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拍的 #不是最近
SUBARU OUTBACK
前陣子試駕了最新發表上市的SUBARU OUTBACK,以下幾點心得跟大家分享,先說我喜歡的部分:
SUBARU這幾年的車安全表現都相當傑出,OUTBACK也獲選美國IIHS TOP SAFETY+的殊榮,除了車體防護性優異,這次導入的Eyesight 4.0智慧駕駛輔助系統也讓行車安全達到更全面性的提升,如果你是一個首重安全的車主,那OUTBACK的確很值得考慮
無論是上次試駕Forester或這次試駕OUTBACK,一上車都會感受到車內的氛圍很棒,前檔、車窗採用大面積玻璃的通透感、良好的駕駛視野、方正的車身帶來寬闊的乘坐空間,就像來到一間裝潢不特別華麗卻令人感到放鬆的房子,尤其這次配置的Nappa真皮座椅,雖然包覆性普通,但觸感棉柔、飽滿的泡棉提供良好的支撐性,又不至於像德系車的座椅那般硬朗,明亮舒適的布局非常適合家庭
還有一點我很喜歡,就是OUTBACK的乘坐感,四驅和越野是SUBARU的強項,懸吊設定必須考量在破碎路面或大幅度落差等各種地形的表現,除了能提供消費者足夠的越野能力,也因為須符合這般嚴苛的使用條件,相較之下台灣路面的坑洞其實是小菜一碟,無論是之前的Forester或這次的OUTBACK,行經坑洞的乘坐感都相當舒適,搭配對稱式四輪驅動系統,高速穩定性和濕地循跡性也令人安心
另外就是這次座艙質感的精進,採用豪華品牌愛用的Nappa真皮座椅和Harman Kardon音響,中央11.6吋直式觸控螢幕也令人讚賞!除了科技感大幅提升,類平板的操作介面也很先進,長按選項就能移動排序,按鍵反應速度也算流暢,搭配倒車顯影和360環景,實用性相當齊全
至於我覺得略為可惜之處,近期SUBARU車系都是採用自然進氣引擎搭配CVT變速箱,OUTBACK也是如此。這樣的配置在幾年前其實很常見,但在現今車廠多數皆已採用「小排量+渦輪化」的今日,NA+CVT的動力規格難免會讓人略感失望。OUTBACK這顆2.5升自然進氣引擎可輸出最大馬力169PS/最大扭力25.7kgm,實測車上載兩位成人駕駛感受,前段油門還算輕盈,一般市區停停走走都很OK,動力表現搭配CVT無頓挫的優勢相當舒適,但如遇超車或爬坡,重踩油門之下雖不致沒力重拖,但的確只符合夠用的標準,有熱血魂的爸爸可能不太適合。不過多數會買這種中大型SUV的車主一般都是家庭使用,載家人出遊也都是正常駕駛居多,如果是對動力需求不大的車主倒也無須擔心
#產品重點
●Level 2自動駕駛輔助系統
●EyeSight4.0智能駕駛輔助系統
●DMS智能駕駛警示系統
●SAWD對稱式四輪傳動系統
●2.5升水平對卧自然進氣引擎
●169hp/25.7kgm/油耗13.9km/L
●X-Mode雙模式動力控制系統
●SRH主動轉向頭燈
●ADB智慧型自適應頭燈
●NAPPA真皮座椅
●直立式11.6吋智慧影音觸控控螢幕
●11支HarmanKardon喇叭+重低音
●行李箱容積561公升
#SUBARU #OUTBACK
#SAWD #EYESIGHT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的推薦目錄: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沈慧蘭-殺手蘭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討論] 關於換變速箱油-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請問變速箱油過多會產生的影響? - 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保養後車會「頓」? 車主控:疑加錯變速箱油-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長久以來,有車友反應, 原廠變速箱換檔會有頓挫情況的發生 ...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cvt變速箱頓挫的推薦與評價,MOBILE01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問題] 請問這是否變速箱油過多? - 看板car - PTT網頁版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討論] 關於換變速箱油- car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 關於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Re: [保養] 請問變速箱油大概幾萬公里換一次? - car 的評價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吳瑞奇的 B M W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哥這次採用漸進式的方式分享哥i3 試駕約八天(里程數約500公里)心得,因為內容頗多,所以一直以來都沒有辦法一次把心得寫完,才會採取先PO文,之後若有想到再陸續補充的方式,請各位見諒........哥商借的是2014年i3 純電版,至於即將於11月發表的小改款i3 除了電池續航力增加(60Ah→94Ah),配備也大幅精進,針對小改款i3 總代理汎德目前已有預購專案,也首次採取了保證購回的促銷方式(詳情哥再另行發文),所以哥如果有多餘的預算,絕對會買一部i3用來代步,真的是方便好開實用又吸睛!.........
