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走不出過去的創傷怎麼辦?
.
身為一個被診斷罹患躁鬱症、思覺失調、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CPTSD倖存者,文章開始前我要先對正在閱讀的您說:「自我療癒是一個時進時退的過程,有時候我們會感覺一切都好轉了,卻又會在不久後突然又出現了那些負面的感受。這些過程都是正常且健康,並且您真的非常的努力。」
.
我們從小在二分法的環境下長大,認定了一切問題皆有答案,找出答案後問題就能夠解決;然而,我們在療癒創傷這件事情上面,即便看似找出了答案,最終似乎仍舊還是無解。
.
例如總是離不開對自己暴力相向的伴侶,有些說法是因為女性(心理女)會傾向於受到跟父親同樣氣質的人給吸引,雖然厭惡對自己施暴的父親,長大後又會忍不住愛上有暴力傾向的對象。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始終離不開伴侶,始終還是活在恐懼中。然後,再將這一切全部歸咎於自己犯賤,於是越來越厭惡自己。這邊的恐怖情人也可以換成任何狀況,工作、朋友、家人等等……
.
當我們努力想要做出些改變,往往會因為觸發記憶回溯,進而引起劇烈的情緒重現反應,例如當腦海一有離開不適合的人或者環境的念頭時,就會出現大量否定自己想法的聲音,甚至開始感覺到恐慌。
.
這樣的感受就是情緒重現,有些情緒重現帶來的感受非常劇烈,甚至會出現換氣過度這一類的生理現象,為的就是阻止自己繼續有這樣的念頭出現。會有這樣的情緒重現是源自於童年時期,生長環境中所習得的生存技能。
.
遺憾的是許多的創傷都是發生在有記憶之前,因此倖存者自己都無法得知,在還不會說話甚至是還不會爬行的嬰兒時期,自己究竟遭遇過什麼。在個體心理學當中,主張活在當下,不要再去追究過去,因為過去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當下的自己。
.
然而,這對「戰-逃」模式中,習慣使用「逃」的倖存者來說,並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情;光是讓自己去想「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都會引起強烈的情緒重現。因此,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不能夠簡單地用「過去就算了」來帶過。
.
同上所說,能夠改變的只有當下的自己,因此當情緒重現時,原本都是選擇逃避的自己,可以嘗試做點以下的練習,從旁人看不出的行為開始改變,那會有助於將來的自己做出更大的改變。
.
一) 將全身放鬆,並且做慢而且長的呼吸,先將專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
二) 若是環境允許,找個安全舒適的地方安置自己,做任何會讓自己感覺安心的姿態,例如用大棉被將自己包裹起來、在床角將身體蜷縮成蝦狀、抱緊喜愛的小毯毯或著娃娃、寵物。
三) 告訴自己,現在的感受是因為身體想起了童年所經歷的創傷,但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現在的自己已經有能力當自己的後盾。
四) 告訴自己,現在的感受雖然痛苦,但終究會過去的,就跟過去每一次出現同樣狀況時一樣,這種感受不會永遠持續著。
五) 允許自己感到難過或者生氣,試著去練習面對這些狀況時,自己真正該有的情緒是什麼。
六) 試著表達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文字記錄或是用錄音的方式都可以,讓自己去面對這些恐懼;但不一定要與他人分享這些內容,重點在於自己能夠去面對。
七) 練習表達感受也有助於讓自己去分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引起劇烈的情緒重現。在還沒有準備好之前,盡可能讓自己避開會誘發的情況,若是無法避免,則用上述的方式讓自己平靜下來。
八) 告訴自己,也許這情形不是第一次發生;也許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練習自我療癒,但療癒過程不會一直都是進步,所以不要為自己的退步或者停滯而感到羞恥或是厭惡自己。
.
完全沒有退步的療癒,很可能是進入另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極端,那可以說是預支自己未來的正能量,當額度用盡之後會帶來更加可怕的反噬。處在低潮、情緒失控,某些層面上來看,反而是適當且健康的能量釋放。
.
雖然是需要點時間,但沒有什麼難關是過不去的。雖然過程中可能會選錯路,但即使遠了點,只要前進的方向正確,一直持續走下去終究會走到目的地。
.
書名: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自我療癒聖經
出版社:柿子文化
.
#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自我認同障礙
#工商時間
改善變天就打噴嚏,最好的益生菌!🤧
https://reurl.cc/Ld82R3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1萬的網紅愛美教主Cherry Que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有遇過恐怖情人嗎? 你身邊潛在危險情人嗎? #心理疾病 #現代病症 #憂鬱症 【李旻珊醫師】 相關資料 經歷 聖諦亞健康管理診所專任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臺灣精神專科醫師 臺灣老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臺灣成癮醫學專科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
躁鬱症 恐怖情人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我已經很努力了,但還是走不出過去的創傷怎麼辦?
.
身為一個被診斷罹患躁鬱症、思覺失調、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CPTSD倖存者,文章開始前我要先對正在閱讀的您說:「自我療癒是一個時進時退的過程,有時候我們會感覺一切都好轉了,卻又會在不久後突然又出現了那些負面的感受。這些過程都是正常且健康,並且您真的非常的努力。」
.
我們從小在二分法的環境下長大,認定了一切問題皆有答案,找出答案後問題就能夠解決;然而,我們在療癒創傷這件事情上面,即便看似找出了答案,最終似乎仍舊還是無解。
.
例如總是離不開對自己暴力相向的伴侶,有些說法是因為女性(心理女)會傾向於受到跟父親同樣氣質的人給吸引;雖然厭惡對自己施暴的父親,長大後又會忍不住愛上有暴力傾向的對象。
.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始終離不開伴侶,始終還是活在恐懼中。然後,再將這一切全部歸咎於自己犯賤,於是越來越厭惡自己。這邊的恐怖情人也可以換成任何狀況,工作、朋友、家人等等……
.
