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集廣告與「初聲新聞獎」合作播出
「初聲新聞獎」想重新定義新世代的好新聞
鼓勵熟悉數位媒體的世代挑戰新的形式
用兼具專業與創意策略的新聞抓住目光
對群眾產生更大的影響力!
了解更多參賽資訊:https://pse.is/3e4zw3
#新聞要真 #也要迷人
本集節目內容由志祺七七頻道製作,不代表 初聲新聞獎 立場。
--
你有聽過「區間測速」系統嗎?
它從上路以來就爭議不斷。
政府將它視為「#守護道路安全 」超速剋星
許多車友則覺得,這是搶錢又擾民的取締魔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評價兩極的——
「 #區間測速 」吧!
🎥 影片重點節錄 🎥
💡 我們以前比較常聽到的測速照相,大多是「 #定點式測速照相機 」,它會架設在一個固定位置,測量車輛通過相機前的「 #瞬時速率 」。如果你有超速,就會啟動照相機,紀錄你的車牌資訊。
💡 但區間測速不太一樣,它會在馬路的某個路段上,設置兩個偵測點。如果有車輛通過,就會記錄車輛在兩個偵測點內的「行駛時間」,再由我們都學過的公式:「距離除以時間=速率」,推算出車輛行駛的「 #平均速率 」。
💡 以往的定點式測速,駕駛人可能原本開很快,然後看到前面有照相機才緊急減速;但由於區間測速是計算「 #路段的總行駛時間 」,理論上,駕駛開車的速度會比較穩定,所以道路也會比較安全。
💡 而這樣的方法,在英國、義大利、瑞士、中國、澳洲等地方都有在使用,是國際間不算少見的執法方式。至於台灣,則到 2018 年,才第一次採用了區間測速。
💡 最近幾年,交通部開始推動「 #科技執法 」,希望能減少交通事故、並降低警察在公路上取締違規的安全風險,而區間測速也就成為其中非常重要的建設之一。
然而,這一波風潮卻也帶來各種亂象,不久之後,區間測速就接連出了幾次大包,重創了政府的公信力。想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嗎?現在就趕快點開下方影片,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
✦ 如果你也覺得這些資訊 很 重 要!
✦ 用一秒鐘 #分享 這則貼文,讓更多人知道吧!
✦ 想加速觀賞影片嗎?請到 YouTube 觀看:
👉 https://youtu.be/KV8uGzB0iUc
————————————————————————
➜ 在 YouTube 上訂閱志祺七七頻道,
還可以加入會員贊助我們喔!
http://bit.ly/shasha77_member
➜ 如果不便加入會員,也可從這裡贊助我們:https://bit.ly/support-shasha77
(請記得在贊助頁面留下您的 email ,以便我們寄送發票。若遇到金流問題,麻煩請聯繫:service@simpleinfo.cc)
➜ 追蹤志七 の IG ,
看更多趣味新聞新知與志祺日常:
http://bit.ly/shasha77_instagram
距離除以速率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高速公路「硬切」變換車道最高罰6千元
不少駕駛人以為變換車道只要打了方向燈就能「硬切」,這行為不僅造成自己荷包失血,更威脅到其他用路人的安全。高速公路上任意切換車道,未保持安全距離,汽車駕駛人會吃上新臺幣三千元以上六千元以下的罰單。
有一名黃姓男子駕車從匝道上高速公路,在匝道車道縮減路段「硬切」駛入左側車道。後方駕駛以行車紀錄器畫面提出檢舉,警方依未保持行車安全距離告發,罰款3000元。黃主張是檢舉人故意貼近他的車,訴請撤銷處分。法官認為,如以黃男當時最低時速62公里計算,黃男至少應與檢舉人車輛保持31公尺安全車距。黃在變換車道時,與檢舉人車輛距離以畫面中地面穿越虛線計算,僅有6公尺,未保持安全間距,判黃敗訴。
依「高速公路及快速公路交通管制規則」規定,在高、快速公路行車時,於正常天候狀況下,小型車車輛速率之每小時公里數值除以2,單位為公尺。舉例言之,若行車時速100公里時,小型車應保持50公尺行車安全距離,依此類推。駕駛人可以車道線來判斷,車道線長4公尺,間距6公尺,一組為10公尺,可對照參考
