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 10 月,一位身心狀況良好的少年,突然出現嚴重的精神異常症狀,經過醫生仔細診斷後,確認罹患了「思覺失調症」。
接下來的一年半,少年的精神症狀反覆發作,但常規治療方式卻沒有讓他好轉,反而歷經了藥物副作用帶來的嚴重厭食、噁心嘔吐,甚至造成體重下降。
到了 2017 年 2 月,一名醫師在他的身上看到疑似「韓瑟勒巴通氏菌」 (Bartonella henselae) 感染引起的痕跡。這類細菌感染,通常是被貓咬傷或抓傷後導致,又稱為貓抓病。醫生不禁懷疑,少年的精神疾病可能與此有關……
事實真的是如此嗎?貓抓病可能引發思覺失調?這其中是否搞錯了什麼?
延伸閱讀:
不僅讓貓咪瘋狂,也讓蚊蟲感到疼痛的貓薄荷
https://pansci.asia/archives/317420
思覺失調症是什麼?司法上的精神鑑定又是怎麼回事?ft. 法律白話文|可能性調查署 實拍 EP4
https://youtu.be/HJKuh459m6c
______________
✈ 你也擁有飛行夢嗎?
只要你是年滿 18 歲的在校學生,都有機會參加「我的青航時代 ── 2021航發會 X 暑期航空營」哦!
報名截止倒數中,快別錯過這個大好機會:https://lihi1.com/H5hA9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萬的網紅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豆豆媽吳霈蓁 #蕁麻疹 #霉漿菌 豆豆最近蕁麻疹大發作,我在帶他去醫師的過程中,拍了一段影片來和大家聊聊,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特色因為來去一陣風,常常發作很突然,然後當你帶去給醫生看的時候,疹子就消退了~好像在玩躲貓貓,所以大家可以在發疹子的時候先拍下來,留下證據,比較好讓醫師診斷。這個方...
貓抓病診斷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針見血清晰明瞭
👍👍👍👍👍👍👍👍👍👍👍
分享于:#風城男子 文
盧秀燕的溫度恰恰突顯蔡X文的陰冷
把蔡X文跟盧秀燕作比較,基本上是侮辱了盧市長。但是兩人同為台灣政壇女性政治人物,風格人品卻截然不同,值得專文探討一下。
蔡X文常常被形容為「空心菜」,但這不能怪別人,而是她的談話除了經常性的「空洞文青」,確實毫無「實質內涵」。
更重要的是,蔡X文非常喜歡自吹自擂,可是每次都被抓包,成了「慣性的說謊者」。這種在認知心理學上,大概只能以「充滿自卑欠缺安全感」來作為臨床上的診斷。
舉例來說,一個人在博士班被退學,就會假想自己是拿了1.5個博士學位的PhD(結果連口試委員是誰都說不出來)。一個人可能在修習碩士時默默無名,就會膨風自己是如何被指導教授所看重(結果鬧出謊稱指導教授已經死了的笑話)。
這已經不只是「可憐自卑」的等級,而是「死不要臉」的天下無敵了!隨便拿最近蔡X文的兩個臉書發文,就可見一班。
其一,蔡X文宣稱自己是「最會減煤」的總統,並且引用從2014到2020,台中火力發電廠用煤量減幅超過600萬噸的數據,作為佐證。
然而事實是,其中接近400萬噸的減煤是在盧秀燕市長上任後兩年內,以公權力對抗施壓中火才達成的。而在同時間,全國火力發電的用煤總量從2014年的2632萬噸增加到2020年的2694萬噸,何來「減煤」之說?一個人可以如此不要臉,也真是嘆為觀止!
其二,蔡X文臉書發文,很矯情地為她剛領養的搜救犬樂樂抱屈,因為有媒體質疑蔡是透過特權領養。文章中蔡更稱這些毛孩(四犬二貓)都是她的家人,她會花心思照顧、陪伴。
搜救犬樂樂的收養訊息完全沒有對外公告,乃是單單依去年年底才修訂的「對推廣搜救犬形象有助益之人士,得優先申請領養」之新規定,讓蔡在「無需抽籤,無需排隊,無需公平審核」的「三無」情況下,順利收養樂樂。這當然是特權,而且是一齣演的非常難看的公關戲。
但是最令人噁爛的是,蔡X文竟然宣稱自己會「花心思照顧、陪伴」這些毛孩。只要真正養過毛小孩的人都知道,沒有把屎把尿做過鏟屎官的,根本不配稱自己為主人。蔡X文充其量只是把這些毛孩交給一些下人照顧餵養,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充充門面,做做公關,哪裡可能自己花心思照顧陪伴?一個人可以大言不慚地寫得出這種文青矯情的噁爛文,也真是匪夷所思!