哥先說簡單的結論,哥對i3 原本認為這充其量只能說是一款形象大於實用的車,因為這是首部BMW的全電動車,其實大家觀望的程度遠大於實際購車的車主人數,但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跟探詢服務廠的人員,發現i3 良率奇佳,單就電池部分目前台灣還沒有故障的案例,且還保固八年十萬公里,再加上本次試駕,哥發現i3有很多地方,不同於現行內燃機引擎的汽車,優點更是多不勝數,也難怪電動車即將成為不久的將來……開過i3之後,更是可以預期,下個世代的汽車就是電動車~
哥再接著說幾個哥自己認為的優勢,首先當然就是節省能源,但更讓哥驚豔的是,通常馬兒不吃草就不可能會跑……但i3 加速性能反而極為凌厲,i3並無變速箱,所以0-100km加速帳面數據雖然為7.2秒,實際上感受更快,因為加速性能完全是直線上升,毫無停頓,據說i3 極速僅150 km/h,這次試駕最可惜之處就是沒能有機會嘗試測極速是否真的僅至150 km/h,但哥油門一灌,一鼓作氣直上120km/h餘勢未減、很是暢快,直接衝到150 km/h應該也不是太困難......而i3 在少了許多一般汽車需要的零組件之後,以不到四米的車長,車室空間卻令人刮目相看,再加上特殊對開式車門,整個車室空間既高又大,上下車也方便(除了必須先開前門才能開啓後車門),地板也平整化,若要硬挑出缺點,就是內部寬度稍嫌不足,然後後座乘客上下車時須注意頭部不要撞到一般俗稱B柱位置的車門卡榫之處,但在包括座椅支撐性跟舒適度,以及內裝按鍵的佈局陳設,都與一般BMW車型幾無二異,很難想像這是一部超級環保車,又因為採用CFRP碳纖維複合材質車體結構,雖然車重僅1,295公斤,但是車體的強度跟組裝品質極為優異,開起來仍是步履穩健,完全沒有輕飄飄的感覺.....說到這邊,一定要特別提一下,以哥這幾年擁有過多部BMW的經驗,BMW在隔音方面所下的工夫十分紮實,並不是單靠隔音棉創造出寧靜的車艙品質,這樣的特性在i3更為明顯,哥原本擔心i3 因為是無窗框設計再加上玻璃並沒有特別加厚,玻璃面積又大,會導致寧靜度不佳,結果哥開了八天,車艙內外包括中控檯等處幾乎聽不見異音,風切聲也極細微,甚至於哥曾開過某日系品牌的油電車,當以純電方式行駛,輪胎滾動的噪音直接傳進車室內,並不寧靜,正好那部車與此部i3 里程數都接近一萬公里,i3 搭配的還是155/70 R19的大腳,如此差異真的讓哥頗為吃驚!
說到足蹬19吋大腳、重心低、再加上不到1.3噸的車重、短軸距、短車身以及凌厲的加速性能,i3 若要說是Q版鋼砲也不為過,而且更是標準羊皮狼,超可愛的Keroro軍曹外型,現代化特殊的內裝,卻有驚人的加速性及操控,方向盤轉動些微,整個車體就是同步跟上,幾乎是車隨意轉,且安定性高,即便像哥開車不快也不求快,但卻不覺得緊張,甚至往往不自覺會越開越快,真的是不自覺,因為沒有變速箱換檔的頓挫感,很容易就超速.....另外開得快也要煞得住,i3的煞車對應i3的車重跟大腳,煞停的力道頗大,更特殊的地方是,因為電動車幾乎沒有滑行的效果,也就是說一般汽車,如果油門放掉,速度不會一下驟降太多,可以採取滑行的方式節省油耗或是不踩煞車而能保持一定的速度;但i3 只要油門一鬆,加速力道立刻消失,速度會驟降,甚至於哥在市區行車時,走走停停的狀況下,都無須踩下煞車踏板,只要算好與前車的距離,適當時機放開油門,整部i3就可以直接完全停止,踩下煞車踏板反而只是提醒後方車輛我有煞車......這樣的特性,對於煞車系統的壽命絕對有極大幫助,所以i3 純電版除了免稅金、免換機油、免加油等顯而易見的優勢外,也可以預見其他保養成本會相當相當低,再加上不到四米的車長,搭配標配倒車雷達跟倒車顯影,市區停車或迴轉幾乎可以一次OK,更不用說BMW的各式各樣車型安全性都是名列前茅,因此,i3 種種設定都極適合作為日常短程通勤代步的交通工具。
