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食粥 自己煲
方韻芝下周跟年青藝術家分享的題目是「無米粥」:如何由無米煲到有米,就算沒有錢也可以做自己的projects。
她做過什麼?
剛過中秋,翻開她有份編製的《過好節圖鑑》好多方法善用剩下的過節食品:月餅饀可以包湯圓、切成小丁摻進八寶粥、切薄片炸香當小吃,五仁月餅可以加榨菜絲、青瓜絲、蔥、花、麻油當涼拌。還有碌柚皮可以曬乾,燃燒時是天然蚊香;意想不到是燒成灰後加一點進白粥,就是民間秘方的「舒喉粥」。
三年前她還和朋友一起編製《油麻地剩食圖鑑》,找出油麻地的「剩食」資源,再加以利用:廣東道菜檔賣剩的菜,送給旺角天台農場做堆肥、魚檔不要的魚腸會給菜做「魚腸蒸蛋」……果欄丟掉的水果,方韻芝直接就在街邊開工作坊,把水果變成果醬,再配上麵包周圍派街坊。
翌年她又編了《深水埗惜食圖鑑》,收集更多街坊善用廚餘的食譜。接著她被選往台灣交流,今年策劃了淡水的《樹梅坑溪社區剩食圖鑑》!
「台北的優點是市區也會有農地。」方韻芝畫的樹梅坑溪社區地圖,在捷運竹圍站出來,向山走就有多個農場、菜田、柚子園、養豬場、養羊場等:「之前在油麻地很想把地下菜檔的剩菜,送上天台做堆肥種菜,但能消化的量不多,可是在台灣就有機會發生。」然而台灣的「缺點」是市民習慣了中央回收廚餘,覺得問題已經「解決」,相對沒動力減少廚餘。在方韻芝筆下,西瓜皮白肉的部份變身「百香果翠衣蜜餞」、杏仁豆花店把豆渣送去山上的柚子園堆肥、咖啡廳的麵包皮可以餵魚、食品店的過期燕麥是雞飼料……「社區也可以是一個系統,不只是中央回收,本身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有方法減少廚餘,善用廚餘。」她說。
方韻芝是二零零八年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首屆畢業生,曾經發起「香港投訴合唱團」,又是油麻地前「活化廳」核心成員,這些年來她做很多項目都沒有資金支持。「有些人要申請到錢才做事,我覺得有好想法就去做。」她盡力在社區找資源,例如那些善用食物的《圖鑑》都依靠大量的街坊人脈,有些朋友一起做了油麻地的,更多朋友認同願意幫手深水埗那份。無米,可以借米,而柴火就是人們的熱誠。
「最初一些項目可能沒有錢,但我從中建立自己的CV,發展自己喜歡的事。」她最近負責灣仔藍屋的社區教育工作,已有穩定收入。剛畢業時她也全職工作當設計師,但天天加班到凌晨,一個月只放了一天假,實在撐不下去。「當時有朋友點醒我:如果開支不多,為什麼不把時間留給自己?一星期打三日工,賺到足夠的生活費就夠了。」於是她認真看家裡的需要,住的公屋已經買了,媽媽退休開支有限,毅然決定「放自己一條生路」。
媽媽當然反對,但方韻芝這些年來不時帶著媽媽參加她的活動,媽媽慢慢從她的朋友了解女兒,漸漸肯定。最近方韻芝在「蘇波榮」的「自由定價」素食小店幫忙,媽媽也在門外幫這些年輕人造衣服,開始小小的生意。
原刊蘋果日報
方韻芝下周分享的場合是「飯聚集知」, 讓資深藝術工作者和年青藝術系學生一起吃飯交流, 並不公開.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