相較之下,盧秀燕被形容為「媽媽型」的地方首長,對市民噓寒問暖,平易近人,完全沒有政客的架勢,與人一種非常親民的形象。
在面對台中市民詬病已久的空污問題,盧市長以母性的溫柔與堅持,軟硬兼施的與中央跟台電對抗,為了保護台中市民的健康,在火力燃煤的議題上,毫不退讓,非常有感的改善了台中的空氣品質,獲得大多數市民的支持。
盧秀燕的施政也有別於蔡X文的「口惠不實」,面對問題總是選擇「直球對決」,而非用一些狡猾的言語,遮遮掩掩,不著邊際。
最重要的是,盧秀燕的人格特質充滿「誠懇、溫暖、親和力」,給人一種「安全、信任」的感覺。相對於蔡X文的人格特質充滿「狡猾、虛偽、冷漠」,兩者之間真是天壤之別。
如今的台灣政壇「女性撐起半邊天」,但我希望更多看到的是像盧秀燕市長這樣善良可親的人民保母,而非像蔡X文那樣的惡毒狡猾的陰險政客。
https://reurl.cc/NXeQpn
內文OOXX實為不得不的修改...請風城男子見諒😘原文請見連結
貓抓病診斷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省下診察費(掛號費),
你將失去的是……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其背後代表的意義。
「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這種狀況甚至也發生在自費門診,有位醫師朋友就分享,一對前來「諮詢」遺傳疾病的夫妻,看診結束後,覺得「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透過門診時間,我替病人解說先前的檢查報告,回答了病人提出來的幾個疑問,同時做好衛教。病人看起來挺滿意的,點點頭,邊起身邊問我「醫生,那我直接回去就可以了嗎?」我當然知道他的意思,因為我碰多了。他心裡想的是,就只是「看」報告而已,又沒有開藥,應該不用繳費就可以直接回去吧?
我通常不會直接戳破他們的計謀,只會笑笑地提醒「離開前,記得要先去繳費喔,不然電腦裡就不會存你的病歷紀錄!」聽我這樣說,病人通常會摸摸鼻子就離開,但是出了門之後,跟診間護理師或去櫃檯跟櫃檯人員「盧」的情況還是偶有所聞。不過,換作是我,我是不可能妥協的。
先前衛生主管機關在推動讓病人線上查報告的措施,醫院或許真的可以配合主管機關的規畫,設置一部專門讓患者使用的電腦,讓患者自己上線「查看」報告結果。但問題來了,看是一回事,看得懂又是另外一回事,解讀報告還是得讓專業的來。
當然,如果針對報告結果,還要進一步「發問」或進行「專業的討論/諮詢」或尋求「專業的建議/解方」,掛號費與診察費就是必要的,因為這個代表的是專業的價值與專業的尊嚴,所以即使健保體制下這些費用少的可憐,還是必要的。要是病人與家屬吵一吵,或投訴或投書媒體,醫師、醫院、主管機關等,任何一方想要息事寧人,遷就他們的無理取鬧,那麼醫療專業只有繼續被踐踏的分。
現行的健保制度造福不少人,也寵慣不少人,甚至不把專業當回事,連看自費門診的病人也有這種觀念。之前看到同業好朋友在臉書分享,確實感慨萬千。他說到一對前來「諮詢」家族遺傳疾病問題的夫妻,在看診結束後,對著櫃檯人員說「我只是『問問題』而已,為什麼要付掛號費?」
問題是,這些問題的人通常都不是阿貓阿狗,隨便就可以回答的。在診間,回答問題的人(醫師),首先必須拚聯考(或大學學測、指考)、考上醫學系,努力念7年畢業後,還要再撐過5年住院醫師訓練、考取專科醫師執照,除此之外,要不斷地累積行醫經驗,多年之後才有資格回答啊!
醫生在意的並不是掛號費,而是掛號費背後代表的意義-我提供了專業,你就必須付費。偏偏很多病人不了解,他們只是想辦法省錢。加上主管機關的德政,他們可以不必掛號,就花個幾塊錢,上線拷貝檢查報告,再拿著報告,到網路上去「問醫生」。
如果是一般抽血檢查,或許沒什麼大問題。但比較專業的報告,有時候是要看原始影像、有時候是要搭配其他檢查/病史/理學檢查綜合判斷,在網路上問醫生,醫生在缺乏足夠資訊的條件下,極有可能只能就常態做說明,或可能錯誤判讀。例如,某次的抽血或檢查結果「看起來」正常,但原醫師因為了解患者有家屬史,通常會建議間隔一定時間再回診追蹤。
但在網路上隨便抓一個醫生來問,他只能就報告上的「正常」說明,不會提醒回診再追蹤,這不是他敷衍行事,而是他光憑一紙報告書,很難全面了解,自然不知道嚴重性。少了主治醫師的診斷、解讀與建議的註記,即使有其他醫師幫忙看報告,也無法給予深入的解說與建議,這就是專科之間的差別。
以現在的醫療環境,正牌醫生為避免糾紛與誤診,大多數都不太輕易對陌生人解釋病情了,若在網路上遇到熱心解答的醫生,除了需要擔心自己的病情,同時要擔心自己是否遇到了詐騙。總之,為了省下這些掛號費或診察費,可能會耽誤自己的病情,得不償失啊!
