跟其他創傷後心理障礙一樣──是可以復原得很好的
● 在 DID 的治療中,心理介入是首要的,藥物治療則只是輔助性質(ISSTD, 2011; Steinberg & Schnall, 2000)
// In fact, while people with DID are organized differently inside (instead of one identity, we have several “alter” identities) we’re no more likely to hurt people than anyone else. Our alters are there to protect us and to help us function in spite of our emotional wounds. //
參見:〈How the New M. Night Shyamalan Movie Hurts People With Dissociative Identity Disorder〉( https://themighty.com/…/split-dissociative-identity-disord…/ )
關於 DID 的新知,可參考:
國際創傷與解離學會(ISSTD)網頁,http://www.isst-d.org/
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Trauma and Dissociation》,http://www.tandfonline.com/toc/wjtd20/current
「創傷與解離」 创伤与解离 Facebook page
※ 回應欄會有更多資訊 ※
Image via the “Split” Facebook page.
躁鬱症 dsm 5 在 維思維WeisWay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憂鬱和憂鬱症是有區別的!!
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時候,會感到不開心、沮喪~
過幾天或問題解決後,我們心情又會回到了原本正常狀態
這是屬於憂鬱的情緒。
而憂鬱症雖然同樣是心情低落、沮喪、缺乏動力,但遠比一般的「憂鬱情緒」更嚴重!
他並不像「憂鬱情緒」那樣,來的快去的快。
不會因為問題解決了而恢復正常。
憂鬱症會不斷侵蝕患者的身心健康
甚至在沒有事情發生的情況下陷入強烈的痛苦和極度的悲觀中!
資訊爆炸、繁雜的現代社會人人容易就有憂鬱的情緒
前陣子理科太太也表示丈夫患有憂鬱症的事情,但目前已得到好轉
所以憂鬱症如果在正確的方式和調理下是會好起來的。
我們要給予憂鬱症患者的幫助影片裡也提過了,不要只是一味的歧視或嫌他們煩。
-------------------------
【訂閱按這裡】
https://bit.ly/38OqWfl
--------------------------------------------
【想當YouTuber的按這裡】
▶️ 課程【內有介紹】 ‣‣ https://bit.ly/2Z0DLjb
(現在$200 OFF)
數據分析工具(免費)
https://bit.ly/2CurquY
想學動畫!(有免費的)
https://bit.ly/393B8kd
----------------------------
【我的器材推薦】
? 相機 ‣‣ https://amzn.to/3gSKGRv
? 麥克風 ‣‣ https://amzn.to/3j1dOIb
? 手機轉接 ‣‣ https://amzn.to/2W9l0bB
? 三腳架 ‣‣ https://amzn.to/32dYQso
? 背景布 ‣‣ https://amzn.to/2CwzCKW
? 背景架 ‣‣ https://amzn.to/3iVLxTr
? 筆電【現在$300 OFF】 ‣‣ https://amzn.to/2CyxC5e
--------------------------------
【其他平台按這裡】
Facebook: 維思維
https://www.facebook.com/weisway18/
IG :weisway18
https://www.instagram.com/weisway18/
----------------------------
【推薦你的影片】
你有「反社會人格」?:https://bit.ly/38UyyNd
為什麼鏡子裡的你比照片好看!https://bit.ly/2WaJDEM
如何控制夢? : https://bit.ly/2AQZb9l
為什麼聽自己錄音會覺得難聽?https://bit.ly/3elDRXh
失眠?這樣做!: https://bit.ly/2Cm6DJT
你到底是「內向」還是「社交恐懼症」!:https://bit.ly/2OgD9Qn
--------------------
【播放列表】
心理學小知識 https://bit.ly/3gUi1LR
生活小知識: https://bit.ly/3j42fjI
科學小知識 https://bit.ly/2DyyDuu
健康小知識 https://bit.ly/3egiPJj
動畫謎語 https://bit.ly/3eswQE9
--------------------
【參考資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pression_(mood)
https://medicaidmentalhealth.fmhi.usf.edu/_assets/file/Guidelines/2017-2018%20Treatment%20of%20Adult%20Major%20Depressive%20Disorder.pd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8A%91%E9%83%81%E7%97%87
https://www.who.int/topics/depression/zh/
https://www.5914.com.tw/Questions/28400
http://depressytrouble.tw/index.php/informatio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ancholia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D%A3%E8%8A%82%E6%80%A7%E6%8A%91%E9%83%81%E7%97%87
http://mindpro.hk/%E8%AE%A4%E8%AF%86%E8%BA%81%E9%83%81%E7%97%87/?lang=zh-hans
https://www.psycom.net/depression-definition-dsm-5-diagnostic-criter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