屏東監理站站長洪美芳特別提醒駕駛人,高、快速公路上之行車速度高,應保持隨時可以煞停之距離,以應付各種突發狀況;若要變換車道,則應先顯示方向燈及保持安全間距,以免受罰並增加車輛肇事的風險。
距離除以速率 在 余海峯 David . 物理喵 phycat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推舊文】無題
這是去年寫的文章。因發現近日有人批評化學老師沒資格檢驗口罩,特此重貼。
重點是,有此知識是可以靠逐步正確地自學回來,不需要成為專家才能評論。有些知識則必須先花大量時間鑽研,並且通過專業協會或同儕審查過後才能確認「獲得」該知識。把不同難度的知識混為一談,不是本身無知就是有心混淆視聽。
//可能是物理佬習慣的思考模式,我很怕說「某知識」是「某某學科」的知識。例如我見過「人工智能是電腦科的問題學,與物理學有何關係」、「演化是生物學的知識,物理學家懂什麼」、「你懂得用統計學去點算遊行人數嗎」。我怕的不是把知識分門別類,而是那種「你沒有讀過某某科目,所以你的知識是錯的」態度。
學問是由人所發現/發明的(我會以英文「invent」表示)。理論上,每個人都可以重新re-invent所有知識。實際上,影響一個人能夠在這個宇宙中建構出多少知識,也取決於多項條件:個人本身的興趣、人類生命的長度、獲得該知識的難度等。由於人類必須維持自己的生命和自由才能選擇做任何事情,即使是天才如愛因斯坦和費曼,能夠花費在研究的時間亦非常有限。故此,除了必須對知識作出取捨時,亦必須避免重複re-invent已知知識。例如,我們不需要自己去買建構電腦的零件,我們可以相信電腦科學家的專業,使用他們發明出來的電腦,直接買一台就夠了。又例如,粒子物理學家也不用去學習土木工程,只要相信工程師的專業,使用他們建造出來的巨型隧道和粒子加速器就可以了。當然,如果我們真的很想自己「re-invent the wheel」也是絕對沒有問題的,特別是在前沿科研之中,re-invent the wheel是必須的工作,因為一項成功的研究必須能被其他人獨立驗證。
知識是有分深淺的。比較深奧或複雜的知識,re-invent the wheel的成本比較高,因此難度也高,例如要一個理論物理學家去獨力建造大型強子對撞機,或者要一個電腦科學家去學習製造半金屬部件的技術,也是不必要的。在這些情況下,由於他們的目的並非創造新一代的粒子加速器或電腦,他們可以相信其他人的專業,互相節省時間。這樣,把知識分門別類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解決問題。
然而,有些比較基礎的知識,卻是任何人依靠思考或推理,甚至是在家中都可以做到的小實驗,都可以re-invent的。我們隨時可以做拋球實驗,re-invent「重力加速度與物體質量無關」,這知識不用靠「讀過」物理學才能得到;我們可以用簡單的邏輯推論,就得出基本的博弈論理論,從而應用在生物演化當中,為各物種演化的關係想出合理解釋,這知識不用靠「讀過」生物學才能得到;我們也可以用簡單的算術(加減乘除)和物理(速率等於距離除以時間)計算出遊行人數,這知識不用靠「讀過」統計學才能得到。
這種re-invent知識的過程,花費的時間不會過多,能夠訓練腦袋邏輯思考之餘,亦能對自己不熟悉的科目增進了解。因為在re-invent知識的過程中,很大機會我們會過度簡化了問題。例如,雖然遊行人數能夠以隊伍行進速率大概計算出來,但中途加入和離開的人數就會使我們的計算結果有所偏差。這時,我們必須調整自己的計算,加入更多細節,使這個我們自己re-invent出來的方法更加實際(realistic),例如觀察途人進出的頻率,在方程中加入新的變量。
這種調整過程可以一直重複,直到我們接觸的知識已經變得太深入,不能單單以一些基礎知識來補足,我們就必須尋求更專業的意見。這樣,才是我們應該尋求「某某學」的時候,利用前人已知的知識驗證我們自己的理論。如果你是凡事立即尋求專家意見的人,就失去了這種自我學習的機會,也會看不見其他人下過的努力。知識和科目之間聯繫密切,能夠自己找到多少知識,在於我們肯為發現知識和真實,付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