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市場的泡水車效應(檸檬車效應)
「律師市場的消費者,也就是律師的委任當事人,處於資訊不對稱地位,因此即使一位律師法律專業能力不足,可能因宣傳能力等其他因素,仍能在市場上生存。反之,能幹的律師反而可能因專業能力以外因素而被市場淘汰。
而且,律師服務的消費者可能因無法判斷律師能力的優劣,因此以價格作為選擇律師的標準。當市價降到一定程度時,持續進修的好律師可能因成本太高被淘汰,反而是不進修的律師,因為過去的成本較低,可以用較低價格繼續在市場上生存。」
摘自陳誌雄老師,律師教育與律師倫理,頁48-4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楊世光在金錢爆,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各種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2:30美國初領失業金:經濟反彈破滅 4:55費城製造業指數 全球經濟復甦保守 11:16蘋果市值突破2兆:庫克為什麼每年都在8月...
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 在 君子馬蘭頭 - Ivan Li 李聲揚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值68蚊嘅合和,胡應湘40蚊就收返晒。因為你唔畀佢連屎都冇得你食]
合和通過私有化,David Webb即時就寫文贈慶。應該係如果之前寫會畀人覺得影響私有化吧,所以寫定,一完成就出。(Hopewell and the lemon discount http://bit.ly/2Fp18rJ)
David Webb唔係只係話私有化作價唔吸引。當然我理解佢都覺得唔吸引,但更深層次嘅係,咁唔及引嘅作價,小股東都爭住畀佢,高票數通過。背後反映乜?
事實冇人迫小股東支持丫,冇人迫你食屎。但大家都爭住食。即係代表乜?就係,唔食嘅,你連屎都冇得食。
真喎,合和帳面資產值(Book value per share),講緊大約60蚊,就係最新盤數上面嘅凈資產。咁當然你會話係低估啦,土地庫存值錢嘛,或者將來有嘢起好嘛(呢個情況係合和二期)。咁所以分析員睇地產股唔講book value,係講Adjusted NAV,計埋你啲地咩地積比呀建築成本幾多呀賣到幾錢尺呀之類。今次合和因為私有化,都要搵出面獨立(如是我聞)測量師估值。咁Adjusted NAV幾多?醒多十幾巴仙,加多8蚊畀你,差不多68蚊一股。
然後私有化作價幾多?39蚊搞掂,人人投降畀佢。人地寫到明值68蚊嘅嘢,你都係要39蚊投降,43% 折讓。點解?因為唔過你分分鐘屎都冇得食。未宣佈私有化之前,26蚊咋。你係咪想跌返落去丫?一拍兩散鬥長命?睇下胡文新咁健康有排玩喎(聽聞話唔玩)。你有39蚊唔袋要鬥氣?
本來,投資嘅嘢,都係願打願捱。亦冇人拎支槍要你買合和,合和嘅作風亦都好似汽車維修員咁出名,你應該感受到胡應湘咁多年嘅誠意同體育精神。我都寫文講過(http://bit.ly/2EeISmJ 54 今夜星光誘惑: 合和胡應湘的四件事 )大股東忽悠小股東搵鳩你笨就一定,但都有程度上嘅分別。
事出必有因,大折讓嘅唔只合和一隻,亦唔只係講大陸股。大陸股固然差,但不代表香港股就唔差。大把華資公司都係咁大折讓,費事開名。
合和胡應湘係好人一個,但做生意認真麻麻,應係市場共識。亦唔使主觀,股價自然話畀你知。但股價不濟唔止反映呢樣嘢。你做生意差,賺唔到錢,盈利升得慢甚至冇,自然個股本就冇乜增長(純利扣除派息同回購後,咪在股本碌上去咯)。咁你咪可能好多年先到68蚊咯,人地新地長實可能碌得快好多,呢個係第一樣嘢。
但合和,同埋某啲公司嘅問題,就唔止係做生意差咁簡單。直頭係公司管治水平低下,即係冇為股東創造價值。唔係同小股東一條船。你碌多年先68蚊,冇問題丫,咁咪68蚊咯!理論上呢個NAV就係公司「呢一刻」值幾錢,資產減負債,所謂嘅清盤價(當然實際上你清盤人人就壓你價)。
你諗下,當你自己搞間公司,點解你間公司明明資產減負債後4億,但街度賣緊2億?唔會架嘛。而合和私有化之前,68蚊嘅NAV,股價只係26蚊左右,60%折讓咁滯。
合和呢類公司嘅例子,就話你知教科書嘅商業101,講股份制公司,大家夾錢做海盜船,你夾一份我夾十份,有鑊齊齊孭有錢齊齊分,係太理想化嘅。現實係大股東嘅影響力不成正比,佢拎50%,你拎1%,但佢嘅權力邊止係你50倍。