接下來就是要說到重點,也等於是缺點,i3 最大的缺點在於充電以及續航力的部分,之前的i3純電版,原廠公布模擬日常生活數據後行駛總里程數最高約130公里,經過哥實測,這數字確實是相當準確,以哥的經驗,BMW原廠公布的各項數據包括油耗、加速性能等等,都與實際使用的數據相差甚小,參考價值頗高,只是130公里真的不是太長,所幸儀錶板顯示的數據很準確,不過純電版畢竟沒電就是直接顧路,所以只要儀表顯示可使用里程數低於40公里,哥就會很焦慮.........另外重點中的重點,BMW的充電插頭與所有電動車都通用,也都具備交流電跟直流電充電裝置,但如果以一般家用110V插座充電,再把i3 充電速度設定到最大(透過iDrive設定,有三段調整,主要應該是為了保護充電安全),以哥的經驗,連續充電超過12小時仍無法把i3 從20%充飽至100%,所以建議若要購買i3尤其是純電版,還是要搭配Wallbox一起購買(不要折價),Wallbox是針對私人車主所推出的家用充電站,相較於直接插上家用電源插座的隨附標準充電線,Wallbox 可將 i3 的充電時間縮短 30%,原廠聲稱能在 6 小時內就能將車輛充電至 80% 的電力,另外Wallbox同樣採用環保概念而使用大量可回收材質製造。
寫了超過一小時,先暫時做個結論,如果不想要擔心電力耗盡直接顧路的話,增程版i3是折衷的選擇,當然也較貴。如果只是固定路線,尤其是停車處都有充電插座,即便是110V使用,在市區基本上開i3,會是與眾不同的感受,而且是很棒的感受,哥真心誠意地認為,i3只要透過推廣,甚至於堤供作為BMW車主的車進服務廠超過一天時的代步車,讓BMW車主體驗一下,對於i3的銷售絕對會有正面的幫助,開過就知道i3真的好!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TCar 葉明德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試車報告] Volvo XC90 D4 維京移動堡壘
4K UHD: https://youtu.be/YvAYKhdm9Ps
2002年問世後,強打安全性與寬敞車室的XC90創下為數不少的銷量,不過,歷經超過十年,舊款車型早已邁入產品壽命末期,在暌違多年之後,XC90終於獲得全面革新!
雷神附體
要說全新XC90外觀有何部分傳承自Volvo經典,最為明顯的就是那直立式的尾燈,不過,新款燈具除了倒車燈,其餘皆採用新穎的LED光源,此外,車頭方正的直瀑式水箱罩當然也是另一經典設計,但Volvo也順應近年車壇潮流,大幅增加T8世代XC90的水箱罩與廠徽面積,加上高亮材質的點綴,車頭的質感加分不少!
另外,舊款XC90為了防止於越野時刮傷車漆,不論前後保桿、側裙與輪拱皆採用消光表面,但全新XC90改採單一車色,並將越野時較易碰傷的部分改為霧銀塗裝,也讓全車時尚感大幅提升!
而全新XC90造型畫龍點睛之處,也是我們相當讚賞此車的設計,就是那由雷神之槌發想而來的頭燈組,這組頭燈不僅設計感出眾,更具備AHB主動適路性照明系統,當偵測到遠光燈可能影響對向來車駕駛時,頭燈可自動遮蔽來車範圍的刺眼燈光,以兼顧雙方駕駛的視線與行車安全。
簡約潔淨
在尚未開始享受旅途之前,XC90車上的Clean Zone車艙環保監測套件就已開始運作,使用遙控器解開門鎖後,CZIP 循環換氣科技隨即啟動60秒換氣程序,以清新的空氣恭迎乘客上車。入座後,車內吹拂的空調皆經IAQS空氣品質監測系統控管,配合可過濾灰塵、花粉與阻絕90% PM2.5的濾氣裝置,車內空氣潔淨程度更大勝於戶外環境!
XC90內裝採用Eco Label 歐盟環保標章的真皮座椅,對於皮革染色時的甲醛與多種重金屬皆經嚴格管制,加上珠寶貴金屬等級的金屬部件,能有效避免肌膚接觸後產生過敏! 除此之外,經Oeko-Tex Standard 100 國際環保織品標準認證的內裝,就算在幼童舔咬之下,染料也不會釋出有害物質! 不僅如此,Volvo甚至成立8人Nose Team賞味小組,以人類嗅覺實際評鑑車內氣味,該車廠對於完美的追求不禁令人汗顏,也難怪這等級的內裝得以配上瑞典國旗作為裝飾!