有些「更聰明」的病人,會故意選在醫生看門診的時間,打電話來問自己的報告。當然,可能他已經完成掛號手續,醫生可以看到他的報告,如果醫生願意的話,也可以在電話上向他說明。但這麼做是在干擾看診,等於剝奪其他病人的看診時間,是非常自私的行為。
這些病人以為這樣做是賺到了,其實不然。在電話上說明,和在診間當面「看圖」解釋,是差很多的。另外,電話裡所說的一切,並不會被紀錄到雲端病歷中,所以下次看診時,即使是同一位醫師,都不會看到電話上的說明,或患者補充的其他資訊,也就是說,失去一次醫療紀錄。然而,這次的紀錄重不重要、有沒有可能因為失去了「這片拼圖」讓患者受到傷害?不知道,患者只能自行祈禱不會!
舉個例子來說,當患者腹部超音波報告寫著:肝臟有1顆1.5公分的結節,看起來像是血管瘤,但建議要回診追蹤。你卻在網路上找到熱心的醫師,詢問他的意見,問他「肝臟有血管瘤該怎麼辦?」網路醫生根據片面訊息,告訴你「血管瘤是良性的!」於是患者放心,還沾沾自喜以為自己賺到了。
事實是,患者是B型肝炎的帶原者、肝癌的高危險族群,照理說,主治醫師都會建議定期照腹部超音波的追蹤,即使這次報告正常,也應該要持續回診。但為了省下一次的掛號費,無法得知不回來追蹤的嚴重性,甚至忘記上一次的腹部超音波結果,也有看到疑似血管瘤的病灶,但只有0.5公分。不過,因為患者本身壓根不記得,就不知道病灶正在「長大中」。
患者不說,「從路邊揀來」的熱心醫生當然不可能知道這麼多。於是,原來以為的「良性」腫瘤,已經悄悄地長大了。當沉浸在「自己賺到」的喜悅時,卻持續一年體重不明原因減輕,膚色也愈來愈蠟黃。等到總算願意再次就醫,就已經是肝癌末期了。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如果不是為了省一筆掛號費,聽從醫囑回診聽報告,門診醫師就能透過病歷紀錄,合理懷疑「事有蹊蹺」並安排進一步的檢查,即使是在下一次的追蹤時才發現,也還有機會提早治療。只是這些機會,都被自以為聰明的省錢給錯失了。
寫到這,可能有人想要發問「哪會有這麼巧合的事?」就是有,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所以,當一個人自以為聰明的省下掛號費/診察費時,不僅在無形中踐踏了醫療專業,更有可能讓自己處在危險的處境中而不自知。
阿金醫師說:
醫療上出現的「悔不當初」大部分都是因為「鐵齒」與「巧合」造成的。一個人自以為聰明、想方設法能省則省,想要「免費聽檢查報告」,卻不想支付掛號費或診療費。只是省小錢卻可能壞大事,不願支付掛號費(診療費)的同時,就等於踐踏了醫師的專業,甚至讓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中。
本文收錄在《ICU重症醫療現場》
https://bit.ly/36DIACp
貓抓病診斷 在 豆豆媽咪健康生活家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豆豆媽吳霈蓁 #蕁麻疹 #霉漿菌
豆豆最近蕁麻疹大發作,我在帶他去醫師的過程中,拍了一段影片來和大家聊聊,主要是想和大家分享,蕁麻疹的特色因為來去一陣風,常常發作很突然,然後當你帶去給醫生看的時候,疹子就消退了~好像在玩躲貓貓,所以大家可以在發疹子的時候先拍下來,留下證據,比較好讓醫師診斷。這個方式也適用在觀察孩子的各種狀況,例如:熱痙攣、走路O型腿等情況…,不要擔心被長輩唸說:「小孩都在不舒服了,你還在拍」,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是在拍症狀給醫師判斷…
然後這次豆豆蕁麻疹發作,目前醫師判斷比較像是病毒感染(懷疑是霉漿菌),因為他有些呼吸道的症狀,ex:咳嗽、流鼻涕…,這也讓我想起黃瑽寧醫師說【兒童蕁麻疹 感染往往才是禍首】。
當然,爸媽日常生活觀察、記錄是否和食物過敏、或是過敏原誘發,也很重要,只能努力提供線索,協助醫師診斷了~
蕁麻疹真的很討厭,發作起來真的很癢,小孩會忍不住一直抓,一定要提醒他們不能抓,因為愈抓只會愈癢,小孩「皮在癢」的時候,可以用點冷毛巾或是冰敷降低癢感,或是擦一點醫師開的止癢藥水,我最近也試了好幾次 #綠豆水 或稱 #綠豆解毒湯 效果好像還不錯~過幾天再和大家分享作法…
看著他全身起疹子,我真的心裡好難過,也很自責,為什麼會把小孩照顧成這樣…總之,希望豆豆趕快好,雨過天晴吧~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uI3qkbpSb4/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