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赫胥黎的想像變成現實】
在經典小說「#美麗新世界」裡,人人各安本份,飾演被指派的階級、角色,按既定程序進行各樣「正確」之事。
可是,你有否想過,在現實世界強行將思想、行為、文化、習俗改造成相同模樣,會出現怎樣的後果?不如看看丹麥的慘痛教訓。
1951 年,格陵蘭的發展仍處於早期階段,地區疾病橫行,居民以捕獵海豹維生,當地殖民宗主國丹麥為求推動地區發展,企圖創造出現代化的新格陵蘭人。因此,要求當地教師、牧師尋找適合兒童,來進行一場社會實驗,希望參與者能成為新格陵蘭人的樣辦。
不少家庭因家境欠佳、被政府人員「更美好生活」的說辭說服,而將子女送往實驗。最終,當局挑選出 9 女 13 男,共 22 名不足 10 歲的因紐特(Inuit)孩童參與實驗。
孩童被送往丹麥強迫同化,被迫學習丹麥文化習俗,練習丹麥語。實驗期間,他們散居於丹麥各地的寄宿家庭之中,無法與自己的親人聯繫,而且不少人不擅丹麥語,難以與寄宿家庭成員溝通,出現語言障礙。
1952 年 10 月,他們習得丹麥語言及文化後,實驗結束。6 名孩童繼續留在當地寄宿家庭,16 名孩童被送回格陵蘭,只是結果不似預期。當局以孩童習慣丹麥的富裕生活為由,未必適應原來家庭環境,將孩童送到首府努克(Nuuk)的孤兒院生活,孩童回家的美夢落空。在院內,孩童繼續被要求以丹麥語溝通,被禁止以因紐特語交談。
有研究指出,參與實驗的孩童出現不少後遺症,包括身份認同混亂、缺乏歸屬感,甚至忘記原有的因紐特文化,最後成為失根、社會邊緣化的一群。因受心理問題困擾,部分孩童因酗酒而早逝,部分則因不解父母決定而與家庭不和,影響深遠。即使 2020 年,丹麥首相曾就實驗帶來的影響道歉,只是一切已來得太遲,22 名孩童的人生軌跡早已改寫。
#茶杯你不知道的古事
CUP 出版《美麗新世界》網上訂購:
https://pse.is/3l6cgm
赫胥黎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美國社會文化研究作者普茨曼早在八十年代就預言,人類文明毀於「娛樂至死」。這本書呼應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指工業技術最終會統治人類,成為奴役人性,令人喪失獨立思考的新的極權。
但這位作者當時批判的「娛樂」,僅僅限於電視,他還沒有看到電子網絡世界的威力。
如果電視販賣的是生活的膚淺、無聊、瑣碎,網絡足以將這種膚淺、無聊、瑣碎放大一萬倍也不止。
當年他對電視取代印刷傳媒的憂慮,今天看來完全不值一提,網絡已經取代了所有傳媒,網絡的即時迅速、無處不在,無所不有,已經幾乎取代閱讀,同時壓抑理性思考,普茨曼當年預言「政治、宗教、新聞、體育、教育和商業都心甘情願成為娛樂的附庸」,如今已經生米煮成熟飯,終於由網絡接替電視,完成了人類精神世界的一場大革命。
挪威有研究稱,人類整體智商從七十年代開始有下降趨勢,原因和減少閱讀,沉迷上網有關。研究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
工業技術革命,改善生存條件,教育普及,醫療昌明,本應令人變得愈來愈聰明,但這只是一廂情願的過度樂觀。
正如互聯網面世的時候,也是一片歡呼,許多人以為是實現天下大同的契機:從此人人變得頭腦開放,眼界寬廣,知識共享,自學成材,權威瓦解,而每一個人都享有發言權和表演空間,人也愈來愈平等。
但是美好願望敵不過人性的缺陷,智能手機、互聯網、電子遊戲所塑造的電子新世界,已經開始重新塑造新一代人種,以適應虛擬世界的新生活,正如香港人評論工業化的快餐是「雞無雞味」,未來肯定也會有「人無人味」的慨歎。但是,像許多科幻作品的預言,人性虛妄脆弱,漏洞百出,可能還是智能機械人更安全可靠一點。
赫胥黎文化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ERROR自肥企画》大結局最後一節到底講咩? 】
看了兩次,實在無話可說。
早在節目出街之前,從維基百科知道《ERROR自肥企画》第十五集的名字叫〈電視?為什麼?〉(テレビ なぜ?)之後,也會預計到「無制限OT編集団」是有話要說,只是沒想到在最後一節大約10分鐘的時間裏,在「格仔導演」劉諾衡(Mike)帶領下,無論畫面表達,以至講稿的含義和深度,都為香港電視史寫下新一頁,從中反映「無制限団隊」不甘於製作庸俗節目的野心和決心。 (重溫第十五集:https://bit.ly/3ufviVW)