正如David Webb講,實際上呢,啲小股東基本上只能聽天由命,只能希望大股東仁悲為懷(例如李嘉誠或郭氏三兄弟),仆街還仆街都唔好太過仆街,留返小小良知,顧及後人仲要有屎忽。除此之外實在係冇乜嘢做到。啲咩獨立董事呢,係廢嘅。
亦都因為咁,小股東對於公司管理層(有時仲要係大股東自己)嘅薪酬呀(你睇東亞?),用邊間圍威喂核數師呀等等,全部都係冇SAY嘅。最慘係維權股東Activist 仲要畀人覺得係搞屎棍。
所以任你點鬧都好,做李嘉誠嘅顧客可能差(例如鑽石廳,例如百佳賣油魚),但咁多年長實和黃等等公司,對得住股東。真係同股東一齊發達嘅公司,實在唔係好多間咋。
最後你會話,扯,咁都落左幕啦,合和仆街咪有得佢仆街,都入土為安啦。錯了,其實係影響成個市場的。David Webb有提到Lemon discount,經濟學嘢,講二手車,可以自己去睇下(http://bit.ly/2Ft2kdJ)。正係會劣幣驅逐良幣。如果啲公司咁嘅折讓係常態,即係隻隻都對NAV大折讓,咁我係正正經經嘅公司,就唔會願意咁嘅價上市嘛。我咪去第度上咯。於是留低在香港嘅只有垃圾公司咁話。
(註:好快講下,所謂Lemon其實係指次貨,最初個故事講二手車,影響好深遠嘅一篇論文(我都識,證明真係好深遠)。講資訊不對稱,二手車市場,車主(賣家)知道架車係好車定垃圾車(檸檬是也),但買家唔會咁易知道。假設好車值一萬蚊,垃圾車值一千,而市場上好車同垃圾車一半半,咁買家唔知情況下,只能夠碰下運氣,咪畀個平均價,開五千五買車—問題係,真正嘅好車車主唔會五千五賣畀你嘛!所以最後你開五千五,買到嘅全部都係垃圾車。就係劣幣驅逐良幣,忠忠直直終須乞食啦。解決方法?好多。其中一個就係保用。買家可能要畀貴少少,但我保證幾年內壞車嘅賠錢畀你。呢個就係訊息,只有好車嘅車主先負擔得到呢種風險)
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 在 普通人的自由主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西瓜與檸檬
有一年夏天去黃石公園,在路上停留一個小城,天氣熱,晚上出門到超市買西瓜吃。我正在西瓜攤東摸西看的時候,一個老人走了過來,咕咕噥噥地開始教我怎麼選西瓜。他說,很多人買西瓜,敲敲打打,也不知道自己在幹嚒,沒有用,聽聲音是沒辦法辨別西瓜好壞,他幫瓜農做過事,真正知道怎麼挑西瓜。於是他就把一顆西瓜拿起來,叫我看那紋路,如果綠色的紋路結構完整,每一條都從頭綠到尾,那西瓜還沒好,不要買。要買那種紋路開始破碎,或是已經破碎,轉成淡色皮的那種。
自此我買西瓜都照這神秘老人的方法,還真的很少買到不好吃的西瓜。
買西瓜是很典型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瓜農,甚至是超市,對於同一批西瓜的好壞,多少是知道的,但我們消費者不知道。買回家切開才知到底是中獎,還是上當。經濟學家George Akerlof就是靠研究「資訊不對稱」拿到諾貝爾獎。他論文裡的例子是「檸檬」,所以讓我用檸檬來討論西瓜問題。
爛的二手車,在美國叫lemons,買二手車很怕買到檸檬,但消費者不知市場上賣家車的好壞。因為一無所知,所以買家會出個好車與壞車之間的平均價,以作為避險。但問題就來了,因為這平均價對好車的賣家而言,太低了,所以好車不上市。這是一場多輪的賽局,隨著越來越多的好車離開市場,消費者的二手車均價就越來越低,最後市場上只剩爛車,消費者連買都不敢買,而最後連市場都沒了。這是很驚人的模型推論,邏輯清楚,但又簡單到讓人懷疑是不是哪裡搞錯了。
Akerlof的論文裡,還有一個重要的結論,如果資訊透明了,社會福祉和經濟效率會增加。這就是為什麼雖然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我們還是會看到二手車交易,因為買賣雙方都還是希望有個市場、管道可以媒合雙方。所以人類社會,為了需要,發明了一些方法讓資訊透明,對付無所不在的「資訊不對稱問題」。
二手車的市場,靠的是「保固」和「品牌」。如果買家知道買到檸檬後,可以有補償的方式,有可靠的經銷商交涉,那信任感就出來了,市場就可成。旅館市場也是一樣有資訊不對稱,旅人永遠不知道會不會住到黑心旅店,而讓自己變成人肉叉燒包,到最後也是靠「品牌」建立的連鎖旅店才解決這問題。
有些資訊不對稱的市場,解決的方法是靠中間人扮演資訊交流的角色,如金錢借貸。借錢的人,知道自己有多少能耐還錢,但金主不知道。如果沒有銀行這類的中間人,利率會高到沒人借得起錢。而傳統商業銀行、錢莊,日日夜夜在街頭巷尾打聽消息,誰的信用好,誰是賭徒,一本帳清清楚楚,穩當、正派經營的生意人,該低利率就低,愛冒險、愛作夢的創業家,該高利率就高,如此借貸才變得可行。
