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特效化妝師、視效師加奈多.德.羅西(Giannetto De Rossi)辭世,享壽79歲。他的代表作包括《艾曼紐在美國 Emanuelle in America》(1977)、《生人回避2 Zombie2》(1979)、《沙丘魔堡 Dune》(1984)等作。並曾以《末代皇帝 The Last Emperor》(1987)提名英國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
加奈多.德.羅西出生羅馬,在六〇年代以化妝師身分入行,參與作品包括《狂沙十萬里 Once Upon a Time in the West》(1968)等作,並迅速在影壇站穩地位。七〇年代,他曾與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合作《1900》(1976),也曾在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的《卡薩諾瓦 Fellini's Casanova》(1976)之中為一手為唐納.蘇德蘭(Donald Sutherland)設計華麗而怪誕的妝容。
.
不過真正讓他換得國際聲譽的作品,卻是為剝削電影《艾曼紐在美國》打造的性暴力場面。片中惡名昭彰的特效如女性乳房被割除等畫面,皆是由他創造。其場面太過真實,不僅讓觀眾信以為真,參與演員也抱怨自己因此產生陰影。隨後盧西奧.弗爾茲(Lucio Fulci)也找上他主導《生人回避2》的殭屍場面,戲中不少暴力場面成為經典,該片真正鞏固了德.羅西在業界的大師稱號。
.
在製片人狄諾.狄.勞倫蒂斯(Dino De Laurentiis)的邀約之下,加奈多.德.羅西前往墨西哥為《沙丘魔堡》打造驚人奇幻特效,包括非人類生物「公會領航員」(Guild Navigator)。同場拍攝的《王者之劍 Conan The Barbarian》(1982)所出現的怪物造型,也是由德.羅西設計。
.
在《第一滴血第三集 Rambo III》(1988)之中,德.羅西特地設計了一個裝置,讓火焰能從席維斯.史特龍(Sylvester Stallone)的背部和腹部都是噴發。他的專業獲得了史特龍的高度認可,兩人日後也曾數度合作,包括《十萬火急 Daylight》(1996)等作。
.
在九〇年代之後,德.羅西依然處在事業高峰,包括為《鐵面人 The Man in the Iron Mask》(1998)製作了片中的鐵面人面具。而他過去擅長的恐怖特效化妝,在《顫慄 Haute Tension》(2003)依然奏效,成為許多觀眾的噩夢。
.
《獵殺星期一 What Happened to Monday》(2017)是他的最後一部作品,除了化妝,他也身兼髮型設計。2021年4月11日,加奈多.德.羅西辭世。
.
.
(圖為加奈多.德.羅西。)
貝托魯奇1900 在 無影無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義大利製片人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Alberto Grimaldi)辭世,享耆壽95歲。其監製作品涵蓋了多部上個世紀的義大利經典之作,包括《黃昏三鏢客 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1966)、《愛情神話 Fellini Satyricon》(1969)、《巴黎最後探戈 Last Tango in Paris》(1972)、《索多瑪120天 Salò, or the 120 Days of Sodom》(1975)、《卡薩諾瓦 Fellini's Casanova》(1976)等。
.
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出生拿坡里,修習法律起家,1962年與妻子共同成立電影製作公司P.E.A.,同年推出首部電影《The Shadow of Zorro》。同一時期,他參與了多部義大利麵式西部片,包括塞吉奧.李昂尼(Sergio Leone)執導的《黃昏雙鏢客 For a Few Dollars More》(1965)、《黃昏三鏢客》等作。
.
格里馬爾迪的活動範圍包括拿坡里、羅馬與洛杉磯,在歐盟成立之前就主導多部跨國合作案,並且一手製作了多部蜚聲國際的義大利導演名作。例如他幾乎製作了巴索里尼(Pier Paolo Pasolini)的所有電影,包括《十日談 The Decameron》(1971)、《坎特伯雷故事 The Tales of Canterbury》(1972)、《一千零一夜 Arabian Nights》(1974)以及惡名昭彰的《索多瑪120天》。
.
他也曾與費里尼(Federico Fellini)有過多次合作,兩人自《勾魂懾魄 Spirits of the Dead》(1968)結緣,日後合作的作品包括獲得奧斯卡提名的《愛情神話》、《卡薩諾瓦》,以及《舞國 Ginger e Fred》(1986)。格里馬爾迪也與貝托魯奇(Bernardo Bertolucci)合作過《巴黎最後探戈》與《1900》(1976),其中《巴黎最後探戈》的過激情色場面差點使得他與貝托魯奇身陷牢獄,為了創作自由,他挺身與司法對抗。
.
2003年,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以聯合製片人身分、憑藉《紐約黑幫 Gangs of New York》(2002)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與英國金像獎最佳影片提名,為職業生涯留下完美句點,他一生製作電影數目將近80部,堪稱是上世紀最具影響力的歐洲製片人之一。在2017年,他與貝托魯奇合作了《1900》的修復製作,最終將作品送上威尼斯影展上映演。貝托魯奇在隔年過世。
.
2021年1月23日,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因自然原因辭世。
.
.
(圖為阿爾貝托.格里馬爾迪。)
貝托魯奇1900 在 明周文化 MP Weekl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國際電影音樂大師辭世】意大利著名作曲家Ennio Morricone今日逝世,享壽91歲,舉世震驚哀悼。
Ennio Morricone 1928年生於意大利羅馬,出身音樂世家,從小受小號音樂家父親教育薰陶。自1954年起投入電影配樂工作,一生中為逾400部電影、電視劇配樂作曲,長年與沙治奧·里昂、貝托魯奇、昆頓·塔倫天奴等大師合作。重要作品包括《獨行俠決鬥地獄門》(The Good, the bad and the ugly)、《義薄雲天》(Once Upon A Time In America)、《戰火浮生》(The Mission)、《星光伴我心》(Cinema Paradiso)及《聲光伴我飛》(The Legend of 1900)等電影的配樂。2007年,他榮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讚譽為「對電影音樂藝術貢獻深遠而巨大」。
Morricone的傳記電影《ENNIO:THE MAESTRO》由著名導演 Giuseppe Tornatore 編劇並執導,原定今年公映,由澤東電影擔任全球發行,王家衛擔任其中一位監製。王家衛曾表示Morricone是他最喜歡的音樂家,在其電影中亦採用過Morricone的作品。
#EnnioMorricone #音樂 #電影配樂 #星光伴我飛 #星光伴我心 #義薄雲天 #獨行俠 #王家衛 #意大利 #電影 #我就是我
- - -
《明周文化》推介:
身處漩渦的DSE學生:我們讀歷史,所為何事?
https://bit.ly/3g9vbEz
陳朗熹的《香港美不美?》 關於金紫荊銅雕的旅遊體驗
https://bit.ly/3g6BSqY
---
◢ 緊貼明周文化 ◣
IG: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G:t.me/mpwchanneldepth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