片段開首,「Mike導」已用字幕說出製作動機,再於畫面上,複製庵野秀明監製的經典動漫《新世紀福音戰士》最後一集(第26集 ─〈在世界中心呼喊愛的怪獸〉/〈世界の中心でアイを叫んだけもの〉)最後一幕,並邀請「Mike導宇宙」裏出現的陳欣妍、沈殷怡(《美女郊遊遊》)和新晉男子跳唱組合P1X3L的吳啟洋 (Phoebus)、歐鎮灝(George)和葉振弘(Marco) (《大海男兒》)與ERROR四子共演這幕戲,「無制限団隊」所有成員也有份客串。
這段劇本長達八分鐘,對白乍聽零碎沒意義,其實訊息量極高,既用意識流的方式帶出電視製作的存在價值,也呼應美國著名媒體文化學教授Neil Postman於1985年推出的經典文化研究著作《娛樂至死》(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書中講述人類正陷入一個只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年代,他以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在小說《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中提出的見解作為論證,指觀眾因為過份沉淪於電視播放的那些偏向娛樂性、庸俗化與碎片化資訊之中(放諸今天即是互聯網內容),就算沒有「老大哥」和監控系統的出現,人民也很容易會被支配。
將上述資料套用在《ERROR自肥企画》之中,就會明白「Mike導」和「長毛暉」(編劇麥可暉)是想借這一段文戲,解說為何要拍《自肥》,亦希望帶出「娛樂節目也可以追求深度,而並非純粹只為娛樂」、「必須由大家一同盡力去實現理想,不要停止嘗試」、「觀眾要時刻保持理性,免受劣質資訊支配」幾個重要想法。當然,對白中尚有大量暗號歡迎大家自己對號入座,「文明總會勝利,係信念!」、「只要一日你仲留喺呢一片土地上,每一個人都用自己嘅方式,喺自己嘅崗位戰鬥,一個人唔會成功,但如果每一個人都盡力嘅話,每一個人都盡力嘅話……!」這兩段,最有感覺。 (參考「EVA教識我們的事」:https://bit.ly/3bNemzE)
坦白講,這一集這一節,內容是艱澀的,不能三言兩語間夠講清楚,我嘗試在有限的時間裏看「Happy Kongner」Happy Kongner 快活角落頭 的YouTube短片(https://bit.ly/3ytxufI) 和朋友提供的文字解讀,從而整理資料給大家參考和討論,若然有錯,歡迎指正。再一次多謝「Mike導」,再一次感激「無制限OT編集団」,在2021年為失落的香港人製作《ERROR自肥企画》,一個必然成為今年最佳電視節目,沒有之一。最後要講一句,無論《ERROR自肥企画》有多精彩,也得靜靜地拍掌,討論、分析和讚賞要適可而止,切忌過份吹捧,而變成奸佞小人的狙擊目標,就讓「無制限団隊」繼續自由地創作下去吧!
相片提供: instagram.com/alfred_cho
【 ERROR ╳ 格仔導演系列報道 】
助理編導Rain P因「自肥」IG粉絲破萬:
https://bit.ly/3yynHVQ
《睡到三點》的創作理念:
https://bit.ly/3ynR2lw
《無制限OT編集団の行動綱領》MV點擊突破150萬:
https://bit.ly/3oDoNL3
「無限制OT編集団」的社會責任:
https://bit.ly/33XZ5Y9
「Mike導」承認兩年半前已構思「鳳凰不死鳥整蠱大計」:
https://bit.ly/3wixIo5
自肥可恥,但很感動:
https://bit.ly/2QiqUY4
「Mike導」IG暴升:
https://bit.ly/3eE91wd
「Mike導」親解《ERROR自肥企画》主題曲原因:
https://bit.ly/3xYwK22
《美女郊遊遊》第十集以山步行呼應亂世:
https://bit.ly/3wcjq8v
《花姐ERROR遊》的神奇魔法:
https://bit.ly/2QWOgTv
「格仔Mike」執導《我們很帥》MV兩萬蚊搞掂?
https://bit.ly/2QPvjCl
睇完開開心的《美女郊遊遊》:
https://bit.ly/2SNGb41
《美女郊遊遊》之陳欣妍係「保錡2.0」?
https://bit.ly/2RSrBb2
(22052021)
#游大東影視筆記 #游大東 #error自肥企画 #無制限ot編集団 郭嘉駿 Denis Kwok 193 何啟華 DeeGor Ho 梁業-肥仔 Poki 吳保錡 格仔mike導絕對應該有應援會 William on the way 做乜膠睇電視 我睇咗啲乜嘢 港人講電視 港女講劇 The Culturist 文化者 午夜翻牆 葉一知 潘小濤 gregory wong 王宗堯 美劇咁樣睇 查映嵐 Chachacha 丹尼爾 vs 陳恩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