當我們努力想要做出些改變,往往會因為觸發身體記憶回溯,進而引起劇烈的情緒重現反應。例如當腦海一有離開不適合的人或者環境的念頭時,就會出現大量否定自己想法的聲音,甚至開始感覺到恐慌。
.
這樣的感受就是情緒重現,有些情緒重現帶來的感受非常劇烈,甚至會出現換氣過度這一類的生理現象,為的就是阻止自己繼續有這樣的念頭出現。會有這樣的情緒重現是源自於童年時期,生長環境中所習得的生存技能。
.
遺憾的是許多的創傷都是發生在有記憶之前,因此就連倖存者自己都無法得知,在還不會說話甚至是還不會爬行的嬰兒時期,自己究竟遭遇過什麼。在個體心理學當中,主張活在當下,不要再去追究過去,因為過去所發生的一切都是無法改變的,能夠改變的只有當下的自己。
.
然而,這對「戰-逃」模式中,習慣使用「逃」的倖存者來說,並不是件輕鬆容易的事情;光是讓自己去想「過去的事情都已經過去了」,都會引起強烈的情緒重現。因此,在自我療癒的過程中,不能夠簡單地用 #過去就算了 來帶過。
.
同上所說,能夠改變的只有當下的自己,因此當情緒重現時,原本都是選擇逃避的自己,可以嘗試做點以下的練習。從旁人看不出的行為開始改變,那會有助於將來的自己做出更大的改變。
.
一) 將全身放鬆,並且做慢而且長的呼吸,先將專注力放在自己的呼吸上。
二) 若是環境允許,找個安全舒適的地方安置自己,做任何會讓自己感覺安心的姿態。例如用大棉被將自己包裹起來、在床角將身體蜷縮成蝦狀、抱緊喜愛的小毯毯或著娃娃、寵物。
三) 告訴自己,現在的感受是因為身體想起了童年所經歷的創傷,但現在的自己已經不再是那個沒有反抗能力的孩子,現在的自己已經有能力當自己的後盾。
四) 告訴自己,現在的感受雖然痛苦,但終究會過去的。就跟過去每一次出現同樣狀況時一樣,這種感受不會永遠持續著。
五) 允許自己感到難過或者生氣,試著去練習,面對這些狀況時,自己真正該有的情緒是什麼。
六) 試著表達出自己當時的感受,文字記錄或是用錄音的方式都可以。讓自己去面對這些恐懼,但不一定要與他人分享這些內容,重點在於自己能夠去面對。
七) 練習表達感受也有助於讓自己去分辨,什麼樣的情況下會引起劇烈的情緒重現。在還沒有準備好之前,盡可能讓自己避開會誘發的情況;若是無法避免,則用上述的方式讓自己平靜下來。
八) 告訴自己,也許這情形不是第一次發生;也許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練習自我療癒,但療癒過程不會一直都在進步,所以不要為自己的退步或者停滯感到羞恥或是厭惡自己。
.
完全沒有退步的療癒,很可能是進入另一種自我感覺良好的極端,那可以說是預支自己未來的正能量,當額度用盡之後會帶來更加可怕的反噬。處在低潮、情緒失控,某些層面上來看,反而是適當且健康的能量釋放。
.
雖然是需要點時間,但沒有什麼難關是過不去的。雖然過程中可能會選錯路,但即使遠了點,只要前進的方向正確,一直持續走下去終究會走到目的地。
.
#個體心理學 #阿德勒心理學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cptsd #自我認同障礙
.
#以下業配
.
由於花花是全職部落客單親媽媽,團購與業配是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的部落格沒有任何的廣告收益,只會在文末放上我自己有抽成的業配產品,若剛好有需要這項產品的話,還望能夠支持花花,謝謝大家。
.
明明沒有感冒,但只要氣溫驟降一變天,就開始打噴嚏鼻塞鼻水流不停?眾多粉絲推薦有效改善這些,大人小孩都可以吃的益生菌優惠進行中,現貨剩下最後十來盒,出完要等12/20後才能繼續出貨囉~
.
這邊看說明: https://reurl.cc/VXxgDb
躁鬱症 恐怖情人 在 愛美教主Cherry Queen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你有遇過恐怖情人嗎?
你身邊潛在危險情人嗎?
#心理疾病
#現代病症
#憂鬱症
【李旻珊醫師】 相關資料
經歷
聖諦亞健康管理診所專任醫師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
國立臺灣大學公共衛生碩士班
臺灣精神專科醫師
臺灣老年精神醫學專科醫師
臺灣成癮醫學專科醫師
臺大醫院老年醫學部研究醫師
臺北醫學大學精神科身心醫學及認知行為 治療照會研修
臺灣臨床失智症學會會員
臺灣生物精神醫學暨神經精神藥理學學會會員
丹麥TMS跨顱磁刺激訓練認證醫師
專長
睡眠分析調節
壓力調節
自律神經失調、憂鬱、焦慮、慢性疲勞調理
大腦抗衰老調理
各類慢性過敏疾病及營養調理
荷爾蒙平衡調理
自體免疫疾病營養調理
芳香療法
非侵入性神經調節術
牙醫新技術3D模擬!連蛀牙都給你照出來ft.Dr. 林葳牙科診療室【愛美教主】
https://youtu.be/-k8_v79VCbI
救發霉20萬香奈兒包只需花2000元?!加碼抽出5顆包幸運兒!【愛美教主】【愛清倉系列ep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JL8gbARq50&t=192s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姐IG
https://instagram.com/cherry_queen77?...
愛美企業頻道YT
https://reurl.cc/pDj5j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