除了車室設想周到,XC90的前艙兼具豪華與科技感,除了將傳統儀錶改以8吋數位資訊幕顯示,中控台的設計更是簡約,不論是冷氣控溫、Apple CarPlay與各式行車系統調整,皆可藉由中控台上的9吋觸控螢幕進行控制,不僅操作方式簡便易懂,這具螢幕的觸控敏感度與系統運算速度皆有上乘表現,操作時鮮少讓人察覺頓挫! 而在螢幕下方,就僅保留雙閃燈、除霧按鈕、音響調整鈕與手套箱開關。
XC90內裝另一讓人驚豔之處,則是那經鑽石切割的車輛啟動與駕駛模式旋鈕,透過多面的切割加工,簡單的旋鈕便擁有鑽石般的造型,得以隨不同光線折射出耀眼的光澤,輔以周圍的鋼琴烤漆飾板,車內的貴氣感隨即大幅加乘!
移動堡壘
多年以來,Volvo主打旗下產品的極高安全防護等級,藉著XC90全新改款的時機,Volvo當然也毫不保留得將各式新型安全配備搭載於XC90之上。其實,XC90不僅是TCar創立以來,遇過安全配備最為豐富的一輛車,光看到XC90全車系皆標配有急救包,便不難看出這家車廠對於安全的重視! 甚至,就連本篇試車稿都得考量全文篇幅,難以為大家逐一詳述各項功能,因此,我們便挑選XC90的重點安全防護科技為各位介紹,至於其他配備,大家則可詳見文後的配備列表!
當行駛於高速公路上,XC90配備車道偏離警示與車道維持系統,可避免駕駛因分神偏離車道而肇生意外,而在平面道路,車主另可加價選配半自動駕駛輔助系統,於時速50km/h以下、馬路標線清晰的環境,XC90可自動依預設的跟車距離於市區行駛。
面對平面道路多樣且變化快速的路況,XC90配備駕駛視覺盲點資訊系統,當側後方車輛接近時,後視鏡將產生明顯的閃爍,以告知駕駛注意車輛盲點內的其餘用路人,此外,City Safety都會安全防護系統不僅可感測前後方車輛、路口對向來車,還包含單車與行人,當系統偵測有碰撞危險時,可自動加壓煞車力道,甚至是完全將車輛煞停,並提前束緊安全帶預防撞擊! 當後方車輛高速接近時,XC90更會開啟雙閃燈,以警告後方駕駛須立即重踩煞車!
到達目的地準備停車時,360度環車攝影則可清楚顯示各方位障礙物距離,輔以自動駕駛進出停車格的功能,不論駕駛的經驗多寡,皆能安心得將這輛LSUV停至車格! 加上衝出路面安全防護系統、防夾尾門、防夾天窗、後排中央兒童安全座椅,以及七氣囊與高強度鋼材車體,雖然XC90獲得Euro NCAP撞擊測試的最高五星防護認證,但我們認為,這輛車所能提供的防護早已遠高於五星標準!
輕盈巨獸
Volvo XC90 D4採2.0升四缸柴油渦輪引擎作為動力,在共軌噴射與缸內直噴技術的加持下,XC90 D4僅於1750~2500rpm即可釋放40.8kgm的最大扭力,而190hp最大馬力則產生於4250rpm。搭配8速手自排變速箱後,縱使車重逼近2頓,仗著強大的扭力,XC90於市區行駛時仍不顯重拖,全力衝刺時,甚至可帶來輕快的加速感! 在TCar實測之下,XC90 D4僅需9.4秒即可完成0~100km/h加速測時,以如此龐大的噸位而言,這樣的成績已實屬優異!
在山道中行駛,其實不難發覺XC90的前雙A臂、後單體式向葉片懸吊設定舒適,可充分吸收崎嶇路面產生的彈跳,但通過彎道時,懸吊的支撐表現也在水準之上,配合可隨速度調整輔助力道的方向盤與車體翻覆穩定控制系統,XC90操控感精準,且讓人感到放鬆且充滿信心!