而有些資訊不對稱的市場,最後是靠政府介入監管。比如說醫療市場,比如說計程車市場,如果沒有政府主持資格審查、執照發放和定期檢查,很少人敢上街攔車,上醫院看病。如果你仔細看看身邊的大小交易,或多或少都有「資訊不對稱」的問題,也因為你都還看得到交易,那就代表有些機制在確保資訊在買賣雙方流動。但那不表示人類的交易是一成不變的,尤其是科技這麼普及的年代。
科技可以扮演傳統中間人或是政府的角色,而促進更多的經濟活動,提高福祉。
現在眾人熟知的Uber,就是靠科技,讓買賣雙方完全透明。叫車市場的價格下跌、數量上升,就是一個「資訊不對稱」問題獲得大幅改善的證據。同樣的airbnb, 也是如此,不用飯店品牌,憑著airbnb完全資訊透明的平台管理,讓原來許多閒置的空房得到利用,讓旅客有便宜的短暫停留,那是經濟效率的提升。銀行借貸也同樣正被科技進行破壞性創新,憑著大數據,許多的fintech已經可以不用昂貴的銀行員,也可以達成合理制定利率的目標。
世界越來越美好,但西瓜呢?
西瓜的資訊不對稱問題,科技怎麼解決? 其實有,但可能大家沒注意到。Akerlof的檸檬問題,背後的原因是產品品質的參差不齊。西瓜這不知多久以前就有的農作物,在近代種植技術的發達下,可以把品質,甚至是採收、運送過程都控制的很好,消費者買到爛瓜的機會越來越少。所以我雖然遵循老人所言選瓜,但沒吃到爛瓜,到底是因為選法正確,還是好市多的瓜都一樣好,我其實也不知道。
科技還有一個更強的地方,就是降低生產成本。西瓜賣價相對於人們的收入,是越來越便宜。如果消費者不幸買到爛瓜,不吃而丟棄一旁,也不會覺得可惜的話,那還有什麼檸檬問題,再買一個就是。
看到這裡,你應該就了解,為什麼「普通人的自由主義」年費只要五塊美金了吧。什麼,你說我的產品是檸檬? 沒關係,天下了不起的產品,都是從檸檬開始的。
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 在 楊世光在金錢爆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00:00《楊世光在金錢爆》每日更新,帶給您最及时的全球經濟分析和財經解讀!想看懂經濟,看懂國際趨勢,看懂財經新聞,看懂A股美股各種股,學習財經金融投資知識,關注我們✨
2:30美國初領失業金:經濟反彈破滅
4:55費城製造業指數 全球經濟復甦保守
11:16蘋果市值突破2兆:庫克為什麼每年都在8月份賣26萬股?
15:32特斯拉股價突破2000美元:馬斯克的分紅機制是什麼?
17:10職業經理人的KPI:不是營收,是股價
21:00漲幅超大類資產,為什麼美國二手車價格飆漲?
24:39行為經濟學-檸檬市場理論:資訊不對稱造就市場歧視
32:00歧視的源頭:平均值出價
37:05信息不對稱:歧視投資
38:35陷入歧視怪圈的投資人造就FAANG
👉👉成為金鐵桿,收看會員獨享專題👈👈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m095p7ZHRS1njmQ1wkgCg/join 👈👈
*注意只有金鐵桿及以上等級才能收看每日獨享專題
記得打開頻道鈴鐺🔔 光速接收金錢爆資訊
✨追光者請關注✨
世光Line官方帳號➡ http://nav.cx/2NuwkCF
Facebook粉專➡ https://bit.ly/2CDPgAY
微博➡ https://bit.ly/2NDsWOf
微信公眾號:“杨浦拉斯”
#楊世光 #金錢爆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2dnv4-WFE4/hqdefault.jpg)
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 在 這些收入與支出都需要有人來把關 - 台東高中 的推薦與評價
摘自中國時報2008/05/29)請問:文中「山老鼠」的出現會產生外部效果的原因應為下列何者? (A)資訊不對稱 (B)交易成本 (C)財產權的問題 (D)檸檬市場。 【 龍騰自命題 】. ... <看更多>
資訊不對稱檸檬市場 在 K學院- 檸檬( lemon ) vs 諾貝爾經濟學獎 - Facebook 的推薦與評價
檸檬 ( lemon ) vs 諾貝爾經濟學獎: 現今在美國,人們稱狀態不佳的中古車 ... 論文解釋了,當市場中,買方與賣方存在資訊不對稱時,市場中的商品品質會一直下降的經濟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