TCar試車短評
全新XC90造型的美感設計大幅提升,融入雷神之槌的頭燈既吸睛又顯得個性十足;頗具質感、科技感的內裝配備與歐系勁敵相較,其餘歐洲車款雖可為乘員帶來豪華的車內享受,但XC90營造的則是另一種尊貴卻又讓人放鬆的感受,或許就像高級飯店與溫馨別墅之間的差異。
XC90 D4雖為車系入門車款,但不論動力、操控表現皆令人滿意,而最重要的,就是載著全家出遊時,豐富的安全配備所帶來的安心感! 260萬起的售價雖並非人人皆可負擔,但絕對是物超所值!
Volvo XC90 D4
引擎型式 1969c.c. L4 DOHC 16V + Turbo
最大馬力 190hp/4250rpm
最大扭力 40.8kgm/1750~2500rpm
長寬高 4950x2008x1776mm
軸距 2984mm
車重 1969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雙A臂 後單體式向葉片
輪胎規格 前後235/55 R19
國內售價 260萬元起
主要配備:
自動轉向 LED 遠光 / 近光頭燈
車頂載物軌
Momentum 專屬亮黑直式水箱護罩
行李廂擾流尾翼
側窗鍍鉻飾條
拋光鍍鉻與車身同色車門把手
鍍鉻圓形雙出尾管
車艙環保監測套件(Clean Zone Interior Package)& IAQS 車室空氣品質監測系統
雙前座電動座椅 附 3 組記憶裝置
駕駛座與電動後視鏡記憶連動功能
真皮銜覆鋁合金方向盤
雙前座腿部延伸支撐裝置 附 電動調整
兩段式雙前座防護氣囊
SIPS 側撞防護系統、側撞防護氣囊
WHIPS 頸椎撞擊防護系統
IC 側撞防護氣簾 ( 七人座可延伸至第三排 )
駕駛座膝部防護氣囊
BOA 煞車優先系統
BAS 緊急煞車輔助系統
EBD 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HDC 陡坡緩降控制系統
ROPS 車體翻覆人身保護系統
RSC 車體翻覆穩定控制系統
ESC 電子車身穩定控制系統
BLIS 駕駛視覺盲點資訊系統
CVW 車輛逼近警示系統
City Safety 都會安全防護系統
ERR 電子控制安全帶預先緊縮系統
交叉路口安全偵測暨主動煞車系統
碰撞警示暨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後方來車碰撞預防警示暨主動煞車系統
行人與單車偵測暨完全主動煞車系統
路標顯示暨速限警示系統
駕駛疲勞警示系統
Run-off Road 衝出路面安全防護系統
LDW 車道偏離警示系統
AHB 主動適路性照明系統
自動防眩車室後視鏡內建電子羅盤
HSA 陡坡起步輔助系統
電動行李廂尾門
PAP 自動停車輔助系統附倒車入庫功能
急救包
Volvo Cars
TCar 葉明德
#volvo #xc90 #d4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請問變速箱油過多會產生的影響? - Mobile01 的推薦與評價
Mazda 3 2.0前些日子35K保養後...有換ATF油發現2換3檔也會頓頓的一直找不出原因...冷熱車都發現ATF超過上限不少上網查發現ATF油過多換檔會頓挫想請問真的是這樣嗎? ... <看更多>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保養後車會「頓」? 車主控:疑加錯變速箱油- YouTube 的推薦與評價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彰化一名車主投訴,前幾天到保養場更換 變速箱油 ,但保養後發現車子開的時候,會突然頓一下,質疑是修配廠把 變速箱油 加錯了,導致變速箱損壞, ... ... <看更多>
變速箱油過多頓挫 在 [討論] 關於換變速箱油- 看板car - 批踢踢實業坊 的推薦與評價
想詢問變速箱油的更換有什麼規則或考量?
更換頻率跟里程有關還是?
小弟 2016 CX-5 汽油, 每滿1萬(大概7個月, 市區:高速=4:6),
自備機油回原廠保養,
在6萬公里(開3年10個月)與7萬公里(4年5個月)時有被問到更換變速箱油,
專員有說表定是8萬要換,
想問大家要如何考量?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6.104.73.12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ar/M.1618242608.A.980.html
※ 編輯: EGFR (106.104.73.123 臺灣), 04/12/2021 23:51:00
※ 編輯: EGFR (106.104.73.123 臺灣), 04/12/2021 23:52:24
謝謝各位大大, 小弟就以不變應萬變, 目前換檔很順, 而且近一次保養自備機油從
5W30換成0w30, 覺得引擎聲變小(轉速有上去啦~), 應該說 >80km/hr轉速上去的過程
較溫馴, 一整個舒服, 這是錯覺嗎?
※ 編輯: EGFR (123.204.136.224 臺灣), 04/13/2021 20:04:53
謝謝大大們的解說
... <看更多>